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参考PPT
合集下载
无创机械通气 PPT课件

NIPPV 连接方法 死腔 密封紧固性 同步触发 吸气相压力 辅助通气的保证 镇静药物使用 病人的舒适性和配合 清除分泌物 入睡后出现上气道阻塞 罩或接口器 增大 较差 较差 需较低 较低 不能 要求高 困难 有 有创通气 插管或切开 减小 好 较好 可较高 较高 可以 要求低 容易 无
无创机械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应用
治疗中若出现:
需FiO2过高(>60%) 通气量过大 通气阻力过大 1-2小时无好转 —— 尽早建立人工气道
无创机械通气应用
疗效判断
主要是临床表现 其次是动脉血气分析 生命体征 并发症
无创机械通气应用
护理、清洁及消毒
防止鼻面部受压溃破 佩戴鼻、面罩多点均匀着力 避免过度收紧头带 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位置 口腔、气道护理,气道湿化 鼻面罩每天予清洁消毒
无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概念
无创机械通气概念 所谓无创机械通气就 是经鼻或口鼻面罩连接 人工装置,达到增强或 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纠 正缺氧或二氧化碳储留 的一种治疗措施。
无创机械通气适应证
COPD导致的呼吸衰竭(AECOPD) ALI或早期ARDS 常规氧疗不能维持氧合 合并免疫抑制的呼吸衰竭 心源性肺水肿 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其他 :序贯治疗
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应进行保养
选择合适的鼻、口鼻面罩(必要时可定做)
无创机械通气应用
上机前相关人员准备 医务人员:掌握患者疾病的病理、病理 生理变化。 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解释、教育的理解 情况。
无创机械通气应用
联接呼吸机 联接氧气:按需调节氧流量
固定面罩:使患者感觉舒适、且紧密 联接呼吸机:最后联接呼吸机!
无创机械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应用
治疗中若出现:
需FiO2过高(>60%) 通气量过大 通气阻力过大 1-2小时无好转 —— 尽早建立人工气道
无创机械通气应用
疗效判断
主要是临床表现 其次是动脉血气分析 生命体征 并发症
无创机械通气应用
护理、清洁及消毒
防止鼻面部受压溃破 佩戴鼻、面罩多点均匀着力 避免过度收紧头带 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位置 口腔、气道护理,气道湿化 鼻面罩每天予清洁消毒
无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概念
无创机械通气概念 所谓无创机械通气就 是经鼻或口鼻面罩连接 人工装置,达到增强或 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纠 正缺氧或二氧化碳储留 的一种治疗措施。
无创机械通气适应证
COPD导致的呼吸衰竭(AECOPD) ALI或早期ARDS 常规氧疗不能维持氧合 合并免疫抑制的呼吸衰竭 心源性肺水肿 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其他 :序贯治疗
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应进行保养
选择合适的鼻、口鼻面罩(必要时可定做)
无创机械通气应用
上机前相关人员准备 医务人员:掌握患者疾病的病理、病理 生理变化。 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解释、教育的理解 情况。
无创机械通气应用
联接呼吸机 联接氧气:按需调节氧流量
固定面罩:使患者感觉舒适、且紧密 联接呼吸机:最后联接呼吸机!
《无创机械通气》课件

总结
无创机械通气适用范围和 限制
无创机械通气适用于一些特定的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但并非所有 患者都适合。
对重症患者的救治意义
无创机械通气对于重症患者的治 疗可以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和改 善生活质量。
希望能够普及无创机械通 气的知识
通过这个课件,希望能够提高大 家对无创机械通气的认识和了解, 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不正确使用或过度通气可 能引发气胸等并发症。
某些药物和处理不当可能 导致中毒和其他副作用。
注意事项
疗效和观察监测
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监 测指标来评估疗效和调整机械 通气参数。
应急处理方案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要掌握正 确的处理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急 救措施。
机械通气后的饮食和 营养补充
机械通气后患者需要合理的饮 食和营养补充,以维持身体健 康。
《无创机械通气》PPT课 件
无创机械通气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呼吸治疗方式,本课件将介绍其原理、应用、 优点和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无创机械通气。
介绍
什么是无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面 罩或鼻罩送气,辅助患者呼 吸的方法,避免创口和气管 插管。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要注意 合适的患者选择,禁忌症包 括严重面部损伤和无意识患 者。
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1Βιβλιοθήκη 患者的评估和选择2
通过血气分析、临床评估和合理判断,
选择适合的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3
适应症
无创机械通气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力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
操作步骤
无创机械通气的操作包括设定参数、戴 上面罩或鼻罩,监测和调整。
与有创机械通气的比较
优点 缺点 选择标准 确定适用场合
新生儿无创通气进展PPT课件

何种n CPAP系统好?
是IFD在降低呼吸频率、氧浓度和,呼吸功上 优于其他CPAP装置
提供CPAP的系统并不重要,但应使用比较短 的双鼻孔鼻塞/面罩CPAP
8
nCPAP的最佳水平?
CPAP压力至少6cmH2O(A),CPAP水平应 根据临床、氧合及灌注情况个体化处理(D)
CPAP的压力一般设置在4-10cmH2O,压力的 设置主要根据临床医师对CPAP掌握的熟练程 度以及患儿肺扩张程度和临床状况
失败率
12
nCPAP应用尚需回答的基本问 题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拔管后使用 CPAP的益处尚需进一步评价
理想的nCPAP水平及方法尚需进一步评价 早期使用CPAP者远期肺部和神经发育的预后
需进一步研究 使用CPAP时可接受的pH、PaO2、PaCO2的
范围?
13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Neonatal 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英国NICU中NIPPV应用情况 48%NICU应用NIPPV 72%使用同步装置 80%把NIPPV作为CPAP失败的抢救性治疗 59%作为撤机后常规使用 10%作为初始治疗方式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2008;63(2) :F148-50
15
提供NIPPV模式的设备
6
nCPAP注意事项
经气管插管CPAP不推荐使用,特别是早产儿 ,因产生较高气道阻力而增加呼吸功
产房内极早产儿,若心率小于100次/分,或自 主呼吸功能不足,或有明显呼吸困难,不及 CPAP
CPAP联合PS是RDS更优化管理方案 CPAP可吞入较多空气,导致胃扩张,但不能
无创机械通气ppt

02
呼吸道畅通
通过面罩等无创方式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因呼吸道阻塞而导致的呼
吸衰竭等症状。
03
肺通气功能改善
通过机械通气,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血氧分压和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
技术流程
适应症判断
设备选择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 无创机械通气。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无创 通气设备和面罩等。
03
无创机械通气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适用于急性呼吸衰竭 患者,如COPD急性加重期、心源 性肺水肿等。
慢性呼吸衰竭
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 通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 程进展。
肺疾病
无创机械通气可用于肺疾病患者, 如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创机械通气可改善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
操作流程
监测与记录
将面罩等无创方式固定在患者面部,连接呼 吸机等设备,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参数。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功能指标,记录 治疗过程和效果。
技术优势与不足
技术优势
无创机械通气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舒适度高等优势,可广 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技术不足
无创机械通气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如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或存在严重面部创伤 的患者等。此外,面罩的密闭性和适应性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无创机械通气效果持久稳定,而雾化吸入的效果可能会受到药物种 类和使用方法的影响。
06
无创机械通气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当前研究的热点与进展
无创通气技术的改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创通气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如面罩 、鼻罩等新型通气设备的研发,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
《无创机械通气》课件

发展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 床研究的深入,无创机械 通气逐渐应用于治疗各种 呼吸衰竭疾病。
成熟阶段
目前,无创机械通气技术 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成 为治疗轻到中度呼吸衰竭 的重要手段。
无创机械通气的工作原理
触发模式
无创机械通气通过患者自主呼吸 或预设的触发模式启动呼吸机送
气。
通气方式
根据患者的呼吸需求和病情,选择 适当的通气模式,如压力支持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等。
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对于严重心功能不全、低血压或休克 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无创机 械通气可能会加重病情。
注意事项
确保呼吸道通畅
在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前,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没有大量痰液 或异物阻塞。
定期检查和调整参数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参数,根据需要 调整呼吸机参数。
注意患者舒适度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尺寸的面罩,避免长 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定期检查面罩的贴合度,确保 密封性良好。
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保持口腔 湿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 减少气体进入消化道的机会。
PART 06
无创机械通气的前景与展 望
REPORTING
当前研究热点
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未来发展方向
1 2
智能无创机械通气技术
研究和发展智能化的无创机械通气技术,提高患 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个体化无创机械通气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无创机械通 气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无创通气专家共识及临床应用(共49张PPT)

(1)患者在COPD急性发作前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2)感染是AECOPD的原因; (3)经过治疗后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4)全身的一般状态比较好,神智清晰; (5)痰液不多和气道清除能力较好; (6)需要的通气参数:吸入氧浓度<40%、压力支持<12 cm H2O
、SIMV频率<12次/min
一、NPPV的总体应用指征和临床切入点
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可逆性评价适合使用NPPV。 ,PaCO2 > 45 mm Hg,或氧合指数<200 mm Hg]。 排除有应用NPPV禁忌证
推荐意见:NPPV主要适合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没有紧急插管指征、生命体征相 对稳定和没有NPPV禁忌证的患者,用于呼吸衰竭早期干预和辅助撤机。
对于病情较轻(动脉血pH>7.35,PaCO2>45 mm Hg) 的AECOPD患者是否需要应用NPPV存在争议,需要综合考 虑人力资源和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
对于出现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H<)的AECOPD患者, NPPV治疗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可以在严密观察的前提下 短时间(1~2 h)试用,有改善者继续应用,无改善者及 时改为有创通气。
(十一)胸壁畸形或神经肌肉疾病
应用的参考指征主要如下:(1)症状:疲劳、晨起头痛、嗜 睡、恶梦、遗尿、呼吸困难等;(2)体征:肺心病;(3) 气体交换指标:白天PaCO2≥45 mm Hg;或夜间SaO2下降( SaO2 < 90%的持续时间超过5 min,或累计的时间> 10 %的总 监测时间);(4)急性呼吸衰竭恢复期但存在CO2潴留或因 急性呼吸衰竭反复住院;(5) FVC<50%预计值。然而,如果 有咳嗽排痰能力和吞咽功能障碍者,不宜应用NPPV。
相关术语
无创通气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等)的机械通 气方法,包括气道内正压通气和胸外负压通气等。
、SIMV频率<12次/min
一、NPPV的总体应用指征和临床切入点
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可逆性评价适合使用NPPV。 ,PaCO2 > 45 mm Hg,或氧合指数<200 mm Hg]。 排除有应用NPPV禁忌证
推荐意见:NPPV主要适合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没有紧急插管指征、生命体征相 对稳定和没有NPPV禁忌证的患者,用于呼吸衰竭早期干预和辅助撤机。
对于病情较轻(动脉血pH>7.35,PaCO2>45 mm Hg) 的AECOPD患者是否需要应用NPPV存在争议,需要综合考 虑人力资源和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
对于出现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H<)的AECOPD患者, NPPV治疗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可以在严密观察的前提下 短时间(1~2 h)试用,有改善者继续应用,无改善者及 时改为有创通气。
(十一)胸壁畸形或神经肌肉疾病
应用的参考指征主要如下:(1)症状:疲劳、晨起头痛、嗜 睡、恶梦、遗尿、呼吸困难等;(2)体征:肺心病;(3) 气体交换指标:白天PaCO2≥45 mm Hg;或夜间SaO2下降( SaO2 < 90%的持续时间超过5 min,或累计的时间> 10 %的总 监测时间);(4)急性呼吸衰竭恢复期但存在CO2潴留或因 急性呼吸衰竭反复住院;(5) FVC<50%预计值。然而,如果 有咳嗽排痰能力和吞咽功能障碍者,不宜应用NPPV。
相关术语
无创通气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等)的机械通 气方法,包括气道内正压通气和胸外负压通气等。
无创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护理课件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并 发症,如皮肤压疮、呼吸道干燥 、鼻面罩压迫等,采取相应措施
进行预防和处理。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无创机械通气 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如饮食、活 动、口腔卫生等方面,帮助患者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
意识。
04
无创机械通气并发症及 处理
无创机械通气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重症肺炎等引起的呼吸衰竭;禁忌症包 括存在面部手术或创伤、严重消化道出血、心跳骤停等患者。
03
无创机械通气护理
护理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环境准备
了解患者的病情、呼吸衰竭的原因和 程度,以及患者的认知和心理状态, 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引起感染和呼吸困难。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胃肠道胀气的措施
鼓励患者少量多餐,避免进食产气食物,适当使用胃肠减压等措施。
预防面部皮肤压伤的措施
选择合适的面罩,调整面罩松紧度,定期检查和更换面罩位置,保持 面部清洁干燥。
缓解口咽干燥的措施
适当增加室内湿度,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使用口腔湿润剂等。
处理排痰障碍的措施
详细描述
无创机械通气通过向患者呼吸道提供正压空气,帮助患者克 服气道阻力,改善肺泡通气量。同时,通过调节吸入和呼出 的压力差,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提高氧合水平,从而 缓解呼吸衰竭的症状。
无创机械通气适应症与禁忌症
总结词
无创机械通气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心源性 肺水肿等疾病。但存在意识障碍、气道分泌物多或排痰障碍等情况的患者不宜使用。
并发症类型
胃肠道胀气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并 发症,如皮肤压疮、呼吸道干燥 、鼻面罩压迫等,采取相应措施
进行预防和处理。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无创机械通气 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如饮食、活 动、口腔卫生等方面,帮助患者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
意识。
04
无创机械通气并发症及 处理
无创机械通气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重症肺炎等引起的呼吸衰竭;禁忌症包 括存在面部手术或创伤、严重消化道出血、心跳骤停等患者。
03
无创机械通气护理
护理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环境准备
了解患者的病情、呼吸衰竭的原因和 程度,以及患者的认知和心理状态, 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引起感染和呼吸困难。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胃肠道胀气的措施
鼓励患者少量多餐,避免进食产气食物,适当使用胃肠减压等措施。
预防面部皮肤压伤的措施
选择合适的面罩,调整面罩松紧度,定期检查和更换面罩位置,保持 面部清洁干燥。
缓解口咽干燥的措施
适当增加室内湿度,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使用口腔湿润剂等。
处理排痰障碍的措施
详细描述
无创机械通气通过向患者呼吸道提供正压空气,帮助患者克 服气道阻力,改善肺泡通气量。同时,通过调节吸入和呼出 的压力差,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提高氧合水平,从而 缓解呼吸衰竭的症状。
无创机械通气适应症与禁忌症
总结词
无创机械通气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心源性 肺水肿等疾病。但存在意识障碍、气道分泌物多或排痰障碍等情况的患者不宜使用。
并发症类型
胃肠道胀气
无创机械通气PPT.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的区别(二)
通气模式 通气容量
有创通气 A/C SIMV
CPAP 有保证
无创通气
S S/T T CPAP 无保证
触发灵敏度
低
高
漏气补偿
弱
强大
流量(L/min)
低
高(40~60)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的区别(三)
有创通气
无创通气
报警设置
多
少
镇定剂
可用
慎用
痰液清除
容易
困难
患者配合
要求低
预计通气成功与脱机
•PCO2减低、PH升高在通气1-2小时 •可允许高碳酸血症在足够维持氧合下
PaCO2 90-120mmHg PH>7.20 •换插管或气道造瘘时间 平均26小时 最高323小时 •PaO2通气1小时改善不能预计通气治疗成功 •PSV<5-8cmH2O 可换成鼻导管或面罩供氧
无创人工通气的优点
必须配合
入睡后气道阻塞 无
有
无创通气的适应症(一)
❖ 轻症呼吸衰竭 ❖ 呼吸衰竭“前期”
已存在明显的呼吸肌 疲劳,但尚未达到呼吸 衰竭的标准, PaO2 ≥ 60mmHg
无创通气的适应症(二)
❖ 慢性呼吸衰竭:COPD引起者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早期 ❖ SARS ❖ 心源性肺水肿 ❖ 呼吸睡眠暂停 ❖ 肺间质纤维化
1. 症状:疲劳,嗜睡,气促等; 2.气体交换的异常:(1)PaCO2≥55 mmHg或PaCO2在50~54 mmHg之间 伴SatO2<88%的时间超过10%的监测时间(常规吸氧下); 3.经合适的治疗后无改善:(1)大剂量的支气管舒张剂和/或激素;(2 )氧疗(符合长期氧疗指征者); 4.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经单纯CPAP治疗无效。 5. 治疗2个月后再评价;如果依从性足够(>4小时/天)和有效者继续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