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出现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暴力出现的原因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校园暴力现象呈现恶化的趋势,各地连续发生了不少重大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校的和谐稳定状态,使学校师生人心惶惶,并可能使学校面临各方面的社会压力。校园暴力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文章辩证的从政府、学校、家庭、个人等角度阐述了校园暴力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校园暴力;精神边界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0278(2012)04-152-01

近些年来,我国校园暴力现象呈现恶化的趋势,各地连续发生了不少重大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仅2004年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中,就破获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团伙1,358个,查破刑事、治安案件18,43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669名。2004年湖南省湘潭市第二技工学校的命案、2003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命案的报道出现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时,使我们无不惊愕。为什么这些案件的“主角”都还是正在读书学习的学生,这是个值得深思的

问题。

一、校园暴力的相关定义

美国预防校园暴力中心将校园暴力定义为:“任何破坏了教育的使命、教学的气氛以及危害到校方的预防人身、财产、毒品、枪械犯罪的努力,破坏学校治安秩序的行为。”本文所谓校园暴力是指未成年学生以校园或者校园周边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凭借个体的自然力或借助一定的、具有杀伤性能的器械以强暴手段或以其他危险方式,对人或物施暴,给受害者造成了一定物质、身体、精神和心理上的损害或有造成损害危险的严重危害行为。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政府方面的原因

政府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之一。现实社会中,中小学生择校现象比较突出,一些优秀的生源和教师资源相对集中于“名牌”学校,而部分素质较差的学生也相对集中到较差的学校。习惯上所称的“差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学校内得不到恰当的引导,从而产生了自卑感和厌学情绪,矛盾激化而得不到正确处理时就可能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二)学校教学和政治管理方面的原因

形成校园暴力的学校因素包括以下方面:虽然国家一再出台各项政策校区学校给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学校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方面措施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

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和法制观念教育;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老师的教育观念已经形成了一种套用的模式,而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片面重视学业成绩,致使某些学生产生挫折感,而老师又没有及时的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因此学生在潜意识中寻找发泄的目标;学校没有心理方面的辅导老师,或者没有充分发挥这些老师应有的作用,没有及时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暴力倾向进行疏导,对已经具有偏差行为的学生缺乏进行矫正,对侵害他人的校园暴力事件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方法不合理等。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足,父母忙于工作,亲子关系疏离;部分父母常常采取批评、指责、讽刺、挖苦、唠叨、罗嗦、压制、强迫、暴力手段,以及用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较等,严重侵犯了孩子的尊严和精神边界。人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身体和心理的不断发展,逐渐塑造了自我,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精神边界,精神边界受到打击,超出可承受的范围,就会感到被压垮或是被生活抛弃,都会让情绪处于失控状态。这也就在一个处于成长起的孩子心里注入了发展校园暴力或者趋近校园暴力倾向的激素;家庭内部存在暴力倾向,父母染有恶习或有违法犯罪行为,子女耳濡目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个人的原因

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过大是产生校园暴力的一个原因。主要有学习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家长压力、未来就业压力等。中学生处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较大。一方面随着体能大幅增强,提高了他们展现暴力行为的能力;另一方面,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易受到环境的引诱而产生暴力伤害。从生理角度来看,青少年正处于尚未成熟的发育期,个人行为的稳定性差,很容易做出冲动性的过激举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生命和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人的需求就主要是精神需求或心理需求,而在精神需求中,最根本、最主要的就是尊重需求。对尊严的伤害是让人最不能接受、最不能容忍的。谁伤害了我的尊严,谁就是我的敌人。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是无条件成立的。对尊严的伤害必然导致怨恨和愤怒情绪的产生,中学生长期积累的怨恨和愤怒如果不能通过正面对抗等方式及时疏导或释放,就会形成逆反心理。

三、处理校园暴力行为迫在眉睫

校园暴力事件对学校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校的和谐稳定状态,使学校师生人心惶惶,并可能使学校面临各方面的社会压力。校园暴力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对其必须标本兼治,实行综合治理。所谓综合治理,即必须充分运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分工有序、职责明确、责任到位,形成校园暴力治理的合力。政府应当起主导作用,学校、社会、家庭应当积极参与,各司

其职。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命案凸现校园文化暴力危机[n].潇湘晨报,2004-06.

[2]李爽译.国外校园暴力[j].大众心理学.2005(5):149.

[3]孙云晓.好孩子,好习惯[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