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全套

合集下载

生化全套43项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43项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43项检测项目临床意义为方便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查阅,现将“生化全项”共43个检测项目临床意义整理如下:1、总蛋白2、白蛋白3、球蛋白4、总胆红素5、直接胆红素6、间接胆红素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天冬氨酰基转移酶9、AST:ALT10、γ-谷氨酰基转移酶11、乳酸脱氢酶12、羟基丁酸脱氢酶13、钾14、钠16、氯17、磷18、镁19、二氧化碳结合力20、阴离子间隙21、渗透压22、尿素23、肌酐24、尿素25、总胆固醇26、甘油三酯27、高密度脂蛋白28、低密度脂蛋白29、极低密度脂蛋白30、载脂蛋白A1 31、载脂蛋白B32、碱性磷酸酶33、肌酸激酶34、CK-MB35、空腹血糖36、胆碱酯酶37、腺苷脱氨酶38、胆汁酸39、肌红蛋白40、岩藻糖苷酶41、脂蛋白42、前白蛋白43、肾小球滤过率一、总蛋白升高: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沉淀球蛋白血症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某些慢性感染造成球蛋白(多克隆)升高的一些慢性病。

降低:体水份过多;各种渠道的血清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如结核、甲亢、肿瘤;蛋白合成障碍,如肝细胞病变,肝功能受损等。

二、白蛋白升高: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

降低:与总蛋白原因大致相同。

急性降低见于大量出血与严重烧伤。

慢性降低见于肾病蛋白尿、肝功能受损、腹水形成、肠道肿瘤与结核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和消耗性疾病等。

白蛋白如低于20g/L,临床可出现水肿。

三、球蛋白升高:1、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增强:慢性病毒性肝炎、活动性结核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马蜂、亚急性细菌性心膜炎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时的机体免疫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

3、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部分恶性肿瘤等。

4、肾病综合征、过敏反应、肺炎、丝虫病。

生化检验是什么,生化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生化检验是什么,生化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生化检验是什么,生化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生化全套检验是一种检查指标非常多样的检查项目,生化全套检查所涉及的检查范围比较广泛,而其检查结果里面的每一个指标的结果对于不同的疾病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通过生活全套检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身体的整体水平情况。

检查生化全套,挂内科外科,各科室都可以检查的,程序主要是病人挂号之后,医生开申请单,然后到护士站抽血,再到检验科去化验,流程就是这样,生化全套包括的项目比较全主要是检查身体的生化功能状态,往往包括的项目主要有肝功能的测定,肾功能的测定,心肌损伤的心肌酶谱测定,以及血糖,血脂,电解质这些指标,它包括的比较全,虽然在不同的医院检查的项目可能若有不同,但都是大同小异这个是生化指标检查最全的一个项目,因此各家医院也称之为生化全套[1]。

生化检验包括项目为肝功能全套、肾功能全套以及电解质,部分生化结果里面,还包括血脂的测定以及葡萄糖的测定。

生化检查可以反映血液之内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电解质、血脂的状态,还有患者空腹血糖的状态。

对于生化检查,因为包含有肝功能,所以建议患者晨起空腹,不饮水、不进食的情况下检查,较准确。

如果患者生化结果提示有谷丙、谷草转氨酶的升高,以及出现胆红素的升高,多考虑患者肝功能较差。

此时需要结合患者是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还是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直接胆红素升高多考虑是胆道梗阻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考虑是肝细胞坏死引起。

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查找病因,是结石引起,还是由于患者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患者,还需要进一步的抗病毒治疗。

肾功能主要看患者尿素氮以及肌酐的水平,看有没有肾功能不全以及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性。

离子主要看患者的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以及镁离子,上述离子如果正常,人体处于正常状态。

如果出现低钾或者低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生化检查有如下几个注意事项:1、检查前3天避免高脂饮食其次,做大生化检查前3天应避免高脂饮食,即避免食用大量高脂肪、高胆同醇、高糖食物。

血液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XX

血液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XX

血液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XX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血液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的知识,欢迎阅读。

生化全套检查用途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4.血清碱性磷酸酶5.血清白蛋白测定6.血清白蛋白测定7.球蛋白8.A/G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13.ALT/AST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21.尿素测定22.肌酐测定23.尿素测定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25.乳酸脱氢酶测定26.血清肌酸激酶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29.钾测定30.钠测定31.氯测定32.钙测定33.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生化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docx

生化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docx

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生化全套检查用途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3.血清γ -- 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4.血清碱性磷酸酶5.血清白蛋白测定7.球蛋白8. A/G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13. ALT/AST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 测定19.血清载脂蛋白 B 测定20.血清载脂蛋白 a 测定21.尿素测定22.肌酐测定23.尿素测定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25.乳酸脱氢酶测定26.血清肌酸激酶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29.钾测定30.钠测定31.氯测定32.钙测定33.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生化全套检查

生化全套检查

生化检查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

另外,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总胆红质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肝脏疾病,肝外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血错误8.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9.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可以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

TG值2.26mmol/L以上为增多;5.65mmol/L以上为严重高TG血症。

降低:常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10.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1)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2)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3)CHO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包括遗传性),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

生化全套

生化全套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在体内各组织中广泛存在,AST以心脏活性 最高。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甚微 在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 胞受损的指标的,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是反映肝细胞坏死的标准。对于肝硬化、 肝纤维化、肝癌的检测非常准确。 ↑:1.肝细胞受损 2.饮酒、劳累、熬夜、剧烈运动、药物
电解质
1.钾测定 2.钠测定 3.氯测定 4.钙测定
乙肝测定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两对半定性
乙肝两对半定量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 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 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 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 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
白蛋白(ALB)
肝实质细胞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其合成率主要受血浆中水平调节,在肝细胞中没有储存,在所 有细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白蛋白。关于白蛋白在肾小球中的滤过情 况,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其量甚微,约为血浆中白蛋白的0.04%, 按此计算每天从肾小球滤过液中排出的白蛋白即可达3.6g,为终尿中 蛋白质排出量的30-40倍,可见滤过液中多数白蛋白是可被肾小管重 新吸收的。 增高: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 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减低:见于肝硬变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 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 肾病综合征等。当降低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
果糖胺
果糖胺是血浆中的蛋白质与葡萄糖非酶糖化过程 中形成的高分子酮胺结构类似果糖胺的物质,它 的浓度与血糖水平成正相关,并相对保持稳定。 它的测定却不受血糖的影响。不受每次进食的影 响。 由于血浆蛋白的半衰期为17~20天,故果糖胺可 以反映糖尿病患者检测前1~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 平。

生化全套检查及其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及其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

检查项目1.血清测定2.血清氨转移酶测定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4.5.血清测定6.血清白蛋白测定7.8.A/G9.血清测定10.血清测定11.血清测定12.测定13.ALT/AST14.测定15.测定16.血清测定17.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21.尿素测定22.测定23.尿素测定24.血清测定25.测定26.27.-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脱氢酶测定29.钾测定30.钠测定31.氯测定32.钙测定33.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药物性肝损害、、、、及疾病等。

2.血清天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及。

降低:常见于,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恢复期。

另外,少年儿童在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及心力衰竭等。

生化全套意义

生化全套意义

生化全套的意义1血糖【正常值】3.6—6.1mmol/L 【临床意义】对于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或过多有鉴别意义,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2. 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24--32mmol/L。

【临床意义】对于判断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有一定意义。

3. 尿素氮(BUN)【正常值】2.8—8.2mmol/L。

【临床意义】判定肾功能。

增高可见于各种原因的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减低。

4. 肌酐【正常值】44---135μmol/L。

【临床意义】对急、慢性肾炎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5. 尿酸【正常值】150--440μmol/L。

【临床意义】增高:临床多见于痛风、急性及慢性肾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6. 钾【正常值】3.5--5.1mmol/L。

钠【正常值】135--147mol/L。

.氯【正常值】95--108 mol/L。

【临床意义】判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7. 钙【正常值】2.1--9mol/L。

【临床意义】判定甲状旁腺机能,维生素D缺乏症,骨肿瘤,多发骨髓瘤有意义。

8. 总蛋白【正常值】60-80 g/L。

白蛋白【正常值】35--55g/L。

【临床意义】可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诊断、鉴别诊断意义。

9. 血清总胆红素【正常值】5.5--19μmol/L。

血清直接胆红素;【正常值】1.7—6.8μmol/L。

【临床意义】诊断、鉴别诊断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疾病、中毒时升高10.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8—40U/L【临床意义】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及病情变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11.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5--40 U/L【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增高12. .r--谷氨酰转移酶或转酞酶(r--GT)【正常值】8--53 U/L。

【临床意义】肝胆系统病变特别是肝癌时明显增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B ↑UCB ↑ ↑溶血性黄疸 STB ↑CB ↑ ↑胆汁淤积性黄疸 STB ↑UCB ↑ CB ↑ 肝细胞性黄疸
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STBμmol/L)
隐性黄疸 轻度黄疸 中度黄疸 重度黄疸
17.1-34.2 34.2-171 172-342 >342
① ③ 胆红素
临床意义

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STBμmol/L)
血清总蛋白(TP)为血清蛋白质的总和,是多种蛋白的 混合液,包括白蛋白(ALB)球蛋白(GLB)。 两者的增减必然伴随TP的变化,所以临床一般同时测定 TP、ALB,用TP浓度减去ALB浓度既为GLB的浓度。
血清TP浓度增高见于:
①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大多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此时主要是球蛋白的增加,其量可超过50g/L,总蛋白则可 超过100g/L。
总蛋白(TP)
参考值:60-80g/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45g/L低于此值往往与水肿有关 :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 2. 60g/L此为参考范围下限, 应查明原因,并进一步检查 3. 80g/L ,高于此值应查明原因.
白蛋白(Alb)
参考值:35-55g/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20g/L低于此值,一般在肝病病人提示严重预后不良;还应测 定尿蛋白,以查明有无过多的蛋白丢失 2. 35g/L此亦为参考值下降 ,应查明白蛋白降低的原因 3. 57g/L在此值以上的,应考虑脱水的可能性
血清前白蛋白
血清前白蛋(PA)被视为蛋白质的营养状况与肝功能障 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对肝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PA在肝脏合成,各类肝炎、肝硬化致肝功能损害时,由 于合成减少,血清PA水平降低。蛋白消耗性疾病或肾病时, 以及妊娠或高雌激素血症时,PA浓度也下降。
P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作为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征。 由于它们的半衰期短,对蛋白摄入的改变是敏感的,一旦患 者营养不良,PA既迅速下降。
其他营养素的状况也会影响PA浓度,如缺锌时PA降低, 短期补锌后,其值升高。临床评价营养不良的指标: PA200~800mg/L 为 正 常 , 100~150mg/L 为 轻 度 缺 乏 , 50mg/L~100mg/L,为中度缺乏,<50mg/L,为严重缺乏。
另外,血清PA是一种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和 恶性疾病时其血清水平下降。手术创伤后24h既可见血清 PA水平下降,2~3天时达高峰,其下降可持续1周。
强阳性 减少或缺如 阴性 明显增加 阳性 正常或轻度增加
TIBL评价肝功受损不敏感,但明显升高——严重
病毒性肝炎
胆红素愈高,肝细胞损害往往愈严重,病程亦愈长。 特殊情况:爆发肝炎时,TBIL仅中度升高, 少数亚急性肝炎病则无黄疸出现。
急性酒精性肝炎
TBIL>85.5uml/L,提示预后不良。胆汁淤积性肝炎 虽肝细胞损害较轻,TBIL水平却可甚高。
溶血溶黄性血疸黄性疸
肝细胞 性黄疸
不完全梗 完全性梗 阻性黄疸 阻性黄疸
<85.5
17.1-171
171-265
>20%
根据CB/STB比值 协助鉴别黄疸类型
溶血性黄疸
>50%
20%~50% 胆汁淤积性黄疸
CB
有助于某些肝胆 疾病的早期诊断 ,如肝炎的黄疸 前期、无黄疸型 肝炎、失代偿期 肝硬化和肝癌等
血清TP浓度降低:
①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浆被稀释。如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 ②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或慢性肠道疾病所
引起的吸收不良,使体内缺乏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或因长期患消耗性疾 病,如严重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等,均可造成血清总 蛋白的浓度降低。 ③合成障碍,主要是肝脏功能障碍。肝脏功能严重损害时,蛋白质的合 成减少,以白蛋白的下降较为显著。但半寿期长,急性时不明显。 ④蛋白质丢失。严重烫伤时,大量血浆渗出,或大出血时,大量血液的 丢失;肾病综合症时,尿液中长期丢失蛋白质;溃疡性结肠炎可以从 粪便中长期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这些均可使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慢性活动性肝炎和酒精性肝损害。
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增高 轻度增加的疾病主要包括胰腺炎、酒精性脂肪肝、
肝硬化、肉芽肿、肿瘤等; 中度增加的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慢性活动肝炎、肝外胆道梗塞、心肌梗死等; 重度增加的疾病主要包括有急性病毒性肝炎、中
毒性肝炎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血清PA浓度增高,可见于霍奇金病。
总胆汁酸TBA
TBA测定特别适用于可疑有肝病但其它生化检查指标尚 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患者诊断。
TBA测定对急性肝炎早期诊断的价值与ALT和AST测定 相同。
TBA持续较高水平的患者往往慢性归转。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TBA增高幅度较大,慢性肝炎患者 如TBA>20 umol/L应考虑活动的存在。
肾功能
肾脏功能
用途
肾小球:滤过 远曲小管:浓缩,稀释
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近曲小管:排泄
预测预后、确定疗效
180L肾小球滤液
近曲小管
HCO3-,NaCl优先重 吸收,葡萄糖,
氨基酸完全重吸收
1/3原液(≈60L)
髓袢
水,钠重吸收
18L(10%)
远曲小管
浓缩,稀释
集合管(1L)
血清肌酐测定(Cr)(2)
参考值:5-40U/L(37℃)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20U/L此为排除值,低于此水平时可排除多种与ALT增高 有关的疾病 2. 高于60U/L,对可引起ALT增高的各种疾病均应考虑,并应进 行其他检查以求确诊
3. 300U/L高于此值通常与急性肝细胞损伤有关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参考值:8-40U/L(37℃)
肝功能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 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 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 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BIL
STB、CB、UCB、 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
肝细胞性黄疸
正常人及常见黄疸的胆色素代谢检测结果
CB UCB CB/STB (μmol/L)
0~6.8 1.7~10.2 0.2~0.4
正常人
↑↑↑ ↑ >0.5
↑ ↑ ↑↑ <0.2
↑↑
↑↑ >0.2,<0.5
梗阻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尿胆红素 尿胆原(μmol/L) 阴性 0.84~4.2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 过功能减退,如肾衰
肾衰代偿期:Cr<178μmol/L 肾衰失代偿期:Cr>178μmol/L 肾衰竭期:Cr>445μmol/L
AST在肝脏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特别意义,此外AST仍然被用来监测心肌 梗死的进程。
AST活性水平和它的评价与ALT联系可用AST/ALT比率形式,在一 般情况下,正常人AST/ALT比率为1.27左右。
肝脏损害时,急性期AST/ALT比率<1.0. >2表明主要是坏死型的严重肝脏疾病,这种比值经常出现在
婴幼儿黄疸
超过342 umol/L通常伴有脑损害(脑性核黄疸)。 新生儿溶血症时检测胆红素有助于了解疾病严重程度, 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氨基转移酶
氨基转移酶是一组促使a-酮酸通过移换氨基转变成氨基酸 而发生可逆反应的酶。与诊断最有关联的氨基转移酶是血 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肝细胞损伤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②血清中水分减少 凡体内水分的排出大于摄入时,均可 引起血浆浓缩,尤其是急性失水时(如呕吐、腹泻、高热 等)变化更为显著 , 血清总蛋白浓度有时可高达 100 ~ 150g/L。又如休克时,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血浆 也可发生浓缩;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由于钠的 丢失而致继发性水分丢失,血浆也可出现浓缩现象,血浆 的浓缩使TP相应增高。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20U/L此为排除值,低于此水平时可排除多种与AST增高 有关的疾病 2. 高于60U/L,多种与AST增高有关的疾病均应加以测定ALT、 ALP、Bili、CK等鉴别是肝脏疾病还是心肌疾患
3. 300U/L高于此值通常为急性肝细胞损伤
蛋白代谢测定项目
血清总蛋白(TP)
影响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
患者状态 患者饮食 药物的影响
原则:平静、休息状态。
控制饮食因素影响的较好办法: 早晨空腹采血(空腹12h左右)。
对反应系统影响;对机体组织器 官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的影响 检验结果;药物的毒副作用。
生化全套
1.肝功全套 2.肾功全套 3. 空腹血糖 4. 血脂全套 5. 电解质 6.乙肝检测
血清TP浓度也会因生理原因而产生波动,如健康成人静卧时比直立 走动低3~5g/L;新生儿可以比成年人低5~8g/L;而60岁以上老年人比 成年人低2g/L.
血清ALB在肝脏合成。血清ALB浓度增高常由于严重失水,血浆浓 缩所致,并非蛋白质绝对量增加。临床上尚未发现单纯白蛋白浓度增 高的疾病。
血清ALB浓度降低的原因与总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相同 但有时总蛋白的浓度接近正常,而ALB的浓度降低,同时 伴有球蛋白浓度的增高。 急性ALB浓度降低,主要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或严重烫伤时 血浆大量丢失。 慢性ALB浓度降低主要由于肝脏合成ALB功能障碍,腹水 形成时ALB丢失和肾病时ALB丢失。严重时,ALB浓度可低 于10g/L。ALB浓度低于20g/L时,由于胶体渗透压的下降, 常可见到水肿等现象。
妊娠时,尤其是妊娠晚期,由于体内对蛋白 质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又伴有血浆容量增高,血清ALB可 明显下降,但分娩后可迅速恢复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