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合集下载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

图 8 螺旋 折流板在壳体 内安装方位
螺旋折流板尺寸可 由该椭 圆所确定的椭 圆方 程求得 , 见图 9 。 从 图 9可 以看 出 ,螺 旋 折 流板 尺 寸参 数 、 R 与其投影图上对应尺寸参数相等 。弦高 A的计算
维普资讯
炼 油 与 化 工 20 0 8年 第 2期
REF NI I NG AND C HEMI CAL I NDUS TRY 3 9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 管板 的结构 设计
国德 文 , 邢 芳 , 晓凤 刘
( 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 , 黑龙江 大庆 1 3 1 ) 6 7 1
热器》 的有关规定【 但为保证螺旋折流板的稳定 , 2 ] , 每块螺旋折流板上最少应布置 3 根拉杆 ,螺旋折
流板的中心安装部位须加工与中心管相配的圆弧 缺 口 , 图 4 见 。
9 ̄ 0
防 冲 杆 的 上 表 面 到 壳 体 内壁 的距 离 应 大 于 1 / 管外 径 , 排 列后 的防 冲 面应 为 接管外 径 加 4接 其
1螺 旋折 流 板的几 何形 状
螺旋 折 流 板换 热 器 的折 流 板 为 准 扇形 。与 壳 体 横截 面有 一 定 的安 装倾 角 仅, 在 壳体 横 截面 上 其 的投影 刚好 为 1 / 4圆面 。 图 1 见 。
9 n。
图 2壳 体 内 螺旋 折 流板 排 列
2 螺 旋折 流板 间距
3 拉杆 及定 距管
螺旋折流板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 :通过改变壳程 侧折流板 的布置 , 使壳程侧流体呈连续 螺旋 流动 ,
因此 , 想 的折 流板 布置 应该 为 连 续 的 螺旋 曲 面 。 理 但 是 , 旋 曲 面加 工 困难 , 且 换热 管 与折 流 板 的 螺 而

换热器折流板各型式讨论

换热器折流板各型式讨论

换热器折流板各型式讨论————————————————————————————————作者:————————————————————————————————日期:换热器折流板各种型式的讨论兰州四方容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李建仓摘要:本文介绍了换热器所用折流板的几种型式,对其结构及工作形式作了阐述,并将其优点及缺点进行了说明和总结,从而为折流板换热器的设计选型及制造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折流板顾名思义是用来改变流体流向的板,常用于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壳程介质流道,根据介质性质和流量以及换热器大小确定折流板的多少。

折流板是列管式换热器中的一个零件可用以起到提高传热系数和支承管束的作用;但由于它结构简单所以往往被设计者所忽视。

现实的情况可以证实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我国自行设计还是国外引进的设备折流板的结构常是五花八门,其中有些结构既制造复杂又不利于提高传热系数。

其原因在于设计者没有根据具体的传热性质来认真地对它进行分析后再确定具体的结构和尺寸。

本文拟对各种型式折流板的优缺点一一列出并进行对比,提出换热器在什么情况下所适用哪种折流板的一些个人意见和有关同志进行商榷。

折流板有常用折流板和异形折流板之分。

常用折流板主要有弓形和圆盘-圆环折流板,其中弓形又分为单弓形、双弓形和三弓形,如图一:图一异形折流板有:矩形折流板、折流杆型折流板和格栅折流板等,如图二~四:矩形折流板(图二)折流杆换热器示意图(图三)格栅折流板(图四)这些折流板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逐一说明如下;一、弓形折流板。

大部分换热器都采用弓形折流板。

弓形折流板在壳程内的放置形式上下方向排列的形式,用以造成液体剧烈扰动以增大传热系数;左右方向排列的,多数用于卧式换热器,设备中都伴随着有气相的吸收冷凝,以利于冷凝液和气体的流动,当列管是正方形排列时,为了使介质形成湍流以提高换热效果,则采用转角切口。

单弓形折流板主要是为了提高整体的壳程的错流程度,切口的百分数一般为20%~49%;通常为20%~25%,最佳大小为20%,此时单位压降下传热膜系数最高,小于20%(缺口处不布管除外)压降较大;切口超过20%,导致形成流体流速的滞留区,切口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管束的传热性能;为了减小振动,亦可采用缺口处不布管,缺口可减小到15%或者25%左右,其压降只有单弓形的1/3左右。

螺旋板换热器的结构及作用

螺旋板换热器的结构及作用

螺旋板换热器的结构及作用
螺旋板换热器是由一组相紧邻的螺旋板组成的一种换热器,它的结构
由内、外壳、螺旋板和锥形中心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螺旋板,内、外壳
只是它的外部结构,螺旋板的密度和螺距决定了换热效率、流动特性、结
构限制,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锥形中心,消除螺旋板在入口和出口处的速
率变化。

螺旋板换热器用于汽液两相流中的热传递,还可以用于特殊流体的热
传递。

它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从而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和体积内获得最大
的热传递效率。

它可以更有效地提供更大空间,使得热传递过程更为紧凑。

因此,螺旋板换热器的作用是在液体或汽气流体传递过程中,能够有
效地传递热能,改善换热效率,防止易燃、易爆等物质积聚,减少换热器
大小,优化换热器体积,从而有效降低系统能耗。

单螺旋和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的研究

单螺旋和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的研究
Ab t a t Th e e t o b m e on tu to s n h s e 1sd p ro m a c s f h a e c a g r i sr c : e r cs f a c sr ci n o t e h l.i e e f r n e o e t x h n e w t i h d bl・ e ia a lswe ei v sia e , dt e c mpa io fa o ep ro m a c swiht a fh a xc a ge ou e h l lb f e r n e t td a h o c g n rs n o b v e f r n e t h to e t e h n r wihsn l- e ia a e r o d ce Th h l. ie h a a Se dfo r ssa c ro m a c sofh a t i ge h lc b m swe ec n u td. es e1sd e t r f ra w e it epef r n e e t l tn n l n e c a g r t ig e a d d bl. e ia a ne on it d O / e t s a d / s eo s s paaey wee x h n e s wih sn l - n ou e h lc b f s c sse f l3 s cor l n l4 e t r e r t l r su e x e i e t l d b u e ia i u ai n e pe t ey t did e p rm n a y a y n m rc sm lto ,r s c i l.Th x e i e t e ut h w h tb t h l n l v e e p rm n a r s l s o t a o h te l s s e 1sd e tta se o m ce t d p e s r r p n t e h a x ha g r i i g e n d d u l. e ia h l.ie h a r f rc e n in sa r s u e d o s i h e te c n e sw t sn l.a o b e h l l n h c b m e n r a e w ih te ic e s fte s e1sd o r t。a d u d rt e s m e s e 1sd ow ae o h te a si c e s t h n r a e o h l ie f w a e n n e h a h l.i e f h . l l r t.b t h s e 1sd e tta s e oe ce t d p e s r r p n te h a x h g r i o b e h lc lb f s ae h l.ie h a r f rc m in s a r s u e d o s i h e te c a e sw t d u l. eia a ne n n n h r

阿法拉伐螺旋板式换热器系列说明书

阿法拉伐螺旋板式换热器系列说明书

高节能效率,低维护成本SpiralPro永远不会结垢SpiralCond:真空冷凝的理想解决方案SpiralPro用于液-液工况SpiralCond用于真空冷凝和蒸发SpiralPro用作蒸汽加热器SpiralCond“多合一”配置提升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可持续性阿法拉伐全焊接螺旋板式换热器系列为高要求的液-液和两相工况提供了强大而可靠的选择,具有极低的维护要求。

全球已有超过80000台螺旋板式换热器装置交付使用,在化工、废水、采矿等应用领域久经验证,可应对其他类型的换热器难以解决的挑战,是值得信赖的可靠解决方案。

阿法拉伐螺旋板换的传热效率是同类管壳式换热器的2-3倍。

因此可回收更多的废热,从而为节约能源创造巨大潜力。

阿法拉伐螺旋板将更低的燃料成本和更少的排放相结合,可以为提升工艺流程的可持续性以及盈利能力提供更明智的解决方案。

同时,紧凑的设计能降低安装和材料成本,简化的服务减少了年度维护预算。

阿法拉伐螺旋板式换热器能缩短投资回收期、降低总投资成本。

对于涉及结垢流体、污泥、乳剂、泥浆、纤维或颗粒负载液体的工艺过程,阿法拉伐SpiralPro换热器的可靠性无与伦比。

SelfClean™的设计可防止脏流体结垢和堵塞,而这些脏流体会导致任何其他类型的换热器出现问题。

最大的正常运行时间和易于清洁性,极大地降低了运营费用,同时提高了生产能力。

SpiralPro换热器可以作为液液换热器或作为蒸汽加热器。

SpiralCond换热器是两相换热的高效解决方案,紧凑的立式安装,比同等效果的管壳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小得多。

每一个SpiralCond换热器都完全根据所需的热负荷进行定制,并调整通道间距以提供最低的压降。

因此,Spiral-Cond换热器非常适合具有挑战性的真空冷凝和蒸发工况。

SpiralCond换热器能够安装在现有的工艺塔上或者作为“多合一”塔顶冷凝器,同时适配多种冷媒。

解决棘手问题的优势SpiralProSpiralCond适用于液液或者蒸汽加热工况适用于真空冷凝或蒸发工况能够被安装在现有的工艺塔上或者作为“多合一”塔顶冷凝器同时适配多种冷媒温度:-100°C 到400°C 温度:-100°C 到400°C 设计压力:全真空至 100 barg 设计压力:全真空至 100 barg 压差:高达50 barg 压差:高达50 barg 传热面积(最大):900 m 2传热面积(最大):2500 m 2 (“多合一“冷凝器)• 提升热回收效率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螺旋板式换热器在工作中基本上需要做到的参数

螺旋板式换热器在工作中基本上需要做到的参数

螺旋板式换热器在工作中基本上需要做到的参数
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在工作中,螺旋板式换热器需要满足以下基本参数:
1. 温度参数:螺旋板式换热器需要满足进出口流体的温度要求,以达到预期的换热效果。

在选择螺旋板式换热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条件确定进出口流体的温度范围,以确保换热器正常工作。

2. 压力参数:螺旋板式换热器需要满足进出口流体的压力要求,以确保换热器能够承受流体的压力,并保证换热器的安全运行。

在选择螺旋板式换热器时,需要考虑进出口流体的压力范围,以确保选择的换热器能够满足压力要求。

3. 流量参数:螺旋板式换热器需要满足进出口流体的流量要求,以确保换热器能够满足工艺上的需要。

在选择螺旋板式换热器时,需要考虑进出口流体的流量范围,以确保选择的换热器能够满足流量要求。

4. 材料参数:螺旋板式换热器需要满足进出口流体的材料要求,以防止流体对换热器材料的腐蚀或损坏。

在选择螺旋板式换热器时,需要考虑流体的化学性质,选择适合的材料以确保换热器能够长期稳定工作。

综上所述,螺旋板式换热器在工作中需要满足的基本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和材料等要求,只有达到这些要求,才能保证换
热器的正常运行和换热效果的达到。

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动态特性研究

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动态特性研究
F g 1 Di g a i . a r mma i s e c f h l a d t b t t k t h o e l n —u e wih c s —
n n c n i u u eia a f s o — o tn o s h l lb fl c e
折 流板换热 器能 够使得 换 热器壳 侧 的流动 实现真
维普资讯
量 程为 0~ 2 / 时 间常数 为 0 2 。 Om。h, . 5S 采用铜 一 康 铜热 电偶进行 温 度采集 , 其量程 为 0~ 2 0℃, 0 时 间常数 在 0 5S 油侧 压差 测量 采 用 3 0 . 。 5 1差压 变 送 器 , 程 为 0~ 6 . P , 号 为 4~ 2 量 22k a 信 O
在 正 负 流 量 扰 动 下 其 变 化 曲线 具 有 对 称 特 征 。 。
关 键词 :壳管式换 热器 ;连续 螺旋折 流板 ; 量扰 动 ;动态特 性 流
中 图分 类号 : TK2 4 1 文献 标识码 : A
0 引

在 管壳 式换 热 器 中 , 螺旋 折 流板 换热 器 由于 其 能够 改善 壳侧 流 动 换 热性 能 , 相 同 的压 降 下 在 较 弓形 折流板换 热器 而言 其 壳侧换 热 系数 较高 而 得到研 究及 应 用 L ]对 于 高 黏 度 流体 而 言 , 换 l. 。 其 热效果 更加 突出I6。 s] 目前 所 使用 的螺 旋折 流板 换 - 热器 的折流 板一般 是 由两块 或 四块 扇形 平板 搭接 而成 , 两块扇形 折 流板之 间一 般存 在三角 区 , 在 存 严 重 的漏 流 问题 ( 1 , 得 换 热 器壳 侧 的流 动 图 )使 偏离 真 正 的螺旋 流 动 [ , 文 所使 用 的 连 续 螺旋 7本 ] 图 1 非连 续螺旋 折流板 换 热器示意 图

倾斜角对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倾斜角对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倾斜角对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董聪;陈亚平;吴嘉峰【摘要】对倾斜角为16°,20°,24°,28°,32°单头(即16°CO,20°CO,24°CO,28°CO和32°CO)和32°双头(即2-32°CO)6种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cothSTHXs)以及作为对比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采用速度矢量图和压力云图叠加速度矢量的方式分析特殊剖面上局部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吻合良好。

螺旋折流板方案壳侧通道存在迪恩涡二次流,相邻折流板重叠区内的管排可抑制缺口泄漏,周向重叠结构有利于强化传热;在相同流量下,壳侧换热系数随倾斜角的增大而减小。

20°CO倾斜角方案的性能最优,在相同压降下,其壳侧换热系数比其他方案的系数高,且流道内的迪恩涡二次流明显较强。

弓形折流板方案的性能最差,其流道中存在流动死区,且壳侧压降远高于所有螺旋折流板方案;在相同压降下,其壳侧换热系数最低,但在相同流量下的壳侧换热系数在所有方案中位列第3,紧随16°CO和20°CO方案之后。

%The six circumferential overlap trisection helical baffle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s (cothSTHXs) with single thread but baffle incline angles of 16°, 20°, 24°, 28°, 32° (16°CO, 20°CO, 24°CO, 28°CO, 32°CO) as well as double thread and baffle incline angle of 32° (2-32°CO), as opposed to a segment baffle heat exchanger, we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Local parameter distributions of the velocity vectors or pressure contours plus velocity vectors on special sections were plot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and in agreement with tests. The Dean Vortex secondary flow and bypass leakage betweenadjacent baffles in the spiral channel play essential roles in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the cothSTHXs. The shell-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cline angle at the same shell-side flow rate. The optimum scheme is 20°CO, and its shell-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s the highest and Dean Vortex secondary flow in the spiral channel is strong at the same shell-side pressure drop. Nevertheless, the worst scheme is the segment baffle one, and there exist stagnant zones in the channel, whose shell-side pressure drop i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cothSTHXs schemes, and so its shell-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s the lowest at the same shell-side pressure drop. The shell-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segment baffle scheme ranks the third, only 16°CO and 20°CO schemes exhibit better in terms of shell-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7)006【总页数】8页(P2133-2140)【关键词】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倾斜角;周向重叠;二次流;缺口泄漏;相邻折流板;数值模拟【作者】董聪;陈亚平;吴嘉峰【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124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具有消除壳侧流动死区、降低泵功消耗、提高单位压降换热系数、抑制壳侧结垢、减小管束跨度和抑制管束振动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word完美格式 2014.7.23 宋小平 裴志中 2006.6.2 S 防短路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螺旋折流板的一周螺旋,仍有X块折流板连续组成,但每一块折流板直边,增加一至二排管距宽度C。组装时重叠搭接部分由同根管子穿过,为避免接触点干涉,在交叉处开一宽度为C的缺口以便相邻两螺旋折流板相交。这种交叉重叠搭接方式接续,可以对流经管束的介质起到引导作用,减少两相邻扇形板直边交叉形成三角形空间的短路现象,同时强化了折流板之间的连续性,避免了装配时的径向分离。

防短路螺旋折流板搭接形式示意图 华南理工大学 徐白平 江楠 2006.1.20 F 复杂流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及其减阻强化传热方法 换热器内螺旋折流板由与换热器中心轴线倾斜的椭圆扇形板拼接成单螺旋或双螺旋状,位于壳体中心;外螺旋折流板为与换热器中心轴线倾斜的椭圆环扇形板拼接成螺旋状,位于内螺旋折流板外围。该换热器利用内外螺旋折流板不同结构的导流作用,引入复杂流场,改善流体在壳体内壁附近及折流板背风侧的流动状态,强化壳体处与中心外围区域的混合,提高流体在换热器内整体湍动程度,较大幅度地提高壳程的传热膜系数,提高换热器的有效利用面积,强化壳程传热。换热器结构加工、装配、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突破了限制螺旋折流板向大流量操作的瓶颈,节能降耗,市场前景好。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王秋旺 贺群武 2003.10.17 F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科式换热器,主要应用于气体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包括一个壳体,位于壳体中心的中心气体通道,分别位于壳体两端的两个挡板,一束平行固定于两个挡板之间的内翅片管束,位于壳侧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若干位于内翅片管束和外壳之间的螺旋形. . word完美格式 折流板,翅片管两端固定于两块挡板之间,中心气体通道与前后两个挡板以及壳侧外壳共轴,其中,每个内翅片管包括外管,堵塞的芯管和内翅片,内翅片管中的内翅片采用弯曲形状翅片。本发明所采用螺旋形折流板和内翅片管采用锯齿形翅片或者螺旋形翅片的结构方式,可以使得换热器更加紧凑,换热效率更高,而且壳侧结垢少,使用寿命增加。(其内部芯管也作为换热空间利用。)

一种内外翅片管换热器 王秋旺 田林 2005.10.31 F 该装置主要用于气气换热,特别是高温高压下的工况,包括一个壳体,分别位于壳体两端的两个管板,一束平行固定于两个管板之间的内翅片管束,起固定管束和导流作用的挡板,位于壳体的气体的进口与出口,以及在换热管外设置的不同形式的翅片,包括平板式连续翅板,波纹式连续翅板以及在其上开缝,开孔,安装纵向涡发生器或者百叶窗所形成的翅片,此外,还可安装螺旋状翅片。每个换热管包括外管,内翅片堵塞的芯管,内翅片包括波纹形内翅片,锯齿形内翅片,带突起的内翅片以及打孔翅片。 本发明能够在满足换热要求的前提之下,同时能够满足承受较高的绝对压力或者故障状态下较高的相对压力的要求,防止换热器发生胀裂。 (该专利的启示:可应用于壳程压力较高的场合,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方向为自下而上) . .

word完美格式 带有纵向涡发生发生器的连续形平板式板翅

内外翅片管换热器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杨杰辉 1997.10.15 S 在该专利中给出螺旋折流板结构尺寸的计算方式,是最原始的非连续性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 . word完美格式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杨杰辉 1998.5.12 S 该实用新型螺旋折流板基本元件采用呈半椭圆形或扇形平面板替代难以实现及加工的螺旋形曲面,螺旋折流板在结构方式上可排列出各相邻折流板呈双螺旋的结构形式。可灵活适应及满足不同应用场合及对设计性能的要求。螺旋折流板可实现壳侧流体呈连续柱塞状螺旋流动,克服垂直弓形折流板存在的传热死去,克获得有效地强化传热及降低阻力的效果。(启示在于对于非连续形螺旋折流板存在的漏流问题,四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采用在相邻折流板之间加焊搭接板,二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则加焊阻流板。)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杨杰辉 1999.3.31 S 这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一个螺距由两块半椭圆形平面板构成双螺旋结构,在上下两组半椭圆形板所构成的中分面上设有平行四边形的阻流板,此阻流板使壳侧流体呈两股互不相混的连续螺旋形流动,在入口处及出口处设有挡板或中向隔板。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壳体中流体的流动分为单程和双程两种方式。从而可实现在允许压降的条件下,追求更高的传热速率。可有效地提高放热系数和阻力降的比值,降低设备投资费用,减少维修费用和延长期维修周期。 .这种新型结构可满足在工艺设计中有可能选用两个细长换热器实现壳侧双程流动的场合,而可采用这种结构的一个换热器来替代,减少了换热器的数量,可相应地减少壳体金属耗量,配管、安装及维修增加的工作量。 该螺旋折流板结构型式的创新是提出了壳体中流体的流动分为单程和双程两种方式。单程流动方式是以由半椭圆形板组成双螺旋组合方式中,两组双螺旋折流板在壳体中分面上交叉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截面,在此截面上设置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阻流板,将相邻四块半椭圆形半长轴相连接,在阻流板两侧形成两个独立的螺旋形通道,并在进口及出端两交叉半椭圆形折流板间加装三角形挡板,实现壳侧流体从壳体一端接管进口及在另一端接管出口的单程流动方式。双程流动方式的是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将入口挡板改变为一块由三角形和长方形两部分组成的楔形板,把壳体一端流体进口处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并在挡板及阻流板两侧形成两个独立的螺旋形通道,壳侧流体只能在其中一个通道中作螺旋流动,直至在壳体另一端的自由空间中折返到另一个通道中作螺旋流动,返回到出口处的另一个空间,由接管排出。由此,壳体上进出口接管均装在壳体一侧,实现壳侧流体双程流动方式。 . . word完美格式 单程流动

双程流动 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赵维 王声文 许成范 1999.8.20 S 一种用于石油、石化、化工、动力、冶金等工业部门的管壳式卧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由固定管板1、浮动管板2、螺旋折流板3、4、换热管束5等组成,换热管束5置于固定管板1和浮点管板2之间,并穿过螺旋折流板3、4,螺旋折流板3、4盘绕在固定管板1和浮动管板2之间。螺旋折流板使得介质压力降很小,没有传热死区;传热系数与壳程压降比值提高60%;可降低操作运行能耗。 . . word完美格式 螺旋折流板波纹管束热交换器 2001.8.27 丁浩 关忠义 S 一种螺旋折流板波纹管束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有一个壳体1,在壳体1靠近两端的部分分别相对设置介质的进、出口,在壳体l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两个管板4,主要特点是:在热交换器的轴向平行设置波纹换热管2,波纹换热管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管板4垂直连接,波纹换热管2之间平行排列呈束状。在介质的进出口之间设置螺旋式分布的扇形折流板3.该换热器效率高,具有自洁功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所述的螺旋折流板波纹管束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是单、双螺旋。 所述的波纹换热管(2)是弧线管、螺旋管。 热交换器包括定距管(6),所述的定距管(6)在其两个端部的周边分别与扇形折流板(3)垂直连接。 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定位杆(5),所述定位杆(5)穿过所述定距管(6),所述定位杆(5)的两端分别与管板(4)垂直连接。 波纹换热管(2)是金属波纹换热管,所述的金属是紫铜、不锈钢、铝、碳钢。 . .

word完美格式 螺旋折流板珠状冷凝换热管束换热器 2002.08.29 丁浩 马力 S 与上述所讲的换热器的不同在于换热管束,在本专利中,作者采用的珠状冷凝换热管束(材质为镍基渗层管、铜基合金管) 珠状冷凝换热管是采用镍基渗层管和铜基合金管导热性能好、热阻小金属力学性能和防腐性强,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火力发电和冶金等工业部门。这种换热器具有自洁作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是综合传热效率高的换热器。 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高磊 于显庆 王声文 2002.11.12 S 特点在于壳体与换热管束外围的空隙处增设异型换热挡管,异型换热挡管与换热管束一样,固定于浮动管板和固定挡板之间,并穿过螺旋折流板,且靠近壳体的内壁。该专利设计合理,既保留了现有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压力降小、无传热死区的优点,又防止了壳体中外侧流体的短路,增大了换热面积,强化了流体在换热管表面的不稳定流动状态,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该结构的启示:为防止壳体中外侧流体的短路,在壳体的外侧设置异型换热挡管。)

一种改进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2002.6.12 宋小平 裴志中 S 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在折流板为两块时,折流板和垂直于换热管的垂线间夹角为0~45度;在折流板为四块时,折流板和垂直于换热管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为5~25度,具有本实用新型倾斜角度的折流板换热器的效率大为提高,进一步减少了污垢沉积,延长了检修周期。(在专利中明确提到了螺旋折流角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

word完美格式 带中心管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朱加贵 姜卫忠 桑志富 2003.02.18 S 螺旋折流板是由若干扇形平板拼接而成,各扇形平板可以相互搭接,也可间隔一定距离。 螺旋折流板由一组或两组折流板组成单螺旋或双螺旋折流板,形成单螺旋或双螺旋通道。 换热管束由异型管所组成,该异型管包括内翅片管和外翅片管,螺旋槽纹管、螺旋内肋片管。螺旋波纹管、横纹管、多孔表面换热管。 管束排布为三角形布管、转角三角形布管、正方形布管、转角正方形和同心圆环布管等、 中心管是换热器中心的一根管子,其直径为管壳式换热器壳体直径的5%~30%。 换热器可以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换热器等结构形式。 螺旋折流板异型管束管壳式换热器 朱加贵 姜卫忠 桑芝富 2003.02.18 S (仅是与上述专利的名字不一样而已)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陈世醒 赵亮 2003.6.10 S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包括壳体3、换热管7、螺旋折流板2、定矩管1、阻流板4、支撑板5和管板6,螺旋折流板2是由多块准扇形板顶角搭接而成。侧倾角α的定义为:螺旋折流板所在平面与其投影平面的夹角,在此基础上,将螺旋折流板再向流体流动方向即轴向后倾某个角度,该角定义为后倾角β。Α和β的大小可直接影响螺距的尺寸,其本质是影响流体流动阻力和传热性能;设D为管束外径,通常情况下,螺距Hs=SD(tgα+tgβ)/2。

该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流体流动阻力,提高换热效率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包括壳体、换热管、螺旋折流板、定矩管、阻流板、支持板和管板、壳体内的螺旋折流板、定矩管、阻流板和支持板构成一螺旋刚体,固定在壳体两端管板之间的换热管在螺旋折流板中穿过。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折流板是由多块扇形板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