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减水剂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国内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研究状况

国内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研究状况
张 恂 ・ 顾 丽瑛 张洪涛
( 盐 田港商 品混凝土有限公 司 深圳 5 8 8 , 1 10 3 2广东旭 飞集 团 深圳 5 82 , 10 9 3湖北 大学 武汉 4 0 6 ) 3 0 2 摘 要 简述 了聚羧 酸类减水 剂合成方法 、 分子结 构与性能 的关 系 , 讨论 了大单 体聚 乙二醇丙 烯酸酯等 的制 备 工艺技术 。 关键词 混凝土 ; 减水剂 ; 聚羧酸 ; 聚乙二醇丙烯酸酯 ; 共聚合
E O链越 短 , 动性 越 好 ; 而对 于 甲基 丙 烯酸基 流 然 接 枝共 聚物 , O链 越 长 , E 流动 性才越 好 。因此 , 要
段较短 , 数量也少[ 总体上可将聚羧酸类减水剂 ” 。 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以马来酸酐为主链 接枝不 同 的聚 氧 乙烯 基 ( O) 聚 氧 丙 烯 基 ( O) E 或 P 支链 ; 另
收稿 日期 :0 61—4 2 0 —01 Ema :h14 @s acr . i z t9 2 i . n . l n o
维普资讯
胶 体 与 聚 合 物
第2 5卷
单体 , 如甲氧基聚 乙二醇 甲基丙烯 酸酯 、 甲氧基 聚乙二醇马来酸酯等 , 是聚羧酸系减水剂不可缺
发 的重 点 。
1 聚羧 酸类减水剂分子 结构 与性 能
的 关 系
聚羧酸类减水剂具有梳形分子结构 , 脂肪族 主链 上 带 多个 强极 性 活性 基 团 , 侧链 为 亲水 性 的
聚醚链 段 , 并且 链 较 长 、 量 多 , 数 疏水 基 的分子 链
流动性影 响依赖 主链 ,在 马来 酸酐基共 聚物 中
目前使用最多的萘系高效减水剂 , 因减水率 不 高 、 凝 土坍 落度 损 失过 快 的 局 限性将 会 越 来 混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作者:何佳发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4年第01期摘要:针对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定义,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种类、原料及性能和特点,文章进行了论述。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国内外的研究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研究分析了其原理、合成方法及性能和分子的关系。

关键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混凝土;合成方法;作用机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分子结构是含羧基接枝共聚物的表面活性剂,通过观察发现其分子结构成梳形,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不饱和单体进行,在引发剂作用下共聚而获得。

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具有较高的减水、增塑、保坍及较低的收缩性能的减水剂。

在生产中,以木钙为代表的普通减水剂是第一代减水剂;以萘系为代表的高效减水剂是第二代减水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为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是当今世界技术含量最高,技术研究最前沿的,综合性能优越的高效减水剂。

聚羧酸减水剂又叫做聚羧酸超塑化剂,根据当前的行业标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 223-2007,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基本定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分子结构中含羧酸的接枝共聚物,支链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以聚氧化乙烯形成“梳状”或“接枝状”,同时拥有其他的功能基团。

1 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性能特点十分的明显,其优越性能体现在自身的分子结构性能特点和掺加此减水剂的混凝土的性能两部分。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比萘系减水剂高得多,同时还具有流动性好的特点,是本世纪性能最优越的混凝土材料;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对于配置大掺量粉煤灰或大掺量矿渣混凝土,施工中喷射超塑化混凝土、纤维增强流动性混凝土及高强高流动性混凝土等都有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还被普遍的用于各种新型混凝土的拌合中,在很多的建筑工程中,例如大跨度桥梁、隧道、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聚羧酸系减水剂效果影响因素2.1 对胶凝材料的适应性问题。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目录1.减水机理 (2)2.优良的性能 (2)2.1 减水剂的匀质性分析 (2)2.2 水泥水化热-电性能分析 (3)2.3 早强效应 (3)2.4减水性能分析 (4)2.5 环保分析 (4)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日本首先开发应用的新型混凝土减水剂。

它主要是通过不饱和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共聚,将带活性基团的侧链接枝到聚合物的主链上,使其同时具有高效、控制坍落度损失和抗收缩、不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等作用。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完全不同于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NSF 和三聚氰铵磺酸盐甲醛缩合物MSF减水剂,即使在低掺量时也能使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并且在低水灰比时也具有低粘度和坍落度保持性能。

它与不同水泥有相对更好的相容性,是高强高流动性混凝土所不可缺少的材料。

聚羧酸系混凝土减水剂是继木钙和萘系减水剂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高性能化学减水剂,与传统减水剂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a.高减水率: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可达25-40%。

b. 高强度增长率:很高的强度增长率,尤其是早期强度增长率较高。

c.保坍性优异:极好的保坍性能,可保证混凝土极小的经时损失。

d.匀质性良好:所配混凝土有非常好的流动性,容易浇注和密实,适用于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

e. 生产可控性:可通过对聚合物分子量、侧链的长短、疏密及侧链基团种类的调整来调节该系列减水剂的减水率、保塑性和引气性能。

f.适应性广泛:对各种纯硅、普硅、矿渣硅酸盐水泥及各种掺合料制混凝土均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保塑性。

g.低收缩性:能有效提升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较萘系减水剂混凝土28d收缩降低了20%左右,有效的减少了混凝土开裂带来的危害。

h.绿色环保:无毒性、无腐蚀性,不含甲醛及其他有害成分。

1.减水机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是运用分子结构设计原理,以DLVO电荷排斥理论和空间位阻效应理论为基础,将带有不同功能的活性基团接枝到主链上聚合而成。

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及其性能研究

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及其性能研究

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及其性能研究摘要:以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为大单体,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采用过硫酸钾/硫酸亚铁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巯基丙酸(MPA)为链转移剂,常温合成了聚羧酸减水剂。

研究了酸醚比、引发剂及链转移剂对水泥分散性的影响,确定减水剂的制备工艺。

1 引言聚羧酸减水剂由于分子结构可设计性、低掺量和高效减水的特点而在混凝土领域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聚羧酸减水剂产品主要是在40-80度条件下合成的,常用大单体有甲氧基聚乙二醇醚(MPEG)、甲基烯丙烯聚氧乙烯醚(HPE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等,这类大单体活性较低,聚合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反应速率低,势必增加生产能耗,另外该类减水剂对黏土适应性差。

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是当前研发的新型2+2型聚醚大单体,因其大单体高聚合活性而受到行业关注。

与常用大单体分子结构不同的是,EPEG结构中特殊的C-O键分子结构,因不饱和双键与氧原子直接相连,从而改变了大单体在聚合时的电荷分布环境,提高了双键反应活性。

因此关于EPEG大单体在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中的应用与推广具有相当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研究了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大单体与丙烯酸(AA)共聚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工艺。

2 实验部分2.1减水剂的合成工艺称取EPEG大单体加入四口瓶中,再加入定量去离子水,搅拌至大单体全部溶解后,同时滴加由巯基丙酸、硫酸亚铁以及去离子水配置的A液体和由丙烯酸和水配的B液。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滴加速度,匀速滴加至底液中,滴加结束后保温3h,调节PH值为6~7。

3 结果与讨论3.1引发剂用量对减水剂性能影响固定n(AA):n(EPEG)=3:1,巯基丙酸占EPEG总质量的0.5%,其中m(过硫酸钾):m(硫酸亚铁)=2:1。

引发剂用量对减水剂分散性影响如图1a所示。

图1 (a)引发剂、(b)酸醚比和(c)链转移剂对减水剂分散性影响由图可知,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0.5%~0.55%时,其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效果较好。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与应用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与应用
萘 系减水 剂在 近几 十年 的 发展 中暴 露 出一 些 自身难 以克服 的 问题 , 为此 上世
泥颗粒相 互靠近, 电层之间相互重叠时 , 水泥颗粒之间就产生静 电斥力 , 水 泥颗粒絮凝结构解体 , 颗粒相互分散 , 释放 出包裹于絮团中的 自由水, 从而 有效地增大拌合物 的流动性 。 文献表明 , 磺酸根静 电斥力作用较强 , 羧酸根 离子静电斥力作用次之 , 羟基和醚基静 电斥力作用最小。
节约 水泥 及减 少环境 污染 等方 面都 起着 重要 的作 用 。 由于 聚羧 酸高 性能 减水
系高性能减水剂, 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外加剂吸附层。 吸附高性能减 水剂分子后 , 水泥颗粒表面电位绝对值增大 , 增加静电排斥力 , 同时高分子
构成吸附层本身也增加 了水泥颗粒的静电分散能力。 高分子聚合物的吸附层
聚羧 酸高 性 能减水 剂的性 能 与应 用
黄 海燕 广 西建 工 集 团第一建 筑 工程 有 限责任 公 司 广 西 南宁 50 1 3 01
【 摘 要 】在 众 多高 效 减 水 剂 中, 具有 梳 形 分子 结 构 的 聚 竣 酸 高 效 减 水 剂 因其 减 水 率 高 、坍 落度 保 持 性 能 良好 、掺 量低 、不 引起 明 显 缓 凝 等优 异性 能 ,成 为近 年 来 国 内外 研 究开 发和 应 用 的重 点 。 本文 对 聚羧 酸 高 性 能 减 水 剂 在 工 程 中 的应 用谈 一 些 体 会 。 【 键 词 】聚 菝 酸 高性 能减 水 剂 工 程 应 用 关 中 图分类 号:T 2 .4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编 号 :l 0 —0 72 1 ) 73 4 0 U5 80 2 0 94 6 (0 00 —3 —2
剂 由于 性能 的缺 陷 已远 远 不能满 足 工程应 用 的需要 。 聚羧酸 减水 剂其 产 品无

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1572 试验步骤2.1 混凝土强度测试将掺聚丙烯纤维与减水剂及水灰比按规范设计配比制成混凝土试体[3],制作Φ 10 cm×20 cm 高圆柱试体,置于饱和石灰水中养护,待 3、7、14 及 28 天养龄期,进行力学行为测试。2.2 聚羧酸系高效能混凝土抗压试验聚羧酸系高效能混凝土,试体尺寸Ф 10 cm×20 cm 高圆柱试体,置于常温饱和石灰水中养护,待 3、7、14、及 28 天等龄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3 结果结果所示,抗压强度 3 天级差分析大小顺序为减水剂掺量,水灰比、胶砂比、聚丙烯掺量、减水剂品种、掺入试、搅拌时间;故掺入减水剂后,对混凝土试体 3 天抗压强度影响的次序也为:减水剂掺量>水灰比>胶砂比>聚丙烯掺量>减水剂品种>掺入方式>搅拌时间。劈裂强度 3 天级差分析依序为水灰比、减水剂掺量、胶砂比、聚丙烯掺量、掺入方式减水剂品种、搅拌时间;故掺入减水剂后,对混凝土试体 3 天劈裂强度影响的大小依序为:水灰比>减水剂掺量>胶砂比>聚丙烯掺量>掺入方式>减水剂品种>搅拌时间。抗弯强度 3 天级差分析顺序由大到小为聚丙烯掺量减水剂掺量、胶砂比、搅拌时间、水灰比、减水剂品种、掺入方式;故掺入减水剂后,对混凝土试体 3 天抗弯强度影响的大到小顺序为聚丙烯掺量>减水剂掺量>胶砂比>搅拌时间>水灰比>减水剂品种>掺入方式。0 引言聚羧酸共聚物侧链结构对水泥水化及硬化 过程的影响提出以聚乙二醇系列、丙烯酸、顺酐、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聚羧酸减水剂,通过聚羧酸共聚物侧链长度对水泥分散性能和水化过程,测试分析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1 试验规划研究中使用四种不同水灰比(W/C)、并以四种不同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与配比设计调配后再以重量法利用正交试验法试拌,而以重量模试制作各种不同组成的混凝土试体,并测定3、7、14 与 28 龄期(d)的抗压强度,上述的不同组成混凝土配比

的设计规划[1]。

2万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万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万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2万吨/年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建设项目承办单位:企业性质:民营企业建设方负责人1.1.2主办单位基本情况株洲鸿宇特种建材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攸县攸州工业园,园区位于县城西部,紧邻湘东铁路、106国道、315省道,与衡茶吉铁路、衡炎高速、岳汝高速相距仅4公里,与攸县县城相距仅1公里,紧邻县城汽车站,距火车站车程仅五分钟,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公司总投资3000万元,注册资本2500万元,占地面积50亩,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致力于研究、开发和推广适用于建筑行业的化学添加剂产品。

公司的目标是要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最专业的商品混凝土外加剂供应商,为混凝土用户量身提供建筑添加剂的专业技术支持,改善商品混凝土生产及应用品质,为水泥基建材料注入优越性能,开启化学剂外加剂应用的最大潜能。

公司依托长沙理工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组建起一支由专家、教授、高工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高素质管理和研发团队。

目前,公司即将上马一套2万吨/年的聚羧酸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生产装置。

1.2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2.1项目提出的背景化学外加剂是降低水泥用量、提高工业废渣利用率、实现混凝土高耐久性和性能提升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技术途径, 是制造现代混凝土的必备材料和核心技术, 也是混凝土向高科技领域发展的关键材料, 被认为是继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之后的混凝土技术的第3次突破。

减水剂作为化学外加剂中最重要成员之一, 它对现代混凝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和联邦德国相继开发出了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和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超塑化剂, 俗称高效减水剂, 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热潮。

这类传统聚电解质类减水剂, 包括萘系、三聚氰胺系、氨基磺酸盐系和木质素磺酸盐系等, 对新拌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 并持续发展和应用了30余年,至今仍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但是, 由于自身结构和分散作用机理的局限性, 使得它们存在一系列如坍损大、收缩大、环境不友好等几乎无法克服的问题。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新标准和相关知识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新标准和相关知识


木质 素
磺酸 盐
引气 剂
膨胀 剂
速凝 剂
葡萄糖 酸 盐
产 197.4 量2
4.6 3
1.64
9.94
11.56
0.41 3
41.43
17.51
0.34
100
35.4 1
4.5
注:1.表中高性能减水剂按照20%液体计算,其余外加剂均已折成固体。2.不包括各类复合外加剂
250
各种减水剂产量
200
产量(万吨)
150
产量 100
50
0
萘系
蒽系 洗油氨系基磺酸盐 脂肪族 密高胺性系能减木水质剂素磺酸盐 引气剂 膨胀剂 速凝葡剂萄糖酸盐
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年用量的统计
年用量(万t/a)
45
41.3
40
35
30
25
20 15
15
10
5
5 0.2 0.3 0.4 1.5
2
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1170
152
20.0 19.5
2.2 52.4 70.3 77.6 80.7 7.5 45.9 60.0 65.7 70.2
PCA+引气剂
21.5 7.8 50.3 64.5 72.9 75.6
电通量/C
1800 1500 1200
900 600 300
0
1453
660 416
FDN
1333 560 380
28d样品的孔径分布图
浆体
最可几孔径
纯水泥(Ref)
58nm
掺萘系减水剂(FDN) 40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Word 文档 聚 羧 酸 减 水 剂 市 场 分 析

调研分析人: 梁 彦 忠 2014年6月6日 . Word 文档 目 录 1、水泥市场分析 ........................................................................................ 1 1.1、2008年-2013年全国水泥产量 ..................................................... 1 1.2、2015年水泥需求预测 ....................................................................... 1 2、商品混凝土市场分析 ............................................................................ 2 2.1产业政策有力推动 ................................................................................ 2 2.2宏观经济及重大项目提供契机 .......................................................... 3 2.3产品结构调整 ......................................................................................... 4 2.4商品混凝土未来趋势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聚羧酸减水剂市场分析 ........................................................................ 4 3.1、聚羧酸减水剂受强力推动 ............................................................... 5 3.2、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 ........................................................................ 5 .

Word 文档 1、水泥市场分析 1.1、2008年-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 图表1:2006-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 2008 2009 2011 2012 2013 水泥产量(亿吨) 13.88 16.28 18.63 19.75 21.74

1.2、2015年水泥需求预测

纵观水泥工业的发展史,历次水泥产能的高速扩,都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带动经济快速增长,导致市场需求加速上扬形成的。2009年水泥行业出现的投资过热现象,是市场需求增大引发的水泥投资热情在短期集中释放。国务院抑制产能过剩政策出台后,这一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

从未来水泥需求趋势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我国大规模建设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城镇化、新农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成为拉动水泥消费的主要动力,未来一个时期水泥消费总体仍呈低速增长之势。

调研者选取了国生产总值(GDP),人均国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作为预测依据。建立了趋势外推、回归分析和弹性系数法的预测模型。 图表2:2015年水泥需求预测结果 预测方法 2015年需求量(万吨) 趋势外推法 217314 回归分析法 232022 弹性系数法 202796 平均值 217377 . Word 文档 综合分析,如果国民经济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出现大的调整,初步判定2015年全国水泥需求量约为21.74±0.3亿吨。

2、商品混凝土市场分析 2.1产业政策有力推动 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

2004年七部局又统一出台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5号令),《办法》的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根据实际情况限期禁止城市市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办法》同时还指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自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处罚。各地政府根据政策法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预拌混凝土,大力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队伍使用预拌混凝土。

2007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中强调:推广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措施,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预拌混凝土产业仍将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 Word 文档 2010年环境保护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强化施工工地环境管理,禁止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在施工工地应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十二五及中长期技术进步发展构想: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总产量由20%提高到50%,能稳定生产C80以下混凝土,所有搅拌站均能达到生产C50技术水平,相应形成超细矿物外加剂加工工业和满足各类工程需要的高效外加剂工业。

各地制定了散装水泥管理规定,下表是部分法规及其相关容。 图表3:各地散装水泥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的规预拌混凝土市场,上海、北京等地的混凝土协会都出台了《混凝土行业协会行业自律公约 》,以达到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效果。

2.2宏观经济及重大项目提供契机 .

Word 文档 据权威部门的预测,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4个百分点。到2015年,建材工业产值预计达到1万多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作为预拌混凝土行业,它的供需必然受基础建设牵制。随着房地产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业逐年提高;在广发及周边省份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大型工业区、建设大型码头、民航机场、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等等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拉动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3产品结构调整 中国混凝土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预拌混凝土占整个混凝土产量还是较低。和世界各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美国预拌混凝土占所使用混凝土产量的84%,瑞典的比例也与此接近,为83%。紧随其后的为日本、澳大利亚,而中国目前预拌混凝土所占比例只有20%。随着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中国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将有迅猛的提高。2015年预计将达到40%,实际产量将增长一倍以上。

2002~2007商品混凝土年复合增长率为38.38%, 2008~2013复合增长率为19.28%,10年复合增长率为28.48%。未来几年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现场搅拌混凝土将逐步被预拌混凝土所取代。

3、聚羧酸减水剂市场分析 . Word 文档 3.1、聚羧酸减水剂受强力推动 从2000年起,我国混凝土工程界开始认识聚羧酸减水剂,有关科研单位逐渐加强了对聚羧酸减水剂生产技术的开发力度,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企业数也快速增加。

2006年,铁道部发布《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要求在高速 铁路等大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添加剂必须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也是唯一使用的 减水剂品种;

2007年,建设部公告第684号文,批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更是极大的促进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推广与应用。

2009年,我国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企业已经超过一百家。 3.2、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 铁路:“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是:铁路新线投产总规模控制在3 万公里,“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9.1 万公里增加到12 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4.5 万公里左右,西部地区铁路5 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按照这个规模,

“十二五”期间将安排基建投资2.8 万亿,今年,铁道部确定投资规模745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规模6000亿元。

城市轨道交通:至2010年7月,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建设地铁的城市达28个,按照规划到2015年将建成地铁93条,总里程2700公 . Word 文档 里,2011至2015年地铁建设投资规划额将达11568亿元。有关资料显示,预期到2020年将建成173条,总里程6200公里。

高速公路:“十一五”期间建成高速公路3.3万公里,到2010年底总里程增为7.4公里,居世界第二,“十二五”期间完成七条首都放射线、九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的建设,简称为“7918网”。

民航机场:2010年底,中国有175个机场正式通航运营,根据民航“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30个以上,新增机场56个,迁建机场16个,改(扩)建机场91个,民航业基础建设投资将达到4250亿元人民币。据知,这些机场建设项目大多数位于中西部。此外,将形成五大机场群: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枢纽的北方机场群、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枢纽的华东机场群、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枢纽的中南机场群、西南机场群、西北机场群。

核电站:目前全国已建成运行的核电装机有1084万千瓦,在建的有3097万千瓦,两者相加,是4000万千瓦上下。而4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正是 “十二五”规划中原定要达到的指标,核电审批还未重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