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经典的爱情故事)
古典情怀的诗意想象《三峡好人》的美学传承

古典情怀的诗意想象:《三峡好人》的美学传承摘要:电影《三峡好人》有着古典文学中游子、思妇、怀远的情怀以及借助流行音乐达到象征、隐喻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含蓄隽永的情感表达。
显然,与古典传统的美学传承,《三峡好人》这一现代爱情故事借助文化共同体的主观性体验和文化原型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完成了的诗意想象。
关键词:《三峡好人》;古典情怀;诗意想象;美学传承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9)12-0078-03(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安徽蚌埠233000)作为深情关注小城市与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浮沉的当代导演贾樟柯,他的后期作品的主题内容,艺术呈现中的诗性都越来越具中国古典艺术气韵。
相对与他的前期作品,例如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叙事性而言,后期的《三峡好人》有着更多的古典抒情情怀。
一、远游、思人与怀远:古典情怀的挽歌作为影视作品的《三峡好人》,在主题原型上,思人与怀远主题得到了现代的体现与传承。
天各一方16载,中年煤矿工韩三明从山西汾阳来到奉节寻找妻子和女儿,16年前刚怀孕的妻子,被公安局解救回四川奉节,而此时的奉节,因三峡工程早已淹没在水底,妻子家人的排斥与阻挠,也并没能遏止他与妻子女儿团圆的渴求。
几经周折,夫妻终于重逢,然而与妻女的团圆之路道阻且长,韩三明还需要继续下矿井挖煤或是在三峡拆迁房屋筹集款项才能够赎回妻子的自由之身。
不同于传统文化中的思妇,护士沈红有着对爱情的坚守,同时也有着情感已不在时果断割舍的决绝。
两年了,丈夫郭斌打来的电话了了可数,从太原来到奉节千里寻夫,等来的是丈夫的一再回避,以及从其他途径流露出的丈夫与从没现身的女老板丁亚玲的暧昧关系的点点滴滴。
在三峡大坝乱石堆积的工地,在朱逢博明丽的《满山红叶似彩霞》的背景音乐中,沈红毅然提出分手。
作为影片的两条主线,韩三明和沈红都在寻找,演绎着现代形式的思妇、怀远的古典情节:一个是重拾一个是放弃。
《小武》特色镜头语言分析

《小武》特色镜头语言分析[摘要]本文对影片《小武》特色镜头语言进行举要分析,如就长镜头的非常态使用,主观镜头、构图边缘化、光的运用以及声画对位等等分析,即从电影本体出发对电影做专业性的微观分析,以便我们能更全面地理解其影片意义及其引申含义。
[关键词]《小武》特色镜头语言专业分析一、长镜头的非常态使用长镜头。
在影视艺术中,也被称为段落镜头,它是指摄影机在不停机的比较长的时间运动后所拍摄的连续镜头。
认为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动可以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
注重事物的真实,常态和完整的动作,保证时间的进行受到尊重。
让观众看到显示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其意义不但可以大大减少蒙太奇组接的次数,而且对于开拓、研究镜头内部蒙太奇的艺术潜力,也产生重大的作用。
特别对于需要连续表现的情绪,动作需要连贯,一气呵成的镜头以及要连续介绍辽阔空间的镜头,都有其特殊的艺术价值。
第21个镜头是小武到小勇问他为什么不告诉他结婚的事,导演用了长镜头,基本上固定的,来表现二人之间的尴尬和情义的逝去,镜头中一个把玩着打火机一个敷衍的左顾右盼,打火机里演奏的是《致爱丽斯》的音乐。
暗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
这个长镜头表现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情谊,从另一个角度让两个人本质力量的感性得以顺利显现。
我们伴随着摄像机镜头,对两人发展的真实过程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画面、同期声多方面的深层次理解,使导演想要表现的全部内容能在连续不断的时间里,在几个空间平面上延伸发展,形成多平面、多元素相互映衬、对比的结构方式。
类似的长镜头的使用在小武去看望胡梅梅时,他在梅梅的床上同她肩并肩地坐在一起――这是一个用长镜头拍摄的异常优美的场面,自始至终伴随着县城里各种噪音的节奏。
大量使用的长镜头凸显了纪实的风格,营造了一种看似随意实为精心选择的气氛,时间好像在那一刻静止了。
而在导演方面,这却是对于现实生活所给予的敬畏态度,不是运用手中的镜头和技巧,想象地去粗暴解释生活,或者如我们常说的“塑造人物”,其实真正生活中的人物是不能塑造的。
电影《小武》的文化解读-精品文档资料

电影《小武》的文化解读摄制于1998年的电影《小武》时值改革开放20年,这20年中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承于中国古老大地上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经受了在“文革”后前所未有的磨砺和冲刷。
电影《小武》摆脱了主流的电影形象“高、大、全”的套路,以一个流浪在小城镇靠偷窃谋生而自称“手艺人”的边缘形象走进我们的银幕视野,是对既往高雅和神圣文化的全面解构。
影片《小武》直面真实的社会生活,审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跌宕起伏,是对电影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
尽管《小武》没能在国内公演,但在国际电影节上赢得了多个奖项,“墙里开花墙外香”,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其文化和审美价值值得探讨。
一、对高雅和神圣的解构“比起我在学校里受到过的教育,我更庆幸的是,在自己早年的成长过程中,能有机会从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身上接触到一种深藏在中国民间的文化渊源。
通过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我明白了一种处世的态度。
”显然,贾樟柯是通过小武这一边缘的小人物对主流电影中“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进行了一次有力的反拨。
以小偷这样一个身份作为影片的主角,体现了贾樟柯对于平凡生命的审视和尊重。
在以小武的名字命名的影片《小武》中,我们很少看到小武的正面镜头,即使是小武的近景镜头也要么是侧脸(在片中占大部分)、要么低头(如在街头小摊上吃鸡蛋)、要么是后脑勺(片头等车)。
导演的目的并不是也不可能为小武这样的角色树立一个高大的银幕形象。
贾樟柯在谈到自己选择这样的人物作为主要人物时,说:“我觉得要谈一个作品里的角色有没有普遍性并不在于他具体的社会身份是什么,而在于你是否能从人性这个角度去对这个特定的角色加以把握。
我之所以会对小偷这个角色感兴趣,是因为他给我提供了这样一种角度,通过这个角度去切入可以表现出一种很有意思的关系转换。
”影片的开头是一个在路边等车的男孩,天空是灰蒙蒙的,画外音配的是当代著名笑星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这样的气氛渲染昭示着这是一个娱乐和消费时代,整个社会尤其是底层被平面化、喧嚣化的大众文化所包围。
贾樟柯的20部影片

贾樟柯的20部影片
贾樟柯,导演、制片人、作家。
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
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
1.《小山回家》(1996,50分钟,故事片)
2.《小武》(1998,107分钟,故事片)
3.《站台》(2000,193分钟,故事片)
4.《公共场所》(2001,31分钟,纪录片)
5.《狗的状况》(2001,5分钟,纪录片)
6.《任逍遥》(2002,113分钟,故事片)
7.《世界》(2004,108分钟,故事片)
8.《东》(2006,70分钟,纪录片)
9.《三峡好人》(2006,105分钟,故事片)
10.《无用》(2007,80分钟,纪录片)
11.《我们的十年》(2007,8分钟,故事片)
12.《二十四城记》(2008,103分钟,故事片)
13.《河上的爱情》(2008,19分钟,故事片)
14.《黑色早餐》(2008,3分钟,故事片)
15.《海上传奇》(2010,119分钟,纪录片)
16.《家的感觉》(2011,3分11秒,故事片)
17.《天注定》(2013,129分钟,故事片)
18.《万象》(2013,2分钟,故事片)
19.《山河故人》(2015,126分钟,故事片)
20.《营生》(2016,26分钟,故事片)。
一种特别的关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妓女形象

一种特别的关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妓女形象王志敏龚艳在新中国电影中,妓女形象的表现可以说是从来都有,最早也许可以追溯到1951年陈西禾拍摄的《姐姐妹妹站起来》,但是,到90年代后期,妓女形象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似乎具有了某种特殊地位。
从《大宅门》(2001,郭宝昌)到《铁齿铜牙纪晓岚》(2002,刘家成)等将妓女形象作为一大“看点”的电视连续剧也在一段时间里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一时之间,妓女题材几乎不约而同地成为许多不同的影视作品竞相加以表现的创作元素。
认真追究这一现象的原因,确实可以有许多答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妓女”这一特殊的边缘“身份”可能带给影视作品一个特别暧昧而又存在无限遐想的空间,使这一“身份”在被敏锐的创作者捕捉到的同时承担一种制造“奇观”的独特叙事功能。
娼妓现象在中国由来已久(西方也差不多),不是个别时代、个别社会的产物,据说,最早可追溯到三皇时代的洪崖妓。
在中国的古代,妓女是有合法身份的,春秋时期的齐国就有了由国家操办的“官妓”。
①娼妓业在清末明初的情况蔚为壮观,据统计“仅北京一地的注册妓院就有391家,妓女为3500人,私娼不下7000人。
但是当时的妓院大多除了满足性欲外还提供美食饮料、音乐舞蹈”。
②有意思的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和妓女有相当之多的瓜葛,妓女中也不乏有才气之人,这一传统从妓院确有等级之别的情况也可看出,以北京的八大胡同为例:“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集中着一等妓院,也叫‘清唱小班’,以喝茶、宴饮、填词弄曲为主营业务。
”③这也似乎使得妓女在皮肉生活之中增添了一些情趣,这也许就是很多关于妓女的故事能够广为流传并源源不断地被搬上屏幕的原因之一吧!如我们所知道的影片《杜十娘》(1981,周予)、《知音》(1981,谢铁骊、陈怀皑、巴鸿)。
据说,新版电影的《杜十娘》(200年,杜国威)也正在热卖中。
这些影片多以表达妓女有情有义一面为主题,而文人为妓女填词作赋,以及和妓女发生缠绵悱恻的爱情似乎也因为妓女这一“身份”而变得具有某种特殊的传奇意味,引起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的特别“关爱”。
贾樟柯电影中的人文关怀——以《小武》《天注定》《江湖儿女》为例

|RADIO &TV JOURNAL 2019.11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同时,它也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时期,多元思想百花齐放,电影由宏大叙事转向了多元化叙事。
与此同时,第六代电影导演的陆续亮相,使中国的电影市场中出现了一批关注社会现实题材、关注社会边缘人物的电影作品,这些电影真实地记录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真实地表达了影片中人物的时代情绪。
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是当时电影创作的一个新动向,贾樟柯则是这方面的代表导演。
《小武》《天注定》《江湖儿女》是贾樟柯不同时期的作品,它们都体现了贾樟柯电影中独特的人文关怀。
一、边缘人物的复杂人性在电影《小武》中,贾樟柯将人文关怀的触角放在了“小偷”这样的社会边缘人群中。
从世界电影史来看,以小偷这样的身份进行电影叙事的,贾樟柯并不是第一人。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布莱松的《扒手》等影片都是以小偷这样的社会边缘人群作为电影主体,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突出了影片主人公作为“人”身上的人性光芒。
小武是个小偷,这样的人物身份首先脱离了主流电影的形象标准,观众对其也有着特定的刻板印象。
从主流的社会视角来看,小武属于典型的被抛弃在社会正常轨道之外的边缘人物。
贾樟柯以小偷为影片的主要人物,并不是为了强化这一刻板印象,而是通过对人物生存困境的描绘来挖掘其人性价值的一面,消解观众对这一群体所持的刻板印象,从中体现出贾樟柯对社会边缘群体独特的人文关怀。
电影《小武》沿友情、爱情和亲情三条线索进行叙事。
小武的社会角色是小偷,平日里总是游走在汾阳街头做一些手零脚碎的事情,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但在这三条感情线索中,小武也会像普通人那样坚守承诺、重视兄弟情义,追求真挚纯洁的爱情、向往幸福的家庭生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分析

122邓 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如果电影是一种记忆方法,在我们的银幕上却几乎全是官方的书写。
往往有人忽略世俗生活,轻视日常经验,而在历史的向度上操作一种传奇。
我想讲述深埋在过往时间中的感受,那些记挂着莫名的冲动而又无处可去的个人体验。
”[1]贾樟柯始终关注易于被忽略的甚至是多数人不屑一顾的内容,去肯定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肯定并宣扬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在文化建构的过程中,不得不说,他给观众带来的是一种革命性质的影像体验。
一、《故乡三部曲》的审美视点——基于真实历史背景的生命经验三部影片都表现了在政治、文化和经济上正在发生变化的年代,这些变化如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着并体现在细微的生活变化中。
1976年毛泽东去世,文化大革命结束,随之而来的是邓小平于1980年代着手制定的一系列新政策。
贾樟柯出生于1970年,个人动荡的成长经验和整个国家的加速发展如此丝缠般的缠绕在一起。
这样的经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为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他将自己作品的背景均设置为这段过渡时期的不同阶段,并将自己真实的体验、观察与思考架构在不同的故事中去。
《站台》是时间设置最早的一部作品,1979年到1991年,汾阳县的农村文化工作队(文工团)经历了由政府赞助的事业单位到个人承包的团体的命运转变,以及个人在试图用更高层次的艺术来改变自身生存困境的努力最终因为环境导向由激进的理想主义向现实的物质追求的转变而最终落空的失落。
《小武》则讲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扒手的故事,同样是在山西汾阳,影片中四个段落分别讲述了主人公小武兄弟情义的变质、爱情的幻与灭、家庭关系的断裂,最终他成为了完全丧失了自尊与存在价值的社会的异类。
更晩一点的是《任逍遥》,讲述了在后社会主义成长起来的无法适应社会的年轻一代,面对市场经济与物质消费盛行的弊病,在他们苦苦寻找人生方向的路上不断遭遇了道德困境和精神困境,他们所代表的是被时代潮流裹挟着的、挣扎着的个体生命。
短篇爱情小故事催泪

短篇爱情小故事催泪【篇一:短篇爱情小故事催泪】让你哭,让你笑;让你喜,让你忧。
好像就是有这种魔力,它灌注在你生命里的每个瞬间,每份每秒都能触动着你那颗敏感的心。
有人说:爱情就像一杯毒酒,喝下后将万劫不复;也有人说:爱情就是那一杯美酒,喝下后暖入心扉。
世间爱情千万种,总有那么一份是你的小,总有一份是专属于你的左心房。
幸福、甜蜜就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悲伤、失落就度日如年;在感情的世界,你变的多变,变得敏感。
但是不论怎么改变,那份美好的恋情,我们却饮鸩止渴。
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感动于心的爱情吧!也许那份真情就隐与其中。
题记1、16岁,她向他表白,他拒绝了,毕业后各奔东西。
他们经历了不同的爱情。
26岁时,人群中,他向她求婚。
她问他,当初你为什么不答应。
他说,我想成为你的归宿而不是初恋。
现在我们才懂得什么是爱情。
2、婚礼上,新郎,你有什么话对新娘说吗?主婚人问。
首先,我要感谢你的爸妈,生了一个如此完美的女儿并把你交付于我。
然后,我要感谢你的前男友,如果不是他,我又怎么遇见你。
最后,我要感谢你,我亲爱的新娘,谢谢你给了我陪伴你一生的机会。
他似乎是毫不犹豫的说。
3、男生拎着包走进校门,被女生拦住了。
她说,同学,你的校卡。
男生绕过她,没带。
她跟上去,请问你的班级学号是?男生回答了。
女生看着男生的背影,说,终于知道你的班级学号了。
远处,男生从口袋里拿出校卡,挂在了脖子上。
4、妻子那枚小小的钻石戒指被偷了。
可她开心地告诉我:还好前年给妈治病的时候已经把真戒指当了换医药费,不然真是要心疼!我说:这些年委屈你跟我受苦,连陪嫁的戒指都没留得下。
她说:傻话,有你和孩子在身边,我不苦。
当晚起夜时,我背着妻子偷偷将那张去年赎当的单子丢入马桶冲掉了。
5、他和她在一起,她总是不讲理,什么事都赖他,他却总是认命地承认,每次都说是,是,是,我的错。
每次她总是很得意,有天,朋友问他明明是她不讲理,为什么你还要让着她?他笑着说她不讲理证明她爱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武(经典的爱情故事)
我---离开武的第三天。
不说话,面无表情,几近自闭;四下无人之时会集中精力思索某事——直至泪眼朦胧,但绝不哭泣;别人谈话他倾听,别人玩乐他注视,别人沉默他沉默,别人发问,他无力回答。
这是我的前男友小武,在我俩分手第三天的表现。
武昏睡直至十一点,其间管宿舍的阿姨进来三次,看见他蜷缩在棉被中的身体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武起床后与上午大部分课均已无缘,故干脆到二食叫好了菜等兄弟。
等待期间手足无措坐立难安目光不知道该投向何处。
终于掏出我送的纪念版Zippo,打着了注视半响才发觉忘记取烟.转瞬泪水不可遏止地涌出,夺路而去.
武归来时兄弟已到,于是众人开动。
席间好友剑不断说话,对面桌一对情侣大声调情,武均无反应。
甚至我坐到他的隔壁桌都无所察觉。
他们点的菜是炖排骨,番茄豆腐,青炒油麦菜和四喜丸子——无论如
何,在这个时候叫四喜丸子似乎都有点“那个”,尤其是武的所为。
我看出兄弟们也有点不明所为,但无人发问,大家只是看似随便地聊上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武对身边的一切完全置之不理,只管一门心思地对付四喜丸子,他拿一把不知何处找到的勺,机械地大口大口喂自己饭。
所幸没有喝酒,我想。
中午利用午睡时间清洗卫生间,闷在里头足有一钟头,出来时众人大喊“干净”。
武微微一笑,那笑恍如隔世。
下午最好的两个兄弟剑与见翘课陪武打桌球。
武技巧精湛引围观喝彩无数。
知道六点,见提出吃饭。
三人来到一陌生饭馆共饮十三瓶啤酒,叫得三份套餐也干干净净。
武脸色苍白,要摇晃晃,全身上下唯一有血色之处便是双眼。
见与剑你一言我一语,武始终缄口。
十一点时叫了一份四喜丸子,逐个吞下,然后结帐——令见与剑无比惊讶。
三人一起回宿舍,在锁大门之前。
但第二天清晨管理员开门时发现
了坐在地上昏睡的武。
接下来的半周,武在医院接着昏睡,连我来到床边都浑然不知。
也许我该回到他的身边。
第三十天。
小武开始开口说话,可以交谈,无自残倾向。
对我视而不见,形同陌路。
众人对他皆抱同情,故无人提及我们的事儿。
小武梦中呼唤我的名字十三次,惊醒一次,上课迟到。
主动去心里咨询,被告知别再碰四喜丸子。
武认为该咨询咨询的应该是那个医生。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第四十天。
在便利店找到兼职,心情不错,努力于学生会的工作,期末将至,学习格外用心。
便利店夜间十点收工后,独自一人吃四喜丸子喝啤酒,竟潸然泪下。
我也忍不住眼泪。
一年后。
已是学生会主席的武,以前所未有的活力生活着。
外表看来是风光
无限的人物,每天奔波于大大小小的活动,仪式,座谈……每天为考研学习到很晚,几乎可以作为给大一新生宣传用的典范;武甚至被校外两家单位所物色,一毕业就可以当个“金领”。
他一直没有再找女朋友。
身边倾慕的女孩儿无数,武从未有任何动心迹象。
只是和学生会外表平凡的工作搭档走得很近,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我想我知道。
武毕业了!
武和外表平凡的搭档在一起。
他们成为恋人的整个经过是这样:武在共进晚餐的整个晚上频频名地盯着眼前的四喜丸子看,眼泪都快下来了,但就是不肯抬头看她;她觉得他太可怜了,就说“我们在一起吧”,于是就在一起了。
工作,磨炼,社交,然后到了结婚的年纪。
于是他们就决定结婚。
小武应该是身心健康快快乐乐的,至少对此我很有信心,我想只要看到他的结婚喜帖,我就可以放心地离开了——在守候整整五年之后。
我想再最后看一眼他的请柬,虽然没有一张是送给我的。
小武用了一个下午亲自一笔一划地书写着他未来的幸福保证书——那烫金卡片对我对他来说,使一种保证。
我高兴得要哭了,好像与他结婚的,使最初的恋人大学时代的女朋友我。
然后我真的哭了——因为帖子上“新娘”一栏,统统错填成了我的名字。
小武没有哭,就像这五年来,他没有叫我看见一滴眼泪。
他正在笑,如一个天真的孩子灿烂的笑。
我的泪滴落在我的名字上,一滴,两滴……小武并无察觉,依旧是展露着他久违的天真笑脸。
在人类的眼中,鬼魂是没有泪水的,因为它们根本就不存在。
我想如果有来生,我过马路时一定不会跑,哪怕站在对面等着我的,是我亲爱的男朋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