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考

关于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考
关于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考

关于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考

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中央提出了指导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共享”作为经济手段,"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根本立足点,共享模式可以有效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本文基于我国近两年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从消费和生产的角度,对共享经济这一新型商业模式如何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进行思考。

关键词:共享经济;绿色发展;商业模式

一、引言

近几年,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等领域,以共享闲置资源为核心理念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逐步渗透和改变着社会大众既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尽管不长,但从uber、Airbnb到共享单车、共享衣橱,在短时间内这一概念早已家喻户晓。以共享单车为例,2017年全球范围内共享单车领域企业共有149家,该领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吸引众多资金,其中,我国本土企业ofo小黄车已完成E轮融资,总金额近80亿元人民币,摩拜单车也已完成E轮融资,总金额达48亿元人民币。

目前的共享经济业态主要通过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运营模式创新,努力减少社会资源配置过程的中间环节损耗,降低了寻找、发现、交易、使用社会闲置资源的成本,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从理论上看,共享经济有利于改善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可以作为受资源约束较为严重的城市提高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向。

绿色发展是中国在面临增长和环境双重制约下,所提出的具有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共同特征的新理念和新战略,本身所强调的是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强调对自然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考模式,而且是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新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本身就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一种现实呈现,其在消费、生产等方面对经济运行模式进行的改造和融合,对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共享经济的研究综述

共享经济又称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协作经济(Collaborative Economy)、点对点经济(Peer-to-peer Economy)。美国社会学教授Marcus Felson 和Joe L.Spaeth(1978)最早提出基于让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提出协作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即个体居民通过与他人分享消费物品,满足日常需求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活动。2000年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与广泛普及,全球移动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在2017年突破20亿,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共享经济的概念也出现了相应变化。Rachel Botsman 和Roo Rogers(2010)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对协作消费进行定义,指出:协作消费包括在线和离线两种资源分享方式,并且使得个人对资源的占有需求部分转化为使用需求。

在中国,按照《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中的定义,共享经济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分享经济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是连接供需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理念。从实践看,共享经济业态的参与者包括五类主体:资源供给方、资源需求方、提供供需信息交流的平台方(包括平台支撑方)、行业监管方和相关服务方。

图1 共享经济业态五类参与主体

报告中预计到2020年,我国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 市场规模占GDP 比重将达到10%以上。在2015年后我国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热点此起彼伏,但我国学术界对于共享经济的研究仍然匮乏,缺少基于我国国情与经济实践的共享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

(二)关于共享经济与绿色发展的研究综述

绿色理念的提出已经有五十多年,是人类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反省。1962年,美国作家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环境破坏作了反思,引起人类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1987 年,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等人在《绿色经济蓝图》中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强调通过对资源环境产品和服务进行适当的估价,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绿色发展逐步成为新的发展共识。我国十二五以来,绿色发展理念日益受到重视。清华国情研究院教授胡鞍钢,周绍杰(2014)指出:绿色发展可以看作第二代可持续发展,内涵上,相较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绿色发展更具包容性,既包括传统可持续发展中所关注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与粮食和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强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危机。杨林(2017)指出:共享经济模式有助于解决绿色经济对工业发展空间的制约问题。因为共享经济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它可以促进供给侧结构变革,能够对消费理念带来革新和提供新的就业模式,共享经济模式使社会整体效率得到提高。

目前国内外将共享经济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学术研究都十分匮乏,作为一个新兴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必将引起学术界更多的关注,相信针对共享经济和绿色发展的研究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力度提升。

三、共享经济发展现状

共享经济发源于美国,其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中国共享经济的起步较国外晚3年左右,但是2015年以来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形式发展速度惊人。

第一阶段:萌发期(2006 年之前),一些共享经济实体出现,包括在线二手交易Ebay、在线影片租赁Netflix,以及汽车租赁Zipcar、全球第一家P2P 网贷公司Zopa 等共享经济企业。这一阶段共享经济从理论走向了现实经济社会,在发达国家诞生了最早一批以共享模式为经营方向的企业;

第二阶段:成长期(2007~2014 年),Uber、Airbnb 等大型共享企业开始出现,并保持超过50% 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截止2014年春,Airbnb拥有全球超过1000万用户、55万间房间,以及100亿美金的估值,其夜间租住的房间预

定量在2015年甚至一举超过了酒店巨头希尔顿。在这一阶段,共享经济参与者仍然以发达国家为主,部分发展中国家开始出现共享经济的萌芽。

第三阶段:发展期(2015年至今)主要体现为共享经济领域内的初创企业数量开始稳定并减少,行业内部开始出现大量的兼并收购,大型共享企业的规模优势更加明显。

普遍认为中国的共享经济发展较国外晚3 年左右,在2015年后发展迅速。滴滴、快的专车在2014年开始在部分城市公测,2015年开始迅速铺张,通过补贴等方式以惊人的速度占领市场,又在同年合并,随后收购uber中国,使得网约车成为中国人日常出行的选择。随后,2016年起,共享单车又在中国如火如荼。以ofo为例,2016年9月其总订单突破一千万订单,日订单突破40万单。到2017年10月。ofo小黄车宣布日订单突破3200万。相比2016年同期,ofo 日订单量增长远超31倍。除去出行方面,有关共享空间、共享资金、共享医疗健康、共享知识教育等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也迅速崛起。

图2 我国2016年分享经济重点领域市场交易额增长率

在全球共享经济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共享经济也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拥护和支持。据调查显示,全球已有28% 的人口参与到共享经济当中。美国《分享经济的现状和未来》报告中提到,72% 的美国人曾不同程度使用过在线分享服务。《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中提到,2016 年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 亿人。据估算中国共享经济规模到2018 年将达到75130 亿元。并且,市场的热捧也是共享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互联网行业投融资相对趋冷的大环境不同,分享经济企业的融资规模继续保持大幅扩张。

图3 我国2016年分享经济重点领域融资规模

2016 年分享经济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 同比增长130%。其中,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知识技能领域分享经济的融资规模分别为700、325、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110%、173%。

四、对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共享经济模式使得物品的使用权和拥有权分离,其出发点更加强调使用权。任何商品都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多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短期内的使用价值。而在传统经济思路下,拥有使用价值必须拥有所有权,这大幅度的降低了耐用品的利用率。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打破了个人专属的传统。一方面满足了社会成员使用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了物品的使用价值,在这一新的商业模式下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消耗少、污染少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一)共享经济促进绿色生产

共享经济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绿色生产,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

首先,共享经济模式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从生产设备消耗角度来看,共享模式下企业可以租赁部分利用率不高的设备保证生产过程的持续,也可以存在以出租此类设备为主营项目的新型企业。闲置生产设备与闲置生产能力的共享将是未来工业企业运行的重要模式,成为产业绿色生产的新方式,并发展成一种新的化解过剩产能、优化生产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

其次,共享经济模式促进生产过程中碳排放强度。目前,中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四分之一,超过美国排放量的50%。全球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所占的比重达60%以上,中国人均排放量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中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但如果不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很难从根本上降低碳排放。而共享经济模式充分发挥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减少了社会整体对商品的需求量,在减少物质生产的同时不降低社会效率。碳排放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也减少了碳排放,提高了环境效益。

(二)共享经济促进绿色消费

在共享经济的模式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由强调产品的“拥有”转变为“使用”,消费者只需要花费少量的金钱购买产品中的一部分使用权既可以满足自身需求并带来效用的增加。传统上,人们关于车辆、房屋等固定资产只是财富本身的财富观也逐渐改变。发展的新趋势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规模化扩张和建设,而是对现有存量资产的深度挖掘和再利用。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推广和深入人心,由“购买”为主到“租用”为主。在这种消费模式下,租房、租车等共享商业模式渐渐兴起。一方面变相提高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供给结构,扩大了供给来源、增加消费范围。

共享经济代表着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人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对解决好目前的生态问题尤为重要。共享经济倡导大家尽可能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网约车的出现后,拼车常态化,这使得许多私家车能得到充分利用,既解决了出行问题,又促进了节能减排,缓解城市高峰交通运营压力;共享单车的普及解决了人们最后几公里问题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在能够使用单车的情况下减少了汽车使用。随着共享领域的扩大,人们在公共物品、人力资源、技术装备、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分享,既减少了为迎合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可能带来污染的不必要生产,又使得人与人直接通过分享行为获得了更多交流。

五、分析结论与启示

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物,却也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人类对于良好生活环境的速求日益尖锐,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如何改变现有经济结构,打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难题,共享经济作为一个创新经济形式是一个可取的途径。共享经济蕴含着生态性,在以共享为手段的经济模式下,不仅可以使得社会生产更趋于环保,也使得社会消费趋于节能,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能够成为助推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不过也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近年来共享经济领域也出现了无序竞争、垄断加剧、消费者权益难以维护、公众隐私受到侵犯等负的外部性问题,在发展共享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肯定其对绿色发展的推动力,但也应当在推动共享经济的过程中解决好其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参考文献

[1]Felson M, Spaeth J 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78, 21(4):23. [2]Botsman R, Rogers R. What's mine is yours : how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is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J]. Harper Collins, 2010.

[3]国际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中国分享

经济发展报告2016 [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cb7870674.html,/News/250/6010.htm

[4]国际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中国分享

经济发展报告2017 [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cb7870674.html,/News/250/7737.htm

[5]胡鞍钢, 周绍杰. 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 中国人口·资

源与环境, 2014, 24(1):14-20.

[6]杨林. 共享经济背景下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思考[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 2017(6).

[7]宋逸群, 王玉海. 共享经济的缘起、界定与影响[J]. 教学与研究, 2016,

V50(9):4-9.

[8]李源, 李容, 龚萍,等. 共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治理研究——基于机构调

查报告和行业实例分析视角[J]. 西南金融, 2017(9):57-62.

《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罗宾.蔡斯(robin chase)女士的《共享经济:重构未 来商业新模式》,为我们理解共享发展理念,带来许多前沿 性的启发。蔡斯女士被称为共享经济鼻祖,是Zipcar 等共享公司的创始人,参与大量政策咨询,是《时代周 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共享经济》是一本 介绍“人人共享模式”的书。蔡斯女士将自己创办共享经济企业的经历与自己多年来对于这种新经济形式的研究结合 在一起,写作了本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 炼出人人共享模式的三大基础:过剩产能,共享平台,人 人参与。各用一章介绍这三个方面,最后用一章概括了人 人共享模式的影响。第二部分,分别讨论了人人共享模式 相关的商业运作、政策规制和企业变革。第三部分,讨论 了人人共享模式的融资问题与环境问题。《共享经 济》在以下几个主题上的创新,对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具有 启发性:1、如何正确看待共享与公有、私有的关系:树立“使用而非拥有”的新理念共享是指“使用而非拥有”,这 是所有共享经济主张中共有的内核。这里的共享特指转移 使用权(access),但不转移支配权(ownership),拥有者 与使用者按一定合约共同分享剩余。Ownership被多数人习 惯地称为所有权。实际上,当所有权是指产权(property

right)时,Ownership仅仅是指所有权中的支配权,与之相 对还有使用权。例如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就把所有权 区分为支配权与使用权。蔡斯女士将这种产权区分归结为 “拥有资产”与“租借资产”(租就是使用费)的区分。这里的共享,与公有私有不在一个层面之上。公有与私有, 指的都是ownership。无论公有还是私有,并不影响使用权 是否转移。例如,中国农村改革中,土地的支配权归国 家、集体,但使用权可以转移给农民。农民对土地就是“使 用而非拥有”。可见“使用而非拥有”非公非私,既可以公有私用,也可以私有公用。对互联网来说,它主要表现为平 台拥有,大众使用。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以互联网形式实行“使用而非拥有”,突出优势在于蔡斯女士说的“让分享变得更容易”,具体到Zipcar案例上,“使8个1小时租赁和一个8小时租赁所需的成本相同”。共享 模式在互联网实践中往往指产品免费(不售卖),而服务收 费(即按“使用”收费)。针对生活资料时,共享经济指协同 消费;针对生产资料时,共享经济指协同经济(即蔡斯所 称Collaborative Economy)。协同经济不按拥有分成,而按 使用分成。互联网特殊在,可以进一步按使用效果分成。 例如,苹果商城模式实行三七分成,APP使用苹果的生产 资料免费,APP向最终用户收费;只有APP使用有效果 时,苹果才与APP们分成,从而间接向最终用户收费。以

2016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2016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如何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核心观点 新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的灵魂 ●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点是共同利益和整体利益,是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共赢。这样一个发展理念,真正树立起来,是革命性的,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将会形成中国特有的发展文化,长期影响国人的价值观和是非标准;五大发展理念将催生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创新发展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就有着统领发展全局的意义。创新发展,包括着发展本身的创新、改革方式的创新、宏观调控的创新,意味着动力机制的转换。 ●协调发展新理念,强调的是全局下和整体中多方面、各层次、全方位的动态平衡和结构优化;同时,必须着眼于整体实力的提升,包括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战略机遇、叠加矛盾、风险隐患和严峻挑战后,郑重宣示:我们要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同时,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

新的发展理念,是五中全会赋予“十三五”的灵魂。 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号召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理念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内嵌指南针,共同的事业需要共同的理念 所谓理念,我认为有两层内涵:其一,是理想+信念;其二,是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础上、有理论依据和学理支持的正确观念。两个层次内涵的理念可以各自独立使用,但发展理念必须是两层内涵的有机统一。 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理念,在两层内涵上都有明确的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及很多具体目标的表述,就是第一层“理想+信念”发展理念的内涵。正是从这个内涵出发,提出了第二层内涵更为丰富具体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我们必须从两层内涵的统一来认识和把握新的发展理念。 五中全会之所以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又特别强调这是一场深刻变革,我认为主要源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导读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对分享经济下的概念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和内涵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1987年,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分享消费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济活动。雷切尔·波茨曼、鲁斯·罗杰斯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享消费的观点,指出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需求获得满足。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把共享经济的含义归为三部分:产能过剩(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共享经济鼓励物品的所有权者与目标使用者基于共享平台,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互信的方式交流、生活。

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包含共享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三个必须主体。 1.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把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位置应用大数据基本算法等精准实时对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平台本身对共享的物品与服务没有所有权,未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成本支出,提供的仅仅是必须的服务与法定的监管,属于轻资产运营,收入来自交易的抽成。 2.供给方 供给方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只要拥有闲置可用的资源,并且愿意为获取一定收益而暂时性转移产品使用权或服务,供给方的本质是在获取额外收益的同时而不自觉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需求方 需求方是愿意付出一定的经济报酬而获取物品的使用权或接受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下,每个有需求的个体或组织均可成为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方,无须拥有产品所有权而获取产品和服务需求。 在互联网经济下,共享经济完美地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供给因能提供“私人订制”的解决方案而提高了产品与服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 目录报告摘要......................................................................................................1 上篇总报告 (5) 一、2019 发展概况 (5) (一)市场交易规模增速大幅放缓 (6) (二)稳就业作用初步显现 (8) (三)共享经济成为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9) (四)直接融资较上年下降52% (11) (五)聚合模式等新模式备受关注 (13) (六)共享平台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 (15) (七)平台经营理念和行为更加理性 (16) (八)智能化应用进程不断加速 (17) (九)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9) (十)规范发展的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 (20)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共享经济的影响 (23) (一)短期影响:有“冲击”也有“刺激” (24) (二)长期影响:“危”中藏“机” (26) 三、存在的问题 (29) (一)疫情冲击下平台企业经营压力巨大 (29) (二)地方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较为突出 (30) (三)《电子商务法》落地实施尚缺乏细则支撑 (31) (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亟待加强 (32) (五)可共享资源开放力度不足 (33) 四、发展趋势 (34) (一)共享经济将很快走出疫情冲击并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34) (二)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洗牌加速 (35)

(三)未来几年平台企业上市步伐有望加速 (36) (四)资源开放和平台赋能成为共享制造的重要支撑 (37) (五)区块链技术应用成为新热点 (38) (六)“互联网+监管”和基于信用的差异化监管进一步加强 (38) 下篇典型案例 (40) 一、滴滴出行:迈向技术与安全双轮驱动新阶段 (40) 二、小猪短租:发力自营业务加快智能化应用 (42) 三、Airbnb 爱彼迎:持续提升品质服务与文化体验 (43) 四、途家: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发力品质化服务 (44) 五、美团:全力打造综合性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 (45) 六、WiFi 万能钥匙:以技术自主创新保障连接安全 (47) 七、满帮集团:优化增值服务探索模式创新 (48) 八、好活平台:积极探索灵活用工新模式 (50) 致谢 (52)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每日一题第06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①是国家在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②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③做到了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有利于转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C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年10月29日在北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这五大理念深刻总结了中国实践的宝贵经验,充分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新特点,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发展: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推进创新发展的三条路径: ——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拓展发展新空间,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 ——构建发展新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补上生态环保短板,是未来五年中国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会的部署既提出了实现绿色发展的新目标,也指明了行动路线图,向世界做出坚持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 开放发展: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 全会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对外开放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对外开放迈向更高层次。 全会提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 共享发展: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公报明确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把这个理念放在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建议里,并摆在重要位置,体

关于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考

关于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考 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中央提出了指导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共享”作为经济手段,"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根本立足点,共享模式可以有效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本文基于我国近两年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从消费和生产的角度,对共享经济这一新型商业模式如何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进行思考。 关键词:共享经济;绿色发展;商业模式 一、引言 近几年,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等领域,以共享闲置资源为核心理念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逐步渗透和改变着社会大众既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尽管不长,但从uber、Airbnb到共享单车、共享衣橱,在短时间内这一概念早已家喻户晓。以共享单车为例,2017年全球X 围内共享单车领域企业共有149家,该领域目前在全球X围内已吸引众多资金,其中,我国本土企业ofo小黄车已完成E轮融资,总金额近80亿元人民币,摩拜单车也已完成E轮融资,总金额达48亿元人民币。 目前的共享经济业态主要通过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运营模式创新,努力减少社会资源配置过程的中间环节损耗,降低了寻找、发现、交易、使用社会闲置资源的成本,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从理论上看,共享经济有利于改善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可以作为受资源约束较为严重的城市提高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向。 绿色发展是中国在面临增长和环境双重制约下,所提出的具有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共同特征的新理念和新战略,本身所强调的是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强调对自然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考模式,而且是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新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本身就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一种现实呈现,其在消费、生产等方面对经济运行模式进行的改造和融合,对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共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35金融观察与经济视野 共享经济是在网络时代下诞生的新型经济模式,引发了新一轮商 业革命,提高了各类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 享雨伞、共享汽车出现,带动了IT 软硬件、信息终端等产业发展, 缔造出全新的企业运营、消费和生产模式。根浴PwC 的预测显示,到 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规模将会达到3350亿美元,我国的共享经济 规模将会达到世界首位,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一、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 关于共享经济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至2016年,在2016年3月,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共享经济”字眼,强调提升社会资源利 用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对于共享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提供了 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经历了2017年共享经济的洗牌潮后,2018年, 共享经济继续迅速发展,涉及领域包括金融、交通、医疗、生活服务、 知识技能等产业,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 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从发 展现状来看,共享经济已经从开始的房屋住宿、交通出行渗透至了物 流、餐饮、金融、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多个细分市场,并朝着能 源、农业、城市建设等传统领域中扩展。共享经济的产业、市场规模 均逐步扩大,根据2010年的数据来看,共享经济企业数量仅有十余家, 市场规模也仅有千万余元,在2015年,这一数据直线上升,市场规 模突破了百亿,各个行业发展规模均得到显著扩大,尤其是交通出行 业,滴滴平台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交通出行共享平台。同时,共 享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就业率,在共享经济支持下,就业方式变得更 加自主、灵活,每个人只要有资源、有时间,均可以参与,如在闲暇 时间通过滴滴平台成为专车司机,参与众包物流等,都能带来额外收 入。 二、共享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信用体系有待健全 在社会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下,社会失信问题得到了进 一步改善,但是相较而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违背诚信问 题依然存在。在共享经济的发展中,“诚信”是一个关键,只够有完 善的信用保障体系,才能满足共享经济的发展需求。在个人诚信体系 上,发达国家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如,在美国,制定了包括品德、能 力、资本、条件、担保品、稳定性在内的5C1S 标准体系,为Airbnb 与Uber 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支持。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社会信 用水平不高,以共享单车为例,少数用户将单车据为己有、恶意破坏、 涂改二维码在,更有甚者,利用二维码实施诈骗行为,严重影响共享 经济的发展。 (二)监管机制急需完善 共享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与之相关的法律还不完善,政府的监 督力度不够,会给消费者造成隐患问题,这一新型经济模式的准入门 槛低,行业细则也不明确,导致事故频发。以共享单车为例,其发展摘要: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运行模式,以其新颖的商业模式,在其细分市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共享经济也暴露出新的问题。本文针对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共享经济;现状;问题;对策 共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刘亚威 (身份证号:30105199005170912) 初衷是为了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但是大量用户将单车随意停放,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城市秩序,加上监管不到位,也出现“儿童骑共享单车死亡”、“骑共享单车发生车祸致重伤”等事故。除此之外,网络监管不当也会造成问题,如APP 中存在的漏洞可能会导致用户财产遭到损失、信息泄露等。三、共享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一)完善现有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互联网+时代,共享企业掌握着大量用户隐私,包括支付账号、身份证号码、姓名、电话等,企业需要履行自身责任,严格遵照国家规定,做好事前预防工作,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更新现有技术,做好数据文件的监控和管理工作,严格规范信息使用权限,严禁侵害用户的权益。同时,完善现有的信用系统,对于失信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为个体建立信用方案,借鉴美国的措施,将品德、能力、资本、条件、担保品、稳定性等纳入信用体系中,制定奖惩措施,在整个社会中营造出诚信的风气。(二)制定针对性的法律制度针对共享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法律层面进行监管,打破立法思维,为共享企业提供生存空间,根据其发展中的问题和消费者的反馈进行科学指引,完善监管体系,制定法律制度。对于网络信息平台的运营,也要做到全程监管,加强对用户数据、网络安全监管,并做好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大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引导人们安全用网、文明上网,从法律、道德上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成立共享经济行业协会通过共享经济行业协会,能够为共享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交流提供平台支持,并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的应用来做好产品管理工作,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针对侵害用户权益等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并规范企业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在退出运营前,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预先公示,保证用户的合法权益。在发生纠纷时,由行业协会介入,杜绝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负面影响,促进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四、结语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产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服务,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然而,共享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在其发展进程中,也遇到了不和谐的音符,对于共享经济,要用包容心态对待,并从法律、监管、信用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制约。参考文献:[1]张一弛. 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困境与法律规制[J]. 金融经济,2019年08期[2]郭希雅,马淑娇. 共享汽车的发展逻辑:现在与未来[J]. 改革与开放,2019年06期[3]苏妍羽. 试论经济新常态下共享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商业故事,2018年17期

以“共享”理念驱动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及其发展趋势

以“共享”理念驱动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 ——“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洪志生薛澜周源《光明日报》(2016年05月11日10版) 一、国内共享经济模式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状况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推动包括共享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社交网络生态的日益成熟,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又称分享经济)这一全新的商业潮流已初露端倪,众多的共享网站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已广泛渗入了从消费到生产的各类产业,有力地推进了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为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充分应用共享模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1.互联网+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是共享发育的基础 我国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将包括移动互联网和社会网络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高端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新兴软件等产业方向。“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信息网络技术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持续保持突出地位。互联网+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需要考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其带来的特殊商业环境的变化。总体上来说,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需要立足“三个端口两个转换”——即两信息端口(人和物)、两信息转换平台(价值和信息)和一个分布式价值创造端口。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讯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人们通过使用无线智能终端(手机、PDA、平板电脑、车载GPS、智能手表等),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并处理信息需求,这是人的信息输入的重要端口。物联网是指通过智能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融合技术,按约定的协议,将某一单位(区域内或行业内)的物品进行信息编码并输入全域互联网系统,从而实现各相关物品的信息链接和融通,是物的信息的重要输入端口,与云计算平台相互链接。3D打印是通过SAT和制造技术的融合,将设计好的物体转化为三维设计图,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打印真实物体,也称为增材制造。

关于共享经济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共享经济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 告 报告人:张治鑫 调查方式:网上问卷 调查时间:2017.08.22-2017.08.26 调查对象:大学生群体 整理报告时间:2017.08.27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能力的提升,共享经济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均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尽管仍有人对共享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质疑,但总体发展较好,是人类的进步。

关键词:共享经济、互联网+ 1.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正在兴起。类似于众筹,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的需求,跟其他消费者一同订购旅馆、汽车、飞机、船舶等,以较低的价格成本满足自己的需求。与此同时出租者可以利用闲置的产品赚取额外的费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共享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将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联系起来,实现直接交换、资源共享。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看,共享经济都表现出了鲜活的生命力,但是有人却对共享经济的未来充满了质疑,共享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吗? 2.共享经济内涵及其争议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共享经济现象却是在最近几年流

行的。据调查统计,当今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共享单车,大概有一半的人听说过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闲鱼等共享产品,只有26.92%听说过Uber。共享经济主要特点是,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经济牵扯到三大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在讨论共享经济的内涵与现状时,有必要对共享经济的广义与狭义概念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从狭义来看,共享经济是以获得一定报酬为目的,陌生人之间物品使用权暂时性转移的商业模式。随着共享经济内涵的不断扩展,广义的共享经济模式已经涉及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对闲置的物品进行租赁、二手转让等经济模式,同时共享经济模式也包括对闲置资产、技能、服务进行共享的协同生活方式。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型租赁经济模式,往往被视为广义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共性经济的主要领域 共享经济的主要领域包括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知识技能、生活服务、医疗服务、共享金融、二手交易等。具体来看,出行

共享经济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它的发展更需诚信环境

要说最近比较火的概念,“共享”毫无疑问成为当下时髦的火热词了,你还不知道“共享”?只能说明你out了。从目前来看,共享经济正在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新的经济形态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从共享住宿到共享雨伞,从共享睡眠舱到共享猫咪……各种各样的“共享模式”铺天盖地而来。 “共享”概念,早已有之 说到“共享经济”的共享概念,其实早已有之。传统租赁服务,邻里之间互借东西,古代的私塾老师等等,这都是一种形式的共享。现代社会的公交车、图书馆、休闲娱乐场所等,也是一种共享经济。可以说,共享经济一直在我们身边,但这只是传统意义上比较狭窄的概念。在现代互联网经济时代,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共享单车的出现让“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火,因为它切实的解决了大家的“最后一公里”的痛点,既能利己又能利他,借助科技的发展,“共享”自然能快速爆发。 企业应挖掘自身的可共享资源 共享经济的创新就是将社会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起来,进行整合再分配,让消费者以更便捷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到这些资源。共享经济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对传统企业进行了新一轮的洗牌,但同时也带动了企业的转型和重塑。 对于传统企业本身,最大的可共享资源就是消费者大数据,要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就是通过打通企业及其产品所连接的消费者大数据,从而建立起来连接关系。 借势“共享经济”,基于第三方平台实现营销模式的变革

共享经济的发展尤其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共享经济”风口的到来,对企业而言,可以低成本的快速获取更多的用户,企业享受到的“共享经济”模式带来的红利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企业要做的就是发挥自身的优势,把共享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目前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营销成本投入过大,用户却并未增加。那用户增量从何而来?其实企业的每一个产品或者服务,都是可以带来增量的可共享资源。 企业又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产品和服务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快速被“共享”出去?那就要借助第三方平台来实现营销模式的变革。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酵,移动社交媒体的发展,市场上也出现了相应的移动营销平台。最近小编了解到比较火热的基于社交网络资源的移动营销平台你我推,就是顺应共享经济发展而来。企业把产品和服务发布到你我推移动营销平台上,然后有大量活跃的社交用户把企业产品服务信息分享出去,这样通过裂变传播的方式使得企业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实现精准营销推广。 “共享经济”要健康的发展更需要的是诚信环境 随着共享的逐渐发展,难免会出现跟风者因饥不择食而被噎死的“非理性”现象,从创业的角度来看,共享领域势必会倒下一大片,从社会成本来讲,共享的资源也未必会“经济”。 共享的兴起,也投射出了这样一种形态:人们对于物品越来越没有占有欲,而只要使用权。这也是未来社会气质的一种展现,但是,这样的时代气质的最终形成,恐怕还需要一些时日。因为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共享的实行并不是很乐观。共享单车上私锁,共享出去的雨伞所剩无几,共享短租破坏居住环境……这样的现象时常会见到,不管是共享单车也好,共享短租也罢,其实“共享”更需要的是良好的诚信环境。

我国共享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共享经济产业发展态势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共享经济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共享经济上属于基本起步阶段,部分细分行业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从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行业发展可以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从中外共享经济发展对比来看,共享经济在国外发展起步比国内早,目前发展比国内相对更加成熟。从Uber、Airbnb 为代表国外共享经济近期的发展和增长速度来看,当前国外在租车、房屋共享等细分领域已进入高速成长期。然而,我国共享经济从发展形态、用户习惯、平台建设、供需双方认知等方面,目前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市场进一步培育,其中租车、停车、房屋短租等领域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 图表中国共享经济行业生命周期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共享经济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国内分享经济发展迅速,平台企业快速成长。根据速途研究院数据,2012年在线短租市场起步时市场规模仅有1.4亿元,2014年达到38亿元,2015年超过100亿元,环比增长163%。在医疗分享领域,名医主刀自2015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年10月上线后的几个多月内就开展了数千台手术,业务量月均增速40%以上。在网贷领域,行业发展还处在高速增长期,领先企业仍然保持100%以上的增长。搜易贷成立于2014年9月,在2015年实现营收65亿元。京东产品众筹于2014年7月上线,截至2015年12月,京东产品众筹总筹资额已突破13亿元,其中百万级项目超200个,千万级项目已有20个。分享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传统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分享经济各领域代表性企业的参与人数快速增加。截至2015年底,接入滴滴出行平台的司机数已超过1400万人,注册用户数达2.5亿人。成立于2015年5月的京东众包,半年多时间内就发展注册快递员超过50万人,其中参与过快递业务的就有20万人。到2015年底,猪八戒网注册用户数达1300万人。2015年约有7200万人次参与过众筹活动,使用过O2O 类本地生活服务的用户数量超过3亿人。 图表 2010-2015年中国典型分享经济初创企业数量及新增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

浅谈“发展分享经济”的重大意义

浅谈“发展分享经济”的重大意义 3 浅谈“发展分享经济”的重大意义 发展分享经济集中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 第一,创新是分享经济的根本动力。 当前分享经济的领头羊滴滴快的、优步和空中民宿等公司搭建的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能精确地动态匹配闲置资源的供需双方,实现闲置资源使用权交易。上述模式,为住宿、出行等传统行业存在已久的供求难题提出解决方案,打破了传统规则。本质上则是源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现在分享经济仅仅是开始,在人类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以创新为基本动力的分享经济必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更大发展。 第二,绿色是分享经济的重要特征。 分享经济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少投入和节约成本,实现消费模式从“扔掉型”转变为“再利用型”,通过社会存量资产调整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合理分配和资源及商品最大程度的利用。从全社会看,分享经济增加了有效供给,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将有效推动绿色发展。分享经济通过物尽其用,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当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匮乏,分

享经济无疑对节约资源能源、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协调是分享经济的内在要求。 分享经济强调人人参与,互联网平台打破了地域、城乡、国别、性别等限制,对参与人平等开放。不管你身处富裕的沿海地区,还是在沿边落后地区,只要有条件接入互联网,分享平台对所有符合规则的人是平等的。互联网的公平接入特性使得分享经济能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就业和提供商品及服务的门槛降低了,边远和落后地区也能有同样的机会参与,减少了机会不平等,能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分享经济更是减少了区域间的不均衡现象。 第四,开放是分享经济的基本理念。 惟有开放,分享经济才更加具有生命力。互联网、智能终端和物联网的发展使得任何人和物都具备了互联的条件。对任何一个有能力和想参与的人开放,形成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就会越低,消费者就会拥有更多选择,社会整体福利提升。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开放度大大提升,通过开放不断降低成本,持续创新,促进快速增长。 第五,共享是分享经济的落脚点。 分享经济使所有参与人共享财富,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分享的目标。美国有关机构调查显示,在美国多数城市,空中民宿上的公寓价格要比一般酒店便宜21%左右,消费者乐意从海量的个人租

创新、协调

坚持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把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和关键,体现了我们党统揽全局抓关键、与时俱进促发展的广阔视野,对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创新发展体现了当今世界潮流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看,当今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创新格局同步调整,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和重塑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国纷纷推出新的国家创新战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努力巩固和强化创新领导地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加快向创新发展阶段迈进,积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创新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内涵。发展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懈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永恒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涵。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坚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提出了有关创新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在创新引领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立足发展新要求提出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从创新的范围看,由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和经济学范畴中的创新,扩展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将创新贯穿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看,创新发展是首要的基本理念,对实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从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看,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与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创新发展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思路。坚持创新发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

共享经济现状及存在问题

E-Commerce Letters 电子商务评论, 2018, 7(3), 25-31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b7870674.html,/journal/ec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b7870674.html,/10.12677/ecl.2018.73004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Shared Economy Yuqi Zeng, Jiawen Gu, Wenyi Qian, Shenkai Wu, Jiacheng Zhu 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hanghai Received: Jul. 21st, 2018; accepted: Aug. 3rd, 2018; published: Aug. 10th, 2018 Abstract The shared economy is a new economic model, which aims at sharing resources that are unused or newly created, playing a synergistic effect, renting resources to get rewards, and sharing this eco-nomic bonus. A large part of China’s shared economy is dominated by enterprises, such as the bi-cycle short rental platform ofo and the shared mobile power all over the mall.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enterprises should shoulder more responsibilities. But according to our investig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excessive release of the single car, the unused charging treasure, and so on. This mode of sharing the economy is very harmful to our society and is a waste of resources. It is obviously a violation of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shared econom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sharing mod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rob-lems of the shared econom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latform operators and the solution. After the analysis, suggestions of improvement will be given by drawing on the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 Shared Economy, Sharing Platform, Waste of Resource 共享经济现状及存在问题 曾雨琪,顾佳雯,钱雯怡,吴沈恺,朱嘉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 收稿日期:2018年7月21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3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10日 摘要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其目的是分享资源闲置的或是新创造出的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将资

2020-2021年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 目录 报告摘要 (1) 上篇总报告 (5) 一、2019 发展概况 (5) (一)市场交易规模增速大幅放缓 (6) (二)稳就业作用初步显现 (8) (三)共享经济成为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9) (四)直接融资较上年下降52% (11) (五)聚合模式等新模式备受关注 (13) (六)共享平台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 (15) (七)平台经营理念和行为更加理性 (16) (八)智能化应用进程不断加速 (17) (九)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9) (十)规范发展的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 (20)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共享经济的影响 (23) (一)短期影响:有“冲击”也有“刺激” (24) (二)长期影响:“危”中藏“机” (26) 三、存在的问题 (29) (一)疫情冲击下平台企业经营压力巨大 (29) (二)地方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较为突出 (30) (三)《电子商务法》落地实施尚缺乏细则支撑 (31) (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亟待加强 (32) (五)可共享资源开放力度不足 (33) 四、发展趋势 (34) (一)共享经济将很快走出疫情冲击并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34)

(二)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洗牌加速 (35)

(三)未来几年平台企业上市步伐有望加速 (36) (四)资源开放和平台赋能成为共享制造的重要支撑 (37) (五)区块链技术应用成为新热点 (38) (六)“互联网+监管”和基于信用的差异化监管进一步加强 (38) 下篇典型案例 (40) 一、滴滴出行:迈向技术与安全双轮驱动新阶段 (40) 二、小猪短租:发力自营业务加快智能化应用 (42) 三、Airbnb 爱彼迎:持续提升品质服务与文化体验 (43) 四、途家: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发力品质化服务 (44) 五、美团:全力打造综合性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 (45) 六、WiFi 万能钥匙:以技术自主创新保障连接安全 (47) 七、满帮集团:优化增值服务探索模式创新 (48) 八、好活平台:积极探索灵活用工新模式 (50) 致谢 (52)

绿色创新2

2.1理论基础 2.1.1绿色创新理论 绿色创新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绿色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说只要具备了创新的新颖性、价值性特征,且能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就可以归为绿色创新。绿色创新也常被称为“生态创新”、“环境创新”、和“可持续创新”等, 如Bernauer等(2006)就把绿色创新等同于环境创新、生态创新。戴鸿轶和柳卸林(2009)对国内外与绿色创新相关概念的使用情况梳理表明,绿色创新概念的使用频次远远高于其他近似概念。但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绿色创新的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一个能够被大众所理解并被广为接受的绿色创新定义。 Fussier和James(1996)在其所著的《驱动绿色创新》一书中最先提出绿色创新一词,将其定义为“那些不仅仅能够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价值,同时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的新产品和新工艺”。Driessen等(2013)认为,作为一种务实的定义,绿色创新(绿色产品) 不应该以降低环境负担,而应该以产生显著的环境效益为目标。Chen等(2006)将绿色创新定义为等同于绿色产品或绿色过程相关的硬件或软件创新,包括那些涉及节能、防治污染、废物回收利用、绿色产品设计和企业环境管理技术等。Schiederig等(2012)归纳了不同绿色创新概念所涵盖并有所不同的6项指标: ①创新对象: 包括产品、过程、服务、方法等; ②市场定位:满足需求/市场竞争; ③环境效益: 减少负面影响; ④作用阶段: 必须考虑整个生命周期; ⑤创新动机:旨在减少经济或生态影响;⑥创新的层次:设置公司或企业层面的创新或绿色标准,他们认为目前关于绿色创新定义的涵盖范围都是这6项指标的一个子集。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使用“绿色创新”的概念,并从21世纪初起逐渐占据主流。国内的“绿色创新”更多指的是一种广义的创新,这种创新活动超出了单纯的环境技术的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也包括了与此相关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刘薇(2012)对国内外绿色创新的发展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将绿色创新概括为“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度创新与绿色文化创新”,认为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创新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绿色创新也涉及相关的制度与管理创新。冯志军(2013)认为绿色创新是指在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都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使得创新向着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依赖,改善环境和生态质量,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重目标。张钢和张小军(2013)系统地综述了绿色创新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通过对相关学者的大量研究整理,归纳出绿色创新的3种定义:第一种定义把绿色创新看作是旨在减少对环境不利影响的创新;第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