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玉米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农业管理,玉米生产受到了严重的旱情影响。

为了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并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需要采取一系列节水抗旱的栽培技术措施。

以下是关于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的详细介绍:1. 合理选择品种:选择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玉米品种是节水抗旱栽培的基础。

应优先选择耐旱性强、抗病虫害的适应性强的品种进行栽培。

2. 测土定水: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水分测定,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合理确定灌溉量和灌水时间。

避免过量灌溉和浪费水资源。

3. 采用小孔灌溉:玉米适宜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浇水。

小孔灌溉可以提高灌水利用率,减少蒸发和土壤表面水分流失。

4. 种植密度合理: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

适当增加植株密度可以降低灌水量和土壤表面蒸发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5. 添加保水剂:在播种前或播种后适量添加保水剂,如蓖麻酸钠等,可以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延缓土壤干旱程度。

6. 覆盖地膜:在播种后覆盖透明地膜,可以减少土壤表面水分流失,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地膜还能避免杂草生长,减少水分竞争。

7.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避免使用过量的化学肥料,以减少水源污染。

8. 中耕保墒:适时进行中耕,翻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能力。

中耕还可以破坏土壤表面的壤改、降低土壤蒸发量。

9. 秸秆覆盖:在玉米生长后期,将割取的秸秆覆盖在土壤表面,能有效减少蒸发和土壤水分的流失。

10. 合理田间管理:及时除草,保持土壤湿润和适度通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适时修剪玉米植株,促进茎秆和叶片的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通过合理选择品种、测土定水、采用小孔灌溉、种植密度合理、添加保水剂、覆盖地膜、合理施肥、中耕保墒、秸秆覆盖和合理田间管理等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可以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减少水资源的使用,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

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

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北疆是中国最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在北疆,春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期,而宽窄行滴灌技术正是一种有效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土壤环境,节水节工,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的方法和优势。

一、宽窄行滴灌技术概述宽窄行滴灌技术是指在作物行与行之间设置水流导管,通过水流导管向地表滴水灌溉,达到对玉米根部进行准确供水的目的。

宽窄行滴灌技术分为宽幅滴灌和窄幅滴灌两种方式,其中宽幅滴灌是指在玉米行与行之间设置滴灌带的宽度较大,而窄幅滴灌则是宽度较窄。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使得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二、宽窄行滴灌技术的栽培方法1. 土壤准备在北疆地区,土壤多为砂质土壤或者沙质土壤,土壤排水性好,但保水能力较差。

在土壤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深翻耕作,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将土壤中的杂草、病虫害等有害物质清除干净。

还需要施入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

2. 水源准备宽窄行滴灌技术需要充足的水源供应,因此在栽培前需要确保有稳定的水源供应,可以使用地下水、地表水、人工水库等多种水源作为滴灌的水源。

还需要配备滴灌设备,包括滴灌管道、滴灌带、滴灌喷头等。

3. 种植技术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宽窄行滴灌的间距和密度,一般来说,宽幅滴灌的间距可以设置为40-60厘米,窄幅滴灌的间距可以设置为20-30厘米。

在播种玉米的还需要将滴灌带或者滴灌管埋入土壤中,确保与玉米植株的根系接触。

4. 灌溉管理在玉米生长期间,需要根据土壤含水量和玉米生长的需要进行滴灌管理。

在干旱期间,需要加大滴灌的水量和频次,保证玉米的需水量。

在雨季或者土壤含水量较高时,需要相应减少滴灌水量,以免造成土壤水分过多,影响玉米生长。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干旱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玉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抗旱方面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农民和科学家采取了种种措施来减少玉米的水分需求和提高其干旱适应能力。

下面是对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的简要介绍。

1. 科学选址玉米生长条件的关键是土壤和水分的供应。

因此在栽培玉米之前,要对土壤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评估,确保玉米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养分得到充分供应。

选址应尽可能选择土地高,水分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

2. 选择适宜品种选用适宜的品种是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的关键。

在栽培玉米时,应当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具有适应性,抗旱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

在选择玉米品种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其生长周期、抗病虫害能力以及对肥料的适应性。

3. 测量土壤水分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准确了解土壤的水分状况以及玉米的水分需求。

测量土壤水分可以通过土壤表层的酸碱度和亲水性来确定,也可以使用土壤水分监测仪器来测量。

这些数据可以为决定灌溉量和灌溉频率提供科学依据。

4. 合理施肥在栽培玉米的过程中,肥料的施用可以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并且增加产量。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选用适宜种类的肥料,如有机肥、复合肥或氮磷钾复配肥,因为这些肥料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并增加植物吸收水分的效率。

5. 合理灌溉灌溉是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之一。

在灌溉时,应当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玉米生长的阶段,控制灌溉的时间和水量。

对于幼苗期的灌溉,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在高温时段灌溉造成蒸发和浪费。

6. 茬地覆盖覆盖茬地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同时防止杂草生长。

茬地覆盖可以使用玉米秸秆等天然覆盖物,也可以使用专业的覆盖膜。

覆盖物应当覆盖在均匀的土壤表层上,覆盖物的厚度应当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总之,针对不同的土地和气候条件,科学实施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干旱适应能力,从而增加玉米产量和提高农民的收入。

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

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

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北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春玉米是北疆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北疆地区采用了宽窄行滴灌的栽培技术。

宽窄行滴灌是指在玉米田间采用宽行和窄行的播种方式,结合滴灌技术进行灌溉。

宽行滴灌是指将玉米的行距调整到较宽的距离,以便在行距中设置滴灌带,使水分可以直接滴在玉米根部。

窄行滴灌是指将行距调整到较窄的距离,滴灌带仍然设置在行距中,但是滴灌带间距更小,以增加滴灌带的覆盖面积。

宽窄行滴灌的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合理施肥:春玉米是耗肥作物,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期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

在播种前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基础施肥,随后根据玉米生长的需求进行追肥。

二、密植栽培:宽窄行滴灌中,窄行滴灌时可以适量增加玉米的密度,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玉米株数,提高产量。

但是密植也会增加玉米间的竞争,需要加强管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三、优质品种选用:选择适应北疆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产量。

注意选用无草根系侵蚀问题的品种,以减少滴灌带堵塞的风险。

四、科学灌水:宽窄行滴灌要根据玉米生长的需水量和土壤持水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水。

灌溉时要保持适度的湿润,避免过早或过晚灌水,确保玉米的生长需要。

五、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玉米的健康生长。

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土壤利用率,减少土壤侵蚀;避免农民对化肥的过度使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灌溉水量,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通过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这一技术的应用将在北疆地区进一步推广,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春玉米夏天时期的管理和技术

春玉米夏天时期的管理和技术

CATALOGUE目录•春玉米夏天的种植环境•春玉米夏天的种植技术•春玉米夏天的病虫害防治•春玉米夏天的收获及储存•春玉米夏天的种植效益及市场前景•春玉米夏天的种植案例及经验分享气候特点030201土壤条件土壤肥沃春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土壤肥沃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土壤松软夏季土壤温度高,松软的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水分保持。

土壤排水性好夏季降雨量大,排水性好的土壤能够避免水分积聚过多。

水源保证选种种子处理选种及种子处理播种技术播种时间根据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3000-4000株。

播种密度播种深度施肥技术在整地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提供玉米生长所需的基础养分。

基肥苗肥拔节肥穗肥在玉米出苗后的一段时间内,施入适量的氮肥和磷肥,促进玉米苗期的生长。

在玉米拔节时施入适量的氮肥和磷肥,促进玉米茎秆的生长和果穗的发育。

在玉米抽穗前的一段时间内,施入适量的氮肥和磷肥,促进玉米果穗的发育和籽粒的饱满。

灌溉技术灌溉方式灌溉量灌溉时间03玉米蚜虫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症状01玉米螟02玉米叶螨防治方法和技术注意安全合理轮换用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农药使用注意事项收获时间收获方法收获时间及方法储存方式晒干后储存、烘干后储存、未晒干或烘干直接储存。

晒干后储存和烘干后储存能够降低玉米的水分含量,延长储存时间。

储存条件干燥、通风、防虫、防鼠。

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同时要保持通风,防止玉米发热;定期检查,发现虫害或鼠害要及时处理。

储存方式和条件定期检查通风换气防虫防鼠及时翻晒储存期间的管理和维护种植效益分析产量和收益市场需求市场前景预测价格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新鲜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春玉米的市场价格有望保持稳定或略有上涨。

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农贸市场和超市销售渠道,春玉米还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和社区团购等新型销售方式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和建议选用良种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科学浇水成功种植案例介绍种植者姓名:李先生地区:内蒙古种植面积:500亩施肥情况:底肥+追肥产量:亩产约1200斤种植难点及解决方法:苗期干旱,通过增加灌溉量解决;大喇叭口期发现玉米螟,使用杀虫剂处理。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对于玉米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玉米种植面临更多的水资源压力和气候干旱的挑战。

发展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为生产者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以推动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用适宜的玉米品种选择适应当地干旱条件的玉米品种是玉米节水抗旱栽培的首要任务。

当前,国内外对抗旱耐旱玉米品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新近选育出的品种在抗旱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进行玉米种植前,务必对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和气候条件进行充分考察,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玉米品种,提高其抗旱能力,减少水分的需求。

二、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节水抗旱栽培的关键一环。

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也可采用有机肥、复合肥等方式进行施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降低水分的蒸发损失,从而达到节水抗旱的目的。

三、合理灌溉在干旱地区,灌溉是非常关键的措施。

合理灌溉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不同的玉米生长阶段,可以采用滴灌、喷灌、滚动灌溉等灌溉方式,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降低水分的流失。

还可以根据土壤含水量和玉米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灌溉量控制,避免水分的过度供应,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四、改善土壤五、科学田间管理科学的田间管理对于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至关重要。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杂草的清除、地膜覆盖等管理措施,可以增强玉米的抗旱能力,提高产量。

及时采取适宜的田间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玉米的水分需求,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六、科学播种科学的播种是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和水资源情况,合理确定播期和播种密度,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以提高玉米植株的适应能力和生长状态。

2020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0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0 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一、小麦(一)华北平原灌溉冬小麦区包括山东省和天津市全部,河北省中南部,北京市中南部,河南省中北部,陕西省关中平原,山西省南部。

1.施肥原则(1)根据苗情长势和土壤墒情,分次施用氮肥,适当增加拔节中后期的施用比例;根据底(基)肥施用量、苗情、温度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追肥用量和时间;因地、因苗、因时追肥。

(2)根据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量和时间,做到水、肥管理一体化。

(3)抓住小麦返青拔节的有利时机,及时采取促控措施,促进弱苗转化,提高成穗率;控制旺长田块,预防后期贪青倒伏。

2.施肥建议(1 )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 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三类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在返青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8 公斤;第二次在拔节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10 公斤。

(2 )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5-60 万之间,群体偏小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 公斤。

(3 )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 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尿素12-15 公斤。

(4 )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 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在返青期采取中耕镇压,推迟氮肥施用时间和减少氮肥用量,控制群体旺长,预防倒伏和贪青晚熟。

一般可在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8-10 公斤。

(5)对底肥未施磷肥或缺磷田块要追施氮磷复合肥,未施或少施钾肥的建议在返青或拔节期追施氮钾复合肥;没有灌溉条件或无有效降水,可在春季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起到以肥济水的作用。

(6)可以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和锌肥,预防干热风和倒伏,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7)缺硫地区麦田,如底肥没有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硫基复合肥等,应在第一次追肥时选择施用硫酸铵,每亩用量8 公斤左右,但在追施尿素时要减去硫酸铵提供的氮。

(8)旋耕后不耙地,造成播种过深出现深播弱苗,分蘖少,苗势弱的田块建议返青期追施尿素10-15 公斤。

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

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

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北疆春玉米是我国北疆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宽窄行滴灌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本文将介绍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包括技术原理、栽培管理方法和技术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一、技术原理宽窄行滴灌技术是指在作物行间设置灌溉带,通过植株根系的水平分布和深层渗透,实现灌水下渗带宽而激活整个土地范围,同时也有限制无效蒸发的功能。

这种技术适用于北疆干旱地区的玉米栽培,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肥耗损。

二、栽培管理方法1. 土壤准备:在选择种植场地之前,要仔细检查土壤类型、排水情况和地势起伏等因素,以确定种植的可行性和必要的改进措施。

在确定种植位置后,需要进行土壤深松、施肥和灌溉带设置等准备工作。

2. 种植方式:选择抗旱抗逆品种的玉米进行种植,栽培密度根据地块土壤肥力、水分情况等因素确定,一般在75-90cm行距和25-30cm垄距之间。

在种植的根据地块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宽窄行滴灌方式,将灌溉带与玉米作物的生长布局相结合,以最大程度减少灌溉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 灌溉管理:宽窄行滴灌技术需要掌握恰到好处的灌溉水量和频次。

在玉米生长期内,尤其是关键生长期,要严格掌握土壤水分状况,合理制定灌溉计划,确保水分充足但不过度湿润。

4. 肥料施用: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玉米作物的生长需要,科学施用生长期内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合理配合灌溉水质和灌溉方式,以提高玉米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及时防治玉米的病虫害,保持作物健康生长状态。

三、技术应用效果宽窄行滴灌技术在北疆春玉米栽培中的应用,可以在保证作物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减少水分浪费和土壤盐碱化的风险,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和养分利用率,减轻农田的生态环境压力。

宽窄行滴灌技术还能降低耕地的能耗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为北疆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北疆春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其原理简单,管理方法易操作,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春玉米科学灌溉技
术指导意见
据全国农技中心墒情监测,目前北方春玉米种植区墒情总体适宜。
北方春玉米即将进入播种关键时期,应适墒扩大玉米播种面积,指导
农民科学高效灌溉,搞好关键生育期水分管理。
一、东北西部丘陵漫岗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麓丘陵区、黑
龙江西部、吉林西北部。去年封冻前土壤底墒普遍不足,2月中下旬
以来多次出现大范围降水,利于土壤增墒补墒。目前土壤化冻10-
20cm,干土层1-4cm。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紧缺,属春旱多发地带。春播应
立足土壤墒情,以造墒保墒为核心,大力推广抗旱坐水种,配套保水
剂、长效肥混匀底施,播后及时镇压保墒,促进抗旱保苗。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近期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及时整地,
当耕层5cm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2℃以上时抢墒播种。春旱多发、
墒情较差地区,应及时镇压保墒,减少土壤扰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
于60%时,应积极采用抗旱坐水种。播种后及时采用镇压措施,防
止跑墒。
田间基础设施较好、有灌溉条件的农田,墒情不足时应及时灌溉。
春玉米拔节到抽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抽穗到灌浆期土壤相
对含水量低于70%时应进行补灌。
(三)节灌措施。本区域可采取以下节水补灌措施:一是抗旱坐
水种。播种时,利用拖拉机带动抗旱水箱进行补水,根据耕层土壤含
水量状况,一般每穴灌水1.5-2.4L,亩灌水量2-6m3。二是浅埋滴
灌。每次灌水15-20 m3/亩,可少量多次补灌。三是软管(小白龙)
输水补灌。可顺着玉米垄沟进行补灌,一次灌溉3-5垄,每次灌水
30-50 m3/亩。
二、辽河流域平原灌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内蒙古西辽河灌区、辽宁中部、吉
林中南部。封冻前土壤底墒较好,去冬今春降水较多,目前大部分地
区土壤已化冻,墒情适宜。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是地下水超采区。玉米是
主要的耗水作物,应立足较好墒情,以高效节灌为核心,取消传统春
播前淹灌,通过管灌、垄沟灌、浅埋滴灌等高效灌溉方式,配套水肥
一体化技术,实现节水减肥与稳产丰产的双重目标。
墒情较好地块,播前应及时整地;秋整地块,应及时镇压保墒;
地势低洼和春涝易发地区,应及早翻耕晾晒和起垄散墒,确保适时播
种。播种结束后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墒情较差的地块可滴一
次出苗水,保证种子发芽出苗。苗期一般不灌水,促根下扎,6月中
旬开始滴第一水,以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及时滴灌。
(三)节灌措施。本区域主要为井灌区,田间节水灌溉工程设施
较好,灌溉保证率较高,可采用以下节水灌溉措施:,一是浅埋滴灌。
每次灌水15-25 m3/亩,生育期结合灌溉追施水溶肥。二是软管(小
白龙)输水补灌。可顺着玉米垄沟进行补灌,每次灌水30-50 m3/
亩。三是小畦灌溉。应做到畦田平整,每次灌水40-50 m3/亩。
三、燕山沿麓丘陵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内蒙古燕山丘陵区、辽宁西部和河
北北部。由于封冻前普遍土壤墒情不足,入冬以来降水偏少,春季温
高风大,部分地区墒情不足,干土层厚度2-7cm。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春旱、夏伏旱
时有发生。旱地以蓄水增墒为核心,重点推广保水剂、抗旱坐水种、
强化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等抗旱节水措施。有灌溉条件地区以
节水保墒为核心,推广膜下滴灌和浅埋滴灌,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
促进稳产丰产。
土壤墒情较好地区,适墒适时抢播,一次性完成机械开沟、起垄、
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减少土壤扰动,蓄墒保墒。土壤墒情较差
地区,采用保水剂混肥底施,提高土壤蓄水能力。采用强化地膜或全
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减少地表蒸发。推广抗旱坐水种技术,补水补肥,
确保一播保全苗。有灌溉条件的干播地块,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
时滴出苗水,苗期一般不灌水,进行蹲苗。拔节到灌浆期,土壤相对
含水量低于70%时滴水灌溉。
(三)节溉措施。本区域主要为井灌区,可采用膜下滴灌和浅埋
滴灌,少量多次灌水。播后如果土壤缺墒严重,可滴出苗水1次,一
般灌水5-8m3/亩,其他生育期每次灌水15-20m3/亩,全生育期一
般灌溉5-7次。结合灌溉追施水溶肥。
四、西北春玉米种植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春玉米种植区。目前大部分区域土壤墒情较好,甘肃陇东、
陕西陕北、宁夏中部和南部墒情不足,部分地区干旱。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部分地区十年
十旱。旱地以蓄水保墒为核心,采用深松蓄水、保水剂拌种拌肥、强
化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灌区以高效灌溉为核心,重点推广膜
下滴灌,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
墒情适宜且地温达到播种条件地块应抢墒播种。灌区播种期墒情
不足地块,播种后应补灌1次出苗水,苗期一般不灌水。拔节期土壤
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应及时灌溉,结合灌水追肥;抽雄期土壤相对
含水量低于65%时及时灌溉,结合灌水追施粒肥;灌浆期土壤相对含
水量低于70%时及时灌溉,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滴灌一
次,增加粒重。旱地玉米大喇叭口期,可进行注水补灌。充分利用集
雨设施集蓄雨水,将肥料溶解在水中,用注肥枪将肥液注射在根系附
近,补水补肥,也可喷施水溶肥,补充锌等微量元素,提高结实率和
穗粒数。
(三)节溉措施。本区域为渠灌和井灌混合区,可采用以下节水
灌溉措施。渠灌区:一是小畦灌,每个小畦约0.5亩,田面相对高差
不大于3cm,每次灌水50-60m3/亩。二是垄膜沟灌,每次灌水约50m3/
亩。三是膜下滴灌,宜少量多次灌溉,每次灌水量20-30m3/亩,结
合灌水追施水溶肥。井灌区:一是垄膜沟灌,每次灌水约40m3/亩。
二是膜下滴灌,每次灌水量15-30m3/亩,结合灌水追施水溶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