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使命
扛起探路使命 先行“勾画”昆山现代化目标

扛起探路使命吴新明早在200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昆山的发展现在已经处于一个标杆地位”,“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
昆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担当,全力探索一条以“强富美高”为鲜明标识的现代化路径,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前列。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让“经济强”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稳固基础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只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昆山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动力,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在高平台上行稳致远。
强化企业服务优存量。
全面打响“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28+16”新政,推出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1311”服务机制,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昆山成为全国首个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的县级市。
大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6524”改革,推动更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加大招商引资强增量。
面向欧美日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世界500强、大型央企等开展洽谈合作,加快重大项目引进储备,以优质增量的持续引入推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
成功引进星巴克、迈胜、中建七局、恒力等行业龙头项目。
2020年,引进注册资本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23个、超亿元内资项目75个,新增实际使用外资10.5亿美元;新增上市企业8家,全市累计上市挂牌企业达124家。
加快创新驱动促转型。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2000家。
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启动首批总投资330亿元的53个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
高效运营国家超算昆山中心,加快建设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
推出祖冲之科技攻关计划2.0版,新设立13个“校地企”重大创新平台,累计完成重大技术攻关330项。
56家著名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

56家著名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1、通用电器(GE)(1)企业使命:1.无边界,快速、远大;2.以科技及创新改善生活品质,在对顾客、员工、社会与股东的责任之间求取互相依赖的平衡;3.在我们服务的每一个市场中,要成为数一数二的公司,并且改革公司,拥有小企业一般的活力。
(2)企业愿景:使世界更光明。
2.耐克的使命: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丰富人们的生活,从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3.飞利浦公司使命:(1)让客户满意;(2)成功履行承诺;(3)相互依存。
4、三星电子使命: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5、微软公司(1)使命:致力于提供使工作、学习、生活更加方便、丰富的个人电脑软件;(2)愿景:计算机进入家庭,放在每一张桌子上,使用微软的软件。
6.思科的使命:成为世界级的软件集团。
7、IBM公司(1)企业使命:1.带动人类的进步;2.以人为核心,向所有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3.职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的三原则;4.尊重个人,服务、完全主义三信条。
(2)价值观: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
8.苹果电脑公司(1)愿景: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电脑;(2)使命:促进公平的数据使用做法,建立用户对互联网的信任和信心;(3)核心价值观:为大众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9、惠普公司(1)使命: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2)价值观:“我们对人充分信任与尊重,我们追求高标准的贡献,我们将始终如一的情操与我们的事业融为一体,我们通过团队,通过鼓励灵活与创新来实现共同的目标——我们致力于科技的发展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
(3)信念:1.只要给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相信他们,他们就能做好工作;2.公司有关心和尊重个人以及承认个人成就的传统。
10、奔驰使命:努力使自己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领头羊,公司的任何发展都要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创新,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11、通用使命:使GM成为全球领先的交通产品和服务共赢商。
12、福特(1)使命: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发展壮大,为股东提供合理的回报;(2)愿景:汽车要进入家庭;(3)福特汽车公司是一个在汽车及汽车相关产品和服务,及其它新兴工业如航天、通信、金融服务等领域中的全球性的领导者。
中国住建部领导发言稿(2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住建部领导座谈会,共同探讨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
首先,我谨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住建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辛勤工作在住建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近年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布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住房条件和生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关于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现状1.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2020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比2010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2. 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我们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截至2020年底,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9万亿元,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5亿平方米,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5%。
3. 建筑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我们大力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筑,提高建筑品质和安全性。
截至2020年底,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75%。
4. 住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我们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推动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房价预期。
同时,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二、关于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方向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们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提高住房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住房需求。
2.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3.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实现住有所居。
白少华:精益求精筑品牌 铁骨匠心绘蓝图

白少华:精益求精筑品牌铁骨匠心绘蓝图作者:来源:《科学导报》2021年第24期他用品质与责任浇筑精品,用经典和地标塑造品牌,他凭借勇于创新的铁骨匠心,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把工程蓝图诠释成建筑诗篇。
他就是白少华,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绿色建造工作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质量管理专家委委员、山西省建筑业协会“汾水杯奖”工程技术专家、质量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联合会理事。
1996年,白少华从吕梁学院(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成为一名普通施工员。
他扎根于基层,成长在一线,坚守着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理念,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把每一件事都当作是一次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成长自我、树立品牌的机会。
白少华参与施工的第一个古建工程就是复建已经消失了700年的鹳雀楼,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建好这座充满唐代风韵的历史名楼,对他来说既是历史的机遇,更是现实的考验。
1999年农历正月初五,当人们还在欢度春节、走亲访友的时候,白少华就来到工地。
在刚刚接到图纸时,他居然看着这个复杂的工艺发懵了:工程量计算难,套定额单价难,有的名称定额上根本没有……困难一个接着一个,但很快被一个接一个解决。
2002年6月,鹳雀楼复建工程竣工。
再现的鹳雀楼下造高台为基,腰缠平座钩栏,探檐平缓深远,楼顶高耸入云。
其外观为三层四檐的仿唐高台楼阁工程,主楼六层,楼体总高73.9米,古建筑密集8222平方米。
其主体构架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与预制现浇斗、拱、枋、月梁等清水混凝土构件层层叠加组装而成。
内外饰以唐式“烟琢墨碾玉装彩画”,古色古香。
整座工程显示出特定的建筑气韵和时代风格。
复建的鹳雀楼令专家惊叹不已。
他们说,该工程无论从体积、规模,还是从结构的复杂程度来看,都属全国之最;施工质量堪称一流,而且有很多独到的技术创新;总体结构、形式都超过了其他三大名楼;完全达到设计效果和设计目的,很多重要结点的施工解决了我们在图上没有解决的问题。
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的研讨发言材料

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的研讨发言材料1. 引言1.1 概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和路径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泛意义。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对于实现中国梦、提高国家竞争力以及保障人民福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回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并阐述全面推进现代化对于实现这一使命任务的重要性。
接着,在第三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点,并强调深刻把握使命任务的必要性。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提出实施中国式现代化所需采取的全面战略举措。
最后,在第五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观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并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与内涵。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能够增强人们对于使命任务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鼓舞人们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通过指导实施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我们可以加速国家发展步伐,提高国家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繁荣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2.1 历史背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
在近代以来的国家屈辱和人民苦难之后,中国人民意识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起,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
2.2 全面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现代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是指在思想观念、制度体系、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等多个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接轨,并为全体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生活的发展路径。
通过实施全面推进现代化战略,我们可以不断提高国家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紧跟并引领世界潮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建筑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对策与建议

协同工作 的效率等 。
要点。其中 .特别指 出 以 自主创新提 营管理服 务升级 . 实现 “ 以人为本 ” 集 升产 业技术水平 的关键 是全 面增强 自 成 管理 主创新能力 . 努力掌握核 心技术和关键
促进建筑业现 代化的途径
在 十一五 期间 .促 进建 筑业现
因此 , 进建筑业现代化 的意义深 代化的主要 目标是 . 推 以建设 项 目生命周 期为主线 .以建设 项 目的施 工阶段 为突 破 口. 力推 进以信 息技术为核 心的高 大
但是 ,与发达 国家相 比,我国的建 建筑业面临的~项紧迫任务 。
资中的6 %左右由建筑 业完成转化 . 0 增 筑业还处于低 水平 以建筑 业为例 . 我
加值增长 2 %.占GD 1 P的比重持续提 国建筑业 存在的主要 问题有 3个方面 。
高 到 6 % . 9
一
促进建筑业现代化的意义
改革 开放 以来 ,在我国国民经济持 人员总数的近 13 /。 续稳 定发 展的过程 中 . 建筑 业发挥了重 要的支柱 作用 十五 ” 期间 . 在党中央 ”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 发挥后发优 势
建筑业现状
有 1 %是依靠技 术进步获得的 . 5 而在我
目前 ,我 国正在进行着世界最大规 国其他一些行业则达5 % 。 0 建筑业现代
中 .随着我国城市 化的迅速发展 .市政 住和生活水平 , 给社会提供 了大量的就 不到 日本建筑公司的 1 。 / 二是 . 2 我国建 公用事 业成 为 国民经 济 发展 的重要 基 业机会 . 促进 了农村 富余劳动 力向城市 筑企 业的 国际 市场 占有份额不 到 2 , % 础:建筑 业和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
值 、增加值都 保持 了两位 数的增长 .总 上海磁悬浮轨道 国家大剧院 .奥运场 量 .建筑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因 产值 平均增长 在2 %以上。 0 3 0 2 0 年建筑 馆项 目等接二连三地得到建设 , 更让人 此 . 探索一条符合 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 业产 业规模达 到新 的历 史高 点 .  ̄2 . 深深地领会我国建设事业的繁荣。 达 14 J 6 5 5 66 亿 元的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 %.5 6 . 6 发展的大趋势的建筑业现代化道路 . 是
2024年建筑行业培训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建筑行业培训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在建筑行业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我参加了2024年的建筑行业培训课程。
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有关建筑行业发展的新知识,并且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我从培训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艺,如BIM、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另外,智能建筑的发展使得建筑能够自动调控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掌握科技应用将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适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面。
在培训中,我们了解了绿色建筑的概念以及其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绿色建筑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能源的使用,减少碳排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等。
在未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是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和发展方向,因此我们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另外,人才培养也是培训中讨论的重要话题。
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了解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对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变化。
此外,培训中还强调了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是一个集成化的行业,需要与多个专业、多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合作。
培训中的团队项目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建筑项目中,一点小小的失误或者沟通不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对于保证建筑质量和项目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最后,我还从培训中认识到了建筑行业的责任和使命。
建筑行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和满足需求,更是为了创造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建筑作品。
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为了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和使命任务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是指围绕文化等涉旅产业和旅游产业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它以公共服务和旅游文化要素的提质升级为基础,以促进旅游文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完善产业生态为重点,以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数据等现代生产要素的赋能为动力支撑,以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为核心,以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
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具有以下内涵:1. 产业结构迭代升级:通过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增长方式的质量和效益。
2. 融合渗透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3. 现代生产要素协同:科技创新、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和设计、人力资源等现代生产要素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4. 产业集群性:以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为核心,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满足大众旅游文化消费需求。
5. 链条完整性: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有机统一,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6. 产业治理现代化:建立健全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二、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的特征1. 创新性:产业结构迭代升级,推动产业增长方式提质增效。
2. 融合渗透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3. 协同性:科技创新、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和设计、人力资源等现代生产要素协同发展。
4. 产业集群性:形成以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5. 链条完整性: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有机统一。
6. 服务性:以公共服务和旅游文化要素的提质升级为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的使命任务1. 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增长方式的质量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鼎盛发展时期,2013年完成总产值
高达15.9万亿元,增加值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7%,已经成为名符其
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建筑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
面对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同
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挑战,建筑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确
立什么样的目标?
2014年6月,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绿色建筑行动
方案》(国办发〔2013〕1号)、《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精神,进
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建筑产业发展方式,以推动
住宅建筑工业化为重点,以培育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和住宅产业化
基地为抓手,依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全面提高建筑品质,促进经济社会与资
源环境协调发展。并突出了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要将
发展重点放在加强建筑产业化技术研究上,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
组织建筑产业化技术联盟,集中资源优势,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迅
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国家在几个重要文件中从不同角度都提出了推
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全国20多个省市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纷纷
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一大批从事设计、施工、开发、部品生产的龙
头企业积极响应,勇于在新一轮发展中抓住机遇、占领先机并实现企业自身的转
型升级。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是新型建筑工业化,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要素是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在房屋建造的全过程中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
装配化施工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并形成完整的
一体化产业链,从而实现社会化的大生产。决不是在传统生产方式上的修修补补,
也决不能简单地用“装配化”来概括或替代。
卫德住工科技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担负着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重任,它应是:
以人文绿色创新发展为理念,以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为先导,以现代科学技术进
步为支撑,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以工程项目管理创新为核心,以世界先进
水平为目标,广泛运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将建筑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融投
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施工生产、管理服务以及新材料、新设备的更新换代
等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系统,依靠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和新型产业
工人队伍,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水平和社会与经济效益,全面实现为用户提
供满足需求的低碳绿色建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