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村工作总结
2017年扶贫工作汇报3篇

2017年扶贫工作汇报3篇扶贫工作汇报(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政府[20**]31号文件精神,按照制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发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开展以“走进贫困、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为主题的各项扶贫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工作职责1、承担市、县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与全县的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2、牵头协调市级机关与有关县(市)、区的结对帮扶工作。
3、做好贵州省晴隆县、丽水市莲都区黄村乡的对口帮扶工作。
二、近年来主要工作(一)、深化调研,编制“十一五”期间的扶贫规划。
去年3月份,配合市扶贫办为市政府出台政策调研的基础上,利用1个月时间全面深入调查,编制“十一五”扶贫规划。
(二)、同奔小康,积极有效开展下山移民。
前几年共下山移民3606户,转移人口10874人,拆除房屋58110间,涉及到62个行政村中的84个自然村,直接经济补偿3163万元。
(三)、以人为本,着眼安居工程建设。
近年来安居工程建设850户,总投资760万元,争取市补资金460万元,有力的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四)、统筹兼顾,改善环境求发展。
1、转变扶贫方式,着力发展集体经济。
近年把扶贫资金重点转向建设标准厂房、街面房、外来民工宿舍等。
去年总投资900余万元,争取市补助252万元,为欠发达村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矗2、加快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提升山区资源的效益。
近年新建与修建资源型机耕路65条,总投资1200万元,争取市补助资金4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3、加大自来水工程建设,改善饮用水质量。
帮助26个村改造与新接自来水,总投资160万元,争取市补120万元。
4、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提高欠发达村生活质量。
改造村内道路30个行政村,硬化面积达75000平方米,总投资400余万元,市、县补助100余万元。
2017农业农村工作总结4篇

2017农业农村工作总结4篇一、特色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按照顺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效益、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了上下两叶,中间两果,见空种菜、全民养畜的立体产业发展格局。
按照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做精做优烤烟产业、改造提升果茶产业,稳步发展蔬菜和畜牧产业的思路,使烟叶、核桃、畜牧、柑桔、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xx年农业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9%,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5.7%,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7.8%。
一是烟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xx年,全年种植烤烟3.88万亩,比去年增长9.9%,收购烟叶5350吨,比上年增长18.9%;均价13.22 元/公斤,比去年增加2.11元/公斤;收购金额7246.07万元;实现税收1594.14万元,比上年1097.59万元增长45.24%,烟叶种植面积、烟农收入、烟叶税收、烟叶均价等创历史新高。
二是核桃产业发展态势很好。
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我县第一大农业产业进行培植,严格按照六个一的技术标准和四个一的质量要求,坚持整村推进核桃产业建设,核桃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更加坚定。
xx年,全县定植核桃5万亩,初步形成了峡口泗湘溪、黄粮冯家槽和高桥伍家坪三个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核桃走廊,建成了一批面积超过500亩的核桃重点村。
全年累计完成核桃育苗530亩,建采穗圃130亩,完成核桃嫁接44万株。
在职教中心举办了第一期农民技术员培训班,共培训核桃技术员65名,在8个乡镇开展了8场专题培训。
全县核桃产业在全省已小有名气。
三是畜牧产业平稳发展。
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抓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良种的引进、繁育、改良、推广力度,逐步实现畜牧产品的升级。
全年出栏生猪31万头,增7.5%;出栏山羊8.9万只,增11%。
鼓励回乡创业农民工发展特种养殖,现有山鸡、黑豚、绿壳蛋鸡等多种特色养殖场7个。
全县标准化规模化万头生猪养殖场1个,千头生猪养殖小区10个,发展出栏肉猪1000头以上的5户,300头以上的19户,100头以上的93户;发展出栏山羊100只以上的20户,50只以上的150户。
近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规划(镇乡)

一、XXXX年及2017-2021五年工作回顾五年来,XX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和依靠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保持战略定力、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实干担当的答卷。
现将具体工作报告如下:一年来,坚持抓发展促产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业经济有序提高。
全年共完成农业总产值X亿元,增长X%。
全年出栏家禽XX万只,生猪X万头,牛XXXX头,收获小麦面积XX万亩,玉米XX万亩,水稻XXXX亩,设施农业XXXX亩,林业XXXX亩,果园XXX亩,水产XXXX亩。
特色产业活力十足。
始终以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带动农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等优势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充分利用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焦半夏种植XXX亩。
一年来,坚持抓统筹促协调,全镇面貌展现新姿群策群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对全镇所有自然庄开展“五清一改”工作,清理各类农业生产生活垃圾约XXXX吨,清理无功能建筑面积约,财政专项用于村庄清洁行动资金约XX万。
全面加大入户宣传教育力度,活动开展XXX次,参加XXXX人次,发放、张贴宣传材料XXXX张。
持之以恒积极推进生态建设。
开展多轮环保投诉督查件复核工,查处上报四治案件线索。
完成林长制“五个一”平台建设工作,制定林长制工作方案和制度,设立林长XX个,其中镇级林长X人,村级林长XX人。
一年来,坚持抓民生促和谐,幸福指数更上一层提高脱贫任务延续性作用。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边缘易返贫户纳入“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救助范畴,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给予社会救助。
针对风险户及其关键返贫风险因素,精准施策,通过帮扶,全镇XXXX户XXXX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至今贫困发生率为零。
发挥社会保障基础性作用。
医保参保率达到XX%,全部落实贫困人口大病救治XXX人,办理慢性病就诊证XXXXX人。
扶贫工作总结2017

扶贫工作总结2017扶贫工作要做到结对帮扶到村到户,那么,扶贫工作总结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整理的内容吧!篇一:扶贫工作总结20172017年上半年,我办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省、市扶贫和移民办工作要点,紧密结合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大胆创新,乘势而上,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
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简要汇报如下:一、上半年工作情况(一)争资争项工作成绩显著。
截止6月份,争取扶贫和移民资金累计达2940.775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资金520万元、水库移民资金1207.335万元(其中直补资金292.335万元、水库移民专项补助经费23万元)、雨露计划14万元、产业扶持资金844.94万元、移民搬迁331.5万元,为我县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完成。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
并严格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全面完成了全县6842户14967人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为下一步开展扶贫到户工作奠定了基础。
并已经逐步完成了2014年上级下达2434人的贫困人口脱贫指标。
(三)移民搬迁工作进展顺利。
赋春镇赋春村、中云镇中云镇、紫阳阳镇西坑村、溪头乡城口王村164户663人的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已启动。
(四)项目推进工作有条不紊。
一是加快推进了项目实施进度。
截止目前,已竣工验收项目90余个,资金报账额达1200多万元。
二是积极协调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移民后扶项目建设、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做好项目前期的规划、论证和申报工作。
(五)十三五贫困村选定上报。
根据《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选定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的方案》(赣开发〔2017〕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XX县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选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婺开发〔2017〕1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镇(乡、街道)票决推荐、公示评议,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评审,确定了王家墩、上梅洲村等26个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
廉江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廉江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一、当前我市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一)我市已出台了《廉江市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奖补资金使用监管办法》和《廉江市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廉江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用于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具体开展。
(二)8月15日由市委书记召集全市镇委书记召开廉江市加快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专题会。
8月24召集全市村委书记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指示和有关文件精神。
(三)8月17日召集全市各镇乡村振兴工作分管领导和农办主任、信息员举办我市乡村振兴业务培训班(第二期),由市直各职能部门落实有关文件要求和介绍具体做法措施,解答各镇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下一阶段工作加快开展。
(四)8月29-31日连续三天由市委农办会同市委督查室、市府办督办室开展对各镇乡村振兴工作对照《广东省2018年省定贫困村新农村建设考核指标》进行专项督查,并形成书面报告送湛江市委农办备案。
二、当前我市省定贫困村基础设施现状和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按照出台文件全市57个省定贫困村640条自然村均已成立村民理事会并制定村规民约,完成率达100%;已完成村庄整治及示范提升规划编制的自然村640条,完成率达100%;已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自然村429条,占自然村总数的67%;建有标准垃圾收集点的自然村244条,占自然村总数的38.1%;配有保洁员的自然村499条,占自然村总数的78%;已实现畜禽圈养的自然村225条,占自然村总数的35%;已完成村委会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的自然村494条,占自然村总数的77.2%;完成自然村内巷道硬化的自然村173条,占自然村总数的27%;已实现集中供水的自然村220条,占自然村总数的34.4%;已实施雨污分流和建有终端污水处理设施的自然村分别有53条和47条,分别占总数的8.3%和7.3%。
54个省定贫困村(不含纳入石城良垌示范片的3个省定贫困村)每个行政村到位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合计54000万元,湛江财政按每个行政村100万元标准配套专项资金合计5400万元,廉江财政按每个行政村100万元标准配套专项资金合计5700万元,共计资金到位65100万元。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总结归纳【三篇】

精心整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总结【三篇】篇一今年上半年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我们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创建“平安村”为重点,以构建综治网络为抓手,以做好软件建设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为切入点,积极做好综治维稳工作,全力打造平安村,维护社会的稳谁负责五、要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定期研究信访维稳工作、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包案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信访问题的解决上,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六、对缠访、集访等非正常上访的重点不稳定因素,继续落实包案领导、责任人和监控人员实行24小时监控,实行“全天候零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控事态发展趋势,努力使我镇的非正常上访事件降到最低点;新形势下的信访维稳工作,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一手抓事要解决,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一手抓依法处理,切实维护社会秩序。
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消除各种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创建和谐美好新珙泉做出贡献。
篇二2017年以来,武穴市广播电视台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标定位平。
(((三)认真贯彻落实《武穴市20XX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及有关文件精神,将广电系统社管综治维稳工作摆上了台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社管综治维稳和广播电视业务结合起来一起抓,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总结、同考评,形成了“谁主管、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的运行机制,把社管综治维稳工作落到实处。
二、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开展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优势,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宣传的同时,主动配合市综治委做好社管综治维稳宣传报道工作。
广播电视台加大综治和加强“平安建设”新闻宣传力度,市电台、电视台开办《法治武穴》专栏,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媒体社会管理责任,加大对各种法律、法规的宣传报道力度,同时邀请我市法律界专家学者走进节目中,普及法律知识,现场解答听众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还通过一些案例的现场分析,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西三旗街道2017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西三旗街道2017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今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根据街道工委办事处的工作部署,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履职,不辞辛苦,全面推进地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现将街道2017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汇报如下:一、2017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服务科学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一是转型升级有新动作。
围绕区委区政府对西三旗建设中关村智能制造基地的全新定位,明确了以发展智能制造为重点产业、科技服务为配套产业的“1+1”总体思路。
以疏解腾退的56.09公顷土地为基础,对现有产业空间进行分类整理,按照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两种建设形式,规划了96.52万平方米的产业规模。
目前,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中关村智能制造基地初具雏形。
二是园区建设有新突破。
积极发挥西三旗分指平台作用,加快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建设,园区规划方案已确定,启动一期研发用地土地手续办理,配套小学、幼儿园、人才公寓和托老所已结构封顶。
推动中关村智造创新中心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园规划落地,金隅智造工场一期实现开工建设,建金中心完成产业升级,引入金隅启迪孵化器为代表的双创平台,在产业提质增效上迈出坚实步伐。
三是企业服务进一步摸清底数。
协助五星啤酒公司地块收储,推动产业疏解外迁。
加强对通厦集团等重点企业走访服务,开展程远大厦等楼宇排查进一步摸清企业底数,完成4次人口抽样调查,企业统计年报和核查工作名列前茅。
(二)加强城市管理,开展环境综合治理。
一是大力开展人口规模调控。
通过整治违建、无证照经营、地下空间和群租房等疏解人口7363人,完成全年任务148%。
二是扎实推进城市功能建设。
完成永泰庄东路北延,实现建材城北路开工,启动悦秀路改造,完成永泰中路平安大街创建。
在建材城东路等路段安装4套车脸识别系统,在永泰庄和育新地铁站安装违停抓拍系统,引入电动巴士接驳地铁站,有效解决了大客车道路遗撒、黑摩的占道揽客等现象,并作为典型在全区推广。
杨桥镇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重点

杨桥镇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重点一、2017年的工作(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017年1-9月份,实现财政收入2984万元,占年任务92.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8亿元,占年任务81.2%;规模工业产值6.9亿元,占年任务76.6%;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5万元,占年任务76.8%。
2、工业经济负重爬坡。
天能、润宇等规上企业继续提质增效,国孚润滑油、阿尔博白水泥、新雅居木业、蓝鹰商砼等企业基本保持达产达效。
3、招商引资稳健有力。
新引进杭州庭苑园林景观、重庆宏河实业、上海天雄等3个投资主体,建设官兵开心农业园、巴渝文化风情街(特色小镇)、智农物联农产品电商3个项目,到位资金0.36亿元。
4、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通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龙泉生态园、盛泰农业、青山绿水、中信苑、龙潭瓜蒌基地、特色水果采摘园等快速发展壮大。
全镇农村土地流转率近70%,农林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
(二)城乡面貌显著提升。
1、项目建设力度不减。
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万米经果林休闲观光带、特色水果采摘园、示范区环境整治、官兵开心农业园、农产品交易中心提升等工程加速推进;地震棚户区改造宣店二期项目已经进场开工建设;围绕基础设施提升,2017年度水毁修复、八小水利、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建设,顺利进入验收。
持续推进“115”计划,打造村居集体经济支柱产业、实现为民办实事。
2、美丽乡村高歌猛进。
重点转向连片推进、整镇打造,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集镇建成区成功通过省级检查验收,鹿山村、花山村、螺山村先后接受市级检查验收。
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3、全域旅游、特色小镇协同发展。
以康养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持续发力,基础设施完善、景区形象提升、市场评价反响良好;灵山石树、余湾桔乡生态园和鲍冲湖景区的不断提档升级;成功举办了龙泉特色水果采摘节、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灵山石树登山节等系列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村工作总结
现将半年度点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1、精心组织强责任,强化了工作保障。
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
区人大杨君主任多次调度点村帮扶工作,并召集交通局、水利局一把手到点村现场调研,拟定三年帮扶方案。
年初我们成立了以交通局党委成员蔡跃清为组长、人大办主任、水利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为副组长,三个单位相关骨干为成员的强有力工作组,各单位都把帮扶工作纳入了局党委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健全了工作机制。
组长单位每月召集成员单位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工作,各单位每月向本单位局党委汇报一次点村工作。
除此之外,各单位还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会研究点村工作,确保了年初帮扶计划顺利实施。
三是强化了经费保障。
只要是点村帮扶工作的需要,只要是群众的需求,我们从不吝惜。
上半年,我们三个单位共列支了30多万元,用于为点村办实事、解难题。
2、立足基层抓党建,牢固了群众基础。
一是送温暖到基层。
开展了春节慰问。
人大杨君主任,交通局李友明局长、水利局王成猛局长亲自带领工作队员和十美堂镇党委,到点村慰问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共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70户,为他们送去了25000元慰问金。
开展了一进二访和结对帮扶。
共结对帮扶30个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共扶持资金30000元钱。
区人大、区交通局,水利
局每个班子成员和副科级以上干部帮扶一个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或困难家庭。
此外,还将在“七一”建党节组织对困难党员的慰问。
二是构筑了支部堡垒。
开展了党员活动。
召开了党员大会,组织机关35名党员干部和村组党员在教育村所属县道东韩线段开展了党员植树
活动,共植树1200株,植树6公里,投入12万元。
加强了支部建设。
派驻了第一支部书记,每季度召开一次高标准的支部民主生活会,查找问题,改进工作,村支两委工作更加履责,班子更加团结。
另外,协助完成了换届选举和合村工作。
三是转作风,察民情。
深入每一个村民小组了解情况、了解民情,共收集意见19条,记录民情日记22篇。
工作队员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吃住在农户家里,自带伙食费用,没有给点村添过一点麻烦。
区水利局干部黄永红57岁了,仍然在点村驻守,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更加树立了点村队员形象。
3、夯实基础搞建设,改善了点村工作环境。
一是打造水利安全工程。
水利局将投入45万元疏通该村所有水渠约5公里,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设计,待下半年枯水期施工。
二是修建平安大道。
交通局投资25万元对2000米村道实施硬化,该项目已完成设计,马上启动建设。
三是进行电改。
区人大多方筹资88万元为点村电改。
该项目已基本完工。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队员群众工作还不够深入。
虽然有服务基层的意识和决心,但工作开展不大胆,还没有与群众打成一片。
二是基层党建工作还做
得不够扎实,还做得不够细致。
三是点村的经济还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基础设施硬件也还与群众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下段工作思路
抓党建,争创红旗党支部。
以点村党建为基础,培养一批优秀党员积极分子,强化支部堡垒建设,打造一流党支部。
关心、帮扶困难党员,把村支两委紧紧团结起来,促进工作开展。
抓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完成全村广播电线、改电建设。
争取项目资金,疏通全村水渠5公里,硬化12公里水泥路。
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建成垃圾处理池。
抓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广泛开展群众活动。
搞好春耕生产,发展点村特色经济,拓宽经济发展渠道,发展棉油、莲藕等特色经济。
发展劳务经济。
争取年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2017年村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半年我村各项工作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学习贯彻了县委1号文件精神,在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全村各项事业进展顺利。
根据镇党委对村级目标责任书考核的要求,下面我就平川村党建、党风廉政、精神文明等各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支部基本情况
我村党支部现有七个党小组,现有党员58名(其中预备党员一名),男性党员48人,女性党员10人。
村支部班子有7名组成。
二、党建、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1、注重班子建设,提升党员队伍干事创业的能力。
认真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主责,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责任意识。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支部委员责任分工,督促各支委各负其责,主动担当,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根据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的现状,积极培养后备干部,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给干部队伍增添活力,培养后备干部4名。
2、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提升党员群众素质。
按照镇党委的统一安排,积极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立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平川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学习日程安排表。
目前共召开党员大会8次,村社干部、支部委员、党小组长会议15次,并且记录了学习笔记,开展专题讨论1次,撰写学习心得11篇,镇包村领导、支部书记讲党课各一次,制作学习专栏和流程图版2块,充分利用党员固定活动日,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公墓区植树一次、环境卫生整治三次。
充分利用网络党支部,QQ、手机短信平台,对流动党员坚持送学、寄学到家,短信、电话到人,保证外出党员流动不流学,并实时组织收看“远程教育”规定的内容。
3、依托载体抓党建。
设置产业党小组4个,培养党员致富明星5 户,产业化经营带头人4名、党员科技示范户8户。
支部根据党员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