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地面站

合集下载

无人机地面站的设计

无人机地面站的设计

高 新 技 术4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无人机不仅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民用方面也得到了普遍重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建立有关无人机的飞行、控制以及评估的仿真系统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

而以往的飞行仿真中,得到的结果都是大量的数据或曲线,不具有直观性。

可视化技术的出现,使得仿真结果不再单调,甚至人们可以与计算机进行直接交互,对虚拟世界中具有形体的信息进行操作,实现了人、机合一。

“无人机地面站”正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知识结合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的仿真系统,它为地面人员提供了一个形象的、虚拟的飞行界面,用于显示无人机的各种飞行参数,更加方便地实现地面人员对无人机的控制。

1 平台总体构架设计系统主要由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组成,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2 硬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地面与无线电台的连接电路、GPS与无线电台的连接电路两部分组成。

2.1地面与无线电台连接部分的硬件设计地面与无线电台连接部分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空中的定位数据经数传无人机地面站的设计王林林1 付晓强2(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维修工程学院;2.西安飞豹科技发展公司质量保证部 陕西西安 710089)摘 要:通常在无人机的飞行中,能够实时的反应无人机的信息,针对上述情况研制了一种简单的无人机地面站软件,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在Visual C ++环境下设计实现的,实现了计算机对无人机的实时显示。

实践证明,该系统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无人机 地面站 实时 硬件设计中图分类号:TP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a)-0004-02电台传给电脑,是地面数据能否准确的传输并进行显示的关键。

地面与无线电台连接部分的硬件设计如图2所示。

QGC地面站教学无人机使用教程

QGC地面站教学无人机使用教程
2. 地面站安装........................................................................................................................... 2 2.1 地面站软件............................................................................................................... 2 2.2 安装步骤 ................................................................................................................... 2
4. 初始化设置......................................................................................................................... 20 4.1 常规 .......................................................................................................................... 20 4.2 常用链接 ................................................................................................................. 21 4.3 离线地图 ................................................................................................................. 21 4.4 Mavlink..................................................................................................................... 22 4.5 控制台 ...................................................................................................................... 22

QGC地面站教学无人机使用教程精炼整理

QGC地面站教学无人机使用教程精炼整理

QGC地面站教学无人机使用教程1.使用须知 (1)1.1 使用范围 (1)1.2 适合设备 (1)1.3 注意事项 (1)2.地面站安装 (2)2.1 地面站软件 (2)2.2 安装步骤 (2)3.菜单介绍 (7)3.1 一级菜单 (7)3.2 二级菜单 (16)4.初始化设置 (20)4.1 常规 (20)4.2 常用链接 (21)4.3 离线地图 (21)4.4 Mavlink (22)4.5 控制台 (22)5.飞行设置 (23)5.1 概要 (23)5.2 固件 (23)5.3 机身 (26)5.4 无线遥控 (26)5.5 传感器 (28)5.6 飞行模式 (32)5.7 电池管理 (35)5.8 安全保护 (36)5.9 调参 (40)5.10 相机 (41)5.11 参数 (42)6.飞行计划 (44)6.1 添加航点 (44)6.2 飞行任务 (44)6.3 中心地图 (45)6.4 地图类型 (46)7.飞行数据 (46)7.1 飞行跟随 (46)7.2 飞行地图 (47)7.3 飞行表盘 (47)7.4 地面飞行控制 (48)8.飞行调试 (48)8.1 感度调试 (48)8.2 姿态调试 (49)8.3 自动起降调试 (50)1.使用须知1.1使用范围适合成都幻实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教学无人机的地面站使用,以及作为开源飞控Pixhawk的地面站参考使用;1.2适合设备适合幻实科技教学无人机T550四旋翼无人机1.3注意事项1)飞行控制器必须插入SD卡,否则无法正常启动;2)烧写固件时,仅使用USB供电,切勿使用电池供电;3)校准传感器时,必须按照提示标准操作;4)务必清楚已设置的安全保护操作;5)飞行模式设置后,记住对应档位模式;6)飞行器解锁前,务必先打开安全开关;7)测试飞行器各电机转动时,务必取下螺旋桨;8)外场执行航线任务时,务必提前下载航线所在地图;9)飞行参数一旦调试好,切勿随意更改,除非保存调试参数;2.地面站安装2.1地面站软件1)安装版(英文版)QGroundControl-installer.exe2)解压版(部分汉化V-2.9.6)QGroundControl汉化版.rar3)驱动软件Px4_driver_installer_v10_win.exe2.2安装步骤1)安装驱动第一步:进入://…/电子科大教学无人机资料/安装包/Px4_driver_installer_v10_win.exe驱动所在目录,右键点击“以管理员身份运行”,然后点击“是”,弹出如下安装对话框:第二步:点击“I Agree”进入安装,进入如下界面:第三步:进入“Next”,选择安装路径进行如下install:安装完成如下:2)安装地面站第一步:进入://…/电子科大教学无人机资料/安装包/ QGroundControl-installer.exe,右键点击,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弹出如下界面:直接点击“Next”,进入安装路径(不建议安装在系统盘)选择界面:选择好安装路径后,点击“Install”进行软件安装,界面如下:此时会再弹出一个PX4驱动安装提示界面如下:安装提示,进行安装,完成界面如下:3.菜单介绍3.1一级菜单3.1.1文件1)静音输出-开启QGC地面站静音模式教学无人机使用教程QGC2.9.6汉化版2)显示状态栏3)设置Mavlink—一般默认设置。

无人机通信解决方案

无人机通信解决方案

无人机通信解决方案一、引言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一种不需要搭载人员操作的飞行器,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

无人机通信解决方案是指为无人机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系统,以实现无人机与地面站或者其他无人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和通信。

二、需求分析1. 高速数据传输:无人机通信解决方案需要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以支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传输,如图象、视频、传感器数据等。

2. 长距离通信能力:无人机通信解决方案需要具备远距离通信能力,以满足无人机在大范围内的通信需求,如航线规划、遥控指令传输等。

3. 多机协同通信:无人机通信解决方案需要支持多架无人机之间的协同通信,以实现无人机之间的数据共享、任务分配和协同作业。

4. 抗干扰能力:无人机通信解决方案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应对无线电频谱拥挤、干扰源等因素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5. 低功耗设计:无人机通信解决方案需要具备低功耗设计,以延长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和飞行距离。

三、解决方案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无人机通信解决方案:1. 通信技术选择为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和长距离通信需求,我们建议采用4G LTE(Long Term Evolution)通信技术。

4G LTE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远的通信距离,能够满足无人机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2. 通信网络架构我们建议搭建一个无人机通信网络,包括地面站、基站和无人机终端。

地面站作为指挥中心,与基站和无人机终端进行通信。

基站负责接收和转发无人机的数据和指令,同时提供与地面站的连接。

无人机终端通过基站与地面站进行通信,并传输无人机的数据和状态信息。

3. 多机协同通信为实现多架无人机之间的协同通信,我们建议采用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技术。

通过在每架无人机上安装无线局域网设备,实现无人机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通信。

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短的通信距离,适合于无人机之间的近距离通信需求。

教你用对APP!DJIGSPRO地面站使用解析

教你用对APP!DJIGSPRO地面站使用解析

教你⽤对APP!DJIGSPRO地⾯站使⽤解析前⼏天⼤疆推出了⼀个新应⽤↓DJI GS PRO(iPad)GS即Ground Station,地⾯站看起来⾮常专业、很装bility的样⼦~于是就有很多读者⽼爷们问飞哥这个地⾯站是⼲啥⽤的?和DJI GO还有Litchi荔枝有什么区别?别急~下⾯飞哥将⼀⼀解答⼤家的疑问~★地⾯站是什么?★由于功能的差距,地⾯站的种类其实⾮常宽泛如果要笼统的去定义⽆⼈机地⾯站本质特点飞哥认为应该是这样的:与⽆⼈机本体分离,负责相关数据接收、处理、发送,能够对⽆⼈机的航线、动作进⾏规划,让⽆⼈机完成⾃动飞⾏、⾃动拍摄或其他特定动作的平台。

较为专业的地⾯站现有的DJI GO应⽤虽然飞⾏/拍摄功能很多但是并没有针对⾏业⽤户提供⾜够丰富的航线规划功能⽐如Litchi荔枝有的:离线航点规划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DJI GS PRO来满⾜★ DJI GS PRO简介★打开DJI GS PRO,点击「新建任务」就能看见它的三个主要功能分别是:虚拟护栏、测绘航拍区域、航点飞⾏这些功能都⽀持在不连飞机的情况下离线规划同时也⽀持在飞⾏过程中由⽆⼈机空中定点。

「虚拟护栏」能够在地图上⼿动划定区域,限制⽆⼈机飞⾏的区域、⾼度、速度,来避免区域外的危险因素。

虚拟护栏设定界⾯「测绘航拍区域」能够在指定区域内⾃动⽣成航线任务,让⽆⼈机按照指定路线飞⾏、拍摄,⾃动完成测绘、航拍任务。

测绘航拍区域模式设定界⾯*⼤疆未来还会推出付费的「测绘航拍环绕模式」,借助此功能,⽆⼈机可以环绕航拍建筑物,以完成建筑物的3D建模⼯作。

「航点飞⾏」能够让⽤户⾃定义航点,并⽀持为每个航点单独设置⾼度、航向、云台俯仰、旋转⽅向和航点动作,让⽆⼈机⾃动完成复杂的飞⾏任务。

航点飞⾏设定界⾯★ DJI GS PRO有什么特⾊?★在这⾥我们不妨总结⼀下DJI GO、Litchi、DJI GS PRO各⾃的主要功能DJI GO:智能跟随、指点飞⾏、兴趣点环绕、航点飞⾏、热点跟随、返航锁定、航向锁定、相机设置、飞控参数设置、感知设置、遥控器参数设置、图传参数设置、电池设置、云台参数设置、直播、视频编辑。

天眼Z3无人机远程指挥直播地面站主要技术参数

天眼Z3无人机远程指挥直播地面站主要技术参数

天眼-Z3无人机远程直播地面站主要技术参数●产品特性:基于Linux操作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搭载12.1寸高亮工业液晶屏,即使在强光下也清晰可见。

自带一个WAN口和LAN口,一个SIM卡插槽,一路语音输入输出接口,支持有线、4G(移动、电信、联通全网通)双线自动联网和检测功能,300M双天线无线WIFI,H.264编码格式,主、子码流可独立配置。

标配一路高清HDMI接口和VGA接口,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提供个性化需求定制。

支持1080P/720PUXGA等高清分辨率编码。

支持多用户、多平台(手机、平板、PC、大屏幕)同时接收指挥,超低延时,系统延时≤800m。

才用PP合金材料,防水防尘防震,耐高温,防护级别达到IP67.。

●应用场景:主要应用于无人机(安保、救灾、抢险、森林防火)、三防应急通讯、广电转播/直播、野战部队单兵侦察、应急指挥、反恐、消防指挥车与侦察员及指挥中心的实时图像传输,边防缉私、海事、海防等领域的海上高质量图像实时监控,实时新闻采集/赛事转播无线移动摄像车载,直升机、飞艇的空中侦察、监控等方面的无线视频传输。

●功能特点:*H.264编码格式,主、子码流可独立配置编码方式;*一路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或一路VGA接口视频输入,支持一路VGA环通输出;*支持1080P、720P、UXGA等高清分辨率编码;*支持图像叠加前端视频信号源的分辨率;*支持VGA画面位置调整,支持画面区域剪裁功能;*支持双向语音对讲功能;*支持一键恢复默认配置;*支持最大128GB的microSD存储卡;*支持标准NFS、iSCS网络协议,实现NAS/IPSAN网络存储;*支持UPNP、DHCP,网络配置简单易用;*支持HTTPS加密与密码保护,保障网络应用安全可靠;*支持IE、FireFox、Chrome、Safari等多浏览器跨平台访问;*支持软件集成的开放式API,支持标准ONVIF协议;●技术参数:。

中国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地面站科目题库

中国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地面站科目题库

中国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地面站科目题库 为维护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与公开性,经中国AOPA无人机管理办公室研究决定,自2018年1月18日起,限定依据《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实践考试标准》实施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地面站考试航线均取自《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地面站科目题库》(以下简称:本题库)中。 考试员实施实践考试中,在考试飞行前准备阶段由考试员从本题库中随机选取航线,考试员可依据现场实际条件以及无人机系统特性决定航线的方位(本题库中各考题中的航线可依据考试员要求随意旋转角度)以及航线参数中的各项数值(考试员依据无人机系统特性决定航线要素中的数值以及误差范围),之后考试员须为学员讲解考试航线要素,学员知晓题目并示意无异议后开始计时,6分钟内学员应完全依据题目完成航线的规划、检查与上传,无人机进入随时可起飞状态。 进入飞行实施阶段,无人机按照规划的航线执行飞行任务,之后按考试员指令完成: ①在操作时间限制内修改航线并执行修改后航线; ②在操作时间限制内地面站应急返航操作; ③在操作时间限制内模拟位置信息丢失,姿态模式应急返航操作。 学员按要求完成所有阶段考试科目方可视为地面站考试科目通过。 地面站题库(旋翼考题一)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于起飞点前规划一个等边三角形并循环执行,边长为a,航线相对地面高度为b,水平速度为c,垂直速度为d,转弯方式为停止转弯, 停留时间不作要求; (二)a值建议为30米,b值建议为30米,c值建议为3m/s,d值建议为1m/s。(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地面站题库(旋翼考题二)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于起飞点前规划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并循环执行,①②边长为a1,③①边长为a2,∠①为直角,航线相对地面高度为b,水平速度为c,垂直速度为d,转弯方式为停止转弯, 停留时间不作要求; (二)a1、a2值建议为30米,b值建议为30米,c值建议为3m/s,d值建议为1m/s。(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地面站题库(旋翼考题三)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于起飞点前规划一个六边形并循环执行,边长为a,①②③航点相对地面高度为b,④⑤⑥航点相对地面高度为c,水平速度为d,垂直速度为e,转弯方式为停止转弯,各点停留时间为f; (二)a值建议为30米(误差≤±3米),b值建议为25米,c值建议为30m,d值建议为2m/s,e值建议为1m/s,f值建议为2s。(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地面站题库(旋翼考题四)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按图于起飞点前规划扫描航线,航线长度为a,航线间隔为b,航线相对地面高度为c,水平速度为d,垂直速度为e,转弯模式为停止转弯,停留时间不作要求; (二)a值建议为30米(误差≤±3米),b值建议为10米(误差≤±1米),c值建议为30m,d值建议为3m/s,e值建议为1m/s。(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地面站题库(旋翼考题五)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按图于起飞点前规划一个五边形并循环执行,①②边及②③边的边长为a,∠②为90°,航线相对地面高度为b,水平速度为c,垂直速度为d,转弯模式为停止转弯,各点停留时间为e; (二)a值建议为30米,b值建议为30米,c值建议为3m/s,d值建议为1m/s,e值建议为2s。(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地面站题库(旋翼考题六)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按图于起飞点前规划一个四边形并循环执行,①②边、②③边边长为a,③④边边长为b,∠②=∠③=90°,航线相对地面高度为c,水平速度为d,垂直速度为e,转弯模式为停止转弯,停留时间不作要求; (二)a值建议为20米,b值建议为30米,c值建议为30m,d值建议为3m/s,e值建议为2m/s。(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地面站题库(旋翼考题七)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按图于起飞点前规划一个闭合图形并循环执行,各点之间距离不小于20米,①点相对地面高度为a,②点相对地面高度为b,③点相对地面高度为c,④点相对地面高度为d,水平速度为e,垂直速度为f,转弯模式为停止转弯,停留时间不作要求; (二)a值建议为20米,b值建议为25米,c值建议为30m,d值建议为25m,e值建议为2m/s,f值建议为1m/s。(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地面站题库(旋翼考题八)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于起飞点前规划一个闭合圆形航线并循环执行,航点数≥10个,直径为a,航线相对地面高度为b,水平速度为c,垂直速度为d,转弯模式为协调转弯; (二)a值建议为30米,b值建议为30米,c值建议为2m/s,d值建议为1m/s。(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地面站题库(固定翼考题一)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按图于起飞点前规划扫描航线,航线长度为a,航线间隔为b,航线相对地面高度为c; (二)a值建议为200米(误差≤±20米),b值建议为80米(误差≤±8米),c值建议为150m。(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地面站题库(固定翼考题二)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于起飞点前规划一个闭合水平8字航线并循环执行,①②边、②③边、③④边、④⑤边、⑤⑥边、⑥⑦边、⑦⑧边边长均为a,航线相对地面高度为b; (二)a值建议为200米(误差≤±20米),b值建议为150米。(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地面站题库(固定翼考题三)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按图于起飞点前规划扫描航线,①②、③④、⑨⑩、⑪⑫航线长度为a1,⑤⑥、⑦⑧航线长度为a2,航线间隔为b,航线相对地面高度为c; (二)a1值建议为200米(误差≤±20米),a2值建议为120米(误差≤±20米),b值建议为80米(误差≤±8米),c值建议为150m。(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地面站题库(固定翼考题四) 航线要求: (一)起飞点(返航点)与考试席位的相对方位由委任代表根据现场环境等情况进行决定。按图于起飞点前规划一个五边形并循环执行,①②边边长为a,②③边边长为b,③④边边长为c,④⑤边边长为d,⑤①边边长为e,∠①=∠⑤=90°,航线相对地面高度为f; (二)a值建议为150米(误差≤±20米),b值建议为50米(误差≤±5米),c值建议为90m(误差≤±10米),d值建议为75m(误差≤±10米),e值建议为100m(误差≤±10米),f值建议为120m。(航线方位及各数值可由委任代表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题以委任代表规定数值为准)

MissionPlanner地面站操作使用

MissionPlanner地面站操作使用

M i s s i o n P l a n n e r地面站操作使用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无人机地面站(GCS)Mission Planner 操作使用手册小左实验室2014-10-1目录Planner简介Mission Planner是无人机地面控制站软件,适用于固定翼,旋翼机和地面车。

仅仅在windows系统下工作。

Mission Planner可给你的自动车辆提供配置工具或动力学控制。

其主要特点:●给控制板提供固件加载●设定,配置及调整飞行器至最优性能●通过在地图上的鼠标点击入口来规划,保存及加载自动任务给飞控板●下载及分析由飞控板创建的任务记录●与PC飞行模拟器连接,提供硬件在环的UAV模拟器●通过适当的数传电台,可以监控飞行器状态,记录电台传递数据,分析电台记录或在FPV模式下工作Planner安装Mission Planner是windows系统上的自由开源软件,安装非常简单。

首先下载最新Mission Planner 安装文件1.下载地址:2.运行安装文件,并按向导执行即可。

3.安装包将自动安装所需软件驱动,包括DirectX plug-in,如遇下面情况,请选择安装软件驱动即可。

4.软件将安装到C:\Program Files (x86)\APM Planner,并创建打开Mission Planner的图标在开始菜单。

5.安装完毕后,即可启动Mission Planner ,启动后即可通过连接按钮,下载固件或连接飞控板。

6.如果有升级版本,软件自动通知3.飞控板固件加载●用MicroUSB连接Pixhawk飞控板,USB连接PC机。

●打开Mission Planner软件,左上角区域从下拉菜单中选择COM口,可以选在AUTO选项,并设置串口通讯波特率为115200。

●在主画面上,选择Initial Setup | Install firmware画面,选择恰当的飞行器图标,回答提示画面“Are you sure”"Y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机地面站 地面站作为整个无人机系统的作战指挥中心, 其控制内容包括:飞行器的飞行过程,飞行航迹, 有效载荷的任务功能,通讯链路的正常工作,以及 飞行器的发射和回收。

中文名:无人机地面站 外文名:UAV ground station

目录 概述 地面站的配置和功能概述 • 地面站的典型配置 • 地面站的典型功能 关键技术及典型解决方案 • 友好的人机界面 • 操作员的培训 • 一站多机的控制 • 开放性、互用性与公共性 • 地面站对总线的需求 • 可靠的数据链 无人机地面站发展的趋势

概述 近20年来,无人机己发展成集侦察、攻击于一体,而未来的无人机还将具有全自主完成远程打击甚至空空作战任务的攻击能力。同时,与无人机发展相匹配的地面控制站(GCS:Ground Control Station)将具有包括任务规划、数字地图、卫星数据链、图像处理能力在内的,集控制、瞄准、通信、处理于一体的综合能力。未来地面站的功能将更为强大:不仅能控制同一型号的无人机群,还能控制不同型号无人机的联合机群。地面站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即不必进行现有系统的重新设计和更换就可以在地面控制站中通过增加新的功能模块实现功能扩展,相同的硬件和软件模块可用于不同的地面站。 地面站作为整个无人机系统的作战指挥中心,其控制内容包括:飞行器的飞行过程、飞行航迹、有效载荷的任务功能、通讯链路的正常工作,以及飞行器的发射和回收。GCS除了完成基本的飞行与任务控制功能外,同时也要求能够灵活地克服各种未知的自然与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保证全系统整体功能的成功实现。未来的地面站系统还应实现与远距离的更高一级的指挥中心联网通讯,及时有效地传输数据、接收指令,在网络化的现代作战环境中发挥独特作用。 地面站的配置和功能概述 地面站的典型配置 目前,一个典型的地面站由一个或多个操作控制分站组成,主要实现对飞行器的控制、任务控制、载荷操作、载荷数据分析和系统维护等。 (1)系统控制站。在线监视系统的具体参数,包括飞行期间飞行器的健康状况、显示飞行数据和告警信息。 (2)飞行器操作控制站。它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来控制无人机飞行,其组成包括命令控制台、飞行参数显示、无人机轨道显示和一个可选的载荷视频显示。 (3)任务载荷控制站。用于控制无人机所携带的传感器,它由一个或几个视频监视仪和视频记录仪组成。 (4)数据分发系统。用于分析和解释从无人机获得的图像。 (5)数据链路地面终端。包括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天线和发射机,捕获下行链路信号的天线和接收机。 数据链应用于不同的UAV系统,实现以下主要功能:用于给飞行器发送命令和有效载荷; 接收来自飞行器的状态信息及有效载荷数据。 (6)中央处理单元。包括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主要功能:获得并处理从UAV来的实时数据;显示处理;确认任务规划并上传给UAV;电子地图处理;数据分发;飞行前分析;系统诊断。

地面站的典型功能 GCS也称为“任务规划与控制站”。任务规划主要是指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的飞行航迹受到任务规划的影响;控制是指在飞行过程中对整个无人机系统的各个系统进行控制,按照操作者的要求执行相应的动作。地面站系统应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功能: (1)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在各机载传感器获得相应的飞行器飞行状态信息后,通过数据链路将这些数据以预定义的格式传输到地面站。在地面站由GCS计算机处理这些信息,根据控制律解算出控制要求,形成控制指令和控制参数,再通过数据链路将控制指令和控制参数传输到无人机上的飞控计算机,通过后者实现对飞行器的操控。 (2)有效载荷数据的显示和有效载荷的控制。有效载荷是无人机任务的执行单元。地面控制站根据任务要求实现对有效载荷的控制,并通过对有效载荷状态的显示来实现对任务执行情况的监管。 (3)任务规划、飞行器位置监控、及航线的地图显示。任务规划主要包括处理战术信息、研究任务区域地图、标定飞行路线及向操作员提供规划数据等。飞行器位置监控及航线的地图显示部分主要便于操作人员实时地监控飞行器和航迹的状态。 (4)导航和目标定位。无人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通过无线数据链路与地面控制站之间保持着联系。在遇到特殊情况时,需要地面控制站对其实现导航控制,使飞机按照安全的路线飞行。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惯性导航结合先进的GPS导航技术成为了无人机系统导航的主流导航技术。目标定位是指飞行器发送给地面的方位角,高度及距离数据需要附加时间标注,以便这些量可与正确的飞行器瞬时位置数据相结合来实现目标位置的最精确计算。为了精确确定目标的位置,必须通过导航技术掌握飞行器的位置,同时还要确定飞行器至目标的短矢量的角度和距离,因此目标定位技术和飞行器导航技术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5)与其他子系统的通信链路。该通信链路 用于指挥、控制和分发无人机收集的信息。随着计 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行的通信链路主要借助 局域网来进行数据的共享,这样与其他组织的通讯 不单纯的是在任务结束以后,更重要的是在任务执 行期间,通过相关专业的人员对共享数据进行多层 次的分析,及时地提出反馈意见,再由现场指挥人 员根据这些意见,对预先规划的任务立即做出修 改,从而能充分利用很多资源,从战场全局对完成 任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合理的建议,使得地面站当 前的工作更加有效。

关键技术及典型解决方案 友好的人机界面 为更好地控制无人机,地面控制站采用了各种形式的GCS,以便对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和任务设备 进行监控。GCS为操作员提供一个“友好”的人机界面,帮助操作员完成监视无人机、任务载荷及通信 设备的工作,方便操作员规划任务航路、控制无人 机、任务载荷及通信设备。 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 (1)一致性。提示、菜单和帮助应使用相同 的术语,其颜色、布局、大小写、字体等应当自始至终保持一致。 (2)允许熟练用户使用快捷键。 (3)提供有价值的反馈。 (4)设计说明对话框以生成结束信息。操作序列划分成组,每组操作结束后都应有反馈信息。 (5)允许轻松的反向操作以减轻用户的焦虑,鼓励用户大胆尝试不熟悉的选项和操作。 (6)支持内部控制点。某些有经验的用户可以控制系统,并根据操作获得适当与正确的反馈。 (7)减少短时记忆。由于人凭借短时记忆进行信息处理存在局限性,所以要求显示简单。

操作员的培训 当代无人机操控回路的主导者仍然是人,为此人机完善交互是UAV有效执行任务的重要环节,操控者必须能在紧急时刻快速、正确地发出操控指令,稍误则丧失战机或引发事故,因此,操控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水平培训也是一个关键问题。UAV操控人员的培训无法像有人军机那样通过飞行训练和实弹演习完成,而需要依靠一系列仿真技术来实现,其中重点要研究解决的仿真技术项目有: (1)虚拟座舱及操控设备。重点要解决的是虚拟现实环境的构成、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和数字传 输的快捷、准确、可靠和畅通。操控人员使用类似有人驾驶飞机的同种仪表设备(包括按钮、手柄、开关等)和软件,以体验同样的感观效果。 (2)人为仿真故障和误差的设置、建模与注入技术。 (3)创立实时逼真飞行动画技术、全息显示技术。 (4)人一机权限与功能分配,任务规划和任务管理方法研究与训练。 (5)实时评价技术包括对飞行性能、导航定位、飞行品质、作战效果以及电磁信号等确定明确的评估标准。操控人员要熟练掌握,做到判断正确、操控实时、准确。

一站多机的控制 地面站目前正向一站多机的方向发展,即指一个地面站系统控制多架、甚至是多种无人机。未来无人机地面站将朝着高性能、低成本、通用性方向发展,所以一站多机是发展趋势,这也对地面站的显示和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开放性、互用性与公共性 (1)“开放性”指的是不必对现有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研制就可以在地面控制站中增加新的功能模块。这种开放性的定义和要求使得模块化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成为地面控制站设计和实现的最佳途径。各模块间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组合在一起,又能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这种设计思路不仅可通过增加新的模块来扩展功能,也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对模块进行实时的添加或者屏蔽。 (2)“互用性”指的是地面控制站能控制任何一种不同的飞行器和任务载荷,并且能够接入连接外部世界的任何一种通信网络。互用性现在己经成为各国发展无人机系统的一个重要思考点。随着网络中心战思想的提出,无人机群的任务必须配合并融入整体作战任务之中,“互用性”的思想正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指导。 (3)“公共性”指的是某个地面控制站与其它的地面站使用相同的硬件及部分或者完全相同的软件模块。提出公共性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实现地面站的资源通用,便于维护修复。地面站作为整个无人机系统中最隐蔽的子系统,是很少受到破坏的,但是,一旦受到破坏,整个无人机系统可能陷于瘫痪,所以公用性的提出可以提高整个无人机系统的维修性和保障性,从而更加合理地利用已有的地面站资源。

地面站对总线的需求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航空电子系统与地面站系统之间的通信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地面站系统的无线通信、任务处理、图像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因而采用高带宽、低延迟的总线网络实现各部分之间的互连成为必然趋势。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只有Gbps级的互连总线网络才能满足未来地面控制站发展对总线的需求。鉴于光纤通道(Fc)具有高带宽、低延迟、低误码率、灵活的拓扑结构和服务类型、支持多种上层协议和底层传输介质以及具有流控制功能,因此可采用光纤通道(FC)来实现其需求。FC己经成功应用于F-35JSF高度综合化和开放式的航空电子系统结构中,相信FC一定能很好地满足地面站的要求。

可靠的数据链 发展安全、可跨地平线、抗干扰的宽带数据链是无人机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射频和激光数据链技术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 除了带宽要增加外,数据链也要求可用和可靠。数据链的可用是指一特定星群的覆盖区域和范围。可靠是指信号的健壮性。对于不可避免的电子干扰,数据链需要采用复杂的信号处理和抗干扰技术(如扩频、调频技术等),并能够确保在数据链失效的情况下,飞机能安全返回基地。

无人机地面站发展的趋势 (1)发展通用地面站:确定一套通用的图像存储与传输的协议,以解决各层次无人机之间的地面站和数据的接口标准问题。 (2)重视一站多机的地面站的设计,包括硬件结构及友好的人机界面。这种地面站的设计可同时操控多架无人机、使用较少的操作员操纵更多的无人机,这样既提高了操作效率,也减少了人力成本。 (3)逐步发展无人作战飞机地面站的设计。是利用现有的飞机还是研究一个全新的飞机现尚无定论,但是先研究地面站的人机界面设计是必要的。 (4)发展可靠的、干扰小的、宽带宽的数据链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其涉及的关键技术有:数据链路的抗截获、抗干扰的编码、加密、变频、跳频、扩频与解扩技术和图像压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