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创伤的搬运护送PPT课件

创伤的搬运护送PPT课件
②救护人员骑跨跪于伤员的胸部,将伤员的双手 套于颈部;
③使伤员的头、颈、肩部离开地面,救护人员的 双手着地;
④救护人员拖带爬行前进。
(5)杠轿式此法为两名救护人员的搬运。 ①救护人两人对面站于伤员的背后,呈蹲位;
②各自用右手紧握左手腕,左手再紧握对方右 手腕,组成手座杠轿;
③伤员将两手臂分别置于救护人员颈后,坐在 手座杠轿上;
(二)搬运器材
担架是运送伤员最常用的工具,担架种 类很多。
1.担架器材
①折叠楼梯担架:便于在狭窄的走廊、曲折的 楼梯的搬运;
②折叠铲式担架:为医用专业担架,担架双侧 均可打开,将伤员铲人担架,
常用于脊柱损伤伤员的现场搬运;
③真空固定垫:可以自动(或打气)成形,并根 据伤员的身体形状将伤员固定在垫中,担架搬 运;
上颈托; ②另一人双手轻轻轴向牵引伤员的双踝部,使双下肢伸直;
③第三、四人双手托伤员肩背部及腰臀部,保持脊柱为一条直 线,平稳将伤伤员搬出。
(2)从倒塌物下搬出 ①迅速清除压在伤员身上的泥土、砖块、水泥板等倒塌物;
②清除伤员口腔、鼻腔中的泥土及脱落的牙齿,保持呼吸道通 畅:
③一人双手抱于伤员头部两侧牵引颈部; ④另一人双手牵引伤员双踝,使双下肢伸直; ⑤第三、四人双手平托伤员肩背部和腰臀部; ⑥四人同时用力,保持脊柱轴位,平稳将伤员移出现场。
③四人均单膝跪地;
④四人同时用力,保持脊柱为一轴线,平稳将伤员抬起, 放于脊柱板上;
⑤上颈托,无颈托颈部两侧用沙袋或衣物等固定; ⑥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或布带固定; ⑦6~8条固定带,将伤员固定于脊柱板; ⑧2~4人搬运。 (5)骨盆骨折移动
三人搬运方法:
①伤员骨盆固定;
②三人位于伤员的一侧;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2022年学习资料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2022年学习资料

胸背锁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头背锁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脊柱损伤病人搬运时的翻转手法-交叉手-推手-环抱手
交叉手-@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环抱手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推手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用双膝制动-·置双膝于伤病者头部两侧;-用双手按着伤病者头部,身体略向后挨,-再移动双膝紧夹伤病者头部。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轻过核础-王燕-2007年6月10日-共标诊晒-第上,第三到-金国体提销标事女子势格真,斯江队风员王幕在高 工-拜第二,-3-悟骨拆税位,-项耳上出圾意外-前三荧特-并非完全性损-骨折候位-主燕在做后国两周下时,璃不蜂斋杠太近,柱-完成第一需空翻之后刷挂-到离在-桑当-第六,第七-①-香推骨新脱-位,国完全-佳损伤下肢语关节,-肆关节和指可-右上胶能每-关书能够神屈-轻建洁额
·5.用蜘蛛带穿过伤病者腋下旁边的孔,越-过伤病者肩膊、胸膛、髋部、大腿、小腿,-并将其制动于脊椎板上;6.用三角绷带,把伤病者的手制动;-·7.确定伤病者已整体被固定于脊椎板-上,才可撤运。
AMS-。S-O入-6-SPENCER-SWV-9
脊柱损伤(坐姿)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流程:胸背锁一→颈部查体→后头锁一固定双肩-一→调整头部位置一→上颈托 全身检查一→胸背锁-一放置解救套一→后头锁扣好固定带一放衬垫,-一→胸背锁后头锁一→头部固定带三角巾固定膝 部-移动伤者头部固定器→固定伤者于长脊板上
脊柱损伤(俯卧位、仰卧位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伤者俯卧位,四肢展开,头偏向一侧-流程:头背锁→头肩锁-检查伤 、背部,一手抓肩,一手抓髋部-检查下肢,双下肢叠放,一手抓手腕、一手抓膝-拉起置于90度-面向外→胸背锁一 头肩锁→平放头胸-头锁→调整头部位置→安放颈托→检查全身→头胸锁-头肩锁「-手抓手腕,一手抓膝-拉起置于9 度(面向内)→平放头胸锁→双肩锁-平推脊柱板上→头胸锁→头部固定器→上约束带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ppt课件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ppt课件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原木滚动 法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二)颈椎损伤患者的手锁翻转法 适用于颈椎损伤患者的翻转和移动,最大限度地进 行“原木滚动”,稳定受伤脊椎,避免脊髓神经损 伤或加重损伤。 手锁方法包括头锁 、胸锁、头肩锁、肩锁、胸背 锁等。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锁
胸锁
头肩锁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1、确保环境安全。 2、救助者呼唤伤员以了解其清醒程度,向伤员表明自己的身份,根据伤员的叙述,当怀疑有 颈椎损伤时,应按颈椎损伤处理,并嘱咐伤员不要动,见步骤①。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3、救助者招呼助手携带器械共同处脊理柱损,伤见的固步定骤和搬②运。
助手B
助手A
救助者
4、助手A首先用胸锁将伤员固定在地上,见步骤③。 5、救助者头锁,固定好后,助手A可离开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肩 锁
胸背 锁
头肩 锁
定位 复位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 原动头木翻肩滚转 肩 锁锁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蜘蛛带固定 头部固定器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坐位颈 椎损伤 的固定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锁、胸 背锁固定
复位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顶肩拖 腋法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顶肩拖 腋法
9、检查后如无损伤和出血可以准备翻转伤员,助手A胸锁,救助者换头肩锁,助手A 与助手B准备翻转伤员,见步骤⑧。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翻转伤员
10、助手A抓住伤员肩、髋部,助手B抓住伤员腰、膝部,由救助者发令,3人同时翻
转伤员,见步骤⑨、⑩)。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急救技术培训PPT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急救技术培训PPT

(2)指压止血法----头面部的止血
填塞止血法 适用于颈部、臀部大而深的伤口。方法,先用镊子夹住无菌 纱布并塞人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血,可再加纱布,最
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根部包扎固定。
颈部外伤包扎
桡、尺动脉按压点 手指的止血
上臂、下肢的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二、包扎: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急救技术
1.止血、包扎
出血种类
1、按出血部位分: 内出血:身体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出血 外出血:体表的伤口出血
2、按损伤血管分: 动脉出血:量大鲜红,呈喷射状、搏动性 静脉出血:暗红色,持续从伤口外溢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的点、片状渗血
止血的常用方法:
(1) 局部加压包扎法 (2)指压止血法;
经; ⑸ 注明时间,一小时松一次。 (6)注:颅脑损伤的的病人,鼻腔、外耳道有
出血时,不能堵塞,防止逆流至颅腔内,引 起颅内感染。
对于使用止血带的伤者,必须在显著部位注明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如无条件,需向参与转运 者说明止血带使用的时间。
(1)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 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对于有脊柱损伤的伤者: 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出现脊柱的弯曲。一般使 用三人搬运法,严禁背、抱或二人抬。运送脊 柱骨折伤者,应使用硬质担架。
有颈椎损伤者: 搬运过程中必须固定头部,如:在颈部及头部 两侧放置沙袋等物品,防止头颈部的旋转。注 意,对怀疑有脊柱骨折或不能除外脊柱骨折者, 必须按照有脊柱骨折对待。
固定原则
1 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2 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3 夹板的长度应超过骨折处远近两个关节 4 骨折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5 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6 暴露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血运,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课件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课件
员甲先用头锁为伤病者制动; ⅲ.把伤病者头部置于正中位置(伤病者的头部与身 躯的轴心线须成一直线)。如在转动伤病者头部时, 伤病者感到痛楚,应立即停止转动,不要使用硬颈套;
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
©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仁斌 等 编著 13
ⅳ.学员乙用手指量度伤病者肩顶至下巴的 距离,再量度颈托下缘硬胶边至手指顶的距 离,把红点移至指顶孔并扣紧孔锁;
▲平移(推)伤员:l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 医生改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平移至 脊柱板中间,并调整上下位置。
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
©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仁斌 等 编著 16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通过上头锁调整颈部位置,使鼻尖位 于躯体中轴线上(胸骨正中)。
▲检查头颈部: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医生检查头枕部, 包括颈椎形状、压痛等。上头锁,上颈托,助手检查测量伤 员颈部的长度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次序为,颜面—胸— 腹—骨盆—下肢—上肢。
鬓(手臂平衡,手肘离地); iv.再用力捉紧伤病者肩部。
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
©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仁斌 等 编著 8
头肩锁:利用整体翻身法来翻动 伤病者时之头部固定法。
i.先跪于伤病者头顶部的位置;
ii.翻向的一方使用长手,并把 该手手肘固定在大腿近膝处,抓 着伤病者肩部,并用前臂内侧紧 贴头部(不要翻腕); iii.短手的手肘固定在另一大 腿上,拇指置於眉頂額角,其他 手指捉緊傷病者枕部。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
©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仁斌 等 编著 0
一、 脊柱创伤包括
▲ 椎骨受压骨折 ▲ 骨折产生的小骨碎片 ▲ 半脱位 ▲ 过度拉伸或撕裂韧带及肌肉

急救基本技能搬运ppt课件

急救基本技能搬运ppt课件
38
担架搬运病人方法(二)
(4)转弯: ① 宽敞楼道转弯:担架可以顺利安全平
抬转弯,不必抬担架超过楼梯扶手。 ② 狭窄楼道转弯:担架在楼道转弯困难
要高抬担架超过楼梯扶手再缓慢转弯。 (5)担架上车时要伤病员头先上,脚后
上。 (6)将搬运伤病员的担架放在担架车上
要把两侧保护杆拉起固定。
39
40
搬运伤病员的注意事项 (二)
(4)搬运体重过重和神志不清的伤员时, 要充分预见搬运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有 效防范措施,防止搬运途中发生伤员坠落、 摔伤等问题。
(5)在特殊的现场,应按特殊的方法进行 搬运。火灾现场,在浓烟中搬运伤员,应弯 腰或匍匐前进;在毒气泄漏的现场,搬运者 应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使用防毒面具,以 免被毒气熏倒。
11
12
背负法
担架员背朝向伤员蹲 下,让伤员将双臂从 担架员肩上伸到胸前, 两手紧握。担架员抓 住伤员的大腿,慢慢 站起来。
适用老幼、体轻、清
醒的伤患者,更适用
于搬运溺水病人。如
有上、下肢,脊柱骨
折不能用此法。
13
14
拖行法
担架员抓住伤员的踝部或双肩,将伤员 拖出现场。如伤员穿着外衣,可将其钮
三至四人,搬运方法同脊柱骨折。首 先要有专人牵引,固定头部,然后一 人托肩,一人托臀,一人托下肢,动 作一致抬放到硬板担架上,颈下必须 垫一小垫,使头部与身体成直线位置。 颈两侧用沙袋固定或用颈托(临时颈 托也可),肩部略垫高,防止头部左 右扭转和前屈、后伸。
52
胸、腰椎骨折的搬运
先将铲式担架平放在伤员一侧,
然后由3-4人,分别扶托伤员的头、
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把伤
急救基本技能-搬运
学习目标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教学课件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教学课件

VS
详细描述
胸椎损伤患者需立即进行固定与搬运,以 避免二次伤害。在搬运过程中,应保持患 者的呼吸通畅,避免呼吸道梗阻。同时, 需注意保护患者的胸腹部器官,避免剧烈 晃动和挤压,以确保安全转运。医护人员 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
案例三:腰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使学员能够准 确、清晰地传递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和安全性。
培养学员在团队中合理分工、密切配 合的能力,确保固定和搬运工作的顺 利进行。
THANKS
感谢观看
搬运时应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如使用过猛或不当的搬运方式。
遵循正确的搬运姿势
搬运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如保持患 者头部、颈部和躯干在一条直线上, 避免扭曲或旋转。
常用搬运方法与技巧
平板搬运法
滚动搬运法 抱持搬运法
搬运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搬运前评估
在搬运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 估,了解患者的伤情和搬运难度,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教学课件
• 脊柱损伤概述 • 脊柱损伤固定技术 • 脊柱损伤搬运术 •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案例分析 •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教学总结
01
脊柱损伤概述
脊柱损伤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脊柱损伤的原因与症状
原因
症状
脊柱损伤的紧急处理
01
0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稳定伤情
03 呼叫急救
02
制定合适的搬运方案。
搬运人员培训
确保搬运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熟 悉正确的搬运技巧和注意事项。
搬运设备选择
根据患者的伤情和搬运难度选择 合适的搬运设备,如担架、床等。
04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案例分析

脊柱损伤护理课件

脊柱损伤护理课件
脊柱损伤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脊柱损伤概述 • 脊柱损伤的评估与诊断 • 脊柱损伤的护理原则 • 脊柱损伤的康复训练 • 脊柱损伤的预防与保健 • 脊柱损伤护理案例分享
脊柱损伤概述
01
脊柱损伤的定义
01
脊柱损伤是指由于外力或长期压 力导致的脊柱骨、椎间盘和周围 软组织的损伤。
康复训练应该逐渐增加强度,避免过度劳 累和损伤。
保持正确的姿势
定期检查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应该保持正确的 姿势,以避免进一步损伤脊柱。
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定期 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
脊柱损伤的预防与
05
保健
预防措施与建议
01
保持正确的坐姿
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保持头部和 脊柱的正确姿势。
定期随访
在康复期,需要定期随访患者,评估 康复效果和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心理支持
在康复期,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需要给予心理支持 和帮助。
预防与保健
加强锻炼
通过加强锻炼,提高脊柱的稳定性和耐受性 。
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 。
诊断技术与工具
01
02
03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 脊柱损伤进行诊断。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 度等检查,评估神经损伤 程度和预后。
基因检测
针对某些遗传性脊柱疾病 ,可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 诊断。
注意事项与难点
早期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位颈 椎损伤 的固定
头锁、胸 背锁固定
复位
顶肩拖 腋法
顶肩拖 腋法
蜘蛛 带固

防止病
人呕吐 误吸同 时检查 固定效 果
用蜘蛛 带和头 部固定 器固定
卸头盔
检查背 部
翻转 身体
车内颈椎 损伤固定
头锁、 胸背锁
解救 套
头部固定 器固定
自制解救套车内固定
小儿车祸后固定方法
1、确保环境安全。 2、救助者呼唤伤员以了解其清醒程度,向伤员表明自己的身份,根据伤员的叙述,当怀疑有 颈椎损伤时,应按颈椎损伤处理,并嘱咐伤员不要动,见步骤①。
3、救助者招呼助手携带器械共同处理,见步骤②。
助手B
助手A
救助者
4、助手A首先用胸锁将伤员固定在地上,见步骤③。 5、救助者头锁,固定好后,助手A可离开。
9、检查后如无损伤和出血可以准备翻转伤员,助手A胸锁,救助者换头肩锁,助手A 与助手B准备翻转伤员助手B抓住伤员腰、膝部,由救助者发令,3人同时翻 转伤员,见步骤⑨、⑩)。
头肩 锁
11、助手A检查脊柱和背部,如无损伤可上脊柱板。助手A与助手B将脊柱板放置于 伤员身体下,3人同时翻转将伤员放平。助手A胸锁,救助者换肩锁,见步骤⑾。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蔚百彦
.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 骼,是身体的支柱, 有负重、减震、保护
和运动等功能。
一、概述
颈椎骨折与脱位占脊椎损伤的20%~25%,常 见于第l颈椎(寰椎)和第2颈椎(枢椎)、第4~6颈椎。 寰椎、枢椎的损伤易损伤呼吸中枢,多数伤员死于 意外现场。临床见到的伤员主要是颈椎不稳及半 脱位者。颈椎受外伤后,怀疑颈椎骨折或脱位时必 须用颈托固定。但颈托不能完全固定头颈部,搬运 伤员时必须配合头部固定器和脊椎固定板。
17、救助者与助手A、助手B、助手C,共4人站(蹲)在担架的4个角,救助者发令后 同时抬起伤员,见步骤⒂、⒃。
• 卧位固定 • 坐位颈椎损伤的固定 • 卸头盔颈椎的固定 • 模拟车内颈椎损伤固定
卧位 固定
头肩 锁
胸背 锁
头肩 锁
定位 复位
头 原动头木翻肩滚转 肩 锁锁
蜘蛛带固定 头部固定器
三、现场处置
(一)颈椎损伤的处理原则 头颈部制动、躯干制动,防止移动。必须移动伤员时,先 用颈托固定颈部制动,以免头颈部扭转、屈曲而加重或造 成颈髓损伤。采取轴向移动身体,翻转伤员时尽量采用 “原木滚动法”,搬抬时采取手锁翻转法配合“水平搬抬 法” 如果伤员没有意识,则开放气道,检查呼吸,采取必要 的生命支持措施。转运时需用专用担架及固定设备稳妥固 定后转运。专用担架为脊柱固定板,固定设备为头部固定 器、颈托、约束带等。铲式担架不能单独作为颈椎损伤患 者的搬抬工具使用。
双肩 锁
12、助手A与助手B双手抓脊柱板,救助者发令后同时平推伤员。调整伤员位置。 如有需要进行上下调整,见步骤⑿。
13、救助者头锁,助手A与助手B同时为伤员上约束带,共3根,上身2根交叉,下肢1 根横跨膝关节,见步骤⒀ 、⒁ )。
14、助手A胸锁,救助者与助手B上头部固定器。 15、助手A与助手B固定手臂,对不能配合的伤员,可使用约束带将其双手固定。 16、救助者检查约束带固定的松紧度,左右平移不能大于20cm。
解救套 (短脊板)
颈托
脊椎固定板
(长脊板)
二、现场诊断
病史:如交通伤、剧烈碰撞、高处坠落、头 部和背部受伤等。
临床特征:颈后剧烈疼痛,局部压痛明显,伴有枕 后放射痛,颈部活动受限。第3颈椎以下的损伤,除 颈后疼痛外,颈前也有疼痛,颈周围压痛明显,可出 现脊髓受损症状。
意识不清的伤员不能叙述病情, 按照疑似伤员进 行颈椎固定
原木滚动 法
(二)颈椎损伤患者的手锁翻转法
适用于颈椎损伤患者的翻转和移动,最大限 度地进行“原木滚动”,稳定受伤脊椎,避 免脊髓神经损伤或加重损伤。
手锁方法包括头锁 、胸锁、头肩锁、肩锁、 胸背锁等。
头锁
胸锁
头肩锁
肩锁
胸背锁
急救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运用上述手法。在搬运此 类伤员时,急救人员要注意方法,同时避免自己受伤。
(三)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
1.控制现场 2.将俯卧的伤员翻转成仰卧位 助手A在伤员的身旁跪下,首先用头背锁固定伤员头颈部, 救助者跪在伤员的头顶位置,用头肩锁(改良斜方肌挤压法) 同定伤员头部,助手B在助手A身旁靠近伤员下肢处跪下。 助手A对伤员进行肢体摆放,使伤员适合翻身,助手B协助。 3人按“原木滚动”原则将伤员转到90°侧位,转动时保 持头、颈、胸、腰、腹在同一轴向。助手A对伤员进行胸 背锁固定并发出指示后,救助者才可松开头肩锁,转换另一 侧进行头肩锁。救助者指示助手A和B对伤员进行躯体轴位 转动,使伤员成仰卧位。助手A对伤员进行胸锁固定并发出 指令,救助者更换成头锁固定。
6、助手A用食指或中指沿伤员胸骨上凹划至胸骨与两乳连线中点定位。救助者以头锁 做牵引复位,使伤员鼻尖、下颌与助手A的中指成一直线,见步骤④)。
7、助手A检查伤员颈部有无损伤,确认无损伤后可测量颈部并上颈托,见步骤⑤ ⑥)。
8、助手A与助手B分别检查伤员上肢和下肢、胸腹部、骨盆等。按照由上至下、 由内到外的原则检查见步骤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