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7例分析

合集下载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
江西医
1 5 年 旦 第5 o鲞 箜 塑
醛 丛 i 』
表1
墨 卫 盟2 Q
1 Q
. 9 3 3 .
生理 盐水 2 0 — 4 0 m1 . 术后 2 4 h取 出均无 明 显活 动性
及 子 宫肌 层作 用更 强 , 在C S P行 清 官 术过 程 中 , 予
血量较 多 、必要 时还需 用 F o i l e v水囊 压 迫止血 、 手
术 时 间相 比较 长 综上 所述 . 我 院采用 米 非 司酮 、 垂 体后 叶 素联
合清 宫 术治 疗 剖宫 产 子宫 瘢 痕妊 娠 具 手术 操 作 简 单、 创 伤小 、 保 留 患者 生育 要求 、 治疗 费 用低 、 疗 效 肯定 、 患者恢 复 快 的特 点 。 是 一种 新 的有 效 、 安全 、
[ 4 1 高然 , 张燕萍 , 杨涵 , 等. 宫腔镜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切 t Z l 妊娠的临床价值 .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 0 1 4, 3 5 ( 1 2 ) : 1 1 2 — 1 1 4 .
(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3 — 2 6 )

临床 研 究 .
验. P < 0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2 结 果 两 组 患 者 在 术 中 出血 、 F o l l e y水 囊 压 迫 止 血 率、 手 术 时 间方 面 差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 0 . 0 1 ) 。
3 讨 论
司酮 杀胚 、缩宫 素 宫颈 注 射后 再 行清 官 术 术 中 出
医科大学学报 , 2 0 1 3, 4 2 ( 6 ) : 5 6 9 - 5 7 1 .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 ( C S P ) 是 剖 宫产 的远 期 并发 症 。 由于 该瘢 痕 处 肌壁 薄 弱且 纤 维 组织 多 . 此 处妊 娠 易 引起 子 宫 破裂 、 大 出血 、 子 宫切 除等 严重

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经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6例(41眼),在局麻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

随访6~12个月。

结果:本组36例(41眼)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治愈33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67%。

均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

结论: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对慢性泪囊炎治疗有较高的疗效,术中准确定位泪囊在鼻内的解剖部位是鼻内镜下鼻腔内造口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标签: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慢性泪囊炎;临床研究鼻内镜在临床上的运用对鼻眼相关学科疾病的治疗提出了新的理念。

鼻内镜手术已成为慢性泪囊炎治疗的一种新的手术途径[1]。

2010年4月~2011年4月,笔者采用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常规方法无效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共收治的经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6例(41眼)。

其中,男性5例(6眼),女性31例(35眼);年龄31~60岁,平均(42.5±9.7)岁;病程0.5~11.0年,平均(5.6±4.3)年;合并有鼻中隔偏曲7例,鼻窦炎2例,鼻息肉1例,萎缩性鼻炎1例,中鼻甲肥大3例。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泪溢及内眦肿胀溢脓性分泌物病史,在压迫泪囊区时有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外溢。

1.2 治疗方法术前常规行泪囊造影及冠状位CT 检查,以明确鼻泪管阻塞部位,并确定泪囊大小以及泪囊、筛窦、鼻腔之间的关系。

全部患者均在局麻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

患者取平卧位,头抬高15°~20°,常规消毒铺巾,鼻腔黏膜用2%地卡因肾上腺素液表面麻醉收缩鼻腔2次,再以2%利多卡因从鼻道前方的中后部作局部浸润麻醉。

用0°和30°内镜,以一枪状镊一边抵在面部泪囊区,另一边抵在鼻腔黏膜与泪囊相对应的位置,用电刀做一横向U型切口。

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目的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慢性泪囊炎患者71例共84只眼采用鼻内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疗效。

结果71例患者,共84只眼均手术成功,术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其中治愈77眼(91.67%),好转7眼(8.33%),无效1眼(1.19%),总有效率为98.81%。

结论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较好,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慢性泪囊炎;疗效慢性泪囊炎是泪道阻塞引起的常見眼科疾病,多发于成年女性和中老年人,尤其在农村地区,发病率更高[1]。

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溢泪和溢脓,可进一步引起角膜溃疡、结膜炎、化脓性感染等[2]。

我院采用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10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71例,共84只眼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共33只眼,女性42例,共51只眼,年龄23~66岁,平均(38.52±11.31)岁。

病程10个月~18年,平均(7.35±6.77)年。

临床均表现为溢泪、溢脓,术前行泪道冲洗和鼻内镜检查均可见泪道阻塞,确诊为慢性泪囊炎。

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改良式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

取仰卧位,鼻腔粘膜以1%的丁卡因+0.1%的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筛前神经及中鼻甲前方黏骨膜以1%利多卡因+0.1%的肾上腺素浸润麻醉。

在鼻内镜下,以中鼻甲腋前7mm垂直线为前界,钩突前缘为后界,中鼻甲腋前上方约8mm为上界,中鼻甲腋前下约4mm为下界,将前界及下界黏骨膜切开至骨面,再将前、下界交角对角线切开至上界,将黏骨膜瓣向上和向后翻转,将泪囊内侧上颌骨额突和泪骨前部暴露出来并以咬骨钳去除,暴露泪囊内侧壁,并将其呈Y字形切开,分别向外翻转贴于骨窗,在泪囊腔置入膨胀海绵后将鼻腔黏骨膜瓣复位,在鼻腔黏骨膜上瓣与鼻中隔之间、鼻腔黏骨膜后瓣与中鼻甲之间也置入膨胀海绵,并注入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的混合溶液使之膨胀固定。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开展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为了取得 良好的手术疗效 ,需注意 以下几点 :①术中泪囊 的成 功定位是手术完成 的关键所在 ,我们采用 “枪状镊法 ”行泪囊定位 ,简便 可靠 ;②切开 泪囊之前经 泪小管 向泪 囊 内注注入 眼科用玻璃酸钠 ,将 泪囊壁撑起使 泪囊撑开 、固定 ,并用 眼科 15。刀切开泪囊 ,有 利于制作 良好 的泪囊 瓣 ,③ 良好 的麻 醉有利 于手术 的顺 利进行 。我们观 察到单纯的鼻腔表 面麻 醉及鼻丘 浸润麻醉 部分患者仍存 明显的痛感 ,因此 ,我们常规静 脉滴注哌替 啶并行 同侧 眶下神 经阻滞麻醉 ,患者 手术期间几乎无痛感 ,有利手术 顺利进行 ; ④采用用高 频 电刀切开鼻腔 及泪囊黏膜 、电钻 打磨骨 孔,能保持术野 视野清 晰、减少出血并缩短 手术时间 ;⑤暴露 泪囊 内壁 时,应尽可能 将骨 孔凿 大 ,以利于做 泪囊鼻腔造孔 ,有助 于提高造 孔的开放率 ,对 于小泪囊 的患者 ,应 充分 利用泪道探针 的作 用 ,并尽 可能将泪囊充分 暴露 ;⑥术 中常规使用0.04%的丝裂霉素放置在 吻合 口5~10 min,可 防止 吻合 口阻塞 。⑦术后2周 内 ,适 当使用类 固醇类 药可减轻 炎性反 应 、减少瘢 痕形成 ,避免 瘘 口阻塞 。总 之 ,开展鼻 内镜下鼻腔泪囊开 放术 ,术前应充分评估 鼻腔情况 ,熟练 掌握鼻腔解剖结 构及鼻 内镜技 术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从而提 高手术成功率 。鼻内镜 下鼻腔 泪囊 开放术是治疗 慢性泪囊炎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 文 献 [1] 贾令东,董庆汉,刘瑞清,等.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瘘术治疗慢性
推广 运 用 。
【关 键词 】鼻 内镜 ;鼻 腔 内 ;慢 性 泪囊 炎
中图分 类号 :R777.2+3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分析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效果。

方法对68例(7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术侧鼻腔及结膜囊表面麻醉。

根据患者病情先解决鼻腔疾患,行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钩突切除术;再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术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

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67眼(88%),有效7眼(9%),无效2眼(3%),未出现鼻腔粘连、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总有效率为97%。

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可同期处理引起鼻泪管阻塞的鼻腔、鼻窦原发疾病。

对提高远期疗效有独特优点,方法简便,适应证广,组织损伤小,面部无瘢痕,有推广运用价值。

标签:鼻内镜手术;鼻腔泪囊吻合术;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为泪囊与鼻泪管的炎症,主要为泪液排泄不畅而长期积滞于泪囊内,刺激泪囊黏膜,使之发炎肥厚,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而导致溢泪,或有脓性分泌物自泪点返流,经局部滴药和冲洗泪道无效者则需手术[1]。

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已显示了明显的优势。

随着鼻内镜在国内的广泛普及,鼻内镜外科和鼻眼相关科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鼻外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逐渐被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所取代[2,3]。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与眼科协作开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68例(76眼)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慢性泪囊炎患者68例76眼,男30例32眼,女38例44眼,年龄19—63(平均37)岁,病史l—10年,临床表现主要为长期溢泪,有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经多次泪道冲洗和探通治疗无效,有15例18眼曾行泪囊置管治疗无效,合并鼻中隔偏曲6例,鼻息肉3例。

术前均行泪囊造影了解泪囊大小、位置及堵塞情况。

1.2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头高约30°。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慢性泪囊炎是泪囊发炎长期反复发作的病症,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

鼻内窥镜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内窥镜操作可以准确清除病灶,降低复发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包括术前准备、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和术后护理措施。

护理工作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更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减轻其恢复期间的痛苦。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护理要点至关重要,对患者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护理人员应当重视护理工作的细节,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得到周到的关怀和照顾,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鼻内窥镜治疗、临床护理、病因、原理、护理重要性、准备工作、治疗过程、术后护理、要点、影响1. 引言1.1 疾病介绍慢性泪囊炎是指泪囊持续发生炎症反应的一种慢性疾病。

泪囊是眼睑内侧角的一个囊状结构,主要功能是接受泪液,将泪液滤过排除。

患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泪囊内有黏液或脓液排出,造成眼睑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

慢性泪囊炎通常是由于泪液湿热、湿寒留滞所致,也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以抗生素、消炎药物等为主,可以缓解炎症症状,但难以根治。

而鼻内窥镜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通过鼻腔内窥镜技术,直接清除泪囊腔内积液或病灶,达到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

在护理患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时,护士需要重视患者的疾病史及症状表现,及时进行评估和护理干预,以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2 治疗方法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消炎药物和局部抗生素涂抹等,旨在减轻炎症症状、清除感染源和促进痊愈。

药物治疗常常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于反复发作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成为一种更有效的选择。

1.3 护理重要性护理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慢性泪囊炎应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的护理分析

慢性泪囊炎应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的护理分析

慢性泪囊炎应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的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析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无阻力,且护理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运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还能使住院时间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02-02慢性泪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并且相比较男性而言,女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症状以溢泪为主,其发病机制主要为由于鼻腔慢性炎症和鼻内管阻塞,使泪液无法顺利导入鼻腔内而在泪囊内积存,增厚黏膜,诱发慢性阻塞性感染,从而出现脓性或者黏液性分泌物,使内眦部位皮肤粗糙肥厚、浸渍、湿疹以及糜烂[1].通常情况下,由于慢性泪囊炎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容易使病情加重, 还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本文对慢性泪囊炎运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22例为男性,50例为女性,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为(45.3±14.6)岁,病程9个月~12年,平均病程为(6.1±2.2)年,其中35例为右眼,37例为左眼,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1.2方法1.2.1术前护理通常情况下,术前护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再加上患者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比如烦躁、焦虑不安、抑郁以及悲观等,增加机体的应激反应,使生命体征紊乱,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耐心给患者介绍医院的医疗设施、环境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等,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多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开导患者,消除患者疑虑.同时,护理人员要多关心和鼓励患者,给患者讲解手术的过程、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2)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包括凝血四项、血常规、病毒四项、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泪囊CT、胸透以及血糖等, 并对患者的眼部和鼻腔进行仔细检查,做好手术准备.同时,术前3d,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抗生素眼药水治疗,对于合并鼻部疾病的患者,应该给予庆大霉素滴鼻液治疗,控制患者病情.术前,护理人员应该每天运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泪道进行冲洗,如果一些患者的泪道存在较多的脓液,应该运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此外,术前1d,按照要求对患者的鼻毛进行修剪,术日,运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鼻腔进行冲洗,术前30min,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0.1肌注.1.2.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多安慰和鼓励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与鼻内镜系统相连接,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对患者的鼻腔黏膜进行收敛,对棉片的填入数量进行准确记录.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保护患者隐私.1.2.3术后护理一般来说,术后护理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基础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保持舒适的半卧位,并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有助于引流,使患者面部的疼痛、肿胀以及充血症状得到缓解.同时,合理安排患者饮食,尽量给患者准备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温热的、比较清淡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叮嘱患者尽量不要食用辛辣的、过硬的、过热的食物.术后由于填塞鼻腔,需要患者张口呼吸,容易出现唇干裂和口干,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叮嘱患者多饮用水,使唇部保持湿润,并且进食后及时用生理盐水漱口,使口腔保持清洁,避免感染;(2)鼻部护理.术后当天如鼻腔有少许血水渗出,为正常术后表现,可用冷毛巾冷敷鼻背及额,可减轻出血及疼痛.术后24~48h后,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的鼻腔填塞物取出,术后第3d,运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鼻腔进行冲洗,对鼻腔分泌物进行清理,同时在鼻内镜下对鼻腔痂皮进行清理,避免肉芽生长和感染导致黏连,确保治疗效果;(3)冲洗泪道.术后遵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1-2周,每日4次,防止感染,滴眼药时面部稍偏向另一侧有利于药液聚集在患眼内眦部,从而被虹吸入泪道. 术后第2d,运用5mg地塞米松+8万U 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对患者的泪道进行冲洗,术后第7d,单纯运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泪道进行冲洗,使泪道保持通畅.需要注意的是,冲洗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无菌原则,手法准确、轻巧,避免对泪小点造成损伤,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4)导管护理.由于泪道中置入留置管,患者容易产生鼻部和眼部微胀的症状,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患者这是正常现象,并且叮嘱患者不要揉眼,重视眼部卫生,在下眼睑处贴上胶布,不能随意拔出,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到医院就诊.1.2.4出院指导:向患者说明复诊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术后不按时冲洗泪道,可导致通道再次阻塞.出院后第1个星期隔日冲洗泪道1次,第2个星期1周冲洗2次,第3个星期1周冲洗1次,第4个星期半月冲洗1次. 嘱患者勿用力擤鼻及揉眼,避免局部过度刺激引起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注意局部卫生,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及分泌物增多等现象,应及时复诊,避免病情变化而末做处理以影响手术效果. 2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无阻力,且护理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3讨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是临床上治疗慢性泪囊炎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以及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3].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良好的护理能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手术的成功进行提供有效保障[4].在本次研究中,术前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手术的整个过程,让患者认识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消除患者疑虑,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5].同时,术中多安慰和鼓励患者,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误,提高手术成功率[6].此外,术后再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还能使住院时间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1]周治卫.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65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5:385-386. [2]朱兴中,王斌,孙军,孙玉亮,梁伟伟.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2,10:2004-2005. [3]韩二俊.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8例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2:2031-2032. [4]刘扬,张映国.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07:2154-2155. [5]汤备.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19:2925-2926. [6]徐海燕,鲁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15,05:682-683.。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分析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分析
综上 , L C治 疗 胆 结 石 较 MC的 手 术 时 间 短 、 术 中出血量少 、
[ 5] 高磊 , 陶宗玉 , 葛东 , 等. 临床外科学 [ M] . 天津 : 天津科学 技术 出
版社 , 2 0 1 3 : 1 2 0 .
[ 6] 刘力 宾 , 王 丽英 , 田月丽 , 等. 肝 硬化 合并 胆结 石 的发病 机 制探 讨[ J ] .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 0 1 4 , 1 1 ( 5 ) : 8 6 8—8 6 9 .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0 6— 2 3 )
术后恢复快 、 并 发症 少 , 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
鼻 内镜 下 鼻 腔 泪 囊 造 孔 术 治 疗 慢 性 泪 囊 炎 的效 果 分 析
张 小 丁 陈彦 芳
( 新乡县人 民医院 耳鼻 咽喉科 河南 新 乡 4 5 3 7 0 0 )
患者手术时 间、 术 中出血量 、 住 院时 问以及治疗 总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 患者总有效 率 、 手术时 间 、 术 中 出血量 、 住 院时 间均优于对照组 ,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对于慢性 泪囊炎患者应早期 进行积极有 效 的治疗 , 鼻 内镜 下鼻 腔泪囊造孔术对患者创伤小 , 术 后恢 复快 , 值得推 广应 用。
的慢性炎症 , 是 临床 常见 的泪囊 疾病 之一 , 治疗 原则 是需 要早 期建 立鼻腔 内通畅引流 , 清除感染 灶 , 接 触泪囊阻塞 , 此疾 病保 守治疗效果不佳… 。传统手术方法是鼻腔泪囊 吻合术 , 此术式 对患者创伤较大 。近些年随着我 国医学 水平提高 , 对此类 疾病 下翻转黏膜做一黏膜瓣塞人 中鼻 甲和 鼻中隔 间, 充分暴露 出泪 颌缝 , 将 上颌 骨额 突小心磨 薄 , 咬骨钳处理 磨薄后 的骨质 , 人工 造孔 , 骨孔直径 1 c m左右。游离充分暴露 泪囊 , 选 择上泪 小点 放入探针 , 将 整个 泪囊 壁撑 起 , 泪囊 内侧壁 上缘弧形 切开 , 进行 泪道 冲洗直至泪囊瘘 口有 液体通 畅 流出为止 。再将 上翻 的鼻 黏膜瓣进行复位 , 在黏膜瓣 的 中间剪 开 , 上半部 分覆 盖在人 工 骨孔上 , 下半 部分 同泪囊 黏膜瓣 对位 。在鼻黏 膜和泪囊黏 膜上 涂抹美乐胶 , 镜下见人工 瘘 口形 状 良好 后 吸净可 见积血 , 明确 止血后填充纱条后手 术完成 , 术 后进行 常规 泪道 冲洗 , 常规 应 用 抗 生 素 治 疗 3~ 5 d预 防 感 染 。 1 . 3 疗效判定标 准 痊愈 : 患者临床症状 及体征完 全消失 , 鼻 内镜复查恢复情况 良好 ; 好转 : 患者 临床症 状及 体征 有明显 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因+ 1 0 1: 0肾上腺 素混合液行 局部浸润麻 醉。 0 采用德 国产 WO F3 。 L 0 鼻内窥镜 , 用镰状刀 以平 中鼻 甲附着 处 为上界 、 突前 缘 向上延 长线 为后 界作 1 钩 个 直径为 15c . m的弧形切 口, 分离局部鼻黏骨膜暴露 出上颌 骨额 突 和 泪 骨 。弯 角 咬 骨钳 咬除 泪 囊 骨 性 内 侧壁 , 骨凿处理不能咬除骨质 , 1 1 m× 2m 开 个 0m 1 m 大小 的骨窗 , 暴露泪囊 内壁膨隆。自 目 小点插入泪道 探针至泪囊 , 探针指引下以镰状刀切开泪囊 内侧壁作 1 “” 个 u 型黏膜瓣 , 生理盐水 冲洗 泪道 , 将泪囊黏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本组 3 . 7例 ( 0眼) 男 1 4 , 3例 (4 1 眼)女 2 , 4例(6眼)年龄 1 6 岁 , 2 , 8~ 4 平均 4 . , 0 5岁
病程 1 7年 。4 一l 0眼均 有 溢 泪表 现 ,5眼 内眦 部 可 3 见脓 性 、 液性 分泌 物溢 出 。所 有病 例术前 均行 鼻 腔 黏
主要 原 因 , 内窥镜 下 可 以很 好 地解 决上 述 问题 , 而 有 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组 3 7例 4 0眼 经 鼻 内窥 镜 行 鼻 腔 泪囊 造 孔 术 治疗 , 治愈 率 8 . % , 有 效 率 为 9 .% , 后 无 并 00 总 5O 术 发 症 , 果 较 为 满 意 。笔 者 认 为 以下 几 点 应 引 起 注 效
详细检查及泪道冲洗术、 泪囊碘油造影术。伴鼻 中隔 偏曲 6 , 例 慢性鼻窦炎 3例 , 鼻息肉 2例。所有病 例
广 西 医学 21 年 7 01 月第 3 卷第 7期 3
9 7 2
经多次泪道冲洗及探通等保守治疗无效。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 . 头抬高约 1。术前术侧 5, 鼻腔黏膜以 1 %丁卡因 + : 0 1 1 0肾上腺素混合液棉 0
学意义 ( 0 0 )提示鼻 内镜可取得与传统手术相 尸> .5 , 同的效果。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相 比, 鼻内镜手术 的优点是 :1 适用 于小 泪囊、 () 鼻腔 黏膜萎缩及青少
年患者术后鼻部发育畸形等传统手术的禁忌证 , 内镜 下视野清晰、 操作精细 , 对小泪囊患者预后 良好 , 术后 不会发生鼻腔畸形 , 可充分切除泪囊内侧壁并放置扩 张管 , 效 防 止 因瘢 痕 萎 缩 造 成 的 造 孔 闭锁 。 有 J () 2 行鼻外泪囊吻合术失败后 的复发 泪囊炎 可造 成 手术 瘢痕 收缩 、 结构 破 坏 , 次手术 容 易 出血 、 响 定 再 影 位及吻合 困难 , 而鼻内镜手术失败后由于骨窗已经存 在, 即使造孔处肉芽增生、 瘢痕收缩导致 的造孔闭锁 , 也只需内镜下切除周围软组织和防止扩张管即可 , 简 便有效。( ) 3 合并其他鼻部疾患如鼻窦炎、 鼻息 肉或 鼻中隔偏 曲等解剖异常者 , 传统手术的失败率较高 ,
填塞 , 术后 2 抽 出。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 3 5d 4h ~ ,
术 后 2d以庆大 霉素 8万 u+地塞 米 松 5m g冲洗 泪 道 , 次 / , 续 3~ 1 d连 4次 冲洗 通 畅后 出 院。1个 月 内
术成功的鼻腔因素, 避免了多次手术造成患者痛苦。 () 4 内镜下手术无需切开面部皮肤肌 肉, 不损伤内眦 韧带及泪囊 的其他功能 , 不影 响泪液的正常排 出, 同
小于 1 m而无法吻合者, a 应选进行 Prs ak 手术。术后 排便功能以前切除术恢复最佳 。由于无法完 整保 留 肛 门括 约肌 及肛 提肌 ,ak 和 Bcn Prs ao术式 排便 功 能恢 复较差 , 患者基 本 能承受 。 但




[ ] 董 新舒 . 膜 返 折 以下 直 肠 癌 保肛 手 术 的几 个 问 题 1 腹 [ ] 中华实用外科杂 志 ,9 9 1 ( )3 8—39 J. 19 ,9 6 :7 7. [ ] 刘建东 , 2 才又红 , 曹修德 , 直肠癌腹 股沟淋 巴结转 移 等. 的治疗和预后 [ ] 中华 普通 外科 杂 志 ,0 1 1 ( 1 : J. 20 ,6 1 )
rc a crsre - ec et p lcrcr ne [ ] et c e ugr t l o e i eur c? J . l a n yh u v e
B ug1 8 ,9 1 ) 6 3— 1 . r S r,9 26 ( 0 :1 6 6 J
[ ] D i C, hn , hoL . h ayi o cm l a os 6 a X C e gJ Z a Z T ea ls f o pi t n n s ci
每周鼻 内窥镜检查清理并 冲洗泪道 1 2 , 个月 ~ 次 1 后每月冲洗泪道 1 , 次 直至 3 6个月 。 — 13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 : 内窥镜下检查泪囊 鼻 造 口形成及上皮化 , 溢腔流泪、 流脓症状消失 , 泪道冲 洗通畅 ; 好转 : 泪囊造 口形成及上皮化 , 溢腔流 、 目 流 脓症状较轻 , 泪道冲洗或加压 冲洗后通畅 ; 无效 : 溢腔
6 3 9.
[ ] 蔡强 , 3 吕杰 , 张敬 智. 直肠癌术 后放疗致 肠梗 阻 l 诊 0例 治体会 [ ] 中国实用 外科 杂志 ,0 12 ( )4 7 J. 2 0 ,1 7 :3 .
[ ] H al R , yl R . eurnead sri la e tt 4 ed J R a D R cr c n uv a f r o l d l e v t a
a e prt no r t acr n1 3 ae 『 ] Taj froeao e a cne 4 5css J . i i t i f cl i nn
Me ,0 5 3 ( ) 10—1 1 dJ20 ,3 2 :2 2.
[ ] Haeg E krWE A t o cnrepeev gtt 7 vna K, n e . uo mi e rsr n o l n v i a
流泪 、 流脓 症状 无 缓解 , 道 冲 洗 不通 或加 压 后 仍 不 泪
时不会留下面部瘢痕 , 尤其符合 年轻女性 的美容要 求 _ 。毛剑 、 5 J J姜鹤群等l 报告鼻外径 路泪囊鼻腔
吻合术 失败 原 因有 吻合 口阻 塞 、 骨孔 过 小 、 泪囊 为 切
开, 以及鼻窦炎 、 鼻腔 内阻塞性疾病 、 术后瘢痕粘连及 肉芽生长等 , 认为手术技巧和鼻腔病变是手术失败 的
而鼻 内镜 手术 可 同 时解 除 鼻 腔 鼻 窦病 变 及 影 响造 孔
瓣向后翻起并与鼻腔黏膜瓣 以银夹 固定 , 完成泪囊造
口。合并鼻中隔偏曲者行鼻 内窥镜下鼻 中隔偏 曲矫 正术 , 慢性鼻窦炎 、 鼻息 肉者行同期病变处理 。一般
创 面无 出血 , 无需 填 塞 , 有 出血 则 以膨 胀 海绵 适 当 如
m sre l xio o etl acr J . act18 , eoet c inf rc ne [ ] L ne,9 6 1 ae s r ac ( 9 ) 1 7 84 6 : 4 9—1 8 . 2 4
[ 5] H ad R , ubn M, yH R H. h m src m i e J H sad E R a D T e eoet n l u
m src xio [] S r l ot m,0 2 8 ( ) eoet ec i J . ugCi N r A 20 ,3 5 : l a sn n h
l0 09 —1 01 8.
( 收稿 日期 :0 1 0 2 1— 5—1 ) 4
92 6
G a g i dc lJ u n lJ 12 1 V 13 No 7 u n x Me i o r a , u. 01 , o. 3, . a
施直肠癌 根治术 , 局部复发率很低 。T M 原则在直 E 肠癌 的根治 中 已经 被广 泛应 用 。手术要 点是 : 进行 锐 性分离 , 并且保持盆腔筋膜包裹的直肠膜能够完好无 损。沿盆筋膜脏层与壁层之间进行锐性分离 , 从而避 免损 伤脏 层 和 壁层 , 此 同 时要 切 除肿 瘤 以下 5c 与 m 的直肠系膜 , 这能够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 。传统的操 作方 法不 能够 把直 肠系 膜完全 切 除 , 这会 导致 癌 细胞 残留在体 内, 引起癌细胞继续扩散危害患者健康 , 所 以在手术 中要尽量把直肠 系膜完全切 除。保肛式手 术缩 小 了腹膜 反折 下方 的切 除范 围 , 除肛 门 内外括 约 肌、 肛提 肌 和坐 骨 直肠 窝脂 肪 组 织 外 , Mi s 腹 与 l 在 e 腔内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是一致的 。为保障保肛手 J 术 的根治 效果 , 清除肿 瘤上 方 3站 以内及侧 方 的淋 应 巴结 , 则易 残 留转移 淋 巴结 。注 重 无 瘤操 作 观 念 , 否 切开腹壁时应予切 口保护 , 动作轻柔 , 避免接触原发 灶 , 多层纱 布包 裹 隔 离 肿瘤 , 以 近端 拟 切 除 肠管 用 纱 条阻断 , 向远端肠腔 内注入 1 0 g . 0m 氟尿嘧啶 , 0 5 由 远至近清扫淋 巴结 ; 在吻合前对保留段直肠腔用氯 己 定溶液 50m 反复冲洗 , 0 l 清除脱落的肿瘤 细胞和粪 汁, 以减少盆腔污染和吻合 口瘘 的危险 ; 上下切缘行 快速冰冻切片 , 如切缘阳性应做补充切除或做好放弃 保肛 手术 转 行 M l 手术 的准备 等。残 留直肠 在 is e 2— m时可考虑双吻合器吻合 , 3c 如前切 除术低位 吻 合有 困难或吻合失败 , 可以行肛管结肠吻合术补救 , 如有 过度 肥胖 、 盆狭 小 、 野 无 法 暴 露 或残 留直 肠 骨 视
鼻 内窥镜下鼻 腔泪 囊造 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3 7例分析
覃 玉抓 黄 宇萍
( 广西环江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 环江县 57 0 ) 4 10 【 摘要】 目的 探讨鼻 内窥镜 下鼻腔 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 疗效。方法 慢性泪囊炎患者 3 7例(0眼)行鼻 内窥镜下鼻腔 内泪囊造 口术治疗, 4 , 观察其临床 疗效。结果 4 0眼 中治愈 3 2眼, 好转 6眼 , 无效 2眼, 总有效率为 9 . %, 50 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鼻 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 操作 简便、 并发症少及颜 面部 无疤 痕等 优 点 , 效确切 , 疗 是慢 性 泪囊 炎的理 想 治疗术 式 。 【 关键词】 鼻 内窥镜 ; 慢性泪囊炎; 鼻腔泪囊造孔术 【 中图分类号】 R772 【 7 .3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05 - 0 (0 10 - 2 - 23 34 2 1 )70 6 3 4 9 0 慢性泪囊炎多见于女性 , 以手术治疗为主 , 以往 行鼻外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可取得较好效果 , 但其缺点 是术后颜面部皮肤留有疤痕而影响外观 , 使女性尤其 是年轻女性患者很难接受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 , 鼻 内窥镜鼻腔内泪囊造 口术 已逐渐成为治疗慢性泪 囊 炎 的新途 径 。我 院 20 05年 3月至 2 1 00年 1 对 O月 慢性泪囊炎 3 7例 (0眼) 4 经鼻内窥镜鼻腔 内行 泪囊 造 口术 , 取得 满 意效果 , 报告如 下 。 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