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折流板的加工方法

合集下载

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14
2015-7-7
相邻折流板周向少量重叠
相邻2 块折流板要在外圈首尾相接, 特别推荐将折 流板直边稍稍放宽, 使相邻2 块板在首尾相接时周 向有少量重叠。这一方面是由于通常正三角形排 列布置管孔的方案中相邻两列管子之间的间距较 小, 这样可以留出钻孔边。另一方面, 少量重叠也 有利于减小在2 块相邻的折流板处的漏流。相邻2 块折流板连接处有三角区, 称为V 型缺口, 一般认 为这是无奈的负面结果, 其实此缺口不一定是坏 事。根据流动分析, 壳侧流体沿螺旋折流板呈总 体螺旋流动时, 在离心力作用下流体将向外围流 动, 中心部分流体将变少, 尽管随后产生的径向压 差以及外圈路程远、阻力大的状况使流体产生向 心的二次流动可部分平衡这样的离心流动。相邻 折流板首尾在外圈连接的方案中, 壳侧流体通过 相邻两组折流板交接处的V 形缺口时的流动方向 是使部分流体又返回上一层, 客观上可以增大中 心部分的流速, 起到增强中心区域传热的作用。
2015-7-7
9
适合正三角形布管管束的方案
正方形排 列管束
2015-7-7
对于正 三角形排列 管束怎么办?
正三角形 排列管束
10Leabharlann 相关类比2015-7-7
11
东南大学陈亚平教授提出适合正三角形排列布管的三分螺旋折流板方案
a. 1/3 分区布管;
b. 中心无管位;
c. 中心布管周向重叠
三分螺旋折流板的对称方案投影图
2015-7-7
3
弓形折流板换热器
传统换热器中最普遍应用的是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由于存在阻流与压 降大、有流动死区、流动阻力较大、易结垢、传热系数较低、传热的平均 温差小、以及在缺口处管束支撑跨距较大,容易诱导管束振动破坏等缺点, 近年来逐渐被螺旋折流板所取代。

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特点剖析

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特点剖析
【 要 】 管壳式换热 器中, 摘 在 一种流体在管 内流动 , 另一种流体在 壳侧 流动 . 并通过换 热管壁进行热量 交换 管壳式换 热器生产成本低 . 清 洗方便 , 适应性 强, 处理量 大, 工作 可靠 , 能适应高温 高压 , 且设计及加 工制造方法比较 完善 。 其允许操作压 力范围可以从真空到 4 . a 允许 1 MP . 5 操作 温度 可以在一 0  ̄ 一 10 2 10 10  ̄ 之间 , C ( 传热面积几乎不受限制 ( 己开发 出传热面积达 50 — 0 0 的管壳式换热装备) 因此 . 国外 0 0 8 0 m, 虽然它在 结 构 紧凑性 、 传热强度和单位金属 消耗量方面无法与板 式或板 翅式换 热器相 比, 由于有前述优 点, 但 其在化 工、 油能源等行业应用中仍 处于主 石 导地位 . 目前在世界 范围内占换热 器总数的 3 %一 0 5 4%
【 关键词 】 化工机械 ; 换热器 ; 传热面积 ; ; 能耗 适应性 ; 环经济: 循 节能减排 : 热传递
2 连续与非连续螺旋折流板 . 1 要使 壳程工质形成理想的连续螺旋流动 . 折流板应 该是 一系列 连 在工业生产 中, 换热器 的主要作用是使热量 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 续 的螺旋曲面 . 可称之 为连续 型螺旋折 流板 . 其结构类似于常见 的输 递 给温度较低 的流体 . 使流体 温度达到工艺 流程规定 的指标 . 以满 足 送 固相介质 的搅龙 过程工 艺条件 的需要 , 也是余热 、 废热 回收利用 的有效装置 。 换热器作 连续螺旋折 流板可使壳程流体形 成相对 连续平稳 的螺旋 流动 . 但 为一种 通用的热工过程设备 在炼油 、 工 、 化 环保 、 发电 、 制冷 、 品 、 食 新 受 螺旋结构的限制 , 壳体中心 区域需要加装 假管 . 其 从而降低 了壳体 能源利用等许多工业部 门中广泛使用 。以石油化工 厂为例 . 换热器 占 空间的利用率 , 换热器紧凑性下降。 此外 . 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加 建厂总投 资的 2%左右 , 0 在全厂化工设备总重量中约 占4 %。鉴于换 0 工 制造 安装也 比较复 杂 .给产品 的进一步 大型化和推广应用带来 困 热器在工业生产 中的重要作用 . 改进典 陛能和提 高其效 率成为节能减 难。 排 的重要途径 , 将产生显著 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目 应用中的螺旋折流 板换 热器大多采用一 系列法向与换热管 前 轴 向成 一定夹 角的扇形平 面板进 行搭接 . 形成 近似 螺旋面 . 可称之为 1 管壳式换热器综述 非连续螺旋折流板。 相邻两块折流板间会形成一个三角区 . 导致漏 流. 1 横 向流支撑结构 . 1 壳程流体进行的是“ 伪螺旋状流动 最有代表性 的横 向流支撑结构是单 弓形折流板 . 结构简单 . 其 制 22 螺旋角 . 造安 装方便 . 因而 目前应用 最广泛 . 发展最成 熟 , 计资 料也较 为完 设 螺旋角又称折流板倾角 . 连续螺旋折 流板螺旋角 的定义为折流板 备 在单 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内, 壳程流体经过折 流板的圆缺部 在壳体上形成的螺旋曲线切线与壳体横截面间的夹角 口 。非连续螺旋 分后垂直掠过管束 . 并在折流板的作用下进行“ ” z 字形流 动 . 流体湍流 折流板螺旋角的定义为折流板 法线方 向与换热管轴心的夹角 。 程度强 . 传热效率高 . 但缺点也较明显 : 2 螺旋折流板裁剪方式 - 3 () 1流体反复横 向冲刷换热管束并不断剧烈改变流 动方 向会产生 非连 续螺旋折流板按照裁剪 方式还可 以分 为四分之一椭圆和 四 较大的形体阻力 . 壳程压降往往超出允许值。 分之一扇形两种形式 四分之一椭 圆螺旋折流板的长短边分别 为折流 () 2 在折流板与壳体相连处存在流动死区 , 结垢严重需 经常清理 , 板所在椭 圆的长短轴 . 四分之一扇形螺旋折流板左右对称 。每片椭 圆 停工检修频繁 : 型钢板采用 四分之一椭圆裁剪 方式可 以裁 出四块折流板 , 采用 四分之 ・3流动死 区同时也是传热死 区, () 降低了壳程换 热系数 ; 扇形裁剪方式可以裁出两块 折流板 . 前者材料利用率更高不 留边角 () 4 壳程 流体剧烈 冲刷 换热管束 . 而窗 口区管束无 支撑跨距是 折 料 。 流板间距 的两倍 . 易产生流体诱导振动 . 导致换热管磨损甚 至断裂 , 缩 2 相邻折流板搭接方式 . 4 短 了换热器寿命 相邻 非连续螺旋折流板 之间有外围点接触 的连续 搭接和直边交 1 纵 向流支撑结构 . 2 叉点接触 的交错搭接两种布置方式 采用交错搭接布置可以在其他结 最有代表 性 的纵 向流换热器是 上世 纪 7 年代美 国 P ii 石 油 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小螺距 。 0 hn s P 增加折流板数量。 搭接量 e 的定 义为 : 公司为解 决传统 弓形 折流板支撑结构 中换热管 与折流板的切 割破坏 2 0 % l xl 0 e = 和流体诱导振动而开发的折流杆管壳式换热器 . 其壳程支撑结 构为管 间排布的支撑杆组成的折流栅 。相关研究表 明, 折流杆壳程 支撑结构 式 中:为相邻折流板搭接点到壳体 内壁 的距离 。D 为壳体 内径 。 f 拥有诸多优点 : 连续搭接时可认为搭接量 e 0 = ( ) 先它 的轴 向流动方 式 , 少 了壳程 流体 的滞 流 、 1首 减 回流和 死 交错搭 接后相邻折流板 间除靠 近壳体 中心 的三角区外还会形成 区. 提高了佩克莱常数 P 值 . 了壳程 压降和污垢沉 积; e 减少 个靠近壳体内壁的搭 接区 . 两处漏流均会对壳程流动产生影响 。 ( )折流杆后的卡 门涡街脱落效应在传热管子表 面产 生湍流 , 2 提 25 螺 距 . 高了壳程单位压降下的对流换热系数 ; 连续螺旋折流板一个螺旋 周期在轴 向的长度称为螺距 。 于非连 对 () 3 折流 杆的夹持作用 能够抑制换 热管束 的破坏 性振动 , 使冷 换 续螺旋折流板相邻的两个相 同位 置折流板的轴向间距 称为螺距 。 每个 设备大型化成为可能 。 螺距 内所有螺旋折流板在管板 方向投影拼接为一个整圆。 一个 螺距 内 13 螺旋流支撑结构 . 折 流板 的数量越多 . 壳程流动越 接近连续螺旋流动。 一般来说, 出于加 螺旋流是介于横 向流和纵向流之间的一种壳程流体流 动形 态 . 兼 工方面的考虑 . 一个螺距 内为 2 4块折 流板 。有文献给 出了不 同形式 _ 有横向流和纵 向流的优点 , 可大体概括为换热效果好 、 壳程压 降小 、 管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螺旋角 口与螺距 B的通用计算公式 : 柬不易结垢以及能防止管束流体诱导振动等。 借助螺旋折流板可实现 日 (一 )D s t ,n 20 ) : 1e r , n a ( I ,≤ t i > 壳程工质的螺旋或近似螺旋流动 螺旋折流板 管壳式换热器 由前捷 克

双壳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结构设计

双壳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结构设计
维普资讯
第 3 5卷 第 4期 20 0 6年 7月






Vo . 5 No 4 I3 .
PE TRO- EM I EQU CH CAI I ENT PM
J l 2 0 uy 06
文 章 编 号 :1 0 — 4 6 2 0 0 — 0 _ 3 0 0 7 6 ( 0 6) 40 3lO
社 , 9 6 18 .
[ ] 李 明 华 . 如 光 , 鼎 成 . 合 式 玻 璃 真 空 管 集 热 器 的 热 设 计 3 程 沈 组 [] 太 阳 能学 报 ,9 3 4 4 :2 2 . J. 18 ,( )4 54 8 [ ] Oo 4 mme a aa nS D v lp n n efr n ea ay nR.yrma . eeo me t dp r mac nl— a o
m e ho s i t o t d i n r duc d. e Thi y wo s l i ss l e t r l ms c s d by s r la gl po r s t peoft he lsde o v he p ob e au e pia n e, o
2 0 2 ( : 6 - 65 0 4, 5 5) 6 3 6 .
[] 郭 延玮 , 鉴 民. 阳 能 的 利 用 [ . 京 : 学 技 术 文 献 出版 5 刘 太 M] 北 科
社 , 9 7 18 .
[ ] 方荣 生 , 立 成 , 亭 寒 , . 阳 能 应 用 技 术 [ . 京 : 国 6 项 李 等 太 M] 北 中
构 解决 了在 大直径 换热 器上 由于采 用单 壳程 螺旋 折 流 结构 所形 成 的 折 流倾 角小 、 热性 能 下降 及 传 压 力降增 大的弊病 , 有 良好 的推 广应 用前 景 。 具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及管板的结构设计国德文邢芳刘晓凤(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黑龙江大庆163711)摘要:文中介绍了螺旋折流板的几何形状及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的结构型式,并据此说明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束的设计方法。

通过图示证明螺旋折流板的曲线边是一条椭圆曲线,给出螺旋折流板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螺旋折流板;管束;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K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962(2008)02-0039-02近年来,国内采用新型高效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企业逐渐增多。

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也经常采用螺旋折流板来设计管壳式换热器。

文中对螺旋折流板管束的结构设计[1]进行了探讨。

1螺旋折流板的几何形状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折流板为准扇形。

与壳体横截面有一定的安装倾角α,其在壳体横截面上的投影刚好为1/4圆面。

见图1。

根据折流板间距所需要的若干个螺旋折流板与管束轴线以某一角度呈连续螺旋状排列,这种排列须保证介质自壳程进口向出口呈螺旋状推进,避免了采用弓形折流板时,介质以“Z”字形流动剧烈折返带来的严重压降。

管壳式换热器采用螺旋折流板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通过改变壳程侧折流板的布置,使壳程侧流体呈连续螺旋流动,因此,理想的折流板布置应该为连续的螺旋曲面。

但是,螺旋曲面加工困难,而且换热管与折流板的配合很难实现。

考虑到加工上的方便,采用一系列的准扇形平面板(称之为螺旋折流板)替代曲面相间连接,在壳程侧形成近似的螺旋面,使换热器的壳程侧流体产生连续的螺旋状流动,见图2。

2螺旋折流板间距螺旋折流板布置应使壳程内介质的螺旋状流场稳定,这就要求螺旋折流板之间有一致的间隔称为折流板间距F),相同的安装角α,一般还应要求:螺旋折流板应布置在上方进出口轴线的下方或下方进出口轴线的上方,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在1个螺旋节距H(波长)长度上等距依次安装4个螺旋折流板,环绕壳程轴线位置的1根与换热管规格相同的中心管,用定距管定位,形成螺旋状。

不同螺旋角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传热性能研究

不同螺旋角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传热性能研究

20 0 6年 8月
文 章 编 号 :0 72 5 (0 6 0—0 50 10 —8 3 20 )40 6 —4
不 同螺 旋 角 螺 旋 折 流 板 换 热 器 壳 侧 传 热 性 能 研 究
孙 洪 涛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 前郭石化分公司 , 吉林 松原 18 0 ) 3 0 8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4期
吉 林 化 r 学 院 学 报 =
J I L O I N I TI O / NA F JLl NS TUT F CH E O EMI AI TE { 0L GY C CIN 0
VO . 3 NO 4 I2 . Au 2 0 g. 0 6
型折 流 板 换 热 器 , 且 随 着 螺 旋 角 的增 大 而 增 而 大 , 得 出 4 / 8 并 07 10为 最 佳 螺 旋 角 , 于 4 / 1 大 O7 【
热器是一种 传统 的管壳 式换热 器 , 弓型折 流 但 板换 热器的这种结 构存 在着壳侧流体流动方 向 改变频 繁 , 程压 降较 大 , 出现 流动死 区 、 沿 易 旁
螺旋折 流板 换热 器 的设 计指 导思想 是改 变传 统 弓形折 流板 的 Z形 流 动 方式 , 法 将 折 流板 设 设

计成与管束有一个倾斜角度 , 布置成近似的螺旋
cnk 对于有无 中心管 的相同角度和结构( asv 壳体
内径 与 中心 管 外径 之 比为 5 3 的 螺 旋 折流 板 换 .) 热 器 进 行 了 试 验 . 究 结 果 表 明 : 相 同 的 R 研 在 e
收稿 日期 :0 6—0 20 7—1 2 作者简介 : 孙洪涛( 9 2 , , 17 一)男 吉林松原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 份公 司前郭石化分 公司工程 师 , 在读 硕士, 主要从事 机械工程方面的研究 .

螺旋片制作方法

螺旋片制作方法

螺旋片制作方法概述螺旋片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常用于传递力和运动的装置上,例如螺旋输送机、螺旋搅拌器等。

本文将介绍螺旋片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加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材料准备制作螺旋片所需的材料如下: 1. 选用合适的金属材料,常见的有不锈钢、碳钢等。

根据螺旋片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螺旋片的尺寸和形状,制作相应的图纸和模具。

制作过程螺旋片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切割将选用的金属材料按照设计要求的尺寸进行切割。

常见的切割方法有机械切割和切割机器的使用。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割方法。

2. 弯曲和成型将切割好的金属板进行弯曲和成型,使其成为螺旋形状。

这一步可以通过手工操作或使用机械设备进行。

3. 焊接将成型好的螺旋片进行焊接。

焊接可以采用手工焊接或使用焊接设备进行。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焊接点的均匀和强度,确保螺旋片的质量。

4. 表面处理完成焊接后,需要对螺旋片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喷涂、喷砂和电镀等。

5. 检验和装配对制作好的螺旋片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如果螺旋片由多个零部件组成,还需要将其进行装配。

注意事项在制作螺旋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2.在焊接过程中,注意焊接点的均匀和强度,避免出现焊接缺陷或漏焊现象。

3.对于需要进行加工的螺旋片,可选用数控机床等设备,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4.在表面处理过程中,选择适合材料的处理方法,避免造成材料的变形或损坏。

5.在检验和装配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结论制作螺旋片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通过本文介绍的制作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螺旋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七、螺旋折流板

七、螺旋折流板

七、螺旋折流板
一、原理及特点
1、原理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就是用连续螺旋状的支撑板支持换热管,使壳程介质从壳程入口进入时,沿螺旋板形成的螺旋通道斜向前进,将传统的横向折流方式变成纵向螺旋折流方式,在降低壳程阻力的同时,大大强化传热效果。

2、特 点
⑴介质在壳体内连续平稳螺旋流动,避免了横向折流产生的严重压力损失,因而具有压降低的特点。

⑵弓形折流板比,在同样的压降下,可大幅度提高壳程介质的流速,从而提高Re,使介质传热能力增大。

⑶于壳程介质螺旋前进,因而在径向截面上产生速度梯度,形成径向湍流,使换热管表面滞留底层减薄,有利于提高膜传热系数。

⑷横向折流方式比,不存在死区,在提高换热系数的同时,减少污垢沉积,热阻稳定,可使换热器一直处于高效运行状态。

⑸旋折流板对换热管的约束要强于弓形折流板,减少了管束振动,延长设备的运行寿命。

⑹程做冷凝换热时,螺旋折流板可以起到对冷凝后的液体引流作用,减少了冷凝液体对下排管覆盖,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⑺种换热器和普通换热器的区别仅在于壳程折流板的结构,管束外观形状、管束和壳体的配合尺寸都不变,在检修当中完全可以用螺旋折流板芯子替换弓形折流板式芯子,以提高换热效果。

二、应用范围
除管外蒸发的换热场合,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不适用外,其它各种场合均适合这种换热器的使用。

三、规格型号
各种规格形式的普通换热器均可采用螺旋折流板作支撑,形成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

螺旋折流板高效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案例

螺旋折流板高效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案例

高效换热管,根据不同的工况,可以选用符合由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主编的GB/T 24590《高效换热器用特型管》的各种特型管,如T型槽管、波纹管、内波外螺纹管、内槽管及螺纹管等各种高效传热元件。

1.2 性能分析1.2.1 壳程压降低、不容易结垢传统弓型折流板的布置是垂直于管束的,流体在壳体内呈“Z”型流动,如图2所示,方向改变剧烈,产生的压降大。

同时弓形板的底角处形成一个相对静止的流动死区,容易积累污垢;而流体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内流动时,呈整体螺旋式推进,如图3所示,方向改变缓和,压降低。

没有流动死区,介质不会因为沉积而导致结垢。

图2 弓型折流板换热器介质流动示意图图3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介质流动示意图1.2.2 传热效率高弓型折流板换热器的流动死区部分基本起不到换热作用,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不存在流动死区,换热面积利用更充分,同时由于流体的螺旋流动会在径向界面上产生速度梯度,形成湍流,提高壳程传热系数[2]。

也有人认为流体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流动时,沿换热管的轴向存在分量,因而在相同的流速下壳程传热系数低于弓型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因此引入了单位压降下的传热系数这个概念,作为评价换热器综合性能的依据[3]。

很多研究0 引言换热器在化工企业中占总投资的10%~20%,在炼油厂中比例更是高达总投资的35%~40%,管壳式换热器由于制造成本低,处理量大,工作稳定可靠,清洗方便,是热量传递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换热器[1]。

但是,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存在换热效率低、压力降大,设备尺寸大、投资成本高等缺点。

因而对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进行合理的优化改进,提高传热效率、减少设备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很有必要。

换热器传热效果的优化提高主要通过强化管程传热和强化壳程传热两个方面来实现。

管程的强化传热可以通过使用各种高效换热管实现,壳程的强化传热可以通过改变壳程的内部结构实现。

LUMMUS公司研发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弓型折流板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弊病,有效单位压降下能够大幅度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在国外石油化工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双螺 杆挤压 造 粒机 组大 获成 功 . 21 0 0年 4月底 。我 国 自主研 制 的 2 0万吨 级 P P
中国石 化 重 大装备 国产化 项 目— — 天 津 4 5万
ta聚 丙烯 (P 多 区循 环 反 应 器在 广 东茂 名 重 力机 / p)
械 制 造 有 限公 司 制造 成 功 .这 个 长 达 6 5m、 总 重
m a u a t e o e ia afe i y wo k.Anay e he sr c u e o a x ha g rwih heia f e n r d e n f cur fh lc lb f s a ke r l l z s t tu t r fhe te c n e t lc lbaf ,ito uc s l
5 0
化 工装备技 术
第 3 第 5期 3卷
21 0 2年 1 0月
螺 旋 折 流板 的 ̄ -方 法 nr -
杨继 宏 郭传 东
(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 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 司吉林机械制造分公司)


螺 旋折 流板换 热 器 已成 为 目前换 热 器研 究领 域 的 热点 ,螺旋折 流 板 的加 工 制造 更是
21 0 2年 1 O月
杨 继宏 等 :螺旋折 流板 的加 工方 法
3 结 语
5 3
度 差 , 而保 证 了足 够 高 的螺 栓 预 紧 力 ( 从 见
图 1 ) 2。
螺旋 折 流板换 热 器结构 新颖 、制 造难 度 大 、技 术要 求 高 。在制造 过程 中 ,由于采取 了合 理 的制造 工 艺 。并 严 格 控 制每 道 工 序 的施 工 ,利 用 C D设 A
M a h ni g Pr c s fH eia f e c i n o e so lc lBa f l
Y n  ̄h n Gu h a d n ag og oC u n o g
Ab t a t He t x h n e t ei a af a e o o on n r s a c fh a x h n e ,a d t e sr c : a c a g rwi h l lb f e h s b c me a h tp i ti e e r h o e te c a g r n h e h c l
多地 采用 螺旋 折流 板换 热器 。应用 螺旋 折流 板换 热
具有较好 的抗腐蚀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壳程采用 螺旋 折流板 结构 较采 用垂直 弓形 折流 板结 构确 实具 有减少壳程流体压力降及换热效率高的优势 。
器能够解决 弓形折 流板换热器 中壳程流体呈 “ ” z
杨继宏 ,男 ,17 年生 ,硕士 ,副教授。吉林市 ,12 2 。 90 3 0 1
0 前言
螺 旋 折 流板 换 热器 的提 出基 于 这样 一 种 思想 :
通过改变壳程折流板的布置,使壳程流体呈连续 的 螺 旋 状 流 动 。因此 , 想 的折 流板 布 置 应该 为 连 续 理 的螺旋 曲面。但是 ,螺旋曲面加工困难 ,而且换热 管与 折流板 的 配合也 较难 实现 。考虑 到加 工上 的方 便 , 用 一 系列 的扇形 平 面板 ( 之 为 螺 旋折 流 板) 采 称 替代 曲面相间连接 ,在壳侧形成近似螺旋面 ,使壳 程 流体产 生近 似连 续螺 旋状 流动 。一般 来说 ,出于
加工 方 面 的考 虑 ,一 个 螺距 取 2 4块 折 流板 为宜 , ~ 图1 所示 为一 个螺 距 4块折流 板 的管束 。
近 年来 ,我 国石化 工业 的工艺 装置 已经 越来 越
图 1 螺 旋 折 流板 换 热 器
字形错流 ,因垂直弓形折流板结构导致的壳程压力
降大 ,存在 占换 热面 积约五 分之二 的三角死 区 、污 垢 沉 积严 重 、换热 效 率低 、运 行 周期 短等 问题 , 且
t e ma h n n r c s fh l a af , n e in o l g meh d fh l a af r c si g a l p a o m h c i i g p o e s o e i l f e a d d sg s 3 t oi t o so e il b l p e sn ,n mey l t r c b l n c f e o f s r i g t oi g d l n o l g a d v ria ah o l g c i n o l , r l g to i n e t l te t oi . b n i i n c l n Ke r s Hei a a f ; c i i gp o e s T o i g He t x h n e ; c b n ; i i g L t e c t n y wo d : l l f l Ma h n n r c s; o l ; a c a g r S r i g Dr l ; a h u t g 了螺 旋折 流板换 热 器的结构 ,介 绍 了螺 旋折 流板 的加 工方 法 ,设 计 了
螺旋折 流板加 工所 用的三种 工装 .即平 台划线工 装 、钻孔 工装 和 立车 工装 。
关 键词 螺 旋折 流板 加 工方 法 工装 换热器 划线 钻孔 车削 中图分 类号 T 0 06 Q 5 .
计了多组工装 , 直观明了,解决了该设备 的管束制 造 难点 ,使 该设备 的制造按 标 准及 图纸 的技术 要 求 得 以顺 利进 行 ,各项 检查结 果 均满 足装配 要求 。
参 考文献
【】 G 5— 19 . 1 B 1 1 9 9 管壳式换热器 【 s 】.
1 多 区循 环反 应 器制造 成 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