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图解]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评分标准课件.ppt

6、整体侧翻伤员
• 术者指挥,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轴 位翻动于侧卧位 (3分)
• 动作协调、平稳 (3分) • 助手检查伤员脊柱及背部情况 (3分)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评分标准课 件
7、平移伤员于脊柱板
• 将脊柱板安置于伤员背部 (2分) • 术者指挥,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轴位翻动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评分标准课 件
4、助手做胸锁操作
• 使用胸锁手形正确 (3分) • 急救员体姿正确 (2分) • 不得遮盖口、鼻 (3分)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评分标准课 件
5、术者做改良斜方肌挤压法操作
• 使用改良斜方肌挤压法手形正确 (3分) • 急救员体姿正确 (2分) • 手掌、前臂固定头部 (3分)
• 助手使用胸锁手法正确 (3分) • 术者安置头部固定器 (3分) • 按头部、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
节的顺序规范固定 (5分) • 固定带松紧度适当 (2分)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评分标准课 件
9、搬运伤者
• 术者指挥,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足 先行 (2分)
• 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头颈部情况 (2分)
一、准备
• 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正面走务伤者、表 明身份 (2分)
• 初步判断伤情(意识、截瘫) (2分) • 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 (1分) • 急救员按分分)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评分标准课 件
二、操作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评分标准课 件
1、调整颈部位置
• 急救员位置正确 (1分) • 术者使用头锁手形正确(3分) • 术者体姿正确,手指不遮盖双耳 (2分) • 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引,术者调整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评分标准课 件
颈椎固定与搬运

脊柱损伤病人搬运时的翻转手法
• 交叉手 • 推手 • 环抱手
交叉手
环抱手
推手
脊柱板固定方法
长脊椎板
• 长脊椎板是一块纤维或木料制造如成人般高的长 板,板边有带孔,以便使用固定带或蜘蛛带时穿 越。在使用长脊椎板前,须先套上头 / 颈部固定 器的头垫,以便黏贴头部固定枕。
使用程序
• 1. 把脊椎板放在伤病者旁边;
• 2. 用颈套正确地制动伤病者的颈部 • 3. 使用仰翻法或俯翻法把伤病者平稳地仰卧在 脊 椎板上 • 4. 把软垫放在双脚之间;
脊柱板使用程序
• 5.用蜘蛛带穿过伤病者腋下旁边的孔,越过伤病 者肩膊、胸膛、髋部、大腿、小腿,并将其制动 于脊椎板上; • 6.用三角绷带,把伤病者的手制动; • 7.确定伤病者已整体被固定于脊椎板上,才可撤 运。
脊柱固定的目标
• 是将脊柱不稳定的患者仰卧固定在一块坚 硬长背板上并将他放置在中心直线位置, 即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 位置逐一固定。
思考问题
• • • • • 徒手制动的各种手法及目的 颈托的使用方法 整体翻身手法 脊柱板固定方法 颈椎固定与搬运的总流程
准备材料
脊柱固定担架、固定带、颈托、头部 固定器等。
双肩锁
头肩锁
• 利用整体翻身法来翻动伤病者时之 头部固定法。
头肩锁
• 先跪于伤病者头顶部的位置; • 翻向的一方使用长手,并把该手手肘固定 在大腿近膝处,抓着伤病者肩部,并用前 臂内侧紧贴头部,不要翻腕。 • 短手的手肘固定在另一大腿上,拇指置於 眉頂額角,其他手指捉緊傷病者枕部。
头肩锁
头胸锁
总流程
• 测量长度,上颈托 • 用手指量度伤病者肩顶至下巴的距离,再量度颈 托下缘硬胶边至手指顶的距离,把红点移至指顶 孔并扣紧孔锁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1、戴乳胶手套,环顾四周,术者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环境安全”。
对伤员说:“我们是120的急救人员,现在为你急救,请配合,你现在那里不舒服?”2、初步判断伤情:医生先到达患者身边,位于右侧,双膝跪地,就地抢救,尽量靠近患者身体。
伤员诉高处跌下(或重物坠下压伤),头颈部疼痛,下肢不能活动。
术者判断“考虑颈椎骨折,按颈椎骨折处理”,告知伤员“您可能有颈椎骨折,请不要随意活动颈部,我现在帮您处理,请配合。
”命助手B准备颈托、脊柱板。
3、调整颈部位置术者位于伤员头项区,助手A位于伤员右侧。
术者以头锁固定伤员头部。
助手A食中指指在胸骨正中,指示术者调整颈部位置,调整好后助手A诉“居中”。
头锁: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在伤者头顶位置,并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双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轻按额,食指和中指固定其面颊,无名指及小指放在耳下,不可盖住耳朵。
4、检查颈部术者调整好伤员颈部部置后,下医嘱“检查颈部情况”,助手A 于伤员右侧检查颈部,要求自上向下遂一检查各颈椎(动作轻),检查完后,术者指出“考虑第三颈椎骨折,予上颈托”。
胸锁:伤者仰卧位,术者跪于伤者头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紧贴伤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伤者面颊。
另一手肘稳定后,手掌固定伤者前额,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5、安置颈托助手A应“是”,予上颈托:1、在放置颈托前测量伤者颈部长度,用拇指与食指分开成直角,四指并拢,拇指于下颌正中,食指置下颌下缘,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2、调整颈托,塑型。
3、放置颈托时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6、再次检查伤情颈托固定后,进一步检查判断伤情,术者继续以头锁固定头部,助手A检查伤情。
检查顺序:头顶、额部、上颌、下颌部、鼻骨、双耳、口腔、气管、胸部、腹部、会阴、骨盆、下肢、上肢。
7、整体侧翻及检查背部伤情检查完四肢后助手A回到头肩位,改助手A用胸锁固定头部,术者用改良肩锁固定头部,助手A、B于伤员右侧头肩位及腰位,两助手左右手交叉,术者指挥,诉“准备轴转,-、二、三,起!”,助手A、B 动作统一协调地轴转伤员,轴转必须平稳,防止头颈部转动和脊柱弯曲。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1.初步判断伤情,术者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至患者后方,进行头外耳道颈后部查体,一助行后头锁,术者固定患者双肩,保持患者上身稳定,一助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
2.术者进行颈部查体,判断患者有无呼吸道损伤,然后放置颈托。
3.放置颈托(1)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掌面垂直,其余四指并拢并与患者额面垂直,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2)调整颈托,塑型;(3)放置颈托时,颈托中间弧度卡于患者右肩处并略向前下倾斜,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4.颈托放置后,术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顺序由上到下,由躯干到四肢。
5.使用解救套(短脊板)(1)术者行胸背锁固定患者;(2)一助与二助放置解救套在患者背部,平滑面的一面紧贴伤者身体;(3)把解救套的中央放在伤者的脊椎位置后,一助换头锁;(4)术者和二助把胸前的活动护胸甲围绕伤者的身躯,并向上轻微拉动贴在腋下;(5)将肩带和胸腹部固定带扣好,确保活动护胸甲顶端置于患者腋下;腿部固定带(黑色)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绕经伤者的膝间,紧贴腹股沟位置,由大腿内侧穿出,拉向外扣好并收紧;(6)术者将颈部衬垫放好并将右手于短脊板后方行胸背锁,在颈部与解救套之间放置衬垫紧贴,确保无空隙,一助将头部护甲整理并至于正确位置后,行后头锁;(7)术者将下颌固定带放于下颌位置并向上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额部固定带放置额前后也将之向下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注意保持气道通畅;(8)从下至上拉紧各固定带,并用三角巾宽带将膝踝部固定;(9)检查所有固定带松紧度并整理。
6.搬运(1)移动伤者:术者与二助在两边各自抓住腰两侧握把处,另一手放在伤者腿下,两人双手互扣抓牢,将患者分两次45°移动转体至90°。
(2)使用长脊板:长脊板放置上车担架与伤者背侧成一直线,稳定上车担架,一助用双肩锁固定头部,术者与二助抬高下肢先将伤者躯干平放于长脊板上,逐渐移动到位,适度放松肩、胸、腹、腹股沟固定带,解除膝踝三角巾,并平放在长脊板上。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

.
3
1.头锁:
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在伤者头顶位 置,并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自 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双 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轻按额,食指 和中指固定其面颊,无名指及小指放在 耳下,不可盖住耳朵。助手食指指在胸 骨正中,以便术者调整颈部位置。
.
4
2.胸背锁:
术者位于伤者身体一侧,一手肘部及前 臂放在伤者胸骨之上,拇指及食指分别 固定于面颊上,另一手臂放在背部脊柱 上,手指锁紧枕骨上,双手调整好位置 后同时用力。手掌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捆绑时助手姿态。
.
25
14.绳索位置松紧度可插入4指
.
26
保护裸露皮肤
.
27
绳结在膝上
.
28
15.足直立功能位
.
29
16.外上内下打结
.
30
侧面观,结在外侧
.
31
收绳打结时,注意保护面部总 体操作轻柔。
.
32
总体效果,及侧面观。
.
33
17.操作者口令正确(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123起)
.
17
7.操作者查体(头、肩锁、胸、腹、四肢 ),及 查体后助手位置。
.
18
8.操作者指挥翻身操作者检查背部
.
19
9.上担架换双肩锁
.
20
10.倒库移库
.
21
11.头胸锁上头部固定器
.
22
12.固定器松紧度正确固定带松紧度正确松紧度 正确位置正确(保护双耳)
.
23
13.反穿8字结
.
24
.
10
D、搬运
(1)移动伤者:急救员动作统一协调,搬动必 须平稳,防止头颈部转动和脊柱弯曲。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02076

精选课件
8
C、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1、初步判断伤情,固定伤者头颈部 ;
2、在放置颈托前测量伤者颈部长度 ,用拇指与食指分开成直角,四指 并拢,拇指于下颌正中,食指置下 颌下缘,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 的距离;
3、调整颈托,塑精选型课件 ;
9
4、放置颈托时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 ,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 中;
精选课件
4
2.胸背锁:
术者位于伤者身体一侧,一手肘部及前 臂放在伤者胸骨之上,拇指及食指分别 固定于面颊上,另一手臂放在背部脊柱 上,手指锁紧枕骨上,双手调整好位置 后同时用力。手掌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适于坐位患者
精选课件
5
3.胸锁:
伤者仰卧位,术者跪于伤者 头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紧 贴伤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 伤者面颊。另一手肘稳定后 ,手掌固定伤者前额。不可 遮盖伤者口鼻。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 搬运
保定市第二医院急诊科 王光
精选课件
1
A、固定与搬运原则
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 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
说明急救目的; 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 用“五形拳”的方法徒手固定后再用颈托固定; 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柱维
精选课件
29
16.外上内下打结
精选课件
30
侧面观,结在外侧
精选课件
31
收绳打结时,注意保护面部总 体操作轻柔。
精选课件
32
总体效果,及侧面观。
精选课件
33
17.操作者口令正确(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123起)
精选课件
34
颈椎骨折的徒手搬运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卧位

张,请问您哪里不舒服?向一助二助下达口头医嘱:患者自高处坠落,致颈部疼痛,双下肢感觉障碍,按颈椎损伤处理。
一助,准备物品,二助,头锁。
助手回应,闭环式沟通。
术者对患者:我们考虑您颈椎损伤,请您不要随意乱动。
3、术者行快速创伤检查,原则是从上到下,从躯干到四肢。
检查过程中,发现阳性体征后,立即处置。
术者查体查体至颈部后发现,颈后部压痛明显。
口头医嘱:一助,卜颈托O4、°一助在放置颈托前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掌面垂直,其余四指并拢并与患者额面垂直,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调整颈托,塑形后放置。
放置颈托时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5、颈托固定的同时,术者不得暂停查体,进一步检查判断伤情。
查体注意事项:头面部、耳、鼻、〃浣熊征〃、巴特尔征。
气管是否居中,胸骨有无骨折,胸廓挤压分离试验,心肺听诊,腹部触诊(四点法),骨盆挤压分离试验,会阴部。
背部、四肢有无损伤。
口述注意事项,患者是否有畸形出血红肿压痛。
背部查体可以放在侧翻时检查。
6、搬运6. 1侧翻术者行头锁固定,二助换改良斜方肌挤压锁(长短锁),术者和一助同时跪于患者右侧,术者搬扶患者肩部及臀部,一助搬扶患者腰部及大腿,由二助下口令,同时发力翻转。
翻转后,术者行背部查体。
6. 2上板一助查体结束后,下口令拉板。
二助下口令翻转平放。
术者行头锁,二助换斜方肌挤压锁(双肩锁)。
三人协作,二助下口令平移上板。
二助根据病人位置,指导平移。
注意事项:急救员动作统一协调,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头颈部转动和脊柱弯曲。
7、固定伤者:三人协作,将伤者躯体和四肢固定在长脊板上,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髅部、膝部固定带横行固定,踝关节固定带绕过足底“8”字形固定。
固定后,术者快速检查气管位置,呼吸脉搏,绑带松紧。
8、快速转运: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足侧的助手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头颈部情况。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操作中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用“五形拳”的方法徒手固定后再用颈托固定;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柱维持成一条直线。
(二)“五形拳”徒手固定操作规范1.头锁: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在伤者头顶位置,并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双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轻按额,食指和中指固定其面颊,无名指及小指放在耳下,不可盖住耳朵。
助手中指指在胸骨正中,以便术者调整位置。
2.胸背锁:术者位于伤者身体一侧,一手肘部及前臂放在伤者胸骨之上,拇指及食指分别固定于面颊上,另一手臂放在背部脊柱上,手指锁紧枕骨上,双手调整好位置后同时用力。
手掌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3.胸锁:伤者仰卧位,术者跪于伤者头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紧贴伤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伤者面颊。
另一手肘稳定后,手掌固定伤者前额。
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4.斜方肌挤压法(双肩锁):伤者仰卧位,术者位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双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
双手在伤者颈部两侧,拇指和四指分开伸展至斜方肌,掌心向上,手指指向脚部,锁紧斜方肌,双手前臂紧贴伤者头部使其固定。
5.改良斜方肌挤压法(头肩锁):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稳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一手如斜方肌挤压法般锁紧其斜方肌,另一手则像头锁般的固定伤者头部,手掌及前臂须用力将头部固定。
(三)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1、物品准备:一助:颈托、头部固定器、固定带等;二助:脊柱板(或担架)。
2、术者报告,表明现场环境安全,从侧面走向伤者,跪于其头肩位置,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随意活动,询问病情或检查病人时不要摇头或点头,可以用言语和眨眼表示;初步判断伤情:伤者诉颈部疼痛,双下肢感觉障碍;快速检查意识、脉搏及颈后部(颈后部查体手法:用左手中、食、无名指指腹从第三颈椎由上到下依次触摸颈椎棘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流程与要点
4、检查头颈部 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 医生检查头枕部,(颈椎形状、压痛) 确定颈椎骨折 上头锁 5、上颈托 助手检查测量伤员颈部的长度 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操作流程与要点
6、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 头—颈—胸—腹—背部—外生殖器— 下肢—上肢(未发现其他伤情) 7、上脊椎板 助手头胸锁、(2助准备脊椎板及约束带
广东省急救技能师资培训 颈椎损伤固定搬运操作
急救中心
颈椎损伤固定搬运
是院前急救创伤常用重要固定技术之一 需要3-4人熟练配合操作 本次比赛项目--3人配合
颈椎损伤固定搬运装备
颈椎损伤固定搬运装备
颈托
颈托
颈托使用方法
1. 测量患者尺寸:将患者头部置于直线 中立位或眼睛朝正前方位置,
2. 调整颈托位置以适合患者:4个成人尺 寸;3个儿童尺寸。
3. 调整并锁定可调颈托:调整下颏支撑 部件至第2步所选择尺寸;按压两侧按钮 以固定。
4. 初步定型颈托。
颈托使用方法
5. 在助手做头部固定情况下,放置颈托:将下 颏支撑部份放置于颏下,若需要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先取下 来,调整颈托;固定好前部份后,安装后侧部 份,粘贴好;(坐位)
表明身份、询问、判断
我是120急救医生,请问您现在那里不舒 服…..伤员男/女性\年龄、高处坠落,神 志清、诉颈部疼痛、下肢感觉障碍,
按颈椎损伤处理。 助手准备颈托 、及脊椎板
操作流程与要点
3、调整颈部位置 医生:告知伤员配合 上头锁:注意体位、手形和位置 调整头颈部:医生与助手配合 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示
者在头侧,同时观察头颈部情况 。
要求
医生指挥及报告:口令简洁, 整体配合:选手操作手法规范,动作交
替流畅 ,配合默契,过程紧凑。
头部定位
头锁-双手头部固定方法1
头胸锁
谢 谢!
完毕) 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的同侧)
操作流程与要点
8、整体侧翻 医生指挥,2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的
肩、髂和膝 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 侧卧位 ,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 查背部及脊柱。 9、放置脊椎板 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摆放在背部合适的位 置。将伤者轴位放置回仰卧位 。
操作流程与要点
对于一个仰卧位患者,在放置下颏部份之前, 先将后侧板放于颈后。
重点:不要在患者身上调整项圈; 储藏:请勿将项圈置于合拢状态,要敞开。
操作练习
坐位-助手固定头部
仰卧位—助手固定头部
脊柱损伤固定操作流程与要点
1、准备物品 1助:外科急救包(颈托、头部固定器等)、 2助:脊椎板 带手套 (参赛小组向评委报告) 2、现场评估 现场环境安全(医生)
10、脊椎板平移(推)伤员 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 医生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
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适位置。 11、头部固定 1助头胸锁,2助准备头部固定器,医生
上头部固定器。
操作流程与要点
12、脊椎板约束带固定 助手对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的顺序以约束带固定。 13、再次检查伤员 14、搬运伤员 医生指挥,平稳抬起伤者,足先行,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