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药物化学》> 作业系统> 答题

第一次作业:

1、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区别与联系?试举例说明。

有效成分是指具有医疗效用或生理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常见的有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挥发油、黄酮类、醌类等。如果尚未提纯而得到的是一个混合物,但是在药理和临床上有效则称为"有效部分”或"有效部位”。

无效成分是指相对某一疾病而显无效的化学成分,如糖类、蛋白、油脂等。无效成分又叫做杂质,可分为水溶性杂质和脂溶性杂质。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例如鞣质:在多数中药中为无效成分,但在地榆、五倍子等中则被认为是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收敛的作用。过去认为无效的成分,如多糖、蛋白质等,目前通过研究发现蘑菇多糖、天花粉蛋白质等具有重要的医药功能,而成为有效成分。

2、说出一级代谢产物和二级代谢产物的区别,每类产物举三例。

一级代谢物: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生存所产生的产物,每种生物都含有的,包括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等。

二级代谢物是生物体通过各自特殊代谢途径产生,反映科、属、种的特性物质,不是每种中药都有。二级代谢产物往往有特殊活性。如:糖和苷、苯丙素类、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甾体及醌类等。

3、溶剂提取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提取的因素

1)、基本原理

利用药材中各种化学成分在不同极性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选择与有效成分能相互溶解,而对无效成分及其它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中药药材组织中尽可能的溶解出来的方法。

2)、影响因素:

药材的粉碎度:药材粉碎越细、总表面积越大,接触越充分,提取效率越高。

温度:一般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加快,有利于提取。

浓度差:粉碎后的药材颗粒界面内外,提取溶剂的中有效成分的浓度差越高,提取效率越大。最好的增大浓度差的方法是:搅拌、换溶剂、渗漉。

时间:提取需要时间,但却不是越长越好。一旦组织内外达到提取平衡,再长的时间也是无用的。必须通过改变内外浓度差来提高提取效率,而不能一味延长提取时间。

药材的新鲜程度:新鲜的药材,组织已经充盈水分,很难用溶剂进行提取。尤其用有机溶剂提取时,宜用干燥药材。同理,用水提取含有大量油脂类的药材时,应首先考虑脱脂。

题目:名词解释:

1、天然药物

2、有效成分

3、无效成分

4、一级代谢物

5、二级代谢物

6、提取技术

7、溶剂提取法

参考答案:1、天然药物:人类在自然界中发现并可直接供药用的植物、动物或矿物,以及基本不改变其物理、化学属性的加工品。"中药”、"草药”和"民族药”除极少数(如铅丹等)为人工合成药外,绝大多数均同天然药物范畴。

2、有效成分:是指具有医疗效用或生理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3、无效成分:相对某一疾病而显无效的化学成分,如糖类、蛋白、油脂等。无效成分又叫做杂质,可分为水溶性杂质和脂溶性杂质。

4、一级代谢物: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生存所产生的产物,每种生物都含有的,包括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等。

5、二级代谢物:是生物体通过各自特殊代谢途径产生,反映科、属、种的特性物质,不是每种中药都有。二级代谢产物往往有特殊活性。如:糖和苷、苯丙素类、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甾体及醌类等。

6、提取技术(extract):将活性成分(包括杂质)从原材料(植物、微生物、动物等)的细胞中,提取或分离出来的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技术。

7、溶剂提取法:利用药材中各种化学成分在不同极性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选择与有效成分能相互溶解,而对无效成分及其它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中药药材组织中尽可能的溶解出来的方法

第二次作业

题目:名词解释:

1、纯化

2、结晶

3、沉淀法

4、萃取法

5、凝胶过滤法

6、离子交换色谱

7、单糖

8、低聚糖

9、多糖

10、苷类

11、醌类化合物

12、黄酮类化合物

13、萜类化合物

参考答案:

1. 纯化(purification):从分离出来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需要的活性单体的过程。

2. 结晶:从非结晶状物质通过处理得到结晶状物质的过程称为结晶。

3. 沉淀法是在中药提取液中加入某些试剂,与其中一些成分生成沉淀,或加入某些试剂后可降低一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的一种方法。

4. 萃取法:又称两相溶剂提取,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5. 凝胶过滤法:又称凝胶色谱法(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GFC) 、分子排阻色谱法、凝胶滤过色谱法、分子筛色谱法等。利用被分离物质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和在填料上渗透程度的不同,以使组分分离。

6. 离子交换色谱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势不同而使组分分离。常用的有不同强度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一般为水或含有有机溶剂的缓冲液。

7. 单糖: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多羟基内半缩醛(酮)。如葡萄糖等。

8. 低聚糖:水解后生成2 ~ 9 个单糖分子的糖。如:蔗糖(D-葡萄糖-D果糖)、麦芽糖(葡萄糖1→4葡萄糖)

9. 多糖:水解后能生成多个单分子的,称为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10. 苷类(配糖体,glycoside),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等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其端基碳原子联接而成的化合物。

11. 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化合物,它包括醌类及容易转变为具有醌类性质的化合物。

12.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2-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类化合物。大多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且常有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取代基。

13. 萜类化合物: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 )n 通式的衍生物。

第三次作业

1、根据分子水解反应情况可以将糖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从化学结构上看是多羟基内半缩醛(酮)及其缩聚物。

根据其分子水解反应的情况,可以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1.单糖: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多羟基内半缩醛(酮)。

如葡萄糖等。

2.低聚糖:水解后生成二、三、四、……九个单糖分子的糖。

如:蔗糖(D-葡萄糖-D果糖)

麦芽糖(葡萄糖1→4葡萄糖)

3.多糖:水解后能生成多个单分子的,称为多糖。

如:淀粉、纤维素等

2、什么是氧苷(O-苷),可以分为几类,请举例说明。

苷元与糖基通过氧原子相连,根据苷元与糖缩合的基团的性质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A、醇苷:苷元的醇羟基与糖端基脱水而成的苷。如皂苷,强心苷。

B、酚苷:苷元的酚羟基与糖端基脱水而成的苷。如黄酮苷、蒽醌苷。

C、氰苷:主要是指α-羟基腈的苷。多为水溶性,不易结晶,在酸和酶催化时水解快。生成的苷元α-羟基腈很不稳定,立即分解为醛(酮)和氢氰酸。而在碱性条件下苷元易发生异构化。

D、酯苷:苷元的羟基与糖端基脱水而成。苷键有缩醛和酯的性质,易为稀酸和稀碱水解。

E、吲哚苷:指吲哚醇和糖形成的苷,在豆科和蓼科中有分布,如靛苷。

3、香豆素有何结构特点,通常可以分类几类?

答: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邻羟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芳甜香气。

分布:在高等植物中,芸香科和伞形科中含的多,还有豆科、兰科、木樨科、茄科、菊科等,少数发现于动物和微生物中。

其结构类型:香豆素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环上常有取代基。

通常将香豆素分为四类:

A、简单香豆素类,指只有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取代基:羟基、烷氧基、苯基、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