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节水与雨水利用
城市雨水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现状浅析

我 国是~ 个缺 水 国家, 人均 水 资源 占有量 不足 世界 平均 水平 的 1 4 / 。全 国69 6 座城 市 中有 4 0 0 座供 水不足 , 1 座 严重缺 水 : 3 个 百万人 口以上的 10 在 2 特 大城 市中, 3 个 长期受缺 水 困扰 : l 个沿海 开放 城市 中, 9 有 O 在 4 有 个严 重缺 水。缺 水 已经成 为制 约 我 国城市 经 济社 会发 展 的~ 个 瓶颈 因 素 。为了缓 解 城 市水资源供 给极度紧 张的状况, 我们 一方面采 用调 水措施或 尝试农用 水资源 向城市用 水的转 换, 以求增 加城市 水资 源的供 给总量, 另一方面 则积极 鼓励 城 市 居 民和企 事业 单位 节约 用水 , 有这 些 , 所 都在 实 践中 发挥 了非 常重 要 的作 用 。但是, 就在 我们 努 力找 水 、节水 的 同时 , 乎每 个城 市都 大 量拥 有 的~ 几 种 水资源— —雨水 , 却普遍性 地没有 得 到很 好 的利用, 而是 直接进 入城 市地下 管 网, 与城 市污水 混在 一起, 雨污 同流, 白自地 流走 了, 有的 时候还要 花费 巨大 费用人 工 排水。其 实, 在 2 0 年 , 国工程 院重大 咨 询项 目 《 早 02 中 中国城 市水 资源 可 持续 发展 利 用 》就对 我 国 城市 雨水 利 用 的潜 力 做 出 了估算 ,如果 把 2% 0 的雨洪量 利用起 来, 2 1年 可利 用雨水 4 亿 立方米 , 当于 全国城 市用 到 00 0 相 水总量 的 1%左右 , 到 2 3 年 可利用 雨水 6 0 而 O0 O亿立 方米 。对 于一个 严重 缺 水的 国家 来说, 城市 雨 水 的资源 化利用 问题 应该 引起 重视 。 所谓城 市雨水 资源化利 用就 是将城 市中 的闲弃 ( 径流) 雨水转 化为 可利用 水资源 并加 以实际 利用 的过程 。单纯从 量 的角 度 看, 市雨 水总 量可 观、 开 城 发 利用潜 力 巨大。如 北京市 市 区面积 7 0 方公里 , 降雨量 6 0 0毫米, 7平 年 3. 全 部城区 每年承接 雨水 量 4 5 m : 津市 城区面积 4 0 .8 亿 3天 6 平方公里 , 降雨 年 量 60 0 0 . 毫米 , 全部 城区每 年承接 雨水 量 2 7 亿 m : . 6 3 济南 市城 区面积 1 3 3 平 方公里, 降雨量 平均 为 6 4 米, 市每年承 接 雨水 8 0 年 5毫 全 0 0多万 m 。可 回 3 收 利 用 的雨 水 资 源 总 量可 观 、 径 流很 大 。 1罾外城 市雨 洪利 用发 展简 介 由于全球 范围 内水 资源紧 缺和 暴雨洪 水灾 害频繁 , 2 年 来美 国、加拿 近 O 大 、意大利 、法 国、墨西 哥、印度、土 耳其 、以色列 、日本 、泰 国 、苏丹 、也 门 、澳大 利亚 、德 国等五 大洲约 4 多个 国家和 地区在 城市和 农村 开展 了不 O 同规模 的雨洪 利用研 究 , 并召开过 十届 国际雨 水利用 大会 。其 中, 国和 日 美 本等经济 发达 、城市 化进程 发展 较早 的 国家, 市雨洪 利用发 展较 快 城 日本 于 16 年始 兴建滞 洪和储 蓄雨 洪的蓄 洪池 , 将蓄洪 池 的雨水用 作 93 还 喷洒路面 、 灌溉 绿地等 城市 杂用水 。 这些 设施大 多建在 地下 , 以充分 利用地 下 空间 。而建在 地上 的也尽可 能满足 多种 用途, 在调洪池 内修 建运动 场, 如 雨季 用来 蓄洪, 时用 作运动场 。地下蓄 洪池形 式也 是多样 的, 平 如大 阪市 的隧洞 式 地 下防洪调 节池 , 蓄水 “2 m 。名古屋 市的方 形地下 蓄洪 池, 可 万 3 可容纳 洪水 1 万 m 。近年来 , 种雨水 入渗 设旌在 日本得 到迅速 发展 , 括渗井 、渗 沟、 O 3 各 包 渗池 等, 这些设 施 占地 面积 小, 可因地 制宜地 修建在 楼前 屋后 。也 有在屋 顶修 建蓄 水系统 、 或修 建屋顶 蓄水和渗 井 、 渗沟相 结合 的回补 系统 , 水在屋顶 集 雨 蓄后 , 逐步放入 渗 井或渗 沟, 再回补 地 下。此 类设麓 可将 地面 径流就 地人 渗 地下 , 在控 制径流 汇集 、 减小洪峰 流量 的同时, 使地 下水 得到补 给, 使遭 到破环 的地 下水环境 系统得 以恢复 , 同时也 起到 阻止地 面沉 降的作 用 。l 9 9 2年 日本 颁布 了 “ 第二代 城市 下水 总体规 划 ”正式将 雨 水渗沟 、渗 塘及透 水地 面作 为城市总体规 划的组成 部分, 要求新 建和改建 的大型公 共建筑群 必须设 置雨洪 就 地下渗 设旖 。 美 国的雨洪 利用是 以提高天 然入 渗能力 为其宗 旨。作为土 地利用 规划 的 部 分,在 新 开发 区 实施 的极 为 成功 。美 国加 州 富 雷斯 诺 市 的 “ Le kY a A e s, ra ”地下 水回灌 系统,O l年间 (9 1 18 年) 17 ~ 9 0 的地下 水回灌 总量为 138 . 3 亿 m , 年 回灌 量 占该市年用 水量 15 在芝加 哥市兴 建 了著名 的地下 隧道蓄 3其 /。 水系 统, 以解 决城市 防洪和 雨水利 用问题 此 外, 还在 众多 的州研 究 了屋 顶蓄 水和 由入渗池 、井 、草地 、透水 路面 组成 的地 表 回灌 系统 。美 国不仅重 视工 程措 施, 并制定相 应的立 法对雨 洪利用 给予 支持 。 针对城 市化 引起河 道下游 洪 水泛滥 问题, 国的克 罗拉多 州 (94 ) 美 1 7 年 、佛 罗里达 州 (94 和 宾西法 尼 17 年) 亚 州 (98 分别制 定了雨洪 管理 条例 。 17 年) 这些 条例规 定新开 发区 的暴雨洪 水 洪峰流 量必须 保持在 开发前 的水平 。 所有新 开发 区必须 实行强 制的 “ 就地 ” 滞 洪 蓄水。滞洪 设施 的最低容 量均 能控制 5 年一 遇 的暴雨径 流 。除制定 雨洪管 理条例 外, 联邦和各 州还采 取 了一系列政 策, 如使用 总税收 , 发行 义务债 券, 联 邦和州 给予补贴 、 邦贷款 、 资分扣 方式鼓励 人们 采用新 的雨洪 处理 方法 。 联 投 德 国是欧洲 开展雨洪 利用 工程最 好的 国家之 ~。目前德 国的雨洪 利用技 术 已经进 入标准 化、产 业化 阶段, 市场 上 已大 量存在 收集 、过滤 、储存 、渗透 雨 水的产 品。德 国的城市 雨水利用 方式 有三种 : 一是屋 面雨水集 蓄 系统, 集下 来 的雨水 采用简 单的处 理后 达到杂 用水水 质标 准主要 用于家庭 、公 共场所
雨水回收与利用

过去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总是强调排水的重要性,然而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更新理念,将雨水作为一种资源去回收利用。
采用必要的雨水回收利用对于节约水资源是相当有益的。
在场地设计中,一方面考虑雨水回渗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通过场地内的竖向设计,收集部分雨水,作为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的补充。
具体来说,雨水除了可以作为街厕冲洗用水外,也可作为其它用水如空调冷却水、消防用水、洗车用水、花草浇灌、景观用水、道路清洗等均可使用,甚至可以经消毒处理后供居民饮用。
从长远看,雨水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利用雨水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洪、营造地表水文景观、改善小区周边环境,也有利于增强居民爱水和节水意识,而且还可以改善市内的局部热岛效应。
这样可以使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目的,保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概述雨水回收与利用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雨水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绿色建筑对雨水利用的要求,探讨了绿色建筑中雨水利用的几个要点,最后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雨水回用技术应用中的成功范例。
一、从雨水回收利用的现状看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城市原先的水文循环路径发生改变,给城市水生态带来一系列影响,改变了原有城市水体自然循环路径,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如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出1℃~3℃,形成“热岛效应”,造成局部天气异常,并且这一现象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地下水入渗量的减少,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还有部分城市为满足用水量需要而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枯竭、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和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地面塌陷和沉降等情况,雨水利用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有效补充地下水,防止地下漏斗扩大和地面下沉.雨水利用减少了城市雨水的外排量,直接减少了雨水径流挟带的污染物数量,使得进入城市水体的面源污染大为减少,促进了城市水环境的改善。
雨水的收集利用

雨水的收集利用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利用雨水,保护水资源和环境,人们开始采取各种方法来收集和利用雨水。
本文旨在探讨雨水的收集利用方式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雨水的收集方式1. 屋顶收集法屋顶收集法是最常见的雨水收集方式之一。
将屋顶建设为斜坡或者形成槽线,通过排水管将雨水收集到雨水储存箱中。
在屋顶上设置过滤装置,以去除杂质和污染物,确保收集到的雨水清洁。
2. 地面渗漏法地面渗漏法是利用雨水渗透到土壤中,补充地下水资源。
通过调整地面覆盖物,使尽可能多的雨水渗透到地下,有效地补充地下水位。
3. 雨水花园法雨水花园法是将收集的雨水用于花园浇灌和植被养护。
通过设置花坛和渗井,让雨水自然渗透到花园中,节约自来水的使用。
4. 雨水集中排放法雨水集中排放法是指在城市建设中,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集中起来,减少城市排水管网的负荷。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性1. 节约用水资源雨水收集利用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实现用水资源的节约。
在干旱地区或者水资源短缺地区,雨水收集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水源,提供非常有价值的饮用水、浇灌水和冲洗水。
2. 保护环境雨水收集利用可以减少城市排水管网的负荷,减轻城市雨水径流对水环境的污染。
通过采用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减少污水厂的处理负担,降低环境污染排放。
3. 提升城市抗洪能力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可以减少雨水在城市内的滞留时间,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概率,提升城市的抗洪能力。
尤其对于低洼地区和容易发生水患的地方,雨水收集利用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好的防洪保护。
4. 推动可持续发展雨水收集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水环境的质量。
通过雨水收集和利用,可以有效降低耗水量,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雨水收集利用的挑战与展望1. 技术和设施雨水收集利用需要一系列的设备和技术来实现,例如雨水储存桶、过滤器、管道等。
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探讨

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探讨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探讨随着城市大气污染及地面污染的严重,雨水径流污染愈加严重,尤其是污染物较多的初期雨水。
下面就来看看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探讨吧。
1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1.1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始探索雨水资源化利用。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雨水的利用价值,采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控制和管理。
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苏丹、也门、澳大利亚等五大洲约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雨水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和应用[1]。
技术方面,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2]。
政策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技术手册、规范和标准,另外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
如德国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区法规均以法律条文或规定的形式,要求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的可持续利用,如规定新建项目的业主必须对雨水进行处置和利用。
同时,通过经济手段控制雨水排放量,如向业主征收不透水地面面积的雨水费用等[3]。
设备方面,专门生产雨水利用设备的厂家和公司也逐渐增多。
德国GEP公司的雨水过滤器、屋顶雨水利用控制设备、雨水储存罐等产品畅销整个欧洲市场;德国UFT公司的流量控制和监控设备已经开始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荷兰WAVIN公司的孔隙雨水蓄水池填充料、整体式雨水检查井、雨水口等雨水利用设备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使用。
此外,德国在污水联合会ATV规范框架下,基于水体的分类、空气的污染状况、汇水区域的被污染状况、雨水处理设施的效果四个方面,做出雨水携带的污染负荷对水体影响的评价。
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WHQ摘要:城市缺水日益严重, 泛滥的雨水却使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
本文阐述了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
由国内外部分城市,地区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的成功典范,阐明利用雨水资源的可行性,提出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具体方案关键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前言:每当暴雨来临,泛滥的雨水总会使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道路积水、低洼地被淹、民居进水现象时有发生,给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使用、污染和环境影响,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现代城市饱受“干渴”的煎熬。
目前,在我国660多座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座,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0座。
前些年,我国川渝等地遭受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造成几百万市民饮水困难,经济损失逾百亿元。
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改善的一大制约因素。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必要性把雨水收集起来,经简单处理用于土地入渗补充地下水、城市的浇灌绿化、冲洗马路、消防、洗车、冲厕、洗衣服及其他生活用途,既能减少城市雨洪危害、减轻城市排水和河道行洪压力,又能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在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城市建设中,由于偏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忽视对城市自然调节功能的保留和培育,导致整个城市被钢筋水泥覆盖,市区地面大面积硬化,雨水难以下渗,大量雨水通过排水系统白白流走,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据测算,北京市城区每年可利用的雨水量有2.3亿立方米而目前,全市年收集水量仅为150万立方米,大量雨水白白地流走了,非常可惜。
因此,在水资源危机和雨洪危害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加强雨水的收集利用,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新兴课题。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成功案例在美国芝加哥,为了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大多数的建筑安装了屋顶蓄水和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美国不但重视工程措施,而且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
如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
雨水利用方式

雨水利用方式【篇一:雨水利用适用条件分析】我国“雨水利用工程”的适用条件分析任冰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趋严重。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加强水资源管理,控制水资源污染,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的国家。
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
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
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
为了缓解城市水资源供给极度紧张的状况,我们一方面采用调水措施或尝试农用水资源向城市用水的转换1,以求增加城市水资源的供给总量,另一方面则积极鼓励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节约用水,所有这些,都在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就在我们努力找水、节水的同时,几乎每个城市都大量拥有的一种水资源——雨水,却普遍性地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而是直接进入城市地下管网,与城市污水混在一起,雨污同流,白白地流走了,有的时候还要花费巨大费用人工排水。
对于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来说,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所谓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就是将城市中的闲弃(径流)雨水转化为可利用水资源并加以实际利用的过程。
单纯从量的角度看,城市雨水总量可观、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以北京市为例,市区面积770平方公里,年降雨量630.0毫米,全部城区每年承接雨水量4.85亿m3;天津市城区面积460平方公里,年降雨量600.0毫米,全城区每年承接雨水量2.76亿m3;济南市城区面积133平方公里,年降雨量平均为654毫米,全市每年承接雨水8000多万m3。
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方法

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方法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可再生的水资源。
为了充分利用雨水并减轻城市的水资源压力,人们开始重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本文将探讨雨水的收集方法和利用途径,以期为读者提供有关雨水利用的实用指南。
一、雨水的收集方法1.屋顶收集屋顶是最常见的雨水收集场所之一。
我们可以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在屋顶上设置雨水管道和过滤设备,将雨水引导到储水装置中。
首先,确保屋顶表面清洁,以免污染雨水。
然后,选择合适的雨水管道和过滤器,用于过滤杂质和污染物。
最后,将雨水存储在合适的容器中,以备日常使用。
2.地面收集地面收集是指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来收集雨水,如雨水桶、水槽或蓄水池。
在雨水落地的区域设置雨水收集设备,通过直接向收集设施引导雨水,可以方便地收集并储存雨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平房、庭院或公园等户外空间。
3.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利用雨水资源的环保景观设计。
通过规划花园布局和地形,将雨水引导到植物根系区域,实现雨水的自然利用。
同时,合理利用土壤、植物和其他材料,促进雨水的反渗透和滞留,提高土地的保水性能。
二、雨水的利用途径1.灌溉雨水是一种理想的灌溉水源,因为它不含有害化学物质,适合植物的生长需求。
将收集的雨水用于花园、农田或公共绿地的灌溉,可以降低供水成本,并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需求。
2.家庭用水经过过滤和消毒处理后,收集的雨水可以直接用于家庭的非饮用水需求,如洗衣、冲厕、清洁等。
这不仅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还能节约水费和资源。
3.景观用水雨水还可以用于公共场所的景观灌溉和装饰。
通过将雨水流入喷泉、人工湖泊或水景等设施中,不仅可以增加观赏性,还可以提供鸟类及其他动植物的饮水地。
4.工业用水对一些特定的工业生产过程,尤其是不要求高纯度水的工业生产过程而言,雨水可作为替代的水源,以减少对地下水或自来水的需求,降低成本,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5.地下补给将雨水储存于地下水库中,可以为地下水补给提供一定的水源。
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案例

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案例雨水,作为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其资源化利用显得愈发重要。
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将雨水收集、存储和利用,不仅可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还能为我们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诸多益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技术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1、雨水收集技术雨水收集是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第一步。
常见的雨水收集方式有屋面雨水收集、地面雨水收集和绿地雨水收集。
屋面雨水收集通常通过在建筑物屋顶设置雨水斗和排水管道,将雨水引导至地下蓄水池或水箱。
这种方式收集的雨水水质相对较好,杂质较少。
地面雨水收集则是利用地面的坡度和排水系统,将雨水汇聚到特定的收集点。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设置雨水口、雨水检查井等设施来过滤和沉淀杂质。
绿地雨水收集是借助绿地的渗透和存储功能,让雨水自然下渗补充地下水资源,或者通过设置的雨水收集设施进行收集。
2、雨水存储技术收集到的雨水需要进行存储,以便后续使用。
常见的雨水存储设施包括地下蓄水池、水箱和水罐等。
地下蓄水池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适合于大规模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
其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但不占用地面空间。
水箱和水罐则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地面或建筑物顶部,但其存储容量相对较小。
3、雨水处理技术为了确保雨水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去除雨水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
化学处理可以通过添加药剂来去除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等。
生物处理则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降解雨水中的有机物。
4、雨水回用技术经过处理后的雨水可以用于多种用途。
在城市中,雨水可以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景观水体补水等。
在农村地区,雨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牲畜饮水等。
此外,雨水还可以经过进一步处理后作为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
二、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案例1、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此非常重视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建词 : 资源 : 市节水 : 水 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雨水 利 用
城 市用 水 主要从 天 然河 道 和地 下水 体 取 水 . 供 生活 和工 业使用 使用过 的水 中常会有许 多废弃 物 .
一
般 天然水体 都具有 白净 能力 .对排入 的废 弃物有 定 的净 化功 能 水体 的污染一旦 超 出 了其净 化 能
面 临 的最 严重 的挑 战 之一 联 合 国预 计 .到 2 2 05 年. 全世 界 淡 水 需 求 量将 增 加 4 %. 有 近一 半 人 0 将 1 活 在 缺 水地 区 . 世 界 大量 的河 流 、 泊 因过 5生 全 湖 度 用 水 而 消失 .而 水 污 染 又 使得 很 多 水 源 无 法 饮
一
力 . 质 就会 恶化 . 丧 失和 部分 丧 失使 用 功能 . 水 将 从 而影响水资 源的可持续 利用 近 2 0年来我 国经济快 速发 展 , 源 浪费 大 、 能 环境 破坏 严 重 , 速 透 支我 们 迅 宝贵 的 自然资源 . 尤其是 水 资源 。中 国人 1众 多 、 5 水 资 源相对不 足正 日益成 为制约 经济 和社会 发展 的突
出矛盾 . 已使 国民经济遭受重大 损失 据世界及 我国 权威机 构统计 . 1 2个 列入统计 的国家 中 . 国水 在 3 我 资源 总量列第 6位 .但人 均水资 源 占有 量却 排到 了
11 , 1 2 位 是 2个贫水 国之一 : 国 4 . 全 65 %河 流受 到 污 染 :0 %的河 流严重 污染 。全 国 9 %以上 的城 市水 1. 6 0 域污染 严重 .有 14的人 口饮用 不符合卫 生标 准 的 / 水 。 目前 我 国有 6 %的城市 缺水 , 1%严重 缺水 , 0 近 5
不可替代 的 物质 随 着城 市扩 大 、工 业化 发
展 、 口增 长 , 之 人 们 对 水 的 认 识 模 糊 , 人 加 无
节 制 的 开采 、 费 , 浪 造成 水 资 源 严重 污染 、 紧 缺 因此 . 市节 水和再利 用是 解决城 市水 资 城
源 短 缺 的 有 效 途 径 之 一
循 环 使 用 城 市 污 水 和工 业 废 水 . 科学 规 划 . 建设 高
效 运 行 污 水 处 理 厂 .对 污水 处 理后 再 用 于 工 业 生 产. 以减 少天 然水体 的抽 取 . 缓解 水资 源矛盾 第二 . 雨水 的 回收利用 随着 城 市 化 建设 的迅 速 发 展 , 路 、 筑 群 等 道 建 不 透水 面 积 的扩 大 . 方 面雨水 不 能再 渗 入 地下 补 一 充 地 下 水 . 上 过 度 抽取 地 下 水 . 加 致使 城 市 周 围 生 态 环 境恶 化 : 一方 面 , 另 大雨 时 . 流 迅速 汇 集 , 径 造
下水 等用途 . 有利 于缓解 水资 源危机 。 ( )收集雨水 的方 法 1
型社会 和实现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途 径
1 提 高节水 意识 、
① 地下 储雨 池 。储 雨池 一般 建 在城市 空 地或
者花 坛 下面 . 面覆 土种 花 。容 积 规模 可视 情 况在 上
水是 人类 生 命之 源 .关 系 到人类 文 明的进 步 、
中 . 大力发 展 雨水 收集 利 用工 程 , 要 收集 屋 顶 、 院 庭
和 地 面 的 雨 水 . 于 浇 洒 绿 地 道 路 、 景 和 补 充 地 用 水
投 人 、 消 耗 、 排 放 和高效 率 的节 约 型增 长方 式 。 低 低
这是 大力发展 循环 经济 , 建设资 源节约 型 、 境友 好 环
《 源节 约  ̄ 资 } 0 年 第 三 期 2 1 1
1 10m 之 间。下 雨时 收集雨水 。 于水景 喷泉 、 ~0 用 浇
动 . 动 播 出 系列 公 益 广 告 . 过 生 动 有效 宣 传 的 滚 通 方式 , 促使 节 约用 水 的理 念走进 单 位 、 走进 学 校 、 走
进 社 区 、 进 家 庭 , 立 全 民 节 水 意 识 走 树 2 节 水 措 施 、
第一 . 市污 水 的再利用 城 首先 对城 市 污水 进 行处 理 . 其排 入 水体 后 不 使 会造 成污 染 . 而 实现 水 资 源 的 可持 续 利 用 : 次 从 其
成 地 面 积 水 . 致 城 市 局 部 洪 灾 因 此 . 城 市 建 设 导 在
到 23 0 0年 我 国 人 均 拥 有 的 城 市 水 资 源 量 只 有
16 m , 近国际公认 的水资源 紧张标 准 70 3接 要解决 水 资源紧缺 的矛盾 .必须从 节水 和水 的有效 利用上 下 功夫 。按 照减量化 、 利用 、 再 资源化 的原则 , 大力推 进 节能、 水 、 地、 节 节 节材 , 强 资源综 合 利用 , 成 低 加 形
48
案 与 文 例 论
城 市节 水与雨水利用
潘 倩 ( 庆鸽 牌 电 线 电缆 有 限公 司 , 庆 市 4 1 2 ) 重 重 0 0 1
经 济 的发 展 和 社 会 的稳 定 . 资 源是 有 限 的 . 能 水 不
摘
要 :水是人 类 生存 发展 不 可缺 少 和
无 限制 地 采水 用 水 水危 机 将成 为 未来 1 0年人 类
用 。 因此 . 提高 节水 意 识 . 节约 用水 , 改变 过去 人 们
认 为水 是取 之不 尽 、 之不 竭 的错 误 思想 。节 约用 用 水需 要社会 大众 的广泛 参与 和支持 以各种 形式进 行宣 传 . 依托 新 闻媒 体 . 时报道 节 约用 水 、 水 型 适 节 社 会 建设 的先 进 经验 和典 型 事例 . 曝光 浪费 现 象和 违规 行 为 : 以每 年 “ 界 水 E” “ 世 t 和 中国水 周 ” 为契 等 机 . 织 开 展 系列 主 题 宣 传 活动 . 划 系列 文 化 活 组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