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山东坡地区气候变化特性研究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湖南卷)

干热风、土壤养分、低温 冻害影响树干的整体
一、选择题
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
,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
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完成
12~14题。
谷坡生长缓慢
14.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
C.17日22:00—23:00 18日01:00—02:00
D.17日13:00—14:00 18日00:00—01:00
16.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阻挡 C.气温变化
B B.东南风影响
D.摩擦力作用
同一区域地形、摩擦力差别不大;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较低,位于河谷地区温差更小
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的区位条件
18题 19题
伊朗北部——里海区域的湿地 四川贡嘎山中华斑羚与中华鬣羚的主要栖息地分布
河流的特征、湿地的演变
生物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2024年湖南省选考真题“稳”中有“变”。
“稳”——2024年是湖南省新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四年。历经三年的尝试、积 累与创新之后,经过三年自主命题的具体实践与经验积累后,如今湖南省选考已 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破旧有桎梏,从国内外的最新地理文献研究中挑 选适合作为高考地理测试的素材;大胆突破创新,通过变更高考地理测试的题型与 分值设定以更加符合实际的考情和学情。2024年湖南省选考试题基本延续了2023 年湖南卷的风格。
A.历史悠久
B.交通便利
C.宣传有力
D.物美价廉
B
术的人才;也有豆制 品的相关产业,产业
王根绪:在高寒山地邂逅惊喜

王根绪:在高寒山地邂逅惊喜张文【期刊名称】《创新时代》【年(卷),期】2018(000)008【总页数】2页(P42-43)【作者】张文【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隆冬时节,贡嘎山深处,一片茫茫白雪。
积雪重压之下,一棵棵冷杉依然挺立,十分引人注目。
这片树林,并非高山上唯一的坚守者。
携带仪器在严寒中开展观测活动的几位科学家,每向前挪动一步,积雪都会没过脚踝。
他们来自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领队的是站长王根绪。
贡嘎山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被称为“天然实验室”神秘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冰川瀑布……贡嘎山位于四川康定以南,主峰海拔7500多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誉为“蜀山之王”。
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毗邻的大渡河短距离内垂直高差达6000多米。
贡嘎山站到成都的行车距离约300公里,但一路高山冰雪阻碍,加之上山道路崎岖,从成都驱车到站上,往往要超过10个小时。
“一晃就和贡嘎山结缘10多年了”,2005年,王根绪被招聘到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开始在贡嘎山的山地生态观测和研究保护工作,并于2008年起担任贡嘎山站站长。
王根绪说,贡嘎山的生态环境状况,对横断山区、青藏高原以及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中,贡嘎山站的作用愈加凸显,“贡嘎山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可作为污染物变化研究的本底参照”。
在贡嘎山上海拔约3500米的观测样地,海螺沟冰川一览无余,高达1000多米的大冰瀑布让人叹为观止。
“这片冰川活动遗迹保持完整,整个面积达25平方公里。
”王根绪表示,这里观测到的冰川数据,能为预测区域环境演变趋势、探索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与系统性数据支撑。
“这样独特的地形地貌,不仅在全国少有,在全世界都很少见。
”王根绪说,贡嘎山区域内存在的巨大气候、生物和环境分异特征,使得这里成为一个得天独厚的全球生态学、环境学、水文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甘孜州大风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甘孜州大风天气气候特征分析发布时间:2023-01-10T06:27:10.808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1期作者:王敏李天方,刘成刚,李璐,田发蓉[导读] 选取1991-2021年的甘孜州国家观测站逐日风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甘孜州大风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孜各地区年大风日数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季节分布也不均匀,春季和冬季大风偏多,夏季和秋季偏少,而夏季又以雷雨大风居多。
从年际变化趋势看,呈现出先减少后又逐渐增多的态势,2001年以前和2017年以后大风日数较多,为正距平,2001年以后大风日减少,主要为负距平,平均的年大风日数为8.7天,从日变化趋势看:王敏(1973-),女,四川泸定,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预测服务工作。
],李天方,刘成刚,李璐,田发蓉?(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四川康定,626000)摘要:选取1991-2021年的甘孜州国家观测站逐日风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甘孜州大风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孜各地区年大风日数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季节分布也不均匀,春季和冬季大风偏多,夏季和秋季偏少,而夏季又以雷雨大风居多。
从年际变化趋势看,呈现出先减少后又逐渐增多的态势,2001年以前和2017年以后大风日数较多,为正距平,2001年以后大风日减少,主要为负距平,平均的年大风日数为8.7天,从日变化趋势看:午后到晚上更容易出现大风,从地理分布看,大风日数较多的地区主要在州北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的丹巴;大风日数较少的地区主要集中州南部地区及泸定、九龙等低海拔地区。
关键词:大风;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引言大风是一种大范围天气,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通过影响天气系统的活动而造成的。
甘孜州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境内地形为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肖天贵,1994)。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选择题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
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A. 西部B. 东部C. 南部D. 北部【2】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A. 森林一森林草原一草原一荒漠草原B. 森林草原一森林一草原一荒漠草原C. 草原一荒漠草原一森林一森林草原D. 荒漠草原一草原一森林草原~森林【答案】【1】C【2】A【解析】【1】图示南部地区干燥度最小,说明水分条件好,植被覆盖率高。
选C正确。
【2】图示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干燥度越来越大,即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由森林一森林草原一草原一荒漠草原变化。
选A正确。
选择题第37届达喀尔汽车拉力赛于2015年1月5日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发车,1月18日在智利第二大城市瓦尔帕莱索收车,途经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三国。
读2015年达喀尔拉力赛线路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赛程从玻利维亚进入智利时看到的沙丘景观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 水热因素引起的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所致B. 热量因素引起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所致C. 水分因素引起的经度地带性规律所致D. 洋流和地形因素引起的非地带性现象【2】此次比赛途经三国,整个赛程中参赛选手先后可能看到的景观是()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山地冰川、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B. 亚热带草原和沼泽、山地冰川、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 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冰川、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D. 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冰川、热带荒漠、热带雨林【答案】【1】D【2】B【解析】试题通过“2015年达喀尔拉力赛线路图”,考查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
【1】从图中可读出从玻利维亚进入智利时看到的沙后位于17°附近,根据地带性规律应该是热带草原带,但由于受秘鲁寒流和山地的阴挡,该地形成了热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D正确。
2023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2)分析造成贡嘎山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
(3)与贡嘎山西坡相比,描述东坡自然带的特征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答案】1. B 2. A 3. 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昆仑站大致纬度为80°S,其与南极点的距离可以根据同经线两点计算距离的方式来估算,两者相差纬度约10°,1°对应距离约为111 km,所以两者的直线距离约为1 110 km,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张教授出发时为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9时11分,伦敦时间应为10月31日1时11分,还是晚上,没有日影,A错误;10月3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因此日出东南方向,B错误;10月31日适逢我国霜降至立冬之间,C正确;昆仑站纬度较高,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较小,D错误。故选C。
A.①一甲B.②一乙C.③一丙D.④一丁
17.5日,四地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 )
A ①B.②C.③D.④
毛里求斯岛地处印度洋西部,易受热带气旋影响。(a)为毛里求斯岛地图,(b)为当地时间2022年2月2日16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据图推断( )
A.该岛此时盛行东南风B.强热带气旋气流辐散,该岛空气洁净
A.6月25日8:00B.6月25日22:00
C.6月26日8:00D.6月26日22:00
6.本届锦标赛期间( )
A.北京日出时间越来越早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C.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D.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运动
2023年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一、单选题(2023秋·北京顺义·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①-①-①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①-①-①-①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2023秋·北京石景山·高二统考期末)入秋日是指某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时,首日即为入秋日。
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及四条寻秋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线路①沿线入秋时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了()A.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4.丙地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5.四条寻秋路线中植被景观变化最显著的是()A.①B.①C.①D.①(2023秋·北京东城·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垂直带比北坡数量多,原因是南坡()①坡度小①纬度低,热量条件好①相对高度大①为迎风坡,降水多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7.喜马拉雅山脉()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垂直带出现分异的主导因素是降水C.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D.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2023秋·北京海淀·高二统考期末)图为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70°E,46°N)和天山主峰博格达峰(88°E,449°N)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甲、乙两自然带最可能为()①甲-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①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①乙-温带荒漠带①乙-温带草原带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9.与勃朗峰相比,博格达峰雪线更高,主要是由于()A.位置偏东,气温较高B.深处内陆,降水较少C.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强D.高差较大,自然带丰富10.勃朗峰针叶林带分布南高北低,主要原因是()A.北坡纬度低,温度较高B.北坡坡度大,土壤贫瘠C.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D.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2023秋·北京昌平·高二统考期末)图为“陆地植被水平分布与热量、水分的关系示意图”。
川西米亚罗林区不同海拔岷江冷杉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川西米亚罗林区不同海拔岷江冷杉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徐宁;王晓春;张远东;刘世荣【摘要】为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半湿润区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随海拔变化的规律,于川西米亚罗林区分别在高、中、低海拔选取3个采样点,共采集132棵岷江冷杉年轮样芯,建立了最长达170a(1842-2011年)3个海拔高度的差值年表.岷江冷杉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随海拔高度降低,温度与生长的负相关呈增加趋势.高海拔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前—年冬季最低温呈显著正相关,中低海拔与当年春季均温、最高温和年均最高温呈显著负相关.低海拔岷江冷杉与当年4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随海拔升高降水与岷江冷杉生长的相关性降低.中低海拔岷江冷杉年表与4、5月帕尔默干旱指数(P DSI)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中低海拔存在春季干旱胁迫,抑制了岷江冷杉的生长.另外,大龄树木比小龄树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敏感.【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3(033)012【总页数】10页(P3742-3751)【关键词】岷江冷杉;树木年轮;气候响应;青藏高原【作者】徐宁;王晓春;张远东;刘世荣【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4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全球气候变化会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并将威胁人类的生存空间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且对气候变化敏感,尤其是亚高山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响应更为敏感[2-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不同亚高山地区开展了树木年轮与气候关系研究,特别在对气候变化响应和历史气候重建方面进行了较多工作[5-10]。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10月联考 地理试题

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10月联考高二地理试卷考试时间:2024年10月9日下午14:30——17:05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的。
2024年6月28日,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在福建莆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约25°N)正式投产(下图)。
平台上装有海上风电机组以及光伏组件,可有效保障牧场供电不足,实现智能养殖升级,开创了“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的海洋开发新场景。
据此完成1-3题。
1.若不考虑风叶的长度,设平台风机正午影长与风机的高度比值为P,则()A.二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D.冬至日P>12.与传统固定式风机相比,漂浮式风机的主要优势是()A.对材质要求低B.建设成本低C.适用范围广D.海洋污染少3.该平台在促进渔业发展、实现风渔融合方面,主要表现为()A.减少碳排放B.提高养殖效率C.延长产业链D.降低养殖成本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如下图),逐步在郊区规划建设了许多功能区,促进各类要素在此集聚。
2001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布局大型购物中心,逐步实现产城融合。
临港新城(L)是上海产城融合的典范,中国新闻网对此报道:“脚下是陶瓷废料制成的再生地砖,蓝色透水沥青路旁边草木葱茏。
树影婆娑,高达50%的森林覆盖率让临港不仅空气清新,而且较别处更多了几分清凉。
”据此,完成4-6题。
4.阶段I到Ⅲ上海郊区功能区演变的特点是()①各功能区数量增多②功能区规模缩小③各功能区距离更远④功能区的分工更明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大型购物中心吸引商户入驻的原因是()①大量的商家集聚,共用当地公共设施,降低成本投入②商家增多,增强内部竞争,有利于提高商品利润③大量的商家集聚,产生集聚效应,提高利润④扩大知名度,增强影响力,扩大消费群体,扩大市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临港新城发展模式对水圈产生的环境效益为()A.利用海滨(森林、湖泊),调节气候B.循环利用再生地砖,减少环境污染C.铺设透水路面,减少城市内涝D.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保留生态空间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赤道穿越而过,安第斯山脉南北纵贯,多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