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

读书笔记
小时候的最爱之一。

第3章在高地上露 营
第4章大草原上的一 天
第5章大草原上的木 屋
第6章搬进新屋 第7章狼群
1
第8章两扇结实 的门
2
第9章壁炉里的 火
3
第10章屋顶和 地板
4
第11章屋里的 印第安人
5
第12章喝到了 清水
01
第13章德 克萨斯长角 牛
精彩摘录
这是《大草原上的小木屋》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第26章出发
第25章士兵
文后
作者介绍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Laura Ingalls Wilder)从六十五岁开始写小说,写到七十五岁,一共写了九部。 她没有高深的学历,也没有受过严格的写作训练。这九部小说并没有悬疑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华丽的文辞。但是, 这位老妇人所写的九本书,已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名著。
02
第14章印 第安人营地
03
第15章打 摆子
04
第16章烟 囱着火
06
第18章高 个子印第安 人
05
第17章爸 去镇上
01
第19章爱 德华兹先生 遇见圣诞老 人
02
第20章夜 里的尖叫
03
第21章印 第安人的狂 欢
04
第22章草 原大火
06
第24章印 第安马队离 开
05
第23章印 第安人的呐 喊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运用思维导图发散性观察风景并画出思维导图

运用思维导图发散性观察风景并画出思维导图

〔2〕
又比方:参观火车站,按照火车站门口 广场——火车站大厅,左〔右〕边是售 票处,左〔右〕边是为旅客效劳的餐饮 大厅,在二楼上是负责铁路运行的各科 室办公楼,这是景物的空间方位。观察 的时候就要有一个清楚的顺序,不能漫 无目的,左顾右盼。这样观察就没有顺 序,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没有条理。
观察景物要抓住景物特点来观察。每处 景物都有它的特点,而且必然从景物中 反映出来。我们观察景物就要学会抓住 特点。比方人民英雄纪念碑高大宏伟, 南湖公园宽阔幽静,长城蜿蜒壮观,莫 高窟神奇而景致富于变化,这些都是景 物的特点,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特点, 进展观察。
娇艳的海棠花……都开的笑盈盈的, 万紫千红,散发出浓郁的花香……成 群的蜜蜂在花间飞舞……我走进茂密 的果林里,花香醉人啊!
明确:观察静态的景物,可观察景物的 形状的特点,颜色的特点等等。观察时 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仅观察出景物 是什么,更要观察景物像什么。只有这
【点评】在小作者眼里,鲜花的色彩 样,在描写的时候,才能把景物写形象,
〔6〕观察景物的动态,要抓住景物最突 出的特点来观察。
动态,就是事物的变化和行为。比方柳枝“摇来拂去〞, 这“摇来拂去〞就是柳枝在风中的一种动态。对有生命 的事物,观察它的动态,便能形象生动地反映它的某种 特点。如我们学过的课文老舍猫一文中,写猫“用身子 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要你抓痒,或者在你写作的时候, 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里的“蹭、 伸、跳、踩〞,形象正确的描写出猫在不同情况下的不 同动态,形象地反映了这只猫“快乐〞和“温顺可亲〞 的特点。再比方我们要观察海潮的动态特点,就应该观 察海浪的冲击时的形态,抓住一瞬间的变化来细致观察。
例文六,雨的色彩
当雨过天晴,有时天边有彩虹,雨后的 世界也是如此美丽,但是我还是留恋那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思维导图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在光照图或变形的光照图的判读中,常以“三条线”“三类点”为突
破口,快速、高效地解题。 (1)“三条线”——晨线、昏线和赤道。 ①晨(昏)线。 晨(昏)线是地球上太阳高度为0°的点的集合,在该线上可见日出
(日落)现象,除了春分、秋分日该线与经线重合外,其余各日与经线 斜交(北半球冬半年,晨线在地球上呈东北—西南向分布,昏线呈西 北—东南向分布;北半球夏半年相反),且离春、秋分日越远,夹角越 大。到冬至、夏至日时,该线与经线圈的夹角达最大值——23°26', 故该夹角的大小是判断季节和太阳直射点位置的重要依据。
专题
【例题】 图Ⅰ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Ⅱ是“海洋表层 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 示洋流流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Ⅰ
图Ⅱ
专题
(1)图Ⅰ甲处的洋流与图Ⅱ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解析:甲处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西岸,洋流流向南方,性质为 暖流。所以海水等温线如④图所示。甲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可使 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答案:(1)D (2)C
专题一 专题二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
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五年级语文《草原》

五年级语文《草原》
(2)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继续展示老舍先生描绘与蒙古族人民见面后的动人场面。
(3)结合学生的展示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蒙汉人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梳理
拓展
六、拓展升华
师: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真心希望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永存,也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永远和睦。让我们再次朗读体现蒙汉两族人民心声的话语:(生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三、初读课文,检查
检查:
(1)会认字
(2)会写字,并指导“融”
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合作
探究
(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四、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划出反映草原美的句子,并做好随文批注。
2、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划出写草原人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有感情地朗读划下的句子,用心去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桃园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
课题
草原
主备人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个性化修改建议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一、二自然段。
教学
重难点
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合作
探究
三、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老舍先生又是怎样描写相见、款待、话别这些场面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做批注。
1、生独立思考,并做批注
2、对子互相交流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交流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思维导图脑图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思维导图脑图

七年级地理 ·上(湘教版)让我们走进地理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怎样学地理学会使用地图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开展地离考察身边的地理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地球的面貌认识地球地球的形状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千米²平均半径 6371千米赤道周长 4万千米地球仪经度、纬度、赤道、本初子午线、回归线、南极、北极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洋与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世界的地形陆地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洋中脊、海沟学看地形图陆地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海陆变迁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世界的居民世界的人口人口数量与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的人口问题世界的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2000多种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世界的聚落聚落的形态城市和乡村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世界的气候天气和气候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天气的特点-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天气预报和常用的天气符合气温和降水气温:指空气的温度世界气温的分布主要降水类型:雨雪冰雹等世界降水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形状与气候海陆分布与气候地形地势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茂密的热带雨林(板状根)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年高温,湿季多雨(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热带疏林草原(猴面包树)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全年高温,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气候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和大陆的西岸,全年炎热干燥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性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四季较分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 夏季高温炎热, 冬季气温比热带沙漠气候低稀树草原温带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湿润,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对流雨、冬季寒冷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大,全年降水少亚寒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寒带极地冰原气候寒带极地苔原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类型的国家面积、人口、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六年级下册外研版9 10模块思维导图

六年级下册外研版9 10模块思维导图

六年级下册外研版9 10模块思维导图今天我们来学习下册910模块思维导图,学完这部分之后,孩子就可以轻松地将它们用在学习上了。

这个过程就是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思维引导。

通过导图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孩子们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了,他们有哪些兴趣爱好呢?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哪些特征也在我们今天介绍!这些地方你一定要重视哦!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和分享哦!一、这一部分的思维导图主要包含了下列的知识点:1、水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12世纪。

2、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南北半球。

3、太阳——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地球的全部能量。

4、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湖泊、河流、湿地、高山、森林、草原等;5、动物:蝴蝶、猴子、松鼠、骆驼、蜗牛、蜘蛛等()。

6、动物种类:鸟类主要有几种:天鹅、乌鸦、野鸭、啄木鸟、金钱豹、狮子、海豹、鲸鱼、大嘴海豹、大龙虾、海龟等6种。

1、“地球是个什么地方”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地球的直径大约有48万公里(一个直径约为2万公里),这个直径是地球的三分之二。

地球有多大?我们说:地球直径约为36000公里左右。

它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68倍。

(其中土星距离地球为5.6亿公里)。

那么“地球是个什么地方”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如果地球从外太空看去像地球,那它就是一个宇宙。

2、“水”的属性:()A、水的性质:①固态:无色透明液体,无色或淡黄色;②液态:不透明;③气态;④固态;⑤气态②固态:气态与液态、气态与固态:液态、固态水或固体;固液共存等。

①固态:指固态水;②液态、气态;③固态:固体;④固态。

④液态:无色透明液体或半固态水。

②液态水的主要成分;③②③固态:水;④气态。

③固态:液态水(气态——固态)或液态水(固态——半固态);④气态——液态水。

①溶质与气固相;②气态的水里含有一种叫“盐类”的东西,在水中溶解后才形成固体。

②离子型:纯浊物。

③溶于水中的气体:水、空气、氧气、氢气等等()。

地理(八年级上)思维导图

地理(八年级上)思维导图

渔业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畜牧业
西部地区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绿洲)
南稻北麦
南甘北甜
南北差异(秦岭——淮河)
南油北花
定义(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
开采自然资源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
内容
工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
“世界工厂”
基础雄厚
特点
规模庞大
沈阳
大连
中心
东线
南水北调工程
水资源
起始(丹江口水库——北京) 自流北上(南高北低)
中线
调水路线
西线(方案)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
第一(长江水系) 第二(珠江水系)
丰富程度
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
问题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水浪费
一水多用 推广节水器具
家庭
问题与解决措施
少用洗涤剂
喷灌 滴灌
农业
地点
上游 下游
凌汛
条件 时间
有结冰期 河流向北流 初冬(刚刚结冰) 初春(刚刚熔化)
措施(破冰)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
定义
资源破坏
造成影响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干旱(长时间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
气象灾害
洪涝(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
自然灾害
分类
植被(森林)
湿润(800毫米以上)
耕地(水田)
干湿状况
农作物(水稻)
植被(森林和草原)
四带
半湿润(800~400毫米)

七下地理思维导图

七下地理思维导图

主要工业区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
乌拉尔工业区
四大工业区位置, 还是课本39页图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发达的交通
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与海洋航运均很发达。
特点
客运以铁路、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为主。
分布不均衡,大多在欧洲部分。铁路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西伯利亚大铁路
北部纬度高,气候严寒,冻土层广布;南 部气候较部温气暖候,较土温壤暖结。冰期短 。
(会回答)新德里(部首)都,)数、量多
人口和城市
孟买(第二大城市、最大海港、棉纺织中心)
加尔各答(最大城市、第二大海港、麻纺织中心)、
班加罗尔(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重
镇)
位置
纬度:主体位于热带
海陆:北接亚欧大陆,南临印度洋,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 海
相对:亚洲南部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自然环境 地形 中部:恒河平原 地形见课本31页图

稍多、风稍弱
南极为陆地,北
极为海洋
南北极气候差异 南极海拔远高
的原因
于北极
南极冰雪覆盖,反射
更多太阳光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位置
北海道
见课本14页图 本州 领土组成
四国
九州
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最大平原:关东平原
冬季相对温暖,夏季相对凉 爽(气温年较差小),全年 降水较多;日本的季风气候 呈现一定的海洋性特征
世界活化石博 物馆
东部:大分水岭 中部:中部平原 西部:西部高原
主要地形区
分东中西三大纵列带 (图8.39) 东西高、中间低
地形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的思维导图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
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

虽然作出这一界定并使之能够得到学界较大范围的认同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的尝试。

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

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

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

它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

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从上述简略的界定中不难看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确实具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实际上,不少学者把草原文化直接指称为游牧文化,或者把草原文化视为草原游牧文化的略称,都是从这个特定范围、特定时期出发作出的界定。

然而,超出这种特定的范围和时期,再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进而质疑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显然是缺失必要的逻辑基础和科学依据的。

因为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围,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就完全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领域。

前者从属于区域文化类型,可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森林文化序列;后者从属于经济文化类型,可列入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农耕文化序列。

明确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同类型,不只是界定概念的需要,更是从内在属性上把握其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