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眩晕症的6个方法

中医治疗眩晕症的 6个方法

眩晕症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头昏脑涨、耳鸣恶心、头重脚轻、面色苍白、血压

下降等,严重甚至会导致患者失去重心并摔倒,从而造成不必要伤害。这种疾病

引发原因有很多,一旦出现类似症状需要及时就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而言,中

医方式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并且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以下,本文结合工作经验

对中医治疗眩晕症的常见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1.

中药调理药物治疗方法

眩晕症在中医治疗中有很多方法,药物治疗是其中一种,很多人认为中药治

疗见效较快,并且副作用较小。结合中医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分析,引发眩晕症的

原因无非由风、痰以及虚引起。这也正印证了“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

以及“无虚不作眩”的说法。所以,患者在出现眩晕症状时,需要前往正规的中

医医院,找到引发眩晕症的根源,并针对性开几幅中药进行治疗。另外,在治疗

过程中,患者需要控制饮食,杜绝使用辛辣刺激事物,并做好正确的保健措施,

从而有效缓解眩晕症状,避免疾病再次复发,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针灸、艾灸以及按摩治疗方法

针灸、艾灸和按摩是我国传统中医中的精髓和精华。新时期背景下,随着现

代医学不断发展,社会群众对传统中医手段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通过针灸、艾灸以及按摩,能够对患者穴位以及头部经络进行疏通和刺激,有利于缓解眩晕

症状。但是在选择这种治疗方式时,患者需要选择正规中医医院,因为现代社会

很多门店打着传统中医名号招摇撞骗,虽然价格实惠,但是治疗效果不佳,甚至

会适得其反,导致病情加重。

1.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中医治疗强调“调养”,需要患者合理调整生活习惯。结合以往治疗经验分析,患者产生眩晕症的主要原因,大多来自于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等方面。所以,想要从根源上治疗眩晕症,首先需要患者改善生活陋习,养成健康、良好的

生活习惯。在接受中医治疗的情况下,保证日常睡眠充足、饮食规律,三餐正常。同时要适当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机能。另外,“调养”需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

渐进,长此以往必然能够改善眩晕症状。

1.

精神治疗犯法

部分患者患有眩晕症,是因为精神因素引起,此时需要患者悉心“疗养”。

通过精神疗养缓解或根治眩晕症状。具体来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时刻保持

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能够自我调节,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大幅度情绪波动,避免急火攻心引发眩晕症,这也是环节眩晕症的重要方式之一。

1.

食疗方法

一些患者由于日常生活中精神失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容易产生眩晕症状,严重甚至会感觉眼前发黑、实现模糊,并觉得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此时除

了静养外,还可以通过食疗方式进行治疗。例如:将丝瓜络去皮去子,将其与7

个鸡蛋和4碗水同煮,待鸡蛋煮熟后去壳,并放入锅中再煮,当水减少到2碗左

右即可食用,将蛋和汤同时使用,每天2-3次即可缓解眩晕症状。或者取30克

玉米须,并两盅水进行煎炒,煎炒到水量一盅后空腹食用,连续食用3-6次可以

缓解眩晕症状。也可以将玉米须泡水喝,玉米须又叫做龙须,对人身体大有益处,并且泡水后口感较好,经济实惠,可以作为保健茶引用。

1.

预防性治疗方法

眩晕症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外出时需要有家人陪伴,以免

发生意外事故。另外,临床治疗中的眩晕症种类多样、涉及到诸多学科,患者需

要积极预防,如果存在眩晕症状,需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同时

需要配合中医治疗,保证对症下药。

结语:

综上所述,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引发原因有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

等方面,会导致患者产生平衡障碍,同时伴随头重脚轻、意识模糊等症状。患有

眩晕症后,患者需要及时治疗,中医是一种较为显著的治疗方式,能够通过药物、针灸等方式缓解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乐观形态,调整好作息时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眩晕症的偏方大全

治疗眩晕症的偏方大全 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 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 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1.麦门冬汤靳某,男,54 岁,干部,1989 年3 月8 日初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 年,近2 年来伴有失眠多梦,心悸气短,胸闷发憋,活动后气短发憋加重。经口服“降压药”、“降脂药”,证状时有改善。一周来因工作烦忙,病情加重。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数。证属:气阴两虚,痰瘀内阻,清窍失养。治宜益气养阴,化痰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加味:麦门冬30g,太子参15g,清半夏15g,炙甘草6g,粉葛根30g,双钩藤12g 后下,紫丹参30g,生龙牡各30g 先下,牛膝20g,大枣10 枚。2 诊:上药服5 剂,头晕大减,余证均有减轻,但睡眠仍差,前方加炒枣仁20g。上方加减共服20 余剂,诸症均除。后改为散剂,以巩固疗效。按此病案致病特点有二,一是突出一个虚字,气虚致使血行不健,阴血亏虚而致血络失荣,气阴俱虚,不能上荣于元神之府,而发眩晕。此为“无虚不作眩”也。其二是突出一个痰字,痰瘀互结,清阳不能上养清窍而致眩晕。方用麦门冬汤益气养阴以补虚;重用半夏化痰以降逆。牛膝补益肝肾,引火下行;双钩藤清热平肝,祛痰泄火;葛根、丹参化瘀生新助胃津之化生,升胃气助瘀血之行化。虚得补,痰得消,瘀得化,药证相合,诸症消失而愈。2.小青龙汤冯某,女,54 岁,教师,1988 年11 月9 日初诊。患者素有梅尼埃病病史10 余年,10 天前因感冒,眩晕又作,自觉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耳鸣作响。舌质淡红,苔薄白水滑,脉浮数。经中西药“肌注”、“静脉滴注”给药,眩晕有所好转,但站起活动则恶心呕吐即作。 家属故求治于中医治疗。证属:外感风寒,引发痰饮。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为先。方用小青龙汤:净麻黄10g,桂枝10g,白芍药10g,细辛6g,五味子6g,法半夏15g,炙甘草6g,云茯苓15g,生姜10g。服上方3 剂后,汗出热解,眩晕大减,精神转佳。原方加焦白术20g,泽泻30g。上药进3 剂后,眩晕已止,诸症皆除,病告痊愈。按临床辨治疾病,要善抓主症,明辨病因。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本案眩晕证为外感引发所致。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水饮内停,致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眩晕又作。选用小青龙汤解表邪,宣肺气,蠲浊饮。表邪已解,气机畅达,清升浊降,饮邪分化,清窍得养,故眩晕亦随之而除。3.桃仁承气汤米某,男,58 岁,厨师,1990 年2 月21 日初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 年,时常头痛头晕,脚如踩棉团,头重脚轻,时欲跌仆。经常口服“降压”、“降脂”药病情时轻时重。近两周因情志不舒而眩晕加重,头重脚轻,时欲跌仆,腰酸腿软,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1 周未行,小便短赤,舌体微动,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大。BP:28.0/15.0kpa(180/110mmHg),经人介绍延余诊治。 证属阴虚阳亢,瘀热夹痰,肝风内动。治宜通腑泄热,平肝潜阳,祛瘀涤痰。方用桃仁承气汤加味:桃仁15g,大黄12g,芒硝6g,桂枝6g,炙甘草6g,丹皮10g,生龙牡各30g 先下,生石决明40g 先下,川牛膝20g,生龟板15g 先下。2 诊:服上方1 剂后,便下大量黏稠黑色大便,便后心情舒畅,头晕好转。服完3 剂后,大便日2 次,便为稀稠灰黑色便,头晕减轻,血压降至22.0/12.5kpa(165/95mmHg)药已对症,原方去芒硝,加夏枯草15g,地龙10g,继上方再进6 剂,血压恢复正常,眩晕,震颤等症亦随之消失,后改服大黄虫丸以善其后。按此例为阴虚阳亢,痰瘀互结,热郁下焦的虚实夹杂证。致使清阳不升,腑浊不降,肝风挟痰瘀上蒙清窍而成眩晕。方用桃仁承气汤通泻实热,祛瘀凝,化痰浊,驱

中医疗法眩晕的六个特效方

中医疗法眩晕的六个特效方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 鸡蛋丝瓜络治眩晕 荐方由来: 对于经常开车的司机来说,开车时精神高度紧张,往往容易发生眩晕,出现眼前发黑,视物模糊为目眩,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司机失去了方向感自然容易出事故,某长途车司机一次工作过程中病发,蹭坏了汽车的保险杠之后,公司让他回家静养。 为了治好昡晕症,他四处求医问药。后来他偶然听到一个老偏方,便试着用了一段时间,果然好了很多。 【用料与用法]: 鸡蛋7只,丝瓜络(去外皮、子)1个。加水4大碗同煮;鸡蛋煮熟后去売,放入锅内再煮,至水减少到2大碗即成。喝汤吃蛋,分2~3次服完。 玉米须治高血压所致头晕目眩 【用料与用法]: 玉米须30克。加水两盅煎至1盅为度。空腹服下,连服3-6次。 注:玉米须,又称龙须,泡水饮用对身体非常有益。“龙须茶”不仅口感不错,喝下去丝丝的,而且经济实惠,很适宜用做全家的保健茶。 白果红枣汤治头晕目眩 【用科与用法】:白果30克,红枣10枚。白果除去壳売、膜和胚芽,研末,红枣煎汤送服。 荐方人: 陕西方庆

天麻黄芪鸡汤治眩 【荐方由来】: 湖北某地多产天麻,其子因工作压力大突犯眩晕,母亲知道后按祖传的方法配制出了本方,让儿子按需服用,连续服用半个月后病情基本稳定,眩晕的症状基本消失,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状态。 【用料与用法】: 天麻、黄芪、熟地、党参各25克,1只童子母鸡(已成熟,未下过蛋的),一起煮熟(注意不放任何调料),分早、晚2次空腹服完,最好是发病时用。 荐方人: 范欣 验证: 广西某老中医,70岁,用本方治愈多人。一村民患昡晕症,经常发病呕吐,天旋地转,不能下床,不思饮食,多方治疗始终不能根除。他用本方为其治疗,一次见效,未见复发.村民患突发性高血压,住院治疗后血压正常,但有时眩晕,吃药也不见好转。后来他用本方为其治疗即愈。 鱼鳔山药汤治耳源性眩晕 【用料与用法】: 鱼鳔30克,鲜山药100克。鱼鳔幔软切块,鲜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同放于砂锅中,注入清水500毫升,加入冰糖,小火煮至酥烂。分2次趁热食鱼鳔、山药喝汤。 荐方人: 江西黄新 首乌黑芝麻治肝肾两虚型头晕 【用料与用法】: 制首乌20克,黑芝麻、枸杞各15克,菊花10克。水煎2次,每次用水400毫升,煎半小时,两次混合,去渣留汁,分2次服。 注:制首乌是生首乌与黑豆同煮后晒千而成,补肝肾、益精血、养心宁神的作用。治因肝肾不足、精血亏损而引起的头眼花、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头发早白等症。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贫血、颈椎病、高血压、低血压、梅尼埃病等。在中医理论中,眩晕被认为是由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风邪侵袭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中医特色康复方法在眩晕的治疗和健康指导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中医特色康复方法 1、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特色之一,对于眩晕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改善眩晕症状。 2、中药治疗:根据中医理论,眩晕可由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因素引起。因此,针对不同的病因,可以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眩晕症状。 4、气功疗法:气功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改善眩晕症状。 二、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 2、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鱼、蛋、奶等。 3、情志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多参加户外活动,与朋友交流,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 4、锻炼与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缓解眩晕症状。 5、预防与保健:定期检查血压、血糖等基本指标,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防寒,避免感冒等诱发因素。 6、眩晕发作时的应对措施:在眩晕发作时,应采取平卧位,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如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同时可尝试使用一些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按摩等缓解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结: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是一种全面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按摩、气功等多种方法。同时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医治疗眩晕症的6个方法

中医治疗眩晕症的 6个方法 眩晕症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头昏脑涨、耳鸣恶心、头重脚轻、面色苍白、血压 下降等,严重甚至会导致患者失去重心并摔倒,从而造成不必要伤害。这种疾病 引发原因有很多,一旦出现类似症状需要及时就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而言,中 医方式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并且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以下,本文结合工作经验 对中医治疗眩晕症的常见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1. 中药调理药物治疗方法 眩晕症在中医治疗中有很多方法,药物治疗是其中一种,很多人认为中药治 疗见效较快,并且副作用较小。结合中医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分析,引发眩晕症的 原因无非由风、痰以及虚引起。这也正印证了“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 以及“无虚不作眩”的说法。所以,患者在出现眩晕症状时,需要前往正规的中 医医院,找到引发眩晕症的根源,并针对性开几幅中药进行治疗。另外,在治疗 过程中,患者需要控制饮食,杜绝使用辛辣刺激事物,并做好正确的保健措施, 从而有效缓解眩晕症状,避免疾病再次复发,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针灸、艾灸以及按摩治疗方法 针灸、艾灸和按摩是我国传统中医中的精髓和精华。新时期背景下,随着现 代医学不断发展,社会群众对传统中医手段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通过针灸、艾灸以及按摩,能够对患者穴位以及头部经络进行疏通和刺激,有利于缓解眩晕 症状。但是在选择这种治疗方式时,患者需要选择正规中医医院,因为现代社会 很多门店打着传统中医名号招摇撞骗,虽然价格实惠,但是治疗效果不佳,甚至 会适得其反,导致病情加重。 1.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中医治疗强调“调养”,需要患者合理调整生活习惯。结合以往治疗经验分析,患者产生眩晕症的主要原因,大多来自于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等方面。所以,想要从根源上治疗眩晕症,首先需要患者改善生活陋习,养成健康、良好的 生活习惯。在接受中医治疗的情况下,保证日常睡眠充足、饮食规律,三餐正常。同时要适当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机能。另外,“调养”需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 渐进,长此以往必然能够改善眩晕症状。 1. 精神治疗犯法 部分患者患有眩晕症,是因为精神因素引起,此时需要患者悉心“疗养”。 通过精神疗养缓解或根治眩晕症状。具体来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时刻保持 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能够自我调节,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大幅度情绪波动,避免急火攻心引发眩晕症,这也是环节眩晕症的重要方式之一。 1. 食疗方法 一些患者由于日常生活中精神失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容易产生眩晕症状,严重甚至会感觉眼前发黑、实现模糊,并觉得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此时除 了静养外,还可以通过食疗方式进行治疗。例如:将丝瓜络去皮去子,将其与7 个鸡蛋和4碗水同煮,待鸡蛋煮熟后去壳,并放入锅中再煮,当水减少到2碗左 右即可食用,将蛋和汤同时使用,每天2-3次即可缓解眩晕症状。或者取30克 玉米须,并两盅水进行煎炒,煎炒到水量一盅后空腹食用,连续食用3-6次可以 缓解眩晕症状。也可以将玉米须泡水喝,玉米须又叫做龙须,对人身体大有益处,并且泡水后口感较好,经济实惠,可以作为保健茶引用。 1. 预防性治疗方法

治疗头晕的中药方剂

治疗头晕的中药方剂 头晕是指头部发生不适,症状包括眩晕、头重脚轻、头昏眼花等,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医认为头晕多因气血不足、肝肾虚弱、脑部供血不足等引起,因此中药治疗头晕的方法主要是补气养血,滋肾养肝,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一、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滋阴补肾、益气血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症状。方剂组成:熟地黄30克,山药30克,丹皮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牛膝15克。将药材煎汤,制成丸剂,每次服用9克,一日三次。 二、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种温补血气、暖胃散寒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头晕心悸、手脚冰冷等症状。方剂组成:当归20克,生姜10克,羊肉250克。将药材和羊肉一起煮汤,每日饮用一次,连续服用一周。 三、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是一种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眼花、头痛、口干舌燥等症状。方剂组成:天麻12克,钩藤12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益母草10克,川芎10克。将药材煎汤,每日饮用一次,连续服用一周。 四、益智仁饮

益智仁饮是一种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口干舌燥等症状。方剂组成:益智仁12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生地15克,玄参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将药材煎汤,每日饮用一次,连续服用一周。 五、柿蒂散 柿蒂散是一种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口干、便秘等症状。方剂组成:柿蒂3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白术10克,生地15克。将药材煎汤,每日饮用一次,连续服用一周。 总之,中药方剂治疗头晕的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方剂。同时,中药治疗头晕也需要注意饮食、作息等方面的调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六个中医偏方治疗眩晕

六个中医偏方治疗眩晕 很多人都曾经感受过天旋地转的眩晕症状,但这种症状不容忽视,因为它常常伴随着贫血和脑梗塞等疾病。眩晕症通常反映出前庭部位的病变,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眩晕症状,下面介绍六个中医偏方治疗眩晕。 肝阳上亢型眩晕症状包括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震颤,治疗方法是平肝潜阳,可使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生牡蛎、代赭石、川牛膝、益母草、黄芩、山栀、杜仲、桑寄生和茯神等药物。 痰浊中阻型眩晕症状包括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治疗方法是祛痰健脾,可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橘红、茯苓、生姜、大枣和甘草等药物。 淤血内阻型眩晕症状包括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疲倦乏力,舌质紫暗或舌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治疗方法是活血祛淤生新,可使用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柴胡、桔梗、川芎、牛膝和天麻等药物。

肾精不足型眩晕症状包括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舌嫩红,治疗方法是补肾填精,可使用党参、熟地、茯苓、天冬、麦冬、柴河车、龟板、杜仲、牛膝、黄柏、菟丝子、枸杞子、山萸肉、女贞子和早莲草等药物。 气血亏虚型眩晕症状包括在活动后加重、神疲气短、面色少华、纳差,舌质淡胖,脉细或虚大,治疗方法是益气养血健脾。 总之,中医偏方可以有效地治疗眩晕症状,但在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 方药中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川芎、白芍、地黄、肉桂、牛膝和炙甘草。其中,人参需要另行煎煮。这些中药成分可以有效治疗眩晕症状。 针灸治疗的主穴包括风池、XXX、印堂、合谷、人中、 安眠和太冲。如果患者伴有恶心和呕吐,还需要加上内关、神门和足三里等配穴。如果患者伴有耳鸣,还需要加上翳风、听宫、率谷和中渚等配穴。

中医治疗眩晕症

中医治疗眩晕症 无痰不作眩 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 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无风不作眩 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 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无虚不作眩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劳倦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使脑失濡养,发为眩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气血亏虚型眩晕者,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无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 方药可用归脾汤:取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可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用补肾定眩汤: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吴茱萸汤,党参20g、吴茱萸10g、法夏15g、生姜30g、甘草6g 治眩晕症(痰浊中阻)秘方

六个中医偏方治疗眩晕

六个中医偏方治疗眩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六个中医偏方治疗眩晕 导语:很多人都会有过天旋地转的感觉,眩晕症不可忽视,因为眩晕经常是伴随着贫血和脑梗塞等病症一起来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偏方中治疗眩。 很多人都会有过天旋地转的感觉,眩晕症不可忽视,因为眩晕经常是伴随着贫血和脑梗塞等病症一起来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偏方中治疗眩晕的方法吧~ 眩晕症,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要注意的一点是,眩晕症通常反映出前庭部位的病变,它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主要分为两种即: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年纪大了就容易眩晕,老年人眩晕怎么办?有哪些中医的方法,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六个偏方。 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1)肝阳上亢: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

方药:天麻10克、钩藤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浊腻,脉滑。 2)痰浊中阻: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 治法:祛痰健脾。 方药:半夏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生姜2克、大枣6克、甘草6克。 紫暗或舌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祛淤生新。 3)淤血内阻:眩晕伴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倦怠乏力,唇舌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方药: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赤芍6克、枳壳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川芎6克、牛膝6克、天麻6克。少苔或无苔,脉细弱。 治法:补肾填精。

用中医中药怎样治疗眩晕症

用中医中药怎样治疗眩晕症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1.无风不作眩(由肝气不调引起的眩晕症)。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无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晕症)。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3.无虚不作眩(由气血亏虚引起的眩晕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劳倦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使脑失濡养,发为眩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气血亏虚型眩晕者,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无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方药可用归脾汤:取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可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用补肾定眩汤: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眩晕症中医优势技术方案2

眩晕是高血压病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证的常见症状。 一、方案处方 刺络平肝方(适宜技术:放血疗法+穴位贴敷) 【循经/取穴】:1)放血疗法:主穴:耳尖穴配穴:耳廓后脉络迂曲处。 2)穴位贴敷:双侧涌泉穴。 【功效工活血通络、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阴虚阳亢引起的高血压病眩晕症。主要以血压升高、 眩晕为主症。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指用三 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刺破络脉,通过放出少量血液,使里蕴热毒随血外 泄,具有泻火解毒、活血通络、平肝降压等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 种方法。《素问•血气形志》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泻有余,补不足J 主穴耳尖穴:中医认为少阳主风,太阳主表。由于膀胱经上至头顶再从头 两侧至耳上,少阳经循行耳廓。耳部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耳尖穴在耳廓微经 络中为肝经所主,又是经外奇穴,点刺耳尖穴放出少量血液,具有泻火解毒、 活血通络、平肝降压之功。 穴位贴敷技术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贴敷到人体穴 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达到相应治疗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涌泉 穴(足心)属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也是肾经之首穴,是肾水的源泉。《黄帝内 经》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它连通肾经体内体表的经脉,有滋 水涵木、潜阳熄风的作用。 吴茱萸性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有疏肝止痛、引火下行等功 效,《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可引起肝气下降,气降 火亦降,火随气降与肾水相交,阴阳协调而平衡,从而清火熄风,收降压之 效。吴茱萸有引心火下行至涌泉,使火归元。醋酸具有收敛的作用,可增加药 物中生物碱的溶解度,吴茱萸加醋调制可以醋酸之收性,制约吴茱萸的辛散, 防药力耗散而提高疗效。 眩晕中医优势技术方案2

头晕的偏方土方治疗方法

头晕的偏方土方治疗方法 头晕是指一种人体感觉的异常状态,患者会感到头部晕眩、眼花、恶心等不适症状。头晕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颈椎病、疲劳、低血压、贫血、眩晕等,但对于一些临时的轻微头晕,一些传统的偏方土方治疗方法可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头晕偏方土方治疗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针灸治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通。对于头晕症状,可以选择刺激“百会”、“大椎”、“耳门”等穴位。刺激百会穴可以促进大脑的氧气供应,大椎穴可以舒缓颈椎的压力,耳门穴则可刺激耳廓内的神经,缓解头晕症状。 2. 中药治疗法:中药治疗头晕常常从调理气血入手,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白芍、香附等。这些中药可以通过滋补气血、养护肝脾、调理脑神经等功效,来改善头晕症状。中药的用法一般包括泡茶、蒸汤、煮水煎服等,剂量和使用方法应根据医师的建议进行。 3. 食疗治疗法:食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食疗治疗头晕可以说是最为简便和安全的方法之一。例如,鸡蛋、核桃、黑芝麻等富含有益脑神经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食用来改善头晕症状。此外,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等,也可以排除体内湿气,减轻头晕症状。 4. 运动疗法: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通。一些适合经常感到头

晕的人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血氧供应,从而减轻头晕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和控制运动。 5. 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将艾绒的热量温热作用于人体的穴位上。艾灸治疗头晕时常常使用“风府”、“肩井”等穴位,可以通过热熏温热穴位来恢复脑部的功能,改善头晕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艾灸的时间和方法要得当,以免烫伤皮肤。 需要强调的是,头晕症状如果严重或长期存在,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传统的偏方土方治疗方法仅适用于轻微的临时头晕,对于疾病的根本治疗还是需要依靠现代医学。此外,如果你有相关伴随症状如剧烈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等,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但不能轻视,及时明确病因,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名老中医治眩晕秘方

名老中医治眩晕秘方 眩是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因二者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究其原因有四。一是外邪袭人,邪气循经脉上扰巅顶,清窍被扰,可发生眩晕。二是脏腑功能失调,或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随海不足,发生眩量;或是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发生眩晕;或是脾胃不足,气血亏虚脑失所养。三是痰湿中阻,痰湿上犯,蒙蔽清阳而发眩晕。四是痕血内阻,清窍受扰,而生眩晕。根据上述情况,宜选用下列偏方、验方治疗。 1 .挹神汤治眩晕 [方剂] 生石决明(先下)21-45克,生牡蛎15-30克,生地、生白芍、夜交藤各9-15克,白蒺藜9-12克,酸枣仁9-18克,合欢花6-12克,远志、黄芩各6-9克,番附6克。 [加减] 肝血虚目昏、面色萎黄者重用白芍,加当归、何首乌、阿胶。肝阳上扰而致头晕目眩者重用生牡蛎,加生赭石、天麻。肝风内动而致筋惕肉响者加菊花、钩藤、僵蚕。肝火上炎而致头痛目赤者加龙胆草、芦荟、青黛。肾阴不足腰膝软、五心烦热者重用生地.加山萸肉、天冬、女贞子、龟板胶、当归;兼见肾阳不足者去白蒺藜、远志,加肉桂、附片、肉苁蓉,同时注意阴中求阳,配熟地、龟板、桑椹、枸杞子。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 治眩晕奇效。 [验证] 高x ,男,73岁,病历号192443 ,于1982年8月4日诊。眩晕目花2月余,耳鸣耳聋,视物不清如在雾中,头部有气窜之感,二便正常。舌根部苔黄厚,脉沉滑。此属阴虚阳亢,风痰上扰,治当益阴潜阳,驱风化痰。挹神汤加减:生石决明(先煎)4O克,生地15克,钩藤20克,橘红、石解、茯芩各12克,草决明、谷精草、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眩晕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一,眩晕的辩证施护 1,肝阳上亢的症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数。 (1)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低盐,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如芹菜、萝卜、海带、花菜及海参、紫菜等,并可多吃些水果作为辅助食品。忌食辛辣、动物内脏及动风滞气之品如葱、蒜、洋葱、辣椒、猪肚、猪头肉、公鸡、虾蟹等。食疗方:菊花粥、芹菜凉拌海带。 (2)注意观察患者眩晕、头痛、情绪、睡眠、舌苔、脉象等变化。 ⑶配合针刺风池、太冲、合谷、肝俞等穴,予以重刺激、泻法;头昏胀痛者,可予以冷毛巾外敷额头,或每晚用温泡足30-60分钟,以助安睡。 ⑷中医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汤药宜早晨空腹时稍凉服。 ⑸康复指导:高血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脚低位。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忌解大便时用力过度,以防中风。 2, 痰浊中阻的症候:眩晕耳鸣,头昏如裹,甚至视物旋转欲倒,胸脘痞闷,哎恶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⑴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之品。可食薏苡仁、赤小豆、山楂、黄瓜、西红柿等燥湿化痰之品;素体肥胖者应适当控制饮食,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期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

吐停止后给予素半流饮食;还可配合食疗,常食荷叶粥、薏苡仁冬瓜粥等,可用陈皮泡水代茶饮。 ⑵注意观察患者眩晕、头痛、情绪、睡眠、舌苔、脉象等变化。 ⑶配合针刺内关、丰隆、解溪、中脘等穴位,给予强刺激,用泻法。 ⑷中医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汤药宜热服,宜少量多次频服,并可服药前口含生姜片,或服少许姜汁。 ⑸康复指导:呕吐严重者应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病室清洁。 3气血亏虚的症候: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⑴加强食补,宜选择补益气血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大枣、胡桃等,忌食生冷。脾胃功能好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如猪肝、鸡蛋、红枣、核桃、桂圆等,防止过量。食疗方:莲子红枣粥、黄芪粥、茯苓粥。 ⑵注意患者精神及眩晕、乏力、面色、睡眠、舌苔、脉象等变化。 ⑶配合针刺气海、关元、足三里、百会、脾俞等穴位。 ⑷中医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为法,方药归脾汤加减。汤药宜饭前温服。 ⑸康复指导:注意休息,不宜劳累,做好保暖工作,防止感受外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LT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化痰通络 主药: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杜仲、桑寄生、地龙、水蛭等 【中药注射剂】静点活血通络类药物,如丹红、灯盏细辛、丹参注射液等活 血通络。 1.气血亏虚 【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而发。舌质淡,脉细弱。 次症:面色晄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归脾汤加减:太子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 【中成药】补气脉通片(新药制字z04000825) 功效:益气健脾、化痰通络 主药:黄芪、当归、地龙、红花、川芎等 【中药注射剂】静点益气通络类药物,如生脉注射液,参麦针等。 2.肾气亏虚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 次症:两目干涩,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弱,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弦细。【治法】:平补肾气,调和血脉 【方药】:补肾和脉方加减: 【中成药】:可选用平肝脉通片5片,每日三次口服。 【中药注射剂】:静点活血通络类药物,如丹红、灯盏细辛、丹参注射液等 活血通络。 3.痰瘀互阻 【症状】:眩晕而见头重如裹,或头痛,视物旋转。舌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腻,脉濡滑、弦涩或细涩 次症:胸闷恶心,健忘、失眠,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食少多寐。 【治法】:燥湿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天麻、半夏、炒白术、橘红、茯苓、甘草、

生姜、大枣。 【中成药】:可选用化痰脉通片5片,每日三次口服。 【中药注射剂】:静点活血通络类药物,如丹红、灯盏细辛、丹参注射液 等活血通络。 中医外治法:中医推拿、针灸、贴敷、足底反射治疗等中医理疗手法。【调摄】: 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噪恼怒、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度复发。 2.生活起居有常,避免劳累。适当休息。随天气变化增加衣被,注意保暖。 3.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宜,对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过饱,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 4.保持大便通常,避免用力过度,经常食用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 5.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注意血压的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参加锻炼,加强肢体功能活动。 【本科特色疗法】: 根据临床观察,中老年眩晕多以痰瘀阻络多见,故配制了三种新制剂,化痰脉通片,平肝脉通片,补气脉通片(三种制剂配方详见胸痹),在临床中根据辨证使用三种制剂取得了良好疗效,在治疗中除了用中草药汤剂及上述三种制剂外,还配合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或络泰、灯盏细辛等注射液以活血化瘀,改善脑部缺血情况。必要时选择营养脑细胞药物。配合中医推拿、针灸、贴敷、足底反射治疗等中医理疗手法。 足底敷贴: 【功效】:引火归源、调整阴阳 【主方】:吴茱萸、白芷、白芥子 【用法】:上三味药研末,以食醋调成糊状,在患者睡前分别对双足涌泉穴进行敷贴,8小时后去除。去除敷料后以盐水棉球清洁皮肤上的药迹。每晚一次,四周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 若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突然升高,需停贴敷治疗,同时调整降压药物。

头晕中药方剂

头晕中药方剂 关于《头晕中药方剂》,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就算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十分繁忙,大家也应当十分重视身心健康管理方法。不然当人体上出現一些病症的情况下再开展管理方法,此刻要想医治这种病症就十分不易。在其中大部分人存有眩晕这类症状,都是由于生活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头部神经病症。眩晕症最关键的症状表现便是头部眩晕,因此中医药学上有什么治疗眩晕症的中医药方? 1、医治眩晕药方有什么 1.1、气血两亏型:症见眩晕动不动加重,脸色苍白,唇甲不华,心

烦失眠,神疲懒言,饮食搭配灭少,舌色淡,脉沉细。三眩定晕汤加黄芩、川芎。 1.2、淤血内电阻型:症见眩晕,常常产生于脑外伤、心脑血管病、脑梗塞后遗症病人。三眩定晕汤加川芎、玫瑰花、延胡、莒蒲。每天1剂,水煎服,25天为1治疗过程。 2、眩晕症病人平时要注意什么 在饮食搭配上,尽可能不必吃辣椒的、油腻感的一些有刺激的食材,能够多吃一些红枣,能够协助调整血气,协助病况,像荔技、槟郎、菏叶那样不利气血和肝火的食材最好是不必吃,不利医治。 每日要维持充足的睡眠,睡眠质量的自然环境要清静,那样才可以非常好地促进睡眠,仅有睡好啦优秀人才有精神,那类由于疲倦而造成眩晕才会渐渐地的消退。

3、眩晕症及脑梗塞的差别 眩晕症发病时的情况下经常会觉得到头晕目眩的晕,有时还会继续出現恶心想吐、呕吐、冒冷汗等病症。需要留意的是,眩晕症它是一种病症,并并不是一个病症。 脑栓塞是一种头部的病症,它病发忽然,常常在人清静歇息或是睡眠质量的情况下忽然病发。病发在数钟头或1~2天内做到高峰期。会觉得到头痛、眩晕、耳鸣、中风偏瘫,吞咽困难。 造成眩晕最普遍的原因 1、药品副作用

眩晕症的最好治疗方法

眩晕症的最好治疗方法 眩晕症的最好治疗方法 方法一,生石决明(先下)21-45克,生牡蛎15-30克,生地、生白芍、夜交藤各9-15克,白蒺藜9-12克,酸枣仁9-18克,合欢花6-12克,远志、黄芩各6-9克,番附6克。[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法二,人参、干姜、蜀椒、饴糖。治眩晕症加法夏6克、白术9克,把它们放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煎煮开,再用小火煮十五分钟就可以喝了,每天喝一次就可以了。 方法三,柳树枝。取柳树枝晒干研末备用(最好在清明前后数日采取,阴干,存过冬)。用时,根据辨证选一、二味中药煎汁冲服10克柳树枝粉;若辨为火证,取夏枯草15克;风证,取钩藤30克;痰证,取制半夏12克;痕证,取丹参15克;气虚取太子参30克;血虚取当归12克;阴虚取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阳虚取仙灵脾、仙茅各15克),每天l次。 注意事项 头痛头晕这些普遍现象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出现眩晕的时候一定要找个地方坐下,平时工作的时候要多注意休息,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要及时的服药,多放松下自己。 晕眩症怎么治疗呢 第一: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分为真性假性两种。

第二:晕眩症可以先是通过保守治疗,选择最舒适的体位,避免声光刺激,解除思想顾虑。然后再服用一定的药,例如异丙嗪,地西泮等。再配合防止呕吐制剂阿托品,山莨菪碱。 第三:眩晕症病因复杂,牵涉学科广泛,但有些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通过复位治疗,达到痊愈,治疗效果好。手术治疗晕眩症必须要先明确诊断,然后再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 晕眩症让人眩晕,跟生活的轨迹脱离,而且又是涉及很多的方面,所以治疗的时候要明确属于哪种状况再治。 眩晕症吃什么药好 痰浊型:由湿痰雍滞而引起,症状为眩晕、头重、胸闷、恶心呕吐和苔白脉滑,治疗宜选用燥湿祛疾的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和生姜等。药膳制法很多,如黄芪莲心粥,茯苓白术膏等。 肝阳上亢型:肝风上窜而引起,症状为眩晕、头胀头痛、心烦意乱,易怒口干,舌红脉弦。治疗宜平肝息风,可用下几方:1生石决明 30克,天麻 15克、钩藤 25克,水煎服。2珍珠母 20克,夏枯草、菊花各10克,水煎服。成药有天麻丸、珍珠长寿膏等。药膳芹菜荷叶粥,也很有疗效。 痰郁化炎型:由痰湿上移而引起,症状为眩晕、头目胀痛、口苦耳鸣、舌苔黄腻等,宜选用清热化痰、理气解郁的药物,如竹茹、陈皮、半夏、黄芩和天麻等。药膳有苡米白术粥。 注意事项 眩晕症患者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水果应多吃橘子、柚子、桃等。可以服用蜂蜜,有效的防治眩晕症状。

眩晕的中药治疗

眩晕的中药治疗: 破故纸30克、熟地30克、生地30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人参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云苓30克、柏子仁30克、砂仁30克、石菖蒲30克、远志30克、木香15克,白酒2000毫升。 将上述15味药共捣研细,用白布袋装,扎好口,置于净器中,酒浸后,放于火上煮熟,去渣,每日温饮10~20毫升。 功效:补气血、养心肾。 眩晕症的食疗: 1、眩晕食疗方-天麻炖鸡汤(民间药膳方) 原料:天麻片10克,老母鸡1只,生姜3片。 做法:将天麻洗净,生姜洗净切丝,老母鸡杀后去毛及内脏,填入天麻片和姜丝于鸡腹中,放入炖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炖至鸡熟烂即可。分数次饮汤吃鸡肉。可每周1料。连用3料。 功效:补血和血、熄风。用于病后虚弱、眩晕反复发作。 2、鲜芦根2支、竹茹7克、焦山楂15克、炒谷芽15克、橘红4克、桑叶10克。水煎代茶饮。 功效:清眩明目。 3、制何首乌30克、粳米100克、大枣3枚、冰糖适量。将制何首乌入砂锅煎取浓汁后去渣,以何首乌汁与淘洗净的粳米、大枣、冰糖同煮成粥,早、晚服食之。 功效:益气补血抗眩晕。 预防:消除诱因——如避免劳累、消除精神刺激、低盐、低脂,要注意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中医中药怎样治疗眩晕症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1.无风不作眩(由肝气不调引起的眩晕症)。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无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晕症)。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