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期末复习题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估测结果正确的是()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39℃

B.中学生跑100米的时间在8s左右

C.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3s

D.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10.5cm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A.视线与尺面的位置

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C.该木块的长度为2.68cm

D.该木块的长度为3.68cm

3.2022年2月15日下午,中国选手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冠。比赛中,他在空中向前运动,如图所示,若认为苏翊鸣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苏翊鸣的头盔B.现场的观众

C.场地的跳台D.场地旁的路灯

4.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分钟行驶 2.2k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高铁、动车、轻轨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D.轻轨、动车、高铁

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A.1:2B.2:1C.2:9D.9:2

6.“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甲列车组长为200m,当甲列车以3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测出自己通过某隧道时间为40s。途中乙列车以甲列车一半的速度与甲列车交错而过,甲列车驾驶员测得乙列车驶过他身边的时间为3s。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隧道长度为4000m

B.甲列车完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为38s

C.乙列车长度为150m

D.甲列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42s

二.多选题(共3小题)

(多选)7.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中的错误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多选)8.如图所示是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5s内,A平均速度比B快

B.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C.从第3s开始,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第5s时A、B相遇

D.两物体都由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多选)9.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我们可以将其运动的一段路程以及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代入速度公式,计算出速度大小,然后进行比较。请认真观察如图,关于小汽车及天鹅运动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小汽车和天鹅的速度始终相等

B.小汽车和天鹅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汽车的平均速度比天鹅的平均速度大

D.在前30s内,小汽车的平均速度大于天鹅的平均速度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0.如图所示停表时间为min s,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

1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填“A”或“B”),木块的长度应为cm。

12.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硬币沿不同方向在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的示数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1.90cm 1.91cm. 1.79cm 1.90cm

以上表格中第一次测量数据的估计值为cm,该球的直径是cm。13.一次,小明与他爸爸一起外出旅游,在火车上他们有些口渴了,小明的爸爸说:“你

坐着不要动,我去找点水。”小明笑着说“我不可能不动。”从物理学的角度说,他们的话都是有道理的。因为小明的爸爸是以为参照物的,而小明则是以为参照物的。

14.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在河堤上由西向东行驶,甲感觉无风,乙感觉顺风,丙感觉逆风,但河堤上柳树的枝叶却随风飘动。则此时风向是向方吹;甲、乙、丙三人骑车速度最小的是。

1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1)在0~2s内,小车运动的速度是m/s;

(2)在2s~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m。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6.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康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对斜面坡度的要求是(选填“陡”或“缓”);

(2)AC段的平均速度v AC=m/s;

(3)若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C会偏;

(4)AC段的平均速度v AC(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5)整个下坡过程,中间时刻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中

间路程的速度。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7.高速公路网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在同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可计算出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这是某隧道区间测速的起点和终点,已知起点距隧道入口80m,隧道长1860m,隧道出口距区间测速终点60m。该路段允许汽车通行的最大平均行驶速度为80km/h。

(1)要使汽车不超速,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最少时间是多少?

(2)某司机驾车在区间测速的前半段路程的行驶速度为90km/h,由于担心超速,后半段路程车辆行驶的速度为70km/h,请通过计算判断他是否超速。

18.一个人打靶,目标和人相距340m,枪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听到枪弹中靶的声音。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枪弹离开枪口到击中靶的时间。

(2)求子弹运动的速度。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期末复习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估测结果正确的是()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39℃

B.中学生跑100米的时间在8s左右

C.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3s

D.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10.5cm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比人的体温略高,大约是39℃,故A正确;

B、中学生跑100米的时间在15s左右,优秀短跑运动员的百米用时大约为10s,故B错

误;

C、人心脏一分钟大约跳动75次,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错误;

D、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18cm,故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A.视线与尺面的位置

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C.该木块的长度为2.68cm

D.该木块的长度为3.68cm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刻度线对齐,

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解答】解:A、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A错误;

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刻度尺要与被测边缘平行或重合,故B错误;

C、刻度尺放置方法正确,故C正确;

D、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故D错误。

故选:C。

3.2022年2月15日下午,中国选手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冠。比赛中,他在空中向前运动,如图所示,若认为苏翊鸣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苏翊鸣的头盔B.现场的观众

C.场地的跳台D.场地旁的路灯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A、苏翊鸣相对于自己的头盔,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 正确;

BCD、苏翊鸣相对于现场的观众、场地的跳台、场地旁的路灯,位置都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CD错误。

故选:A。

4.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分钟行驶 2.2k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高铁、动车、轻轨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D.轻轨、动车、高铁

【分析】1m/s=3.6km/h,将速度单位进行换算,即可比较三车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为:v动车=55m/s=55×3.6km/h=198km/h,

高铁的速度v高铁=300km/h,

轻轨的速度为:v轻轨===132km/h,

则:v高铁>v动车>v轻轨,

所以,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高铁、动车、轻轨。

故选:A。

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A.1:2B.2:1C.2:9D.9:2

【分析】知道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和通过的路程之比,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

【解答】解: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v甲:v乙=3:1,通过的路程之比s甲:s乙=2:3,

由v=可知,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2:

9。

故选:C。

6.“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甲列车组长为200m,当甲列车以3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测出自己通过某隧道时间为40s。途中乙列车以甲列车一半的速度与甲列车交错而过,甲列车驾驶员测得乙列车驶过他身边的时间为3s。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隧道长度为4000m

B.甲列车完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为38s

C.乙列车长度为150m

D.甲列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42s

【分析】(1)根据s隧道=v甲t甲得出该隧道长度;

(2)根据s′隧道=s隧道﹣s甲车得出甲列车完全在隧道中的路程,根据t=得出甲列车完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

(3)乙列车以甲列车一半的速度与甲列车交错而过,甲列车驾驶员测得乙列车驶过他身边的时间为3s,据此得出以乙车的速度;甲、乙两车在3s内通过的路程等于甲、乙两车的车长之和,据此得出乙车的长度;

(4)根据s′′隧道=s隧道+s甲车得出甲列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的路程,利用t=得出甲列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的时间。

【解答】解:A.甲列车的速度v甲=360km/h=m/s=100m/s,根据v=可知,该隧道长度为:s隧道=v甲t甲=100m/s×40s=4000m,故A正确;

B、甲列车完全在隧道中的路程为:s′隧道=s隧道﹣s甲车=4000m﹣200m=3800m;

根据v=可知,甲列车完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t隧道==38s,故B

正确;

C、乙列车以甲列车一半的速度与甲列车交错而过,甲列车驾驶员测得乙列车驶过他身

边的时间为3s,乙车的速度v乙=×100m/s=50m/s;

则甲相对于乙的速度为v相对=100m/s+50m/s=150m/s,

乙车的长度L乙=v相对t=150m/s×3s=450m,故C错误;

D、甲列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的路程为:s′′隧道=s隧道+s甲车=4000m+200m=4200m,则

甲列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的时间t'隧道==42s,故D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共3小题)

(多选)7.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中的错误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来减小误差。

【解答】解:AC、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或未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错误、C正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错误;

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D正确。

故选:CD。

(多选)8.如图所示是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5s内,A平均速度比B快

B.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C.从第3s开始,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第5s时A、B相遇

D.两物体都由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分析】(1)图线的起点相同表示从同一位置同时运动;

(2)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

(3)图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表示运动得越快,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因为A的倾斜程度大于B的倾斜程度,说明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B.t=0时刻,A在O点未动,B在距离O点5m的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由图可知,从第3s开始,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第5s时A、B相遇,故C错误;

D.由图可知,A从O点开始运动,B在距离O点5m的位置开始做运动,故D错误。

故选:AB。

(多选)9.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我们可以将其运动的一段路程以及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代入速度公式,计算出速度大小,然后进行比较。请认真观察如图,关于小汽车及天鹅运动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小汽车和天鹅的速度始终相等

B.小汽车和天鹅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汽车的平均速度比天鹅的平均速度大

D.在前30s内,小汽车的平均速度大于天鹅的平均速度

【分析】A、10s﹣20s内,小汽车运动的路程为:400m﹣200m=200m,15s﹣30s内,天鹅运动的路程为350m﹣150m=200m,根据v=可知小汽车和天鹅的速度大小关系;

B、从图中可知相同时间内,小汽车运动的路程相同,故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天鹅

运动的路程逐渐变大,故天鹅做加速运动;

C、分别根据速度公式得出小汽车、天鹅的平均速度,并比较大小关系;

D、在前30s内,小汽车运动的路程大于天鹅运动的路程,根据v=可知小汽车的平均

速度与天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A、10s﹣20s内,小汽车运动的路程为:400m﹣200m=200m,15s﹣30s 内,天鹅运动的路程为350m﹣150m=200m,根据v=可知小汽车和天鹅的速度不是始终相等,故A错误;

B、从图中可知相同时间内,小汽车运动的路程相同,故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天鹅

运动的路程逐渐变大,故天鹅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

C、小汽车的平均速度v1===20m/s,

天鹅的平均速度v2==≈14m/s<v1,故C正确;

D、在前30s内,小汽车运动的路程大于天鹅运动的路程,根据v=可知小汽车的平均

速度大于天鹅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CD。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0.如图所示停表时间为5min 37.5s,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1.50cm。

【分析】(1)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2)本题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

(1)停表的中间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5、6min之间,靠近6min,所以大表盘读第二圈示数,大表盘分度值为0.1s,示数为37.5s,所以停表的示数为5min37.5s;

(2)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体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与5.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

5.50cm﹣4.00cm=1.50cm。

故答案为:5;37.5;1.50。

1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填“A”或“B”),木块的长度应为 2.55cm。

【分析】(1)根据刻度尺的使用,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2)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1)由图可知,刻度尺B的有刻度的一边没有和被测物体紧贴;

(2)如图所示,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读数为

2.55cm,所以木块的长度应为2.55cm。

故答案为:A;2.55。

12.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硬币沿不同方向在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的示数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1.90cm 1.91cm. 1.79cm 1.90cm

以上表格中第一次测量数据的估计值为0.00cm,该球的直径是 1.90cm。

【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

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

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与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测量值误差最小。

【解答】解:数据1.90cm,最后一位数0为估读的数字,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估读值

0.00cm;

由测量结果知:1.79cm与其它三个测量结果相比较,差别最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

球的直径为d==≈1.90cm。

故答案为:0.00;1.90。

13.一次,小明与他爸爸一起外出旅游,在火车上他们有些口渴了,小明的爸爸说:“你坐着不要动,我去找点水。”小明笑着说“我不可能不动。”从物理学的角度说,他们的话都是有道理的。因为小明的爸爸是以座椅为参照物的,而小明则是以爸爸为参照物的。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小明的爸爸是以座椅为参照物,小明和座椅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小明选择爸爸为参照物,小明和爸爸的位置发生变化,则小明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座椅;爸爸。

14.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在河堤上由西向东行驶,甲感觉无风,乙感觉顺风,丙感觉逆风,但河堤上柳树的枝叶却随风飘动。则此时风向是向东方吹;甲、乙、丙三人骑车速度最小的是乙。

【分析】参照物是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所选的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

【解答】解:以风做参照物,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在河堤上由西向东行驶,乙感觉顺风,说明则当时刮的是西风;甲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说明甲的速度等于风速,乙的速度小于风速,丙的速度大于风速,则甲、乙、丙三人骑车速度最小的是乙。

故答案为:东;乙。

1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1)在0~2s内,小车运动的速度是1m/s;

(2)在2s~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4m。

【分析】根据s﹣t图,结合速度公式v=可以判断出各时段的运动情况、计算出平均

【解答】解:(1)由图可知,在0~2s内,小车运动的距离是s=2m,

小车运动的速度是:v=,

(2)由图可知,在2s~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s=s2﹣s1=6m﹣2m=4m。

故答案为:(1)1;(2)4。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6.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康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对斜面坡度的要求是缓(选填“陡”或“缓”);

(2)AC段的平均速度v AC=0.02m/s;

(3)若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C会偏小;

(4)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5)整个下坡过程,中间时刻的速度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中间路程的速度。

【分析】(1)两个相邻大格之间的长度为1cm,两大格之间划分10等分,每一等分为1mm,因此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为了方便准确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应缓一些;

(2)根据小车通过AC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可以求出AC段的平均速度;

(3)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测量的时间偏大,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C会偏小;

(4)根据速度公式v=计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再进行比较;

(5)先判断出小车在斜面上中间时刻的位置和中间路程的位置,再根据小车做加速运动,就可以比较出两者的大小。

【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为了方便准确测量时间,应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小一些,因此对斜面坡度的要求是缓;

(2)已知小车通过AC的路程s AC=10.00cm﹣4.00cm=6.00cm=0.0600m,所用时间t AC =09:33:23﹣09:33:20=3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

0.02m/s;

(3)若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测量的时间偏大,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在通过路程不变时,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小,因此测得的平均速度v AC会偏小;

(4)已知小车通过BC的路程s BC=7.40cm﹣4.00cm=3.40cm=0.0340m,所用时间t BC =09:33:23﹣09:33:22=1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0.034m/s,0.034m/s>0.02m/s,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5)中间时刻小车的位置在B点的上方,中间路程小车的位置在B点的下方,由于小车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因此整个下坡过程,中间时刻的速度小于中间路程的速度。

故答案为:(1)1mm;缓;(2)0.02;(3)小;(4)小于;(5)小于。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7.高速公路网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在同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可计算出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这是某隧道区间测速的起点和终点,已知起点距隧道入口80m,隧道长1860m,隧道出口距区间测速终点60m。该路段允许汽车通行的最大平均行驶速度为80km/h。

(1)要使汽车不超速,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最少时间是多少?

(2)某司机驾车在区间测速的前半段路程的行驶速度为90km/h,由于担心超速,后半段路程车辆行驶的速度为70km/h,请通过计算判断他是否超速。

【分析】(1)先求出两个监控点之间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出汽车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最少时间;

(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前半段和后半路程所用的时间,然后与汽车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最少时间比较判断是否超速即可。

【解答】解:(1)两个监控点之间的距离s=80m+1860m+60m=2000m;

汽车最大速度v=80km/h=m/s,

由v=可得,汽车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最少时间:

t===90s。

(2)前、后半段路程s1=s2=×2000m=1000m,

前半段路程行驶速度v1=90km/h=m/s,后半段路程行驶的速度v2=70km/h=m/s,

前半程所用时间t1===40s,

后半程所用时间t2==≈51.4s,

汽车通过两个监控点总时间:

t总=t1+t2=40s+51.4s=91.4s>90s。

所以没有超速。

答:(1)要使汽车不超速,汽车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最少时间是90s;

(2)他没有超速。

18.一个人打靶,目标和人相距340m,枪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s听到枪弹中靶的声音。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枪弹离开枪口到击中靶的时间。

(2)求子弹运动的速度。

【分析】(1)根据t1=得出子弹击中靶后声音运行340m所用的时间,根据t2=t﹣t1得出枪弹离开枪口到击中靶的时间;

(2)根据v2=得出子弹运动的速度。

【解答】解:(1)子弹击中靶后声音运行340m所用的时间t1===1s,枪弹离开枪口到击中靶的时间t2=t﹣t1=1.5s﹣1s=0.5s;

(2)子弹运动的速度v2===680m/s。

答:(1)枪弹离开枪口到击中靶的时间为1s。

(2)子弹运动的速度为680m/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期末复习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山东地区专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2.在测量木块长度时,分别使用如图所示的两把刻度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把尺子测量的结果相同 B.甲分度值大,测量结果更精确 C.乙分度值小,测量结果更精确 D.甲分度值大,测量的误差更小 3.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A.房子的窗户B.路边的灯杆C.行驶的卡车D.轿车的司机 4.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在运载火箭推动载人飞船上升阶段,三位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下列关于该阶段的说法中() ①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静止的 ①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翟志刚是运动的 ①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王亚平是运动的 ①以航天员翟志刚为参照物,王亚平是运动的

A .只有①①正确 B .只有①①①正确 C .只有①①正确 D .只有①正确 5.下列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6.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AC 的长度为100cm ,B 点是斜面AC 的中点。实验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 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 、B 、C 三点的时间(停表每格为1s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 ) ①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5cm/s ②为了更方便计时,可以将木块向斜面顶端移动 ③小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等于在BC 段的平均速度 ④若小车在AB 和BC 这两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可以用122 v v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A .只有①①正确 B .只有①①正确 C .只有①①正确 D .只有①①正确 二、多选题 7.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 -t 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复习习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 教学目标 1.复习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重点复习刻度尺的正确用法 2.复习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回顾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3.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方向和速度不变,巩固速度公式的使用 4.会根据不同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测量前,观察它的和;测量时,使刻度尺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刻度尺的和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与尺面,要在分度值的后面加上一位估计数字;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上。 3.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进行估读,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注意:①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②减小误差的办法有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结果是常 用方法。 ③误差不是错误 【练习】 1.下列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 A.4.3m=4.3×100=430cm B.4.3m=4.3×100cm=430cm C.4.3m=4.3m×100cm=430cm D.4.3m=4.3m×1/1000=0.0043km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窗户的高度约 2 ;(2)乒乓球的直径为 4 ; 3)小明的身高为 17 ;(4)一张纸的厚度约70______;(5)人正常步行速度4______, (6)汽车在公路上一般行驶的速度15______;(7)上体育课时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 3.某物体直径为125nm,该物体可能是 A一个篮球B一个乒乓球 C 一根头发D一种病毒 4、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5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你能读出测量值吗? 6.观察如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 s,此时的秒表 所表示的时间是 s.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C.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D.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 测量,可避免误差 8.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43cm、5.45cm、5.46cm、 5.44cm,则此物长应是() A、5.44cm B、5.45cm C、5.46cm D、5. 445cm 9.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第一章机械运动期末复习题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估测结果正确的是()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39℃ B.中学生跑100米的时间在8s左右 C.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3s D.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10.5cm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A.视线与尺面的位置 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C.该木块的长度为2.68cm D.该木块的长度为3.68cm 3.2022年2月15日下午,中国选手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夺冠。比赛中,他在空中向前运动,如图所示,若认为苏翊鸣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苏翊鸣的头盔B.现场的观众 C.场地的跳台D.场地旁的路灯 4.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分钟行驶 2.2k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高铁、动车、轻轨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D.轻轨、动车、高铁 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A.1:2B.2:1C.2:9D.9:2 6.“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甲列车组长为200m,当甲列车以3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测出自己通过某隧道时间为40s。途中乙列车以甲列车一半的速度与甲列车交错而过,甲列车驾驶员测得乙列车驶过他身边的时间为3s。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隧道长度为4000m B.甲列车完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为38s C.乙列车长度为150m D.甲列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42s 二.多选题(共3小题) (多选)7.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中的错误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多选)8.如图所示是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5s内,A平均速度比B快 B.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C.从第3s开始,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第5s时A、B相遇 D.两物体都由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多选)9.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我们可以将其运动的一段路程以及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代入速度公式,计算出速度大小,然后进行比较。请认真观察如图,关于小汽车及天鹅运动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第一章机械运动能力提升测试卷(答案解析)

第一章机械运动能力提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2.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了方便市民,某市在市区不同位置设立了自行车停取处。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公路两旁的房屋 B.公路两旁的树 C.他骑的自行车 D.对面驶来的汽车 3.如图甲所示的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

4.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 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t=5 s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 s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5.(2019·枣庄)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B.托盘 C.餐桌D.墙壁 6.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 s,甲、乙相距8 m 7.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的路程s AB=50.0 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5 s,那么AC段的平均速度v AC=32.0 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8.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 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 m测试的成绩是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 m/s D.1 000 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 m/s、小亮的成绩是240 s,小明更快 9.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48 km。汽车先以20 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一半,然后以30 m/s的速度行驶另一半路程。此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25 m/s B.24 m/s C.50 m/s D.28 m/s 10.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物理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卷(含答案)

物理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1.8 m B.普通中学生身高约为2 m C.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 cm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 dm 2、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h:min:s).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A.0.1m/s B.0.09m/s C.0.08m/s D.0.07m/s 4.下列关于物体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 B.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 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丙以乙为参照物,丙可能是运动的 D.研究物体运动有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 5、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 A.可能运动 B.一定运动

C.可能静止 D.以上结论都可成立 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速度最大 B.甲车和丙车运动速度相同 C.乙车的速度最少 D.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丙 7、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米每分钟。初中方格纸每一小格长一毫米。这次人的心率为() A、50次/分钟 B、60次/分钟 C、70次/分钟 D、80次/分钟。 8.一个运动物体在前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则它在10秒内的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3.5m/s B.小于4m/s而大于3m/s C.等于4m/s D.大于4m/s 9.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把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正确情况及木块的长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尺的分度值是1 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3 cm B.甲尺的分度值是1 cm,放置正确,木块长度为14 mm C.乙尺的分度值是1 c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3 cm

第一章 机械运动【2021秋八上物理期末复习真题精练】(解析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 【2021秋八上物理期末复习真题精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 种—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 A.3m B.3dm C.3cm D.3mm 【答案】C 【详解】 人指甲长度约1cm,所以百山祖角蟾体长约3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1·广西柳州·中考真题)中国设计制造的高铁列车,其平稳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有外国记者将硬币竖立在车厢的窗台上(如图所示),发现硬币能长时间保持静止,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站台B.铁轨C.车厢的窗台D.路边的树木 【答案】C 【详解】 ABD.列车上的硬币相对于站台、铁轨、路边的树木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因此是运动的, 故ABD不符合题意; C.列车上的硬币相对于车厢的窗台位置没有改变,因此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图中五峰山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它横跨长江,毗邻镇江的五峰山。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五峰山大桥是静止的() A.岸边矗立的山峰B.桥上行驶的列车C.江上航行的轮船D.缓缓流淌的江水【答案】A 【详解】 A.以岸边矗立的山峰为参照物,五峰山大桥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CD.以桥上行驶的列车、江上航行的轮船、缓缓流淌的江水为参照物,五峰山大桥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 A.月亮B.地球C.太阳D.火星 【答案】B 【详解】 A.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月亮的位置发生改变,它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它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改变,它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火星的位置发生改变,它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1·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乘客乘竖直电梯下楼,下降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电梯做曲线运动 B.0~20s电梯的速度越来越大

《常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 ) A .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 B .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 C .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D .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 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3.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 .前3s 内,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 C .当t =3s 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 D .当t =5s 时,甲、乙两车相距40m 4.小明去上学,他先以2m/s 速度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 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 的速度步行到学校。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 A .2m/s B .3m/s C .4m/s D .5m/s 5.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 v t =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 6.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复兴号静止,和谐号向东行驶 B.和谐号静止,复兴号向西行驶 C.两车都向东行驶,和谐号行驶得较慢 D.两车都向西行驶,复兴号行驶得较快 7.2020年10月1日,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全面开放,妈妈带小明在手机上下单免费试乘,车在行驶过程很平稳,小明认为自己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妈妈B.车玻璃C.汽车座椅D.路旁的树木 8.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C.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9.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 m/s 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 10.甲、乙、丙三个运动物体,甲运动速度为72km/h,乙运动速度为18m/s,丙物体在1min 内通过900m, 比较可知() A.甲运动最快B.乙运动最快C.丙运动最快D.三个物体一样快11.下列情况不属于 ...机械运动的是() A.空中飞行的小鸟B.月亮升上了天空C.水中游动的鱼D.铁生锈了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 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 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B 解析:B 【详解】 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可以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以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故选B。 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 C.在第1.5s时两车相距1.5m 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C 解析:C 【详解】 A.由运动图像可知,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有关,无法比较二者通过的路程大小,故B错误; CD.甲乙运动的速度分别为 3m/s v= 甲, 4m 2m/s 2s s v t === 乙 乙 乙 甲的速度较大,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在第1.5s时两车相距 ()(2m/s1m/s) 1.5s 1.5m s v v t ∆=-=-⨯= 甲乙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A.刻度尺B.天平C.量筒D.弹簧测力计A 解析:A

【详解】 A .刻度尺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此选项符合题意; B .天平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大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小明一次50m 短跑过程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通过第2个10m 所用的时间为4.00s B .前20m 小明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明通过距离0点20m 处的速度一定为5m/s D .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6.25m/s D 解析:D (1)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关键就在于分析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 (2)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在这段路程上所用的时间,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 【详解】 A .由图可知,小明通过第2个10m 所用的时间为2.00s ,故A 错误; B .小明每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才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前20m 小明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 C .小明通过距离0点20m 处的平均速度为 '' '205s 4s m m/s v t === 故C 错误; D .由题意可知,路程s =50m ,所用时间t =8s ,所以平均速度 6.25s 8s 50m m/s v t = == 故D 正确。 故选D 。 5.下列对一些常见的估测恰当的是( ) A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40cm B .中学生心脏每分钟跳动约是70次 C .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是1s D .我国高速公路限速300km/h B 解析:B 【详解】 A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中学生心脏每分钟跳动约是70次,符合实际,故B 符合题意; C .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是0.2s ,故C 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及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及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 =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时间的测量; 1h=60min 1min=60s 三、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个单元测试卷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个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测试范围:第一章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11、12题为多选;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 d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 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 min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A.在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先观察刻度尺,明确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测量时只能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加上单位 3.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 mm B.1 cm C.1 dm D.1 m 4.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测量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就可以减小误差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错误 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 5.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麦浪滚滚B.大河奔流C.雪花飘飘D.灯光闪烁 6.《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7.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后3 s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它在5 s内的平均速度是() A.4 m/s B.5 m/s C.4.2 m/s D.3 m/s 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那么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A.10∶3 B.3∶10 C.8∶15 D.15∶8 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通过的路程都是8 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10.如所示,图(a)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b)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 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11.(多选)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向相同方向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12.(多选)如图所示是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题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题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题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机械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时间的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复习题来巩固所学内容。下面将提供一些机械运动的复习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机械运动?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运动物体:机械运动的对象是物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 运动参照系:机械运动需要有一个参照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时间的变化。- 运动轨迹:物体在运动中所经过的路径称为运动轨迹。 - 运动状态:物体的位置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称为运动状态。 2. 什么是位移?如何计算位移? 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置变化。它的计算公式为:位移 = 最终位置 - 初始位置。位移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3. 什么是速度?如何计算速度?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它的计算公式为:速度 = 位移 / 时间。速度也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4. 什么是加速度?如何计算加速度? 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它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始速度)/ 时间。加速度也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5.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保持不变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通过观察其位移和时间的变化。如果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则说明它做匀速直线运动。 6. 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通过观察其速度和时间的变化。如果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则说明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7.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包括:- 加速度恒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在地球表面上近似为9.8 m/s²。 - 速度增加: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 位移增加: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8. 什么是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初速度的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的特点包括: - 水平速度恒定:抛体运动的水平速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 垂直速度变化:抛体运动的垂直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最终为0。 - 轨迹为抛物线:抛体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通过以上复习题,我们对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祝愿大家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 (115)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 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男子100m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①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①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①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答案】A 【详解】 ①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地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越快,观众是根据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大小得出结论的,故①正确;②在物理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相当于相同时间比路程,故②正确;③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时间越短,运动越快,故③正确;④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求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利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与裁判的方法不同,故④错误.故选A. 【点睛】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少,运动越快.(2)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12.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匀速直线运动B.乙是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速度是15m/s D.第3s时,甲、乙速度相等 【答案】B 【详解】 由图可知,甲图线与时间轴平行,表示速度不变,v甲=15m/s,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图线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表示做加速直线运动;在第3s时,甲乙的速度相等,均为15m/s.故A. C.D正确,B错误.故选B. 【点睛】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倾斜的直线. 13.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第一章 机械运动练习(含复习练习答案)

机械运动章节练习 9.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 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2.5 μm=2.5 μm×10-6 m B.2.5 μm=2.5×10-5 dm C.2.5 μm=2.5×10-6 cm D.2.5 μm=2.5×10-9 m 10.(淮安中考)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11.(呼伦贝尔中考)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 mm B.1 cm C.1 dm D.1 m 12.采用密绕法测铜丝的直径时,把铜丝在木棍上绕50匝,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50 匝铜丝的总宽度L,则可得出一根铜丝的直径d=L 50.用此法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位置,结果三次测得的铜丝直径不同,则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可能是由于铜丝间绕得紧密程度不同 B.可能是由于铜丝的粗细不均匀 C.可能是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小刚学习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______cm. 14.学了刻度尺的使用后,李华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了粉笔盒的宽度,李华的测量如图

所示.请你对李华的测量做出评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cm,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_mm. 挑战自我 16.小霞的妈妈买了一盒新蚊香,蚊香盒上写着广告语“2014新款:加大圆盘”.小霞将其和该品牌的旧款蚊香(如图)做了比较.发现新款蚊香圆盘确实加大了,每盒仍然为4盘,蚊香条的粗细没有变化、但每盘蚊香的圈数减少了.给你一把刻度尺,请你再添加适当辅助器材设计实验来判断到底新款蚊香有没有加量,请写出方案. 9.(嘉兴中考)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10.(厦门中考)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B.向上游 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来 11.(武汉中考)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2019-2020年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综合复习题(含答案)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综合复习 一、选择题 1.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A.实心球成绩为40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 C.跳绳1s跳100次D.1000m跑步用时4min 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1.8m B.3.3m C.4.8m D.5.5m 4.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调整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5.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6.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2:1,通过路程之比为3:4,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A.3:2 B.2:3 C.8:3 D.3:8

7.某同学利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45 cm、2.46 cm、2.4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5 cm B.2.457 cm C.2.45 cm D.2.46 cm 8.甲、乙两人进行100 m 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 m 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 m 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A.同时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确定 9.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 10.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 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 11.校运动会上,小明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则小明同学() A.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 m C.平均速度是8m/s D.平均速度是8 km/h 12.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器材,不是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A.沙漏B.日晷C.刻度尺D.原子钟 2.如图是常见的成人口罩,其中18是指口罩的长度,单位应为() A.mm B.nm C.cm D.dm 3.在测量木块长度时,分别使用如图所示的两把刻度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把尺子测量的结果相同B.甲分度值大,测量结果更精确 C.乙分度值小,测量结果更精确D.甲分度值大,测量的误差更小 4.下列几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B.夏天,居民在家附近的公园散步 C.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D.高速列车在铁轨上行驶 5.如图所示是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雄伟的空军飞机编队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情景,29架直升机排列成“100”字样。当直升机队形不变时,小明认为排头的直升机是静止的,则他所选的参照物为() A.地面B.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 C.天安门城楼D.站在地面的人 6.关于动与静的描述,正确的是() A.要描述火车内乘客的运动情况,必须以火车为参照物 B.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击机加油时,相对于地面它们都 是静止的 C.载人飞船正在加速上升,以飞船为参照物,飞船内的 宇航员是静止的 D.无论以什么为参照物,太阳都是静止的 7.本学期,七至九年级的同学都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在男生1000米的耐力测试中,体育老师是通过以下哪种方法评价同学们运动的快慢的() A.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B.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C.利用s 计算平均速度D.以上方法都不对 v t 8.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 9.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轻轨、动车、高铁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D.高铁、动车、轻轨 10.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5m/s B.6m/s C.6.25m/s D.7m/s 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 A.B.C.D. 3.在《与朱元思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句“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飘荡,任凭船随水漂去。从物理学角度,若诗人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诗人自己B.空中飞鸟C.岸边青山D.天上云朵 4.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9.7m/s B.10.0m/s C.10.3m/s D.10.7m/s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是1:2,它们通过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 A.2:1B.1:1C.1:3D.4:1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 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 7.如图甲是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a车的图线表示的是a车比b车晚出发5s B.图甲中的10s时刻表示a,b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 C.图甲中的b车的图线表示的是b车出发时间在a车前15m处 D.图乙中的图线是b车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 8.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前6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5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9.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300m/s B.青岛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 C.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10.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