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生就业调查分析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合集下载

关于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对策的若干思考

关于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对策的若干思考

关于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对策的若干思考夏明涛摘 要:当前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性,人为地造成了医学生就业难现象。

因此,医学学生就业观念要转变。

医学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医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保证医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

本文从分析医学生的就业现状入手,阐述了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提出了如何进行医学生就业指导,以期望对医学生就业问题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对策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9)9-149-02作 者: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42随着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医学生的质量也大为提高。

但是,在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如何正确地分析医学生就业的现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医学生合理、及时而充分地就业,则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医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一)医学生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

近几年来,医学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

医学生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就业难度日趋加大。

由于高等医学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医学生的总量明显增加,这就加剧了就业的压力。

同时,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一些医疗机构受区域卫生规划的影响将被撤并;此外,受市场竞争的影响,一些医疗机构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将被淘汰。

据国家卫生部门的调查显示,由于国民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下岗人员增多,单位和家庭个人的医疗支出费用被压缩,这就减少了医院的业务量和对毕业生的需求量。

因此,医学生的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

(二)部分医学生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增高。

目前,一部分医学生的就业观念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就业面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

多年来,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确定性比较强,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乐观,这使医学生缺乏竞争意识,多少有一点“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

专科临床医学生基层就业调查与思考

专科临床医学生基层就业调查与思考

专科临床医学生基层就业调查与思考作者:杜婷婷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17期杜婷婷(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安徽六安 237000)摘要: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简称专科临床医学生)进行就业意向和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找到专科医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为今后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的就业观和成才观,稳步提升就业率。

关键词: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9)17-0123-0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就业难已成为学校、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

为做好就业指导服务,本研究对我校医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以我校在校生及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简称专科临床医学生)为调查对象。

调查分为两部分:一是就业意向调查,采用自制的专科临床医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表,主要调查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的认识和基层就业意向,于实习前由辅导员发放并收回;二是就业情况调查,于毕业前3个月发放就业证明材料,毕业后半年内收回,需加盖就业单位公章。

2 结果与分析共发放就业意向调查表437份,有效回收421份,有效回收率96.3%;发放就业证明材料192份,有效回收187份,有效率97.4%。

2.1 结果2.1.1 就业意向 56.77%的学生的就业期望为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其次是城市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其他行业和私立医院,分别占22.57%、11.64%、8.55%、0.47%(见表1)。

2.2 分析2.2.1 就业期望高,实际就业情况与心理预期相差甚远众所周知,三甲公立医院的招聘要求至少是硕士,县级医院至少是本科。

然而,我校专科临床医学生的就业意向却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和城市社区医院,乡镇基层医院几乎无人问津,这显然脱离实际,导致毕业生出现严重的心理落差,无法找到工作。

贵州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现状及促进对策分析——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贵州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现状及促进对策分析——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HigherEducationResearch 高教研究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61贵州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现状及促进对策分析——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廖德君 曹冰莹 黄琳 江家志 杨茜《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是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有效措施,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稳定脱贫和高质量脱贫的重要举措。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总人口426.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8%,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毛南族。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更不容乐观。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解决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难题,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1 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1.1 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基本现状采用问卷星对558名2017级毕业生进行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汉族学生占40.17%,布依族学生占23.14%,苗族学生占11.35%,水族学生占9.17%,侗族学生占3.49%,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占12.68%;贫困学生占41.92%;初次就业率仅为55.9%,对口就业率为68.75%,其中贫困生初次就业率为53.61%。

月平均工资2000元以下的占39.06%,2000-2999元的占46.09%,3000-3999元的仅占10.94%,4000元及以上的仅有3.91%;工作单位在地级市的占26.56%,在县及县级市的占42.19%,乡镇及以下的占31.26%。

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与专业对口工作总结

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与专业对口工作总结

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与专业对口工作总结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于即将踏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了解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以及自身专业与就业的对口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分析,并总结专业对口工作的相关情况。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1、就业竞争激烈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23 年更是达到了_____万的新高。

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无法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导致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2、行业需求差异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

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旺盛,而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则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对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3、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由于资源丰富、企业众多,就业机会相对较多,但生活成本也较高。

而中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虽然在积极发展,但就业机会和薪资待遇相对有限,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4、就业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仅仅追求稳定的“铁饭碗”工作,而是更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

同时,自主创业也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选择。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趋势1、新技术驱动就业变革随着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催生一系列新的职业和就业岗位,如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工程师、物联网开发人员等。

2、绿色产业崛起在环保理念的推动下,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灵活就业常态化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灵活就业模式如自由职业、兼职工作、远程办公等将越来越普遍,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

4、国际化就业机会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

三、专业对口工作情况分析1、专业对口率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的专业对口率整体不高,约为_____%。

医学生职业调查报告5篇

医学生职业调查报告5篇

医学生职业调查报告 5 篇医学生职业调查报告篇 1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那个读了大学就有”金饭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那么,作为这个问题的关键人物大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的职业规划情况又如何呢?对此,我在湖南财专和互联网上对一些同学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所学专业由谁选择的时候,7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选择的选项,25%的学生因学校调配学了现在所在专业,5%的学生因其他原因学现在所在专业。

没有人选择父母亲戚帮他们选择了专业。

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大的权力来决定自己所学的专业,父母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不可否认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而一部分学生因成绩等问题被学校调配专业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为学校有时要站在大局的角度考虑,但建议最好让学生学所选专业。

在调查是否喜欢所学专业时,40%的人很喜欢学的专业,40%的人有一点喜欢所学专业,15%的人不太喜欢所学专业,5%的人很不喜欢所学专业。

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

不太喜欢的人大都是因为爱好问题。

而很不喜欢的人的专业也是他自己选的,当初选的时候就很糊涂,现在很不喜欢也不足为奇吧。

在调查小时候梦想的职业着一项中,教师(20%)、医生(20%)、金领(15%)、商人(10%)人数较多。

很容易看出的一个道理:小孩子对乐于奉献的老师和救死扶伤的医生是非常崇拜的啊!至于金领这个行业,出来的时间并不长,据我所知在被调查这小时侯还未出现,即使出现了,也不是一个小孩所能想到的。

但我们再来看一看现在这些大学生们最想做的职业是什么。

调查显示,比重最高的是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占 20%。

而想从事证券分析师、银行职员、投资人等金融领域的人占到 35%。

而始终坚持以教师为职业的就一人,但她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是乱写的” 。

而选择医生为职业的人只能说很抱歉没有了。

通过对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想从商的人越来越多,想从事金融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而从事教师、医生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了。

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情 况 正 呈 逐 年 下 降 趋 势 , 心 城 市 更 是 难 以 插 足 _。 中 3 _
( ) 医院 “ 和 ”基 层 医 院 “ 缺 ”供 求 不 平 衡 。 二 大 饱 , 奇 .
经 过 多 年 的 不 断 培 养 和 补 充 ,城 市 的 医 疗 人 才 状 况 得 到 了 根 本 的 改 善 , 的 还 出 现 了饱 和 或 超 编 , 多 医 疗 机 构 有 很 正 进 行 人 事 制 度 改 革 和 调 整 , 人 指 标 有 限 , 以 大 量 接 用 难 受 毕 业 生 。 且 大 医 院 对 应 聘 者 的 学 历 要 求 比 较 高 . 了 并 除
个别 岗 位 和 特 别 优 秀 的人 才 , 医 院 的 临 床 科 室 人 员 基 大
“ 务 于 基 层 社 区 ” 就 业 观 念 、 助 高 等 医 学 院 校 大 学 服 的 帮 生 努 力 开 拓 就 业 市 场 等 工 作 展 开 论 述 。 并 就 树 立 高 等 医
学 院校 大 学 生 的 就 业 观 念 、加 强 高 等 医 学 院 校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工 作 的 重 要 性 等 问 题 进 行 了探 讨 。 关 键 词 : 等 医学 院校 高 大 学 生就 业 就 业 指 导
视 这 种 客 观 存 在 , 分 发 挥 我 们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大 学 生 充 让
计 )是 继2 0 年 后 第 二 个 超 过 百 万 毕 业 生 的年 头 . 就 , o9 其 业 情 况在 这 严 峻 的形 势 下 依 然 不容 乐 观 。教 育 部部 长袁
在 党 的教 育 和 关 怀 下树 立 正 确 的 就 业 观 念 , 定 信 念 , 坚 从 而 推 动高 校 就 业 工作 的发 展 。促进 国家 的经 济 建设 和社

新医改对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新医改对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新医改对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新医改对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作者:张浩指导老师:陈华东(湖北医药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湖北十堰442000)摘要:新医改的全面实施给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以走访地方医学院校学生、学校相关就业负责人、地方卫生局和基层医院为依据,立足于考察医改新政的实施对医学生就业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更好的促进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就业的对策,对引导地方医学毕业生合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医改;地方医学院校;医学毕业生;就业医改“新政”的贯彻实施将给地方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就业带来深远影响,医学生在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只有政府部门和医疗单位坚持医改“新政”的落实不动摇,学校和医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医改新政蕴藏的机遇,医改“新政”以往要稍微差一些。

以我校临床专业为例,一次性就业率为82%,在三甲医院就业的仅占18%,大部分毕业生在县级医院或新疆等西部地区就业。

2、就业压力增大,薪酬期望值趋向理性化。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59.2%的同学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感觉就业压力很大。

在薪酬方面,33.3%的同学选择1000—2000元的月收入,39.2%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的月收入,可见医学生对薪酬期望趋于理性化。

3、城市医疗人才呈饱和状态,而基层医疗人才仍然匮乏。

目前,城市大医院人才呈饱和状态甚至超编现象,大医院对应聘者学历要求比较高,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

而基层或偏远地区的医院对医学本科毕业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

因此,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

4、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过高。

高校少数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层次的认识还不能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形势以及社会对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定位,就业观念脱离了社会需要和现实的可能性。

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讨

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讨

院 ,.%选 择一 级 医 院 , 05 只有 26 %的毕 业生 选 择在 国家急 需 .5
人 才 的边 远 地 区或 农 村 医疗 机 构就 业 ; 也有 调 查 显示 ,25 8 .%
的毕 业生 倾 向在城 市 就业 , 有人 希望 在农 村 就 业问, 别 医 没 个 学 生 宁愿 待 业 。 不愿 到社 区卫 生机 构 、 也 小城 镇 , 尤其 是 农 村 乡 镇 医疗 机 构就 业 , 现 了“ 岗无 人 就 ” “ 岗可 以就 ” 出 有 和 无 的 瓶 颈 现象 [ 还有 部 分 医学 生 一 心考 研 , 5 1 . 由此 出现 “ 大六 ” “ 、 大 七” 的学 生 , 在此 种 严 峻形 势 下 , 毕 业 生 的就 业 工作 举 步 维 使
重 大 空 间 , 学 习 、 炼 能 力 的大 课 堂 , 施 展 才 华 的 大 舞 是 锻 是 台 , 人 才 有 迫 切 地 需求 [ 因此 , 级 领 导 亲 自带 队开 展 基 对 6 3 , 校
1 6巾国 医 药弓 报 3
C N ME C ER D HIA DIALH AL
T ru hi lme t gte” r o ho g e ni mp n h f s i cmma d rjc a drso s it ss m f mpome t ud n e et l hn e — itn n ”poet n p ni ly yt o ly n ia c , s bi igrg e b i e e g a s u
【 src】Wi h o t un eom o ee pome t ytm o dc l olg ,h mpome t i aino e i l Ab ta t t tec ni igrfr ft m ly n se fme i l e tee ly n t t fm dc h n h s ac e su o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医学生就业调查分析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P><STRONG> 【论文关键词】医学生;就业调查;就业指导工作</STRONG></P><P><STRONG> 【论文摘要】</STRONG>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医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准备和实践中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要求。

在结合当前工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建议。

</P><P> 随着当前医学生毕业人数的急速增长,医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日渐严峻。

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特此对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2009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P><P> <STRONG>1基本情况</STRONG></P><P> 调查于2009年6月进行,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回收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为93.3%,发放对象为我校儿科学院2009年毕业生。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如表1所示。

</P><P><IMG height=178 src="/uploads/20100803170655306.jpg"width=441></P><P> <STRONG>2结果</STRONG></P><P> 本次主要针对就业意向、就业准备和实践以及就业指导服务三方面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P><P> 2.1就业意向</P><P> 就业意向是毕业生在正确认识自身现状的基础上,对毕业后是否就业及如何就业的安排和打算。

</P><P><IMG height=347 src="/uploads/20100803170656257.jpg"width=434></P><P><IMG height=386 src="/uploads/20100803170658781.jpg"width=430></P><P> 如表2所示,67.1%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从事单纯的临床工作,相比仅有25.7%的被调查者选择临床、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工作。

医教研结合的岗位一般都在医科院校的附属医院,一方面进这类医院的门槛比较高,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是“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工作强度和压力大,竞争更加激烈,也使部分医学毕业生做出其他选择。

</P><P> 医院是医学生的主体就业单位。

在医院层次和类别的选择上,分别有43.6%和29.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综合性和儿童专科三甲医院,三甲医院在医疗设备和业务能力培养方面较一般的医院更有优势,因此这类医院能更多地得到毕业生的青睐。

同时,选择综合性医院比选择专科医院比例要明显增高,其原因可能在于儿童专科医院在数量和人事编制上明显少于综合性医院,因此选择综合性医院相对而言有更大的就业机会。

</P><P> 在地区的选择时,分别有62.9%的医学生首先考虑“地区的工资待遇”和“个人发展机会”,另外有27.9%的人考虑“有良好的人才政策”,这与魏有兴等llJ的调查结果相似。

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奋斗在前、享受在后,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的选择上,已经比较理性和成熟。

</P><P> 2.2就业准备和实践</P><P> 了解大学生在就业准备和实践过程中的想法和遇到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并且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实施。

</P><P> 如表3所示,尽管占64.9%的大学生开始就业准备是从毕业前1年之后开始的,但仍有高达35.1%的被调查者是从这之前就已经开始关注就业,这反映出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迫使很多低年级学生不得不“先下手为强”。

在花费预算上,64.3%的大学生的求职花费预算控制在1000元以下,这个水平应该来说是比较合理的。

</P><P>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就业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其中位列前三的分别是网上投简历(57.9%)、校园招聘会(44.3%)和父母亲戚介绍(39.0%)。

网上投简历有着快捷、经济、方便的优点,深得毕业生的青睐。

招聘会和依靠家庭关系介绍作为传统的就业模式,仍然在求职方式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学校应该更多地将招聘会引进校园,特别是一些专场招聘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P><P> 2.3就业指导</P><P> 就业指导工作,关系到一个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关系到大学生人才未来潜能的开发和利用,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P><P><IMG height=524 src="/uploads/20100803170659791.jpg"width=403></P><P><IMG height=253 src="/uploads/20100803170700639.jpg"width=407></P><P><IMG height=343 src="/uploads/20100803170700633.jpg"width=392></P><P> 相关调查问题如表4所示,在各大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开始于毕业当年,但调查发现有35.1%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指导工作至少应提前毕业两年开始,这说明了大学生急于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国家及学校的就业政策及相关就业信息的迫切心愿。

</P><P> 在大学生最希望了解的就业指导内容时,发现获取有效的信息渠道和讲授面试技巧是大学生最希望获取的指导内容,同时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差,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调查发现33.6%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得到心理辅导,这也应该引起就业指导相关部门的重视。

</P><P> 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专门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组织实施,在我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承担了这一工作。

在调查学生工作办公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时,被调查者依次选择了提供就业信息,组织有效的招聘活动,提供求职技巧和策略及求职心理辅导。

这充分肯定了学生工作办公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学生工作办公室作为和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行政单位,很好地协调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关系。

在整个求职过程中,给予了毕业生应有的就业指导和信息采集、分发工作。

</P><P> <STRONG>3建议和思考</STRONG></P> <P> 以上结果及分析,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仍然可以从中对医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现状有一定的启示。

再结合我们自身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提出如下建议:</P><P> 3.1加强教育,引导医学生向基层就业</P><P> 就业观念落后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学生的就业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大部分的毕业生最希望从事的还是临床工作,并且首选三甲医院。

随着当前大医院人才日益集中,进入的门槛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医院就业困难是越来越大。

现在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基层医院的扶持会日渐加大,基层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

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号召,学校要鼓励医学生转变观念,到基层就业,可采取宣传基层就业典型、到基层医疗单位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医学生了解和适应基层环境。

要让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同时要让他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先到基层就业,后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深造,可以通过二次或多次就业达成自己理想的就业。

</P><P> 3.2强调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面性和全程性</P><P>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产的是要能被社会所认可的<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80_1.shtml>人力资源</a>。

特别是医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是治病救人,就需要更大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人素质。

当前的就业指导丁作,只是在大学临近毕业才开始,主要是为解决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燃眉之急”。

但是,正确择业观的形成以及一个人的就业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因此,我们应该强调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面性和全程性。

从大一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学会适应环境;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引导学生适时调整自身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毕业生着重于实现角色转换,明确定位,为就业作具体的准备。

总之,就业指导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让大学生在顺利完成就业的同时,更要让他们有具备在未来岗位上做出成绩的潜能。

</P><P> 3.3建立长期有效的就业信息体系</P> <P> 及时而全面地获取就业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的成败。

就业指导服务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可以学校或学院为基础建立用人单位信息系统,并保持长期联系,学院要积极向用人单位提供高校毕业生信息,同时要很好地起到联系用人单位、教育主管部门及医学生的纽带作用,积极随访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适时调整培养方式,以使毕业生能够适应市场需要。

要通过信息服务,形成“学生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学校促进就业”的大学生就业良性循环体系。

</P><P> 做好医学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学校、医院、毕业生本人及政府各方的共同努力。

在现有条件下,医学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需要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对自身有正确的定位,从而顺利完成就业。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