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风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在原地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

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松散碎屑物甚至土壤的过程。

第一节风化作用的类型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一、物理(机械)风化作用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产生的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作用方式主要有:

1、温差风化:指由于岩石表层温度周期性的变化而使岩石崩解的过程。温度昼夜变化、季节变化等。日变化影响最大,内陆干旱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变化、物理风化最强烈。如西

北沙漠地区,昼夜温差50℃。

(1)不同矿物胀缩系数不一,相互脱落。

(2)表里不一。白天,表面受晒膨胀,晚上,表面冷缩,内部受热开始膨胀。

2、冰劈作用:指因充填于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体积膨胀而使岩石崩解的过程。条件:

①岩石有贯通的空隙,可使水渗入并流动(孔隙封闭、气孔不连通者则不行);

②有足够的水分;

③温度常在冰点上下波动。

3、层裂(卸载、释荷):指岩石因上覆岩石剥去,卸载产生向上或向外的膨胀作用,从而形成一系列平行、垂直地表的裂隙,促使岩石层层剥落与崩解。

4、盐分结晶的撑裂作用:岩石中多含盐,这些盐分在夜晚吸收大气水分而潮解。当其渗入岩石内部,会溶解所经岩石中的盐分,增大裂隙溶液中盐分比例。白天烈日照晒,会使地

下水沿岩石裂隙上升蒸发。结果就使岩石裂隙溶液中的盐分过饱和而结晶,岩石被撑裂;

如此反复,使巨大岩石发生崩解。多发生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半干旱地区。

二、化学风化

地表岩石在水、氧及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变化,使其成分分解,易溶解者流失,难溶解者残留原地,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温湿的南方地区表现较明显。

有以下方式:

(1)溶解作用:任何矿物都溶于水,只是溶解度有大有小。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力、PH值。

大多数矿物可溶解于水,但溶解度差别悬殊。溶解度排序(由大到小):石盐、石膏、方

解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长石、云母、石英。易溶物质的溶解将导致岩石空隙加大,加速剥蚀。

(2)水化作用:有些矿物能够吸引一定数量的水加入到矿物晶格中,转变成含水新矿物。导致体积膨胀,硬度降低。

如:硬石膏转变成石膏后,体积膨胀约59%,从而对周围岩石产生压力,促使岩石破坏。

此外,石膏较硬石膏的溶解度大,硬度低,能加快风化速度。

(3)水解作用:弱酸强碱盐或强酸弱碱盐遇水会解离成为带不同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分别与水中的H+和0H-发生反应,形成含0H-的新矿物。

(4)碳酸化作用:溶于水中的CO2形成CO32-,它们能夺取盐类矿物中的K、Na、Ca等金

属例子,结合成易溶的碳酸盐而随水迁移,使原有矿物分解,这种变化称为碳酸化作用。(5)氧化作用:空气中1/5为氧

如:黄铁矿FeS22+氧化成褐铁矿Fe2O3。H2O3+,由铜黄色变为褐红色,颜色变深,结构变疏松。在地表称铁帽,地下连着矿床。

三、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对岩石、矿物产生的破坏作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和尸体腐烂分解过程对岩石的破

坏作用)。

(1)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植物根对岩石的破坏(又称根劈),蚯蚓等钻洞,人类活动如

挖洞、采矿等对岩石进行破碎。

(2)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生物死亡后,腐烂分解形成一种腐植质(胶状的物质),是一种

有机酸,对岩石起腐蚀作用。

第二节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植被、地形和岩石特征等方面。

一、气候条件

气候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和湿度,它们是控制风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

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和生物风化为次,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

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

二、地形条件

(1)地势的高度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

(2)另一方面,地势起伏也有影响,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在地势平坦的区域,受生物影响较大,化学风化作用为主;

(3)山坡的朝向会涉及气候和日照强度,也会间接影响风化作用。

三、岩石的特征

1、成分

(1)岩浆岩比变质岩和沉积岩易于风化。岩浆形成于高温高压,矿物质种类多(内部矿物抗风化能力差异大)。

(2)岩浆岩中基性岩比酸性岩易于风化,基性岩中暗色矿物较多,颜色深,易于吸热、散热。

(3)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碳酸盐类等岩石)比其它沉积岩易于风化。

2、岩石的结构、构造

(1)岩石结构较疏松的易于风化;

(2)不等粒易于风化,粒度粗者比细者易于风化;

(3)构造破碎带易于风化,往往形成洼地或沟谷。

3、节理发育状况

节理破坏了岩石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增加了岩石的可渗透性,是促进岩石风化的因素。岩

石中节理发育密集之处,往往风化强烈。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或由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砂岩、页岩互层,

页岩呈沟槽。

第三节风化作用的产物

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成粗细不等、棱角明显的碎块。碎屑常覆盖在原岩的表面,其成

分与原岩一致。如果地形较陡,岩石碎屑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坡下滚动或坠落,堆积在坡脚。形成上部岩石碎屑小,下部岩石碎屑粗的堆积体,称倒石堆。

一、风化产物的类型

1、碎屑物质:主要是物理风化形成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少数是在化学风化过程中未完全分解的矿物碎屑。

2、溶解物质: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的产物。

3、难溶物质:岩石中相对不活泼的Fe、Al等元素在原地残留,形成褐铁矿、黏土矿物以

及铝土矿等。

二、残积物

残积物:岩石风化后在原地残留的物质。其特征为:

1、结构松散,碎屑往往大小不均,棱角明显,无层理。

2、多分布在分水岭、山坡和低洼地带,其顶面较平坦,而底界起伏不平,与基岩呈过渡关系。

3、残积物常具垂直分带性:底部风化微弱、中部显著、上部强烈。

三、风化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