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时练习题12
平凉十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平凉十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中期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命题人:杨天英审核人:曹胜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中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市2.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3.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⑤半地穴式房屋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4.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学会了建造房屋 B自然环境的改善C原始农业的发展 D人工取火的实现5.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是A.山顶洞人B.大汶口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A.蚩尤B.舜C.黄帝D.炎帝7.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发展经济B.勤政爱民 C.重视教育 D.增强军事力量8.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D.郡县制9. 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了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 )A .四羊方尊B .青铜立人C .人面鱼纹盆D .司母戊鼎 10.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错误的有( ) A .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B .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强 C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D .阻碍了社会发展1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
2016-2017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含解析)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宋人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千百年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由此可推知苏格拉底和孔子、朱熹、王阳明思想的相通之处在于探讨()A.人类的普遍道德标准问题 B.抽象意义上的哲学理论问题C.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问题 D.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2.11.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其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
这一论断与下列哪一思想主张相似( )A.道法自然 B.法天而治C.心外无理 D.理生万物3.《春秋繁露》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
”这一学说()A.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B.重视探求自然规律C.旨在维护封建君主统治D.蕴涵朴素的唯物论4.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
”该思潮属于()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5.某学者认为”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下列属于黄宗羲的思想并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工商皆本 B.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C.经世致用 D.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6.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
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7.《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
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练习题(答案版)

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C )A.秦朝、隋朝B.秦朝、唐朝C.秦朝、明朝D.秦朝、宋朝2、2013年4月,电视剧《抗倭奇侠》在武夷山盛大开机。
该剧内容取材于( C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3、以下朝代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①秦朝②汉朝③唐朝④明朝⑤元朝⑥清朝⑦宋朝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⑦④⑤⑥C.①②③⑦⑤④⑥D.⑦①②③④⑤⑥4、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
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D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5、“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这里“执政之府”是( D )A.市舶司 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6、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
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B)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C.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7、元明两朝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 A )A.松江B.杭州C.湖州D.魏塘8、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演讲题目是( A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9、“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戚继光的名言。
据此,我们应主要学习他的( D )A.忠君思想 B.拒官态度 C.军事才能 D.爱国精神10、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D )A.盛京将军B.伊犁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D.驻藏大臣11、清朝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是( D )A.开始废除宰相制度B.设立特务机构“厂卫”C.八股取士D.中央设立军机处12、李二是明代的读书人,他寒窗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必读的书目有( D )A.《史记》 B.唐诗 C.宋词 D.四书五经13、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C )A.平定大小金川叛乱B.设置驻藏大臣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实行改土归流14、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够有力证明的是( B )①唐朝时在西藏设置都督府②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③清朝时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15、乾隆帝时,只允许一处为通商口岸( B )A、香港B、广州C、澳门D、台湾16、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D )A.社会秩序动荡B.边疆防御巩固C.军政实现合一D.皇权高度膨胀17、“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追击,战胜严寒酷暑和疾病等重重困难,历时八个月,行程万余里,终于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

7年级下册练习题太原市2003~2004学年七年级第四次测评1.因统一蒙古而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是A.铁木真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3.《资治通鉴>是一部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4.其绘画被当时人称颂为“神品”的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A.颜真卿 B.柳宗元 C.赵孟頫 D.张择端5.明朝的建立者是A.李世民. B.赵匡胤 C.朱元璋D.皇太极6.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刺和红海沿岸7.1553年欧洲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是A.西班牙殖民者 B.葡萄牙殖民者 c.荷兰殖民者 D.英国殖民者8.军机处创设于A.顺治帝时期 B.康熙帝时期 C.雍正帝时期: D.乾隆帝时期9.中俄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10.代表清朝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l 1。
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予A.南宋时期 B.元朝中期以后 C.明朝中期以后 D.清朝中期以后1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
《水经注》和《农政全书》C.《缀术》和《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13.其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并笼罩中国书坛近一个世纪的明代大书法家是A.王羲之 B.顾恺之 C.董其昌 D.颜真卿1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1 5.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A.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B.西起鸭绿江、东至嘉峪关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东起临洮、西到辽东太原市2004~2005学年七年级第四次测评1.13世纪初,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的人物是A.铁木真B.忽必烈C.文天祥D.阿骨打2.词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词人层出不穷的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3.<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其作者是A.赵孟兆页B.苏轼C.米芾(太原人)D.张择端4.下列明朝皇帝采取的措施,不利{二加强君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在中央废除承相 B.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成祖时增没东厂C.明太祖把众多的子孙封到各地做藩王 D.建文帝下令实行削藩,明成祖继续执行削藩政策5.靖难之役的双方。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2的值是()A.1 B.﹣1 C.2 D.﹣22.已知3x a﹣2是关于x的二次单项式,那么a的值为()A.4 B.5 C.6 D.73.在下列立体图形中,只要两个面就能围成的是()A.长方体B.圆柱体C.圆锥体D.球4.如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该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为()A.B.C.D.5.全球每秒钟约有14.2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把14.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42×103B.1.42×104C.1.42×105D.0.142×1066.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8cm/s,爆破员点燃后跑开的速度为5m/s,为了点火后能够跑到150m外的安全地带,导火线的长度至少是()A.22cm B.23cm C.24cm D.25cm7.已知实数x,y满足,则x﹣y等于()A.3 B.﹣3 C.1 D.﹣18.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靠左边的眼睛,用(2,2)表示靠右边的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1,0)B.(﹣1,0)C.(﹣1,1)D.(1,﹣1)9.观察下图,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平移得到的是()A.B.C.D.10.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11.已知x=2,y=﹣3是二元一次方程5x+my+2=0的解,则m的值为()A.4 B.﹣4 C.D.﹣12.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3=∠4 B.∠1=∠5 C.∠1+∠4=180° D.∠3=∠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若∠A=66°20′,则∠A的余角等于.14.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15.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16.如果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a)在.17.将方程2x﹣3y=5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是.18.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19.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是.20.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度.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1.计算:(﹣1)2014+|﹣|×(﹣5)+8.22.先化简,再求值:3a﹣[﹣2b+(4a﹣3b)],其中a=﹣1,b=2.23.解方程组:.24.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25、26各10分,27题12分,共32分)25.根据所给信息,分别求出每只小猫和小狗的价格.买一共要70元,买一共要50元.26.丁丁参加了一次智力竞赛,共回答了30道题,题目的评分标准是这样的:答对一题加5分,一题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如果在这次竞赛中丁丁的得分要超过100分,那么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题?27.为了调查市场上某品牌方便面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工作人员在超市里随机抽取了某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检验.图1和图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A、B、C、D分别代表色素含量为0.05%以下、0.05%~0.1%、0.1%~0.15%、0.15%以上,图1的条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含量分布的袋数,图2的扇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的各种含量占抽查总数的百分比.请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调查一共抽查了多少袋方便面?(2)将图1中色素含量为B的部分补充完整;(3)图2中的色素含量为D的方便面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4)若色素含量超过0.15%即为不合格产品,某超市这种品牌的方便面共有10000袋,那么其中不合格的产品有多少袋?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2的值是()A.1 B.﹣1 C.2 D.﹣2【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根据乘方运算,可得幂,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注意底数是1.2.已知3x a﹣2是关于x的二次单项式,那么a的值为()A.4 B.5 C.6 D.7【考点】单项式.【分析】单项式的次数就是所有的字母指数和,根据以上内容得出即可.【解答】解:∵3x a﹣2是关于x的二次单项式,∴a﹣2=2,解得:a=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关键熟记这些概念然后求解.3.在下列立体图形中,只要两个面就能围成的是()A.长方体B.圆柱体C.圆锥体D.球【考点】认识立体图形.【分析】根据各立体图形的构成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长方体是有六个面围成,故本选项错误;B、圆柱体是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故本选项错误;C、圆锥体是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故本选项正确;D、球是由一个曲面组成,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熟悉常见几何体的面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该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为()A.B.C.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上面看第一层左边一个,第二层中间一个,右边一个,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从上面看的到的视图是俯视图.5.全球每秒钟约有14.2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把14.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42×103B.1.42×104C.1.42×105D.0.142×106【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14.2万有6位,所以可以确定n=6﹣1=5.【解答】解:14.2万=142 000=1.42×10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6.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8cm/s,爆破员点燃后跑开的速度为5m/s,为了点火后能够跑到150m外的安全地带,导火线的长度至少是()A.22cm B.23cm C.24cm D.25cm【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分析】设至少为xcm,根据题意可得跑开时间要小于爆炸的时间,由此可列出不等式,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设导火线至少应有x厘米长,根据题意≥,解得:x≥24,∴导火线至少应有24厘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符合题意的不等关系式.7.已知实数x,y满足,则x﹣y等于()A.3 B.﹣3 C.1 D.﹣1【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y+1=0,解得x=2,y=﹣1,所以,x﹣y=2﹣(﹣1)=2+1=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非负数,平方数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0列式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靠左边的眼睛,用(2,2)表示靠右边的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1,0)B.(﹣1,0)C.(﹣1,1)D.(1,﹣1)【考点】坐标确定位置.【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左右的眼睛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嘴的位置对应的点的坐标.【解答】解:如图,嘴的位置可以表示为(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9.观察下图,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平移得到的是()A.B.C.D.【考点】利用平移设计图案.【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解答】解:A、属于旋转所得到,故错误;B、属于轴对称变换,故错误;C、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符合平移的性质,故正确;D、属于旋转所得到,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而误选.10.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根据加上窗钩,可以构成三角形的形状,故可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解答】解:构成△AOB,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1.已知x=2,y=﹣3是二元一次方程5x+my+2=0的解,则m的值为()A.4 B.﹣4 C.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分析】知道了方程的解,可以把这对数值代入方程,得到一个含有未知数m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以求出m的值.【解答】解:把x=2,y=﹣3代入二元一次方程5x+my+2=0,得10﹣3m+2=0,解得m=4.故选A.【点评】解题关键是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使原方程转化为以系数m为未知数的方程,再求解.一组数是方程的解,那么它一定满足这个方程,利用方程的解的定义可以求方程中其他字母的值.12.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3=∠4 B.∠1=∠5 C.∠1+∠4=180° D.∠3=∠5【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易知A、B都能判定AB∥CD;选项C中可得出∠1=∠5,从而判定AB∥CD;选项D中同旁内角相等,但不一定互补,所以不能判定AB∥CD.【解答】解:∠3=∠5是同旁内角相等,但不一定互补,所以不能判定AB∥CD.故选D.【点评】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若∠A=66°20′,则∠A的余角等于23°40′.【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66°20′,∴∠A的余角=90°﹣66°20′=23°40′,故答案为:23°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是解题的关键.14.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0.【考点】绝对值.【分析】首先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结合数轴找到所有满足条件的数,然后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进行计算.【解答】解:根据绝对值性质,可知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为±3,±4.所以3﹣3+4﹣4=0.【点评】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能够结合数轴找到所有满足条件的数.15.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5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余角和补角.【专题】探究型.【分析】由直角三角板的性质可知∠3=180°﹣∠1﹣9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40°,∴∠3=180°﹣∠1﹣90°=180°﹣40°﹣90°=50°,∵a∥b,∴∠2=∠3=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6.如果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a)在第三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由第二象限的坐标特点得到a<0,则点Q的横、纵坐标都为负数,然后根据第三象限的坐标特点进行判断.【解答】解:∵点P(a,2)在第二象限,∴a<0,∴点Q的横、纵坐标都为负数,∴点Q在第三象限.故答案为第三象限.【点评】题考查了坐标: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在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在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记住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17.将方程2x﹣3y=5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是y=.【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分析】要把方程2x﹣3y=5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需要把含有y的项移到等号一边,其他的项移到另一边,然后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就可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y=.【解答】解:移项得:﹣3y=5﹣2x系数化1得:y=.【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方程的基本运算技能: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18.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2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进行做题.【解答】解:∵直尺的两边平行,∴∠2=∠4=50°,又∵∠1=30°,∴∠3=∠4﹣∠1=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19.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是60%.【考点】扇形统计图.【专题】计算题.【分析】用扇形的圆心角÷360°即可.【解答】解: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是216÷360=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20.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440度.【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计算题.【分析】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可求得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即可求得内角和.【解答】解:∵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多边形的边数为360°÷36°=10,∴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2)•180°=1440°.故答案为:1440.【点评】本题需仔细分析题意,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求出边数,从而解决问题.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1.计算:(﹣1)2014+|﹣|×(﹣5)+8.【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分析】先算乘方和绝对值,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由此顺序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5)+8=1﹣1+8=8.【点评】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运算的顺序与符号的判定.22.先化简,再求值:3a﹣[﹣2b+(4a﹣3b)],其中a=﹣1,b=2.【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将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3a﹣(﹣2b+4a﹣3b)=3a+2b﹣4a+3b=﹣a+5b,当a=﹣1,b=2时,原式=﹣(﹣1)+5×2=1+10=11.【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3.解方程组:.【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观察原方程组,两个方程的y系数互为相反数,可用加减消元法求解.【解答】解:,①+②,得4x=12,解得:x=3.将x=3代入②,得9﹣2y=11,解得y=﹣1.所以方程组的解是.【点评】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考查主要突出基础性,题目一般不难,系数比较简单,主要考查方法的掌握.24.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解x﹣2>0得:x>2;解不等式2(x+1)≥3x﹣1得:x≤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3.【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正确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借助数轴.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25、26各10分,27题12分,共32分)25.根据所给信息,分别求出每只小猫和小狗的价格.买一共要70元,买一共要50元.【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图表型.【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的相等关系是“1猫+2狗=70元”和“2猫+1狗=50”,列方程组求解即可.【解答】解:设每只小猫为x元,每只小狗为y元,由题意得.解之得.答:每只小猫为10元,每只小狗为30元.【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应用题一般情况下题中要给出2个等量关系,准确地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方程组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26.丁丁参加了一次智力竞赛,共回答了30道题,题目的评分标准是这样的:答对一题加5分,一题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如果在这次竞赛中丁丁的得分要超过100分,那么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题?【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设他至少要答对x题,由于他共回答了30道题,其中答对一题加5分,一题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他这次竞赛中的得分要超过100分,由此可以列出不等式5x﹣(30﹣x)>100,解此不等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设他至少要答对x题,依题意得5x﹣(30﹣x)>100,x>,而x为整数,x>21.6.答:他至少要答对22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首先正确理解题意,然后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27.为了调查市场上某品牌方便面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工作人员在超市里随机抽取了某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检验.图1和图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A、B、C、D分别代表色素含量为0.05%以下、0.05%~0.1%、0.1%~0.15%、0.15%以上,图1的条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含量分布的袋数,图2的扇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的各种含量占抽查总数的百分比.请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调查一共抽查了多少袋方便面?(2)将图1中色素含量为B的部分补充完整;(3)图2中的色素含量为D的方便面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4)若色素含量超过0.15%即为不合格产品,某超市这种品牌的方便面共有10000袋,那么其中不合格的产品有多少袋?【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A8袋占总数的40%进行计算;(2)根据(1)中计算的总数和B占45%进行计算;(3)根据总百分比是100%进行计算;(4)根据样本估算总体,不合格产品即D的含量,结合(3)中的数据进行计算.【解答】解:(1)8÷40%=20(袋);(2)20×45%=9(袋),即(3)1﹣10%﹣40%﹣45%=5%;(4)10000×5%=500(袋),即10000袋中不合格的产品有500袋.【点评】此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反映各部分的具体数目.注意: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版)

无为县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中小学学习质量评价·八年级历史试卷·同学们,历史已经伴你学完了全册书的知识,那些智慧的积淀,文明的灿烂,已经不知不觉融入你的生命.在这里,让我们杨起风帆,重新遨游广博深邃的历史海洋,相信你一定会满载而归!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把所选答案填写在本大题后答题卡内。
1.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要求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知道。
”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有①废除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了国家主人 ②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对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从物力、财力、人力给予了支持,实行了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 ④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现在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西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3.小明的爷爷今年已经80多岁了。
在六一儿童节时,他给小亮和同学们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发生在60多年前的战争故事。
那是一次空前惨烈的战役,他们给予了美国侵略军沉重的打击,但是也失去了最好的战友黄继光。
那次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上甘岭战役 4.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C.社会主义建设转折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5.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
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6.1960年底,毛泽东针对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明确提到了“人祸”的问题,并明确指出:“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安徽省淮北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无答案)
淮北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原始人类的描述,符合北京人的是()①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②懂得爱美③头部保留猿的某些特征④过着群居生活⑤过着氏族公社生活⑥使用天然火A.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③④⑥2.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火的使用C.能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3.韩非子描述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学会的是( )A.住在山洞里B.懂得用火C.过群居生活D.学会制作工具4.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半坡遗址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遗址.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5.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6.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表现在()①铁器牛耕的适用和推广②各国变法改革③农业产量的提高④人口的大量增加.A. ①②B.②③C. ②④D.③④7.我们经常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来激励人要有骨气。
这一名言出自于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8.《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9.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
“大变革”指()A.诸侯争霸,战乱不断B.由春秋五霸变为战国七雄C.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D.“公天下”变为“家天下”10. 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A.各国之间频繁战争B.铁器农具的广泛使用C.各国的社会变革D.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11. 史书《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必修三练习3历史试题 含答案 精品002
班级姓名高二历史(必修)练习3课时15、16、17、18一、选择题1.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2.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A.陈独秀 B.梁启超 C.林则徐 D.严复3.新文化运动提出科学的口号,认为“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尊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据此可知其倡导者认为这样做的主要效果是A.反对了封建迷信 B.维护了民主共和C.促进了思想启蒙 D.宣传了社会主义4.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5.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之一胡适曾说:“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
”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A.魏源的《海图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C.梁启超的《变法通义》 D.严复的《天演论》6.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
”这段文字应出自A.《警告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C.《文学革命论》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7.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
2016—2017学年初一历史第三章期中必考知识点
2016—2017学年初一历史第三章期中必考知识点第10课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思想上:焚书坑儒。
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9758;详情练习点击:七年级上册历史秦王扫六合同步练习第11课1.秦农民起义的原因:(1)赋税、徭役繁重(2)刑法残酷(3)秦二世更加残暴2.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爆发农民起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打败秦军主力。
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补充:1.关于“秦的暴政”一目。
可编排历史小短剧“秦的暴政”。
教师提前让一部分文笔好、富于表演的同学(也可以自愿报名)根据课文“秦的暴政”,查找资料,编写小短剧,形式可以是某天,秦始皇上朝,大臣向他汇报、请旨。
内容包括繁重的徭役、兵役,严酷的刑法,修阿旁宫、郦山陵墓等(可利用媒体资料中的幻灯片课件--《第10课秦的暴政》)。
教师课前发给学生有关短剧的问卷,观看完短剧后,教师逐个提问,一起归纳出“秦的暴政”,引出第二个子目--陈胜、吴广起义。
2.关于“陈胜、吴广起义”一目。
试吧大考卷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文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②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天下为家”来看,社会已发展到“家天下”;从“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可知出现了私有制。
因此“大道既隐”前的“大道”是指“禅让制”和“公有制”。
2.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说明商朝时( )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B.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答案:C解析:“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指商朝时国家的重大事情是祭祀与对外战争,将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与祭祀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活动相结合,使得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因此C项正确;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与史实不符。
3.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所谓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
所以商朝实际上是( ) A.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B.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C.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D.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等信息分析可知,商王控制的地区与周边方国控制的地区有明显区别,这说明商王并未形成对方国的绝对控制,两者只是契约上的从属关系,商朝是一种相对松散的联盟,因此A项正确,D项错误;商朝时并未出现中央集权,B项错误;部落联盟出现在原始社会,C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A项。
4.商朝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点包括( )①商朝是商部族位于中心的内外服联盟②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③弥漫着神权色彩④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 课宋元的科学技术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
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
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
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学习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
期。 、 与
三大发明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被广泛应用到印刷业、航海
业和军事上。
一、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朝代:
2.地位:比欧洲早约四百年
3.影响:
二、 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和西传
(一) 指南针 ( 时期制成“ ”,这是世界上
最早的指南仪器。)
1.出现: 时,制成了 ,并开始用于航海事
业;
2.传播: 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
伯人传入欧洲。
3.影响:为后来 创造了条件
(二) 火药的使用 ( 火药是我国古代 发明的)
1. 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末年,火药开
始用于军事上
2. 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3.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 、 ,加
上 ,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
是 。
三、 沈括和郭守敬
1.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代表作《梦溪笔谈》,被英
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他最早提出“石
油”这个名称,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同时,毕升发明
活字印刷术也在这一本书记载下来。沈括还创制“十二气历”。
2.元朝时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授时历》测
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
确立早约三百年。他还主持开凿了通惠河。
学力提升:
1.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 )
A.300年 B.400年 C.800年 D.1000年
2.我国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 )
A.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
3.推测一下谁最有可能使用突火枪( )
A.蒙恬 B.孙武 C.卫青 D.岳飞
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①造
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
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
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6.英国作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 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
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西
方向)。”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应州看到“舟师识地
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
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
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
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
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材料四 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人用它来看风水。”
读后请回答:
(1)我国古代所奉献于人类的四大发明
是 、 、 、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南和指南针所发挥的作
用。
(3)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材料中提到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
药在宋元时期的发展状况怎样?
(4)材料四中鲁迅先生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