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药理学抗消化性溃疡药说课设计

合集下载

抗消化性溃疡药-药理学课件

抗消化性溃疡药-药理学课件

丰 富 的 粘 膜 血 流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澳大利亚佩斯的病理学家沃伦观察到“在进 行尸检的一半病人遗体的胃下部有一种细菌。他 发现在能看到细菌的部分总是存在着发炎的现 象。” 微生物学家马歇尔对沃伦的发现很感兴趣, 他们两人联合研究,马歇尔成功地培养了一种先 前不被人称的细菌---幽门螺杆菌。 他们发现几乎所有患有胃炎和胃溃疡病的病 人的身体里都含有这种细菌。”
三、各类药物
(一)降低胃酸药
胃及十二肠溃疡:PH阈值为3 严重反流性食道炎:PH阈值为4 出血性溃疡:PH阈值为7
1、抗酸药:
1)中和胃酸,解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 2)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胃液PH1.3-1.8,当PH>4.0时胃蛋白酶活性丧失
3)胃酸降低,幽门紧张度下降,缓解痉挛疼痛。
抗酸药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酸
基础分泌量和最大分泌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 “无酸无溃疡”。
胃溃疡--胃溃疡病人的胃酸基础分泌量和最
大分泌量均与正常人有相似之处,甚至低于正 常人。
2.胃粘膜保护作用降低
胃粘膜保护屏障作用的降低,不能有效地对 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导致溃疡发生。
粘液分泌 胃粘膜保护屏障完整性 上皮细胞的再生
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由澳大利亚科学家Barry J. Marshall和J. Robin Warren获得, “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
幽门螺杆菌
我国感染率达60%; 城市为50%; 农村为68.8%; 26万人/年死于胃Ca
溃疡病
HP 慢性胃炎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1)抗酸药(中和)
2)抑制胃酸分泌药
H+

教案消化性溃疡范文

教案消化性溃疡范文

教案消化性溃疡范文教案:消化性溃疡一、教案背景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上发生的溃疡,其特点是反复发作、长期纠缠。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增强学生对该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意识。

二、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熟悉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掌握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技能目标:-能够提供针对消化性溃疡的合理生活方式建议;-能够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三、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类固醇抗炎药物使用;-精神因素等。

2.临床表现:-胃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

3.常见并发症:-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等。

4.诊断方法:-临床症状和体征;-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检查等。

5.治疗原则:-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

6.预防方法:-控制精神压力;-避免过度劳累等。

四、教学活动1.列举常见的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并分组讨论各组引发溃疡的原因。

2.分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并由每组进行汇报。

3.按照患者就诊的流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医生和患者,模拟进行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4.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就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并向班级展示自己的答案。

五、评估方式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的表现进行评分。

2.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消化性溃疡预防措施的练习题。

六、教学资源1.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学资料。

2.消化性溃疡预防措施的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消化性溃疡相关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旨在提高学生对该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意识。

但教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比如可以再增加一些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评估方式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如增加实际操作评估等,以更好地考察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的掌握程度。

药理学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护理课件

药理学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护理课件

抗酸药的药理作用
抗酸药是一类能中和胃液中过量 的胃酸的药物,从而降低胃液的 酸度,缓解或消除胃部疼痛不适
等症状。
抗酸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中 和胃酸,使胃液的pH值升高, 从而减轻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和
腐蚀,缓解疼痛。
常见的抗酸药包括碳酸氢钠、碳 酸钙、氢氧化铝等,这些药物可 以口服或注射给药,作用迅速但
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与护理
总结词
抗消化性溃疡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 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 反应的发生。
VS
详细描述
抗消化性溃疡药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 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使用过程中,应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其 他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时调 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对于可能出现严重不 良反应的药物组合,应避免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与护理
总结词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 弱者)在使用抗消化性溃疡药时,需特别关 注用药安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详细描述
特殊人群在使用抗消化性溃疡药时,应遵循 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注意调整药物剂量和用 药方式。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和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 于特殊人群的护理,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疏 导和生活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 活质量。
要点二
联合治疗的研究
联合治疗是未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联 合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 作用。同时,还需要深入研究联合治疗的最佳方案和时机。
THANKS
护理措施
在使用胃粘膜保护剂期间,应保持饮 食卫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定期 监测肠道功能,及时处理便秘和腹泻 等症状。
抗消化性溃疡药的联合用 药与护理

药理学教案 (8)

药理学教案 (8)
胰酶
本品内含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可消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胰腺疾患引起的消化障碍。
乳酶生(表飞鸣)
本品为活的乳酸杆菌干燥制剂,有促进消化和止泻作用。用于消化不良、腹胀、及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第三节止吐药及胃肠促动药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药理作用】为多巴胺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 助消化药
稀盐酸
口服后可增加胃内酸度,增加胃蛋白酶活性.。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酸缺乏症和发酵性消化不良。
胃蛋白酶
本品在胃液酸性环境中能使蛋白质水解为蛋白腙和蛋白胨,也能水解多肽。用于消化不良、久病后消化功能减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等所致胃蛋白酶缺乏。临床常与稀盐酸等配成胃蛋白酶合剂应用。
小结:
3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30分钟
教案末页
教学
小结
第一节抗消化性溃疡药
第二节助消化药
第三节止吐药及胃肠促动药
第四节泻药和止泻药
思考题

作业题
1.医生给某消化不良患者同时开写了乳酶生和土霉素两个药,请问该处方是否合理?
2.硫酸镁注射给药时可治疗哪些疾病?出现毒性反应时如何处理?
3.消化性溃疡可选用哪些药物治疗?并说明其作用环节。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
【药理作用】阻断胃壁细胞上H2受体,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和组胺、五肽胃泌素、胰岛素、茶碱、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同时减少胃蛋白酶的分泌、保护胃粘膜细胞。
【临床应用】
1.胃、十二指肠溃疡
2.其他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炎引起的出血、返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及其他胃酸分泌过多症的治疗。也可用于带状疱疹。
六、抗幽门螺杆菌药 临床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药有阿莫西林、甲硝唑、枸橼酸铋钾等。

消化系统药—抗消化性溃疡药(药理学课件)

消化系统药—抗消化性溃疡药(药理学课件)

临床应用
1. 消化性溃疡 2. 反流性食管炎 3. 胃泌素瘤 4. 上消化道出血
不良反应
1. 常见 2. 偶见 3. 长期可致胃类癌
情景
01
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
01 抑制胃酸分泌
ACh M受体
组胺 H2受体
胃泌素 胃泌素受体
通过阻断胃壁细胞 上的组胺H2受体,
抑制胃酸分泌。
+
+
AC
+
蛋白激酶
K+ H+-K+·ATPase H+ 质子泵
(胃泌素瘤)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03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
不良 反应
常见:头痛、口干、恶心、呕吐、力、睡眠紊乱 、感觉异常、皮疹、瘙痒、肝功能试
验异常等
长期应用:可引起胃黏膜肿瘤样增生 ,有致胃类癌的潜在危险
药理作用
1. 抑制胃酸分泌 2. 保护胃黏膜 3. 抗幽门螺杆菌
01 抑制胃酸分泌
ACh
不可逆结合胃壁细胞的 质子泵(H+,K+-ATP酶),
抑制H+,K+-ATP酶活性
组胺
+
+
AC
胃泌素 +
蛋白激酶
K+ H+-K+·ATPase H+
质子泵抑制剂
3
02 保护胃黏膜
4
03 抗幽门螺杆菌
5
02
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
胃、十二指肠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
情景
患者,男,39岁。上腹部节律性疼痛3年, 近3天疼痛加剧并伴反酸,夜间为甚,胃镜检 查发现十二指肠黏膜上有一直径约1.5cm的溃 疡。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 医嘱给予奥美拉唑 20mg,一日一次,连服2周。

消化性溃疡-教案(2024版)

消化性溃疡-教案(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学科
病理学


消化性溃疡
班级
高三卫生
授课人
郑延泰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时间
2016年
9月7日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特征。
2、用所学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尝试分析。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教学活动的经验对生活中有关消化性溃疡的健康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理念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
四、归纳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背诵、记忆本节主要内容并整理到作业本上。
2、请到医院门诊、急诊室或外科病区调查了解胃病的类型及临床处理技术或手段。
六、板书设计
消化性溃疡
一、概念
消化性溃疡是以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病因:1、胃酸、胃蛋白酶的自我消化作用。
2、幽门螺杆菌感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讨,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增进友谊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消化性溃疡与我们身体健康的利害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为学好卫生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树立立志从事医药卫生事业的远大理想。
教学
重点
1、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特点。
A.溃疡通常只有一个B.圆形或椭圆形C.直径一般大于2.5cm
D.深达肌层或浆膜层E.溃疡边缘整齐,底部干净光滑
4、胃溃疡病的病变部位最常见于
A.胃大弯B.胃小弯近贲门处C.胃前壁
D.胃小弯近幽门处E.胃后壁
5、十二指肠溃疡病最好发于
A.十二指肠各段B.十二指肠降部C.十二指肠球部

2 教案-消化性溃疡

2 教案-消化性溃疡

主讲教师: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药学院药理学
药理学(一) 《药理学》第八
பைடு நூலகம்
所属学科
药学
微课内容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药物
授课时间
1. 教学目标 (1)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及药物联合应用方案 (2)掌握各类抑制胃酸分泌药的作用机制 (3)熟悉胃粘膜保护药和抗幽门螺旋菌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 教学内容 (1)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和症状 (2)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3)治疗药物的分类及每类药物的代表药物 (4)各类抑制胃酸分泌药的作用机制 3. 复习思考题 消化性溃疡的联合用药方案是什么?机制是什么?
10 分钟
4.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Protective activity of crocin against indomethacin-induced gastric lesions in rats. Mard SA, Pipelzadeh MH, Teimoori A, Neisi N, Mojahedin S, Khani MZ, Ahmadi I. J Nat Med. 2016 Jan;70(1):62-74. 2. "Gastric cytoprotection" is still relevant. Szabo S.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4 Dec;29 Suppl 4:124-32. 3.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erbal medicines in treating gastric ulcer: a review. Bi WP, Man HB, Man MQ.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Dec 7;20(45):17020-8. 4. Curcumin-induced histone acetylation inhibition improves stress-induced gastric ulcer disease in rats. He P, Zhou R, Hu G, Liu Z, Jin Y, Yang G, Li M, Lin Q. Mol Med Rep. 2015 Mar;11(3):1911-6.

西咪替丁(抗消化性溃疡)教案.

西咪替丁(抗消化性溃疡)教案.

抑制胃酸分泌药胃壁细胞表面有三种受体:①胆碱M受体:迷走神经兴奋时,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Ach)可扩散至壁细胞表面,与M受体结合;②胃泌素受体:胃窦G细胞(属于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胃泌素可经血液循环至壁细胞表面,与胃泌素受体结合;③组胺H2受体:壁细胞邻近的肥大细胞分泌的组胺,可扩散至壁细胞表面,与H2受体结合。

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食物等相应的刺激后,壁细胞通过受体(H2受体、M1受体、胃泌素受体)、第二信使和H+,K+-ATP酶(质子泵)三个环节来分泌胃酸。

抑制胃酸分泌药也主要是通过阻断胃壁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或抑制质子泵,从而发挥其抗消化性溃疡作用。

图13-1 抑制壁细胞胃酸分泌要素的作用受体一、组胺H2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H2受体阻断药通过竞争性地阻断胃壁细胞上的H2受体,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和夜间胃酸分泌;夜间胃酸分泌减少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十分重要,因此本类药物在晚餐后,入睡前服用,成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药。

对胃泌素及M受体激动药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抑制作用。

常用的H2受体阻断药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较抗胆碱药强而持久,治疗溃疡的疗程短,溃疡愈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但是在突然停用H2受体阻断药时,会导致胃酸分泌反跳性增加,需引起注意。

西咪替丁西咪替丁(cimetidine)又称为甲氰咪胍,胃泰美。

【体内过程】口服后迅速由小肠吸收,30min即达到有效浓度,并可维持浓度约为4h。

吸收后分布除脑组织意外的全身组织。

半衰期约为2h。

血浆蛋白结合率15%~20%。

44%~70%以原形从尿中排出,12h可排出口服量的80%以上。

肝脏疾病虽然不影响本药的剂量,但晚期肝脏合并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必须减量。

【药理作用】西咪替丁为H2受体阻断药,竞争性地与胃壁细胞上组胺H2受体相结合,可显著性地抑制胃酸分泌。

既能明显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组胺、五肽胃泌素、胰岛素和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使其酸度降低;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应激性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显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药理学抗消化性溃疡药说课设计
阮耀祥
【摘要】笔者以抗消化性溃疡药为例,围绕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和教学反思与改进4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与同行交流Z 以期提高教学水平。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19(037)007
【总页数】2
[关键词】高职高专;药理学;抗消化性溃疡药;说课
近年来,随看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办学水平的提升,说课已经迅速成为
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f在各高职院校教学竞赛中得到推广。

说课是一种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教学构想转化为教学活动的课前预演[1]。

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教育学理论,向专家评委和同仁汇报一个
章节或一本书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2-3]O高职院校通过开展说课竞赛或者教硏活动,促进教师与同行专家探讨,优化教学流程、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升教
学质量。

笔者结合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教学实际,以抗消化性溃疡药童节为例Z 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与改进4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4]。

1说教材
11教材分析
选用由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刘春杰主编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看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充分体现了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