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李岳林第二版)第六章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第2版)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第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污染与保护第二节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危害一、一氧化碳二、碳氢化合物三、氮氧化物四、光化学烟雾五、微粒第三节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第二章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第一节一氧化碳一、一氧化碳的生成机理二、影响一氧化碳生成的因素第二节碳氢化合物一、碳氢化合物的生成机理二、影响碳氢化合物生成的因素第三节氮氧化物一、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二、影响氮氧化物生成的因素第四节微粒一、微粒的生成机理二、影响微粒生成的因素第五节其他排放污染物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的排放特性第一节发动机的稳态排放特性一、汽油机的稳态排放特性二、柴油机的稳态排放特性第二节发动机的瞬态排放特性一、汽油机的瞬态排放特性二、柴油机的瞬态排放特性第四章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第一节概述一、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二、汽油机主要排放物三、汽油机的主要机内净化技术第二节汽油喷射电控系统一、典型汽油喷射电控系统二、喷油控制三、点火系统的控制四、怠速转速控制五、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第三节低排放燃烧系统一、稀薄燃烧系统二、分层燃烧系统三、高压缩比燃烧系统第四节废气再循环技术一、工作原理二、废气再循环对汽油机净化与性能的影响第五节增压技术一、增压原理二、涡轮增压技术三、增压对汽油机净化与性能的影响第六节汽油机均质压燃技术一、均质混合气的形成二、燃烧特性三、均质压燃汽油机的排放性能第七节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一、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种类及原理二、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机净化与性能的影响第八节多气门技术一、气流组织二、多气门对汽油机净化与性能的影响第五章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第一节概述一、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二、柴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三、柴油机的主要机内净化技术第二节低排放燃烧系统一、非直喷式燃烧系统二、直喷式燃烧系统第三节低排放柴浦喷射系统一、喷油压力二、喷油规律三、喷油时刻……第七章柴油机后处理净化技术第八章燃料与排放第九章汽车排放污染物净化方案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第十章汽车排放测试第十一章排放标准。
第六章 辅助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

②. 检查EGR温度传感器供电电路
a.关闭点火开关; b.断开EGR温度传感器线束连接器; c.接通点火开关,用万用表测量EGR温度传感器端 子2与搭铁间的电压,应为5V。
⑪系统外观检查
管路是否有泄漏、破裂,接头 是否松动,EVAP电器连接是 否可靠,有无腐蚀等。
⑫检查碳罐工作是否正常
①.关闭点火开关; ②.从EVAP碳罐处断开接至EVAP 碳罐清洗控制电磁阀的EVAP清 洁软管; ③.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转至少 80s; ④.在怠速时检查EVAP软管应不 存在真空; ⑤.发动机转速约为2000r/min 时检查EVAP软管应存在真空。
4.三元催化转换器、氧传感器闭环控制装置
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 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 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 碳、水和氮气。由于这种催化器可同时将废气中的工 种主要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故称三元。
三元催化转化装置其 内部一般分为三部分 , 前面的为催化还原床 、 中间部分为混合床, 后部为催化氧化床。
⑦用诊断仪检查EVAP碳罐清洗控制电磁阀的动作(以日 产车为例) a.启动发动机; b.用CONSULT-II“ACTIVE TEST”(主动测试)“模式 中执行”PURG VOL CONT/V(清洗控制电磁阀),如图所 示。 检查发动机转速随阀门开度的变化情况。
3.电控废气再循环系统(EGR)检修
5.二次空气喷射装置
二次空气喷射系统的实质是将一定量的空气引入 排气管中,使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进一步 燃烧,以减少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同时加 快三元催化转化装置的升温过程。
系统主要组成 元件为: 1.空气滤清器 2.二次空气泵 3.发动机控制 单元 4.二次空气继 电器 5.二次空气控 制阀 6.二次空气机 械阀
《汽车噪声与排放》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噪声与排放》课程教学大纲Automobile Noise and Emission学分:1.5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24 实验/实践学时:0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汽车噪声与排放》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共24学时,1.5学分,考查课。
《汽车噪声与排放》根据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环境污染治理的需要,针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与噪声控制的特点和要求,系统地阐述了汽车排放污染物与噪声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检测方法及标准、净化措施、控制技术,同时还介绍了大气污染与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机动车排放污染物与噪声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车排放污染物与噪声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检测方法及标准、净化措施、控制技术;2.掌握汽车排放的净化技术、汽车噪声的基本知识和控制技术。
三、先修课程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
四、主要参考教材[1] 李岳林.《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五、课程内容(一)大气污染与控制概述主要内容:大气污染的起源与发展;大气的成分与结构;大气污染及污染物;大气污染的影响;大气质量控制标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输送。
重点:大气质量控制标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输送。
难点:大气的成分与结构;大气污染及污染物。
教学要求:了解大气污染的起源与发展、大气的成分与结构、大气污染及污染物、大气污染的影响,掌握大气质量控制标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输送。
(二)汽车污染物危害及汽车排放标准与试验方法主要内容:汽车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汽车主要污染物的产生与危害;汽车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检测与试验技术。
重点:汽车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检测与试验技术。
难点:汽车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汽车主要污染物的产生与危害。
教学要求:了解汽车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汽车主要污染物的产生与危害,掌握汽车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检测与试验技术。
(三)车用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主要内容:汽油机燃烧过程概况;汽油机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影响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生成的因素。
《汽车噪声与排放控制》考核办法及试卷概要

《汽车噪声与排放控制》考核办法及试卷
一、考核办法
1、考核分两部分进行:噪声控制部分采用开卷试题形式考核;排放控制部分采用撰写论文方式考核。
2、噪声控制部分考核试题总分100分,排放控制论文总分也按100分计算;最后成绩,按各占50%平均;
二、排放控制部分论文写作要求:
1、字数:1-1500字
2、格式:科技论文(论文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不能用打印输出
3、内容:有关“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新发展”;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法规的国内外比较”;
“国内在用汽车排放水平调查”等方面,完成论文一篇。
论文必须在考试当天随试卷一并交齐。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市场理论与实践》两门课程的考试均为开卷考试。
汽车排放与控制课件-绪论

《汽车排放与控制》使用班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121312&121313班地点:(一)306 时间(2015.3.9-6.22):周一,1-2节主讲: 李兴虎(答疑e-mail:lxh@)绪论1一、课程的研究范畴二、课程的回顾与现状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四、建议与说明1.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污染物),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危害的现象。
¾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一、课程的研究范畴2物、土壤污染物等;¾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固体废物、噪音污染、辐射污染和光污染等;¾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¾按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可分为致畸变物、致突变物和致癌物、可吸入颗粒物以及恶臭物质等污染2、汽车的环境污染汽车的环境污染贯穿于汽车的生命周期内。
z 汽车的生产(原材料制造、机械加工、涂装和检验等)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
z 汽车使用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排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废弃物、光、电磁波和噪声等,其中最被关注的是排气污染物。
z 汽车报废后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有害气体(如空调的氟氯烃)、废液(冷却液、润滑油和蓄电池电解液等)和固体废弃物等。
33、研究范畴¾汽车排放的气体污染物(CO、NO x 、HC)和微粒物PM等的危害、生成机理和控制技术;¾4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测试规范;¾污染物控制装置的原理、评价方法与设计技术;¾温室气体CO 2和氟氯烃等的控制技术;¾内燃机清洁能源和新型动力技术。
二、课程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以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为例:z “光化学烟雾”:¾在1943年(汽车诞生57年后)首次出现¾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有机化学教授Haggen-Smit 于1952 年首先提出了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¾洛杉矶市汽车保有量200多万辆5¾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少风,光照充足,逆温层)z 此后,汽车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事件在世界各地发生的次数不断增加。
第6章排放控制

NOx是在燃烧室高温高压条件下,由氮和氧化合而成,排放到大气后变 成NO2(二氧化碳),其毒性很强,可以引起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的障碍, 对人及植物生长均有不良影响,是形成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之 一。
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
3.碳氢化合物(HC)
汽车排放的HC,成分极为复杂,据资料报道有100~200种,包括芳香 烃、烯烃、瓦烷烃和醛类,它们来自未燃的燃油和润滑油,是不完全燃 烧的排放物 , 含有致癌物质,是光化学烟物形成的前体物。对人体健 康也是有害的。气态时为挥发性有机物,固态为颗粒物。
4. PM( PM10 、 PM2.5 )微粒(碳烟)
碳烟上面附有大量化学物质,包含致癌物质,吸入人体后会在肺部长 期停留。碳烟颗粒主要来自柴油车和重型车的排放。
5. 二氧化碳(CO2)的温室化效应
排放物中的CO2虽然对人体无直接危害和影响,CO2的隔热作用,形成 全球变暖的温室化效应,造成人类以及动植物生生存条件的改变。
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
氮氧化物 NOx 汽油车
柴油车
颗粒物 PM
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
地球温暖地化球温暖地化球温暖化
其它气体
二氧化碳 CO2 93.7%
二氧化碳的增加被认为是 地球温暖化的主要原因
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
汽车发动机
1918年
2002年 绿色和平组织发表的 在挪威一座岛上的冰 川照片----2002年9月9 日参考消息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Ⅲ、Ⅳ阶段)
(3)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据有关资料介绍,如果二氧 化硫浓度增高,可以使哮喘病和心脏病加重
汽车噪声与排放控制实验指导书

自1995年6月30日此前生产旳在用车,烟度值不不小于5.0Rb。
2)采用不透光度计(直接测量法)----合用于2023年7月1日前生产旳柴油汽车
不透光度计旳工作原理(见图五)是:使光通过被测烟旳特定旳长度,用抵达光接受器旳入射光旳强弱作为被测烟对光旳吸取能力旳评价。当柴油机排出旳烟尘越浓时,通过测量室旳光能衰减就越大,经光电转换器转换旳光电信号就越弱;反之,当柴油机排出旳烟尘不浓时,通过测量室旳光能衰减就小,经光电转换器转换旳光电信号就越强。测试光电信号便可得知柴油机烟度旳大小。采用光吸取系数为单位作为评价指标。
严格遵守试验室旳有关操作规程,尤其注意人员及设备安全。
八、思索题
理解废气分析以及烟度计旳工作原理。
九、仪器原理图
图一 汽油机排气分析仪构造示意图
图二 气体分析光学系统构造
图三 氧传感器构造简图
图四滤试验二汽车行驶噪声测试
一、试验目旳
让学生理解汽车加速行驶旳车外噪声及匀速行驶旳车内噪声旳测试措施和有关旳国标,培养学生旳试验技能。
自2023年10月1日起生产旳在用车,光吸取系数不应不小于如下数值:
-----自然吸气式:2.5 ( 1/m),涡能增压式:3.0( 1/m)。
四、试验内容和规定
试验内容:
1、测试汽油及怠速工况所排出废气中HC、CO、CO2、O2和NO旳浓度;
2、测自由加速时柴油机旳烟度。
规定:
1、规定学生理解和掌握汽车排气污染物旳测试措施及国家有关原则;
为了能用仪器直接反应人旳主观响度感觉旳评价量,有关人员在噪声测量仪器——声级计中设计了一种特殊滤波器,叫计权网络。通过计权网络测得旳声压级,已不再是客观物理量旳声压级,而叫计权声压级或计权声级,简称声级。通用旳有A、B、C和D计权声级。A计权声级是模拟人耳对55dB如下低强度噪声旳频率特性;C计权声级是模拟高强度噪声旳频率特性;。
汽车噪声控制与排放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1.挤流口式燃烧系统
2.非回转体型燃烧系统
两种燃烧系统 都优化了发动机动 力、经济性能和减 少N0。及炭烟的排 放。
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3.无涡流高压喷射燃烧系统 这就是前面已提到过的,重型车用柴油 机大都采用的、小喷孔、多喷孔、不组织 涡流的高压喷射系统。 大机型循环油量大,燃烧室直径大,喷 油泵承压能力强,转速低,有条件达到上 述燃烧组织的要求。这种机型具有燃油耗 率低,升功率高,排放特性好的优点,但 噪声相对较大,最大缸内压力也高。
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1.合理的喷油规律 喷油器在单位时间内(或1度喷油泵凸轮轴转角 内)喷入燃烧室内的燃油量称为喷油速率。喷油规 律是指喷油速率随时问(或喷油泵凸轮轴转角)的 变化关系。 供油规律则是指喷油泵供油速率随时间(或喷 油泵凸轮轴转角)的变化关系,它基本由柱塞直径 和凸轮几何尺寸决定,因此也称为几何供油规律。 由于燃油高压系统的压力波动及弹性变形等 原因,供油规律与喷油规律有一定差别,而对混 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有直接影响的是喷油规律。
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2.催化转化器的性能指标和评价试验方法 1)催化器的性能指标 (1)转化效率 (2)起燃温度特性。 催化剂转化效率的高低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催化剂只有在达到一定温度以上才能开始工作(即 起燃)。转化效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称为起燃温度 特性,如图6-64所示。而达到50%转化效率时的 温度称为起燃温度‰。显然疋。越低则冷起动时 催化剂起作用的时间越早,即催化剂的起燃温度 特性越好。因此,降低瓦。一直是研究者孜孜以 求的目标。
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