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核医学设备参数

几种核医学设备参数

几种核医学设备参数

1、活度计:

测量范围:最大活度250GBq(6Ci)

重复性:±2%内

分辨率:最大0.001MBq(0.01μCi)

响应时间:(低活度样品)4—16秒

系统线性:±2%以内

静电计精度:优于±2%

响应时间:(高活度样品)2秒内

2、表面沾污仪

检测α、β、γ和X射线

计数测量、总计数测量和剂量率测量

最低响应能量:20Kev(γ射线)

测量范围:0-100mSv/h

测量范围(污染):0-500 kcps

精度:±20%

报警:声、光、振动

3、个人剂量实时监测仪

测量类型:X、?、β射线

能量响应:40keV-3MeV

测量范围:剂量当量率:0.01μSv/h~100mSv/h 累积剂量当量:0.00μSv~999.9Sv

精准度:±10%

4、放射性污物桶(柜)(脚踏式)

铅当量:10mmpb

带脚轮,可固定及移动

尺寸:约500*300*300mm

5、淋洗罐

铅当量:10mmpb

适用于10ml西林瓶

6、另外,注射防护盒铅当量改为10mmPb

医学影像设备学

医学影像设备学 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概论,简要介绍了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和分类,使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历史和现状;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介绍了常规X线机、数字X线机、X线计算机体层、磁共振、超声和核医学等成像设备,以及PACS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技术参数和应用特点,在内容处理上力求把握主题,选材适当。同时,加强本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为学习相关课程和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准备必要的知识。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发展历程 一、常规X线设备问世,为放射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CT扫描设备的诞生,是医学影像设备的新里程碑 三、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的建立 四、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发展简况 第二节医学影像设备分类 一、医学影像诊断设备 二、医学影像治疗设备 第二章 X线发生装置 第一节 X线管 一、固定阳极X线管 二、旋转阳极X线管 三、特殊X线管 四、特性与参数 五、管套

第二节高压发生器 一、高压变压器 二、高压元器件 第三节控制台 一、对电路的基本要求 二、基本电路 三、单元电路简介 第三章诊断X线机 第一节工频X线机 一、常规X线机 二、程控X线机 第二节高频X线机 一、主要技术参数 二、主要特点 三、构成 四、工作原理 五、直流逆变电源 第三节医用X线电视系统 一、影像增强器 二、电视基础知识 三、摄像机 四、自动亮度控制装置 五、监视器

六、高清晰度电视 第四节诊断用X线机简介 一、胃肠X线机 二、摄影X线机 三、其他专用X线机 四、成像辅助装置 第四章数字X线设备 第一节计算机X线摄影装置 一、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二、影像板 三、读取装置 四、计算机图像处理 五、图像存储装置 六、评价标准 七、使用注意事项 第二节数字X线摄影装置 一、组成 二、工作原理 三、注意事项 四、CR与DR的比较 第三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一、基本结构 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核医学成像设备分类、特点及核医学成像过程简介

核医学成像设备分类、特点及核医学成像过程简介 核医学成像设备是指探测并显示放射性核素药物(俗称同位素药物) 体内分布图像的设备。核医学成像是一种以脏器内外或脏器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的放射性浓度差别为基础的脏器或病变组织的显像方法。核医学成像检查ECT与CT、MRI等相比,能够更早地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核医学成像属于功能性的显像,即放射性核素显像。 一、核医学成像设备分类及特点核医学成像设备(一)、相机 1、相机组成: (1)、闪烁探头:包括准直器、闪烁探测器、光电倍增管等。 (2)、电子线路:包括前置放大器、单脉冲高度分析器、校正电路等。 (3)、显示装置:示波器、照相机等。 (4)、相机附加设备。 2、特点: (1)、通过连续显像,追踪和记录放射性药物通过某脏器的形态和功能进行动态研究; (2)、由于检查时间相对较短,方便简单,特别适合儿童和危重病人检查; (3)、由于显像迅速,便于多体位、多部位观察; (4)、通过对图像相应的处理,可获得有助于诊断的数据或参数。 核医学成像设备(二)、单光子体层成像设备(SPECT) 1、成像原理:利用照相机围绕着诊断感兴趣的人体区域,采集各种不同角度上放射出的光子并计数,然后利用X-CT中所使用的图像重建方法,得到人体某一体层上的放射性药物浓度的分布,即可得到多层面的各方位的体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像。 目前SPECT核医学成像设备的能量测量范围为50~600keV,空间分辨率6~11mm。 2、与X-CT的区别:(1)、图像粗造,空间分辨率低。 (2)、属发射型体层摄影; 核医学成像设备(三)、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设备(PET) 1、使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数,如:等都是人体组织的基本元素,易于标记各种生命

核医学成像设备

工制作,安置在闪烁晶体前方的屏蔽体,限制非规定范(方向)的γ射线入射闪烁晶体,即实现定位采集信息的作用。 (2)按几何形状分类 单孔会聚型,外口径2~6mm ,外口与晶体间距15~20cm 。由于其探测立体角很小,故S 很低。影像与实体倒向。若外口与实体间距缩短,影像放大倍数增大,S 也增高。故应根据脏器大小调节间距b 。 适用于较表浅的小脏器和小病灶显像。 孔道与准直器内外口垂直,孔道直径相等,且平行。它的S 较高,且较少受b 值影响。但b 值对R 有直接影响,即b 增大,R 降低。平行孔型准直器是常用的准直器。准直器的中部孔道平行,周边孔道逐渐向外扩散。由于周边是扩散的孔道,使探测视野扩大,但其S 和R 均不及中部孔道。常与直径不够大的晶体配套使用于全身显像。准直器的各孔道由外口向内口扩散,即由内向外成会聚状。对被检实体的放大倍数较小,但S 和R 较高。此型准直器较少使用。按能量不同区分准直器: 类型 适用的能量范围 临床应用 低能通用准直器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 75-170Kev TC -99M 标记的放 射性药物 中能通用准直器中能高分辨率准直器 170-300Kev GA -67类药物 高能通用准直器 270-360Kev 甲状腺高能和甲状 腺肿瘤 超高能准直器 511Kev F -18-FD G 代谢 类显像剂 超高能双核素准直器 120-520Kev 同时做脏器的血流 灌注的代谢显像 主要性能参数 [空间分辨力] 表示对两个相邻的点放射源之间的分辨能力。准直器孔径越小、准直器越厚,空间分辨率越高。 γ相机的基本组成 γ照相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准直器的构成和功能

核医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

核医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 1. 介绍 核医学是一门综合运用核物理、放射性同位素和生物学等学科知识的医学专业,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治疗和研究领域。核医学仪器是核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它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以及核反应和核衰变等原理,实现对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非侵入性实时观察和诊断。 2. 核医学仪器的分类 核医学仪器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制备与加工设备、核素探针和放射性检测设 备以及图像处理和分析系统等。根据具体的功能和应用领域,核医学仪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 放射性同位素制备与加工设备 •核医学中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技术性放射性同位素和医学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性放射性同位素主要用于核医学研究和生产加工方面,而医学用放射性同位素则用于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 •放射性同位素制备与加工设备主要包括核反应堆、加速器和放射性同位素制备自动化装置。这些设备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和加工所需的放射性同位素,以满足医学应用的需求。 2.2 核素探针和放射性检测设备 •核素探针是核医学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来实现对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非侵入性探测和成像。核素探针主要分为手持式探针和固定式探针两种,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探针。 •放射性检测设备主要包括放射性计数器和放射性成像仪。放射性计数器用于测量放射性同位素的强度,而放射性成像仪则可以将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部的分布情况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 2.3 图像处理和分析系统 •图像处理和分析系统在核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对核素探针或放射性成像仪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图像处理和分析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重建、滤波和配准等方面的算法和技术。 3. 核医学仪器的应用 核医学仪器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人体的诊断、治疗和科学研 究等方面。以下是核医学仪器的一些主要应用:

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常见设备与操作说明

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常见设备与操作说明 医学影像诊断是现代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通过使用各种设备来 获取人体内部的影像信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学影像设备,并对其操作进行说明。 一、X线设备 X线设备是医学影像诊断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它通过向患者身体部位发射X 射线,并通过接收器捕捉经过人体组织的X射线,从而生成人体内部的影像。操 作X线设备时,医生需要将患者放置在X线机的检查床上,然后调整机器的参数,如曝光时间和电压,以获得清晰的影像。患者需要保持静止,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体位调整,以确保拍摄到所需的部位。 二、CT扫描设备 CT扫描设备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生成横断面影像的设备。 在CT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躺在扫描床上,然后通过圆形的扫描器进行扫描。操 作CT扫描设备时,医生需要设置扫描器的参数,如扫描层厚度和扫描速度。患者 需要保持静止,并在扫描过程中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呼吸停顿,以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三、MRI设备 MRI设备是一种使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影像的设备。在进行MRI检查时,患者需要躺在扫描床上,然后被推入磁共振机。操作MRI设备时, 医生需要设置磁场强度和扫描序列,以获得所需的影像。患者需要保持静止,并在扫描过程中注意呼吸平稳,以避免图像失真。 四、超声波设备

超声波设备是一种使用高频声波来生成人体内部影像的设备。在进行超声波检查时,医生会将一种称为超声探头的设备放置在患者身体部位上,并通过探头发射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生成影像。操作超声波设备时,医生需要调整探头的位置和参数,如频率和增益,以获得清晰的影像。患者需要保持放松,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体位调整,以确保拍摄到所需的部位。 五、核医学设备 核医学设备是一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来生成人体内部影像的设备。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时,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性同位素的注射或摄入,并等待一段时间,以使同位素在体内分布。然后,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通过探测器捕捉同位素的放射性信号,从而生成影像。操作核医学设备时,医生需要调整探测器的位置和参数,如计数时间和能量窗宽度,以获得所需的影像。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诊断中常见的设备包括X线设备、CT扫描设备、MRI设备、超声波设备和核医学设备。每种设备都有其特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操作方式。通过正确和熟练地使用这些设备,医生可以获得准确的影像信息,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医学影像设备分类

医学影像设备分类 医学影像设备分为两大类: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和医学影像治疗设备。 一、医学影像诊断设备 1、X线成像设备:有普通X线机、数字X线摄影设备、X-CT等。 特点: •信息载体:X线 •检测信号:透过X线 •获得信息:吸收系数 •显示信息:物体组成密度 •影像特点:形态学 •信号源:X线管 •探测器: •安全性:有辐射 2、MRI设备 特点 •信息载体:电磁波 •检测信号:MR信号 •获得信息:质子密度、T1、T2、流速等 •显示信息:物体组成、生理、生化变化 •影像特点:形态学 •信号源:氢质子 •探测器:射频线圈 •安全性:无辐射,但有强磁场 3、超声成像设备 •回波类A型:幅度显示,B型:切面显示,C型:亮度显示,M型:运动显示,P型:平面目标显示等。 •透射类超声CT 特点 •信息载体:超声波,大于0.15MHz •检测信号:反射回波 •获得信息:密度、传导率 •显示信息:组织弹性及密度变化 •影像特点:线性动态 •信号源:压电换能器 •探测器:压电换能器 •安全性:安全 4、核医学成像设备 • 相机:显像和功能

•SPECT:具有γ相机的全部功能,增加了体层成像 •PET:使用FDG-18 氟葡萄糖 特点 •信息载体:γ射线 •检测信号:511keV湮灭光子(PET) •获得信息:RI分布 •显示信息:标志物的不同浓度 •影像特点:生理学 •信号源:摄取标志物 •探测器:闪烁计数器 •安全性:有辐射 5、热成像设备 •信息载体:红外线、微波 •检测信号:红外线 •获得信息:组织温度 •显示信息:组织血流、神经活动等 •影像特点:生理学 •信号源:组织器官 •探测器:温度传感器 •安全性:安全 6、内窥镜 •光导纤维内窥镜 •电子内窥镜:由内镜、光源、视频处理、显示、记录等组成。CCD(Charges Coupled Device) •超声内镜 二、医学影像治疗设备 •介入放射学系统: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Stereotactic Radiosugery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X-刀、γ刀

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定义

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定义 核医学影像设备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它能够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对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器官功能以及病变情况进行非侵入式的观察和诊断。这些设备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放射学、核医学、肿瘤学等多个领域,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成像设备(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等。SPECT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γ射线进行成像的技术,通过检测γ射线的强度和分布,可以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进行定位诊断。而PET-CT则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技术,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和详细的影像信息,对早期肿瘤、脑功能疾病等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核医学影像设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众多优点。首先,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人体内部的细微结构和病变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其次,核医学影像设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微小的病变和异常信号,帮助医生早期发现疾病,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此外,这些设备还能够实时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为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除了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核医学影像设备还在科研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对新药的疗效进行评估,研究

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此外,核医学影像设备还可以用于放射性同位素治疗,通过引入放射性同位素来破坏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尽管核医学影像设备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核医学影像设备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医疗机构的推广和应用。其次,由于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设备的安全性和辐射防护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此外,核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和解读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对医生的要求较高。 核医学影像设备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通过非侵入式的方式提供了准确、详细的影像信息,为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核医学影像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核医学科建设指南

核医学科建设指南 一、前言 核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医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领域密 切相关。核医学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 肿瘤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建设核医学科时, 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科室能够顺利地运作,并为患者 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科室规划 1. 设备准备 在建设核医学科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设备准备。核医学科所需的主 要设备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仪器、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单光子发 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等。这些设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购,并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符合 国家标准。 2. 空间规划

除了设备准备外,还需要对核医学科室的空间进行规划。根据核医学技术的特点和临床需求,核医学科室需要具备较大的空间,以容纳各种设备和人员。同时,科室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办公区域、会议室、休息区等。 3. 人员配备 在核医学科室的规划中,人员配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核医学科室需要配备放射医师、技师、护士等专业人员。这些人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考核。 三、质量管理 1. 质量保证 在建设核医学科时,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核医学科室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包括制定相关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并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2. 质量控制 除了质量保证外,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这包括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和检修,并且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监测和管理。此外,还需要对放射性同位素等危险物品进行安全管理。 四、安全管理 1. 放射性同位素管理 放射性同位素是核医学科室中最为重要的物质之一。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需要遵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严格控制其使用和管理。此外,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和处理放射性同位素。 2. 辐射防护 在核医学科室中,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等辐射源。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需要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这包括对设备进行屏蔽、佩戴防护用品、定期监测辐射水平等。 五、科研与教育 1. 科研方向 核医学科室不仅要提供临床服务,还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科研方

各医疗器械的产品名称及分类

各医疗器械的产品名称及分类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或缓解疾病的设备、器具、材料或其他相关物品。在医疗保健领域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 的医疗器械,它们在功能和应用范围上都有所区别。本文将介绍几种 常见的医疗器械的产品名称及分类。 一、放射类医疗器械 1. X射线机 X射线机是一种利用X射线技术进行影像检查和治疗的设备。它 通过产生和探测X射线,以获得患者体内器官和组织的信息。根据功 能和应用范围的不同,X射线机可以分为X射线透视机、CT机和数字 化X射线机等。 2. 核医学设备 核医学设备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它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来观察患者的生物代谢和器官功能。常见的核医 学设备包括SPECT、PET和γ相机等。 二、检验类医疗器械 1. 血液分析仪器 血液分析仪器是用于检测血液中各种成分和参数的设备。它可以 快速、准确地测量血液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以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常见的血液分析仪器有血细胞计数仪、血 球分析仪等。 2. 生化分析仪器 生化分析仪器是用于检测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中各种生化参 数的设备。它可以测量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为医生提供疾 病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常见的生化分析仪器有血糖仪、电解质分析仪等。 三、手术类医疗器械 1. 手术刀具 手术刀具是用于进行手术切割、剥离、缝合等操作的器械。它包 括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钳等。手术刀具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具有锐 利的刀刃和良好的操作性能,以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2. 手术器械 手术器械是用于进行手术操作的设备和工具。它包括钢针、针线、手术镊子等。手术器械的种类繁多,每种器械都有特定的用途和操作 技巧,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器械。 四、康复类医疗器械 1. 假肢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设备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设备 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利用各种不同 的影像设备来观察和诊断患者的身体内部情况。影像设备的发展使医 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图像信息,进而提供更好的医疗诊断和 治疗方案。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几种影像设备。 一、X射线设备 X射线设备是医学影像学中最基础的设备之一。它利用X射线通过 人体组织的不同吸收程度,获取关于内部结构的信息。在常见的X射 线设备中,包括X射线机、X射线摄影胶片和CR、DR等数字成像系统。这些设备可以用于观察骨骼、胸部、腹部等部位的病变、损伤或 异常。 二、CT设备 CT(computed tomography)设备是一种利用多个X射线束和电脑 技术来生成层析图像的设备。通过旋转式X射线机和检测器的协同工作,CT设备能够生成高分辨率的体层图像。它广泛用于检测肿瘤、血 管疾病、颅脑损伤等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的CT设备还拥有更 高的分辨率和更低的辐射剂量。 三、MRI设备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设备是利用强大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得人体组织的图像信息。相比于X射线设备,MRI设备能够提供 更加详细和准确的解剖图像,并对不同的组织类型进行更好的区分。

它特别适用于检测神经系统、关节、脊柱以及肿瘤等病变。MRI设备 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例如心脏成像、功能性MRI等。 四、超声波设备 超声波设备利用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来生成图像。它是 一种无创、无辐射的诊断工具,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心脏病学、消化道、泌尿系统等领域。超声波设备可以提供实时图像和流动图像,帮 助医生观察血流状态、器官功能等信息。 五、核医学设备 核医学设备利用射线荧光显影技术来获得身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代 谢信息。它主要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来实现,如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和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等设备。核医学在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有着重要 的应用。 六、其他影像设备 除了以上常见的影像设备,还有一些其他的设备在医学影像学中得 到应用。例如,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设备用于血管成像,DSA技术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将血管显示出来;Mammography 设备用于乳腺摄影,用于早期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 总结: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设备涵盖了多个不同原理和技术的设备,每种设 备在不同的疾病诊断和部位观察中有其特殊的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

核医学通风橱参数

核医学通风橱参数 一、引言 核医学通风橱是核医学实验室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保护使用者免受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并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本文将重点介绍核医学通风橱的参数,包括通风量、过滤效率、风速、噪音、尺寸等。 二、通风量 通风量是核医学通风橱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³/h)为单位。通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通风橱内空气的流动情况,决定着橱内放射性物质的扩散程度。合理的通风量能够有效地将放射性污染物排出实验室,保持橱内的辐射水平低于安全标准。通风量的大小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应满足实验室内空气的快速循环,确保辐射源在橱内的扩散受控。 三、过滤效率 核医学通风橱的过滤效率是指其过滤设备对放射性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过滤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数值越高表示去除放射性污染物的能力越强。常见的过滤设备包括高效过滤器(HEPA)和活性炭过滤器,它们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颗粒物和有机物。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率通常在99.97%以上,能够有效保护使用者免受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四、风速 核医学通风橱的风速是指通风橱内空气流动的速度,一般以米/秒(m/s)为单位。风速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橱内空气的流动情况,过低的风速会导致污染物滞留在橱内,增加使用者的辐射暴露风险;过高的风速则会造成气流扰动,影响实验的稳定性。因此,风速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具体需求,确保橱内空气流动的平稳和稳定。 五、噪音 核医学通风橱的噪音是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噪音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者的舒适度。一般来说,核医学通风橱的噪音应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应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采用低噪音的通风设备、优化设备的结构和降低设备的振动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水平,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使用者的工作舒适度。 六、尺寸 核医学通风橱的尺寸是指其外部尺寸和工作区尺寸。外部尺寸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平面布局和空间限制来确定,确保通风橱能够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并与其他设备和通道相协调。工作区尺寸则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来确定,保证实验人员能够自如地操作和观察实验过程。同时,通风橱的尺寸也会影响其通风量、风速和噪音等参数,因此在确定尺寸时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医学影像设备学

医学影像设备学 第一章概论 1、1893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射线。 2、现代医学影响设备可分为影像诊断设备和医学影像治疗设备。 3、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X线设备,包括X线机和CT。?MRI设备。?US 设备。?核医学设备。?热成像设备。?医用光学设备即医用内镜。 第二章X线发生装置 1、X线发生装置由X线管、高压发生器和控制台三部分组成。 2、固定阳极X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玻璃壳组成。 3、阳极:主要作用是产生X线并散热,其次是吸收二次电子和散乱射线。 4、阳极头:山靶面和阳极体组成。靶面的作用是承受高速运动的电子束轰击,产生X线,称为曝光。 5、阳极帽:可吸收50-60%的二次电子,并可吸收一部分散乱射线,从而保护X线管玻璃壳并提高影像清晰度。 6、固定阳极X线管的阳极结构包括:阳极头、阳极帽、可伐圈、阳极柄。 7、固定阳极X线管的主要缺点:焦点尺寸大,瞬时负载功率小。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8、阴极:作用是发射电子并使电子束聚焦。主要由灯丝、聚焦罩、阴极套和玻璃芯柱组成。9、在X线成像系统中:对X线成像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X线管的焦点。10、N实际焦点:指靶面瞬间承受高速运动电子束的轰击面积,呈细长方形。11、N有效焦点:是实际焦点在X线投照方向上的投影。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线管长轴方向的投影,称为标称焦点。 12、一般固定X线管的靶角为15?-20?。 13、有效焦点尺寸越小,影像清晰度就越高。

14、软X线管的特点:?X线输出窗的固有滤过率小。?在低管电压时能产生较大的管电流。?焦点小。13、结构:与一般X线管相比,软X线管的结构特点是:?玻窗?钮靶?极间距离短。16、软X线管的最高管电压不超过60kv。 17、 X线管常见的电参数有灯丝加热电压、灯丝加热电流、最高管电压、最大管电流、最长曝光时间、容量、标称功率、热容量。 18、 N容量:他是X线管在安全使用条件下,单次曝光或连续曝光而无任何损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 19、高压发生器的作用:?为X线管灯丝提供加热电压。?%X线管提供直流高压。?如配有两只或两只以上X线管,还需切换X线管。 20、高压发生器山高压变压器、灯丝变压器、高压整流器、高压交换闸、高压插座等高压元器件组成。21、灯丝变压器是为X线管提供灯丝加热电压的降压变压器。 22、高压整流器是一种将高圧变压器次级输出的交流高圧变为脉动直流高压的电子元件。第三章诊断X线机 1、按高压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将诊断X线机分为:工频X线机(50或60 Hz)、中频X 线机(400-20kHz)、高频 X 线机(>20kHz)。 2、工频X线机分为常规X线机和程控X线机。 3、单相全波整流X线机主要技术参数:?对电源的要求。?透视?摄影?诊视床?点片架?摄影床?体层装置。 4、单相全波整流X线机主要特点,三钮制控制:采用kY、mA、曝光时间三参数自III选配的的方式进行调节。 5>程控X线机电路构成:FSK302-1A型程控X线机主要山电源伺服板、灯丝加热版、接口板、采样板、CPU板、操作显示板等构成。

医学影像设备学整理资料

第一章 概论 1、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 射线。 2、现代医学影响设备可分为影像诊断设备和医学影像治疗设备。 3、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①X 线设备,包括X 线机和CT 。②MRI 设备。③US 设备。④核医学设备。⑤热成像设备。⑥医用光学设备即医用内镜。 4、 第二章 X 线发生装 置 1、X 线发生装置由X 线管、高压发生器和控制台三部分组成。 2、固定阳极X 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玻璃壳组成。 3、阳极:主要作用是产生X 线并散热,其次是吸收二次电子和散乱射线。 4、阳极头:由靶面和阳极体组成。靶面的作用是承受高速运动的电子束轰击,产生X 线,称为曝光。钨靶 5、阳极帽:可吸收50-60%的二次电子,并可吸收一部分散乱射线,从而保护X 线管玻璃壳并提高影像清晰度。 6、固定阳极X 线管的阳极结构包括:阳极头、阳极帽、可伐圈、阳极柄。 7、固定阳极X 线管的主要缺点:焦点尺寸大,瞬时负载功率小。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 8、阴极:作用是发射电子并使电子束聚焦。主要由灯丝、聚焦罩、阴极套和玻璃芯柱组成。 9、在X 线成像系统中:对X 线成像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X 线管的焦点。 10、N 实际焦点:指靶面瞬间承受高速运动电子束的轰击面积,呈细长方形。影响焦点大小的因素:取决于聚焦罩的形状、宽度和深度。减小,球管容量减小 10、N 有效焦点:是实际焦点在X 线投照方向上的投影。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 线管长轴方向的投影,称为标称焦点。 11、一般固定X 线管的靶角为15°-20°。减小,投射方向x 线量减小 12、有效焦点尺寸越小,影像清晰度就越高 13、旋转阳极X 线管阳极 :主要由靶面、转子、转轴和轴承 14、旋转阳极的作用:较好地解决了提高功率和缩小焦点之间的矛盾。最大优点:瞬时负载功率大、焦点小。缺点:较固定x 线管,主要依靠热辐射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 15、金属陶瓷大功率X 线管(特殊X 线管):消除钨沉积层的影响,延长X 线管的寿命。 16、三极x 线管是在普通x 线管的阳极与阴极之间加了一个控制栅极。 17、三极x 线管兼有高压开关管和x 线管作用。特性:灯丝发射特性(差)、截止特性、时间控制特性。缺:不适用于大功率x 线机。 18、软X 线管的特点:①X 线输出窗的固有滤过率小。②在低管电压时能产生较大的管电流。③焦点小。 19、结构:与一般X 线管相比,软X 线管的结构特点是:①玻窗②钼靶③极间距离短。 20、软X 线管的最高管电压不超过60kv 。 21、X 线管常见的电参数有灯丝加热电压、灯丝加热电流、最高管电压、最大管电流、最长曝光时间、容量、标称功率、热容量。 22、N 容量:他是X 线管在安全使用条件下,单次曝光或连续曝光而无任何损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增大容量的途径:1.增大焦点面积2.减小靶面倾角3.增加阳极转速4.增大焦点轨道半径5.减小管电压波形的纹波系数 23、现代x 线管的管套均为防辐射、防散射、油浸式,其结构常随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别。 24、高压发生器的作用:①为X 线管灯丝提供加热电压。②为X 线管提供直流高压。③如配有两只或两只以上X 线管,还需切换X 线管。 25、高压发生器由高压变压器、灯丝变压器、高压整流器、高压交换闸、高压插座等高压元器件组成。 26、灯丝变压器是为X 线管提供灯丝加热电压的降压变压器。 27、高压整流器是一种将高压变压器次级输出的交流高压变为脉动直流高压的电子元件。 28、组织结构和器官密度及厚度的差异,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是X 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第三章 诊断X 线机 1、按高压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将诊断X 线机分为:工频X 线机(50或60 Hz )、中频X 线机(400-20kHz )、高频X 线机(>20kHz )。 X-CT MRI US PET DSA 信息载体 X 线 电磁波 超声波 γ射线 X 线

MRI设备的应用质量管理

MRI设备的应用质量管理 一、MRI设备应用质量管理的参数 (一)磁共振图像与其他成像方法相比较,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操作者的影响,其显示能力取决于成像过程中所选用的成像参数,所以对每个操者,都应掌握MR图像质量的指标及影响因素。 MR图像质量的主要指标包括:噪声、信噪比、对比度、分辨率、伪影等。 在MRI成像过程中必须考虑的特性有:对比度、空间分辨率、信噪比。 其它方面的图像特性指标:伪影、非均匀性、畸变等。 影响图像质量和采集时间的MRI因素: ①RF线圈类型:体线圈、头部线圈、表面线圈。 ②成像方法:自旋回波法、反转恢复法、快速法 ③图像采集模式:2D单层面、2D多单层面、3D体积。 ④成像类型:T1、T2、质子密度。 ⑤像素大小:视野、矩阵、层面厚度。

⑥平均次数:激励次数。 (一)噪声与信噪比: 噪声:有时称为图像斑点,造成图像上出现网络状或多颗粒状感。 图像噪声的来源和大小取决于成像方法的不同,噪声对可见和不可见容体间边界有影响。 MR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热噪声,它是由线圈电阻及物体黑体辐射引起。 信噪比(SNR) SNR = 组织信号/ 噪声信号 其中,组织信号是指人体组织受到RF射频脉冲激励后的磁共振信号;噪声信号是人体组织随机产生的其他非磁共振的信号。 SNR越大,组织信号所以占的比例越高,图像越清晰。 MRI的SNR特点: ①SNR与磁场强度呈正比;②重复时间(TR)延长,SNR升高;

③回波时间(TE)延长,SNR降低;④体素增加,SNR 减小; ⑤FOV增大,SNR升高;⑥矩阵增大,SNR降低;⑦层厚增加,SNR升高。 (二)空间分辨率:在一定的对比度下,影像能分辨的空间最小距离。 影像分辨是通过每个像素表现出来的。MR图像是以平面的单个像素来反映其相应的体素信号。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1/体素=采集矩阵/FOV×层厚由公式知:矩阵、视野、27页 层厚三个因素中可选择两个调节图像空间分辨率或细节。 (三)对比度:在MR图像中,不同信号强度的相对差异。 对比度不仅取决于组织本身的固有特性,如:质子密度、T1、T2和流体等;还取决于所选用的脉程列、扫描参数、对比剂等。

核医学仪器ECT的原理和应用

核医学仪器ECT的原理和应用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核医学仪器概述 (2) 二、核医学仪器SPECT的原理和应用 (2) 2.1 SPECT的原理 (2) 2.1.1 SPECT的结构和基本组成 (2) 2.1.2 SPECT的原理 (2) 2.2 SPECT的应用 (3) 2.3 SPECT的新进展1 (3) 2.3.1 利用FIX显像提高了对肿瘤的鉴别能力 (3) 2.3.2 SPECT也能生成正电子符合图像 (4) 2.3.3 SPECT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4) 2.3.4整机结构的变化 (4) 2.3.5利用不同机型图像的进行融合 (5) 2.3.6衰减校正 (6) 2.3.7探测器实现数字化 (7) 2.3.8新型探测器进入实用阶段 (7) 2.3.9新型准直器进入实用阶段 (7) 2.4 关于SPECT-CT (8) 三、核医学仪器PET的原理及应用 (8) 3.1 PET概述 (8) 3.2 PET的原理2 (9) 3.3 PET探测器2 (9) 3.3.1 PET探测器的现状 (9) 3.3.2 PET探测器的发展趋势2 (11) 3.4 关于PET/CT、SPECT/PET3,4,5,6 (13) 3.4.1 PET/CT设备概况 (13) 3.4.2 PET—CT的工作原理 (13) 3.4.3 PET与PET—CT的比较 (14) 3.4.4 PET/CT的临床应用 (14) 3.4.5 SPECT/PET--带有符合线路的SPECT (14) 四、总结和展望 (15) 参考文献 (15)

核医学仪器ECT的原理和应用 摘要 自从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影像技术得到重大发展。在以解剖结构为基础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及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发展的同时,以人体功能代谢为成像基础,反映脏器功能、组织生化代谢和细胞基因变化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即单光子ECT和正电子符合成像(PET)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核医学正日益成为医学科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最初,核医学领域广泛使用的成像仪器曾经是伽马照相机。但是,当今最具有代表性的设备是探测发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分布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PET)和探测单光子放射性药物分布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SPECT)。本文就核医学仪器ECT的原理和应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ECT ;PET;SPECT;断层成像 Abstract Since the ninety's of twenty-first century,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has made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While the technologies of X-Ray Computed T omography based on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veloping, the molecular imaging technique, that is ECT and PET, has also made rapi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whose imaging based on Metabolism of the human body functions, reflecting organic function, tissue biochemical metabolism and changes in cell gene. Nuclear medicine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one of important symbols of modern medical science. Initially, the field of nuclear medicine imaging equipment widely used in gamma cameras used to be. But today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ositron emission device is to detect the distribution of radioactive drugs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maging device (PET) and single photon radiopharmaceuticals distribution of detection of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device (SPECT).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nuclear medicine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CT to start the study Key words: ECT;PET;SPECT;Tomography

征集核与放射卫生应急防护设备相关参数资料通知招投标书范本

出入口污染检测仪 、主要技术指标: ▲.、γ射线探测器:CsI(Tl)塑料闪烁体 ★.、灵敏度:γ≥cps/(μSv/h)(Cs) ▲.、能量范围:γ:低能端≤keV,高能端≥ MeV ▲.、测量范围:.μSv/h~Sv/h 或更宽 .、报警器:声、光报警 .、持续能谱采集(.s间隔)和无源稳谱 ★.、天然放射性核素和医用放射性核素辨别算法(NMD)最多可同时分类和识别四种同位素 ★.、立柱中的主机可在需要时取出进行放射性物质巡测、定位并核素识别▲.、每个检测仪可置入底座做为立柱式区域检测单独使用,也可由两个立柱做为通道式检测组合使用 .、报警阈值:可设置为剂量率数值或σ标准方差 .、工作温度:- o C~+ o C或更宽 .、防护等级:IP .、供电:电池供电,使用时间不低于小时 .、备用电池:锂电池,输出V,≥W,重量≤kg .、数据传输方式:WiFi/蓝牙 .、控制计算机:CPU≥i,内存≥G,硬盘≥G,屏幕≥’’,重量≤kg ▲.、总重量:≤kg ▲.、CE认证证书或符合国内标准的认证证书(型式器具许可证或生产许可证)★.、为保证产品质量投标人需出具生产厂家或中国总代理针对本项目售后服务承诺书 ▲.、为保证产品质量投标人需出具生产厂家或中国总代理针对本项目授权书 、配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配置): .、主机、探测立柱,底座、通信系统套。 .、便携箱 .、平板电脑台及软件 .、备用电池个 .、中英文说明书 个人剂量报警仪

主要技术指标: ★.探测器:双探测器(硅二极管和环形二极管); ★.能量范围: keV ~ MeV(X和伽马) .报警模式:声光、震动; .防护等级:IP,可米深水下放置小时; ★. 产品有良好的扩张性;可安装使用无线模块实现区域无线剂量实时传送、可安装PRD模块实现探测寻找放射源、可安装中子Hp()模块实现中子剂量实时监测报警、可安装Beta Hp(O.O)模块实现Beta剂量实时监测报警。 .精确度:≤± % ( keV,X 射线)、≤± % (Am,~mSv/h)、≤± % (Cs,~mSv/h) ,≤± % (AmBe,~.mSv/h) .无外接模块时电池可持续工作不低于小时,外接种子模块时,电池可持续工作个月 .即时读数,实时显示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实时剂量率、在控制区内的累计工作时间级电池耗电情况 .探测范围: μSv ~ Sv,. μSv/h ~ Sv/h(X和伽马),μSv ~ Sv,μSv/h ~ Sv/h(中子) ▲.抗电磁干扰,并提供第三方电磁干扰测试报告 ★、为保证产品质量投标人需出具生产厂家或中国总代理针对本项目售后服务承诺书 ▲、为保证产品质量投标人需出具生产厂家或中国总代理针对本项目授权书

核医学仪器

第二章核医学仪器 核医学仪器是指在医学顶用于探测和记录放射性核素放出射线的种类、能 量、活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空间散布等一大类仪器设施的统称,它是展开核医学工作的必备因素,也是核医学发展的重要标记。依据使用目的不同,核医学常用仪器可分为脏器显像仪器、功能测定仪器、体外样本丈量仪器以及辐射防备仪 器等,此中以显像仪器最为复杂,发展最为快速,在临床核医学中应用也最为宽泛。 核医学显像仪器经历了从扫描机到γ 照相机、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 机断层仪(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PET/CT、SPECT/CT 及 PET/MR的发展历程。 1948 年 Hofstadter开发了用于γ 闪耀丈量的碘化钠晶体;1951 年美国加州大学 Cassen 成功研制第一台闪耀扫描机,并获取了第一幅 人的甲状腺扫描图,确立了影像核医学的基础。1957 年 Hal Anger研制出第一台γ 照相机,实现了核医学显像检查的一次成像,也使得核医学静态显像进入 动向显像成为可能,是核医学显像技术的一次飞腾性发展。1975 年 M. M. Ter-Pogossian 等成功研制出第一台PET,1976 年 John Keyes 和 Ronald Jaszezak 分别成功研制第一台通用型SPECT和第一台头部专用型SPECT,实现了核素断层显像。 PET因为价钱昂贵等原由,直到20 世纪 90 年月才宽泛应用于临床。近十 几年来,跟着PET/CT的渐渐普及,实现了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的同机交融,使 正电子显像技术迅猛发展。同时,SPECT/CT及 PET/MR的临床应用,也极大地推 动了核医学显像技术的进展。 第一节核射线探测仪器的基根源理 一、核射线探测的基根源理 核射线探测仪器主要由射线探测器和电子学线路构成。射线探测器实质上是一种能量变换装置,可将射线能变换为能够记录的电脉冲信号;电子学线路是记 录和剖析这些电脉冲信号的电子学仪器。射线探测的原理是鉴于射线与物质的相 互作用产生的各样效应,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电离作用射线能惹起物质电离,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的强度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