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叶天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桂:生平与著作
生平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 江苏吴县人。 生于康熙乾隆年间(约 公元1666—1745年)。 清代著名医家,温热学 派奠基人。
宫斗剧里的小桂子
叶天士是清朝第一名医
,却是一位民间郎中, 但是论其医术可远远比 过太医院的医生,有种 民间大神吊打“国家队 ”的感觉。不过,历史 上真实叶天士并非如电 视剧中所演。
叶桂:学术思想
(二)胃阴学说
1.重视脾胃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
“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
2.强调脾胃分治 治脾可宗东垣甘温升发,治胃则宜甘凉通降。
3.叶氏养胃阴法的实质
“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 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胄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 4.适应证:“脾阳不亏,胃有燥火”
总结

在整个中国医学史上,叶桂都是一位具有巨大贡 献的伟大医家。后人称其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 。他首先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又是一位对儿科、 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贡献很大的医 学大师。史书称其“贯彻古今医术”。 叶桂在世八十年,临终前警戒他的儿子们说:“医 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 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 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这是一个对自己的言行极端负责的仁者之言。同时 也显示出他在医学,乃至人生哲理的追求上所达到的 极高境界。
2:康熙皇帝也感激他治好了自己的搭背疮,御笔亲题“天
下第一”的匾额赐给他。
3、因他一生治愈过不少奇疾怪症,连神仙都慕名而来,变
做一个平常人请叶天士诊断。叶桂号罢脉后,说了八个字: “六脉调和,非仙即怪。”神仙叹服而遁。
叶桂:著作
著作
A、《温热论》 B、《临证指南医案》 C、《小桂子与五阿哥不得不说的故事》 D、《我与魏璎珞真的没什么》 答案:?
宫斗剧里的中医诊断学。
宫斗剧里的神医打脸,骗不过专业人士呀! 学好中医,宫斗剧里都能活到剧终!
正解!
新生儿黄疸是指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
、巩膜、小便发黄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一般发生于婴儿出生后2-3天,10-14天内 消退。中医称为"胎黄"、"胎疸"等,一般 认为与湿热有关。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状,有无精 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 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 及早发现治疗。
历史上的“医痴”叶天士
真实的叶天士出生于
康熙五年,历经三朝 ,按照推算,在乾隆 时期,已经是70多岁 高龄,并非电视剧中 人到中年的模样。。
“医痴”叶天士的传说故事
1:他的老师有长辈,有同行,有病人,甚至有端中的和尚
。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仅仅六年,他除继家学外,先后踵门求 教过的名医,就有十七人。
答案是什么?? 虽然被眼神出卖了! 但是名医也怕掉脑袋啊!
当然选A和B!
A:本人所著,包含主 要学术思想。 B:弟子收集,内外妇儿医 案。
叶桂:学术思想
(一)温病学方面的贡献
1.创立卫气营血论治大法
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他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 概括了温病的发展和传变的途径,成为认识外感温 病的总纲;还根据温病病变的发展,分为卫、气、 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
代表方剂:常用清营汤加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
叶桂:学术思想
(4)温邪入血
临床表现:邪热炎灼,逼血妄行,而见耗血动血诸证; 阴液消涸,肝风骤起,可见痉厥谵妄等证; 热邪与瘀伤宿血相搏,变为如狂发狂之证。 治疗:总以凉血散血为主
代表方剂:牛黄丸、至宝丹等。
Fra Baidu bibliotek
叶神医的药?我们吃过么?
难道只有板蓝根?
脾胃科治疗胃脘痛(胃阴亏虚):沙参麦冬汤
例2: 王某 数年病伤不复,不饥不纳,九窍不和, 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 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 则有效验。
麦冬一钱 生白芍二钱 火麻仁一钱半,炒,水炙黑 临服入青甘蔗浆一杯。 小甘草五分
——《临证指南医案· 脾胃》
不好好学习的反面代表:
古代人的无菌观念。
古代的生化武器

金汁在古代是一种用于打仗的“生化武 器”,守城的士兵用烧开的金汁从城头倒 下,烫伤敌人。而所谓的金汁就是发酵 过的粪水,里面含有大量病菌,一旦感 染伤口,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那是必 死无疑的。 叶天士的斑疹论、治痘经验和温邪理论 有微生物知识的萌芽。
叶桂:学术思想
2.察舌、验齿、辨麻疹 (完善中医诊断学)
(1)察舌苔 1、看舌苔察舌质知病邪的深浅以决定治疗的方法。 2、看舌苔的颜色及有根无根以决定苦泻法的使用。
3、根据舌苔的厚薄润燥采用不同的医治方法
4、舌诊对温病治疗的预后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叶桂:学术思想
(2)验齿
“再温热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 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剧终!谢谢~
(3)清养胃阴法:主要适宜于暑温、湿温病的后期,胃气不醒, 胃阴不复证。药加石斛、北沙参、麦冬、香豉、半夏曲、广陈皮、 白扁豆、薏苡仁、大麦仁、生谷芽、鲜荷叶等。
叶桂:学术思想
[病案举例]
例1: 钱某 胃虚少纳,土不生金,音低气馁。当 与清补(胃阴虚不饥不纳) 麦冬 生扁豆 玉竹 生甘草 桑叶 大沙参
主要症状:壮热、汗出、烦躁、渴饮、脉大,或腹满便结、苔黄、 治疗:“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
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出汗出。”
代表方剂:白虎汤
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叶桂:学术思想
(3)温邪入营
临床表现:斑疹隐现,心神不安,烦躁难宁, 每易昏厥为痉,舌色红绛。 治疗:以护养阴液为大法
①齿燥 ②齿垢 ③齿血、结瓣
叶桂:学术思想
(3)辨斑疹
“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 “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 “若斑色紫,小点者,心包热也;点大而紫,胃中热也。黑斑而 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 尚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 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成可救者。”
叶桂:学术思想
(1)温邪入卫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渴、有汗或无 汗、苔薄、脉浮等。
治疗:当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代表方剂:风温表证,银翘散; 风寒表证,麻黄散。
叶桂:学术思想
(2)温邪入气
脉沉实,以及身热起伏、缠绵日久、胸痞脘闷、苔腻、脉濡等。
叶桂:学术思想
5.具体治法
(1)甘凉濡润法:主要适宜于燥热或水火升腾,灼烁胃阴的病证。 药如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生地、玉竹、白芍、花粉、甘蔗 汁、梨汁、扁豆、生甘草等。 (2)酸甘济阴法:主要适宜于肝阴虚耗,肝用太过,化热上扰, 胃阴因之受伤的病证。药如乌梅、五味子、木瓜、白芍、石斛、 沙参、麦冬、扁豆、生地、生甘草等。
有故事的枇杷膏

清代县令杨孝廉;母亲久病未愈,孝廉遍访名医,均未奏效。 后来,孝廉听闻神医叶天士名声,千里躬求,迎天士回府为母细 心诊治。天士断为积劳成疾,非平常汤药所能奏效,于是授以祖 传秘方,终于治愈杨太夫人久咳痰多之宿疾。及后,杨太夫人以 八十四高龄仙逝,临终前并嘱咐杨孝廉广制蜜炼川贝枇杷膏造福 人世。杨孝廉为纪念母亲及叶天士恩泽,便以“念慈庵”之名制 膏布施,且遵循秘方,用十余种珍贵药材,如:川贝、桔梗、枇 杷及纯正蜂蜜等炼制成川贝枇杷膏。凡患久咳痨疾,内伤吐血者 ,见症施药,屡试屡应,于是名传遐迩,踵门求药者不可数计。 后因杨孝廉后人参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维新变法”失败后 遭清政府迫害流亡至日本京都,在京都开作坊炼制川贝琵琶膏, 以符先人济世之旨。后重回中国,分别在北京、广州设厂生产。 抗战爆发后流亡香港,仍叫“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