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1)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6)指压股动脉:适用于一侧下肢的大 出血。
方法如下图所示。用手掌根用力压迫伤肢 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 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
(7)指压腘动脉:适用于一侧小腿及 足踝的大出血。
方法是用双手拇指用力压迫腘窝横纹 中点处。
(8)指压胫后动脉、足背 固定材料
1、木制夹板 2、可塑性夹板 3、充气夹板 4、负压气垫 5、塑料夹板 6、其他材料 :如特制的颈部固定器、股骨
骨折的托马斯固定架 7.紧要时就地取材:
竹棒、树枝、杂志、刺刀、衣服等
上 臂 骨 折 固 定
大腿骨折固定
下肢不全离断伤,此病人最终截肢
右手毁损伤(机器搅压)
左大腿皮肤脱套、肌肉毁损
左小腿中下段不全离断伤
左面部大片软组织毁损缺失
左上臂不全离断伤(机器绞压)
开放性腹部外伤(肠管脱出体外)
腹部贯穿伤
抢救原则
先抢 后救 先重 后轻 先急 后缓 先止血 后包扎 先固定 后搬运 先救命 后保功能。
表浅异物可以先去除,再包扎; 如异物为尖刀、钢筋、木棍、尖石块,并扎入
伤口深部,不要轻易拔除,应维持异物原位不 动; 敷料上剪洞,套过异物,置于伤口上; 然后用敷料卷圈放在异物两侧,将异物固定。 最后包扎。
常熟120
包扎的注意事项
① 包扎伤口时,先简单清创并盖上消毒纱布, 然后再包扎。操作小心、谨慎,不要触及伤 口,以免加重疼痛或导致伤口出血及污染。
出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ml) 时,就有生命危险。出血伤员的急救,只要 稍拖延几分钟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因此,外伤出血是最需要紧急处理的危重症 之一,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脊柱搬运步骤和注意事项

做双肩锁 放开 头胸锁动作;考员B与 考员C做平移动作 考员B与考员C同时平移患者
从肩部-髋部-(下肢-双脚 (由考员C 完成)); 做头胸锁
头部固定器固定,稳定 做上头部固定器动作
大叔,刚刚我们对你进行了 放开 头胸锁动作 搬运稳定措施,现在要送你 回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请你放心。患者目前生命体 征正常,途中注意监护。 准备起。口令1、2、3、起 考员A\B\C\D 位于担架四角
准备侧翻,口令1、2、3、 翻
出场,走到患者右侧退步, 准备协助侧翻
与考员C 做好侧翻动作;抱 伤员的肩、髂和膝部
考员B右手与考员C左手在髋 部交叉
考员 A 考员 A 考员 D 考员 A 考员 B 考员 A 考员 B 考员 A 考员 B 考员 A 考员 A 考员 B
考员 A
考员 B 考员 B
考员 A
准备落。口令1、2、3、落 考员A\B\C\D 位于担架四角
整理急救物品,按医疗垃圾 做整理、洗手动作。 处理,洗手,书写记录。操 作完毕。
注意靠担架腿为蹲位。(单 腿蹲位)
注意靠担架腿为蹲位。(单 腿蹲位)
考员 考员 A 开场 考员 A
考员 A
考员 B 出场 考员 A 考员 A
考员 A
考员 A 考员 B 考员 A 考员 C 考XX,物品 准备完毕,请指示。
动作
注意事项
前方有一患者高处坠落,四 1、环顾四周;2、举手示
周环境安全,已做好职业防 意;3、看手表;4、从伤者
动作)-腹部(注意顺序左上
部-左下腹-右下腹-右上腹)
-骨盆(2个动作,交换)-会
阴-右腿(注意膝关节、踝关
节活动、触摸足背动脉)-左
腿(注意膝关节、踝关节活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2022年学习资料

胸背锁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头背锁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脊柱损伤病人搬运时的翻转手法-交叉手-推手-环抱手
交叉手-@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环抱手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推手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用双膝制动-·置双膝于伤病者头部两侧;-用双手按着伤病者头部,身体略向后挨,-再移动双膝紧夹伤病者头部。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PPT
轻过核础-王燕-2007年6月10日-共标诊晒-第上,第三到-金国体提销标事女子势格真,斯江队风员王幕在高 工-拜第二,-3-悟骨拆税位,-项耳上出圾意外-前三荧特-并非完全性损-骨折候位-主燕在做后国两周下时,璃不蜂斋杠太近,柱-完成第一需空翻之后刷挂-到离在-桑当-第六,第七-①-香推骨新脱-位,国完全-佳损伤下肢语关节,-肆关节和指可-右上胶能每-关书能够神屈-轻建洁额
·5.用蜘蛛带穿过伤病者腋下旁边的孔,越-过伤病者肩膊、胸膛、髋部、大腿、小腿,-并将其制动于脊椎板上;6.用三角绷带,把伤病者的手制动;-·7.确定伤病者已整体被固定于脊椎板-上,才可撤运。
AMS-。S-O入-6-SPENCER-SWV-9
脊柱损伤(坐姿)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流程:胸背锁一→颈部查体→后头锁一固定双肩-一→调整头部位置一→上颈托 全身检查一→胸背锁-一放置解救套一→后头锁扣好固定带一放衬垫,-一→胸背锁后头锁一→头部固定带三角巾固定膝 部-移动伤者头部固定器→固定伤者于长脊板上
脊柱损伤(俯卧位、仰卧位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伤者俯卧位,四肢展开,头偏向一侧-流程:头背锁→头肩锁-检查伤 、背部,一手抓肩,一手抓髋部-检查下肢,双下肢叠放,一手抓手腕、一手抓膝-拉起置于90度-面向外→胸背锁一 头肩锁→平放头胸-头锁→调整头部位置→安放颈托→检查全身→头胸锁-头肩锁「-手抓手腕,一手抓膝-拉起置于9 度(面向内)→平放头胸锁→双肩锁-平推脊柱板上→头胸锁→头部固定器→上约束带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院前急救四大技术

拖毯法
爬行法
爬行法:无骨折、上肢无受伤、不能够站立行走的伤 病员,且环境狭窄或有浓烟,如狭小的山洞、火灾时。
将伤病员的双手用布条或绳子系牢,搭在自己脖子上, 然后骑跨在伤病员身上,爬行前进。
双人徒手搬运
四手座抬法 三手座抬法 两手座抬法 前后扶持法
四手座抬法
四手座抬:救护人员四只手形成口字形。此法 要点是两人的手必须握紧,移动步子必须协调 一致,且伤病员的双臂都必须搭在两个救护人 员的肩上
(二)骨折临时固定的原则 首先扼要地了解伤情,先查生命体征后查局部伤情,
以确定损伤性质、部位和范围。 先止血、包扎,再固定。有休克先抗休克。 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 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适应,长度应超
过上下关节。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三、固定
二)骨折临时固定的原则 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可适当加厚垫。 松紧适度,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四肢骨折固定,先固定骨折上端,后固定骨折下端,
单人徒手搬运法
扶行法 抱行法 背负法 拖行法 爬行法
扶行法
适用于较轻、清醒、无骨折,能步行伤者 救护者站在伤者一侧,使病员一侧上肢绕过自
己的颈部;用手抓住伤员的手,另一只手绕到 伤员背后,搀扶行走。
扶行法
抱行法
适用于体重较轻伤者。是短距离搬运的 最佳方法,脊柱/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指压止血法
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骨弓根部 的搏动点(颞浅动脉)止血。
颜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 缘的搏动点(面动脉)止血。
颜面部出血
指压止血法
颈部、面深部、头皮部出血:用拇指或其
搬运术

搬运术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和在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
规范、科学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是至重要的。
从整个急救过程看,搬运是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将搬运视作简单体力劳动的观念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一、搬运方法有徒手搬运和器械(工具)搬运两种方法。
现代各种灵巧、实用搬运工具的问世,住房和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正确、规范和科学的院前急救搬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徒手搬运是指在搬运伤员过程中凭人力和技巧,不使用任何器具的一种搬运方法。
该方法常适用于狭窄的阁楼和通道等担架或其他简易搬运工具无法通过的地方。
此法虽实用,但因其对搬运者来说比较劳累,有时轻易给伤病员带来不利影响。
1、搀扶由一位或两位救护人员托住伤病员的腋下,也可由伤病员一手搭在救护人员肩上,救护人员用一手拉住,另一手扶伤病员的腰部,然后与伤病员一起缓慢移步。
搀扶法适用于病情较轻、能够站行走的伤病员。
作用是不仅给伤病员一些支持,更主要能体现对伤病员的关心。
1、背驮救护人员先蹲下,然后将伤病员上肢拉向自已胸前,使伤病员前胸紧贴自己后背,再用双手反伤病员的大腿中部,使其大腿向前弯曲,然后救护人员站立后上身略向前倾斜行走。
呼吸困难的伤病员,如心脏病、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以及胸部创伤者不宜用此法。
2、手托肩掮有两种方法:①将伤病员的一上肢搭在自己肩上,然后一手抱住伤病员的腰,另一手起大腿,手掌托其臀部:②将伤病员掮上,伤病员的躯干绕颈背部,其上肢垂于胸前,搬运者一手压其上肢,另一手托其臀部。
3、双人搭椅由两个救护人员对立于伤病员两侧,然后两人弯腰,各以一手伸入伤病员大腿下方面而相互十字交叉紧握,另一手彼此交替支持伤病员背部;或者救护人员右手紧握自己的左手手腕,左手紧握另一救护人员的右手手腕,以形成口字形。
这两种不同的握手方法,都形成类似于椅状而命名。
此法要点是两人的手必须握紧,移动步子必须协调一致,且伤病员的双臂都必须搭在两个救护人员的肩上。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39健康网)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人员。
1. 止血技术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
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使用时根据创伤情况,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将几种止血方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止血带止血法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
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2. 包扎技术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等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步治疗。
绷带包扎①手部“8”字包扎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三角巾包扎①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伤病员的搬运及注意事项

伤病员的搬运及注意事项危重伤病员的搬运及注意事项时间:2012-8-3 四人搬运法三人搬运法危重伤病员的搬运 1. 脊柱、脊髓损伤(四人搬运法)一人在伤员的头部,双手掌抱于头部两侧纵向牵引颈部,有条件时戴上颈托;另外三人在伤员的同一侧(一般为右侧),分别在伤员的肩背部、腰臀部、膝踝部,双手掌平伸到伤员的对侧;四人单膝跪地,同时用力,保持脊柱为中立位,平稳地将伤员抬起,放在脊柱板上,头部固定;6至8根固定带将伤员固定在脊柱板上。
2. 骨盆骨折的搬运(三人搬运法)先固定伤员的骨盆,三名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一人位于伤病员的胸部,伤病员的手臂抬起置于救护员的肩上。
一人位于腿部,一人专门保护骨盆,双手平伸,同时用力,抬起伤病员放于硬板担架上,头部、双肩、骨盆、膝部用宽布带固定于担架上,防止途中颠簸和转动。
3. 颅脑损伤颅脑损伤者常有脑组织暴露和呼吸道不畅等表现。
搬运时应使伤病员取半仰卧位或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组织暴露者,应保护好脑组织,并用衣物、枕头等将伤病员头部垫好,以减轻震动,注意颅脑损伤常合并颈椎损伤。
4. 胸部伤胸部受伤者常伴有开放性血气胸,需包扎。
搬运已封闭的气胸伤病员时,以座椅式搬运为宜,伤病员取坐位或半卧位。
有条件时最好使用坐式担架、折叠椅或能调整至靠背状的担架。
5. 腹部伤伤病员取仰卧位,下肢屈曲,以防止腹腔脏器受压而脱出,脱出的肠管要包扎,不要回纳,此类伤病员宜用担架或木板搬运。
6. 休克病人病人取平卧位,不用枕头,或取脚高头低位,搬运时用普通担架即可。
7. 呼吸困难病人病人取坐位,不能背驮,用软担架(床单、被褥)搬运时注意不能使病人躯干屈曲,如有条件,最好用折叠担架(或椅)搬运。
8. 昏迷病人昏迷病人咽喉部肌肉松弛,仰卧位易引起呼吸道阻塞,此类病人宜采用平卧位并使头转向一侧或采用侧卧位,搬运时用普通担架或活动床。
搬运注意事项(1)先止血、包扎、固定,然后搬运。
伤病员四肢骨折时,由于骨折断端比较锋利,容易刺破血管和刺伤毗邻的神经,前者损伤易出现大出血,后者损伤易出现相应的肌肉和肢体的瘫痪,这两种状况对于伤病员来说都是致命的二次伤害。
搬运术精简版

(7)负压真空担架(图110)
(8)吊篮担架(图111)
(9)救护车担架(图112)
(10)医院担架床
(11)急救车(图113)
(12)医用直升机
2、非医疗器械
(1)座椅(有轮、无轮):用途同轮椅。
(2)自制担架法:常在没有现成的担架而需要担架搬运伤病员时。
(3)毛毯搬运法(搬抬、拖行):
【注】
1.搬抬法
(1)腰部挺直抓紧毛毯边沿(卷起毛毯边缘);(图114)
(2)抬起伤者。
2.拖行法拉动毛毯前行,伤者头部必须离地。(图115)
3.木板搬运法(门、床板)现场怀疑脊柱损伤,无专业医疗工具。中间有玻璃、纱帘等非木性门慎用,尽可能平整。
上述不论哪种运送患者的方法,在途中都要稳妥,切忌颠簸。
24.乙行头胸锁,固定:丙可将伤者双腿放上脊柱板。
25.甲行双肩锁,固定。
26.乙丙双臂叠放(丁稳住脊柱板),甲喊号将伤者平推至脊柱板上。
27.如头部没在于正确位置(耳部没与槽对齐)行下列方法(图128):
(1)甲行双肩锁。
(2)乙丁分别一手扶肩,一手插到腋窝下(顶肩推腋法)。
(3)甲喊号,上或下移动伤者于正确位置。
"二"一一跪:要求搬运人员(4人)同时单膝(近担架腿)跪下,腰部挺直,手拿担架。
"三"一一起:要求两头端的搬运人员先略抬起一点,再发口令4人同时抬起担架。
"四"——迈:要求搬运人员(4人)同时先迈近担架腿。
"五"——走:要求搬运人员(4人)同时迈远离担架的腿前行。
28.乙行头胸锁,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骨受压骨折 骨折产生的小骨碎片 半脱位 过度拉伸或撕裂韧带及肌肉
二、脊柱创伤原因 ▲任何对头、颈、躯体或脊柱产生的猛烈 撞击 ▲突然对颈或躯体产生的加速、减速或侧 弯力的事故 ▲任何跌倒情况,尤其是长者 ▲从任何机动或其他动力运输工具中被抛 出或跌下 ▲高处坠落 ▲其他
三、脊柱创伤的症状 ▲颈或背部出现疼痛 ▲颈或背部活动时出现疼痛触诊后颈或背 部中线处时出现疼痛 ▲脊柱变型 ▲颈或背部肌肉出现肌卫或肌僵直 ▲肢体出现瘫痪、轻瘫、麻痹或麻刺感觉 ▲出现神经原性休克的症状
四、固定脊柱的适应症 ▲ 钝性创伤者出现下列情况应行脊柱固 定 ▲ 清醒程度改变: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15 分 ▲ 脊柱疼痛或触痛 ▲ 出现神经性缺损主诉或体征 ▲ 脊柱结构变形
手按着伤病者头部,身体略向后 挨,再移动双膝紧夹伤病者头部。
肩锁:主要用作把伤病者向上下或横移 的头肩固定法。 i.分开双膝并跪于伤病者头顶部位置; ii.双手捉着伤病者肩部(翻腕); iii.用双前臂骨侧夹紧伤病者头部两 鬓(手臂平衡,手肘离地); iv.再用力捉紧伤病者肩部。
头肩锁:利用整体翻身法来翻动 伤病者时之头部固定法。 i.先跪于伤病者头顶部的位置; ii.翻向的一方使用长手,并把 该手手肘固定在大腿近膝处,抓 着伤病者肩部,并用前臂内侧紧 贴头部(不要翻腕); iii.短手的手肘固定在另一大腿 上,拇指置於眉頂額角,其他手 指捉緊傷病者枕部。
五、 脊柱固定方法和流程 目标:是将脊柱不稳定的患者仰卧固定在一块 坚硬长背板上并将他放置在中心直线位置,即 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置逐 一固定。 姿势:脊柱某一部分骨折经常与脊柱其他部分 骨折有关系,因此整个承重的脊柱应作一个整 体考虑而固定及支撑整个脊柱以达到适当的固 定。仰卧姿势是最稳定的姿势,可确保操作、 搬运及运送病人时的的持续支撑。 材料:半脊板、固定背心、脊柱固定担架、固 定带、颈托、头部固定器等。
▲整体侧翻:l医生指挥,2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 的肩、髂和膝 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侧卧位, 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查背部及脊柱后,拉脊 柱板纵向摆放在背部合适的位置,将伤者同步放置回 仰卧位 。 ▲平移(推)伤员:l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 医生改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平移至脊 柱板中间,并调整上下位置。
颈托使用:颈托是一种承托颈部的装备。 其作用是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保护受伤 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但套上硬颈套并 不能完全制动,因此,在运送伤病者时, 仍须格外小心。
使用程序
ⅰ.劝谕伤病者不要乱动,并保持头部于现有姿势; ⅱ.学员甲先用头锁为伤病者制动; ⅲ.把伤病者头部置于正中位置(伤病者的头部与身 躯的轴心线须成一直线)。如在转动伤病者头部时, 伤病者感到痛楚,应立即停止转动,不要使用硬颈套;
ⅳ.学员乙用手指量度伤病者肩顶至下巴的 距离,再量度颈托下缘硬胶边至手指顶的距 离,把红点移至指顶孔并扣紧孔锁; ⅴ.将颈托套入伤病者颈部,轻轻把颈托拉紧, 直至颈套下巴托的中轴线与伤病者的轴心线 成一直线,把颈套收紧及固定。
操作流程及步骤 ▲准备物品:外科急救包(颈托、头部固定器等)、脊柱板。 ▲现场评估、判断:包括现场环境、询问伤员病情,告知伤 员配合。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通过上头锁调整颈部位置,使鼻尖位 于躯体中轴线上(胸骨正中)。 ▲检查头颈部: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医生检查头枕部, 包括颈椎形状、压痛等。上头锁,上颈托,助手检查测量伤 员颈部的长度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次序为,颜面—胸— 腹—骨盆—下肢—上肢。 ▲为患者准备上脊柱板:l助手头胸锁、2助准备脊柱板及约 束带完毕,l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的同侧)。
手法: 分头锁、肩锁、头肩锁 头胸锁、胸背锁
头锁:主要用作固定头部。 用双手制动
i. 先跪在伤病者头顶部的位置; ii. 将双手手肘固定在地上或膝上 iii.把双手手指尽量张开,拇指放在 伤病者额顶,食指与其他手指分 叉开而不覆盖着耳朵,捉紧头 颅。
用双膝制动 i. 置双膝于伤病者头部两侧;用双
▲头部固定:1助头胸锁,2助准备头部 固定器,医生上头部固定器并固定。 ▲脊柱板约束带固定:对胸部、髋关节、 膝关节、踝关节、双足以约束带固定, 检查松紧度。再次检查伤员后,搬运伤 员,注意保持平稳。
俯卧位翻法
交通意外受困于车内的伤病者
谢 谢!
头胸锁: 作转换其它制动锁或放置头枕时的 制动手法。 i.跪或半蹲跪在伤病者侧; ii.近额的手肘固定在膝上或小腿内侧,用手 指按着伤病者前额; iii.把另一手臂枕于伤病者胸骨上或肩膊处, 用拇指及中指分按伤病者两颧,手掌须弧曲 但不可盖着伤病者口鼻。
胸背锁: 用作把坐着的伤病者 躺卧在脊椎板上或脱除头盔 的头颈胸背固定法。 i.先跪在伤病者侧旁正向病者; ii.用双臂夹着伤病者的胸部及 背部; iii.再把双手手腕向下压锁, 并紧捉伤病者的颧骨/下巴 及后枕部,而手掌不可覆盖 着伤病者的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