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第1~3章)3769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五六十年代(1949-1976)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 技术标准: 1 以苏联标准为主; 2 是国家组织现代化“生产和建设”的重要手段;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部标准、企业标准; 4 文化大革命标准化工作遭到了严重破坏(19661976仅颁布400个国家标准)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也就是我们说的原始标准化阶段。
2、古代标准化
古代人类历史上进行了两次社会大分工,一次是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一次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 来,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发达, 促进人们有意识的去制定标准,以规范人类生产和交 换活动。
如:春秋战国时期伯乐就著了《相马论》;北魏贾思 勰编著了《齐民要术》;唐陆羽撰写了《茶经》;元 代的《农桑辑要》;明代编撰的《救荒本草》;杨时 乔的《新刻马术》;清代方观承撰写的《棉花图》以 及陈琮(cong)编辑的《烟草谱待》等都是我国古代农 牧业标准化经典集要。
三个战略的时间布局 第一阶段(2005年前): 该阶段将创造企业为主体的“条件”, 处于起草标准的“主体”向企业过渡的阶段。 该阶段的主体将是“政府”和“企业”。
三个战略的时间布局
第二阶段(2010年前):
该阶段企业将成为起草标准的主体,政府转向 宏观引导,并且政府的一部分工作转向推动突破战 略的实施。到2010年,争取实现:
准; 4 标准的性质: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5 《标准化法》还未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痕迹。
我国目前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
管理体制不适应 运行机制不适应:计划型、缺乏市场适应性,制定
部门与真正的企业实际情况脱节,标龄长(10.2 年),制定周期长(4.5年),水平低; 科技开发与标准制定相脱节
2、古代标准化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后,由于手工业的分工细化,要求 工艺技术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必然对生产的标准化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我国春秋末期的《考工记》就是一部手工业的技术标 准总汇,书中记述了30项手工生产品的设计规范及制造工艺 等要求,总结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成果。
一、 标准化概念
(一) 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
定并由公认机构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 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 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概念的6项含义:
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大社会效益。 本质属性:对标准对象的统一规定。 标准的对象具有重复性。 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 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技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标准有一套规定的格式和制定颁发程序。
IEC现有89个TC ,88个SC,我国仅承担了3个TC 的秘书处工作,占整体的1.61%
(截止2008年底,我国共提出国际标准草案164项, 其中66项已批准;承担秘书处35个)
我国技术标准的优势
拥有一支强大的标准化工作队伍和数量不少的国家 标准(23843项)、行业标准(39686项)、地方标 准(14142项)和企业标准(约120万项);
话题三:
关于举办山东省企业标准化 检查员培训班的目的
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之一: 人力资源的保障
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逐渐 成为技术标准工作的主力军;
建立标准化人员的培训基地,有目的地培养各类标 准化人才;
在大专院校开设标准化课程,广泛普及标准化知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得标准者 得天下”,标准的作用已不只是企业组 织生产的依据,而是企业开创市场继而 占领市场的“排头兵”。
二、标准化法律法规 《山东省实施〈标准化法〉办法》
1995年12月14日通过,1995年12月14日公布; 后经省八届人大常委会30次会议修订,并于 1997年10月15日公布。 办法分5个部分: 地方标准制定的范围 企业标准备案的程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450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第十五条 第十八条
第二节 标准化的概念及标准分类
第二节 标准化的概念及标准分类
(五)标准化: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一些国家对标准化给出了各种 各样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下列三个:
桑德斯在1972发表的《标准化目的与原理》一书中把“标准化”定义为: 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况
一、标准化发展阶段
原始标准化阶段Ⅱ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和有效性,从开 始使用简单的石、木、骨器,到使用较复杂而 更有效的加工工具,通过在劳动生产中实践、 改进、推广,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工艺标准化的 特征和方法。
以上这些无意识的活动,在劳动中逐步形 成了带有标准化色彩的工具和原始语言基础上 的符号、记号,已经成为标准化活动的雏形,
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 1979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准化管理条例》 1988年12月29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
国标准化法》,1990年国务院颁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二、标准化法律法规
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标准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标准化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
以专利技术为支撑的技术标准能够 为标准的拥有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标准化知识
第一篇 标准化基础
– 第一章 标准化概述 – 第二章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 第三章 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贸易
第一章 标准化概述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况 第二节 标准化的概念及标准分类 第三节 标准的性质 第四节 我国标准分级 第五节 标准化的形式与方法
又如李诚的《营造法式》中对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和 建筑结构等方面的规定。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关于药用动植物的特性、制备 方法、方剂的记载,更是极为规范的标准文件。
2、古代标准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用诏书这一法律形式对计量器 具、文字、货币、道路、车辆、兵器等进行了全国性统 一,在《工律》中规定:“与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 必等”。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毕升首创活字印刷术, 成功的运用了标准件、互换性、系列化、通用化等标准 化基本原则和方法,孕育了现代标准化的原理,堪称我 国乃至世界标准化发展史的里程碑。
科技发展将以“重点跨越”为基本目标,为技术标 准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制度及总体经济实力的支撑:GDP居世界第三位, 制度上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话题二: 中国技术标准的发展战略
制定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
战略思想: 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 推进中国的“技术制度”建设
4、现代标准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二 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进入了现代 管理的新阶段。标准化也随着扩展到社 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展现了新的特点:
标准化领域不断扩大; 系统理论成为现代标准化的基础; 国际标准化迅速发展; 新技术不断涌现。
二、标准化法律法规
标准化法规发展历程 1962年,国务院颁布《工农业产品和工
标龄:由10.2年缩短到5年 标准制定周期由4.5年缩短到2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席位由2%提高到10% 采用国际标准比例达到85%,我国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 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比例达到10%左右 ,争取成为国际 标准化组织(ISO)的常任理事国
三个战略的时间布局 第三阶段(2020年前): 该阶段在企业成为主体的同时,社会 (消费者)也将广泛参与技术标准工作。
标准化基础
山东标准化协会
前言
话题一:
我国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加快,国际贸易对标准的需求 加大。“国际商业的语言就是标准”-美国商务部长
唐纳德.埃文;
美国(2000年)、日本(2001年)、英国(2003年) 等发达国家分别制定本国的标准化战略;
抢夺国际标准的组织席位和国际标准的制高点,保 护本国经济利益成为发达国家实施标准战略的根本 目的;
在古代标准化中,标准化已呈现出以统一化、简化、 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及互换性为内容的形式,而且 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标准化理论和方法。
古代标准化主要表现为:
1、语言、文字和符号的标准化; 2、度量衡具的标准化,如:秦始皇统一 中国后用政令统一中国的度量衡; 3、石器和青铜器的标准化:兵器的铁器、 铜器制造工艺、材料 4、建筑业标准化:如木制砖模生产砖坯 5、交通运输标准化:各种马车、战车制 造工艺、材料
二、标准化法律法规 《标准化法》
我国标准分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 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 准和企业标准。
标准的性质∶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P298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 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 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 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 部门备案。
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来进行 技术垄断,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举措。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将产生几何级数经 济效益;(DVD事件)
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利 用标准形成贸易技术壁垒,必要时成为阻止他国产 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工具;(如欧盟颁布涉及八大类 电子电器产品中禁止使用六种有害物质的指令;日 本的肯定列表)
3、近代标准化
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 工业革命,由此产生了近代标准化。
出现了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研究, 标准化领域不断扩大。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 也是当今标准化的基础。近代标准化是以工业 标准化为代表的标准化。
–1906年成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1947年成立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
(二)规范性文件:
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 特性的文件。 (三)技术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 技术要求的文件。 (四) 协商一致:普遍同意,表征为对于实质性 问题,有关重要方面没有坚持反对意见并按程序 对有关各方的观点进行了研究和争议经过了协调。
注:协商一致并不意味着没有异议。
我国目前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
标准的自主技术含量低 未能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在ISO、IEC TC或SC承担秘书处的情况
ISO现有275个技术委员会(TC)和636个分技术委 员会(SC),我国目前仅承担了26个秘书处工作, 占整体2%;
ISO现有国际标准19455项,以我国为主起草的仅 为60项,仅占ISO国际标准的0.3%;
战略方针 以市场为主导 以企业为主体 政府宏观管理 社会广泛参与
战略目标的三个阶段:
1、2005年前,完成我国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由计 划型向市场型的初步转变;(转型战略)
2、2010年前,形成新型的技术标准体系,全面 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协调战略)
3、2020年前,显著提升我国技术标准工作在国 际标准化领域中的地位。(突破战略)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况
一、标准化发展阶段
1、原始标准化Ⅰ
有史以来,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抵御不良环境因素 和野兽的袭扰,逐步形成了构筑方法、形式和用材以及 工具的相似和统一要求,从而形成了最原始的标准化建 筑方法。
为了生活的多样化,需要进行物质的交换和分配, 需要表述定量的概念和事物,如工具的尺寸和数量,狩 猎物的大小和多少,开始用自己的手足来表达计量单位, 逐渐发展到用比较稳定而统一的物质作为计量参考单位。
改革开发初期(1977-1988)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术 标准: 1 标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生产和管理,标准等同与技 术法规; 2 采用国际标准是这一阶段重要标志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技术标准(1988年后): 1 标准化法颁布: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阶段; 2 标准的作用:为了生产建设和对外贸易;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
施条例》 标准化地方法规《山东省实施〈标准化法〉办
法》 部门规章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政府规章…… 规范性文件 《山东省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办法》
二、标准化法律法规 《标准化法》
工作内容 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对标准的实 施进行监督
管理体制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与有关主 管部门分工管理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