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问题探析

合集下载

当前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俄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关系一直走在紧密的轨道上。

但是,在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会从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一、贸易问题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中俄间的贸易逆差却在不断增大。

2019年,中俄贸易总额达到了1109亿美元,但是中方进口俄方货物的金额却达到了645亿美元,比俄方进口中方货物的金额多出了416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中俄贸易逆差的问题是必须要得到解决的。

对策如下:一、提高中俄贸易的平衡性。

中方应积极出口与俄方具有质量和技术含量优势的产品,特别是中高档工业产品和服务等。

同时,俄方也应积极出口符合中方需求的产品,避免中俄贸易逆差的进一步加深。

二、加强贸易协调机制。

建立中俄贸易策略研究机构和调节机构,通过专业化的调研和信息共享,合作制定出对双方有益的贸易政策和贸易规划。

二、能源问题中俄合作在能源领域的紧密程度也是全球所瞩目的。

但是,在能源领域中,抛开国际市场上价格的波动和变化不谈,中俄之间依然存在着一些摩擦和问题。

对应的解决方法为:一、加强能源合作机制的建立。

双方应当通过bilaterall energy consultations等机制进一步加强政治、经济和能源合作,增加信任和共识,促进能源互供和合作。

二、完善贸易支付方式。

双方应当通过多种贸易支付方式,包括人民币和卢布结算、央行间互换交易,以及贸易融资等,降低支付成本和支付实现难度,提高贸易交流的便利程度。

三、俄罗斯对华旅游问题作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之一,俄罗斯的旅游业一直是国家收益和国家形象的重要指标。

但是,目前俄罗斯对华旅游的状况并不理想。

今年5月10日,俄罗斯总领事馆在中国领事官网上发表了“重要提醒”:近期,不少中国公民通过非法途径前往俄罗斯,对当地社会治安和旅游秩序造成极大损害。

因此,俄罗斯对华旅游的问题需要寻求一些解决方法。

试析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第17卷第11期 2008年11月中 国 矿 业C HINA MINING MA GAZINEV ol 17,N o 11No vember 2008经济研究试析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及对策张汝根(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15027)摘 要:能源安全是一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面。

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对油气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

中俄互为邻国,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

虽然合作面临着种种问题,但合作途径仍极为广阔。

关键词:能源合作;俄罗斯;中国中图分类号:F 407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051(2008)11-0019-03Analysis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ino Russian energy cooperationZH A NG Ru gen(H 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 y,H aerbin 115027,China)Abstract:Ener gy securit y is the impor tant aspects of ener g y strateg y o f one count ry.China is o ne big country of crude oil product ion and consumption in the w or ld,wit h eno rmo us requir ement of oil and g as,w hile R ussia is one big country of the wo rld s oil and g as pr oductio n and ex por t.China and Russia a re neig hbo ring co untr ies,the Sino Russian energ y co operatio n not only has necessity ,but also has the impo r tant sig nif icance to co nsolidate the Sino Russian str ategic cooperation partnership.Although co operatio n is facing var ious pr oblems,but still has extr emely br oad avenues of coo per atio n. Key words:energ y coo per ation;Russia;China收稿日期:2008-08-16基金项目:2008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1534107,项目名称: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对俄经贸合作的实证研究作者简介:张汝根(1970-),男,汉族,山东聊城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浅谈中俄煤炭贸易合作前景及问题建议

浅谈中俄煤炭贸易合作前景及问题建议

经贸论坛浅谈中俄煤炭贸易合作前景及问题建议何雅玲 中国神华海外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俄两国煤炭市场发展分析,显示了两国煤炭贸易巨大的合作潜能。

特别是当前中国原煤进口需求和俄罗斯大力推进的原煤出口战略不谋而合,形成历史性的合作机遇。

但是,由于俄罗斯在政治法规、金融货币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给两国合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中国企业对俄投资务必要做好风险防范与管理工作,采取认真研读当地法律、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和全面完善中间服务等措施,最终实现双方贸易共赢。

关键词:中俄;煤炭贸易;机遇;挑战;建议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8-0159-02一、近年来中俄煤炭市场概述(一)中国煤炭市场情况2012-2018年中国原煤产量及净进口量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原煤产量2013年达到39.7亿吨的历史高点,但随着整体经济增速减缓、能源战略结构调整等不利因素影响,煤炭需求量逐年降低,供给能力出现过剩,致使原煤产量开始回落。

2016年,更是在去产能、去杠杆的政策影响下,原煤产量跌至34.1亿吨,成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点。

2017年,随着国内经济企稳回暖,优质产能得以释放,煤炭需求快速回升,从而推动国内原煤生产恢复性上涨,全年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长3.3%。

2018年国内原煤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35.5亿吨,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同时,受相同因素影响,中国煤炭净进口量2012-2015年变化趋势与原煤产量保持同步,但在2016年率先回暖,同比大幅增长25%,并在2016-2018年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

(二)俄罗斯煤炭市场情况俄罗斯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传统的煤炭出口国。

近年来,随着国际煤炭市场行情看好以及俄罗斯国家出口资源战略实施,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采取扩大煤炭出口贸易量。

2010年俄罗斯出口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

中俄经贸合作面临问题与发展前景(天津大学俄罗斯概况论文)

中俄经贸合作面临问题与发展前景(天津大学俄罗斯概况论文)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面临问题:1.投资规模未达到应有的潜力。

长期以来中俄经贸合作以贸易合作为主,生产、投资合作不足。

2011年外国对俄投资比例中,中国投资仅占1%左右。

2.中俄贸易结构较为单一。

除能源领域外,缺少大规模的投资合作项目,中俄贸易不平衡现象持续存在。

双边经贸合作中以低附加值商品为主,高附加值商品少。

3.贸易秩序混乱。

中国大部分商品存在通过非正规贸易渠道和“灰色清关”途径进入俄罗斯市场。

4.双边在金融、能源、农业、基础设施和地区合作等新领域的合作还存在或主观或客观的阻碍性因素。

如俄罗斯希望中国扩大对俄能源投资,却又无法向中国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在地区合作层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5.在经贸合作领域还存在一些制度层面的障碍。

如俄罗斯在与中国进行高技术领域的合作时时常有顾虑,担心其知识产权受到侵犯;而一些中国企业到俄罗斯投资时常遇到很难适应的俄罗斯国内法律法规问题,包括地方官员的腐败问题等,这些都阻碍了中方企业的投资热情。

中俄经贸关系的前景分析:1.贸易规模将持续增长,投资合作将不断扩大。

未来5—8年,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彼此间在经济上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强,经济上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将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加之独特的地缘优势,为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开辟了良好前景。

2.科技和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

俄罗斯在科学技术方面,从世界总体水平来讲,仍然拥有相当高的水准和发展潜力,中国应当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并采取具体的措施加强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

从未来两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看,中俄两国在能源产业和资源开发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合作前景,中俄相互投资将主要发生在这领域,而且将对两国的贸易发展起重要的带动作用。

3.中俄地方合作正逐步跨出传统地域和传统领域,加速地方合作的战略升级。

在人们的印象中,两国地方合作被限定在中俄边境地区,局限于边境贸易和能源贸易。

而现在,中俄地区合作正逐步趋向多元化和高端化。

4.深化金融合作为两国经贸合作便利化提供有力保障。

浅析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

浅析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

浅析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关系课题,对两国以及国际格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对中俄关系的发展进行浅析。

从经济方面来看,中俄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双方建立了战略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货物进口国和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而俄罗斯则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之一。

两国通过能源合作、互联互通、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的目标。

中俄政治关系也在不断加强。

两国在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密切合作,共同反对一些西方国家制定的不合理和偏颇的国际规则。

两国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构中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中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尤其是在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问题上,中俄两国保持了高度的战略沟通和共同立场。

中俄军事交流和合作也在不断加深。

两国定期举行联合军演,深化军事技术合作,共同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挑战和威胁。

中俄两国的军事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两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也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两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分歧和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压力,中俄关系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中俄两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和互信,密切合作,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中俄两国通过不断深化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两国之间也存在一些分歧和挑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克服。

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一定会取得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新形势下中俄油气合作特点及思路

新形势下中俄油气合作特点及思路
的差距 ,以避免亏损。”
国燃气苏伊士集 团 ( G D F S u e z )、德 国温加斯天
2 0 1 3 年3 月2 2 日, 俄气与中国石油签署了通过 然气 公 司 ( Wi n g a s )、斯 洛伐克 国家天然气公 东线管道对华出 口俄罗斯天然气项 目合作的备忘 司 ( S l o v e n s k y P l y n a r e n s k y P r i e my s e l ,S P P)、 录 。协议规定供气 自2 0 1 8 年开始 ,每年供气3 8 0 亿 土耳 其天然气公 司 ( B o t a s )、意大利埃尼集 团 立方米 。米勒表 示 ,早先研究的方案是按西线向 ( E n i )和奥地利燃气销售公司 ( E c o n g a s )等的 中国供气 ,但一直受阻于价格 问题 ,现在东线成 供气价格降低了1 0 %。 为优先选择 。俄气 已与 中国伙伴 确定供气的主要 国 际能源机构 ( I E A)的报告预测 ,尽管俄
国际合 作
l NT ERNA TI ON AL COOPERA Tl ON
俄罗斯每年还通过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 ( E S P O) 同便是双方持久合作意愿浇灌 出的花朵和未来合 输油管线向中国提供 1 5 0 0 万吨原油 。根据2 0 0 9 年 作大戏的脚本 。
4 月2 1 日俄中两国签署的政府间协议 ,俄罗斯石油 公司和石油管道运输公 司同中方按照 “ 石油换贷
石油价格分歧 问题得以解决 。 天津港卸油码头 ,再通过约4 2 千米长的管道输往
炼油厂 。根据设计要求 ,炼油厂8 0 %以上的产 品
迫切的合 作愿望为双方 “ 中流击楫 ”扩大石 为轻质石油产品 ,计划面向中国国内市场销售 ,

“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摘要:中俄在能源领域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合作一直未有间断。

进入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获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对“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进行阐述,并分析中俄能源合作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中俄能源合作;新进展;前景一、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新进展俄罗斯能源丰富,是全球能源供应大国,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中俄在能源领域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合作一直未有间断。

进入新普京时代,中俄能源合作获得了新的进展。

在石油领域,自2009年中俄达成25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后,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3年3月22日,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把每年对中国的石油供应量提高一倍,至3000万吨。

未来将把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提升至三倍,由此中国将成为俄罗斯原油最大进口国。

而俄罗斯石油公司将获得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笔20亿美元的25年期贷款。

根据最新协议,今年俄罗斯石油公司将增加约80万吨石油供应,未来年度石油供应额将达4500-5000万吨。

2013年6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十七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说,俄罗斯未来25年每年将向中国供应4600万吨石油,该协议总价值高达2700亿美元。

俄罗斯石油公司表示,该公司总裁伊戈尔·谢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吉平,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出席下,签署了对华长期供应原油协议。

该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俄两国及两家公司在能源与经济合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在天然气方面,俄罗斯计划通过西线和东线向中国输入天然气。

目前,中俄两国领导人就东线输出达成了一致,通过东线每年向中国输出380亿立方米。

这不仅对于俄罗斯能源输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对于我国改善东北地区的能源结构也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俄新社3月23日援引俄气总裁阿列克谢·米勒的话称,“两国计划今年6月敲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对华出口俄罗斯天然气合同的条件。

解读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解读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解读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前景孙永祥2012-09-27 14:18:18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2年4期一、中俄能源实力对比及其对能源合作的影响(一)俄罗斯能源状况俄能源部门对GDP的贡献率始终居支配地位,所占比重近30%,并为国家预算提供税收收入的40.4%和出口收入的67.2%①。

据2011年6月《BP世界能源统计2011》资料,2010年,俄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为6.91亿吨油当量(占世界5.8%)。

其中,能源消费结构是:石油占21%,天然气占54%,煤炭占13.5%,核电和水电各占5.5%。

2010年,俄石油消费量为1.48亿吨,居世界第5位(占世界3.7%);天然气消费量为4142亿立方米,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13%);煤炭消费量为9380万吨油当量,居世界第5位(占世界2.6%)。

俄能源消费有较充足的资源储备保证。

其中:到2010年俄石油探明储量为106亿吨,居世界第8位(占世界5.6%);天然气探明储量为44.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位(占世界23.9%);煤炭探明储量为1570亿吨,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18.2%)。

苏联时期,俄石油出口只占其开采量的1/5左右,而目前俄石油出口已占其开采量的一半以上;油品和天然气出口各占其产量的1/3以上(主要出口地区是欧洲)。

近10年来,俄几乎所有增加的石油产量都用于出口②。

2010年,俄石油产量为5.05194亿吨,居世界第1位,同比增长2.2%;炼油能力为2.8亿吨,居世界第3位,同比增长0.5%;天然气产量为589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18.4%);煤炭产量为2.169亿吨,居世界第5位(占世界4%)。

2011年上半年,俄石油产量为2.524亿吨,同比增长1.2%;油品产量为1.27亿吨,同比增长1.5%;天然气产量为347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煤炭产量为1.58亿吨,同比增长0.8%。

同时,在国际油价攀升的大背景下,俄石油出口为1.095亿吨,出口收入同比增长32.9%,为835.9亿美元;油品出口为5961万吨,出口收入同比增长22.1%,为423.3亿美元;天然气出口为905.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出口收入同比增长37.9%,为296.75亿美元;煤炭出口为5125万吨,出口收入同比增长12.3%,为48.37亿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问题探析人類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合作问题日益突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已成为大国能源合作的重要课题。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能源地缘政治意义。

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条件,而且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增添了新途径。

标签:21世纪;中国;俄罗斯;能源合作自1994年至今,中俄能源合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从1994年开启中俄石油合作,到进入21世纪后,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并且开始调整俄罗斯的能源政策,中俄能源合作经历了初步发展到达稳步快速发展阶段。

能源问题对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是其完成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及实现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其必要的物质条件。

加强中俄能源合作有利于实现能源进口线路以及输出途径的多元化,保障中国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中国迅速发展的能源市场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扩大对中国的能源出口,可以有效促进俄罗斯能源出口地区的多元化和降低对欧洲能源市场的过分依赖。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周边油气管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使沿途的能源供应国和能源消费国之间构成了一种新型的能源合作机制,为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提供了一个互利共赢的环境,中俄能源合作更上一个台阶。

1 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中俄能源合作二十多年的历程中,两国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很多合作成果,但是也遭遇重重困难,在一些方面仍存在问题。

新时期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中俄两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定位不同“能源发展战略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内,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的能源发展方针、原则、目标规划以及带根本性的重大措施。

”它建立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如果两国的国家利益发生冲突,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两国的能源合作。

俄罗斯全球能源战略的重心在欧洲,尽管近年来其战略开始逐渐向远东和亚太地区倾斜,但俄罗斯主要油气田都位于西西伯利亚,与中国相比距离欧洲更近,而且俄罗斯强调在稳定欧洲市场的前提下開辟亚太市场,由此俄罗斯最主要的能源出口对象仍然是欧洲方面的许多国家。

对于中国,中东是中国进口能源稳定的主要通道,而俄罗斯是潜在但没有保证的近地选择。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也再次遭遇能源瓶颈的阻击,出现多种能源紧缺现象。

中国希望俄罗斯能开放上游和下游产业以便于中俄可以在整个能源产业链中进行合作,但俄国并不赞同,中俄两国对此产生分歧,直到2011年才达成一致协议并建立了石油合资公司。

国家的能源安全利益不同,则能源战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的过程中还需进行长期交流。

1.2 中俄两国的政治互信不强自21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令俄罗斯感到一定的担忧。

“‘中国威胁论’、‘中国能源威胁论’等使中俄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时缺乏信任”。

俄认为中国在能源合作的进程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中国的内需问题,并促进了经济发展,随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差距也会增加,中国的对外政策将会对俄罗斯产生不利。

中俄两国缺乏信任阻碍了两国能源关系的发展,尽管两国领导人公开表明能源领域交往的意义与重要性,但合作向前推进的速度还是非常慢。

由于双方始终无法放下彼此之间的防范和猜疑,致使许多有前景的合作项目无法实现,也发生了多起毁约或者拖延执行已签订的协议等事件。

例如双方在对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的建设上,俄罗斯方面担心会成为中国的能源和原料的附庸,而中国则担心莫斯科利用新的管道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工具以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

1.3 其他国家对中俄能源合作设阻较大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主要驱动力,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其国内石油资源的蕴藏量远远不能满足自身需求,如此一来,便与同是能源进口国的中国形成市场竞争。

目前,美国正在施行它的全球能源计划,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严重影响并阻碍了这一计划的实施。

因此,美国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期望加强同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目的是和中国形成竞争以限制中国能源进口,进而牵制中国。

日本是中国寻求能源合作伙伴的另外一个重要并且强大的竞争对手,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和能源消费大国,因其资源紧缺,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能源供应地为其提供帮助。

能源丰富又距日本较近的俄罗斯成为其合作的理想目标。

日本担心中俄两国合作,对自身造成威胁,于是想方设法的阻碍中俄两国的合作。

2 新时期中俄能源合作的调整对策针对中俄两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能源发展状况,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2.1 中俄制定能源合作的整体规划,加大合作力度无论是从政治还是经济上来说,中国要确保自身能源安全利益,迫切需要制定一个长远的、全面系统的对俄能源战略。

首先,中国应利用自身雄厚的外汇储备加大对俄投资。

两国的能源合作包括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等领域,这些领域需要中国加大对俄的投资支持。

其次,俄罗斯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国内的市场化程度,完善法律法规等。

最后,双方政府应大力鼓励和支持参与中俄能源合作的主体多元化。

多种主体的参加可以增加合作的活力,增强能源合作的可靠性,从而推动中国经济既稳又快发展。

2.2 中俄加强沟通交流,增进政治互信中俄两国加强沟通交流是增进政治互信、消除民族心理排斥等的关键。

从政府层面来说,两国应该重视双方的能源合作,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活动,促进相关合作的沟通交流,成立能源合作专门负责机构;从企业层面来说,促进企业间彼此认知的不断接近及文化观念的融合,形成建立在能源共同安全利益和市场准则基础上的市场协调机制,促进有关法律机制问题的完善;从民间层面来说,两国人民频繁交往,多多开展民间交流活动,有益于两国促进了解、减少疑虑。

在积极的社会舆论的引导下,两国合作方会顺利进行。

2.3 我国应注重两国合作的重要性,开展多边能源合作“中俄两国存在地缘政治和能源互补的两大优势,使得中国成为俄罗斯主要的能源合作搭档”,对俄未来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而俄罗斯是中国保障能源安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伙伴,是中国发展,走向亚太的战略重点。

为应对美日等国的阻碍,中国可以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平台与中亚国家的联系,加强一体化框架下的多边能源合作,以便更加安全的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利益。

3 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剖析当前,中俄能源合作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中俄积极创新合作模式,进一步增强合作深度、广度。

总体来说,中俄能源合作未来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是在合作规模和质量上等方面仍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3.1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迎来新格局2013年,中俄两国分别推出了“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国际经济新格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015年5月,中俄两国共同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等机构加强合作,增进互信。

新时期,“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其对接不仅促进了市场各种要素的流动,而且为双边及多边贸易、投资等发展創造了更多的机会,也为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提供了一个互利共赢的环境,同时有利于亚洲区域能源新格局的形成。

3.2 全球能源新格局正在形成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地位的提升,油气的贸易及流向开始呈现东移的趋势,涵盖欧亚大陆东部的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中心,欧亚地区的能源格局正发生着巨大变化。

亚太是现在和未来全球油气需求及消费的关键地区。

欧亚大陆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周边的东亚、中亚和东南亚为次地区的能源合作格局。

“俄罗斯处于东线传统的油气带,而中国处于油气消费中心的亚太地区,全球能源新格局为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同时,我们应该重视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能源合作机制的作用,利用地区能源合作平台,来扩大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空间。

3.3 中俄能源合作未来面临的挑战随著经济、科技的发展变化,两国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上一致认为新能源将会逐渐取代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这会对两国的能源合作造成一定的冲击。

另外,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每个国家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在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必然会相应的减少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如果不能互相协调实现互惠互利设置双赢目标,任何合作都不会长久存在。

所以如果不考虑双方共赢,只注重短暂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那么未来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会面临窘境、难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1]赵跃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探讨[J].中国标准化,2003,(8):1619.[2]顾佳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的中俄能源合作研究——以石油天然气合作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3:34.[3]V ASICHENKOKRISTINA.中俄能源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2015,(6):98100.[4]张金萍,袁嘉奕.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的基础与利益[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35140.[5]孙龙德,钱兴坤,姜学峰,陈蕊,苏新亮.中俄油气合作20年[J].国际石油经济,2015,(1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