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评价心功能
左室舒张功能超声标准

左室舒张功能超声标准左室舒张功能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估心脏病变的重要手段。
超声心动图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创心脏检查技术之一,可以准确、快速地评估左室舒张功能。
本文将从左室舒张功能的定义、超声检查的原理、超声检查的标准以及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左室舒张功能的定义左室舒张功能是指左室在舒张期间的容积增加能力和被动充盈能力,是心脏舒张期的重要表现之一。
正常情况下,左室在收缩期将血液推入主动脉,舒张期则接受来自左心房的血液,完成充盈。
左室舒张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肌本身的收缩力、心脏负荷情况、神经系统的调节等。
二、超声检查的原理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传播原理,获取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的一种无创检查技术。
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左室的容积、厚度、运动情况等参数,从而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状态。
超声心动图检查通常分为二维、M型、彩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等不同模式。
其中,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左室的形态和大小,M 型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心肌的运动情况,彩色多普勒可以显示血流速度和方向,组织多普勒可以评估心肌的弹性和收缩力。
三、超声检查的标准根据国际超声心动图学会的建议,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左室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容积指数是指左室舒张期末的容积与身体表面积的比值,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LVEDVI的范围为50-80ml/m2。
2.左室早期舒张速度(E)和晚期舒张速度(A):左室早期舒张速度是指心脏舒张期早期左室壁运动的速度,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E/A比值在0.8-2.0之间。
3.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DP):左室舒张末期压力是指左室在舒张期末时的压力,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LVDP的范围为4-12mmHg。
4.组织多普勒:组织多普勒可以评估心肌的弹性和收缩力,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功能

1 左心室收缩功能心腔的测量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测定是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一些新的超声技术如组织多普勒成像、应变成像、三维超声心动图(3D)的应用使得心脏功能的测定更加定量化和精确,二维超声心动图(2D)仍是目前心腔定量测量和左心室(LV)收缩功能测定的主要方法。
同时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心内膜边界以及室壁增厚情况,从而判断心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功能。
对心室大小和容积变化的分析是定量评价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基础,而对心室局部(节段性)室壁运动的分析是诊断冠心病和进行心脏负荷试验的基础。
各部位心肌机械收缩的同步性在维持最佳心室收缩功能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可以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和应变成像来判定。
随诊心室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可判断疾病的进展或好转。
心室收缩功能用于指导制定治疗策略。
心腔和左心室容积测定也是心力衰竭及左心室重构临床试验的基本项目。
左室收缩功能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进行评价。
1.1 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容积,特别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
经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内径可用于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以及射血分数。
当心脏增大心室重构发生球形变时,或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或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时,M型测定LVEF有很大误差,提倡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容积及LVEF。
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心尖切面(心尖四腔和两腔心),应用改良的Simpson法计算LV 容积和LVEF。
二维超声心动图通常会低估左心室的实际容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有可能更加准确。
然而,应用磁共振技术测得的LVEF和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的结果都接近。
1.2 左室局部收缩功能节段性室壁运动分析: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推荐用于节段性室壁运动分析的16节段分段法,将心室被划分为基底部、中部/乳头肌和心尖部3个水平,基底部和中段均被划分为6个节段,心尖部被划分为4个节段。
所有16节段都可以在多个切面水平观察。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成人右心功能评价指南的解读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成人右心功能评价指南的解读精确评价右心功能,对了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右室容量和压力负荷过重病人的病情和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由于右心室是一个形态既不对称又极不规则的结构,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流出道,不能以简单的几何模型来描述,且难以获得标准的超声切面,因此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室功能,被认为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
随着临床对评价右心功能的日益关注,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欧洲心脏病协会和加拿大心脏病协会,又针对右心功能这个专题,颁布了新的指南,涵盖了近年来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功能的最新发展,对指导我们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
指南推荐的右心功能指标(一)右室腔结构特点的判断[2,3]1、右心室的评价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如果右室心底部舒张末期横径>42mm,右室中部水平横径>35mm,右室心底至心尖纵径>86mm视为右心室扩大(图1)。
右室扩张源于慢性的容量或压力负荷过重,与右心衰竭有关。
右室舒张末内径被认为是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存率的指标[4]。
心尖四腔心切面上右室与左室舒张末内径的比值是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及/或住院生存率的预测因子[5]。
2、D形左室无论右室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都可使原本短轴中左室的圆周形态发生改变,因右心室的中心向左侧偏移,使室间隔自右向左心室的中心移动,室间隔变平,从而使左心室的短轴切面在收缩期呈现D形。
在这种情况下,左室和右室的形态关系,可用左室侧壁与室间隔内径/前后径的比值来定量。
该指标被称为“偏心指数”,当偏心指数>1.0时,提示右室负荷过重。
室间隔的形态变化取决于在心动周期各阶段右心室与左心室间的压差。
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右室压力负荷过重是继发于左室充盈压升高,对这些患者而言,室间隔形态的影响更加复杂。
在单纯右室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舒张期末室间隔偏移最为显著(在收缩末期室间隔形态基本正常),而单纯右室压力负荷过重的患者,室间隔在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室间隔均向左室偏移,而收缩末期偏移最为显著。
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

右心功能参考值
右心评价超声常用切面
右心评价超声常用切面
右心评价超声常用切面
右心测量-右室内径
• 基底段内径>42mm和中间段水平内径>35mm表明右 室扩张。长轴内径>86mm提示右室扩大
右心测量-右室流出道
• 胸骨旁长轴显示RVOT近端,胸骨旁短轴显示 RVOT远端。紧邻肺动脉瓣水平的“远端直径” 舒张末期>27mm提示RVOT扩张
右室局部功能评价-组织多普勒成像
• 优点:简单,可重复性好,区分性强,脉冲多普勒无需额外软件 • 缺点:对非基底段可重复性差,角度依赖,正常参考值数据有限,假设局部功能代表整体功能 • 建议:用于右室功能评估S'<10cm/s考虑右室功能异常,老年人数据不足。彩色编码组织多普勒仍是一种
研究工具
右室局部功能评价-等容收缩期心肌加速 度
右心测量-右室壁厚度
• 右室壁厚>5mm提示右室肥厚,可在没有其 他病理改变的情况下诊断右室压力超负荷
右室收缩功能评价
• 右室表面为环形肌肉纤维,负责收缩期向内运动; 内部为纵行纤维,负责收缩期基底部向心尖方向运 动
• 右室长轴为射血所作贡献超过左室,这为使用右室 长轴方向的缩短估测右室收缩功能提供依据
右室总体功能评价-RV dP/dt
• 优点:简单 ,有生理学依据 • 缺点:数据有限、负荷依赖、严重TR时准确度降低 • 建议:不建议常规测量;可用于怀疑右室功能异常对象;RV dP/dt < 400 mmHg/s可
能异常
右室总体功能评价-RIMP
• 优点:适用于多数对象、可重复性好、避免几 何依赖、TDI可一次性获得多个参数
右室总体功能评价-三维EF
• 优点:3D EF可能较为精确 • 缺点:研究有限,耗时 • 建议:在选择性右室扩张或功能异常对象中可
心衰的超声分级标准

心衰的超声分级标准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信息。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可以提供关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信息,有助于心衰的分级和诊断。
以下是心衰的超声分级标准:1.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这种类型的心衰是由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弱,导致每次心搏射出的血液减少。
以下是具体的超声指标:1.1 射血分数降低通过超声测量心脏的射血分数(EF),这是一种衡量心脏射血能力的指标。
正常值为55%-75%,而心衰时,EF值降低至55%以下。
1.2 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弱通过测量心脏的收缩期室壁运动幅度和缩短速度,可以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
心衰时,这些指标会降低。
1.3 左心室扩大由于左心室长期承受过大的负荷,导致心脏扩张。
超声测量显示左心室扩大。
1.4 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瓣环速度的比值大于2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表示血液流过二尖瓣的速率,而瓣环速度表示瓣膜本身的运动速度。
比值大于2表明存在左心室充盈阻力增加的情况。
1.5 室壁增厚由于心脏长期承受过大的负荷,导致室壁增厚。
超声测量显示室壁厚度增加。
2. 射血分数中间范围的心衰(HF-INTERMEDIATE)这种类型的心衰是指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或轻度降低,但收缩功能减弱。
以下是具体的超声指标:2.1 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或轻度降低,但收缩功能减弱与HF-REF相似,这种类型的心衰的EF值在正常范围或轻度降低,但仍然大于55%。
然而,收缩功能减弱的表现仍然存在。
2.2 左心室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与HF-REF不同,这种类型的心衰的左心室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
这表明心衰可能在早期阶段就已经存在。
2.3 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瓣环速度的比值小于2与HF-REF相比,这种类型的心衰的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瓣环速度的比值小于2,表明左心室充盈阻力降低。
2.4 无室壁增厚与HF-REF不同,这种类型的心衰的室壁厚度正常,没有增厚。
急诊医师使用超声仪判断左心功能的准确性评价

急诊医师使用超声仪判断左心功能的准确性评价目的探讨急诊科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准确性。
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期间以急性呼吸困难主诉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科的81例患者,排除创伤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名急诊科医生经过强化超声心动图培训后,使用便携式超声仪对81例患者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胸骨旁长短轴、心尖四腔和剑突下二维图像,使用目测法估计左心室射血分数,将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分为正常、轻中度减低和严重减低三个类别,与超声科医生的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相比较。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kappa检验来分析二者的诊断一致性。
结果以超声科医生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金标准”,急诊科医生区分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和减低的准确率为89%,急诊科医生判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阳性预测值为83%,阴性预测值为93%,急诊科医生和超声科医生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为0.77(95%CI:0.70~0.84,P<0.01)。
对左心室收缩功能三个不同类别的判断,急诊科医生的准确率为84%,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 系数为0.71(95%CI:0.64~0.78,P<0.01)。
结论急诊科医生经过超声心动图强化培训后,使用便携式超声仪能够准确地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
标签:左心室功能;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便携式超声仪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by emergency physicians using echocardiography YU Yang,PAN Shuming,CHEN Liang,LU Weiwei,LIN Qiang,SHA Tao,ZHOU Luocheng. Emergency Department,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9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PAN Shuming,Email:shumingpan@急性呼吸困难是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及时诊断和处理能明显降低病死率,但仅依靠病史、查体、心电图和胸片等常规检查有时很难明确诊断。
超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利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心肌的形
变和运动情况。
0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对超声图进步和应用,相信超声评价左室舒张功
能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实时 、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提供心 脏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 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性
左室舒张功能是心脏功能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维持全身组织器官
的血液供应具有关键作用。
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心输 出量减少,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
常生理功能。
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有助于早期发 现心脏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重
多模态成像技术融合
将超声成像与其他模态成像技术(如MRI、CT等)融合,提高评 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创检测
寻找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测方法,以便更方便、安全地评估左 室舒张功能。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01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心肌组织
的弹性变化。
02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此外,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还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依据。通过对左心室结构和功 能的评估,可以预测患者未来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从而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和预防措施。
05
超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局限性及未
来展望
技术局限性
依赖操作者技术水平
01
超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同操作者
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二尖瓣关闭情况分析
观察二尖瓣关闭情况,评估是否存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等异 常。
【心超笔记】(19)超声心功能测定之左室舒张功能

【心超笔记】(19)超声心功能测定之左室舒张功能笔记伴你,医路成长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好意心超平台导读左室舒张功能是指左室心肌舒张和纳血的能力。
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却复杂多变,影响因素众多。
左室只有正常舒张,才能得到正常充盈,以维持正常的泵功能。
因此,正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对临床诊疗和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编辑:爱心如歌来源:好意心超平台心肌的松弛性和顺应性是决定左室血液充盈的两个主要因素,二者与舒张期左室压力和容积密切相关。
松弛性为舒张期单位时间心腔内压力的变化(dp/dt),而顺应性为舒张期单位容积的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dp/dv)。
松弛性发生于收缩末期至舒张中期,是主动耗能的过程,而顺应性发生于舒张中晚期,是被动的过程。
左室舒张功能是指左室心肌扩张和纳血的能力。
舒张功能正常时,左室适当充盈而无左室舒张压异常升高,此时能产生满足机体需要的心输出量;反之,舒张功能不全时,则心输出量减低。
大部分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异常要早于收缩功能的异常,舒张功能衰竭约占心力衰竭患者的40%,其症状和预后亦主要取决于舒张功能障碍的程度。
因此,正确评价舒张功能是否受损及严重程度对于临床诊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图19-1)。
图19-1:从心室舒张到心房收缩再到心室收缩的过程心导管技术是临床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随着超声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无创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最佳选择。
一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评价方法1. 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图19-2,图19-3)图19-2: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67±8msE/A:>1E峰:86±16cm/sE峰减速时间(EDT):166±4ms图19-3: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量等容舒张时间。
取心尖左心长轴切面,将PW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红色血流与左室流出道蓝色血流之间,测量左室流出道收缩期频谱终点至二尖瓣口E峰起点之间的间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心脏排出量(CO)
CO = SV.HR
常用测量公式 (4)心脏排出指数(CI) • CI = CO / BSA (体表面积) • (5) 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 • FS =Dd – Ds / Dd .100% • (6)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 EF= EDV – ESV / EDV . 100% • (7) 左心室收缩时间间期(STI), • STI = PEP/ET
影响测值正确性和重复性因素
• 1.低估左心室收缩期功能和整体泵功能测值的因素
• • • • • (1) 冠心病病例可以存在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室壁瘤或其他左心 室形态异常,可导致收缩功能和整体泵功能的低估。 (2)室间隔左心室面的假腱索组织、乳头肌被误认为是左心室内膜 面时均可导致左心室腔内径和收缩功能的低估。 (3)取样线未能与规范的左心室短轴垂直相交可导致心功能和心室 容积测值的低估。 (4)增益不足、过度抑止或内膜缺失可以导致室壁厚度的低估。 (5)取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时未能将左心室腔充分展开;取样线 位于乳头肌或乳头肌以下近心尖水平;室间隔左心室面的假腱索或/和 左心室后壁的后内侧乳头肌等被误认为是心室肌组织均可导致左心室 腔内径、心室容积、每搏量、每搏量指数、心脏排出量和心脏排出指 数的低估。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
• 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的可靠性、可行性和优越 性已被大量科学实验、左心室造影和核素血池造 影等对比研究以及临床实践所证明。 • 目前超声心动图已成为临床上估测心脏功能的一 种常用方法。
问题 • • 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临床表现 • • 超声心功能测值不稳定
临床质疑
原因 • “无症状性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 概念:搏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 心脏在正常工作范围内活动时,搏出量始终与心室 舒张末期容积相适应 • 正常值:55-65%
射血分数
• 在心室功能减退,心室异常扩大的情况下,尽管 搏出量可能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但它并不与已 经增大的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适应,射血分数明 显下降。 • 此时若单纯以搏出量来评定心脏泵血功能则可能 作出错误的判断
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的误差及规范
昆明市延安医院、云南省心血管超声临床研究中心 丁云川
概述 左室收缩功能 左室功能 心室功能 心功能 右室功能 左室舒张功能
心房功能
心室功能评价指标 • 心室收缩期的射血能力,即心室的泵血功能,通 常用心排血量和射血分数等指标评价。 心室舒张功能主要指心室的舒张期扩张能力,一 般用心室顺应性等指标评价。 一般意义的心功能多指心室功能,尤其是左心 室功能而言。
M型超声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
• 2.要求二维超声左侧长轴切面具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左心室形态,左心室腔 应充分展开,取样线必须尽可能与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呈直角相交,室间隔 和左心室后壁内膜清晰可辨。 3. 不能取得规范的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时,也可在胸骨旁左侧取得规范 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毽索水平短轴切面上取得符合规范的M型超声左心 室波群 。
• 希望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技术成为临床上的一个简便、快 捷、无创、价廉、便于重复和具有实用价值的常规辅助诊断工 具
M型超声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
•
• 一、操作规范要求 1.应用M型超声测定左心室功能时,首先由胸骨旁左侧取得规范 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长轴切面。然后,在此规范的二维超声 心动图左心室长轴切面上将取样线置于腱索水平取得符合规范要 求的M型超声左心室波群 。
M型超声估测左心室功能的缺点和限制
1.FS 和EF等指标测值会受负荷和操作等许多因素 影响而较易出现误差,一般测值高估多于低估, 重复性较差,规范操作可以减少误差。 2.M型超声仅适用于左心室形态正常和心功能正常 病例,但不适用于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 形态异常病例。
二维超声超声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和整体泵功能
克服测值误差和提高重复性方法
• 2。克服心功能测值被高估的因素 • (1)当主动脉根部前壁与室间隔之间相连续的角 度明显小于 1800时,取样线常无法与左心室短轴 (即室间隔和后壁)呈接近900垂直相交,取样线 所取得M型左心室波群的左心室腔斜径不能作为 左心室腔大小和收缩功能的依据。有条件时可以 采用解剖M型技术调整取样线角度,使取样线与 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垂直相交,获取规范的M型 左心室波群。
• 射血期指标 左室射血期,左室内压力和容量均发生变化,左室 收缩功能可由左室压力和/或容量的变化加以衡量。 左室容量指标测量方便,为临床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最 常用的方法。 左室容量的测定方法: 如:M型超声心动图:采用Teichholtz公式计算: V=7/(2.4+D )* D3 D为左室内径。 由该式可计算出:EDV、ESV、SV等指标。
•
•
影响因素
• 心肌收缩力:指心肌收缩缩短产生射血功能的能力,与心肌本身的
组织结构、代谢状态、神经体液因素、前负荷及后负荷等有关。
• 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室壁张力,一般用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或容积为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心肌缩短速度加快,缩短明显,心肌 收缩力随前负荷增加而增强。
• 后负荷:心室收缩后心室壁所产生的张力,即心室射血所遇到的阻
常用测量公式 • (1)改良的立方体公式,即Teichholtz公式
• • • • 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EDV) EDV = 7.0 / (2.4Dd) Dd3 左心室收缩期 末容积(ESV) ESV = 7.0 / (2.4Ds) Ds3
• • •
(2)每搏量指数(SVI)
SI = SV / BSA (体表面积)
SV=EDV-ESV 参考值:60-120ml EF=SV/EDV 参考值:67%±8% EF<50%,>40%为左室收缩功能轻度减低 EF30%--40%为左室收缩功能中度减低 EF<30%为左室收缩功能重度减低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容量,在左室节段运 动异常的患者误差较大。
二维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公式,采用心 尖四腔切面和二腔切面。描绘收缩末期和舒张 末期心内膜轮廓,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计算出E DV、ESV、SV、EF。目前为2DE计 算左室容量最为准确的方法。 三维超声心动图:理论上为测量左室容量最为准 确的方法,由于仪器及技术的原因,临床应用 较少。
M型超声估测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 1.采用M型超声估测左心室收缩功能和泵功能等 指标仍是目前临床上(尤其是基层医院)对于左 心室形态正常患者的常用方法。 • 2。由于M型超声分辨力明显优越于二维超声,因 此,在估测室间隔、左心室后壁的厚度及其增厚 率、运动幅度、收缩期速度等方面相对较为精 确、简便、实用。
影响测值正确性和重复性因素
• (5)主动脉根部与室间隔之间相交角度明显小于1800病 例,取样线与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呈非垂直相交时,测值 代表的是左心室短轴的斜径,而不是左心室真正的短轴内 径,这是高估左心室腔舒缩末期内径、容积、每搏量、每 搏指数、心排出量和心排出指数的最常见原因。取样线从 左心室腱索水平短轴切面取得的M型左心室波群测量左心 室内径时常容易导致高估。但如果在左心室腱索或乳头肌 水平短轴切面呈正圆形,图象居中,取样线位置正确情况 下取得的M型左心室波群上检测的左心室功能数据较为可 信,可以弥补主动脉根部与室间隔之间相交角度明显小于 1800的病例所取得非规范M型左心室波群时,测值高估的 缺陷。
力,主要是动脉压。在前负荷相同的条件下,后负荷增加将减缓心肌 收缩期缩短速度和程度,降低心排血量,心肌收缩力减弱时影响尤其 明显。
• 心率:增加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心排血量,但舒张期缩短,
心室充盈时间减少,前负荷减少,也将影响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
心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左或右心室每次搏动所输出的血量,
克服测值误差和提高重复性方法
(2)也可在冻结于舒张末期的胸骨旁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心 室长轴切面上,直接测量取得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值。冻结 于收缩末期的同一幅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长轴切面上, 直接测量取得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值。然后,把数值代入M 型超声Teichholtz公式左心室功能测定的软件公式中求得 相应各项指标。 (3)改用二维方法在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图象上直接测 量左心室腔舒缩末内径或改用心尖改良Simpson双平面法 测定心功能。 (4)冠心病病例可能导致左心室功能被低估或高估,应放 弃采用M型超声方法估测左心室收缩功能和泵功能。
临床上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 而无任何症状,较常 见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等患者;
“舒张功能衰竭”:
临床上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而有明确的左心衰竭症状 和体征,常见于所谓舒张功能衰竭患者。舒张功能衰 竭患者可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30~50%。
要求
• • • • • 改进超声工作者测者本身和不同测者之间的测值的重复性 避免超声技术对于心功能的低估、高估和不稳定性 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操作规范、适应证 适用于我国的超声心功能各种指标的正常值 改变目前操作和正常值互不统一,适应证过严或过宽的局面。
影响测值正确性和重复性因素
• 2.高估左心室收缩期功能和整体泵功能测值的因素
(1) M型超声所采用的左心室立方体公式(Cubic Formula)与左 • 心室实际容积情况不符,导致心室容积和心功能测值的高估。改良的 立方体公式(Teichholtz Formula)虽有一定纠正,但仍会高估左心 室容积、收缩功能和整体功能(尤其当左心室腔扩大时)倾向。 (2) 取样线未能与规范左心室短轴垂直相交或取样线远离腱索、向心 尖或二尖瓣水平靠近,均可导致心功能和心室容积测值误差。 (3)冠心病病例可以存在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当取样线穿越非缺血、 非梗死等代偿性运动增强的心室室壁处时,也可导致心功能测值的高 估。 (4)室间隔右心室面肌小梁、室间隔左心室面的假腱索可以导致室间隔 厚度的高估。后壁的后内侧乳头肌等组织被误认为是左心室后壁心肌 组织可以导致左心室后壁厚度的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