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文化

“微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并弥补了东方文化在社会个体关怀上的不足。

这个概念最早的提出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者是当时的微乐队主唱麦子,那是因为他在1997年7月组建了一支名为“微”的摇滚乐队,这支乐队在北京当地酒吧演出,传播自己最初的微文化理念;随后到了1999年《通俗歌曲》杂志开辟了“麦子与微”专栏,麦子在其中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诗歌,论述与继续传播“微思想”,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当时还没有上升到“微哲学”的高度),再加之同年微乐队的单曲《佛光》在摩登天空3合集上的发表,使“微”乐队的微文化理念与公众达成了共识;再到2000年“微—水”唱片的出版将这一共识推向全国乃至欧美(欧美有一部分微乐队的歌迷);后来因为麦子生病,微乐队第二张唱片没有出版;直到2003年5月的一个下午,麦子突然顿悟“微”的那一刻,可以说他灵光一闪发现了万物的真相,并及时写在了本子上;再到2006年五一《微·流浪的麦子》减缩本的出版,该书第七卷全文刊发了麦子2003年5月顿悟的2万余字“微哲学”理论;再到2006年麦子在新浪开通的名为“万物本微·人类微文化交流”的博客,不断地向外界加深“微文化”理念对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再就是2008年五一五万言《微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同年六月新浪网以“微乐队主唱麦子出版哲学书籍《微的哲学》”为题做了报道;随后就是2009年9月新浪等中国门户网站其微博的突然兴起,再接着网络上大量出现了“微文化”、“微时代”、“微幻”、“微公益”、“微关怀”等等和“微”有关的概念,这些概念大都是《微的哲学》中所提到的概念,隐约可以感受到麦子的“微即温暖”或“生命本微”等哲学思想的闪光,不过,离《微的哲学》中所描述的真正的人类微文明时代的化境还相差甚远,我们期待着麦子所描述的真正的“人类微文化时代”的到来……)

背景

可以说微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理论支点是“微哲学”,“微哲学”被誉为东方第三大哲学体系暨人类宇宙哲学体系,应该说这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所出现的最具有人文关怀的哲学体系。它的诞生也是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泪水,上世纪九十年代,身为诗人、画家兼音乐家及哲学家的麦子先生在为乐队寻找名字的时候被“微”这个字击中,没过半个月便突然得了场急性肺炎(之前他从没得过这种病),很快治愈后,过了两三个月的1997年11月又是一场急性肺炎并从此大病五年直到2002年才停止了每天喝中药。这期间赤贫的麦子要不是他的好友丛峰和英国姑娘乔枫每天为他供药续命早已离开了人世;1998年4月麦子的母亲突然去世这对他是致命摧毁,最终导致他精神分裂了两年。2002年一本名叫《北京娃娃》的书对麦子进行了空前的污蔑和人身攻击;导致他于2002年彻底放弃了刚刚展开的音乐与艺术的大好前程,开始了在极端贫困的状态下写作50万字《流浪的麦子》自传体小说的工程,这一写就是7年……在写自传的时候,《微的哲学》得以创立,预示了中国微文化时代的提早到来,并为这一时代的文艺复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发展

目前“微文化”的到来对“微时代”来说是一个起步阶段,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微”这个字的表面意义——“微小”“轻微”等等,当然由小见大,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千里之行,始于脚下,这是一个微文化工程:一种积聚的力量,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经意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可以说这是一个“微温暖工程”:微博用户只用140个字“说出自己”,碎片化的信息能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也能够记录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微整容”通过一次次不经意的改变却使得自己越来越漂亮,而不需要狠心的对自己“大动干戈;看似不起眼的几分钱网络支付也能造就小富翁,“微支付”的几分、几毛钱看似微弱,但聚集起来的能量惊人;一种被称为“微公

益”的志愿行动也流行开来,遵循着麦子所说的“微即温暖”的文化理念,悄悄地为世界传递着温暖。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这样的微型努力,却能影响和实现着社会的变化和变革。还有诸如此类等等的微型力量拉开了微文化时代到来的序幕。

产生效力

网络时代的快节奏和即时性酝酿了微文化的产生,同时正因为网络聚集的微力量数量惊人,这种日渐渗透的微文化也正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随着麦氏“微即温暖”理论的应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可望形成。

社会表现

微博客

微博2010年初,大学生张珊终于决定放弃博客,开微博了。“现在,很难有时间写那么长的东西了。微博即时多变,也很符合时代特点。”如今,微博已经成为她获得最新消息的首要渠道。和张珊一起加入微博大军的不只是普通网友。一些名人和知名机构也开始注意到这种传播方式带来的影响力。美国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也成为微博用户。罗伯特称,这一举动是受总统奥巴马启发,“总统认为,看人们正在想什么、做什么、写什么,令人着迷。”微博用户开始习惯用140个字“说出自己”,这是一条由千万人编织的信息流。大到2月27日爆发的智利大地震,小到虎年除夕自家的年夜饭,在这里发言,无需太多的深思熟虑,甚至无需语言,只是一个“推”或“转”的动作,就已经表达了你的立场。截至2009年5月,知名微博客网站twitter已有注册用户3200万,中文微博网站的注册用户也在持续增加。反应敏锐的媒体人已在利用微博传播自身,而微博也成为他们获得新闻素材的平台。全国两会在即,央视主持人李小萌也开始“织围脖”了——“今年我的任务是担纲两会期间央视新闻频道直播节目‘见证履职’。这儿,就是我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会把你的声音带给代表、带给观众,让我们共同完成属于每一个公民的两会。”2010年3月1日,她发表了这样一条微博:“关注用工荒:从曾经的民工潮到今年沿海企业的用工荒,高强度、低工资,企业留不住人的背后,显示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人大代表胡小燕:应上调沿海地区招工单位最低工资标准。人大代表李秉记:应对沿海企业产业升级换代,留住新生代农民工。你认为如何破解用工荒?”这条微博,3小时内被转发51次、评论109条。尽管在微博中信息已经高度碎片化,但是它们能自发组织,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也能够记录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以至于整体看下来,似乎是一部由俳句组成的个人史。

微表情

微文化影响力巨大2009年,美剧《Lietome》(《别对我说谎》)掀起研究“微表情”的风潮。“微表情”是心理学专业术语,指不到五分之一秒的表情,但通常却含有丰富的信息。网友“蓝色帆船”总结出剧中对微表情的解释:“单肩耸动、撇嘴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眉毛倾斜代表着悲伤,眼眉向上抬表示发问的人知道问题的答案……”随着招聘季到来,应聘者们也开始注意起自己的“微表情”。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大学生面试压力调查》中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2%参加面试的毕业生会出现各种小动作。拒绝不断抿嘴、拒绝眼光闪烁,应聘者开始有目的地训练自己发出合适的“微表情”,以获得面试官的青睐。

微整容

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午休时上网“偷菜”已经OUT了,利用中午这1个小时,白领们就能在单位附近的医院做个光子美容、激光除皱等微整形。她们还组成一个名叫“午美族”的族群,发出了“向午休要美丽”的呐喊。

微支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