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2005-7-don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00530(200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25.《阿Q正传》中,阿Q被枪毙的悲惨结局出现的章节是()

A.“从中兴到末路”

B.“大团圆”

C.“不准革命”

D.“生计问题”

34.下列小说具有明显“自叙传”特点的是()

A.《潘先生在难中》

B.《断魂枪》

C.《九十九度中》

D.《春风沉醉的晚上》

66.《菉竹山房》的作者是()

A.吴祖光

B.吴组缃

C.艾芜

D.张爱玲

82.在《断魂枪》中,主动登门挑战并要求学习“五虎断魂枪”这一绝技的人物是()

A.沙子龙

B.王三胜

C.孙老者

D.小伙计

100.《小城三月》中描写旧时代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是()

A.翠翠

B.翠喜

C.翠姨

D.鸣凤

110.以曹七巧为主人公的小说是()

A.《倾城之恋》

B.《呼兰河传》

C.《金锁记》

D.《铸剑》

111.水生嫂这一形象出自40年代创作的小说()

A.《沉沦》

B.《萧萧》

C.《春蚕》

D.《荷花淀》

128.被叶圣陶赞誉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诗作是()

A.《断章》

B.《我是一条小河》

C.《孤岛》

D.《雨巷》

135.下列作品中,被认为“表达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的诗篇是()

A.《断章》

B.《星星》

C.《航》

D.《手推车》

177.《包身工》的体裁属于()

A.抒情散文

B.杂文

C.小说

D.报告文学

274.以描写土匪生活为内容,被认为是开拓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的小说是()

A.《山峡中》

B.《荷花淀》

C.《春蚕》

D.《拜堂》

298.下列作品中具有辛辣讽刺特色的是()

A.《骆驼祥子》

B.《蜗牛在荆棘上》

C.《寒夜》

D.《围城》299.《寒夜》的故事背景是()

A.三十年代的上海

B.三十年代的重庆

C.抗战胜利前后的重庆

D.解放前夕的北京327.诗歌《山》的作者是()

A.戴望舒

B.艾青

C.杜运燮

D.何其芳

323.诗歌《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

A.戴望舒

B.徐志摩

C.艾青

D.鲁藜

331.《春末闲谈》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A.人物个性化

B.对话口语化

C.说理形象化

D.语言抒情化

348.丽尼的散文《鹰之歌》的主题是()

A.抒发了对美丽的南方黄昏的赞美和思乡之情

B.抒发了对为革命而牺牲的女友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C.抒发了对鹰的嘹唳而清脆的歌声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D.抒发了对幼年时代无忧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B.夏衍

C.夏丐尊

D.林语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25.下列作品中,属于闻一多的有()

A.《给战斗者》

B.《死水》

C.《红烛》

D.《忆菊》

E.《泥土》

129.《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是()

A.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和

B.格调轻盈柔和

C.梦幻般的情调

D.色彩丰富

E.音乐美与动态美

220.歌剧《白毛女》的艺术特色有()

A.诗、歌、舞三者有机融合

B.继承了民族戏曲和民间诗歌的优良传统

C.吸收了西洋歌剧和话剧的某些长处

D.语言通俗上口、精确洗练

E.作品具有充沛的激情和浪漫主义特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7.简述《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和陈二妹交往的几个阶段及其所表现的思想。

答:就陈二妹而言,分为四个阶段。

①疑惧,戒备。这是开始阶段。②信赖、同情。③责备、规劝。④消除误会,友谊升华。125.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理论在《死水》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答: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必须具有新格律诗三个美。①音乐美。②绘画美。③建筑美。

音乐美——《死水》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构成,其间又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组成。韵脚也精心安排,基本上是二、四压韵(隔行压韵),以双音节来结尾,因此读来音调和谐铿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绘画美——《死水》的词汇绚丽、多彩而又富有表现力。

建筑美——《死水》每节四行,每行九字,视觉上给人以匀称均齐,整齐划一的感觉。211.简析《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

答:《屈原》是一出富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剧。首先,作者以“失事求似”为历史剧创作精神,“在大关节目”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和加工,大力凸显屈原的“历史的精神”和“时代的愤怒”,把一个忧国忧民的古代诗人塑造成了一个同各种分裂势力进行坚决斗争的政治家。婵娟是作者虚构的人物,是道义美的化身,是屈原高洁精神的另一体现。南后与张仪的勾结也是虚构的,而且由一个女人的固宠欲望而颠覆国家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