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粘膜下肌瘤Ⅱ的宫腔镜手术治疗

子宫粘膜下肌瘤Ⅱ的宫腔镜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患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方案,而传统手术虽然能起到相应的效果,但对患者创伤较多。近年来宫腔镜肌瘤电切术由于其创伤小、耐受低的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大切口手术,而是在宫腔镜直视下,通过镜内电切环来对子宫肌瘤进行切除,这种手术一方面能够对肌瘤进行完全切除,另一方面还能控制好患者的出血量,并且保留患者子宫,并且对患者卵巢功能不会造成影响,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给予最大化的方便,因而这种治疗方法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最好的手术之一,特别对0型与I型肌瘤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II型子宫肌瘤中应当慎重处理。

1.手术前处理

在手术前需要将手术的目的进行明确,并且了解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状进行讲解,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查,同时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糖指标、凝血指标,通过对患者进行白带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生殖系统炎症,在手术前6h内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药物,或采用口服、肛门的给药方式,在术前1d在患者宫颈管置入明胶棒,对宫颈管进行扩张或者软化。

2.手术中处理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给予患者采用常规外阴阴道消毒,进行常规铺巾,采用妇科检查的方式明确患者子宫位置与大小,对患者宫腔进行查探,扩张宫颈管后接通患者宫腔镜电切,将空气排空后,将电切金置入到宫腔当中,对患者整个宫腔形态进行观察,对患者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进行明确,同时判断其与子宫腔内膜的关系,利用超声来明确肌瘤大小与位置,同时观察患者子宫浆膜面的距离。

3.手术类型选择

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II患者的宫腔镜手术类型选择而言,需要分为两种:

(1)有生育需求患者,对于有生育需求患者在手术时需要注意保留患者的妊娠功能,可以采用针状电极在患者宫腔内对肌瘤表面进行突出,同时划开患者的黏膜与肌瘤包膜,给予解压方式,同时采用静脉点滴的方式给予患者缩宫素,促进患者肌瘤进一步突出,并且采用环状电极,对患者肌瘤表面进行切割,一直到完全切割肌瘤,尽量不要波及到患者周围正常子宫内膜。

(2)不要求生育患者,对于没有生育需求患者而言,可以直接采用环状电极的方式切开患者肌瘤表面黏膜与肌瘤包膜,最后逐渐切割肌瘤。

4.手术后处理

无论患者采用何种类型手术,都需要采用完善的术后处理,由于患者手术创面不大,出血量也比较低,因此在手术后静脉注射呋塞米药物并采用缩宫素与抗生素药物。如果患者创面过大,出血量较多,则在患者宫腔内置入双腔尿管,在球囊中注射0.9%的氯化钠注射液,并采用压迫止血的方式,在48h后取出,患者术后住院两天进行观察,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可以出院。在出院后,对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超声宫腔等指标进行观察,对于要求妊娠患者而言,在术后采用人工雌孕激素治疗,持续30d,避免患者出现宫腔粘连,同时还能修复患者创面黏膜,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患者都能在1年后妊娠。

5.手术效果

在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宫腔镜肌瘤电切术后,大部分患者都能一次性成功切除肿瘤,并且保证手术时间平均在一个小时以内,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也比较小,但是对于部分子宫肌瘤瘤

体较大患者而言,一次手术往往难以完全切除,因此患者需要在一个月之后进行第二次手术,大部分都能成功切除。在宫腔镜肌瘤电切术应用后,患者在治疗中一般不会出现电切综合征,并且也不会引起患者出现子宫穿孔与脏器损伤,仅有部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但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在手术完成后通过术后处理可以保证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不超过三天,保证患者术后阴道流血

时间为9天左右,正常来说,患者出血颜色表现为开始色泽比较新鲜,并且存在烂肉样组织

物排出,最终色泽逐渐变淡。在手术后30d,大部分患者月经量都会恢复正常,仅仅有少数

患者月经量比较多,但相对于以前也会明显减少,术后2月后患者月经量基本都会恢复正常。此时则需要采用超声检查的方式,对患者宫腔内膜、均质等指标进行探查,观察患者血红蛋

白指标是否恢复正常,对于不含有其他疾病患者基本上术后1年就能正常妊娠,正常而言,

孕妇在孕期内都不会出现异位妊娠、胎盘粘连等异常现象,即使出现也与子宫肌瘤手术无关。

6.手术展望与注意事项

宫腔镜技术在近年妇科领域中尤为常见,这也是微创外科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宫腔镜

技术的发展,在传统妇科疾病当中,其诊疗格局也出现了改变。在宫腔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等特点,原本患者对开腹手术不耐受,或者是不愿意切除子

宫的患者,也能成功治愈疾病,并且还能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这种治疗方式的满意率较高。相关学者曾经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了7年的随访,患者

的治疗满意率仍然为90.0%。由此可见宫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应用当中,应用效果

得以论证,在临床上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手术的具体操作细节而言,在应用

过程中仍然需要给予重视,比如:

(1)对于II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而言,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是最为优异的手术方式,手术

操作方式比较简单,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少,但在II型黏膜下肌瘤患者中,手术方式的选择要

慎重,并且在术前需要充分明确宫腔镜电切的重要性。

(2)明确肌瘤外缘距离子宫浆膜层的距离,因为在电切术应用中,电刀的热量会直接传达

到患者子宫外侧,距离过近因此可能会对患者子宫附近的肠管造成损伤,而这种创伤的厚度

一般不会超过肌壁厚度的20%。

(3)明确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与数量,直径不能超过5cm,数量也不能超过2个,否则不

宜使用该手术。

(4)对于贯穿子宫壁全层的肌瘤而言不能进行宫腔镜电切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能判断肌瘤所在的位置,对肌瘤大小进行准确的判断,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MRI诊断,

即使是直径为0.5cm的肌瘤也能准确发现,同时能判断肌瘤的大小与位置。

只要注重这些手术细节,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在宫腔镜手术应用过程中,就能成功切除

患者肿瘤,并尽量减少患者创伤,还能保全患者妊娠功能。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标准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标准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 宫腔镜手术是一种经自然腔道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成为妇科手术的基本技能之一,与开腹手术、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并列。 一、宫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包括异常子宫出血、宫腔占位性病变、宫节育器异常及宫异物、不孕不育、宫腔粘连、子宫畸形、宫腔影像学检查异常、宫腔镜术后相关评估、排液和(或)幼女异物、子宫膜癌和宫颈管癌手术前病变围观察及镜下取活检。 禁忌证包括体温>37.5℃、子宫活跃性大量出血、重度贫血、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或盆腔炎症、近期发生子宫穿孔、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管狭窄、浸润性宫颈癌、生殖道结核未经抗结核治疗、严重的、外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操作。

二、宫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包括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子宫膜息肉、影响宫腔形态的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子宫畸形、宫腔异物、与妊娠相关的宫腔病变、子宫膜异常增生、幼女异物。 禁忌证与宫腔镜检查术相同。 三、术前评估 宫腔镜检查前需排除严重、外科合并症及各类宫腔镜手术禁忌证,进行血尿常规、HBsAg、丙型肝炎(丙肝)抗体、1-U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泌物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根据病情酌情增加其他相关辅助检查。 宫腔镜手术前除上述检查外,还需进行血型、Rh因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等检查,以及胸片(或胸透)、盆腔B超、宫颈细胞学检查等。 四、麻醉

宫颈管黏膜表面麻醉适用于宫腔镜检查或宫腔病变活检等小型宫腔镜手术,静脉麻醉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宫腔镜手术,硬膜外或区域阻滞麻醉适用于各类宫腔镜手术,特别是子宫腔病变复杂,需要较好地松弛宫颈,如直径>100px的1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等。全身麻醉主要适用于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 五、术前预处理 在手术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以下两种子宫膜预处理方法。 1.药物预处理: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或孕三烯酮等药物,持续2到3个月,以抑制膜增生,薄化子宫膜。 2.机械性预处理:术中使用负压吸宫,以薄化子宫膜(不孕症及宫腔粘连者慎用)。 对于子宫肌瘤直径≥4cm的1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突肌瘤,或黏膜下肌瘤合并严重贫血者,应使用GnRH-a治疗2~3个月,使肌瘤和子宫体积缩小,纠正贫血。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器官良性肿瘤之一。当肌瘤增大导致出血量增多、周期 延长、疼痛等症状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先进、有效的方法,该手术方法对于减轻出血及疼痛症状及子宫功能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将针对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后的护理进行说明。 一、手术前准备 1.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等疾病的患者,需要根据情况提前安排手术前 的评估、治疗。 2.手术前患者应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等易引起胃肠道不适的食物。 3.术前清洁,可以让患者洗澡擦干,避免身上有伤口或者纱布等物品。 二、手术后住院护理 1.患者术后需要休息,尽量不要大力咳嗽或者活动,以减轻疼痛。 2.术后第二天开始,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活动,如下床、走动等,但需要注意避免剧 烈运动。 3.定期记录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每天两次以上做血常规等检查。 4.术后第二天开始,患者可以进食软膳、流食,当食物消化良好时,可转为一般饮食,但是要注意饮食清淡、少油少盐。 5.按照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伤口有无发红、肿胀、渗液等情况,如有情况及时 通知医生处理。 6.术后需要注意伤口保洁,定期更换敷料,注意患者个人卫生。 7.患者术后需要多做深呼吸、咳嗽等活动,以避免术后肺部感染。 8.患者术后不宜经常用力排尿、排便。 三、注意事项 1.患者术后需要避免性生活、盆浴等刺激性活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伤口护理和随访。 3.术后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尽快恢复体力和功能。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护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患者需要密切注意伤口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帮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恢复心态,有利于术后康复。

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

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入组本院收治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 予开腹子宫粘膜下肌瘤剔除手术,观察组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住院时间、并发症均 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 床应用效果确切。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临床应用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在30-50岁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这种疾 病的病因还不是很清楚。子宫粘膜下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内分 泌紊乱及局部子宫肌层对雌激素的敏感性有关。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月经过多和月经周期 缩短。根据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子宫肌瘤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粘膜下 肌瘤。对于粘膜下子宫肌瘤,以往的传统治疗方法多为开腹子宫切除术或BBT自凝术,存在 一定的缺点[1]。近年来,宫腔镜黏膜下肌瘤剔除术具有保留子宫、不影响生育、创伤小、恢 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本研究探索了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本院科室收治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共70例,入组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月,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年龄21-60(40.21±2.12)岁。观察组年龄22-60(40.56±2.56)岁。 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大于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开腹子宫粘膜下肌瘤剔除手术,观察组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术前一晚 将2 0 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宫颈插管软化宫颈。常规硬膜外麻醉和阴道消毒后,宫腔镜置入 宫腔。对于从颈口突出的粘膜下肌瘤,先将粘膜下肌瘤在蒂部切除,然后顺利切除肌瘤周围 组织;对于宫内狭窄的粘膜下肌瘤,可以直接从蒂部切除。如果肌瘤较大,可以先将肌瘤从 游离端切成碎片,再用椭圆形钳取出肌瘤;在摘除宽蒂或无蒂肌瘤时,在肌瘤与子宫壁交界 处做一条浅切记线,以免造成子宫穿孔,然后在肌瘤游离端将肌瘤切成较小的碎片,再进一 步取出其蒂内的肌瘤,最后取下。如果肌瘤的主要部分仍然在肌壁之间,可以将从宫腔突出 的部分肌瘤切除,使其与宫腔周围的肌壁平行。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住院时间、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率实施x2统计,其他数据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及进展

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及 进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病因尚未十分明确,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现将目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疗效及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1 经腹手术 1.1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目前多采用腹壁横切口,小切口手术。TAH主要优点是不受子宫体积大小的限制和盆腔粘连及病灶部位的影响,但需开腹,腹壁有切口,术后有切口痛,住院时间相对长。 1.2 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宫颈、阴道形状不变,有利于提高性生活质量,但术后要定期复查,以防残端宫颈癌的发生。 1.3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受肌瘤数目限制,可保留子宫,保留生育功能,但肌瘤有复发的可能,黏膜下肌瘤禁忌。 1.4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适用中等大小的2~3个浆膜下和肌壁间肌瘤,并且直径小于10 cm或6~7 cm,也有学者认为腹腔镜下切除较大的肌瘤亦是安全的。LM术中应避免剔

除过多的肌瘤壁间肌瘤,肌瘤多于4个或者肌壁间肌瘤直径大于6 cm,手术时间将明显延长且出血增多。增加转为开腹的机会。 1.5 腹腔镜辅助下肌瘤剔除术(LAM)该手术保持了LM的优点,LAM适用于直径大于10~12 cm或者多个浸润深的肌瘤,且需多层缝合的患者。其优点是缝合子宫较快,易清理切除的肌瘤,能够保持子宫的完整形态。 LAM能够切除更大的肌瘤,出血量和开腹手术相近,故可以代替开腹手术。小于5 cm的浆膜下肌瘤可以很容易通过LM剔除,但是肌壁间和更大的肌瘤需要长时间手术分离肌瘤并缝合。LAM 通过小切口缝合,取出大的肌瘤,减少了手术时间且不需要太多的腹腔镜手术经验。 2 经阴道手术 2.1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 TVH除具有子宫良性疾病切除术的一般指征外,需综合考虑子宫活动度,是否盆腔广泛粘连,子宫体积及瘤体部位等。但子宫体积的大小,并非绝对,取决于子宫的解剖和医生经验。而瘤体部位更为关键,有学者提出子宫<3个月妊娠大小或<500 g为手术适应证。阴式子宫切除术禁忌证:(1)子宫恶性肿瘤;(2)宫颈肿瘤;(3)阔韧带肌瘤;(4)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5)严重的盆腔粘连[1]。 2.2 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电切术被认为是治疗黏膜下肌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其并发症主要有子宫穿孔、术中出血、感染、吸收过多的低张液。

子宫粘膜下肌瘤Ⅱ的宫腔镜手术治疗

子宫粘膜下肌瘤Ⅱ的宫腔镜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患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方案,而传统手术虽然能起到相应的效果,但对患者创伤较多。近年来宫腔镜肌瘤电切术由于其创伤小、耐受低的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大切口手术,而是在宫腔镜直视下,通过镜内电切环来对子宫肌瘤进行切除,这种手术一方面能够对肌瘤进行完全切除,另一方面还能控制好患者的出血量,并且保留患者子宫,并且对患者卵巢功能不会造成影响,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给予最大化的方便,因而这种治疗方法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最好的手术之一,特别对0型与I型肌瘤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II型子宫肌瘤中应当慎重处理。 1.手术前处理 在手术前需要将手术的目的进行明确,并且了解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状进行讲解,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查,同时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糖指标、凝血指标,通过对患者进行白带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生殖系统炎症,在手术前6h内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药物,或采用口服、肛门的给药方式,在术前1d在患者宫颈管置入明胶棒,对宫颈管进行扩张或者软化。 2.手术中处理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给予患者采用常规外阴阴道消毒,进行常规铺巾,采用妇科检查的方式明确患者子宫位置与大小,对患者宫腔进行查探,扩张宫颈管后接通患者宫腔镜电切,将空气排空后,将电切金置入到宫腔当中,对患者整个宫腔形态进行观察,对患者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进行明确,同时判断其与子宫腔内膜的关系,利用超声来明确肌瘤大小与位置,同时观察患者子宫浆膜面的距离。 3.手术类型选择 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II患者的宫腔镜手术类型选择而言,需要分为两种: (1)有生育需求患者,对于有生育需求患者在手术时需要注意保留患者的妊娠功能,可以采用针状电极在患者宫腔内对肌瘤表面进行突出,同时划开患者的黏膜与肌瘤包膜,给予解压方式,同时采用静脉点滴的方式给予患者缩宫素,促进患者肌瘤进一步突出,并且采用环状电极,对患者肌瘤表面进行切割,一直到完全切割肌瘤,尽量不要波及到患者周围正常子宫内膜。 (2)不要求生育患者,对于没有生育需求患者而言,可以直接采用环状电极的方式切开患者肌瘤表面黏膜与肌瘤包膜,最后逐渐切割肌瘤。 4.手术后处理 无论患者采用何种类型手术,都需要采用完善的术后处理,由于患者手术创面不大,出血量也比较低,因此在手术后静脉注射呋塞米药物并采用缩宫素与抗生素药物。如果患者创面过大,出血量较多,则在患者宫腔内置入双腔尿管,在球囊中注射0.9%的氯化钠注射液,并采用压迫止血的方式,在48h后取出,患者术后住院两天进行观察,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可以出院。在出院后,对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超声宫腔等指标进行观察,对于要求妊娠患者而言,在术后采用人工雌孕激素治疗,持续30d,避免患者出现宫腔粘连,同时还能修复患者创面黏膜,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患者都能在1年后妊娠。 5.手术效果 在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宫腔镜肌瘤电切术后,大部分患者都能一次性成功切除肿瘤,并且保证手术时间平均在一个小时以内,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也比较小,但是对于部分子宫肌瘤瘤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介绍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它由子宫平滑肌细胞生长而成。子宫肌瘤的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腹痛等。对于一些症状严重或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剔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切除肌瘤来减轻症状和恢复子宫的正常功能。目前,常见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宫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通过在腹部进行小切口,插入腹腔镜来进行手术操作。医生可以通过腹腔镜观察子宫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并利用特殊的手术器械进行切除操作。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宫腔镜手术 宫腔镜手术是通过阴道插入宫腔镜进行手术。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子宫腔内的肌瘤,并使用电切、冷冻或剜除等方法进行切除。宫腔镜手术的优点是无需腹部切口,对病人的创伤更小。 选择哪种手术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一般来说,对于较大的肌瘤或有其他妇科疾病的患者,腹腔镜手术可能更适

合;而对于较小的肌瘤或想保留子宫功能的患者,宫腔镜手术可能更 合适。 术前准备 在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 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这些准备工作包括:详细询问病史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过去的疾病、手术史、药物使用等。这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为手术做出选择和安排。在手术前,患者还需要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以避免手术中出现过敏反应。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腹部触诊等。这有助于医生了解肌瘤的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做 出更准确的判断。 实验室检查 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全 身情况和手术风险。 影像学检查 患者需要进行子宫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肌瘤的位置、 大小和数量。这有助于医生制定手术方案,并评估手术的困难程度。

中国妇科内镜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3)

中国妇科内镜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及操作共 识(2023) 指南简介 本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在妇科内镜下进行子宫肌瘤的诊疗过程中的操作共识。该指南整合了当前妇科内镜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提供全面且准确的诊疗指引,为医生提供操作指导。 诊疗流程 1. 病史采集与初步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症状、病程以及相关疾病史,并进行初步体格检查,如B超、CT等检查。 2. 妇科内镜检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妇科内镜检查方法,如宫腔镜、宫颈镜等。通过内镜检查评估肌瘤的大小、部位和表面特征,以及识别合并症等。 3. 子宫肌瘤的分型与评估:根据肌瘤的位置、病理类型、大小等特征进行分型,并评估肌瘤对生殖功能和症状的影响。

4. 治疗策略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 5. 手术操作的技术细节:详细描述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技术细节,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器械选择、手术步骤以及手术后的处理与护理措施等。 6. 术后随访与复查:术后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复查包括B超、内镜检查等。 操作共识 1. 在妇科内镜手术中,注意保护病人安全,确保手术操作规范与技术熟练。 2. 根据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和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如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 3. 术前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病史了解、相关检查结果评估、手术器械准备等。 4. 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和护理,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5. 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器械的选择与使用,遵循严格的消毒与无 菌操作流程。 6. 操作过程中,应准确辨别子宫肌瘤的边界,避免伤害周围正 常组织。 7. 术后随访和复查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处理并发症。 以上为中国妇科内镜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3)的简 要内容,供医生参考和应用于临床实践。 > 注意:以上内容为针对指南和共识的简要描述,请务必查阅 原文以获取详细信息和确定内容的正确性。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对126例术前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在超声监护下行宫腔镜电切术,根据子宫肌瘤的不同类型及有无生育要求分别采用刨根法、旋切法及开窗法,观察宫腔镜电切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术后随访2~7年。结果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手术时间10~90 min,术中出血15~200 ml,术后满意率0~Ⅰ型为100.0%,Ⅱ型为93.8%。行米非司酮药物预处理3个月后子宫平均体积缩小24.8%,子宫肌瘤平均缩小35.2%,20例有生育要求者,15例妊娠,10例已足月分娩。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首选手术方式。 标签:子宫黏膜下肌瘤;B超;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子宫黏膜下肌瘤占肌瘤发病率的10%~15%[1],其症状包括月经过多和子宫出血导致贫血,痛经和或下腹、腰痛绝经后阴道出血和排液,不孕和早产。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是治疗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或改善生育功能的最佳方法,本院2002年1月~2012年11月采用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26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并要求保留子宫或保留生育功能、无宫腔镜电切手术绝对禁忌证的12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已婚,年龄24~56岁,平均(40.1±5.9)岁;病程最短1个半月,最长58个月,平均(17.5±11.6)个月;其中1.5 cm≤肌瘤最大直径<2 cm 60例,2~4 cm 46例,4.0~6.5 cm 20例。 1.2 子宫黏膜下肌瘤分类 以荷兰Haarlem国际宫腔镜培训学校按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种类型[2]。0型:有蒂黏膜下肌瘤未向肌层扩展;Ⅰ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Ⅱ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Ⅰ、Ⅱ型的镜下区别在于前者黏膜来自于子宫壁呈锐角向肌层移行,后者呈钝角。本组资料中,0型55例,Ⅰ型45例,Ⅱ型2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以确定肌瘤大小、部位、瘤蒂附着位置及粗细,并取子宫内膜行病理检查以除外恶性病变,选择肌瘤直径4~6.0 cm的患者14例,术前给予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30403)口服,1次/d,2.5 mg/次,连服3个月,进行术前药物预处理。 1.3 方法

宫腔镜手术的发展及其在子宫肌瘤切除的应用

宫腔镜手术的发展及其在子宫肌瘤切除的应用 宫腔镜1869年首次应用于妇科疾病检查,上世纪90年代完成首台宫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粘膜下肌瘤和内突壁间肌瘤的切除,通过双极汽化切割子宫肌瘤或者单极电切割,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同时更大限度的保留了子宫的功能,与腹腔镜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对于子宫肌瘤相关的不孕不育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宫腔镜手术;发展;子宫肌瘤;应用 笔者结合自身体会,并参考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对宫腔镜手的发展和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综述如下。 1宫腔镜及宫腔镜手术的发展 爱尔兰妇产科医生Pantaleoni1869年首次将宫腔镜应用于子宫出血患者的检查,但当时的宫腔镜无论是照明设备还是镜体材料都与真正意义上的宫腔镜相去甚远。此后的100年中,科学家们不断致力于改进宫腔镜的光源、镜头和膨宫液,直到1967年,Menken开始使用冷光源取代了安装在物镜端的微型灯泡;1968年Marleschki首次报道了接触式宫腔镜,1970年,瑞士的Edstrom等将高黏度的右旋糖苷液作为膨宫液,明显改善了膨宫效果后,宫腔镜的才逐步得到广泛的认可。此后宫腔镜主要用于宫腔疾病的检查,1992年首台专门用于手术的宫腔镜问世。1997年,Classer首次报道了宫腔镜电切子宫内膜和黏膜下肌瘤的成功。自此宫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的切除中逐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1990年,国内首台宫腔镜手术在北京成功完成,从而开拓了我国宫腔镜应用的新局面。目前我国县级以上规模的医院均可以实施宫腔镜检查和手术操作,每年全国共完成宫腔镜手术近2万台次,其中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约占到40%[1]。 2宫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 2.1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症子宫肌瘤(Hysteromyoma)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以阴道出血、腹部肿物、疼痛等为主要症状,以多发子宫肌瘤最为常见。多见于40~50岁妇女,30岁以上妇女子宫肌瘤发病率20~30%。子宫肌瘤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女性不孕、流产、尿频、排尿障碍等,危害女性生理和心理健康。子宫肌瘤可分为以下四类①肌壁间肌瘤:肿瘤位于子宫肌壁内,约占所有类型的60~70%;②黏膜下肌瘤:约占10%,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③浆膜下肌瘤:约占20%。肌壁间肌瘤向浆膜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④子宫颈肌瘤: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可嵌于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宫腔镜手术的适应症争议不多,Stucki等认为宫腔镜手术只适用于切除粘膜下肌瘤和内突壁间肌瘤,其他部位肌瘤仍应采取开腹手术的方式进行,目前的共识是粘膜下肌瘤直径小于7cm,子宫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突起,直径约4~5cm,宫颈肌瘤直径小于3~4cm均可以应用宫腔镜手术进行切除[2]。因此在术前应通过超声、声

最新:国际妇科内镜学会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指南解读(全文)

最新:国际妇科内镜学会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指南解读(全文) 摘要 子宫肌瘤发病率高,黏膜下子宫肌瘤常造成明显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一线微创手术治疗方式。2021年12月,国际妇科内镜学会(ISGE)制订了“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指南”,为临床实施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提出了具体的推荐建议。本文对此指南中的推荐建议进行解读,便于中国妇产科同道借鉴参考。 国际妇科内镜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Gynecologic Endoscopy,ISGE)的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hysteroscopic myomectomy)工作组总结了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相关的重要临床问题,见表1;并据此在PubMed及Cochrane数据库中进行了文献检索,收集并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发表的相关英文文献,包括论著、综述以及欧洲妇科内镜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Gynaecological Endoscopy,ESGE)和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 Laparoscopists,AAGL)发表过的相关指南,于2021年12月发布了“2021 ISGE 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指南”[1](以下简称:ISGE 指南),是目前针对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最新国际性指南。ISGE指南依据推荐意见分级地评估、制订和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对可用信息进行了证据分级,并提出了推荐建

2024宫腔镜操作的要点以及手术技巧

2024宫腔镜操作的要点以及手术技巧 自1976年Neuwirth和Amin首次使用宫腔镜电切子宫黏膜下肌瘤以来,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宫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成为妇科最广泛使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以期能更好指导临床实践,下面着重就宫腔镜手术的手术要点和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总结: 01、宫腔镜如何选择? 大部分宫腔镜为硬性器械,有的细径宫腔镜(<5 mm)也可以为半硬性或软性器械。硬性宫腔镜出现术中疼痛更严重,但光学性能更好,花费也较少,相对于软性宫腔镜更容易插入。 大多数情况下,硬性宫腔镜可以满足诊疗需求,软性宫腔镜远端可以上下偏转,尤其适合子宫形状不规则的女性,比如用于输卵管插管或松解输卵管附近的粘连。 02如何选择膨宫液? 宫腔镜时使用的膨宫液可以是电解质溶液,比如生理盐水,乳酸钠林格氏液,也可以是非电解质溶液,比如1.5% 甘氨酸溶液、5% 甘露醇溶液、3% 山梨醇溶液。 使用单极电外科器械行手术操作时,需要采用绝缘液体(如甘氨酸) 来避

免热损伤。 采用双极电外科操作时可使用等渗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氏液),以免发生绝缘液体导致的电解质和渗透压失衡风险 诊断性操作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有随机研究发现,诊断性操作时使用生理盐水,患者的疼痛减少,术中视野更好操作,操作时间相应缩短。 03操作时间的选择 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未绝经女性,子宫内膜增殖期是子宫腔的最佳观察时期。因为,分泌期时增厚的子宫内膜可能和子宫内膜息肉相似,容易误诊。月经期时检查,则经血可能会干扰视野。 对于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的育龄期女性,目前没有特定要求的手术操作时间,可根据患者情况随时手术,一般来说,宫腔镜时使用的液体可以起到一定清洗组织碎片和血块的作用,可以完成手术。 绝经后女性随时可以进行宫腔镜检查。 04如何减少宫腔镜诊断时疼痛及血管迷走神经症状? 宫腔镜诊断时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进入宫腔过程中的宫颈刺激。宫腔镜

宫腔镜手术操作及技巧

宫腔镜手术操作及技巧 目前,在妇科病的诊治方法中,宫腔镜手术已经是被广泛应用,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成为妇科手术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现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浅谈一下腹腔镜的手术操作及技巧问题。 一、宫腔镜的基本操作: 1、机械分离:主要是使用微型剪刀对粘连组织、中隔组织进行切断及分离。 2、电切割:使用环状或针状电极对病变部位进行切除或分离,多用于宫腔内占位病变的切除或消除粘连组织,但需要注意动作迅速,避免反复操作,防止出血过多,另外,切除的深度要适中,避免切除过深损伤正常组织或者是有切除残留。 3、电凝固:主要用于切除子宫内膜去除或者是局部凝固、止血。通常使用高频电为能源,用球状或柱状电极对病变部位进行凝固,需要掌握凝固时间。 以上是属于基本操作,另外,也可以用宫腔镜做输卵管通液检查,将输卵管导管经宫腔镜操作孔道插入输卵管间质部,注入亚甲蓝(美蓝)通液,评估输卵管通畅情况,大多数需要配合腹腔镜检查。 二、宫腔镜的操作技巧: 1、切除子宫内膜息肉:术中最重要的是找到息肉的蒂部,用针状电极切除息肉根蒂部,尽量要深,同时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的子宫内膜,特别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2、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需要根据不同肌瘤的大小及位置、类型来决定手术方式,包括: (1) 0型黏膜下肌瘤:属于肌瘤较小,一般不超过3cm,估计可经宫颈完整取出的肌瘤,用环状电极切除肌瘤根蒂部后,以卵圆钳夹持取出;对于不易取出者者,可从肌瘤两侧壁切割以缩小肌瘤体积,再以卵圆钳取出,但切开过程中需要注意随之电凝止血; (2)I型及Ⅱ型黏膜下肌瘤:需要在肌瘤最突出部位切开瘤体包膜,可以切到瘤体实质部分,瘤体会自然突向宫腔,然后整个切除或者是分部切除。对于不能突向宫腔的瘤体,可单纯切除突出部分的瘤体并去除,使剩余瘤体与周围肌壁平行,残留部分肌瘤视可以后行二次手术,且不可强行向肌壁内掏挖瘤体; (3) 突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对于可实施宫腔镜切除的肌壁间内突肌瘤,可以考虑行宫腔镜手术,但不建议强行切除,宜采取其它手术方式。 3、子宫内膜活检:主要目的是为了观察宫腔形态、宫颈管有无病变及子宫内膜的颜色、水肿等情况,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建议活检的组织尽量要小,符合做病理检查大小就可以,另外,特殊情况下可以多处做活检,但尽量避免。 4、切除子宫内膜:当然也包括凝固子宫内膜,减少子宫内膜厚度。一般顺序是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切除或凝固的深度需要包括子宫内膜全层及其下方2mm 左右的的肌肉组织。上方需要注意对双侧宫底部、宫角部内膜的破坏深度,尽量减少内膜残留;下方的范围是宫颈内口上方0.5cm(部分切除)或下方 0.5-1.0cm(完全切除)。 5、切除子宫纵膈:应从纵膈组织的尖端开始,左右交替至中隔基底部位,选择

IV级宫腔镜手术主要内容

IV级宫腔镜手术主要内容 子宫腔是一个潜在的腔隙,正常情况下,前后壁紧贴,呈不规则的倒置三角形。子宫肌壁各个部位的厚度不同,双侧子宫角及子宫峡部大约为0.6-0.7cm,是子宫最薄弱的部位。子宫血运丰富,子宫动脉自子宫峡部进入子宫体,分成一级动脉—弓状动脉、二级动脉—放射状动脉、三级动脉—螺旋动脉,血管密集,逐渐变细。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呈周期性生长、剥脱,在月经的不同时期,子宫内膜形态不同。了解子宫的解剖及子宫内膜的生理变化,对于实施宫腔镜手术至关重要。 2012年,中国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镜学组制定了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刊登在2012年第7期中华妇产科杂志上。在规范中,根据手术难度对宫腔镜手术进行分级(共四级),下面重点讲解妇科IV级宫腔镜手术。 妇科IV级宫腔镜手术包括:1、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2、II型粘膜下肌瘤及壁间内突肌瘤切除术;3、直径>5cm的I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4、多发性粘膜下肌瘤切除术;5、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矫治术;6、特殊部位(宫颈、宫角、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妊娠物切除术;7、宫内节育器断裂、嵌顿、迷失、或复杂宫内异物取出或切除术;8、子宫内膜切除术;9、剖宫产切口憩室修复术。其中最常见的为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 近年来,宫腔粘连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有逐渐增加趋势,与无痛人流、可视人流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使宫腔内手术操作机会增加有很大关系,并且已经成为继发不孕最主要的因素。宫腔粘连的诊断,影像学只是参考,

宫腔镜诊断才是金标准。宫腔粘连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1988年美国生育协会(The American fertility association)IUA评分标准:1、宫腔粘连范围:<1>2/3为4分;2、粘连类型:薄膜样粘连为1分,薄膜与致密粘连之间为2分,致密粘连为4分;3、月经情况:经量正常为0分,经量减少为2分,闭经为4分。I度(轻度)评分:1-4分;II度(中度)评分:5-8分;III度(重度)评分:9-12分。宫腔粘连主要是宫腔形态学遭到破坏,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子宫腔正常形态及妊娠的功能。在重度宫腔粘连术中,可见宫腔呈锥状、筒状改变,或者混合型粘连造成无法描述的宫腔形态,根据宫腔内情况进行评分,决定操作方式。当然,术中仅仅恢复宫腔正常形态是不够的,还要注意保护残存的内膜。因此宫腔粘连分离术中对子宫内膜的保护非常重要,尤其对于二次手术的患者。近几年,我们在手术当中先分离残存的子宫内膜,使其形成内膜瓣而保留,再切除粘连瘢痕组织。术后内膜瓣逐渐修复瘢痕部位,就能完美的达到我们的手术目的。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提倡腹腔镜监护,一旦发生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可以及时修补,同时可以评价输卵管的通畅度,治疗腹腔内病变。 直径>5cm的I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中,因肌瘤较大,要注意很好的膨宫,使视野清晰,便于操作。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不应切除肌瘤包膜,以免形成瘢痕影响妊娠;而对于围绝经期及无生育要求患者,应该切除包膜,以减少术后月经量。II型粘膜下肌瘤及壁间内突肌瘤大部分位于肌壁间,表面被覆部分子宫肌层。未生育患者不要强行切割,应该先用针状电极“开窗”,避免过多的损伤子宫内膜,然后利用宫腔镜的优势进行水分离,以手的力量带动电极轻轻推动瘤体,待瘤体松动后用环状电极切割瘤体,直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对于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来说,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配合,以促进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对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详细介绍。 一、术前准备 在进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准确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饮食调整和身体清洁等。患者应该提前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的具体过程和术后护理事项,准备充足的心理准备。为了减少手术风险,患者还需要进行身体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二、术后护理 1.留院观察 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通常需要患者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以便随时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效果。在留院观察期间,医护人员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以及出血情况等进行监测,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2.疼痛管理 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到中度的疼痛不适,需要及时进行疼痛管理。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患者也可以通过调整体位、适当休息等方式来缓解疼痛。 3.饮食调理 在术后的第一天,患者一般需要进行禁食,待肠胃功能逐渐恢复后,可以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例如清汤、稀饭等。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对手术部位产生不良影响。患者还需要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4.避免过度劳累 术后,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对手术部位产生不良影响,延缓康复进程。也需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避免受凉,以防感冒或引发其他疾病。 5.注意术后伤口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化妆品,以免对伤口产生不良影响。若伤口出现异常情况,例如红肿、渗液等,应及时就医。 6.情绪调适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情绪,增强信心,促进康复。 7.定期复诊 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复诊,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和手术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证康复效果。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对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合理的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诊等方面,以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需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确保术后的护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希望患者能够根据医生的建议,更好地配合术后的护理工作,促进康复,减少不必要的疼痛和不适。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价值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价值分析 【摘要】 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 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从宫腔镜电切术的原理和优势入手,介绍黏 膜下子宫肌瘤的特点以及宫腔镜电切术在其治疗中的效果。在费用效 益分析中,将探讨宫腔镜电切术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结论部分将 总结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中的价值,并展望未来研究 方向。通过本文的分析,可进一步认识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黏膜下子 宫肌瘤中的重要性和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黏膜下子宫肌瘤、治疗、效果、费用效益、价值、研究、未来方向、总结。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 其在妇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肯定。黏膜下子宫肌瘤是一种常 见的妇科疾病,其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增多、痛经等,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存在创伤大、恢复周期 长等缺点,而宫腔镜电切术具有微创、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因此 备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黏膜下子 宫肌瘤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拓展。该手术对患者的术后 恢复期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体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进行费用效 益分析以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 本文旨在对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价值进行详细分 析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参考和决策依据。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有效性 和价值,评估该手术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 通过比较宫腔镜电切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的优劣势,分析其在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费用效益等方面的差异。本研究旨在为临 床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推广和应用宫腔镜电切术在黏膜下子宫肌瘤 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舒适的治疗选择,促进患 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拓展对宫腔镜 手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临床实 践提供更加可靠的治疗方案。 1.3 研究意义 通过对宫腔镜电切术原理和优势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该 治疗方法在黏膜下子宫肌瘤中的作用机制和优势所在。研究宫腔镜电 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

15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护理

15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护理【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子宫黏膜下肌瘤;护理 子宫黏膜下肌瘤就是突向子宫腔内的肌瘤,它使宫腔变形增大,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导致月经紊乱、经量增多、腰酸腹疼继发贫血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女性健康[1]。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目前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手段之一。微创系指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等,即以此达到微创的目的,取得微创的效果[2]。 本院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对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并配合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效果良好,患者痊愈出院。现介绍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5例患者,年龄25~50岁,均有临床症状。肌瘤1~3个,最大径线<3 cm。均经宫腔镜及B超确诊。其中肌瘤1~2个的11例,3个的4例。 1.2 结果15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肌瘤切除术。麻醉方式选用硬膜外麻醉,术中无宫腔镜手术并发症,术后除6例发生麻醉并发症恶心、呕吐外其余均无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发生,4~5 d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对于新开展的腔镜手术,组织护理人员通过录像、网络或医生讲课等方式了解腔镜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和护理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针对不同手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1.2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住院环境陌生以及手术担忧带来的心理压力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和进食少睡眠差等不适,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介绍住院环境、手术的优点、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手术成熟度、医生技术成熟性等。找手术成功患者现身说法,解除患者顾虑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手术信心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护士也要加强自身修养,以积极热情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 2.1.3 术前检查及手术时间按排术前进行血、尿、心电图、B超、胸片等检查,排除生殖道及其他脏器病变。贫血严重者口服补血药或输血。有合并症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护士及时指导并督促患者用药、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手术时间为月经干净后2~7 d,此时内膜较薄视野清晰,手术效果好。

宫腔镜诊治规范

【临床指南】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经自然腔道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和开腹手术、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一起成为妇科手术的四大基本技能。 一、宫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适应证 可疑宫腔内的病变,均为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 1、异常子宫出血 2、宫腔内占位性病变 3、宫内节育器异常及宫内异物 4、不孕、不育 5、宫腔粘连 6、子宫畸形 7、宫腔影像学检查异常 8、宫腔镜术后相关评估 9、阴道排液和(或)幼女阴道异物 10、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癌手术前病变范围观察及镜下取活检 (二)禁忌证 1、绝对禁忌:无 2、相对禁忌:(1)体温>37.5℃:(2)子宫活跃性大量出血、重度贫血:(3)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或盆腔炎症:(4)近期发生子宫穿孔;(5>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管狭窄、坚硬、难以扩张:(6)浸润性宫颈癌、生殖道结核未经抗结核治疗:(7)严重的内、外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操作。 二、宮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适应证 1、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无生育要求而有保留子宫的愿望 2、子宫内膜息肉 3、影响宫腔形态的子宫肌瘤 4、宫腔粘连 5、子宫畸形 6、宫腔内异物 7、与妊娠相关的宫腔病变 8、子宫内膜异常增生

9、幼女阴道异物。 (二)禁忌证 与宫腔镜检查术相同。 三、术前评估 (一)宫腔镜检查 1、排除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及各类宫腔镜手术禁忌证。 2、血尿常规、HBsAg、丙型肝炎(丙肝)抗体、1-U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阴道分泌物常规。 3、心电图 4、根据病情酌情增加相关辅助检查 (.二)宫腔镜手术 1、完成上述宫腔镜检查项目。 2、辅加项目:血型、Rh因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等。 3、胸片(或胸透)、盆腔B超、宫颈细胞学检查等。 四、麻醉 1、宫颈管黏膜表面麻醉:适用于宫腔镜检查或宫腔内病变活检等小型宫腔镜手术。 2、静脉麻醉: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宫腔镜手术。 3、硬膜外或区域阻滞麻醉:适用于各类宫腔镜手术,特别是子宫腔内病变复杂,需要较好地松弛宫颈,如直径>4cm 的1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等。 4、全身麻醉:主要适用于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 五、术前预处理(视手术需要酌情选择)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 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30例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 开腹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患者满 意度。结果:使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 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等均优于使用常规开腹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患有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施行宫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不仅可以节省手术时间,还能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且对患者 身体影响小。 关键词: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开腹式手术;临床效果 前言:近年来,黏膜下子宫肌瘤作为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广 泛妇女的身体健康,该瘤体与常见子宫肌瘤不同,在其表面为患者的子宫内膜, 相较于常规子宫肌瘤,治疗难度更大,稍有不慎,会使患者的子宫内膜破裂,造 成严重出血,当下,通过使用宫腔镜于患者阴道处置至宫腔内实行宫腔镜手术, 能够直观的通过宫腔镜看到黏膜下子宫肌瘤,并将其切除。宫腔镜手术比之常规 开腹手术,用时更短,效果更佳,最重要的是对患者的身体影响小,患者仅需要 短时间的休息便可出院正常生活。本文围绕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 床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为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共60例, 均被临床确诊为黏膜下子宫肌瘤,入组前,患者或患者家属已在相关知情同意书 中签字,并将其分为了使用常规开腹手术的对照组和使用宫腔镜微创手术的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年龄在26~45岁间,平均年龄(35.33±1.27)岁;对照组患 者中,年龄在26~51岁之间,平均年龄(32.96±2.3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 资料,无较大差异,不具备可比性,(P大于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式治疗,术前将相关健康知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疏导患者心理状态,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进行全身麻醉,并插管,对 患者腹部进行消毒,开始开腹,开腹且寻找到黏膜下子宫肌瘤后,观察其具体情况,并将其切除,止血后缝合,术毕,用药中增加抗生素预防感染[1]。 观察组患者使用宫腔镜微创手术,需要在患者月经停止1周后实施手术,主 要设备为被动式连续灌流宫腔电切镜,术前准备工作与对照组相同,准备工作完 成后,采取硬膜外麻醉,使用专业设备扩张宫颈,并将宫腔镜及相关设备伸入至 患者宫腔内,在剔除黏膜下子宫肌瘤前,观察患者宫腔内是否存在积液或者粘连,无误后使用电切镜针对子宫肌瘤通电切除,并将子宫肌瘤带出患者体内,电流止 血或者使用缩宫素,手术完成后使用抗生素抗感染[2]。 1.3疗效判断标准 本次实验的疗效判断标准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为准。 1.4统计学处理 将SPSS20.0作为本次实验的统计学分析处理软件,(n)为计数资料,满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