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新品种
浅谈我镇引进早丰8号香菇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

浅谈我镇引进早丰8号香菇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作者:孙圣宏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22期[摘要] 为了提高我镇食用菌产业种植水平,解决香菇品种老化、产量低等问题,开展食用菌品种的更新换代尤为重要,对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香菇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中图分类号] S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156-012011年秋,大川头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河南省西峡县三龙菌业有限公司引进香菇新品种早丰8号试种,通过近两年的试验、试种、示范获得成功。
无论从菇质、产量、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当地老品种1363和937。
一、工作概况1.2011年秋开始了项目选址,我们充分考虑了食用菌发展技术要求,详细了解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
农民群众的素质和积极性和销售条件,选择了食用菌基础条件比较好的龙头村。
2.多方争取资金建一个占地面积45亩,实际利用面积25亩的食用菌基地,二、工作措施及推广面积1.主要工作措施从河南省西峡县三龙菌业有限公司引进一名食用菌技术员,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并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解决菇农在技术方面的后顾之忧。
组织全镇七个村村民开秋季现场会,让农民到现场观摩,调动农民种菇积极性。
2.通过开展科技培训,举办培训班,近两年举办食用菌培训班20多期,培训菇农3000人次。
使菇农基本掌握早丰8号的栽培技术。
3.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和与大型超市对接,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的市场活动能力的经纪人,香菇产品通过他们销往全国各地。
4.依托本县农产品龙头企业裕源山奇食品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销售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菇积极性,解决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难问题。
5.到目前为止共发展300多亩。
四、经济效益“早丰8号” 香菇新品种目前是国内食用菌表现较好的品种之一,在我们这一地区经过一年的试种,表现菇质厚、品质好、产量高等特点,每袋毛利7~8元,净利润可达3~4元/袋,祥军基地2012年试种20万袋,毛收入160万元,净利润可达80多万元。
食用菌品种简介

农家之友2013.07●发展历史●发展优势和区域分布“蕈”独特,“山珍”质元素、国家被称为组织誉之为中国食用菌总产值仅次于粮、菜,位居第六位,是世费、出口25农家之友2013.072012年,广西食用菌鲜品年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04.06万吨、总产值达到74.80亿元,分别比2011年度增长11.80%和22.86%,双双实现了“八连增”;广西食用菌行业从业者54.87万人,其中菇农21.74万人;年栽培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市达到5个,年栽培面积超100平方米的县(市、区)由上年度的30个增加到31个,产值超1亿元的县(市、区)由上年度的18个增加到21个;横县继续稳坐广西双孢蘑菇生产第一大县交椅,2012年度全县种植双孢蘑菇1460万平方米,产鲜菇12.53万吨,产值11.26亿元。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种菇效益更加可观,亩产值最少1万元,“万元田”比比皆是,涌现出一大批种菇致富的新农村,菇农们纷纷盖起“蘑菇楼”、“香菇楼”,成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食用菌生产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特点,可变废为宝,是现代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的典范,是生态循环经济的关键一环,更是一项增收产业、富民产业。
随着广西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加大,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运行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空间和市场更加广阔。
中国食用菌专家李玉院士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到广西调研后一致认为: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优势明显,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广西农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和布局,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广西食用菌产业。
力争到2015年,广西食用菌总产量达170万吨,总产值超100亿元,一个新的百亿产业即将诞生。
N●产业效益●发展前景广西柳城县马山乡群众在田间培植冬菇和黑木耳宜州市桑枝食用菌产业化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种植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双孢蘑菇分布极广泛,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主要菇类,可鲜销、罐藏、盐渍。
云南人常吃的野生菌品种之欧阳地创编

云南人常吃的野生菌品种
时间:2021.03.04 创作:欧阳地
云南山林间生长着270多种野生菌,是全球公认的野生菌王国。
下面介绍几种野生菌。
1、羊肚菌。
一种珍贵的菌种,营养相当丰富。
2、姬松茸。
珍稀名贵食用菌,不可进行人工培植。
3、鸡油菌。
四大名菌之一,营养丰富。
4、茶树菇。
一种食药用菌,是当前可开发的十种珍稀菇之一。
5、虫草花。
可代替冬虫夏草,各种内含量高于菇类。
6、竹荪。
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
7、杏鲍菇。
是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
8、青头菌。
生长环境极其纯净,炒吃味鲜美。
9、珊瑚菌。
又称“扫把菌”,内含量极其丰富。
10、牛肝菌。
肉质肥厚,味道鲜美。
11、金耳。
是一种营养滋补品。
常作为高档筵席甜点。
12、鸡枞菌。
自然界和白蚁共生的菌种,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
13、虎掌菌。
一种珍稀名贵的野生食用菌,十大名菌之一。
14、黑松露。
对生长环境极其挑剔,是世界上唯一不能进行整齐有序种植的美味佳肴。
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云南野生菌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其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产量之大,让云南野生菌名扬四海。
常见食用菌种类有哪些

常见食用菌种类有哪些食用菌的种类都有哪些?一说起食用菌,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想到香菇、木耳、银耳、猴头菇这些。
下面Sara小编给大家分享了食用菌种类名称及图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常见食用菌种类名称及图片食用菌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香菇、木耳、草菇、平菇、秀珍菇、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银耳、猴头菇、牛肝菌、红菇、竹荪、口蘑、松口蘑(松茸)、灵芝、冬虫夏草等。
平常比较少见的食用菌种类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香菇香菇又名花菇、猴头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
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
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
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
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
中国历代医学家对香菇均有著名论述。
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香菇的药用价值也不断被发掘。
香菇中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含有六大酶类的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
木耳木耳主要生长在中国和日本。
中国大部分是东北木耳和秦岭木耳。
其中以四川通江黑木耳为最优,自古被誉为圣品,多次进献皇宫,2005年获温家宝亲自考察调研。
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种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边缘波浪状,宽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附着部固着于基质上。
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收缩变为脆硬的角质近似革质。
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
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可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
菌类品种介绍

1、香菇【介绍】香菇总产量在食用菌类中居第2位。
香菇菌盖宽5-12厘米,扁半球形至稍平展,表面浅褐色,菌肉白色,厚实,菌柄中生。
香菇因含有一种独特的香味物质——香菇精而得名。
别名冬菇、花菇、香蕈、香信。
【营养与保健】香菇含有30多种酶和18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香菇中就含有7种。
香菇,又被称为植物皇后,它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的典型代表,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的作用,是天然的降压剂,特别适合血压偏高的人食用。
研究表明,高血压的人如果每天饮用一杯香菇汁,能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其次香菇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香菇多糖,以及大量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对增强抵抗力,预防及治疗感冒效果良好,对心脏病、婴儿佝偻病和人体各种黏膜及皮肤炎症有预防作用。
【食疗功效】香菇味甘、性平凉、归胃经。
有补肝肾、健脾胃、益气血、益智安神、美容养颜之功效。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寒湿、气滞或皮肤瘙痒、患者和尿酸高的人群少食。
2、金针菇【介绍】金针菇菌盖直径约1厘米,菌柄长约15厘米左右,丛状,菌柄形似金针,口感细腻、嫩滑;有淡黄色和白色两种,黄色品种称金针菇,白色品种称银针菇。
别名构菌、冻菌、金菇。
【营养与保健】金针菇又叫“益智菇”,因为金针菇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相当丰富,且含锌量比较高,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和健脑的作用,也常常管它叫“智力菇”,特别适合儿童食用。
金针菇价格便宜,而且每个季节都能很容易买到。
所以,父母可以给孩子多买一些金针菇来吃。
其次金针菇含有一种名为朴菇素的物质,有增强机体抗御癌细胞的作用;也具有一般食用菌类增强机体生物活性,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抵抗疲劳、抗菌消炎、清除重金属盐类物质、降三高、预防肝脏疾病和胃肠道溃疡的作用。
【食用功效】补肝,益肠胃,抗癌;金针菇尤其适合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的老人、儿童、癌症患者、肝脏病及胃、肠道溃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青少年、儿童食用。
食用菌人工驯化新品种——露水鸡Zong选育研究

验 研 究 % ~413 % , 结 露 比 5.0 .8 氨基 酸 总 量 较 对 照 高 出 5.4% , 生 产 上 常 见 杂 卣 的 能 力 1 抗 强 , 品 性 好 , 一 个很 好 的 新 品种 。 商 是 关键词 : 根奥德蘑 ; 长 人工 化 驯 化 ; 量 ; 产 品种 ; 水 鸡 j 露 从 中 图 分 类 号 : 6 6 文献 标 识 码 : ¥4 A
国华 (9 0 I 、 昭 庚 (94 _ 人 先 后 对 生 态 和 19 )6 胡 j 19 )7等
有 效 方法 。 目前 大 多 数栽 培 食用 菌 品 种或 菌株 均 是 通 过人 工 驯 化获 得 , 生 产 上使 用 的 平 菇 、 针 菇 、 如 金 香菇 、 灰树 花 、 荪 、 芝 、 头 菌等 。 竹 灵 猴 长 根 奥 德 蘑 ( d ma s l rdc t ( e— Ou e ni l a i a R l ea a h n : r ) i ) 又 名 长根 金 钱 菌 、 根菇 、 水 鸡 a .F . Sn , g. 长 露
( 川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土壤 肥 料 研 究 所 , 四 四川 成 都 60 6 ) 1 0 6
摘
要 : 过 人 工 驯 化 野 生 长 根 奥 德 蘑 ( d ma s l a i t ( ehn : r ) ig )选 育 出 新 品 种 露 水 鸡 纵 。 经 3年 以 上 的 试 通 Ou e ni l rd c a R la .F ,Sn . 、 ea a
Ke o d : d m n i l rd c t n t rl t n ye ; ait ; u h imn y w r s Ou e a s l a i a; au a z i ; i d v r y L s u i g ea a i o a l e j
猪肚菇的栽培技术

猪肚菇的栽培技术猪肚菇系大杯蕈的俗名,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又有笋菇、红银盘之称;属中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子实体群生或单生,菌盖浅漏斗状,棕黄至白色,菌肉白色;菌柄柱形,中生内实,地下部分上粗下细,其长度因覆土层的厚度而异。
猪肚菇的风味独特、清脆鲜嫩,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与香菇、金针菇相当或略高;菌盖中的氨基酸含量占干物质的16.5 %以上,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 %,高于大多数食用菌,菌盖中粗脂肪的含量高达11.4 %,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钼、锌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是很有栽培前景的食用菌新品种。
1 生物学特性1.1 营养猪肚菇的生长发育需要碳源、氮源、微量矿质元素和维生素。
杂木屑、蔗渣、棉子壳、稻草中所含木质素、纤维素和麸皮(或米糠) 、玉米粉等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物质,经合理配制都能满足其营养需求。
1.2 温度猪肚菇菌丝生长最适25~28 ℃;子实体发育23~32 ℃,属偏高温型的食用菌,子实体生长期间温差太大,菇体的质量差。
1.3水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60 %~65 %;子实体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80 %~90 %。
猪肚菇的生长期间,适宜的气温较高,空气水分蒸发快,对水分需求量增加,适当提高覆土层的含水量。
1.4 氧气菌丝生长阶段需要较好的空气条件,菌丝长满后原基的形成需要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
所以,猪肚菇栽培时在培养料面覆土才能出菇。
原基分化与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保持栽培环境的空气新鲜能有效促进原基分化和菌盖发育。
1.5 光照猪肚菇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照,培养环境以黑暗为好。
子实体原基的形成,需有微弱的光照,子实体的分化需适当增加光照,有利于提高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太弱易长成棒状,但直射光和光照过强会抑制子实体的形成而降低产量。
1.6 pH值猪肚菇对培养基质要求偏酸性,培养基灭菌结束后的pH 5.5~6.5 ,菌丝生长迅速、洁白,并能形成子实体。
大杯蕈新品种‘莆蕈1号’栽培技术

2017年第5期H I术被科ii39大杯蕈新品种‘莆蕈1号’栽培技术陈克华\卢翠香2,陈政明(1.福建省邵武市沿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354002; 2.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摘要:莆蕈1号是野生大杯蕈经驯化栽培选育而成的新品种。
从菌种生产、栽培季节、菇棚建 造、栽培菌棒制作、出燕管理、采收加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大杯蕈;莆蕈1号;栽培技术DOI:10. 13651/ki.fjnykj.2017. 05. 015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new variety of C l ito c y b e m a x im a6Puxun No.1?C H EN Ke-hua1,LU Cui-xiang2,CH EN Zheng-ming2**(1. Yanshan Tow n A gricu ltu ra l Technique Extension Station o f Shaowu C ity ^F u jia n Province354002;2. P utian Institute o f A gricu ltu ra l Sciences y F ujian Province)Abstract:4Puxun No. 1?was a new variety domesticated from wild Clitocybe m axim a.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Puxun No. 1’ wa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inoculum production,cultivation season,mushroom house construction, fungus stick preparation, fruiting-body m anagem ent,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pests and diseases control.Key words:Clitocybe m axim a;Puxun No. 1 ;cultivation technique莆蕈i号系由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 研人员采自莆田市天然林内的野生大杯蕈驯化选育 而成,是目前国内唯一经过认定的大杯蕈新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新品种-猴头99 猴头99:系浙江省常山县微生物总厂选育,菌丝体在适宜的培养基上洁白,粗壮,紧伏培养基成线条状,逐渐较细密的气生菌丝覆盖斜面。日长速约为0.55厘米。子实体肉质块状,组织较致密,个体较大,直径10-20厘米。新鲜时为淡黄色,干燥后色深,子实体表面着刺,基部着生处狭窄。菌刺圆筒形,下垂刺直,末端尖,中空,空心表面着生孢子,孢子印白色。孢子球形,4-6微米。属中温菌,菌丝生长范围为12-33℃,最适温度23-25℃;子实体形成温度12-24℃,最适温度18-22℃。发菌阶段空气相对湿度65%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85-90%,并需要增加通气量,使空气中CO2浓度不要超过0.1%。通风时,注意缓慢进行,不要让风直吹子实体。对光线要求:菌丝阶段可暗光培养,子实体阶段需较充足的散射光,以促使子实体洁白、健壮。适宜pH值为5.5-6。该菌株抗病能力较强,出菇早、球心大。生物转化率一般为80%左右。适宜春、秋季节用木屑、棉壳、秸秆等培养料熟料栽培。经审定,可在全省适宜地区推广利用。 蘑菇新品种-姬松茸 姬松茸的商品名叫巴西蘑菇,是一种食药兼用的食用菌。该菇起源于巴西,在我国的引种已完全成功,其栽培技术也已经完全成熟。目前国内栽培地区主要集中在福建和江苏等地,其他地区不妨也一试这个致富好项目。 姬松茸菌盖肥嫩可口,带有杏仁味,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姬松茸富含糖质、蛋白质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含量为香菇的2倍以上。经常食用姬松茸子实体对防癌抗癌,降血糖、血压、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抗血栓等都有神奇功效。 一、经济效益分析 姬松茸栽培主要原料有稻草、棉籽壳、牛粪、麦麸等,成本极低廉。既可室内栽培,也可室外大棚栽培,每平方米投料15公斤左右,可收获6公斤以上鲜品,每16-20公斤鲜品可得干品1公斤,一年收3-4茬。市场上,鲜品价格每公斤6元左右,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干品达90-120元。 二、栽培技术要点 1、培养料的堆制。⑴栽培原材料。配方一:稻草42%、棉籽壳42%、牛粪7%、麸皮6%、磷肥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1%,另加原材料总量70%的水。配方二:稻草375公斤、米糠10公斤、鸡粪15公斤、碳酸钙8公斤、水700-800公斤。⑵堆料。一般在姬松茸播种前20天左右堆料。一般堆后第4天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磷肥。第一次翻堆后4-5天进行第二次翻堆,加入石膏粉和碳酸钙。 2、二次发酵。将培养料含水量调整到70%左右运至菇房或菇棚,上架或铺床,培养料的厚度约为20厘米左右 3、播种。二次发酵结束后,待料温降到25℃以下进行播种,把菌种掰成鸡蛋大小,在培养料中挖深约10厘米的接种穴,每隔断20厘米挖接种穴一个。接种量按3.3平方米用750毫升容积的菌种3瓶,接种量约为干料的6%,最后在料面上撒播一层菌种,播完后,轻轻压一下,以免影响发菌,最后盖上薄膜。 4、覆土。播种后15-10天,菌丝向接种穴四周蔓延生长3-5厘米时,用稻田土进行覆盖。覆土时将土调至半干半湿,中间无白心,pH值7.0-8.0,约呈碱性,再在培养料料面上喷一次细水,然后覆土,覆土厚度约3.3-3.5厘米。 5、出菇前管理。温度控制在20-27℃,湿度保持在75%左右,料面保持湿润。 6、出菇管理。接种20天左右要加强保温,温度在18-21℃,增大湿度,使土层水分含量在55%-65%,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但忌直接向床面喷水,以免造成死菇,烂菇。采菇结束后,整理菇床料面,2天后再喷水,为下潮出菇作准备,逐批出菇和采收。 三、专家忠告 不要单一栽培姬松茸,应在栽培姬松茸的同时再培植一些大众化的菇类,如平菇、金针菇等。走大众菇和特色菇相结合的路子,采取立足本地市场,逐步走向出口创汇之路。品种太单一,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律。
真菌新品种-竹荪
竹荪又名竹笙、竹菌、竹参、网纱菌、竹鸡蛋等,素有“真菌之花”的美 誉。竹荪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因其寄生于竹林中的腐竹根上,又因其浓郁清香而得名#z 荪者,香草也#{。在我国,竹荪大都生长在川滇或其他省份的湿热竹林里,不易采集, 故价格昂贵。我国近年来才开始人工栽培竹荪,目前我国出口的竹荪在国际市场上每千 克的价格近于1两黄金的价格。 竹荪细嫩洁白,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它所含的 谷氨酸含量高达1.76%,比任何一种食用菌都要高,因而竹荪特别鲜美。竹荪还含 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利,因此说 竹荪是很好的保健食品之一。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经常食用竹荪,对疾病有一定的辅助 治疗作用,尤其是腹部脂肪层过厚者,长期食用有减少腹部脂肪的明显效果。
食用菌新品种-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又叫酒红色球盖菇。大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栽培的一种食用菌,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栽培食用菌之一。我国开展大球盖菇栽培较晚,经近几年的试验和示范推广,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展了栽培,但栽培数量较少,其产品上市量也极少。大球盖菇栽培原料丰富,用农作物秸秆加水调湿即可栽培;而且适应范围广,在温度4℃—30℃范围内都能出菇,产量也高。 大球盖菇鲜菇色泽艳丽,肉质嫩脆,适口性好。其干菇中蛋白质含量为29.1%,氨基酸含量为8.5%。此外,还具有抗肿瘤活性。是一种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食用菌。 大球盖菇是腐生菌,人工栽培主要利用稻草、麦草、玉米芯、木屑。 大球盖菇是好气性真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对氧气的需求量较少,子实体原基形成和生长发育则需要较多的氧气。
灵芝新品种-鹿角灵芝
鹿角灵芝顾名思义,就是长着一副像鹿角的一样身躯的灵芝,而为什么说它是灵芝中的极品,这是因为这个灵芝家族的新成员,各项指标含量都远远超过片芝,比如,能够提高人体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有机锗的含量高达1680到2000PPM,是片芝的3到4倍,所含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高分子多糖体是43%,是片芝的5倍多,让它成为极品的,还有它的价格不菲的身价,目前市场收购价每公斤达到了120元,是片芝市场价的4倍。灵芝适合在含有萄葡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基质中生长。鹿角灵芝也一样,与喜欢接地气的片芝不同的是,它更适合在空中发展,这样它可以两边出芝,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空间。河南省灵宝市在利用本地资源苹果短段木和木屑栽培鹿角灵芝取得成功后,又将鹿角灵芝与片芝进行活体嫁接,培育出了灵芝盆景新产品,更让鹿角灵芝身价倍增。
特别提示:适宜鹿角灵芝的木屑有苹果树、栎树。
适宜鹿角灵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60C ~280C。
荫棚遮阴程度要达到“三分阳,七分阴”
食用菌新品种-白环柄菇 白环柄菇[Lepiod alba(Breasad)Sacc Syll Fung.]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伞菌科,环柄菇属。菌盖和菌柄洁白无瑕,菌肉味美可口。 该菌属高温型菌类,适合盛夏高温季节生产,其产量与品质超过“高温蘑菇”。但比“高温蘑菇”更易栽培,经济效益显著。鲜菇每千克价格在10元以上,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型食用菌。 野生白环柄菇多发生在6月--9月,生于林间草地,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主要从各种天然有机物如牲畜粪、农作物秸秆、野草等茎秆中分解吸收营养,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牲畜粪、麸皮、米糠都可栽培生产,一般生物转化率达100%以上。 一、白环柄菇的生物学特性 1.温度。白环柄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26℃,菇体发育温度以20℃--28℃为最合适。温度高,籽实体形成快。超过30℃也可出菇。 2.湿度。栽培白环柄菇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5%,菌丝长势好,生长快。籽实体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70%--85%,如湿度过高,会造成菇体腐烂。 3.空气。白环柄菇对空气不敏感,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低对出菇、生长发育都无不良影响。 4.光照。白环柄菇不论是菌丝体及籽实体生长,不论光线强弱对其都无不良影响。 5.酸碱度。白环柄菇菌丝在pH值2--12范围内都可生长,以pH值6--8为最合适。 二、栽培技术 1.季节安排。白环柄菇属高温性菌类,只要温度在18℃--35℃都可生产。我国南北方温度差异明显,应根据本地气候适当安排。制种应提前2个月进行。 2.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白环柄菇是典型的腐生菌,主要分解利用稻麦草以及各种农作物秸秆与禾本科杂草类、牲畜粪等。因此,栽培时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材料,将其粉碎。常用的配方为:①草屑60%,牛粪18%,米糠20%,石膏与石灰各1%;②菌糠30%,草屑30%,牛粪30%,麸皮6%,石膏与石灰各2%;③草屑40%,牛粪38%,麸皮20%,石灰与磷肥各1%;④菌糠30%,草屑30%,牛粪18%,麸皮2%,石膏、石灰各10%。加水量按料水比为1:1.2--1:1.3。培养料拌匀后堆积4小时--6小时装袋。 3.装袋灭菌、接种。选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将调制好的培养料装入袋内,边装边压紧,压平料面,中央用直径2厘米粗的木棍扎孔,然后用绳子把袋口扎上,及时灭菌。在100℃的饱和蒸汽下保持14小时--16小时。 白环柄菇也可采用发酵法栽培。培养料配制好后按常规方法建堆发酵,然后降温播种。 4.接种及发菌。接种时将培养料袋口打开,用75%酒精浸泡过的接种铲将菌种铲入培养料袋内,菌种应覆盖培养料表层。接完菌种后将培养料袋转入发菌室。 发菌室在培养料袋未放入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地面用石灰水冲洗,四壁用浓石灰水喷涂,然后再将门窗关闭,用硫磺熏蒸消毒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干燥后将接种后的培养料袋放入其中进行发菌,袋温控制在28℃左右为最好。温度高低可通过增减培养料袋的堆积高度来加以调节。一般适温下约25天--30天菌丝可长满培养料袋。 三、出菇管理及覆土 白环柄菇菌丝长满袋后即可出菇,可在菌丝长满培养料袋后直接进行出菇或在袋口覆土后再出菇。覆土出菇能促进菌丝纽结及早现原基,使之品质好、产量高。方法是: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及时转运到出菇场地,将菌袋表面老菌块搔去,覆盖1.5厘米--2厘米厚的细土,覆土湿度调至含水量为65%左右,覆土后菌袋口盖以湿报纸或薄膜。约3天--5天后揭去覆盖物,并在袋口上喷水,使泥土湿润,同时在地面、墙壁四周及空间喷雾,增大空气湿度,将空气湿度提高到80%--90%,3天--5天后即可形成大量的原基。菇蕾形成后逐渐长大,此时喷水不要直接喷到菇体上。一般出菇后5天--15天即可采收。 四、采收加工 白环柄菇菌盖包住菌柄未开伞前采收为宜,此时菇体高达10厘米--15厘米。采收时应整丛拔起,摆放整齐,用塑料袋分装。也可晒干或烘干。 五、采收后的管理 第1潮菇采完后,清理料面,停止喷水3天--5天,以利菌丝恢复生息,以后按上述方法喷水保湿又可继续出第2潮菇。一般可采收4潮--6潮菇。 六、病虫害防治 因白环柄菇是在高温盛夏季节栽培,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发生病虫危害,出菇场地四周应经常洒生石灰粉,每周应喷洒一次高效低毒速效杀虫剂,不给病虫生长繁殖的机会,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