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中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作用等。教材突出免疫系统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作用,从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这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2.学情分析

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知道一些诸如淋巴结、淋巴细胞、抗体、计划免疫、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而且,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了解了免疫的三道防线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能够简述抗原和抗体,这些都为深入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奠定基础。

3.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3. 1教学目标

3.1.1知识目标

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机理和相互关系。

3.1.2能力目标

尝试建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防疫过程图,并进行对比观察。

3.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艾滋病,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3.2教学重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由于内容抽象,过程复杂,因此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4.教学方法

电子白板图示教学、问题诱导教学

5.教学过程

5.1创设艾滋病问题情境导入

教师:艾滋病是一种让人谈之色变的疾病,白板展示各种艾滋病患者的症状图片,提问“为什么艾滋病患者会患各种疾病呢?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他们都感染了HIV病毒,免疫力低下。

教师总结:虽然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是各种其他病原体感染,但根本原因是先感染了HIV病毒,免疫力丧失,

不能抵抗各种其他病原体。HIV是一种主要攻击T细胞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丧失的病毒,那么HIV和T细胞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

学生:【识图析图】

图1

【分析】

T细胞浓度、HIV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T细胞多少与HIV浓度间的关系?

T细胞多少与人体免疫能力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书中曲线的分析,提高学生识图析图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顺势导入正题,自然过渡。

5.2体液免疫

教师过渡:为什么T细胞的数目减少,人体的免疫能力就会下降?实际上,T细胞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他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充当角色。我们接下来就先学习体液免疫。

5.2.1抗原和抗体

教师:白板展示口腔白斑症状图和HIV病毒图片,提问当从口腔白斑患者体内检测到HIV抗体时,说明该患者一定感染了什么病毒?为什么?

学生回答:HIV病毒,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并简介抗原的概念内涵和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抗原是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一般是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专门抗击病原体的蛋白质。

教师:出示抗体的示意图和抗体抗原结合的示意图: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吸附。还可以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核心概念抗原、抗体,并引出体液免疫过程。

5.2.2体液免疫过程

教师:白板截图展示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如下图:

图2

引导学生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提问补充上图。

浆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分化来的呢?

什么条件下B细胞会分化出浆细胞?

淋巴因子是什么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分泌的呢?

学生:积极思考,一步步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并进行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白板感应笔的拖动、书写功能,将体液免疫过程图补充完整。

图3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利用电子白板建构体液免疫过程图,使学生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

5.2.3二次免疫

教师:结合课本简单介绍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并提问记忆细胞有什么作用?

学生:阅读课本后,进行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二次免疫的意义。并将上图再次补充完整。即用白板笔的书写功能连线,添加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

师生总结:上述免疫免疫过程主要靠抗体作战,抗体又是被浆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我们将这种免疫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5.3细胞免疫

5.3.1靶细胞与效应T细胞

教师提问:在病毒侵人体过程中,仅依靠体液免疫能否消灭所有入侵的病毒?提示学生可从病毒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分析。

学生回顾病毒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病毒无细胞结构,寄生在细胞内,而抗体位于细胞外。在病毒入侵过程中体液免疫只能消灭位于细胞外的病毒,对于已躲入细胞内的病毒,抗体不发挥作用。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在白板上绘制出被病毒入侵的细胞即“靶细胞”,并提问“人体对靶细胞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如何才能让抗体发挥作用呢?”

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办法:破坏靶细胞。

教师:靶细胞裂解,病毒的就会暴露出来,抗体就可发挥作用。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课本的图片中有没有靶细胞,什么细胞可直接作用于靶细胞导致其裂解?”

学生:找到课本中靶细胞图片,并回答出效应T细胞可使其裂解。

图4

5.3.2细胞免疫过程

教师过渡:效应T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白板中细胞免疫的动画,找出并记录细胞免疫过程中涉及哪些免疫细胞?

学生观看动画后回答: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教师:请大家参照之前构建的体液免疫过程图,选择相应细胞构建出细胞免疫过程图。并派学生代表依次上台在白板上操作演示、修改完善。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前面学生暴露的缺点如“效应T细胞除可由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还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原除可由吞噬细胞处理,传递给T细胞外,还可直接刺激T细胞”等等,这些让后续同学修改完善,使人印象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