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响应研究

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响应研究盐胁迫是指土壤中含有的过量的盐分对植物生长和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原因,全球越来越多的土地受到盐渍化影响,这给植物生长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研究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响应,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生理学响应植物在受到盐胁迫时,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学变化,这些变化旨在调节植物的水分和离子平衡。
植物的根部会通过调节渗透调节压力来调节细胞的水分,但这也会造成渗透压的上升,导致植物难以摄取水分和营养物质。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植物会逐渐改变根系的形态结构,增大根系表面积和根毛数量,从而增强吸收的能力。
此外,植物还会通过调节离子纳运量来实现离子平衡。
盐胁迫会导致土壤中的钠离子进入植物并取代钾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使植物器官的渗透调节压水平上升,导致水分流动减缓。
因此,植物必须调节离子纳运量,以维持离子的平衡。
这部分研究表明,一些植物会产生盐排泄物和胞质钠离子调节蛋白(SOS)途径,来帮助它们排出多余的钠离子,同时增加钾、钙和镁等阳离子的吸收。
分子生物学响应除了生理学响应外,植物还会通过基因表达来应对盐胁迫。
由于盐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内的离子水平失衡,因此植物会启动一系列与离子平衡相关的基因转录和调控。
这部分研究表明,钠钾转运体、SOS途径和钾通道等基因是植物应对盐胁迫的核心。
研究表明,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受到许多调控因子的影响。
例如,许多转录因子和非编码RNA被发现在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物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其中包括:抗氧化反应、脱水诱导因子(DREB)和乙烯反应途径等。
这些因子通过调节与离子平衡相关的基因表达来维持植物生长和发展的正常状态。
未来展望现在,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响应。
未来的研究可能会导致对抗盐渍化的新策略和技术,例如:转录因子的筛选和定向培育抗盐胁迫的新物种。
其次,将进一步掌握植物对盐胁迫的分子机制,建立正反馈机制,从而实现更好的调控效果。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适应机制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适应机制盐胁迫是指土壤盐分过高,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这样的环境下,植物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水分的亏缺,营养元素的缺乏以及离子毒性的影响等等。
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必须采用各种适应策略以应对盐胁迫的挑战。
植物通过盐胁迫适应的机制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离子平衡机制和保护系统。
离子平衡是指植物在高盐环境中维持正常的内外离子浓度差。
保护系统则是通过维护植物细胞膜的稳定性和细胞骨架的完整性,来降低由离子胁迫引起的细胞膜和细胞器损伤。
离子平衡机制是指当盐分多余时,植物通过吸收机制和内部调节机制维持离子内外平衡。
植物通过钠离子转运蛋白(Sodium ion transporters)管控钠离子的进入和外流,从而保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
在钠离子的进出平衡的基础上,植物还会合理调节其他离子的平衡,如氧化钾(Potassium oxide)、钙(Calcium)及镁(Magnesium)等。
当感受到盐分紧缺时,植物也能通过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来适应富盐的环境。
保护系统包括抗氧化剂系统和细胞壁增厚等多种功能。
太阳光、氧气、高温和其他外界环境因素都能引起细胞内氧化物质的生成,导致细胞损伤。
盐胁迫加剧了这个过程,但植物通过合成抗氧化剂来减轻受到的损伤。
这些抗氧化剂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以及葡萄糖醛酸等等。
此外,在盐胁迫环境下,植物还会增加细胞壁肌醇含量以加强细胞壁的抗损伤性能。
另一个适应机制涉及到植物能量代谢的调节。
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能量,但在高盐环境下,过高的盐浓度会抑制光合作用的正常运作。
为了适应高盐环境,植物减少了其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和物质的消耗。
在盐胁迫下,植物减少叶面积和调整刻骨麻髓的生理进程以缩小其对光合产物的依赖。
盐胁迫并非毫无裨益,某种程度上它还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涵盖了不同物种及其环境的大量科学研究数据都表明,低盐胁迫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能量代谢。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3400字》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1.1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1.1.1 盐胁迫对植物性状的影响 (1)1.1.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1.1.3 盐胁迫对膜透性的影响 (2)1.1.4 盐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1.2 东方杉盐胁迫研究的应用前景 (3)参考文献 (4)东方杉(Taxodium mucronatum ×Cryptomeria fortunei)为一种杉科落羽杉属植物,为半常绿的高大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品种。
东方杉树形优美,具有生长快、休眠期短、耐热、具有较强的抗风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耐盐碱以及耐水湿等优点,在河海岸地区以及盐碱地中均能种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具有极高的防护以及园林观赏价值[2]、适应性十分广泛。
1.1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1.1.1 盐胁迫对植物性状的影响土壤中过量的盐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可以通过盐害等级对植物的性状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通过数据计算盐害指数[4]来表现。
现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作物对于盐胁迫所表现出的症状分别定义一般区分出不同盐害等级。
金荷仙等[5]试验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不断增长,白玉兰的生长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加重,生长不断受抑制,并且等级不断加重,表现为叶片皱缩,叶片变黄焦枯。
盐胁迫影响柳树[5]、番茄[7]的根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且随着盐胁迫处理溶液浓度的提高,其根长、根数和地上鲜重等生长指标的盐害系数均越来越高。
骆娟[8]发现马鞍藤地上、地下生物量等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马鞍藤生长受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另外张晓峰[9]根据研究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粳稻种子发芽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且会抑制植物根系生长,减少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
1.1.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在逆境条件下,植物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时,会刺激细胞产生不同的自由基,植物体内的酶系统则有消除过多的活性氧达到平衡的作用,在不同的逆境条件下,如盐胁迫、淹水胁迫、干旱、寒冷等,植物体内活性氧类物质(ROS)的产生与清除平衡系统受到影响,ROS大量积累造成氧损伤,在此过程中,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促清除活性氧系统起到重要作用,当遭受到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和所遭受时间的不同,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就会产生不同的差异。
盐胁迫对柳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 胁迫 ; 树 ; 长 ; 珲 ;a 盐 柳 生 生 N
中 图 分 类 号 :6 71 文 献 标 识 码 : D I 码 :03 6 ̄i n10— 502 1.3 O ¥8. A O编 1. 9 .s. 6 6 0 . 00 . 7 9 s 0 0 0
摘
要: 采用 水 培 试 验 和盆 栽 试 验 对 不 同柳 树 品 种 的耐 盐 特 性进 行 了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随着 盐 分浓 度 的提 高 , 幼 苗 存 活 率 、 柳树
生物量逐渐减少 , 金丝垂柳 的耐盐能力 明显高于旱柳。叶片死亡时N a浓度在品种问有明显差异 , 金丝垂柳叶片的 N a 含量为
(i j eerhC ne giutr it h o g, ini 3 0 9, hn ) Ta i R sac e t o A r l eBoe nl yTaj 0 12 C ia nn rf c u c o n
Abs r c : es l t e a c fdfe e twilw a ite ssude y wa e u t ee p rme sa d p tc t ee p rme s Th e t a t Th at olr n e o ifr n lo v re iswa t id b t rc lur x e i nt n o ul x e ur i nt. e r — s hss we h tt e s vv lr t nd t o s fs e i g fwi o de r a e r d a l t h nc e i fs l o e ta in. u ho d t a h ur ia a ea hebima so e dln so l w c e s d g a u ly wih t e i rasngo atc nc nr to l
NaCl胁迫对黑籽南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NaCl胁迫对黑籽南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NaCl(氯化钠)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盐分,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盐胁迫对黑籽南瓜(Cucurbita pepo var. styriaca)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盐胁迫会对黑籽南瓜的幼苗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当盐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时,黑籽南瓜的幼苗的生长速度显著减缓。
盐胁迫会抑制幼苗的根系发育,使其根长和根重显著降低,从而限制了植物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盐胁迫会引起黑籽南瓜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
研究表明,盐胁迫下,黑籽南瓜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盐分对叶绿素合成和叶绿素分解代谢的影响所致。
在盐胁迫下,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显著降低,这表明盐胁迫对黑籽南瓜的光合效率造成了严重损害。
盐胁迫还会引起黑籽南瓜的渗透调节和离子平衡的紊乱。
盐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内部盐离子浓度升高,破坏了细胞的渗透平衡。
黑籽南瓜在盐胁迫下会积累大量的盐分,尤其是钠离子(Na+),并且减少钾离子(K+)的积累。
这种离子平衡失调会影响细胞内的酶活性、膜透性和细胞壁的稳定性,从而影响黑籽南瓜的生理代谢。
盐胁迫还会导致黑籽南瓜的抗氧化系统受损。
研究表明,盐胁迫会增加黑籽南瓜叶片中的氧化胁迫物质含量,如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
这些氧化胁迫物质会引起植物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的激活,进而导致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的氧化损伤。
盐胁迫还会降低黑籽南瓜的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进一步加剧了植物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盐胁迫对黑籽南瓜的生长和生理特性有多方面的影响。
它不仅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引起了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紊乱了渗透调节和离子平衡,损害了抗氧化系统。
在种植黑籽南瓜时,应该尽量减少盐分胁迫,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外源Ca2+对盐胁迫下珠美海棠幼苗耐盐特性的影响》

《外源Ca2+对盐胁迫下珠美海棠幼苗耐盐特性的影响》一、引言在农业和园艺生产中,植物受到各种环境胁迫的威胁,其中盐分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
盐胁迫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可能对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造成伤害。
近年来,对于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研究成为了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而关于外源Ca2+对盐胁迫下植物耐盐特性的影响研究逐渐增多,特别是对于观赏植物如珠美海棠。
本篇论文将就外源Ca2+对盐胁迫下珠美海棠幼苗耐盐特性的影响展开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在逆境环境下,Ca2+作为植物细胞内的重要离子,在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和调节细胞内生理生化过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Ca2+被认为是增强植物耐盐性的重要元素之一。
因此,我们研究了外源Ca2+在盐胁迫条件下对珠美海棠幼苗的耐盐特性有何影响。
三、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珠美海棠幼苗作为研究对象,以1/2霍格兰溶液为对照组,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CaCl2(如0.5、1.0、1.5mM)来模拟外源Ca2+处理。
然后对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如添加NaCl),并观察其生长情况及生理生化变化。
四、实验结果(一)生长指标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Ca2+处理显著提高了珠美海棠幼苗的存活率、根长和地上部分鲜重等生长指标。
其中,1.0mM CaCl2处理下的幼苗表现最佳。
(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1. 叶绿素含量:在盐胁迫下,外源Ca2+处理能显著提高珠美海棠的叶绿素含量。
其中以1.0mM CaCl2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2. 丙二醛(MDA)含量:外源Ca2+处理能显著降低MDA 含量,表明其具有减轻膜脂过氧化、保护细胞膜结构完整性的作用。
3. 抗氧化酶活性:外源Ca2+能显著提高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表明其具有增强植物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五、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外源Ca2+能够显著提高珠美海棠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耐盐性。
这可能与外源Ca2+能提高珠美海棠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能量供应有关;同时也能够减轻膜脂过氧化、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逆境对植物的伤害。
植物对盐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综述

植物对盐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综述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是一种适应过程,通过这种适应过程,植物能够在高盐环境下存活和生长。
盐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内部离子平衡紊乱,影响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膜破裂和细胞溶胞。
本文将综述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的研究,包括离子平衡调节、渗透调节、抗氧化逆境、信号转导调节等方面。
首先,植物通过调节离子平衡来适应高盐环境。
在盐胁迫下,植物会积累大量的钠离子,而钠离子是有毒的,对植物生长有害。
植物通过离子平衡调节机制排除过多的钠离子,增加细胞中的钾离子含量,维持细胞内钠离子与钾离子的平衡,从而减少盐对植物的毒性作用。
其次,植物通过渗透调节来适应盐胁迫环境。
盐胁迫会导致细胞内渗透物质浓度增加,进而引发大量的脱水作用,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植物会合成渗透物质,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增加细胞内的渗透物质浓度,维持正常的细胞水分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此外,植物对盐胁迫还会导致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如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等。
这些ROS会引发氧化损伤,破坏细胞膜和DNA等细胞结构,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植物通过抗氧化逆境来清除这些ROS,还原氧化损伤,保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最后,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还涉及到信号转导调节。
盐胁迫会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如蛋白激酶、Ca2+、激素等。
这些信号传导通路可以调节植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对盐的适应。
例如,激素赤霉素(GA)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乙烯(ET)可以促进植物抗逆性,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是一种适应过程,包括离子平衡调节、渗透调节、抗氧化逆境、信号转导调节等方面。
这些生理反应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帮助植物在高盐环境下生长和存活。
随着对植物盐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深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从而为农业生产中的盐胁迫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应对策略。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植物的抗盐性:我国长江以北以及沿海许多地区,土壤中盐碱含量往往过高,对植物造成危害。
这种由于土壤盐碱含量过高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称为盐害,植物对盐害的适应能力叫抗盐性。
根据许多研究报道,土壤含盐量超过0.2%~0.25%时就会造成危害。
钠盐是形成盐分过多的主要盐类,习惯上把硫酸钠与碳酸钠含量较高的土壤叫盐土,但二者同时存在,不能绝对划分,实际上把盐分过多的土壤统称为碱土。
世界上盐碱土面积很大,估计占灌溉农田的1/3,约4×107ha,而且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盐碱面积将继续扩大。
我国盐碱土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海滨地区,盐碱土总面积约2~7×107ha,而且这些地区都属平原,盐地土层深厚,如能改良盐碱危害,发展农业的潜力很大,特别应值得重视。
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1.生理干旱: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由于渗透势增高而使土壤水势降低,根据水从高水势向低水势流动的原理,根细胞的水势必须低于周围介质的水势才能吸水,所以土壤盐分愈多根吸水愈困难,甚至植株体内水分有外渗的危险。
因而盐害的通常表现实际上是旱害,尤其在大气相对湿度低的情况下,随蒸腾作用加强,盐害更为严重,一般作物在湿季耐盐性增强。
2.离子的毒害作用:在盐分过多的土壤中植物生长不良的原因,不完全是生理干旱或吸水困难,而是由于吸收某种盐类过多而排斥了对另一些营养元素的吸收,产生了类似单盐毒害的作用。
3.破坏正常代谢:盐分过多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蛋白质代谢影响很大。
盐分过多会抑制叶绿素生物合成和各种酶的产生,尤其是影响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的形成。
盐分过多还会使PEP羧化酶与RuBP 羧化酶活性降低,使光呼吸加强。
生长在盐分过多的土壤中的作物(棉花、蚕豆、番茄等),其净光合速率一般低于淡土的植物,不过盐分过多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初期明显降低,而后又逐渐恢复,这似乎是一种适应性变化。
盐分过多对呼吸的影响,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呼吸作用降低,也有些植物增加盐分具有提高呼吸的效应,如小麦的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全世界存在盐渍土面积8亿
hm2,占陆地面积的6%。
据统计,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 470 万 hm2,土壤盐渍化是世界上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土壤中过量的盐分能够引起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大部
分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恶化。
盐渍土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
界都有着广泛的分布和较大的面积迄今为止,我国有80%左右的盐渍土
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1盐胁迫对植物耐受性的影响
近年来,盐胁迫对各种植物各个性状方面的影响已成为很多科学家
研究的重点。
包括对拟南芥、玉米、马铃薯、水稻、香蕉、黄瓜、花生
和韭菜等植物都有过相关的研究。
童仕波等证明转基因拟南芥对盐胁迫
的耐受性明显增强。
其脯氨酸(Pro)含量明显提高。
赵昕等研究发现
(NaCl)降低拟南芥叶绿。
体对光能的吸收能力,而且降低叶绿体的光
化学活性。
使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转化效率大幅度下降,造成光能转化
为化学能的过程受阻,进一步加剧了光合放氧和碳同化能力的降低。
盐
胁迫下拟南芥中的(Na+)与(K+)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
因此
推断它们的吸收通道或载体为单一竞争性。
发现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
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均达到最高。
随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SOD、
POD、CAT活性逐渐降低。
表明SOD、POD、CAT活性不能维持较高水平。
反之会导致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细胞膜受到损害。
研究发现盐浓度对马铃薯脱毒苗叶片SOD和POD活性影响极显著。
盐比例及盐浓度与盐比例的交互作用对马铃薯脱毒苗叶片SOD和POD活性影响均不显著。
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增加(Na+)含量显著增加K+含量平缓下降。
(Na+)与(K+)的比值显著上升。
发现,水稻在(NaCl)浓度为30 mmol/L 时生长状况良好,但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水稻的生长速度减慢。
在一定范围内POD和SOD的活性与胁迫强度呈正相关。
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也随着 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2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1盐胁迫对植物MDA含量的影响
植物器官衰老时或在逆境条件下,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其产
物MDA会严重损伤生物膜。
常用MDA作为膜脂过氧化指标表示细胞膜
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衰老指标及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
李会云等以葡萄砧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
含盐量的增加MDA含量逐渐升高。
骆建霞等以海姆维斯蒂枸子为材料
证明随盐浓度的升高MDA含量基本保持上升趋势。
李源等以紫花苜蓿
为材料,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此外,一些研究者利用外源Si、水杨酸、
壳聚糖和硒处理植物,使得盐胁迫处理的植物MDA含量降低,免受盐
胁迫侵害。
2.2盐胁迫对植物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并不多,为200~690 g/g(干重)。
但在植物受到不同环境胁迫时植物体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例如在微生物感染、大气污染、低温、高温、干旱和盐胁迫等逆境条件下,都可以引起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明显增加。
李淑娟等模拟大庆碱斑土盐离子的种类、质量分数和pH 将5种中性盐NaCl、Na2SO4、MgCl2、KCl、CaCl2和2 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混合配成混合盐溶液,对引种绒毛白蜡进行胁迫。
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混合盐胁迫使叶片细胞中Pro含量增加,起到了抗脱水和抗盐碱的作用。
韩志平等研究发现西瓜体内Pro含量在低浓度时增加,高浓度时降低的规律。
骆建霞等发现盐胁迫下处理海姆维斯蒂枸子,体内Pro含量仍然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此外,一些研究证明了不同盐类胁迫作用对植物Pro含量影响的区别。
董秋丽等证明利用Na2CO3和NaHCO3处理芨芨草后,Pro含量均高于未胁迫组,Na2CO3胁迫下高于同浓度的NaHCO3胁迫的Pro含量,而其中Na2CO3胁迫芨芨草有不同程度的死亡。
2.3 盐胁迫对植物SOD活性的影响
SOD是含金属辅基的酶。
高等植物含有两种类型的SOD:Mn-SOD和Cu-SOD、Zn-SOD。
由于超氧自由基为不稳定自由基,寿命极短,因此测定SOD活性一般用间接方法。
此外,超氧化阴离子自由基可以发生歧化反应,从而能有效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生物体重要的细胞防御系统,具有延缓衰老、防治肿瘤和抗炎等药用功效。
贾文庆等研究发现,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白三叶茎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卢静君等发现多年生黑麦草随盐强度增加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呈波动性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
孙天国等证明甜瓜幼苗SOD活性随盐浓度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SOD活性根据物种的不同,在盐胁迫条件下是存在区别性变化的。
2.4盐胁迫对植物POD活性的影响
POD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是活性较强的一种酶。
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有关。
它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
一般老化组织中活性较强,幼苗组织中活性较弱。
这是因为POD能使组织中所含的某些碳水化合物转化成木质素增加木质化程度,而且发现早衰减产的水稻根系中POD活性增强,所以POD可作为组织老化的一种生理指标。
刘会超等研究发现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三色堇幼苗茎的POD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POD属于一种抗氧化酶,当POD活性出现低峰值时,木质化程度较低,此时的老化程度也最低,同理当幼苗出现第一个低峰值时所对应的盐度,就是最适合幼苗生长的盐度。
2.5盐胁迫对植物CAT活性的影响
CAT又称触酶,该酶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物防御系统
的关键酶,在食品、医药和环保方面应用广泛。
并且CAT是一种抗氧化剂,催化细胞内过氧化氢发生歧化反应是生物体的酶保护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刘训财等发现盐胁迫下中国春和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CAT活性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在盐浓度处理高于300mmol/L 时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CAT 活性均高于对照中国春且两者的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进而证明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在较高盐浓度处理下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酶活性。
活性氧清除能力增强类似这样的研究很多,利用不同物种分别测定生物体酶保护系统的各个因素。
包括以上提到的SOD和POD 等都是衡量生物抗氧化能力的重要因素。
2.6盐胁迫对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植物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大多数是参与各种代谢的酶类,测定其含量是了解植物体总代谢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测定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质是研究酶活性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间接测定植物体内代谢强度的一个指标。
董秋丽等研究发现,在两种碱性盐胁迫下芨芨草根系与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根系等一系列试验结果。
这样就明确了以上观点,植物在逆境条件下,本身会产生抗逆机制,增加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抵制不良环境的危害。
田晓艳等在研究一种从美国引进的牧草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3小结
植物耐盐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途径诱导的过程,其抗性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研究植物的耐盐机制离不开生理生化的各项指标的测定及了解各项指标调控的机制原理,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其抗盐基因,培育高抗盐品种,提高植物抗盐性研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件下。
本身会产生抗逆机制,增加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抵制不良环境的危害。
田晓艳等在研究
一种从美国引进的牧草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