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研究

桑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研究
桑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研究

蚕桑产业十三五规划汇总

镇安县蚕桑产业“十三五”扶贫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根据商务部关于《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镇安县“千百万”产业脱贫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镇安县蚕桑产业“十三五”扶贫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产业扶贫、生产基地、茧丝绸加工一体化。 一、全县蚕桑产业的现状 镇安县位于北亚热带气候向暖湿带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有发展蚕桑生产的优越条件。据《镇安县志》记载,清乾隆十八年开始栽桑养蚕,民国20年全县有养蚕户1200户,有桑树12万株,栽桑养蚕具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镇安县委、县政府的历届领导班子在自然条件极差的情况下,瞄准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蚕桑业,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兴桑养蚕,经过数年的努力,实现了从栽桑养蚕到缫丝加工“一条龙”的生产格局,使蚕桑生产发展成为富民富县的主导产业,蚕桑综合势力位于商洛市第一位,全省第七位。到二00五年底蚕桑产业发展达到高峰期,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3.6万亩,累计桑树2600万株,其中田坎桑2200万株,当年养蚕2.78万张,产鲜茧750吨,干茧300吨。栽桑户达到3.2万户,养蚕户达到2.1万户,有鲜茧收烘站30处,92年建成2400绪加工能力的缫丝厂一座,93年扩建到3200绪,98年改制成为1600绪自动化缫丝生产线,年可加工干茧300吨。2005年茧丝绸总产值达到5600多万元,蚕桑产业的发展为全县整体脱贫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成为镇安经济腾飞的

一张靓丽名片和人们认识镇安、了解镇安的重要窗口。 “十五”以来,由于茧丝价格起伏不定,新兴产业短期交替崛起,冲击了蚕桑主导产业的主导地位,蚕桑生产徘徊不前。虽然蚕桑主管单位,做了大量辛勤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保持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受县内外大环境和体制机制等一些深层次原因的综合影响,蚕桑产业呈现出滑坡态势,基地萎缩,生产下滑,企业亏损,表现为任其自然发展的低水平状态。到2010年,全县保留桑园投产面积不足1.5万亩,养蚕户减少至0.8万户,发种量下降到0.5万张,蚕茧产量锐减到不足15万kg ,缫丝厂也倒闭破产,产业链断节。 “十二五”伊始,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思路,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蚕桑产业主导地位,做出了《关于振兴蚕桑产业的意见》,进一步理顺体制,将蚕桑产业由林业局主管划归供销合作社主管,在基地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激励政策,加大了对产业的扶持力度,每年安排100万元财政资金对栽桑建园、蚕种、蚕药、小蚕共育等项目投入进行补贴,使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发展,到2015年底投产桑园恢复到2万亩、养蚕发种达到0.8万张、蚕茧收入1400万元。在恢复生产的同时,并积极招商引资建设缫丝加工企业,于2012年在午峪工业园区新建了3200绪自动缫丝生产线、年可产生丝300吨的缫丝厂一座,2015年生产白厂丝50吨、蚕丝被3000条,产值1600万元,特别是蚕丝出口填补了我县外贸出口创汇的空白,为镇安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蚕桑产业将再次成为农民脱贫、农村经济繁荣的主导产业。

关于家蚕人工饲料和营养添食的研究进展

关于家蚕人工饲料和营养添食的研究进展 摘要:21世纪将是一个生物学世纪,用现代生物技术武装的养蚕业也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蚕业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蚕丝的应用也越发广泛本文第一部分较为全面地综述了最近几十年国内外关于蚕丝蛋白的组成、结构、性能的研究。介绍了蚕丝的理化性质,介绍了蚕丝在化妆品生产,营养和医学方面的应用。第二部分综述了桑蚕人工饲料育的历史和研究近况以及生产应用情况。强调了我国与日本相比,我国桑蚕人工饲料无论在研究方面还是实用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今后应从降低成本、提高饲料效率、清净育、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是有很大意义的。另外重点介绍了近年国内关于影响家蚕摄食和生长的人工饲料理化因素的研究。第三部分概述了在家蚕人工饲料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过的一些添食试验。总结了近来随着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及家蚕营养学研究的进展,对营养添食的种类、添食方法、增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所进行的一系列探讨。受家蚕人工饲料和畜禽饲料研究的启发,在单项营养物质添食的基础上,以复合型营养、多效能为主要特色的蚕用添食剂的开发研究也进行了许多研究,正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蚕丝蛋白,理化性质,家蚕人工饲料,家蚕营养添食 1蚕丝蛋白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能 从基础科学的角度看, 高分子化学今后的主要研究目标应该是阐明生命科学中的高分子化学基础或者说高分子化学模拟, 如酶的模拟,生物膜的模拟等。生物大分子是目前高分子领域中很活跃而且富有挑战性的一个研究领域, 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1]。蚕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天然蛋白质之一, 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纤维, 主要应用于纺织品中。近来它还应用于生物技术、医药、精细化工等诸多方面,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已有好几本专著进行总结[2]。蚕丝具有纯度高, 来源广等一系列优点。尤其我国是丝的生产大国, 家蚕生丝产量已占世界一半, 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无论从基础科学还是从应用科学来看都是很有意义. 1.1茧丝是由丝素蛋白( Fibroin) 和丝胶( Sericin) 两部分组成, 丝胶包在丝素蛋白的外部, 约占重量的25%, 蚕丝中还有5%左右的杂质[3], 丝素蛋白是蚕丝中主要的组成部分, 约占重量的70%[4]。丝素蛋白以反平行折叠链构象为基础, 形成直径大约为10nm的微纤维, 无数微纤维密切结合组成直径大约为1m的细纤维, 大约100根细纤维沿长轴排列构成直径大约为10m~18m的单纤维, 即蚕

蚕桑产业十三五规划汇总

蚕桑产业十三五规划汇 总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镇安县蚕桑产业“十三五”扶贫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根据商务部关于《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镇安县“千百万”产业脱贫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镇安县蚕桑产业“十三五”扶贫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产业扶贫、生产基地、茧丝绸加工一体化。 一、全县蚕桑产业的现状 镇安县位于北亚热带气候向暖湿带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有发展蚕桑生产的优越条件。据《镇安县志》记载,清乾隆十八年开始栽桑养蚕,民国20年全县有养蚕户1200户,有桑树12万株,栽桑养蚕具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镇安县委、县政府的历届领导班子在自然条件极差的情况下,瞄准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蚕桑业,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兴桑养蚕,经过数年的努力,实现了从栽桑养蚕到缫丝加工“一条龙”的生产格局,使蚕桑生产发展成为富民富县的主导产业,蚕桑综合势力位于商洛市第一位,全省第七位。到二00五年底蚕桑产业发展达到高峰期,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万亩,累计桑树2600万株,其中田坎桑2200万株,当年养蚕万张,产鲜茧750吨,干茧300吨。栽桑户达到万户,养蚕户达到万户,有鲜茧收烘站30处,92年建成2400绪加工能力的缫丝厂一座,93年扩建到3200绪,98年改制成为1600绪自动化缫丝生产线,年可加工干茧300吨。2005年茧丝绸总产值达到5600多万元,蚕桑产业的发展为全县整体脱贫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成为镇安经济腾飞的一张靓丽名片和人们认识镇安、了解镇安的重要窗口。

食用和饲用昆虫

第三章食用、药用和饲用昆虫 上帝说:“羊,你应该吃素”,羊就吃了素;上帝说:“虎,你应该吃荤”,虎就吃了荤;上帝说:“猫,你应该吃腥”,猫就吃了腥;轮到人,上帝一时犯懒,说:“人,呃,要不你随便吃点啥吧。”于是人吃粮食吃肉吃鱼吃一切,甚至—昆虫。 一、食用昆虫 1.昆虫的营养价值 世界上的昆虫约有100多万种,目前已知可食用的昆虫就达3650余种。研究发现,昆虫体富含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微量元素,尤其是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是一个微型营养库。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物质之一,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多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酶、激素、血红蛋白、胶原蛋白;还是体抗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免疫系统作用。 脂肪是人体储存能量和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起到对机体隔热保温,支持保护各种脏器的作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缺乏维生素会造成疾病甚至死亡。 专家们认为,昆虫之所以是人类可以依赖的蛋白质资源,不仅仅是因为昆虫的蛋白质含量高,还因为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种群,据生物学家估计,全球昆虫总重量可能超过其它所有动物重量的总和,是人类生物量的10倍以上。因为,随着世界人口愈来愈多和蛋白质供应日益短缺,昆虫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地区,居民摄入的动物蛋白质中就有2/3来自昆虫。 因为昆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繁殖快、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

营养结构合理,肉质纤维少,又易于吸收,优点突出,并优于植物蛋白,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2.丰富的食用昆虫资源 由于昆虫繁殖快,世代多,可利用的虫资源丰富,有广阔开发前景。 我国是家蚕和柞蚕饲养业最发达的,目前蚕蛹利用率很低,仅每年产茧14亿粒,除了部分留种外,还有10亿多粒蛹可利用。 我国蝗虫资源丰富,并且有些地区有食用蝗虫的习惯,1987年省曾向日本出口稻蝗28吨,仅稻蝗属已经超过20中,而且分布广、产量大。 国外已经开办“苍蝇工厂”,利用其产卵多、世代数多,采用工厂化的无菌饲养以获得大量的高质量的蛋白质。 全世界约有3650多种昆虫可供食用,而我国可供食用约800余种。由于昆虫的食物转换率高,食用3kg植物蛋白可获得1kg昆虫蛋白,而牛需要消耗8kg 植物蛋白可获得1kg动物蛋白;繁殖指数高,世代短,生命力强,适于工厂化生产等优点,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3.食用昆虫的利用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昆虫用作食用或药用往往没有明显的界限,多药用昆虫如龙虱,九香虫、冬虫夏草等既是可医治某些疾病的药用昆虫,也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营养食品。今年国多地把昆虫食品作为时尚,加以推崇,昆虫食物主要有三类:①食品,②以昆虫或其产品为原料制成饮料,③酒类。 ①食品 各地群众就地取材,捕捉昆虫,经过炸、炒、焗等法烹调食用。 秋季蚂蚱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特别是雌虫有很多卵,含丰富的卵磷脂。

蚕桑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

162 农业工程与能源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2017年11月下 ——————————————作者简介: 屈慧娟(1986-),女,本科,助理农技师,研究方向: 农技推广(蚕桑)。 蚕桑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 屈慧娟 (鹤庆县茶桑果药站,云南 大理 671500) 摘 要:我国的农村经济的产业中,蚕桑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具有一定的特点,即覆盖面比较广,产业链比较长,在促进农村结构改革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增加农民的收入,不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蚕桑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趋势,怎样促进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桑蚕发展趋势,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关键词:蚕桑产业;现状;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7)22-0162-01 1 蚕桑 我国是比较大的茧丝绸出口国之一,茧丝绸的发展离不开桑蚕业的发展,其发展也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地区经济的主要来源。我国的桑蚕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发展不乐观。在新的趋势下,桑蚕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促进该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2 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蚕桑产业主要是利用蚕桑的生物特性,同时结合一定的生产技术和要素,利用劳动力来获得蚕丝,之后将蚕丝进行转化,形成丝绸和其他丝织品产业。蚕桑产业主要涉及的对象有工业、农业和贸易产业,各个行业之间的关系紧密,形成特殊的产业体系。不仅能够满足射虎需求,而且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比较有特色的产业之一。 但是在现阶段,蚕桑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阻力,而且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例如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和市场不能进行有效的衔接,技术人员也比较缺乏,给该产业的发展造成阻碍,制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该产业比较特殊,生产效益和绝对效益都比较低,给养殖者的积极性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养蚕产量和质量的下降、重点产区的转移比较快、出口创汇出现减少的情况等[2]。 为解决上面问题,国家、企业和桑蚕生产者应该互相协作,不断促进其发展。经过研究和实践显示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下面的特征,如桑蚕的价格、质量和产量有一定的增长、产业出现转移,同时趋势减缓出现稳定的局面、桑蚕的相关产业的技术和功能出现扩展,使用的范畴比较广泛,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丝绸的出口出现缓慢增长的趋势等。 3 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因为蚕桑产业链比较长,如果紧依靠单一力量的话不能很好的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企业和桑蚕生产者之间进行密切的合作,促进桑蚕业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3.1 依靠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桑蚕业的发展,制定一定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提升自身在桑蚕业发展中的作用,明确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责任,协调多者之间的关系,不断为桑蚕事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对产业的质量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经营模式。加大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政府的资金支持,对相应的的桑蚕养殖户进行 税费的优惠以及相应的补贴。加强对桑蚕养殖基地的建设,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不断促进桑蚕养殖业发展。3.2 依靠企业提高经营水平 在桑蚕的产业发展中,企业的作用使不容忽视的,可以是市场中的主体,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实力比较强,覆盖面比较广等,而丝绸加工也是产业发展核心。总而言之,如果企业的经营理念比较好、影响能力比较强、技术水平比较高的话,能够实现市场秩序的良好发展,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重要的作用。企业为了能够很好的发展,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在利益的基础上,以销售为依托,主要采取供销一条龙的服务,采取农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比较稳妥。对产权关系进行明确,建立全国性的的地区性的组织机构,将生产、经营、科研和开发等融为一体,实现利益共享[3]。3.3 依靠蚕农发展桑蚕 蚕农在桑蚕的产业发展中是比较弱势的群体,其养殖的能力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产业的进步。所以应该不断调动蚕农发展的积极性,实现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因为经济效益是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也是进行养殖的目的志气,因此必须重视蚕农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现阶段的农村进行发展中,一些蚕农为了扩大生产的规模,进行股份合作、互换土地的方式等,同时以租赁的方式实现农户之间的合作,不断扩大桑蚕生产的规模化,同时姐结合政策方针,不断开发产业的特点等,发展养蚕相关的产业,如桑枝用于食用菌,桑叶用于饲料和食品的开发等。此外,利用电子加温的装置进行小蚕的饲养,不断提高其成活率,实现丝质质量的提升,使用现金的技术对病菌进行消灭,提高养蚕的质量,实现蚕农经济效益的增加,提高蚕农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桑蚕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社会文化进步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挑战,蚕桑产业的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应该结合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掌握市场发展的动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产业的发展,不断促进桑蚕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莫嘉凌.广西蚕桑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J].广西蚕业, 2005(1):38-43.[2]鲁兴明.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3]陈涛.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7-10-20)

蚕桑生产个人总结

蚕桑生产个人总结 《蚕桑生产个人总结》WTT为您整理。篇一:蚕桑生产工作总结 蚕桑生产情况汇报 按照督查通知的要求,结合县人民政府蚕桑生产意见,现将我乡蚕桑生产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乡、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辛勤努力,新栽桑180亩,修建蚕房10间300平方米。创建示范片2个,养殖示范大户2户,示范户190户。修枝下条95%,松土除草施肥达80%以上。5户蚕农种植黑五类。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发展蚕桑产业,搞好宣传,转变群众思想观念,调动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是我乡蚕桑产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充分利用标语、专栏、广播、召开群众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当前蚕桑生产面临的有利机遇和相关优惠政策,并通过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算细帐、算对比帐等等,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深刻转变,对栽好桑、养好蚕的信心逐步恢复,为蚕桑生产的稳步推进营造了良好氛围。截止目前,目前共书写标语20条,出专栏2期,召开群众会52场次,到会群众达20XX余人次。

—1— (二)科学规划,示范带动。 发展蚕桑产业,要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才能确保取得实效。我们严格按照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通过组织力量深入村组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掌握各村产业结构、气候特点、区域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郭家、新田两村各打造1个示范片,发展2户种植大户示范户。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使蚕桑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乡政府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蚕桑生产领导组,精品切实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领导和指导。对蚕农在粮食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等惠农政策上给予倾斜。乡政府还安排了一名生产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同志到蚕桑生产村,专门负责抓好蚕桑生产。同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乡、村、组干部工作职责,加强对长征茧丝绸公司派驻技术人员的管理,并将蚕桑发展成效作为乡、村干部和种桑村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督促到位,促进了蚕桑生产规范化、制度化。 (四)搞好培训,科学栽种。 发展好蚕桑产业,必须坚持科学种植。为切实增强蚕农 —2— 的科技意识,大力推广蚕桑种植科学技术,提升种桑水平,我们邀请了相关科技人员进行现场培训,通过现场培训、讲解等

海参营养及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现状

海参营养及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现状 海参预混料:分为(预混料一号;预混料二号;预混料三号;)[1] 活力乐:分为(海参活力乐一号;海参活力乐二号;海参活力乐三号;) [2] 配合饲料:海参开口料、稚参饵料、幼参饵料、成参饵料、种参促熟饵料。 单一饲料:鼠尾藻粉、马尾藻粉、绿菜粉、大豆肽、蟹壳粉、蛎壳粉、海浮 泥、 脱脂鱼粉,虾糠粉,脱胶褐藻粉,大豆蛋白粉,海青粉,扇贝粉饲料; 海参营养及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现状 姓名:王世英集美大学 海参在分类学上属于棘皮动物门,是海洋中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海参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1200多种,但是可食用的仅有40种。我国约有海参140种,可食用的约为20种,有10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其中产于我国辽宁、山东等地沿海的刺参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最高。早在清朝末年编辑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刺参就有如下记载::“辽东产之海参体色黑褐,肉糯多刺,称之为辽参或刺参,其品质最佳而药性甘温无毒,具补肾壮阳、生脉血、治下痢及溃疡等功效”,由于其“药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⑴。海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酸性黏多糖、氨基酸、海参毒素、不饱和脂肪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并含有钙、镁盐及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肿瘤、提高生物机体免疫力和抗凝血、防霉变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或者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如肺结核、神经衰弱、阳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等[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需求量稳步增加,但是由于海参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种群数量减少,海参产量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海参人工养殖产业应运而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我国的海参人工养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我国海参养殖方式多样化且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海参养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海参人工配合饲料的需求,海参饲料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因此,海参饲料已经成为潜在限制海参养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20年蚕桑调查报告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内江市东兴区双桥镇 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只有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作为工作的根本动力,才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在工作中不懈怠而勇往直前,才能登高永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为人民群众着想,为人民群众所思,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人民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带着这种初心,揣着这促使命,为更好地引导双桥镇特色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联合双桥镇人大主席团成员组成双桥镇蚕桑产业发展课题调研组。以听取群众反映,收集群众意见,召开交流座谈会,现场调研考察等形式,深入村社,农户家庭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一、双桥镇蚕桑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依托 《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纲要(2013—2011年)》将200000平

方公里的桑园布局在包括内江市东兴区、资中县、资阳市,安岳县等40个优质蚕桑基地县,其中,内江市东兴区作为国家“东桑西移”优质蚕桑基地。四川省40个蚕桑基地县的20个重点县之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在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等。 内江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各县区要抓特色产业,以促农民增收。市委马波书记明确指出,东兴区的花椒、大黄竹、蚕桑,实际上都可以集中精力抓蚕桑产业。 东兴区委书记徐炼英在双桥调研时也指出,双桥镇要把蚕桑工作抓好,抓出特色,抓出水平,可以解决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要求,东兴区政府可以给予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 二、双桥镇蚕桑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四川省气候自然条件宜桑宜蚕,可以培育出西部地区最好的桑叶、桑果品质,而内江市东兴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地处沱江中游东岸,是内江市重点建设的新城区。东经104度04分36秒—105度05分41秒,北纬29度25分11秒—29度40分30秒。东连重庆,

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2 30000亩蚕桑基地建设项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承办单位: 二、项目建设性质:扩建 三、项目年限:2009年—2010年 四、项目区: 五、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1、土地利用:租赁沙壤田600亩,其中,用于采取穗条与综合科技示范园建设100亩,用于培育桑苗500亩,2009年培育桑苗4500万株。 2、桑园建设:新植优质高产桑园30000亩。 3、配套建设:新建农村小蚕共育室300间(每间40平方米),合计1.2万平方米;新建养蚕大棚30万平方米,新建或农村住房改造作蚕房8.4万平方米,组织培训农户3.25万人.次。 六、进度安排 2009年1月~2009年5月完成育苗4500万株,2009年6~10月完成栽桑30000亩,开展种植农户培训3.25万人.次,2009年10月~2010年5月建成小蚕共育室300间(12000平方米),养蚕大棚30万平方米,养蚕用房8.4万平方米,新建蚕茧除加工场所2座。 七、总评价

项目立足于国家“东桑西移”战略实施。落实云政发[2006]20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昆明市生态建设与绿化,美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布局。 本项目依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云龙水库水源区,乌东德电站生态保护发展需要而立,立足本土,面向全市,着眼未来。项目区环境条件适宜,技术力量雄厚,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很高。项目建成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显著,将使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使蚕桑生产规模、综合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趋势得到遏制,从而推动禄劝乃至整个昆明市蚕桑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禄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困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金沙江南岸,横断山脉东纵谷区边缘。位于东径102°13′至102°56′,北纬25°25′至26°22′,总面积4228.5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8.4%。开发山区,发展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流经县境的一江两河,造就了禄劝“多元化”的立体气候格局和形式多样的典型小流域环境,具有发展蚕桑产业最适宜和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

蚕桑产业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宁南县蚕业情况简介及蚕业资源 宁南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一个彝、汉为主的多民族杂居的边远山区农业县。全县幅员面积1670平方公里,总人口18.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23万人,占总人口的90%,全县耕地18.43万亩,人均1.1亩。县境内气候宜人,年均降水量970毫米,年均气温19.3℃,年均日照时数2257小时,全年无霜期321天,是我国太阳能二级利用区,光热资源极为丰富,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 宁南县蚕业起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通过30多年的坚持发展,养蚕区域已遍布全县25个乡镇、106个行政村、630个村民小组,带动了2.5万户农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栽桑养蚕,养蚕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62.8%。 截止目前,全县拥有桑树2亿株,年产茧16万担,农户售茧收入1.4亿元,养蚕农户户平售茧收入5500元、人均收入1400元,全县40%的养蚕农户蚕桑年收入达到5000元,养蚕收入上万元的农户1670户,连续9年在四川省茧丝行业评比中荣获“蚕茧总产、蚕茧单产、人平产茧、蚕茧质量、蚕农售茧收入”五大指标全省第一,并于2005年、2006年和2009年分别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优质桑蚕茧示范县”、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首批实施县和“四川省精品蚕业标准化示范区”,成为了巴蜀蚕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全县年产“南丝路”牌优质干茧3000多吨,销售收入2亿元

以上,蚕茧质量优良,深受客商的喜爱。相继被评为“国家权威检测达标品牌——国家质量检测连续合格产品”,“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并荣获了“中国名优品牌”、“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等称号。 目前,全县蚕业资源丰富,年产蚕沙2.5万吨,桑枝4万吨,桑椹1万吨,蚕蛹1100吨。 1.2 项目基本情况 1.2.1项目建设概况 1.项目名称:蚕桑产业化综合开发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地点:宁南县轻纺园区 1.2.2项目建设内容 1、250吨叶绿素铜钠加工厂 2、蚕蛹综合加工厂 3、桑葚系列保健产品加工厂 4、3万立方米高密度纤维板厂 1.2.3项目提出的理由 1.蚕、桑浑身都是宝,如桑条既可以用于培养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又可以制造高强度高韧性的优质纤维板;蚕沙具有治疗失眠的作用;蚕蛹不仅可做饲料,而且是人类可直接食用的高蛋白食品,蛹油、蛹皮又可提取制药,含有18 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可以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等等。可以

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精选范文: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汇报(共2篇)尊敬的刘副市长,各位领导: xx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各族人民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蚕桑产业发展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现将xx镇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敬请各位领导予以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 2008年,上级规划我镇新植蚕桑11500亩,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全镇干部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组织、购进桑苗1155.87万株,截止5月10日已全部移栽结束。二、主要做法 2008年是我镇蚕桑产业发展任务最为艰巨的一年,主要是因为之前绝大部份山地已种植了蚕桑,今年85%以上的蚕桑都要种植在水田上,而我镇农户“有粮心不慌,无米睡不安”的思想极其突出。鉴于此,我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二是高位推动,强势推进。根据《土地承包法》和《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不能强行要求农户种植蚕桑,但是,2008年我镇的发展任务重,同时,蚕桑产业的发展也有其特殊性,最主要是防止药害,必须连片种植。镇党委、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认为,只有产业发展了,绝大多数群众增收致富了,才是最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社会也才能和谐,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以人为本,片面地理解和谐。于是,我镇统一以村“两委”提出规划,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确定塘图,连片推进,使想种的群众放心种,犹豫的群众跟着种,困难的群众大家在后推着种。为使工作得到落实,我镇领导班子成员都一一挂村,副主任科员以上在职干部也挂村,每个村都派出工作队员,每个队员都挂到塘图;同时,加大奖惩力度,书记、镇长责任制押金每人4000元,副职(含副主任科员)每人2000元,工作队员每人1000元,完成任务退还押金,同时等额奖励,完不成任务则不退还押金。三是加大扶持提质增效。一方面是小额信贷资金扶持,解决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技术扶持,从种植规范、中耕管理到蚕房建盖等都有辅导员全程指导,如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我镇推行了宽行窄株的种植模式,每亩种植1300—1400株,蚕房标准上,要求新建蚕房都要建地火龙等,以促蚕桑产业迅速提质增效。三、存在困难的问题 1、群众的产业投入能力低,抵御风险的能力低,阻碍产业的迅速发展; 2、种养技术水平低,影响产业效益的提升; 3、物价、工价上涨幅度较大,种桑养蚕的比较优势不如前些年明显; 4、各级干部敢于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负责的信念亟待树立和加强。四、今后打算 1、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投入提升产业效益; 2、创新工作,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找到激发党员的自豪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着力点;建立充分发挥党领导下的青年、妇女、老协等组织作用的工作机制,形成聚精会神谋发展的氛围;探索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行之有效的路子,为蚕桑产业规模化打下基础; 3、进一步健全细化责任制,在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强化勇于、敢于为xx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信念; 4、发展节水农业,支持工业园区建设; 5、在未来5年,将xx打造成全县依靠农业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第一镇。 [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汇报(共2篇)]篇一: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组 2011年10月14日 为全面了解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存在困难和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措施,培养壮大龙头企业,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不断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经济板块”,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2011年10月13日至14日,县委办、县委政研室、县蚕桑办和相关单位组成课题调研组,以听取汇报、交流座谈、现场走访等方式深入部分乡镇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人工配合饲料养蚕技术

配合饲料养蚕新模式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国内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做了大量的试验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蚕学系进一步研制成功低成本膨化颗粒人工饲料,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养蚕效果。 众所周知,所有蚕品种对其天然饲料桑叶都具有良好的摄食性和适应性,这是长期自然进化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家蚕人工饲料的组成不仅要像桑叶那样满足其营养需求,而且必须适合蚕的食性,并具有适当的物理性状及良好的防腐性等等。 家蚕的营养需求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物、水分、维生素等。因此家蚕人工饲料的主要原料也必须同样的含有这些必需的营养成分。自从家蚕人工饲料问世以来,人们对其所添加成分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目前已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人工饲料的主要原料 目前人工饲料有各种各样的配方,各配方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桑叶粉 桑叶粉末在人工饲料中除了给蚕提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等营养成分外,更重要的是桑叶粉中还含有摄食促进物质,对人工饲料营养成分的平衡、物理性状的改善、未知营养的补充等方面起作用。人工饲料用桑叶粉的质量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春叶,在5龄上蔟后全条收获桑叶,对叶质的要求是无农药和工业污染、肥培管理好的桑园。然后晒干粉碎,其中小蚕用饲料宜偏细,壮蚕用饲料可偏粗。粉碎后的桑叶粉呈新鲜绿色,有桑叶清香味。在人工饲料配制时,一般掌握稚蚕饲料要用质量最好的桑叶粉,壮蚕可搭配使用部分质量稍次的。 2脱脂大豆粉 人工饲料所用脱脂大豆粉是利用大豆粕粉碎而成。大豆粕就是大豆经压片、溶剂浸提制油后的残渣。脱脂大豆粉氨基酸组成与桑叶比较接近,营养丰富,价格又十分低廉,国内外均在蚕用人工饲料中将脱脂大豆粉作为主要蛋白源。 3纤维素 家蚕的消化系统中缺少纤维素酶,对饲料中纤维素不能分解和消化吸收。纤维素的主要作用是使人工饲料有一定物理性状,有利于家蚕摄食并促进消化管中内容物的移动及消化液对食物的浸透。除桑叶和豆粕中含有一定量粗纤维外,在大部分稚蚕人工饲料配方中,添加了10%~15%纤维素粉末。纤维素粉末,能促进家蚕摄食和消化吸收,显著提高饲育成绩。 4玉米粉 玉米作为饲料成分有很多的优良性状:脂肪含量较高、淀粉消化率高、热能高,而且价格便宜,是畜禽饲料中适用性广的能量饲料。但普通玉米品种蛋白质含量较低,其氨基酸组成很不平衡,作为家蚕人工饲料原料来说,玉米并非优良蛋白源,应与脱脂大豆粉等搭配使用,使营养成分得到互补。玉米粉中所含的淀粉较多,在饲料中能起到一定的成型作用。玉米粉中不含有家蚕摄食阻碍物质,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玉米粉,可减少脱脂大豆粉的用量,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蚕成绩有一定的效果。 5成型剂 成型剂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饲料中含有的水分和一定的物理性状,便于饲喂和家蚕摄食。人工饲料中最常用的成型剂有琼脂粉、卡拉胶及淀粉等。 6防腐剂 细菌、酵母和霉菌等是引起人工饲料腐败的主要原因。家蚕人工饲料虽然经过高温灭菌,在饲育过程中还会受到污染,因此,在人工饲料中必须添加一定剂量的防腐剂。 防腐剂主要是山梨酸或山梨酸钾、丙酸钙、苯甲酸钠等,由于山梨酸、丙酸等防腐剂pH值在4.5~5左右时防腐效果最好,因此,饲料中必须添加柠檬酸来调节pH值。 配合饲料由下列原料混合制成:桑叶粉20%,大豆蛋白粉40%,纤维素8%,淀粉8%,蔗糖5%,酵母8%,柠檬酸2.5%,抗生素0.5%,无机盐8%。上述原料加适量水后拌匀,制成块状,蒸热,冷却后再切成薄片,即可用来养蚕。 适宜全龄人工饲料育蚕品种选择 不同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育摄食性存在很大差异,除品种选育等必须采用特定品种外,可根据蚕种来源方便程度或试验研究要求来选择蚕品种。适合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主要有:菁松×皓月、春蕾×镇珠、秋丰×白玉、两广2号等十几个品种。

蚕桑调查报告

江市东兴区双桥镇 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只有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作为工作的根本动力,才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在工作中不懈怠而勇往直前,才能登高永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为人民群众着想,为人民群众所思,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人民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带着这种初心,揣着这促使命,为更好地引导双桥镇特色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联合双桥镇人大主席团成员组成双桥镇蚕桑产业发展课题调研组。以听取群众反映,收集群众意见,召开交流座谈会,现场调研考察等形式,深入村社,农户家庭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一、双桥镇蚕桑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依托 《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纲要(2013—2011年)》将200000平方公里的桑园布局在包括江市东兴区、资中县、资阳市,安岳县等40个优质蚕桑基地县,其中,江市东兴区作为国家“东桑西移”优质蚕桑基地。省40个蚕桑基地县的20个重点县之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

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在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等。 江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各县区要抓特色产业,以促农民增收。市委马波书记明确指出,东兴区的花椒、大黄竹、蚕桑,实际上都可以集中精力抓蚕桑产业。 东兴区委书记徐炼英在双桥调研时也指出,双桥镇要把蚕桑工作抓好,抓出特色,抓出水平,可以解决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要求,东兴区政府可以给予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 二、双桥镇蚕桑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省气候自然条件宜桑宜蚕,可以培育出西部地区最好的桑叶、桑果品质,而江市东兴区位于盆地中南部,地处沱江中游东岸,是江市重点建设的新城区。东经104度04分36秒—105度05分41秒,北纬29度25分11秒—29度40分30秒。东连,西接,、、泸洲,北达、。交通便宜,属成渝经济线中段,并且东兴区传统的同福丝厂,历史悠久,为东兴区蚕桑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家和地区政策环境优势明显,从国家蚕桑区域划分来看,江市东兴区已划为国家工“东桑西移”优质蚕桑基地县区,双桥镇作为东兴区的北大门,是东兴区的门户乡镇,可以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农业产业转型为主线,以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2345”现代农业产业

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略) (二)、原料的接收 1 、散装原料的接收以散装汽车、火车运输的,用自卸汽车经地磅称量后将原料卸到卸料坑。 2 、包装原料的接收: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接收两种。 3 、液体原料的接收:瓶装、捅装可直接由人工搬运入库。 (三)、原料的贮存 饲料中原料和物料的状态较多,必须使用各种形式的料仓,饲料厂的料仓有筒仓和房式仓两种。 主原料如玉米、高粮等谷物类原料,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多采用筒仓贮存,而副料如麸皮、豆粕等粉状原料,散落性差,存放一段时间后易结块不易出料,采用房式仓贮存。 (四)、原料的清理 饲料原料中的杂质,不仅影响到饲料产品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饲料加工设备及人身安全,严重时可致整台设备遭到破坏,影响饲料生产的顺利进行,故应及时清除。 饲料厂的清理设备以筛选和磁选设备为主,筛选设备除去原料中的石块、泥块、麻袋片等大而长的杂物,磁选设备主要去除铁质杂质。 (五)、原料的粉碎 饲料粉碎的工艺流程是根据要求的粒度,饲料的品种等条件而定。 按原料粉碎次数,可分为一次粉碎工艺和循环粉碎工艺或二次粉碎工艺。 按与配料工序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先配料后粉碎工艺与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1 、一次粉碎工艺: 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原始的一种粉碎工艺,无论是单一原料、混合原料,均经一次粉碎后即可,按使用粉碎机的台数可分为单机粉碎和并列粉碎,小型饲料加工厂大多采用单机粉碎,中型饲料加工厂有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粉碎机并列使用,缺点是粒度不均匀,电耗较高。 2 、二次粉碎工艺 有三种工艺形式,即单一循环粉碎工艺、阶段粉碎工艺和组织粉碎工艺。 ( 1 )单一循环二次粉碎工艺 用一台粉碎机将物料粉碎后进行筛分,筛上物再回流到原来的粉碎机再次进行粉碎。 ( 2 )阶段二次粉碎工艺 该工艺的基本设置是采用两台筛片不同的粉碎机,两粉碎机上各设一道分级筛,将物料先经第一道筛筛理,符合粒度要求的筛下物直接进行混合机,筛上物进入第一台粉碎机,粉碎的物料再进入分级筛进行筛理。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进入混合机,其余的筛上物进入第二台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进入混合机。 ( 3 )组合二次粉碎工艺 该工艺是在两次粉碎中采用不同类型的粉碎机,第一次采用对辊式粉碎机,经分级筛筛理后,筛下物进入混合机,筛上物进入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 3 、先配料后粉碎工艺 按饲料配方的设计先进行配料并进行混合,然后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

蚕桑制品的发展和趋势1

蚕桑制品的发展和趋势 蚕丝制品以及蚕丝服饰的发展: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从事种桑、育桑、缫丝、织绸的国家,素有丝绸之乡的苏杭,现大部分的蚕丝来自于北方。徐州有几十年的种桑养蚕的历史,且在汉代及更早时期,徐州的丝绸业就有一定的发展,现徐州的白厂丝大量供应南方的丝绸公司,出现了资源的浪费,附加值低的局面。 铜山区棠张镇自古是徐州蚕丝生产的重要基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棠张蚕丝生产有突破性发展。蚕桑生产已经成为该镇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棠张镇现有桑园面积3万亩,年产鲜茧650万斤,数量多、质量好。桑蚕生产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1.市场潜力。一是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及桑叶、桑葚、蚕茧、蚕丝新用途的不断开发,国内外市场对茧丝绸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据国际丝绸协会预计,未来5年欧美国家丝绸消费将保持每年5%的速度递增。二是蚕茧加工需求旺盛。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镇蚕茧加工企业生产能力日益扩大,对原料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我镇桑蚕生产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生产潜力。我镇桑蚕的生产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产空间较大。二是发展空间较大。我镇大多数地区农民有植桑养蚕的传统和习惯,植桑养蚕的区域范围广,发展面积潜力大。三是经济生态效益明显。桑树适应性强,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可作为防护林和城市绿化林木;桑树易于管理,桑、蚕全身都是宝,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明显且可提升空间大。发展桑蚕产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作用巨大。 中国纤维检验局和国家质监总局近几年来的检测检验结果表明,我镇茧丝长平均1130.8米,解舒丝长701.7米,分别比全国主产区平均值长134米、100.6米;上车茧率90.24%,解舒率62.07%,干毛茧出丝率37.53%,分别比全国高出5.6、1.9和4.4个百分点。丝类商品平均质量等级达到4A9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个等级。我镇是目前全国最优质的蚕茧产区之一,蚕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畅销日本、西欧等主要丝绸生产加工国。 所以我们下一步的蚕丝制品的开发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具有很大的区域和原材料充分利用的优势。比如:丝绸服饰、丝巾、蚕丝家纺等等。 众所周知,蚕丝97%以上由动物蛋白组成,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而氨基酸不仅有滋养皮肤、清洁保健的作用,还能增强体表细胞的活力,对关节炎、哮喘等病人都非常适宜,有很好的美容保健作用;其次,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之一,内部约38%的部分是空心的,保暖透气性良好,民间向来有“一斤丝三斤棉”之说,就是说一斤蚕丝的保暖性抵得上三斤棉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