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烟草花叶病毒病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烟草花叶病毒病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对于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研究,传统的研究方法包括症状观察、病毒分离和鉴 定、病理学研究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等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中。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快速地诊断和防治 烟草花叶病毒病。
在防治技术方面,目前主要采取选育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防治传 毒昆虫等措施。其中,选育抗病品种是最重要的防治方法之一,通过多年的筛选 和培育,已成功选育出了一些抗性较强的烟草品种。此外,加强栽培管理和及时 防治传毒昆虫也能够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最后,加强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针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应采 取多元化的综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同时,要注重不 同防治方法的协调与配合,实现绿色可持续防控。
本次演示通过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的概述,希望能为相 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未来的研究应围绕病害的传播途径和感染 机制、抗病品种选育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以应对烟草花叶病毒 病对烟草产业所造成的威胁。
烟草花叶病毒病发生及防治研究物病害,对烟草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次演示将概述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发生、传播途径和危害,并探讨现有的防治技 术和研究进展。
烟草花叶病毒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在烟草生长过程中发生。该 病毒通过昆虫、机械等方式传播,可导致烟草叶片出现花斑、萎缩等症状。在全 球范围内,烟草花叶病毒病对烟草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导致烟叶产量下降、品 质变差等问题。
谢谢观看
首先,加强烟草花叶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研究。深入了解病害的传 播方式和感染机制,有助于更好地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应运用分子生物学、生 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对病毒基因组进行深入研究,解析病毒与寄主植物的相互 作用过程,为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2019年整理】五种烟草病毒TMV

【2019年整理】五种烟草病毒TMV

检测步骤
1.3 单重RT-PCR
单果重RT-PCR用2P电5CMμR泳-LMb检PuLC测fVfeR结反r 标[转准7录5反0酶m应反m体转o系l录/L:合1T4成r.is各-H3病Cμl毒L( pdcHdDH8N.2AO8第,) 一2,.链2050μmLm10ol×/L 以TMV、CM(2VNμ、HLT4dEN)V2T、SPO( 各4,2.0.5m1%moTlw/Le)e,n210]μL,上2游μL和2下5 游mm引o物l /混L M合g物Cl2, PVY 和TVBM( 各V 150种μm病ol /L) ,0. 2 μL Taq DNA 聚合酶( 5 U /μL) 和2 μL 毒的反转录产cD物N作A 为模P板C。R PCR 反应循环参数: 94℃预变性3 min; 94℃变性 反应的模板,30经sP,C4R8℃扩退火30 s,72℃延伸1 min,循环30 次; 72℃延伸 增分别得到大10小m为in2。37取、5 μL PCR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比较 273、347、456 和547 bp 的5 条特异性条带
检测步骤
1.2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应用Primer Premier 5. 0 引物设计软件分别设计这5 种病 毒的特异引物TMV cpF /TMV cpR、CMV cpF /CMV cpR、 TEV cpF /TEVcpR、PVY cpF /PVY cpR 和TVBMV cpF /TVBMVcpR。由于多重RT-PCR 要求在同一退火温度下同 时扩增多个目的片断,因此对设计的大量引物进行筛选, 选择Tm 值较一致的各对引物,以保证在同一退火温度下同 时检测到TMV、CMV、TEV、PVY 和TVBMV 这5 种病毒
病毒混合侵染烟草的检测
2007 -2008 年对陕西泾阳、乾县等烟区进行采样调查,样 品检测结果显示: 烟草花叶病毒( TMV)、黄瓜花叶病毒 ( CMV) 、烟草蚀纹病毒( TEV) 、马铃薯Y 病毒( PVY)和烟 草脉带花叶病毒( TVBMV)都有发生,且多为复合侵染. 采集复合侵染的烟叶进行多重RT-PCR 检测,结果显示烟草 中2 种、3 种和4 种病毒复合侵染都存在。

15种中草药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研究

15种中草药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研究

15种中草药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研究作者:徐晓庆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06期摘要[目的]测定15种中草药提取物抗TMV的活性。

[方法]利用半叶枯斑法,初筛测定15种中草药对TMV钝化作用,复筛测定其对TMV初侵染和复制增殖作用。

[结果]商陆、大黄、板蓝根、金银花4种中草药表现出明显的TMV体外钝化作用,其钝化抑制率均在50%以上;复筛测定4种中草药抗TMV初侵染和复制增殖活性,大黄表现出较好的活性,且与其他3种中草药相比差异显著。

盆栽试验表明,植物提取液(大黄)在100倍液下,喷雾加灌根的施药方式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效最好,达49.00%,优于对照药剂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

[结论]15种中草药中大黄具有较优的抗TMV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中草药;烟草花叶病毒;心叶烟;曼陀罗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6-01691-03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active determination of the extracts of 15 kind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gainst TMV. [Method] Using half leaf blight spot method, 15 kind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gainst TMV in vitro was determined in the experiment of initial screening, after screened again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of inhibiting TMV infection and inhibiting the multiplication of TMV. [Result] Four kind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hytolacca acinosa Roxb., Rheum palmatum L., Isatis tinctoria,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had an obvious inactivation on TMV in vitro, and the inhibition rate was more than 50%. After screened again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of inhibiting TMV infection and inhibiting the multiplication of TMV,Rheum palmatum L. showed better activity. It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kind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field plot trials, the extract of Rheum palmatum L.(100 times, spraying+pouring )was better than Moroxydine+Cupric acetate, W.P.(20%) and had the best inhibition rate(49.00%). [Conclusion] Rheum palmatum L. had the best activity against TMV, and was worth further studying.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MV; Nicotiana glutinosa L.; Datura stramonium L.植物病毒病的防治相对于病(真菌、细菌)、虫、草等的防治较为困难,全世界每年因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然而成为商品的抗植物病毒剂较少[1-5]。

烟草花叶病毒病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烟草花叶病毒病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烟草花叶病毒病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周建国;肖启明;刘双清;周志成;唐前君【摘要】The pathogen, occurrence regularity, symptom, harm of tobacco mosaic virus were reviewed, as well as the control status in recentrnyear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ontrol was discussed.%综述了烟草花叶病的病原、发生规律、症状和危害以及近几年的防治现状,并探讨了该病害防治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01【总页数】3页(P121-122,138)【关键词】烟草花叶病;TMV;CMV;防治措施【作者】周建国;肖启明;刘双清;周志成;唐前君【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72烟草花叶病是生产烟草的主要抑制原因之一[1],包括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近年来,烟草花叶病在我国大部分烟区(尤其是南方)发生较为普遍且日益严重,严重危害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给国家和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寻找经济、高效的方法以预防和治愈烟草花叶病毒病成为提高烟草产量和质量的重中之重。

为此,笔者综述了烟草花叶病的病原及症状、病害发生规律以及近几年的防治现状,旨在为烟草花叶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病害种类、病原及症状烟草花叶病由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2]。

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摘要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寄主范围相当广泛,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加强对该病毒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如直接观测法、电子显微镜检测法、生物学测定法、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等的研究进展。

随着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和生态条件的改变,对检测TMV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一种RNA病毒,病毒粒体为棒状,长度为300~310 nm、直径18 nm;病毒基因组为单分子线形正义ssRNA,长6 300~6 600 nt;衣壳蛋白由一种多肽组成,分子质量为17~18 kDa。

TMV 的寄主范围非常广,可侵染的植物达150多个属,主要是一些草本双子叶植物,包括蔬菜、花卉和烟草等,导致烟草和番茄等作物的严重危害[1]。

烟草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烟草花叶病严重危害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优质烟叶生产的因子,是烟叶出口所面临的挑战,同时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不同条件下同种病毒的症表现状有很大差异,而不同病毒在烟叶上表现为相似的症状,烟草花叶病毒检测对于烟叶病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进一步识别病毒病害和防止病毒传播危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直接观测法直接检查植株叶子和茎有无可见的病毒症状。

烟草花叶病毒属中大多数病毒的寄主范围较广,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自然传播不需要介体生物,靠植株间的接触(或有时种子)传播。

如在烟草上自苗期至大田期可连续发生,早期发病烟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生长缓慢,幼苗被侵染后,新叶的叶脉颜色变浅,而后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症;苗期侵染的植株发育缓慢。

大田期植株发病,除显示明脉、花叶症状以外,病叶上会形成疱斑,厚薄不匀;叶片出现各种畸形。

病毒学论文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学论文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摘要: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又译为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及其他茄科植物,能使这些受感染的叶片看来斑驳污损,因此得名(mosaic为马赛克,也就是拼贴之意)。

19世纪末期人们已知有某种威胁烟草作物生存的疾病,但直到1930年才确知此病毒的存在。

是烟草花叶病等的病原体,属于Tobamovirus群。

烟草花叶病和番茄花叶病早为一般所了解。

叶上出现花叶症状,生长陷于不良状态,叶常呈畸形。

如今通过大量实验的积累,已总结出了大量的防治经验。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综合防治前言:烟草花叶病严重危害烟叶产量和品质, 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成为优质烟叶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

因此, 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烟草花叶病防治措施成为烟草生产上的迫切任务。

此篇文章将对烟草花叶病毒作详细的介绍以及综合防治,综述了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发展进程。

正文:1烟草花叶病毒概论1.1烟草花叶的分类地位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作为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代表种,其研究始于一个多世纪前。

Mayer(1886年)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并通过实验证明其汁液具有传染性。

伊凡诺夫斯基(1892年)(D.1.Iwanowski)首次证明:TMV是由滤过性病原体(病毒)所引起的。

1898年,“病毒学之父”——贝叶克林(Beijerinck)研究发现:TMV不属于细菌,也不是微小体,是一种可滤过性的病原,一种“传染活液”或“病毒”。

斯坦利(w.M.Stanley)发现病原体是蛋白质,1935年他首次从病叶榨汁中分离到病毒状结晶,并发现这种蛋白质还含有核酸,并确定病原就是TMV。

他因为这一发现获得诺贝尔奖。

1939年,贝杰林克(Kansche)借助电子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杆状的TMV粒体。

此后,在病毒形态结构、理化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将TMV作为一种模式材料,对病毒学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备课素材: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备课素材: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2019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二简单提到,烟草花叶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那么,烟草花叶病毒是什么?如何证明它的遗传物质是RNA?在病毒大家庭中,有一种病毒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就是烟草花叶病毒(TMV)。

烟草花叶病毒结构包含单链RNA,约6400个核苷酸,外壳蛋白有2130个亚基,每个亚基有158个氨基酸,绕RNA分子螺旋状排列。

无论是病毒的发现,还是后来对病毒的深入研究,烟草花叶病毒都是病毒学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起着与众不同的作用。

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花叶病毒的发现1886年,在荷兰工作的德国人麦尔(Mayer)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植株的叶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中,能引起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

通过对叶子和土壤的分析,麦尔指出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1892年,俄国的伊万诺夫斯基(Ivanovski)重复了麦尔的试验,证实了麦尔所看到的现象,而且进一步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叶片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还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发生花叶病。

这种现象起码可以说明,治病的病原不是细菌,但伊万诺夫斯基将其解释为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

生活在巴斯德的细菌致病说的极盛时代,伊万诺夫斯基未能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错失了一次获得重大发现的机会。

1898年,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Beijerinck)同样证实了麦尔的观察结果,并同伊万诺夫斯基一样,发现烟草花叶病病原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

但贝杰林克想得更深入。

他把烟草花叶病株的汁液置于琼脂凝胶块的表面,发现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物质在凝胶中以适度的速度扩散,而细菌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

从这些实验结果,贝杰林克指出,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有三个特点:(1)能通过细菌过滤器;(2)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3)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

根据这几个特点,他提出这种致病因子不是细菌,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称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质”,并取名为病毒,拉丁名叫“Virus”。

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

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

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烟草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然而,烟草病毒病是烟草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给烟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传统抗病毒方法如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存在诸多弊端,而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控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势,近年来备受。

本文将介绍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实验结果与分析,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是通过基因克隆、表达和分析等技术,将外源抗病毒基因导入烟草,使其在体内表达出抗烟草病毒的蛋白质,从而提高烟草对病毒的抗性。

该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抗病毒方法存在的问题,为烟草生产带来新的防控策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植物抗病毒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抗病毒基因的转化与表达、抗病毒基因工程品种的选育与应用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转化效率低、基因沉默现象严重等问题。

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基因克隆、表达、分析等。

基因克隆技术通过对植物抗病毒基因的筛选、克隆和鉴定,为抗病毒基因的表达提供基础。

在基因表达方面,采用农杆菌介导、基因枪轰击、微注射等转化方法,将抗病毒基因导入烟草细胞中,实现基因的高效表达。

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RT-PCR、Southern blot等,对转基因烟草进行分子水平上的检测与鉴定。

通过基因克隆、表达和分析等技术,研究人员已成功获得多个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转基因烟草品种。

这些品种在田间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效果,有效降低了病毒对烟草的侵染和危害。

研究人员还发现,导入的抗病毒基因在烟草中能够稳定遗传,为抗病毒烟草品种的大规模繁殖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转化效率低、基因沉默现象严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尝试通过优化转化条件、筛选高效转化方法、选用适当的启动子等方式,提高抗病毒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转化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摘要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寄主范围相当广泛,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加强对该病毒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如直接观测法、电子显微镜检测法、生物学测定法、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等的研究进展。

随着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和生态条件的改变,对检测TMV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一种RNA病毒,病毒粒体为棒状,长度为300~310 nm、直径18 nm;病毒基因组为单分子线形正义ssRNA,长6 300~6 600 nt;衣壳蛋白由一种多肽组成,分子质量为17~18 kDa。

TMV 的寄主范围非常广,可侵染的植物达150多个属,主要是一些草本双子叶植物,包括蔬菜、花卉和烟草等,导致烟草和番茄等作物的严重危害[1]。

烟草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烟草花叶病严重危害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优质烟叶生产的因子,是烟叶出口所面临的挑战,同时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不同条件下同种病毒的症表现状有很大差异,而不同病毒在烟叶上表现为相似的症状,烟草花叶病毒检测对于烟叶病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进一步识别病毒病害和防止病毒传播危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直接观测法直接检查植株叶子和茎有无可见的病毒症状。

烟草花叶病毒属中大多数病毒的寄主范围较广,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自然传播不需要介体生物,靠植株间的接触(或有时种子)传播。

如在烟草上自苗期至大田期可连续发生,早期发病烟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生长缓慢,幼苗被侵染后,新叶的叶脉颜色变浅,而后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症;苗期侵染的植株发育缓慢。

大田期植株发病,除显示明脉、花叶症状以外,病叶上会形成疱斑,厚薄不匀;叶片出现各种畸形。

其缺点是寄主植物出现症状需时较长,取得鉴定结果较慢,且有的病毒并不使寄主表现症状,无法检测[2]。

2 电子显微镜检测法显微镜长期以来是研究细胞、病毒及生物大分子的形态及结构的重要工具。

烟草花叶病毒形态为直杆状,呈现为长300 nm、直径18 nm的圆柱形结构,其中心含有1个约4 nm的沟槽。

该病毒蛋白外壳围绕1个约6 400个核苷酸的单股RNA形成。

围绕单股RNA的蛋白亚基具有螺旋形结构,其螺距为2.3 nm。

将感病材料制成超薄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取5 μL溶解在20 mmoL/L 磷酸缓冲液(pH值7.0)中的烟草花叶病毒(0.2 mg/mL),将其滴加在新鲜剥离的云母表面上,然后用0.5%的磷钨酸染色。

所得样品用AFM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棒状的TMV拓扑结构。

3 生物学测定法用人工摩擦接种法把待测病株汁液接种于一些指示植物叶片上,一段时间后在接种植物上会表现出花叶、褪绿点、枯斑等症状,以此断定病毒的存在。

病毒在指示植物症状表现受温度影响,故需掌握好季节进行观察记载。

4 血清学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目前最常用的血清学方法之一。

目前,在生产上检测PVY 的方法主要有硝酸纤维素膜- 酶联免疫法(NCM-ELISA)、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TAS-ELISA)、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等。

4.1 A蛋白夹心-ELISA和双克隆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是用另一病毒抗体与抗原识别抗原。

肉眼可见橘黄色为阳性,仪器测定490 nm OD值,其中样品OD值/阴性对照OD值>2为阳性[3]。

检测的样品为阳性,再接种鉴别寄主。

吴峰等[4]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得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单克隆抗体,并通过胶体金标记技术,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和SQUID 磁学定量测定技术建立起烟草花叶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开发出用于定性检测的TMV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及用于定量检测的TMV纳米磁珠快速检测试纸,其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 ng/mL和0.1 ng/mL,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作为烟草育苗中各种TMV 无症和有症烟株现场筛查的有效手段[4]。

4.2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该方法为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烟草环斑病毒(TRSV)的抗体,制成免疫检测试纸条。

通过对马铃薯病毒X(PXV)、马铃薯病毒Y(PYV)坏死株、黄瓜花叶病毒(CMV)等9种病毒进行测试,未出现非特异性反应,而用烟草环斑病毒(TRSV)测试呈阳性反应。

4.3 免疫电镜(SEM)技术血清学与电镜相结合的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环斑病毒(TRSV)检测。

陈建平[5]建立了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用于快速检测和鉴定病汁液中棒状病毒、球状病毒、线状病毒。

4.4 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法该法是用联苯胺-HZOz一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测定烟草花叶病毒(TMV)和烟草环斑病毒(TRSV)。

根据IgG-HRP与植物病毒及其抗血清的免疫反应,可以间接测定植物病毒。

封立平等[6]将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同电化学检测相结合的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法已成功应用于植物病毒的测定。

5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将病毒检测灵敏度由血清学的ng水平提高到了pg级[7-8]。

5.1 RT-PCR检测技术根据已知的病毒特异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病毒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第1条链;取一定量的反转录产物,加入过量引物、PCR反应缓冲液、dNTP、Taq DNA聚合酶,在PCR仪上扩增;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扩增结果[9-10]。

张俊祺等[11]根据黄瓜花叶病毒基因组序列相对保守区域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整合了反转录和PCR反应所需酶和缓冲液,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基于一步法RT-PCR 检测烟叶感染CMV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组装了检测试剂盒。

进一步分析了该试剂盒的特异性、稳定性和检测灵敏度。

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良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模板RNA浓度最低达到10 ng量级)。

初步应用结果显示,在多个烟区采集的病叶样品检测结果均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能够成功检测出CMV。

5.2 核酸杂交检测技术核酸杂交检测技术(NASH)是将一段病毒核酸单链以某种方式加以标记,制成探针,再与互补的待测样品核酸杂交,通过带有探针的杂交核酸来指示病原[12]。

刘凌凤等[13]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进行植物病毒检测的方法,可以不对病毒RNA 进行严格分离和纯化,就能得到检测结果。

此方法被用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基因组RNA 的检测,为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14]。

5.3 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是将无数预先设计好的寡核苷酸、cDNA、基因组(Genomic)DNA在芯片上做成点阵,与样品中同源核酸分子杂交,对样品的序列信息进行高效的解读和分析[15-17]。

贾慧等[18]试验结果表明,该芯片可以从病毒侵染样本中检测到特异性识别信号,检测灵敏度比RTPCR高10~100倍,该技术能对植物病毒作出快速、准确的检测。

6 参考文献[1] 谢联辉.普通植物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 牛淑妍,焦奎,张成良.联苯胺-H202-HRP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测定植物病毒TMV和TRSV[J].分析科学学报,1998,17(3):12-14.[3] 徐平东,李梅,林奇英,等.应用A蛋白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鉴定黄瓜花叶病毒血清组[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7,26(1):64-69.[4] 吴峰,吕琦,袁航,等.烟草花叶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S1):110-115.[5] 陈建平.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检测和鉴定病汁液中不同形态的植物病毒[J].植物生理学报,1993,23(2):169-174.[6] 封立平,陈长法,孙伟,等.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J].检验检疫科学,2003,13(2):4-6.[7] 宁红,秦芬.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疫性有害生物诊断中的应用[J].植物检疫,2002,16(2):98-100.[8] 李华平,胡晋生,范怀忠.香蕉花叶病检测技术的比较[J].病毒学报,1997,13(3):273-277.[9] KUMAR S,UDAYA SHANKAR AC,NAYAKA SC,et al. Detection of Tobacco mosaic virus and Tomato mosaic virus in pepper and tomato by multiplex RT-PCR[J]. Lett Appl Microbiol,2011,53(3):359-363.[10] YANG J G,WANG F L,CHEN D X,et al. Development of a one-step immunocapture real-time RT-PCR assay for detection of tobacco mosaic virus in soil[J]. Sensors(Basel),2012,12(12):16685-16694.[11] 张俊祺,刘相兵,罗朝鹏,等.烟草黄瓜花叶病毒一步法RT-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初步应用[J].烟草科技,2011(10):65-69.[12] LIU Y,WANG Z,QIAN Y,et al. Rapid detection of tobacco mosaic virus using the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J].Arch Virol,2010,155(10):1681-1685.[13] 刘凌凤,王柯敏,谭蔚泓,等.一种基于分子信标荧光探针快速检测烟草花叶病毒的新方法[J].分析化学,2003(9):1030-1035.[14] 刘勇,莫笑晗,余清.水体中烟草花叶病毒的浓缩与检测方法[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6):37-41.[15] 张正坤,吴祖建,沈建国,等.烟草花叶病毒运动蛋白的表达及特异性抗体制备[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3):265-268.[16] 柴晓芳,赵宏伟,肖长文.浅析转基因作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种子世界,2012(11):15-17.[17] 王海英,章春笋,李彧媛.微流控振荡流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烟草花叶病毒[J].分析化学,2009,37(9):1286-1290.[18] 贾慧,王艳辉,王进忠,等.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J].华北农学报,2011,26(1):83-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