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录井简介课件

合集下载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二、综合录井作业范围
C、辅助决策系统
l 远程数据共享与传输
l 分散目标优化决策体系
l 技术监督体系
D、资料处理系统
l 岩性图库管理
l 日常报表处理
l 完井资料处理
l
完井图件绘制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综合录井仪从工作流程可分为一次仪表(传感器)、二 次仪表及接口、联机采集、监控计算机三部分。
器传 组感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一)传感器组 综合录井系统基本配置共包含13种传感器,所有的传感器分为
三个区(井台、入口、出口),在各自的接线箱汇总,经传感器信 号总线电缆引入仪器的主机柜。其中模拟量传感器10种,采用420mA的电流二线制方式传送,数字量传感器3种,采用大电压(08V)脉冲方式传送。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图2 现代综合录井仪结构框图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传感器组、组份分析器、全烃分析器和地质实验室的各类信号通过接 口电路处理为0-5V、10V的电压(模拟)或TTL电平规范的脉冲(数字量 ),经系统总线送至录井工作站进行A/D变换。录井工作站通过I/O板和 系统总线实现对气相色谱仪的联机控制。监控工作站驱动打印机,实时 打印曲线和报表。应用工作站主要用于打印应用程序的结果。工作站间 通过网卡和同轴电缆(或双绞线)连接,实现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
中原油田: 二十二所: 上海神开: 上海中油:
NLS ACE CMS WellStar
二、综合录井作业范围
综合录井作为一项随钻技术,逐渐成为石油勘探中的重
要手段,在石油钻探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其涵盖的领
域也越来越广泛:
A、石油钻井系统工程

石油钻探实时监控•Fra bibliotek石油钻探异常情况预警

综合录井-杨琎 第2章第2节岩心录井

综合录井-杨琎 第2章第2节岩心录井
(5)检查各种工具、器材是否齐全,如岩心盒、标签、挡板、 水桶、帽子、刮刀、劈刀、榔头、塑料筒、玻璃纸、牛皮 纸、石蜡、油漆、放大镜、钢卷尺、熔蜡锅等。
取心钻井工艺简介
1 取心工具:
取心钻头、岩心筒及悬挂装置、岩心爪等。
1-取心钻头; 2-岩心爪; 3-内岩心筒; 4-外岩心筒; 5-扶正器; 6-回压凡尔; 7-悬挂轴承; 8-悬挂装置
取心钻井工艺简介
取心过程三个环节:
★ 钻出岩心:环状破碎井底岩石,形成岩心 ★ 保护岩心 ★ 取出岩心
2.取心工艺
(1)取心工具的选择 主要依据地层岩性和井下条件,合理选择钻头、岩 心爪的类型及工具长度。
(2)取芯钻进参数配合
钻压、转速和排量等参数均要比全面钻进钻头用的要 小些。但要适当,否则,太小则钻速慢、进尺低,取 心时间长、效益低,且对保护岩心亦不利。
第二节 岩心录井
“岩心录井”的定义:
在钻井过程中利用取心工具,将地下岩石取上来 (这种岩石就叫岩心),进行整理、描述、分析, 获取地层的各项地质资料、恢复原始地层剖面的过 程叫岩心录井。
相关知识: 岩石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一、取心目的、原则和取心层位的确定 二、取心方式 三、取心前的准备工作,取心工艺简介 四、取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五、岩心出筒、丈量和整理 六、岩心描述 七、岩心录井草图的编绘 八、岩心录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3)含油、气、水情况
②含油饱满程度:分三种情况描述。
➢ 含油饱满:颗粒孔隙全部被原油充满,达到饱和状态。岩心 呈棕褐色或黑褐色(视原油颜色而不同),新鲜面上油汪汪 的。出筒时原油外渗,染手,油脂感强。
➢ 含油较饱满:颗粒孔隙被原油均匀充填,但未达到饱和状态, 颜色稍浅,新鲜面上原油均匀分布,没有外渗现象,捻碎后 可染手,油脂感较强。

综合录井培训讲义

综合录井培训讲义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80年代中 期西方国家又推出第三代联机式综合录井仪,其中具 有代表性的有我国于 84 年引进的法国 Geoservices 生产 的 TDC 综合录井仪。 80年代后期及九十年代,西方国 家又推出第四代无二次仪表、基于 WINDOWS 环境的 联 网 式 综 合 录 井 仪 。 近 几 年 来 , 又 发 展 了 MWD、 LWD及快速色谱技术。 我国于8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国产综合录井仪,包 括上海石油仪器厂于88年推出的SDL-1地质录井仪、 SQC882气测录井仪,新乡二十二所于91年推出的 SLZ-1综合录井仪。
应用工 作站
P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4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监控工 作站
录井工 作站
接口电路
传感 组份分 器组 析器
全烃分 析器
地质实 验室
图1.SLZ-2综合录井仪系统框图
P1
P2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传感器组、组份分析器、全烃分析器和地质实验室的 各类信号通过接口电路处理为0-5V的电压(模拟)或TTL 电平规范的脉冲(数字量),经系统总线送至录井工作站 进行A/D变换。录井工作站通过I/O板和系统总线实现对气 相色谱仪的联机控制。监控工作站驱动三台打印机,实时 打印曲线和报表。应用工作站驱动1台打印机,打印应用程 序的结果。3台工作站通过网卡和同轴电缆(或双绞线)连 接,实现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 转盘转速传感器/泵冲传感器
本传感器为电感型接近开关,内部电路由振荡、检波 和输出级组成,振荡线圈在四周产生交变磁场,当有金属 物体接近线圈时,磁场在金属物体内产生涡流,能量上的 损失使振荡器不再满足振荡条件而停振,经检波和输出级 后变为高电平,在没有金属物体接近时输出低电平。 动作距离:<15cm 输出信号:高低电平 安装位置:转盘/泥浆泵

综合录井仪工作原理 ppt课件

综合录井仪工作原理  ppt课件
面传感器。一个井场的液面传感器,有时多达八个。这些传感 器的液面讯号,乘以面积系数,再叠加在—起,便成为泥浆总 体积的信息,再进行显示和记录。
ppt课件
32
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ppt课件
33
• 超声波液位传感器安装方式分夹持式和焊接 式两种,安装在需要监测液位的泥浆罐上。 夹持式是安装在所配的传感器安装支架上。 焊接式是将安装架底部的焊接块直接焊在泥 浆罐面上。
31
(三)液位传感器
监测泥浆总体积的变化,能早期发现井漏、井涌和井喷,因 而监测泥浆总体积对于钻井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求得地 面泥浆的总体积及其变化,所有贮存泥浆的容器,均做成等截 面的几何形状。这样就可通过液面的变化,精确地计量泥浆的 体积及其变化。
为取得地面泥浆总体积的讯号,每个泥浆容器都装有泥浆液
尊敬的郝总和地质组各位专家:我叫 夏志君,是江汉油田综合录井5队 的仪修大班,2005年7月毕业于江 汉石油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1年取得工程师职称,下面是我 工作7年来对综合录井仪的一些认 识和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 望大家谅解。
ppt课件
1
交流学习
综合录井仪工作原理
ppt课件
2
综合录井技术是在钻井过程中应用电子技术、计算 机技术及分析技术、借助分析仪器进行各种石油地 质、钻井工程及其他随钻信息的采集(收集)、分析 处理,进而达到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层和实时钻 井监控目的的一项随钻石油勘探技术。应用综合录 井技术可以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齐全、准确 的第一性资料,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的重要组 成部分。该项技术在国外—般称泥浆录井(Mudlogging) 。
ppt课件
13
①传感器
传感器亦称一次仪表,实现从一种物理量到另 一种物理量的转换,其输入信号为待测物理量,如 温度、压力、电阻率等,输出信号为可以被二次仪 表或计算机接收的物理量,如电流、电压等。

综合录井仪讲义

综合录井仪讲义

综合录井仪基本知识和发展方向一、综合录井仪的基本知识1、录井仪的发展过程综合录井是在气测录井和地质录井的基础上包含钻井工程录井逐渐发展起来的。

国外最早1939年录井用于商业服务,国内50到60年代。

我国油气勘探初期当时气测录井使用原苏联半自动气测仪,后来我国自行制造仿苏QC_571型半自动气测仪 都是人工点测量,进一步发展为自动气测仪采用记录仪记录总烃和组份两道曲线可以连续测量。

但是上述气测仪的检测器均采用铂丝灵敏臂和固定臂组成的测量电桥以1.1V和0.65V供桥路电压分别测量出总烃和重烃读数值,再换算其百分比含量。

70年代开始纷纷研制色谱气测仪。

72年气测录井使用SQC_701型自动色谱气测仪。

气测录井仪技术性能有很大飞跃,气测录井气体分析由间隔点测量变为自动连续测量。

烃类检测器由高灵敏度氢火焰离子检测器代替铂丝灵敏臂,测量精度由千分之几提高到几十PPM,烃类气体可分析C1、C2、C3、iC4、nC4多种组分。

综合录井仪地矿系统最初引进了美国泥浆公司的MD_1000综合录井仪,备有各种工程参数的传感器,各信息传递均为气体传送,并应用气动式指针仪表显示和记录。

气体分析检测器采用黑白元件。

同时期石油部系统引进法国地球物理服务公司的TDC综合录井仪,华东石油学院引进贝罗特公司CAD综合录井仪。

TDC 综合录井仪首先将计算机用于综合录井仪,采用VIGLANCE系统,烃类气体分析检测器为黑白元件。

该综合录井仪包括气测录井、地质录井、钻井实时监测、泥浆录井、地层压力录井、钻井优化、工程数据和资料整理等一整套综合录井程序。

198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引进国外40多套、四种型号的综合录井仪,这次大量引进对我国综合录井技术和综合录井仪的制造都有很大促进和提高。

国外录井技术方面:1.烃类气体分析周期愈来愈短:4分、2分、1分、最短可达30秒;2.软件发展走向::统一化、平台化、标准化、智能化;3.新技术应用:定量、恒效率脱气,连续分析;4.钻具振动随钻检测;5.定量荧光;6.多井对比;7.井涌监测;8.综合录井计算机新技术;9.地层综合评价技术;10.MWD技术、LWD(随钻录井技术);11.热成相技术;仪器制造:国外综合录井仪制造商竞争相当激烈。

综合录井培训讲义

综合录井培训讲义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出口区:出口密度、出口温度、出口电导率、 1 号体积、 2号体积、粘度、出口流量、硫化氢;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 绞车传感器
绞车传感器由定子和转子组成,超小型双脉冲霍尔探 头以 90 度相位差平卧在定子槽中,当转子转动时,转盘上 的 12 个磁感应器不断从霍尔元件表面扫过,产生使霍尔元 件工作的变化磁场,霍尔元件随着磁通密度增减而产生或 有或无的数字信号,从传感器输出端就得到具有 90 度相位 差的两组脉冲信号。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一)传感器组
综合录井系统基本配置共包含13种传感器,所有的传感器分 为三个区(井台、入口、出口),在各自的接线箱汇总,经传感 器信号总线电缆引入仪器的主机柜。其中模拟量传感器10种,采 用4-20mA的电流二线制方式传送,数字量传感器3种,采用大电 压(0-8V)脉冲方式传送。 系统配接的传感器列表如下(以SLZ-2A为例): 井台区:大钩负荷、立管压力、套管压力、转盘扭矩、绞车、 转盘转速、硫化氢; 入口区:1号泵冲、2号泵冲、3号泵冲、入口密度、入口温度、 入口电导率、3号体积、4号体积、5号体积;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 钻井液密度传感器
采用差压式原理。当传感器垂直放于钻井液中,由于 两只法兰所处深度不同,其表面所受压力也不同,而两只 法兰间的距离恒定,故压差仅与液体密度有关。 D=10*P/H 式中: D :钻井液密度 P :压差 H :两只法兰间垂直距离 测量范围 :0.90-2.76 g/cm3 精 度 :0.01 g/cm3 安装位置 :泥浆罐及出口管线
综合录井基本原理及资料应用
输出信号:2*12脉冲/圈 精 度: 0.1/10m 安装位置:滚筒两端两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综合录井技术简介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三)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是录井仪的核心部分。烃组份和全烃分析采用高灵敏度的氢火焰 鉴定器(FID),非烃组份采用热导鉴定器(TCD)。
气相色谱分析法以气体为流动相,利用色谱柱中固定相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 分的吸附能力不同,达到分离组分的目的。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鉴定器按分析方式可分为微分型和积分型两种。积分型鉴定器测量 各组分累计总量,所得色谱图为一系列台阶。微分型鉴定器测量载气中 各组分瞬间的浓度变化,所得色谱图为一系列色谱峰,其特点是灵敏度 高,并可同时得到各组分峰面积及保留数据,FID即为微分型鉴定器。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 池体积传感器
该传感器实际上是一种高度传感器,传感器内部装有2米长的测量 杆,测量杆上每隔1cm装有一只15Ω电阻和一只干簧管,外部套有一只 带磁环的浮球,浮球在测量杆上移动时,吸合该位置上的干簧管,从 而引起总的电阻值变化,把此电阻经接口电路转换成电信号,就可测 得液面高度,根据底面积,便可求得体积值。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 钻井液温度传感器
使用铂电阻作为感温元件,铂电阻与温度有以下关系:
测量范围:0-120℃

度:1% FS
安装位置:泥浆罐及出口管线
温度℃
0
30
60
90 100 120
电阻Ω 100.0 111.7 127.2 134.7 138.5 143.1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 钻井液电导率传感器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输出信号:2*12脉冲/圈 精 度: 0.1/10m 安装位置:滚筒两端
三、综合录井仪基本原理
● 大钩负荷/立管压力/套管压力传感器

《地质录井基础》课件

《地质录井基础》课件

岩屑录井
岩屑录井是通过收集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岩屑来了解地下岩层特性的录井方 法。
岩屑录井可以提供较为全面的岩层信息,但由于岩屑破碎程度较高,细节 信息可能不如岩心录井准确。
岩屑录井的优点是成本较低,获取信息速度快,适用于大规模油气勘探。
Hale Waihona Puke 钻时录井钻时录井是通过记录钻井过程中钻头通过不同岩 层的时间来了解地下岩层特性的录井方法。
荧光录井的缺点是对于非荧光 地下流体的识别效果较差,且 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解释

03
录井信息分析
岩心分析
岩心描述
对岩心的颜色、结构、矿物成分、断 口特征等进行详细描述,以确定岩石 类型和沉积环境。
岩心编录
对岩心进行编号、分类和整理,建立 岩心卡片和岩心库,为后续研究提供 基础资料。
岩屑分析
详细描述
录井技术通过钻井过程中采集的岩石、岩心 、岩屑等样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的岩 石类型、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进而评估 油气藏的规模和品质。在油气田勘探中,录 井技术为钻井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有助于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勘探成本。
煤田勘探实例
总结词
录井技术在煤田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录井技术可以获取煤层厚度、结构、煤质等 信息,为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在工程地质勘探中,录井技术通过对钻井过程中采集的岩石样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 下岩石的强度、硬度、耐久性等工程性质。这些信息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有助于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录井技术还可以为工程地质灾害的
预防和治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05
录井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录井技术
多参数综合录井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