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肌理装饰效果的意义

合集下载

浅谈裂纹肌理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

浅谈裂纹肌理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

造 型方 面 ,它不 刻意强调 整齐和秩 序 ,而是 重视各种 空间形 态潜 能的发 掘 ,甚 至有 意创造 造型的残 缺和变形 。肌 理效果 充分地展示 了作 品的内在气质 ,使作品本 身更 加具 有内涵 。
( 三 )裂 纹 肌理 在 现 代 陶 瓷 艺 术 中 的运 用
在大 自然 中裂纹肌理我们随处可见 ,也赋予我们取之不 尽 的创 作灵感 。裂纹肌理 这种奇特的效果在现代陶艺创作 中 占据着 重要 的地位 ,艺术 家通 过的敏感 的观察和思考 ,在 自 己的艺术创作中运用裂纹肌理 ,给人们带来心灵和心灵的震 撼和反思。现代 陶艺在追求 “ 完美肌理”的同时 , 还运用 “ 缺 陷肌理”追求新 的审美感受。相 比传统陶瓷 ,它受实用性造 型和火的限制相对小很多 。现代陶艺创作在宽松 的工艺条件 下 ,最大程度地丰富陶艺造型 、加强艺术表现力和个性语言 的追求 。陶瓷艺术家们敢 于突破传统 的限制 , 在扭 曲、变形 、 塌陷 、开裂 、气泡 、滚釉 、淌釉等一系列工艺和造型缺陷中 , 探索富有美学价值 的陶艺装饰语言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 中留 下 的手工痕迹可 以在 陶瓷材料上最大限度保 留,手工制作 的 陶瓷虽有裂纹 ,缩釉等残缺 ,但原始 的质朴艺术气息拉近人 们与自 然 的关系 ,这正是高压力生存环境下精神层面 的渴求 和朴素情怀 的归复 。在这样 的工业化环境 中,我们要重视手 T技艺 的传承 , 也要有 自己鲜 明的个性语言和独特艺术风格 。 在陶瓷生产 中,裂纹肌理 的广泛应用在 多个领域 ,如 陶 艺家 的创作 ,工业化批量生产 的产 品,以及 陶瓷饰 品 ,都有 裂纹肌理应用 。裂纹肌理可 以满足现代 陶瓷艺术创作 中创作 者 的一些造 型需求 ,因为在创作过程 中光滑 的坯体不足 以展 现 出作 者的意图和思想 ,而很有 冲击力 的表现手法 即裂纹 肌 理效果 的运 用正好 可以满 足创作者 的一 些裂纹肌理需 求 ,能 更充分 的展现 陶艺家们的 内心世界和审美气 质。

浅议陶瓷装饰与文化

浅议陶瓷装饰与文化

蔡元培说“ 装饰者 , 最普 通之 美术也 。其 所取之 材 , 日石 类、 日金类 、 日陶土 , 此取诸矿物 者也 ; 曰木 、 日草 、 日藤 、 日棉 、 日麻 、 日果核 、 日漆 , 此取诸植 物者也 ; 日介 、 日角 、 日骨 、 日牙 、 日皮 、 日毛 、 日丝 , 此取诸动 物者 也。其所 写象 者 , 日几何 之线 画、 日动物及 人类之形状 、 日神话宗 教及社会之 事变。其 所 附 丽者 , 日身体 、 日被 服 、 1用 、 日 3 日宫室 、 日都市 。——人 智进
它 的色彩 画在釉 下 , 易磨损 , 久不变 。青 花瓷 明净 素雅 、 不 经

“ 即转化和演化 ,文 ” 化 ” 化” “ 与“ 连在一起 , 是要用 “ 就 美好 ” 即“ 来演化 、 文” 提升 、 升华 我们 的生活质量 。陶瓷文化就是体 现在 陶瓷制 品中的能够“ 美化” 的生 活“ 人 花样 ” 和对“ 美好 的 追求 ” 。文化 涵容在 陶瓷 中 , 陶瓷 中涵容着 文化 , 这并不 意味 着 可以将 陶瓷和 陶瓷文化这两个不 同的概念混淆甚 至等 同起 来 。如果那样 的话 , 陶瓷文化便 失去 了独立意 义 , 也就 没有必
是多种东西 聚集 在 一 起 , 成 “ ” 美 好。“ ” 美 好 , 形 文 即 文 是
泽、 质感 , 彩绘 的手段和图案等。可以分为坯体 装饰 、 釉装 饰 、 加彩装饰 、 综合装饰 四大类 。 陶瓷 装饰 品种多 、 手法多样 , 表现形式也很 多。最著名 的 是青花 、 颜色釉 、 彩、 彩 、 粉 古 玲珑 。青花 是一 种釉 下彩 , 由于

7 4・
景德镇高专学报
21 年 1 01 2月
① 收稿 日期 :0 l 9一o 2 1 -0 2

浅谈陶艺肌理语言和情感表达——以白明、白磊为例

浅谈陶艺肌理语言和情感表达——以白明、白磊为例

浅谈陶艺肌理语言和情感表达以白明㊁白磊为例*尹小蝶(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摘要笔者以当代陶艺作品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陶艺作品创作中肌理的表达方式㊂通过文献分析㊁作品欣赏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研究当代陶艺作品中不同肌理形态对观者情感的影响以及肌理的艺术表现形式㊂首先,通过对现代陶艺发展和陶艺肌理表现进行探讨,分析了现代陶艺肌理装饰的时代特征㊂其次,结合一些现代陶艺家陶艺作品,对不同类型的陶艺肌理进行了分类㊂同时,研究了不同材料肌理的视觉体验,总结出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效果㊂最后,归纳出现代陶艺肌理更加自由㊁个性化,从而表达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㊂关键词当代陶艺肌理情感表达中图分类号:T Q17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72(2023)12-0069-031当代陶艺的发展概述当代陶艺主要是受西方现代美学理论的影响,且具有共同的历史背景与产生因素㊂现代新艺术主义大师罗丹㊁马蒂斯㊁毕加索等学院派对陶器艺术开始有了一些尝试,而后由彼得㊃沃克斯所主导的美国奥蒂斯陶瓷美术革命,以及由八木一夫所主导的日本 走泥社 开创了现代陶器的开端㊂当代陶艺家及陶艺爱好者用陶艺作品来表达其对陶瓷材料的喜爱和对这个社会的感受㊂从古至今,陶艺肌理一直是陶艺创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语言,肌理的视觉和触觉上给人最直观的感受㊂创作不在只追求作品的实用性和使用性,不仅在视觉感官上,触觉上的质感也给人最质朴原始的体验,唤起观者对陶艺肌理的纯粹感受,独具审美价值㊂如今,我国经济愈发繁荣,艺术领域也 百花齐放 ,陶艺家受到中外文化的熏陶,对陶艺肌理的表现与运用产生了新的认识,追求新的肌理表现技法,创作出满足创作需要和时代的作品㊂陶艺创作者在探索肌理在形态㊁颜色㊁质感与情感等内容上的运用,使作品更具生命力与感染力㊂2当代陶艺中的肌理概述肌理 意思是指物体表面的结构纹理,包括各种交错㊁层叠㊁粗糙和细腻的纹理变化㊂它是人们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知和表达㊂比如,干燥龟裂的河床㊁贫瘠的戈壁㊁波光粼粼的水面㊁粗糙的岩石等自然景观都属于自然肌理的范畴㊂笔者研究的是陶艺家在制瓷和陶器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痕迹,通过使用不同工具在陶瓷材料表面创造出触觉或视觉效果的纹理㊂从视觉的角度看,当代陶艺肌理形态有具象的肌理语言㊁抽象的肌理㊂从制作上看,肌理形成有拉坯成型过程中形成的肌理㊁翻模注浆的肌理㊁捏塑留下的手作痕迹㊁借用工具进行拍打刻划等人为性的肌理等㊂这些肌理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与情感体验,有的粗犷㊁细腻㊁高雅㊁拙朴等颇多种类,给创作者提供艺术表达更多的可能性㊂3当代陶艺肌理中的艺术表达 以白明㊁白磊为例白明和白磊是当代陶艺界中唯一一对国际陶协㊃96㊃(陶瓷文化)2023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作者简介:尹小蝶(2000 ),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陶瓷绘画㊂I C A的兄弟会员㊂白磊将抽象绘画语言引入陶瓷,创作从一开始运用点线面色彩构成现代青花和釉里红作品,具有中国风格的 人文 和 自然 ,到后来直面 泥 与 火 的历史自然都是作者情感的释放㊂白明很好的地运用瓷泥的特性,如同书法般的线条和写意笔法形成具有形式的抽象画面美感㊂同时他手工制作的陶瓷造型与人文情怀结合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把握瓷泥的材料属性,留下的手工痕迹使器物具有肌理美感㊂3.1具象肌理形态的艺术表现具象性肌理是指艺术家或陶艺家尊重客观事物,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基准,真实地呈现对象的肌理特征㊂具象肌理形态可以分为釉面写实肌理和泥面写实肌理㊂3.1.1具象釉面写实肌理宋代‘清波杂志“中提到: 饶州景德镇瓷器,产自大观间,釉色变化红得如同朱砂一般十分突出,窑中碎片则呈现出非同寻常的跃动效果㊂ 尽管现代陶瓷艺术对釉料的纹理和色彩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中国传统陶艺,但更加注重釉料的复杂变化和纹理㊂白能够自如地将青花㊁釉里红㊁氧化铁在不同的器型上加以表达,器型唯美简洁,色彩激越,奇幻而又肃穆㊂尽管传统青花山水的老翁和红绿彩的婴戏是陶艺作品,却散发出山水水墨的酣畅之美㊂透明釉如玻璃般的质感为具象写实性肌理的制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与原料㊂3.1.2具象泥面写实肌理泥料拥有极高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能够根据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制作出各种作品㊂泥料的模拟具象形态主要以人物㊁植物和动物等客体为主,结合陶艺家对客观对象的理解,再运用夸张和扭曲的艺术手法进行再现㊂例如,陶艺大师周国桢的作品‘任重道远“塑造出一只淳朴厚雅的骆驼形象㊂作品大胆的表达材料,保留了瓷土的细腻和紫砂泥的颗粒性,形成大小不一的龟裂纹㊂泥料写实肌理的应用增强了观赏者和使用者的视觉体验㊂这要求陶艺家和艺术家以客观㊁科学的方式观察和分析自然事物,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和模仿肌理㊂相反,他们需要有意识地提取并重新设计肌理元素㊂3.2抽象肌理形态的艺术表现抽象艺术家保罗㊃克利曾说过: 艺术并非模仿可见之物,而是创造不可见之物㊂ 抽象绘画的形象与我们所见的现实世界有所不同,它们是艺术家内心创造出的形象㊂在现代陶艺作品中,很多陶艺家和创作者善于将抽象艺术形象融入于釉面之中,通过点㊁线和面的釉色表现,展现出不可预测的抽象表现㊂3.2.1抽象釉面肌理‘景德镇陶录“认为: 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㊂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态,直名之曰窑变,殊数见不鲜耳 ㊂说的就是自然而成的自然肌理语言,表釉对陶瓷艺术表达至关重要㊂这种自然 窑变 效果跟窑的设计㊁黏土类型㊁作品造型㊁装窑方式㊁烧成温度㊁烧成时间等都是决定因素㊂白明的釉面作品多以釉下青花和釉里红,在自己塑造的器型上,运用书法般的线条和中国画写意的笔法进行描绘,青色的藤蔓和叶子在瓶子上蔓延生长,生生不息,短浅刻看似随意,但呈现出抽象的形式美感㊂图1白明‘灵隐清幽“图2白明‘城“另一类作品是他自己动手制作的陶瓷造型,同样的与青花语言相结合显得文儒雅致㊂除了釉下青花结合透明釉,高温颜色釉以丰富多彩的颜色㊁和窑变㊁釉变㊁流变带来的肌理效果被越来越多的陶艺创作者喜爱,如有着独树一帜风格的周国桢教授,在陶艺界不断追求变革,将颜色釉和陶瓷雕塑结合在一起㊂在‘西班牙舞“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年轻㊃07㊃陶瓷C e r a m i c s(陶瓷文化)2023年12月的外国女子热情忘我的跳着西班牙舞,郎窑红和乌金釉强烈对比的色彩来装饰,流畅而简洁的线条表现了女子跳舞时的奔放㊂3.2.2 抽象泥面肌理泥料抽象肌理的展现主要是指经过火烧洗礼后,在坯体上呈现出各种形态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神秘而多变的感觉㊂在无任何釉装饰的情况下,素坯直接入窑烧制,由于烧制温度和技法的差异,泥面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㊂例如,柴火烧制的作品由于摆放位置的差异,还有还原和氧化焰的不同,使每件作品都呈现出独特的特点㊂图3 白磊‘形式的构建“白磊说 传统类的容器又太精美,让人觉得工艺的精致往往超越艺术本身㊂白磊喜欢在黏土的成器过程找到乐趣㊁找感觉,一道划痕,一种印迹都是令人着迷的地方,比较粗重的手法也显得自然率真㊂真正做到在泥与火上看风景㊂4 当代陶艺肌理质地的情感表达白磊说: 一件好的陶艺作品,除了让人感悟到作品的视觉形式和内涵之外, 陶泥 釉药 窑焰 ......,材质和工艺语言本身就魅力无穷㊂陶艺的创作过程主要是对大自然材料的陶瓷进行烧制,随后艺术家通过精心雕刻将其赋予独特的艺术之美,最后放入火中淬炼㊂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能够通过陶艺作品表达出内心的情感㊂观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精神生活的愉悦㊂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作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互动㊂白明说: 真正都艺术家呈现的是情感和思维方式,而我们的眼光往往落在细节上 ㊂艺术家们的情感能够赋予每件艺术品以灵魂和生命,并贯穿整个创作过程㊂每个陶瓷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内心真实的感受㊂正如英国陶艺家P a t r i c i aS h o n e 的作品自然形式,颜色和肌理是来内心对自然风景的体验㊂在P a -t r i c i a 的作品中,她试图给人一种自然的力量,自发形成的纹理,不可预测的拉坯技术,以及在制作过程对成功失败的接受黏土的自然质地类似于土地地质的侵蚀和腐烂模式㊂5 结语当代陶艺源自于传统陶艺,陶艺家和陶瓷创作者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实践,充分展现出作品的思想性㊁前沿性以及开放性㊂不仅在材料和制作手法上进行创新,而且能够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示出陶瓷作品的灵动和多样性㊂当代陶艺中纹理的引入,给人们对陶瓷的认识带来了全新的理解,陶瓷艺术家们不断尝试运用不同的肌理效果进行创新和实践㊂因此,对于陶艺肌理的准确表达和运用,一直是陶瓷艺术作品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素㊂陶瓷肌理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同时陶艺肌理的正确表现也充分体现和突出了作品的内在思想情感,也能够揭示其所属时代的真实面貌㊂陶瓷艺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内心情感体验㊂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当代陶艺的艺术语言愈加丰富,新观念㊁新材料应运而生,对陶艺的发展也带来了有力的推动㊂在这个理想的背景下,陶艺肌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潜质和空间,为了实现对陶艺肌理的持续性丰富以及创新,仍然需要国内外陶艺爱好者的不断探索㊁实践和研究㊂参考文献[1] 朱开佩.论高温颜色釉在当代陶瓷艺术中的形式风格与意义[J ].中国陶瓷,2014,50(7):83-86.[2] 庞亚松.论陶艺肌理在陶瓷创作中的情感表达[D ].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20.[3] 张志辉.肌理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 ].郑州:河南大学,2021.[4] 孙延亭.当代陶艺肌理语言研究[D ].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17.[5] 刘江远,范迪安,罗一平.白磊㊁白明陶艺作品展[J ].中国陶艺家,2009(1):16-21.[6] 张永瑾.浅谈陶艺肌理语言与情感表达[J ].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陶瓷,2021(2):12-13.㊃17㊃(陶瓷文化)2023年12月 陶瓷 C e r a m i c s。

浅谈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性

浅谈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性

浅谈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性作者:张越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陶瓷艺术的起源,然后进一步对现代陶瓷装饰的概念作了系统的阐释。

接下来在研究了平面构成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在前文的基础上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对今后的陶瓷装饰的发展方向与前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陶瓷;艺术形式;前景引言:陶瓷装饰就是以陶瓷为装饰主体而展开的修饰、点缀和美化活动及其结果。

陶瓷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装饰特征,由于不同的时代、社会及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反映在陶瓷装饰的观念中,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装饰风格。

一、陶瓷艺术起源和发展的探讨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瓷器的出现也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从商周时期的青瓷到白瓷再到彩瓷再到东汉时期,造型和装饰风格上还是采用原始时期的模版,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盛行,釉的使用也逐渐普及开来。

北朝烧制的白瓷更是成为了制瓷史上的里程碑。

在国力强盛的唐代,在规模和技术上都超前发展。

北方白瓷与南方青瓷相呼应,形成了“南青北白”局面,并以此引领后世中国瓷器的基本风貌。

宋代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是我国制瓷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是著名的五大名窑,宋人在制瓷工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

第六阶段是元明清时期,这个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

二、现代陶艺装饰概述现代陶艺装饰也是依附在陶艺作品的主体上面,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它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

装饰的艺术效果主要是通过陶艺的材质、釉色、肌理及其他材料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

现代陶艺装饰语言是将一种新材料、新观念、新技术与艺术家的情感、观念结合进行传达。

更重要的是作品里融入了陶艺作家的情感和艺术修养,让观者能够通过陶瓷作品表现出来的效果与作者有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留给观者想象的空间。

陶瓷艺术装饰有其自身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两大类,固有的材质构成因素和人为因素。

浅谈陶艺的肌理构成与表现

浅谈陶艺的肌理构成与表现
步与 发展 ,陶 瓷 品 在 人 类 的生 活 中 已
的 内 在 品 格 和潜 能 于 陶艺 创 作 十分 重要 。 回溯 陶 瓷发 展历 史 ,早 在 新 石 器 时 代 我 们 的 祖 先 就 有 了追 求 肌 理效 果 的 潜 在 意 识 ,如 在 编 织 的 或 自然 的 瓜
不 再 只有 实 用 的价 值 。 随文 化 的发 展 与 演 变 . 瓷 品 渐 伴 陶
渐成 为一 项 重 要 的艺 术 文 化 品 , 是 便 出 现 了 陶艺 品 。 于 “ 理 ” 皮 肤 的纹 理 , 以理 解 为 表 面 、 体 或 材 料 肌 是 可 实
果 器 物 周 围 抹涂 一层 粘 土 使 之 能 够 耐 火 .于是 器 物 的 自
现 与 陶 艺设 计 的 关 系 . 述 陶 艺肌 理 设 计搭 配 的 重要 性 及 其 对 陶 艺作 品 的 最终 效 果 影 响 。 论
关 键 词 : 艺 ; 理 ; 成 ; 现 陶 肌 构 表
中 图分 类 号 :5 7 J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8 7 5 (0 2 0 — 0 2 0 10 - 3 4 2 1 )2 0 3 — 3
然 状 态 得 到 了 体 现 。 着 陶 器 的 产 生 与 成熟 , 们 采 用 压 随 人
触 摸 起 来 的感 觉 , 其 是 指 光 滑 或 是 粗 糙 的 感 觉 . 以 肌 尤 所
理 属 于触 觉 范 畴 , 以视 觉 作 为 表 现 。 以人 的感 觉 为 出 发 是
印 或 彩 绘 手 法 将 自然 器 物 的 纹 路 装 饰 于 陶 器 上 。 便 是 这 最 古 老 的肌 理 纹 。 陶 瓷 发 展 史 中 , 在 陶瓷 肌 理 制 作 与 运 用 不 乏 其 例 : 器 上 模 拟 的 编 织 纹 样 ; 瓦 当上 草 编 纹 : 陶 汉 宋 代 瓷 器 窑 变 形 成 的大 量 自然 裂 纹 ;哥 窑 青 瓷 的 通 体 “ 开

陶艺的历史文化介绍

陶艺的历史文化介绍

陶艺的历史文化介绍陶艺,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

那么,关于陶艺的历史和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陶艺的历史与文化,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的历史文化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

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意思是陶瓷,中国是陶瓷古国,说起陶瓷,外国人就想到中国。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

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

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

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

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目前国外陶艺发展非常快,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这样即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

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亲手做陶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

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

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

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个性。

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陶艺并列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行列之中,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陶艺家,艺术家,陶艺爱好者,学生以及少儿从事陶艺创作或制作。

浅谈线条在陶瓷装饰中的美感

浅谈线条在陶瓷装饰中的美感
浅谈线条在 陶瓷装饰 中的美感
陈志 坚
( 艺亭陶瓷工作室 , 景德镇 3 3 3 0 0 0 )

要: 线 条 因其 能很 好 地 表 现 视 觉 上 的 刚性 与 柔 性 , 直线为 刚, 曲线 为
柔, 而线条通过不断变化 , 能实现“ 何 意百 炼 刚 , 化为绕指柔” 效 果 。在 陶 瓷器 形 中 . 线条往往与点 、 面 共 同表 现 陶瓷 艺 术 作 品 的 神 韵 与 艺 术 内涵 , 线 条 作 为 一种 形 态 语 言 所 形 成 的某 种 状 态 和 形 象 , 通过 视 觉 感 受 而 完 成 的 审 美交 流形 式 。在 现 代 陶艺 创 作 实 践 中 , 有 一种 形 成 陶瓷 材 质 肌 理 的 方法 . 叫做 立 线 法 , 挤 出 泥 线 的 粗 细 和 组 织 纹 饰 的 变 化 产 生 不 同 的肌 理 效 果 。 本 文结 合线 条简 约 和变 化 的艺 术 特 性 , 论 述 线 条 在 陶 瓷器 形 中体 现 出来 的 美 感 , 提 出在 陶瓷 艺 术 创 作 中应 运 用 形 式 美 规 则 来 进 行 设计 并 构 成 一 定 的结 构 关 系 . 表 达 一 定 的 审 美 内涵 。
中所 提 到 的 那 样 , 中 国艺 术 “ 线” 的意 味 非 常 浓 郁 , 无 论 是 掌 握 , 可 使得学 习者认识掌握 陶瓷绘 画的基本工 具 、 材 料
绘 画还是雕塑都 充满 了流动的线条 ,甚至连戏 曲和舞 蹈 的基 本 性 能 和 使 用 方 法 . 才 能 活 学 活用 . 达 到 一 通 百 通 的
上居 主导地位 , 线与 点不一样 , 点是 静态 的 , 无方 向性 ; 而 美学效果 更加 突出 。如横 向线条 能带来一种 和平 与宁静

陶瓷创作中肌理的情感表现

陶瓷创作中肌理的情感表现

陶瓷创作中肌理的情感表现作者:孟斐来源:《大观》2020年第01期摘要:肌理装饰是陶瓷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透过肌理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更是陶瓷艺术魅力所在。

创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肌理创作中,人们通过观察和触摸陶瓷表面纹理,走进创作者的内心世界。

本研究课题意在通过对中国陶瓷肌理的调查,分析当前的创作手法,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陶瓷艺术中肌理的创作。

重点阐述对于情感的表达,艺术家在陶艺作品创作中有意保留手工的痕迹,同时利用开裂、变形以及泥土纹理的疏密、深浅、错位、扭曲等变化形式,增强作品随意和自然的特质。

这种对陶艺肌理的拓展和写意的表述正是文章所要探讨的要点。

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学习,掌握更多有关陶艺肌理制作、陶艺肌理审美、陶瓷肌理设计之类的知识,更好地了解中国陶艺的辉煌与不足,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陶瓷;肌理;情感;创新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历史,陶瓷艺术更是我国的骄傲,其他国家对我国的认识也是从陶瓷开始的,这一点从“陶瓷”和“中国”在英语里同名就可以看出。

陶瓷艺术博大精深,陶瓷纹理的创作由传统发展至今已经比较完善。

陶瓷纹理在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中就已经得到运用,当时生产劳动更多为社会生活服务,在实现了人们使用功能的基础之上,陶器表面常常会留下制陶者在陶器创作过程的理解和感受,如指甲纹、刻划纹、细绳纹、树枝绘制图形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在创造陶器过程中所追求的另一种价值——通过陶器表面的形态表现出人们的审美倾向。

随着人们生产劳动能力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倾向也日益成熟并散发独特艺术魅力。

一、陶瓷藝术纹理装饰中情感的重要性(一)情感的定义与产生情感是人的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起情绪和情感的中介。

情感是和人们对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是人们特有的心理活动,因此情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

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看,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以镦 , 育 斯充
浅谈 陶瓷肌理装饰效果 的意义
口孔不可缺少的重要部 分。陶瓷肌理有 着极为 宽阔的表现领域 , 可以简单也可 以繁琐 , 是通过创作 者
主体 去控 制的 , 充分展 现 了创作者想要表 达的思想。肌理伴 随着陶瓷 而产 生, 至今 已有成 熟的技巧 。肌理是一种语言 , 是创作者对 自 然或社会 生活的一种感悟 。肌理 的表现技 法在 陶瓷艺术发展 中由来 已久 , 早在 新石器时代 , 原 始陶器在 制作成型的过程 中用木质或 者陶制工具拍打 , 是为 了加 实坯体 , 使胎壁更致 密, 而工具拍打后 留下的印纹具有一种 自然的肌理纹 , 形成装饰效果 , 这便是 最早 的陶 瓷表 面肌理 。
段 所 造 成 的表 面 纹 理 组 织 。 由此 可 见 , 陶 了审美 观 , 有 如假 玉 的影青瓷 是古代 劳动 都 离不开创 新 , 每位 艺术家 对于生命 和 自 瓷肌理装饰是材料 、 制作 、 火 烧 综 合作 用 的 人 民智 慧 的结 晶, 他们将 大 自然美妙 的翠 然 的感 悟不 同, 因此借 助作 品表达 的情感 结果 。 来 的纹理 形态 , 好 的 肌 理 效 果 不 仅 需 要创
釉料 成型也 是肌 理效果 制作 的一种 ,
当运用 与发挥 , 还要有功 能效用 的合理 , 然 以起到很好 的防滑作 用。绳纹装饰也是在 釉 料经过高 温烧 制产生化 学变化 , 施釉 的 而最重要 的是 陶瓷作 品形式美感 处理 的多 新 石 器 时代 工 艺 制作 过 程 中 留下 的。 在 此 厚 薄、 窑 内的气氛和温度都会 影响发 色, 形
作 者很好 地掌 握陶瓷材 料 、 拥有 较高 的陶 作 者 的审美角度 有所 改变 , 古人 追求均 匀 具 , 如市面上的泥条注射器 , 按压 出的泥条 瓷技 法, 还要 求创作者 对 自然 、 生活细 心观 而规整 的美 , 现代 一些 艺术家追 求作 品的 粗细均匀 , 达到一定 的肌理装饰效果 , 这些
察 和 有 所 感 悟 。 陶 瓷 肌 理 是 一 种 艺 术 语 残缺美 和不规整 的美 , 这 种肌理 美是 陶瓷 辅助 工具所达 到 的精 准度 , 是 手工 无法达
言, 给人特殊 的视 觉冲击力或触觉感受 , 能 材 料特 性的新运用。创作者有 意地 对这 些 到 的。但是 要避 免唯技术肌 理观 , 唯技 术 使观者 引起某种情感 , 产生某种联想 , 形成 肌 理进 行夸张 , 形 成独特的视觉感受 , 不仅 肌理观不具备创作者 情感 的表 达。创作者
色、 “ 嫩 荷 涵露 ” 表现 在 陶瓷 上 , 创 造着 奇 也不相 同, 他们运用 自身 的修养 、 独具 慧眼 的审美情趣 , 勇于打破常规 , 借 助媒介材料 现代 陶瓷肌理 与传 统 的肌 理相 比 , 创 创造 新 的肌 理 式样 。他 们 也 善于 运用 工
陶瓷肌理 是创作者经过设计 而制作 出 迹, 谱写着陶瓷史上的传 奇。

泥料 和釉料 的结 合成 型分为 两种 : 第 种 是运用 泥料和 釉料 的流动 , 使 泥料和
进入封建社会 , 肌理装饰 日渐成 熟, 瓷 釉料很好地搭配 , 形成装饰效果 ; 第二种是
肌理 是物体表面诉诸视 觉或 触觉的组 器 “ 釉若凝 脂” 的肌 理 品质 日趋 完 善 , 原 始 运用泥料和釉料 的收缩率, 多次烧 制, 形成 织构造 , 包 括材质 、 纹理 等 内容。如果 从陶 青瓷 、 唐代越 瓷、 宋代 官瓷与汝瓷 以及龙泉 致 密的裂纹 效果 , 这种 装饰 效果带 有偶然 瓷装饰 的角度 去解析 , 肌 理是指 陶瓷作 品 青瓷 , 都 追求这样 的效果。 “ 玉” 在古代人们 性 , 在现代 陶瓷创作 中也很常见。 采用 一定 的物质材料 、 制作手 法和烧 成阶 的心 中代表着 高 尚的 品格 , 这 种信仰形 成 纵观 陶瓷 的发展 历史 , 每 一次 的突破
2 0 01 .
种, 即视觉肌 理和触 觉肌理 。视 觉肌理顾 了深 刻 的 印象 。
名 思 义 就 是 用 眼 睛 可 以看 见 的 纹 理 , 不 需
要伸 手触 摸就 可以形成 审美体 验 , 如 陶瓷 的肌 理 通 过 凹 凸 的立 体 变 化 表 现 出来 。 陶 参考 文 献 :
样化和特 点突 出。形 式美感 最直接的表现 期 间 , 也 出现 了普 通 意 义 上 的装 饰 纹 样 , 如 成特殊 的肌理效果。 是造 型和装饰 两个 方面 , 造 型的美感 决定 锥刺纹 、 席纹 、 点戳纹 等都 可 以起到美化器
着 陶瓷作 品的基本形 态 , 而装饰 可 以加强 物 的作 用 。 整体 的形 式美感 。

种 奇妙的审美体验。肌理可 以划分 为两 提 升 了作 品的视 觉冲 击力 , 还 给观 者 留下 要把肌 理理 解为 一种 语言 , 避 免一 味追 求 效果而忽略主观情感 的抒发。 现代 陶艺的肌理装饰 多种 多样 。陶艺
[ 1 ] 杨 永善. 说 陶 论 艺. 黑 龙 江美术 出版 社 ,
关键 词 : 陶 瓷 肌 理 装 饰 作 品

件优秀 的陶瓷作 品应该具 有独特的 打 , 目的是 为 了加 实坯体 , 使 胎壁更 致 密, 压 泥板 , 泥板 会 留下 树皮 的纹 理 , 制作 简
审美特 征。 无论是 艺术 陶瓷, 还 是 以实用 而工具拍打后 留下 的印纹产 生 了一种 自然 单 , 易 于 出效 果 。 泥 条 盘 筑 成 型 的方 式 同 为主 的 日用 陶瓷 , 构成 它们整体 效果 的 因 的肌理纹 , 形 成装 饰效果 , 这便 是最早的陶 样 也 会 形 成 奇 妙 的肌 理 效 果 。 素是 多方面 的 , 不仅 有对材料和 技术 的得 瓷表 面肌理 。这 种 肌理也具 有 实用 性 , 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