陇东油田V区Y9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合集下载

AS油田XH区试井解释地质模型及应用

AS油田XH区试井解释地质模型及应用

d i 1 . 9 9 j is . 6 3 1 0 ( o : 0 3 6 / .s n 1 7 — 4 9 N) . 0 2 0 . 4 21. 5 00
A S油 田 X 区 试 井 解 释 地 质 模 型 及 应 用 H
邹 品 国 ,郭 康 良 ,周 洋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荆州442) 303
经 过 多年测 试 ,AS油 田 XH 区 积 累 了 大 量 的压 力 测 试 资 料 。分 析 总 结 表 明 ,该 区典 型 曲 线 有 5 类 :大 开 口 型 曲线 、小 型 曲线 、裂缝 型 曲线 、复 合型 曲线 、早 期未 分 又 曲线 。 1 大 开 口 型 曲线 ) 该 类 曲线 ( 图 1 见 )主 要分 为 3个 阶段 :早 期 段 ( 力 及 导 数 曲线 合 而 为 , 压 呈 4。 5直线 ,表 明测试 井井 筒储 集 效 应 影 响 ) 、过 渡 段 ( 口较 大 ,开 口后 导 数 曲线 呈 弧 状 ,峰 值 一 般 开
颜 艺灿 ,夏 天 ( 中石油冀东油田 分公司陆上作业区, 河北唐山030) 620
[ 要] 为全面总结分析 A 摘 S油 田 XH 区试 井 地 质 模 型 , 形 成 具 有 指 导 意 义 的 地 区 试 井 解 释 模 型 , 对 AS 油 田 XH 区压 力 测 试 双 对 数 典 型 曲线 进 行 了分 类 。 在 曲线 分 类 、 地 质模 型 建 立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了测 试 资 料
精 细 解 释 ,运 用 试 井 资 料 解 释 结 果 ,结 合 其 他 测 试 资 料 和 生 产 动 态 资 料 研 究 了开 发 动 态 的 稳 定 性 并 针 对
性 的提 出 改 善 措 施 。 、

长庆油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储量评价

长庆油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储量评价

2023年第13卷第6期油气藏评价与开发PETROLEUM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长庆油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储量评价郭路1,2,夏岩1,2,段晨阳3,4,高文冰1,2,陈凯1,2,侯亚云1,2,郭鸿3,4(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3.陕西省地调院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68;4.陕西省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8)摘要:地热能作为一种稳定持续的清洁能源,未来将对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及“双碳”目标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内地热资源丰富,但其储量及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勘查开发程度总体较低。

以长庆油田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区,在成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内地热地质特征,应用单元容积法估算了地热资源储量,并根据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区。

研究表明:区内地层构造相对简单,地温梯度介于2.2~3.0℃/hm ,主要热储为传导型中生界砂岩热储,除洛河组外,其他热储层富水性较差;区内地热资源呈西高东低分布,总量为79.91×1017kJ ,可采量为6.39×1017kJ ,地热流体储量为2.47×1012m 3;区内红柳沟镇—大水坑—姬村—山城区块、张沟门—流曲镇—三岔镇区块和庆阳市附近区块地热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可以优先考虑将废弃油气井改造,建设中深层套管式换热系统进行开发利用。

关键词:油田地热;储层温度分布特征;地热资源储量;单元容积法;废弃油气井改造中图分类号:TE01文献标识码:AEvaluation of middle and deep geothermal resources reserves in Changqing OilfieldGUO Lu 1,2,XIA Yan 1,2,DUAN Chenyang 3,4,GAO Wenbing 1,2,CHEN Kai 1,2,HOU Yayun 1,2,GUO Hong 3,4(1.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Xi 'an,Shaanxi 710018,China;2.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Low Permeability Oil and Gas Fields;Xi 'an,Shaanxi 710018,China;3.Shaanxi Hydrogeology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 Geology Survey Center;Xi 'an,Shaanxi 710068,China;4.Shaanx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Urban Geology and Underground Space,Xi 'an,Shaanxi 710068,China )Abstract:Geothermal energy,as a stable and sustainable clean energy source,is set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hina 's energy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ouble carbon ”goal in the future.The Ordos Basin,noted for its abundant geothermal resources,still holds much untapped potential due to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its reserv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and the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Focusing on the Changqing Oilfield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the study delves into the geotherm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well data.It employs the unit volum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geothermal resource reserves and conducts zoning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otential of these resources.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formation structure in the area is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with a general geothermal gradient of 2.2~3.0℃/hm.The primary thermal reservoir consists of conductive Mesozoic sandstone,while other thermal reservoirs,except for Luohe Formation,exhibit poor water yield.The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are distributed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western areas and lower in the east,with a total amount of 79.91×1017kJ.Among this a recoverable capacity of 6.39×1017kJ,and a geothermal fluid reserve of 2.47×1012m 3have been identified Blocks such as Hongliugou-Dashuikeng-Jicun-Shancheng block,Zhanggoumen-Liuquzhen-Sanchazhen block and the block near Qingyang exhibit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geothermal resource development.Therefore,the study recommends prioritizing the redevelopment of abandoned oil and gas wells,alongside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um and deep casing heat exchange systems.This approach would facilita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se areas.Keywords:oilfield geothermal;reservoi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geothermal resource reserves;unit volume method;renovation of abandoned oil and gas wells收稿日期:2023-03-13。

油藏数值模拟基础

油藏数值模拟基础
?活性剂驱?聚合物驱?混相驱思考题水平井模型第二章数学模型第一节数学模型的分类和推导原则一数学模型的分类按空间维数来分零维物质平衡方程一维岩心水驱油注采井间动态二维三维按流体相数来分单相气藏油藏弹性开发两相气藏水驱油藏水驱三相按流体组分来分单组分两组分按岩石类型来分单重介质砂岩双重介质碳酸盐岩低渗透油田按模型功能来分黑油模型凝析气藏模型双重介质模型热采模型基本模型聚合物驱模型三元复合驱模型水平井模型守恒关系运动方程状态方程辅助方程物质平衡关系能量平衡关系渗流darcy定律扩散fick定律导热fourier定律流体状态方程岩石状态方程流动辅助方程参数辅助方程化学辅助方程物理辅助方程偏微分方程组质量守恒方程组能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单位时间内流入单元体的流体质量单位时间内流出单元体的流体质量单位时间内从单元体注入或采出的流体质量单位时间内单元体中的质量增加量积分法2运动方程多相gradp为流体的屈服应力4含有启动压力低渗透岩石岩石压缩系数孔隙压缩系数气体理想气体实际气体nrtpv常数actualideal实际理想4
从离散的程度看,精度和速度是矛盾的。
三、 用途
• 油藏描述
• 油藏动态预测
• 驱油机理研究
1.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是油田开发的基础,是一项系统工程,由多学科各种方
法联合研究的结果。油藏数值模拟作为一种方法,在油藏描述中起了一
定的作用。-不同的方法研究的尺度不同
1) 孔隙结构研究 ~10μm级
CT 、核磁共振 、图象分析仪、 微观驱油机理、毛管压力实验
油藏数值模拟基础
华北油田培训班课程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第一章 油藏数值模拟进展
• 油藏数值模拟的基本概念
• 80年代的油藏数值模拟进展 • 90年代的油藏数值模拟进展

储层精细描述

储层精细描述

5 储层描述5.1 沉积微相描述5.1.1 沉积特征沉积特征是划分沉积相的主要依据。

以下主要从颜色特征、砂岩成分、粒度、CM 图、重矿物、沉积构造、砂岩厚度及砂岩百分比等方面来描述该区沉积特征。

5.1.1.1 颜色特征t砂岩颜色主要为灰色、褐色、浅灰色、灰褐色。

该区陆9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J2泥岩颜色为深灰色,指示沉积环境以还原为主,见附图5-1。

5.1.1.2 砂岩成分t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

石英据岩矿薄片统计,该区头屯河组J2含量为20.92%~31.87%,平均27.39%;长石含量为17.24%~24.88%,平均19.96%;岩屑(R)成分复杂,包括凝灰岩、霏细岩、千枚岩、硅质岩、花岗岩等岩屑,岩屑平均含量为45.86%,其中凝灰岩平均31.37%,霏细岩平均3.87%,千枚岩平均2.7%,花岗岩平均1.42%,硅质片岩,此外还含有少量安山岩、菱铁矿团粒等岩屑;填隙物含量较少,平均5.32%,胶结物以方解石胶结为主,杂基以水云母化泥质为主。

该区头屯河组Jt储集层稳定矿物石英含量仅为27.39%,而不稳定矿物长石与岩屑2含量之和为65.82%,显然目的层矿物以非稳定矿物为主,如果用成份成熟度指标石英/(长石+岩屑)之比来衡量,该区储集层为为0.28~0.52,平均0.42,砂岩成份成熟度偏低,反映了母岩成分复杂、物源频繁变化的沉积特点。

另外,该区岩石颗粒磨园度主要以次园状为主,结构成熟度较高,表明沉积物受水流冲刷作用较强,具有一定的搬运距离。

5.1.1.3 粒度特征陆9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砂层组粒度概率曲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两段式,只含有悬浮和跳跃较细组分,斜率较陡,说明颗粒的分选较好;另一种为三段式,既含有悬浮和跳跃较细组分,又含有滚动搬运的粗组分,斜率较第一种缓,分选相对较差。

在66块样品中,28块为两段式,38块为三段式,说明水动力总体上比较强的,滚动总体发育。

见附图5-2。

08第8章 复合油藏模型及其应用20131019

08第8章 复合油藏模型及其应用20131019


图10-2 径向复合油(气)藏示意图


图10-3 线性复合油(气)藏示意图
6
或直线[称作线性复合油(气)藏模型)]。
pD =
K1h Δp 1.842q μ1 B

C 2 2π (φ Ct )1 hrw
复合模型的无因次压力pD、无因次时间tD、无因次井筒储集 系数CD和表皮系数S都是用测试井所在的1区的物性参数(包括K1、 ϕ1、μ1、Ct1)定义的: (10-1)
当M>1[(K/μ)2 <(K/μ)1]时,第二 水平直线段往上抬一个台阶;而当M< 1,[(K/μ)2 >(K/μ)1]时,往一下掉 一个台阶。第一直线段的长短,则取 决于内区范围的大小:RD 越大,第一 直线段就越长,向第二水平直线段过 渡的过渡段就越晚出现。
( K / μ )1 ≠ ( K / μ ) 2
试井分析
Well Test Analysis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Faculty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UP

主讲人:王建国
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复合油藏解释模型

多相流动的试井解释 凝析气井的试井解释

2
绝对均质的油气藏是不存在的,但如果一个油气层及其内部的 流体的特征参数大致相同,更严格地说,一个油气层及其内部流体 Kh K 的特征参数(常指 μ 和 φμ Ct ,或 和 φ Ct )的变化很小,小到试 μ 井尚无法加以区别,就可以把它近似地看作是均质的,用均质模型 进行解释。 K 可是,如果其特征参数中任何一个( μ 或 φ Ct )有很明显的变 化,则必须考虑用别的模型。常用的还有复合油藏模型。许多实际 情形,如在低渗油藏中当井筒附近的压力降到低于泡点压力时;在 凝析气藏中,当压力降到低于露点压力时;在注水井的注人水向地 层推进了一定距离时;经过酸化的碳酸盐岩油藏;周围被边水包围的 油藏;以及特征参数发生突变的油藏可以发现都符合复合油(气)藏 模型的性态,因此都可以近似地用复合油藏模型进行解释。

三维地质建模在W油田的应用

三维地质建模在W油田的应用

三维地质建模在W油田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2-06T02:07:44.72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9月17期作者:高晓萌[导读] W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目前油藏已进入精细注采调整阶段,面对水淹状况复杂,高晓萌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0摘要:W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目前油藏已进入精细注采调整阶段,面对水淹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零散的问题,急需进行油藏精细描述研究。

构造精细解释是油藏描述的关键,而三维地质建模能够直观反映地质情况。

通过对研究区进行三维地质建模,表明:W 油田主要为北北东走向的向斜构造,南部由于断层的影响构造复杂;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中等偏强,以中孔隙度、中渗透率为主。

关键字: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建模,储层1 研究区地质概况W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南端,南北长约6km,东西宽约2.5km,构造面积近15km2,主力含油层位分为8个砂层组。

对研究区的物源进行分析和判断,认为主要来自于研究区的西北部。

根据岩心、分析化验、测井等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认为研究区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水道、前缘砂、远砂和湖泥坪微相。

2 三维地质模型目前常用的建模方法主要分为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

综合国内建模研究方法,结合W油藏储层现状,选用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建模相结合的方式,运用Petrel对目标区块开展精细地质建模研究,定量描绘、细致刻画油藏几何形态、砂体展布、储层物性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可靠的静态数据场。

2.1 基础数据处理(1)数据准备利用 Petrel 软件进行三维建模,需要使用的建模数据包括:①井位坐标/well head(井号、横坐标、纵坐标、井底深度);②井斜/well path(测深、井斜角、方位角);③分层数据/well tops(井号、层位、深度);④断层数据/well fault(断层号、深度);⑤测井曲线等等。

建模数据需要具备足够的代表性,即能够覆盖主要的属性特征和地质构造特征,且要检查反映的特征是否符合地质规律。

大情字井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及应用效果_刘军

大情字井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及应用效果_刘军

本文于2003年5月23日收到。

综合研究大情字井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及应用效果刘 军 侯 平 魏茂林 秦文明 卢 军(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探公司)摘 要刘军,侯平,魏茂林,秦文明,卢军.大情字井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及应用效果.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1):50~55本文针对大情字井地区 三小多断 (小构造、小断块、小断鼻、多断层)复杂构造、 薄、窄、多变 复杂储层等特殊地质条件,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方法的研究工作。

应用三维可视化、相干数据体、水平切片和图分析等手段进行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明显提高了地震勘探识别地下复杂地质构造及地震异常反射体的能力。

应用精细地质预测、属性分析、多井约束反演技术对薄互层地质条件下的储层进行了综合岩性解释,定量预测和描述了单层砂岩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本套技术充分发挥了三维勘探的优势,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地震地质效果。

关键词 高精度三维地震 相干体 图分析 地震微相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三维可视化 三维体解释引 言吉林油田的勘探领域不断拓宽,已由寻找构造型油气藏逐渐向寻找以岩性因素为主的隐蔽型油气藏过渡,勘探对象主要是低幅度小构造、小断块、小断鼻构造油藏和以薄储层为特征的隐蔽油气藏。

这些勘探对象的地质特点是构造规模小、分布规律性差、储层岩性变化快且分布不稳定,因而成为制约油田发展的瓶颈。

为此,在吉林探区开展了大面积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

近年来,吉林油田相继在大情字井、英台、木南等地区进行了3500余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准确查明了断裂系统展布规律,明确了复杂构造细节,系统开展了储层预测及油藏描述工作,落实了储层展布及含油分布范围,经勘探、开发井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地震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本文以大情字井区为例,分析三维解释技术应用的特点及效果。

工区地质概况大情字井地区区域构造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拗陷区长岭凹陷北部,北接乾安油田,东南与前大油田相邻,是中央拗陷区油气勘探的前景地区之一(图1),三维勘探面积达808.67km 2。

致密储层脆性特征及对天然裂缝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为例

致密储层脆性特征及对天然裂缝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为例

致密储层脆性特征及对天然裂缝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为例赵向原;曾联波;祖克威;胡向阳;焦军;朱利锋;史今雄【摘要】研究致密储层脆性特征及对天然裂缝的控制作用对天然裂缝定量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了国内外脆性测试的20余种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非常规油气中脆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并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为例,在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对储层脆性特征进行评价,并探讨储层脆性对裂缝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陇东地区长7储层发育多组高角度构造裂缝,这些裂缝广泛分布在不同的岩性中.储层中不同岩性脆性特征差异性较大,其中砂岩脆性最大,含泥质砂岩次之,泥岩脆性最小,表现出随着泥质含量增加,脆性指数逐渐减小的特征.在特定的古构造应力背景下,储层脆性控制了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发育程度.当岩层脆性指数大于某一值时更易发育高角度裂缝,而低于这一值时更易发育中-低角度裂缝.脆性也控制了储层自身的破裂能力.随着岩层脆性指数增大,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岩层越易发生破裂导致裂缝发育程度较高;而脆性指数越低,岩层越易发生形变而非破裂,裂缝发育程度较弱或基本不发育.【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10页(P62-71)【关键词】脆性特征;天然裂缝;致密储层;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作者】赵向原;曾联波;祖克威;胡向阳;焦军;朱利锋;史今雄【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18;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太原03000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近年来,致密油、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现实的油气接替资源,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成功实现了规模开发[1-5],已经成为全球能源结构中的重要角色[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 为稳定 的煤 层 ( 声 波 时差 测 井 曲线 呈 剪 刀 状 ) 辅
助标志层进行. Y 9 地层厚度一般 为 3 0~ 4 0 m, 整体
为一套正旋 回沉积 , 按照 Y 9内部岩性韵律变化特 征, 可将 Y 9分 为 3个 小 层 , 从 上至下分别 为 Y 9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2 - 2 0
( 1 ) 按照区域标志层 , 结合各井沉积旋 回性 , 并
参 照等 厚原 则划分 出油层组 . ( 2 ) 在取 心井 岩心 观察 的基 础 上 , 按照“ 旋 回对 比、 分 级 控制 ” 的原 则 , 对 V 9油 组 进 行 油层 亚 组 的
划 分 与对 比.
发阶段 ( 8 9 . 8 %) , 含水 上 升速 度快 ( 含 水 上升 率
摘要 : 在 大量文 献调研 基础 上 , 基 于收 集到 的岩心 资料 、 地质资料、 测 井 资料 和 生产 动 态资料 等 , 遵 循 地质 约 束测 井 、 岩 心刻度 测 井的 建模原 则 , 开展 了陇 东油 田 V 区 Y 9储 层 四 性 关 系研 究 , 建立 了 储 层参 数 测 井解释模 型 , 并将 建立 的 泥质含 量 、 孔 隙度 、 渗透 率 和含 油饱 和度 测 井解释 模 型加 载 到
Y 9 、 Y 9 , , 都 为 正 旋 回沉 积. Y 9 : 、 Y 9 ,为 Y 9层 的 主
要含 油小 层.
岩, 或砂 质泥 岩薄 层 , 并 有 明显 的冲刷 面. 石英 含 量
5 8 %, 长石含量 1 6 %, 为 长 石 质 石 英 砂 岩. 粒 度
0 . 1 0— 0 . 2 5 mm, 分 选性 好 , 磨 圆度 为次 圆到 次棱 角
中图分 类号 : T E l 2 1 文 献标 识码 : A
陇东 油 田 V 区位 于 鄂尔 多 斯盆 地 中部 . V 区 开 发 工作 始 于 1 9 8 4年 , 主力 层 位 为 侏 罗 系 Y 9层 , Y 9
1 V 区地 层 划分
以层 序 地 层 学 理 论 为 指 导 , 据 V 区 的实 际 情 况, 采用 如下 划分 方案 :

2 01 3
Vo 1 . 2 8 No . 3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 0 6 4 X( 2 0 1 3 ) 0 3 - 0 0 1 6 - 0 5
陇 东油 田 V 区 Y 9储 层 参 数
解 释 模 型 的建 立及 应 用
李建 霆
( 长庆油 田分公 司 第二采油厂 ,甘肃 庆城 7 4 5 1 0 0 )
油藏为边底水驱动的高饱 和构造岩性油气藏 , 为分
流 河道 亚相 沉积 , 长石 质石 英 细 一中粒砂 岩 , 分布 范
围广 , Y 9 一Y 9 砂体多为相互粘连的连通体 , 其间夹
粉、 细砂 岩或 泥 质砂 岩 薄层 , 平 均有 效 厚度 为 5 . 7— 5 . 8 m. V 区开发 时 间 较 长 , 目前 已进 人 中高 含 水 开
2 0 安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X i a l l S h i y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7 . 5 ) , 平 面上水 驱效 果 差 , 影 响 区块 整 体 开 发 效 果 . 为 了提 高 V 区 油 藏 开 发 效 果 , 持 续 推进 油 藏 稳 产 , 开展 本 区 中高含水 阶段 精 细地质 研究 及改 善开 发效
果技 术研 究尤 为 重要 .
( 3 ) 在 亚油 层 组 界线 划分 的 基 础 上 , 利 用 自然 伽马 、 声波 时差 等测 井 曲线 的细微 特征 , 依据 等 时的 概念 进一 步划 分 出小 层 , 从 而 保证 后 期 研 究 所 需 的
2 Y9储 层 四性 关 系研 究
储 层 四性 关 系的研 究是建 立储 层参 数 测井 解释 模 型及 油 、 气、 水、 干层定 性解 释与 定量 判别 的基 础 . 目前 , 储层 四性 特征 及 四性关 系 的研究 , 主 要采 用绘 制 取 心井 四性关 系 图 、 求 取 物 性 与 岩性 各 参 数 的相 关矩阵、 交会 图技术 及 对 各 种 资料 的统计 、 分析( 岩 心 观察 、 试 验分 析 、 生 产测 试 ) 等方 法 进 行 引. 针 对 V 区 的资 料状 况 , 本 次 研 究 以取 心 井 岩 心分 析 资 料
专门的测井解释平 台上 , 开展 了研究区的测井资料二 次解释. 研 究表 明, 经过 岩心深度归位后的岩 心资料和标准化后的测井资料相关性分析可靠, 本研 究建立的储 层参数解释模 型实际应 用取得 了
良好 的 效果.
关键词 : 储层参数 ; 解释模 型; 四性关 系; 陇东油田 V区
基金项 目:陕西 省教育厅 科研 计划项 目资助 ( 编号 : 1 1 J K 0 7 8 1 ) 作者简介 :李建 霆( 1 9 7 1 一 ) , 男, 高级工程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 、 测井地质研究
李建 霆等 : 陇东油 田 v区 Y 9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的建立及应用
一 1 7 一
垂 向单元 精度 .
为此 , 必 须对 现 有 的 测井 资 料 重 新 建 立储 层 参
数解 释模型 , 开展全区的测井资料二次处理 , 为三维 地质模型研究提供重要 的数据库保证 . 本文就研究 区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 型的建模 和应用开展了有关
研究.
Y 9与其 上部 的 Y 8划分 主要 依 据 Y 9顶 部 厚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