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人工饲料配方优化试验

合集下载

家蚕人工饲料质量与饲养效果评价

家蚕人工饲料质量与饲养效果评价

料外 观呈 浅 黄绿 色 , 体粒度 应粗 细一 致 , 粉 各种原
料混合 均 匀 , 结块 , 霉 味 , 桑叶清 香 味 , 无 无 有 加水
地 区在 晚春 , 夏往往 以连续 晴好 天气 为 主 , 初 晚上
无 露水 , 叶晾 晒质量 较有保 证 , 中 , 桑 但 晚秋 期 , 在 晾晒 过 程 中夜 间 受 露 水 影 响 , 叶 极 易 褐 变 , 桑 因 此 , 晚秋 期 桑 叶 的 晾 晒难 度 较 大 .为 确 保 质 中,
3 ~4 左 右 , 重要性 仅 次于桑 叶粉 , 0 0 其 脱脂 大
豆 粉 由大豆 粕粉 碎 而成 , 配制 人工 饲料 时 , 在 除特 殊需 求外 ( 中系及对 人工 饲料摄 食 性差 的品种 , 如
育整 齐度 的 , 收 蚁 9 在 6 h和 1 2h调 查 时 , 蚕 9 起 率越高 , 整批 蚕 的发育 整齐 度好 , 有过 多 的眠蚕 和
青 头 , 明蚕 的生 长发育 迟缓 , 说 和人 工 饲料 品质 及 蚕 品种有 关 , 进 一步分 析原 因 . 需 2 1 4 减蚕率 调 查 1 .. —2龄 或 1 —3龄 减 蚕率 的高低 , 起 蚕率 有 密 切相 关关 系 , 蚕率 高 , 与 起 减 蚕率 就低 , 反之则 高 .小 区试验 减蚕 率调 查 , 以饷 食 时间为 准 , 汰全 部眠蚕 及青 头 , 算该 龄 减蚕 淘 计 率 .中试规模 减蚕 率调查 , 在加 网饷 食 5h左 右 , 抬 起蚕 网 , 调查 网下剩余 眠蚕 及弱 小蚕 . 2 1 5 起蚕 体重 变 异 系数 调 查 蚕 体 重 变 异 系 ..
量 优 劣 的评 价 指 标 . 定 了相 应 参 考 标 准 . 制

大蚕低成本人工饲料试验

大蚕低成本人工饲料试验

大蚕低成本人工饲料试验钱秋杰;陈伟国;戴建忠;杨一平【摘要】小蚕人工饲料应用已经在局部地区推广,但是大蚕人工饲料饲养成本高,制约了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技术的推广.本实验通过对比不同配方人工饲料全龄育养蚕成绩,开发大蚕低成本人工饲料.结果表明:高糖类饲料促进家蚕幼虫期体重增加,而高蛋白饲料能提高茧层率.在家蚕4龄期饲喂高糖类饲料,5龄期饲喂高蛋白饲料有利于提高蚕茧产量.【期刊名称】《蚕桑通报》【年(卷),期】2017(048)001【总页数】4页(P29-31,40)【关键词】大蚕;人工饲料;低成本【作者】钱秋杰;陈伟国;戴建忠;杨一平【作者单位】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嘉兴 314400;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嘉兴 314400;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嘉兴 314400;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嘉兴 31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5.1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是用人工制作的配合饲料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实现家蚕人工饲料全龄育,我国也在70年代实现该技术[1]。

目前,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蚕品种遗传选育和饲料配方两方面。

经过多代的人工选育,已经筛选出多个人工饲料适应性较好的广食性家蚕品种,如徐孟奎等选育的广食性品种“GSC5”和“GSJ1”[2],代方银等选育的品种“GS01”[3],李卫国选育的人工饲料品种“R9501×RB”[4]等。

饲料配方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小蚕饲料,如桑枝代替部分桑叶粉[5],淀粉等代替琼脂等价格较高的原料[6],饲料中蛋白含量优化[7]。

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家蚕品种和饲料配方能够很好地满足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的产业化需求,特别是针对大蚕的低成本饲料配方研究仍然缺乏。

1.1材料家蚕品种为“秋丰×白玉”,由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有限公司生产。

山梨酸、肌醇、氯化胆碱、琼脂粉、β-谷甾醇、苯甲酸、巴豆酸和无机盐等,从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购买。

春蚕期苏豪_钟晔稚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报告

春蚕期苏豪_钟晔稚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报告

2014年第3期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櫰[13]吴阳春.三眠蚕品种853白ˑ543B 的性状.中国蚕业,2003,24(1):52-55.[14]何斯美,贺一原,吴阳春等.细纤度三眠蚕品种853白、543B 的育成和推广,蚕业科学,2003,29(1):38-42.[15]席鹏伟,虞晓华,李绍峰等.三眠蚕品种“元子ˑ由子”的选育,江苏蚕业,2013,35(138)P1-4.[16]甘志红,王飞.浅析蚕丝被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产业用纺织品,2010(3):30.[17]李绍峰,虞晓华,沈卫德.家蚕品种“菁松ˑ皓月”的蚕茧荧光显色判性改育,蚕业科学,2013,39(1):170-176.春蚕期苏豪ˑ钟晔稚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报告孔旭东1*韩益飞1司马杨虎2缪文军1郑小芹3(1.如东县蚕桑指导站226400;2.苏州大学医学部215123;3.如东县栟茶镇农业服务中心226406)摘要苏豪ˑ钟晔蚕品种1 2龄采用人工饲料共育,3龄起蚕发育整齐度98.12%;全龄经过比对照种皓月ˑ菁松长约2d 左右;蚕体及茧形大,公斤茧粒数少于对照种,蚕茧张种产茧量高于对照种;茧丝长比对照种长。

认为该品种对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较为适应,可以扩大试点推广,但在饲育过程中需加强防病卫生措施的贯彻。

关键词蚕桑苏豪ˑ钟晔稚蚕人工饲料共育中图分类号:S88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14-08-25-001项目资助: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GC (2013)126、SXGC (2014)105];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2GA690242、2013GA690096);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推广资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22)。

作者简介:孔旭东(1964—),男,江苏如东,大专,农艺师。

Tel :0513-********通讯作者:韩益飞(1964—),男,江苏如东,硕士研究生,推广研究员。

蚕饲料制作配方

蚕饲料制作配方

蚕饲料制作配方
以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蚕饲料制作配方:
材料:50%玉米粉,20%豆粉,30%麸皮。

配方:
1、将50%的玉米粉、20%的豆粉和30%的麸皮混合在一起。

2、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直到质地变得湿润但不粘手。

3、将混合物均匀地分配到不易漏粉的容器中,然后用手或勺子压实。

4、将容器放置到适宜的环境下,让其发酵2-3天。

5、发酵期间,每隔12小时要搅拌一次,使混合物均匀。

6、待混合物完全发酵后,即可喂养蚕。

备注:
1、配方中的材料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2、喂养蚕时,不宜喂食过多或过少的饲料,以免影响蚕的生长发育。

3、饲料的质量要求较高,要注意原材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以及制作和储存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家蚕1~4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报告

家蚕1~4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报告
是可行的 ; 对蚕茧产量与质量并无 明显影 响。但要在生产 中应用 , 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 完善 , 逐步形成规范 。
关键词
家蚕
人 工饲 料
饲 育 试 验
中图分 类号 :8 39 ¥ 8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1 2—3 0 6 2 1 —1 0— 0
实 现 家 蚕 人 工 饲 料 饲 育 是 现 代 蚕 业 的重 要 标
2 —2 0 3.
[ ] 王泽林. 树夏秋期不 同采 收程度 对翌年 春叶 产量 的 5 桑 影响. J . [ ] 蚕桑通报 .0 83 ( ) 2 2 0 . 9 1 .5—2 . 6
S i o ng m u be r i e e a tn n iy Cha Ye a o i fue c prng c mi l r y d f r ntpl n i g de s t n Li ng t n l ne
n mb ro r ce7 5 0~8 0 0 6 7 u e f t 1 0 ai 0 / 6 m , o r ce d yte s r ,c n sg i c n l mp o e te y ed a d t e s rn a u u l w at l r ef t o ms a inf a t i r v h il n h p i g l f n a t mn i r i f i y e i la e i l n h n L a g h r d ci n c n b s d i h e o e v s yed a d C a Ye in .T e p u t a e u e n t e r c mme d d o o ne .
d n i n l er e f p o u t n o e rl t n h p o u v y e s y a d mu b ry l a r d ci f t e ai s i f s r e . t o h o e r s l i l t g d n i f 10 0—1 2 0 p a t 6 7 e u t s p a i e st o 0 n n y 0 ln s 6 m ,a /

人工饲料育家蚕体重变异系数调查与研究

人工饲料育家蚕体重变异系数调查与研究

人工饲料育家蚕体重变异系数调查与分析摘要:采用生物统计中常用的变异系数数学模式,对人工饲料及桑叶育家蚕,在3龄、4龄及5龄起蚕饷食1~2h 后,定点逐条取样称重,进行体重变异系数分析,调查不同给饵方式对蚕生长发育整齐度的影响及不同品种之间的差距。

结果:桑叶育家蚕CV值比人工饲料育小,生长发育整齐度好,但人工饲料育蚕改喂桑叶后,CV值变小。

人工饲料育不同饲育方式,也会对CV值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人工饲料家蚕体重变异系数家蚕稚蚕人工饲料配方研究及饲养成绩的调查时,常用的指标是收蚁24h疏毛率、1~3眠眠蚕体重、眠起蚕率、减蚕率等,用上述指标大体可以来判断饲料配方的优劣、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及稚蚕饲养成绩的好坏,人工饲料稚蚕共育技术能否在蚕茧生产上推广应用,稚蚕的生长发育整齐度是关健之一,即使是收蚁24h疏毛率达到100%的蚕品种,在随后的龄期中,因品种、饲料及饲育技术等原因,其个体间发育整齐度仍有出现很大开差的可能。

因此,我们认为仅靠上述调查还难以全面反映家蚕生长发育动态情况。

在与生产应用相接近的小规模实验中,通过定点逐条调查蚕体重,用生物统计中常用的变异系数数学模式进行分析,在上述调查工程基础上,更有助于准确反映家蚕生长发育的情况,现将有关调查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蚕品种蚕品种:日系原蚕:872、皓月、明珠、9202, —代杂交种:春蕾X镇珠<正反交)、9405 X 9406<正反交)、鲁玉X曙光<正反交)、菁松X皓月<正反交)、27 X 14、新三元、02 X鲁七、春蕾X浙晓、陕蚕四号、A雪X华峰、群峰X富春、953 X 954、57A X 246、9601 X 92、953 X 954 、9405 X 碧波A 、9204 X 9203 、951 X952上述品种由原烟台桑蚕原种场及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全国品种鉴定点提供。

1.2饲料与饲料制作人工饲料配方:桑叶粉35%,大豆粉35%,桑绿枝粉15%,淀粉9.4%,Vc1.5%,复合V B1.5%,柠檬酸2 %,巴豆酸0.4%,氯化胆碱0.2%。

家蚕原蚕鲁17、92人工饲料适应性研究概要

家蚕原蚕鲁17、92人工饲料适应性研究概要

家蚕原蚕鲁17、92全龄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Ⅰ五龄蚕体重与茧质的研究摘要:研究了家蚕新品种鲁17、92原蚕的全龄人工饲料育,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其全龄人工饲料育的5龄逐日蚕体重与茧质成绩明显优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

采用人工饲料养蚕受影响较大的是雄蚕,雌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较好。

日系品种原蚕的人工饲料适应性明显优于中系品种。

关键词:家蚕原蚕鲁17 92 全龄人工饲料育世界上最早研制的昆虫人工饲料是1908年Bogdanow的黑颊丽蝇人工饲料。

人工饲料在家蚕方面的研究始于1930年的日本,到了1960年福田和伊藤已成功应用人工饲料完成家蚕幼虫的全龄饲育。

家蚕人工饲料育无疑是传统养蚕学上的一场革新。

我国也在1970年用人工饲料养蚕获得成功,由于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目前还未能实用化。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从日本引进的蚕品种相对我国现行品种而言,普遍具有更好的人工饲料适应性。

为了探讨国内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的家蚕品种鲁17、92原蚕的全龄人工饲料育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蚕品种鲁17、92,对照采用现行生产用种菁松、皓月,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创新室提供。

1.2 饲育方法1.2.1 人工饲料配方与制作方法采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研制的低成本人工饲料配方[1]:桑叶粉35%、脱脂大豆粉35%、桑绿枝粉15%、淀粉9.4%、复合VB1.5%、VC1.5%、柠檬酸2.0%、巴豆酸0.4%,氯化胆碱0.2%。

配好的饲料加1.9倍水搅拌均匀,装38cm×30cm聚乙烯塑料保鲜袋,擀成平板状后封口,蒸汽灭菌柜100℃45min灭菌,冷却后待用[2][3]。

1.2.2 饲养方法人工饲料育采用13cm×13cm×8cm聚乙烯透明塑料盒收蚁,1龄采用平板状饲料育[4],2龄条状饲料育,1~2龄各给饵1次。

构树叶粉用作家蚕人工饲料原料的可行性试验

构树叶粉用作家蚕人工饲料原料的可行性试验

构树叶粉用作家蚕人工饲料原料的可行性试验*武雪会1,张婷婷1,吴吉安2,叶爱红1,潘美良3,马焕艳3,周文林1,曹锦如1*(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3.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10020)摘要:构树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因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被广泛用作畜禽蛋白饲料。

为探究构树叶粉用作家蚕人工饲料原料的可行性,本试验以普通的家蚕人工饲料为对照,针对其中的桑叶粉原料分别以25%、50%、75%和100%比例的构树叶粉替代,并进行养蚕试验。

结果表明:小蚕对构树叶粉的适应性较差,以25%比例的构树叶粉替代桑叶粉饲育5龄大蚕,其养蚕成绩与普通人工饲料相当(P>0.05)。

综上,大蚕人工饲料中以不高于25%比例的构树叶粉替代桑叶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构树叶粉;家蚕;人工饲料中图分类号:S88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8-4069[2020]03-025-06Investigation on Feasibility of Broussonetiapapyrifera Leaf Powder Servedas Artificial Diet Ingredient for Silkworm *WU Xue-hui 1,ZHANG Ting-ting 1,WU Ji-an 2,YE Ai-hong 1,PAN Mei-liang 3,MA Huan-yan 3,ZHOU Wen-lin 1,CAO Jin-ru 1*(1.Institute of sericulture,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 310021,China;2.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microbiology,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 310021,China;3.Zheji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Hangzhou 310020,China )Abstract:Broussonetiapapyrifera leaf,as the unconventional feed resource,were widely used as protein feed for domesticated animals due to its high protein and amino acid contents.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rearing silkworms by Broussonetiapapyrifera leaves,this study were designed to feed silkworms by the artificial diet contained 25%,50%,75%and 100%Broussonetiapapyrifera leaves to replace corresponding mulberry leaves,respectively.The common artificial diet feed with mulberry leaf powder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showed a low adaptability of youngsilkworms for the artificial diet contained Broussonetiapapyrifera leaf powder.The cocooning performance of 5instar silkworm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with 25%replacing ratio were reached or nearly reached to the control level (P>0.05).Therefore,it may be feasible to feed 5instar silkworms by Broussonetiapapyrifera leaves with a 25%or lower replacing ratio.Key words:Broussonetiapapyrifera leaves powder;Silkworm;Artificial diet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C02044);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4-17);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CARS-18-SYZ05);浙江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2018XTTGCS02-2)作者简介:武雪会(1991-),女,山东泰安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家蚕营养生理及工厂化养蚕相关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4 5 6 7 8 9 ¨
季叶) , 粉 碎 细 度 ≥1 6 0目, 由河 池 学 院 的 桑蚕 实训 基
地 生产 : 脱脂 大豆 粉 , 粉碎 细度 ≥1 6 0目, 河池 市 宜州市 本 地 油脂 生产 企业 生 成 的大 豆 粕 加工 而 成 ; 大 豆 分 离 蛋 白, 粉 碎 细度 ≥1 0 0目, 谷神 集 团 , 产地 在 山东德 州 ;
E — ma i l  ̄ 1 5 4 7 5 8 9 2 0 @q q . c o m
1 8
2 0 1 7 q  ̄ 第5 4 卷 第1 期 广 西蚕 业 G u a n g x i S e r i c u l t u r e Vo 1 . 5 4 N o . 1 , 2 0 1 7
辛磊,等 . 家蚕人工饲料配方优化试验 . 广西蚕业,2 0 1 7 ,5 4( 1 ) :1 8 — 2 2
I S S N l 0 0 6 —1 6 5 7 ;C N 4 5 — 1 2 1 2 / S
D O I " 1 0 . 1 9 5 5 3  ̄. c n k i . 1 0 0 6 — 1 6 5 7 . 2 0 1 7 . 0 1 . 0 0 5
关键词 家蚕; 人 工饲料 ; 配方优化; 正交设 计 中图分类号 ¥ 8 8 3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1 6 5 7 ( 2 0 1 7 ) 0 1 —0 0 1 8—5
家 蚕 的食 性较 窄 , 主 食桑 叶n , 家蚕 人 工饲 料 育则 被 称 为 改变传 统 养蚕 模 式 的革 命性 技术 乜 。 日本 是最 早 使 用 人 工 饲 料养 蚕 的 国家 D 。 中 国 自2 0 世纪 7 0 年 代 开 始 至今 , 在人 工 饲 料组 成 以及饲 育 方法 领 域 也获 得 了较 大 进 展 , 这在 劳 动力 成本 逐 年提 高 的情 况下 , 无 疑 会对 我 国蚕 桑业 的发 展 、 进 步起 到 重 要 的促 进 作 用 ; 人工 饲料 育 不仅 是 今后 规模 化 养蚕 的基 础 , 而 且 还 能够 为蚕 的生 理 生化 、 家蚕 遗 传和 蚕 病 防 治等 方 面 提 供 良好 实 验 基 础 , 因此 , 将 人 工 饲 料 研 究 实 用 化 和
家蚕人工饲料 配方优化试验
辛磊, 安慧 , 高丽霞 , 覃胡
( 河 池学 院 化 学与生 物 工程 学院 , 宜 州市 5 4 6 3 0 0 )
摘 要 家蚕人 工饲料 育是养蚕业发展 的重要 方向 , 而饲料 配方是人 工饲料 育的关键 。该试验 以2 4 h疏毛率 、 眠蚕体
重、 发 育经过 、 小蚕 综合 适应性指数等 为指 标, 通过 1 ~2 龄 家蚕人 工饲 料育 的饲 养方式, 调查 了不同配方的人工饲料对 两广二号 的适 口性 。结果表 明, 在1 ~2 龄人 工饲料育 时, 用 配方 1 ( 桑 叶粉 3 0 %, 脱 脂大豆粉 3 8 %, 玉米粉 1 5 %, 无机盐 等其他 l 7 %) 饲育的成绩优 于其他 1 1 个配方饲育 的家蚕 。
步产 生深 远 的影 响 。
当前 , 我 国的家 蚕 人 工饲 料 育 技术 还 未 达 到 实用
化 阶段 。其 主要 的制 约 因素 是 家蚕 人 工饲 料 成 本 高 、 现 行 家 蚕 品种 对 人 工 饲 料 的适 应 性 差 以及 饲 育 技 术 体 系 不完 善 ; 除此 之外 人 工 饲料 的调 制 、 加工、 成 型等 也 是 其制 约 因素 。本 试 验在 前 人 研 究 的基 础 上 , 针对 人 工 饲料 存 在 的成本 等 问题 , 选用 价 格 相对 低 廉 的脱 脂 大 豆粉 、 大 豆蛋 白粉 、 大 豆分 离 蛋 白、 酵母 蛋 白粉等 原材 料 , 复 配 桑 叶粉 、 无 机 盐 等成 分 , 以广 西现 行 蚕 品
蚕人 工饲 料育 打 下基 础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试验材 料 1 . 1 . 1 供试 蚕品种 两广 二号( 反交) , 由 山东 省 广 通 集 团有 限公 司提 供 。
1 . 1 . 2 实验 用 具 与 设备 1 4 0目标 准 筛 、 5 0 0 0 r / mi n粉 碎机、 自动 真空 封 口机 、 2 1 c mx 2 8 c m封 口袋 , 电磁 炉 、 直径 3 8 c m铝锅 等 家蚕 人 工饲 料制 作 用具 ; 蚕筷、 收 蚁 纸、 塑料薄膜 、 蚕 网、 培养皿 、 鹅毛、 量筒 、 小 刀 等 常 规 养蚕 用 具 ; 生 化培 养 箱 , 可 调 温冰 箱 , 养 蚕 专 用干 湿 温 度计 , 精确 度 为 0 . 0 0 1 g 电子天 平等 。 1 . 1 . 3 家蚕 人 工饲料 原料 试验 主 要采 用容 易获 取 、 价格 低廉 的常用 原材料 , 主 要成 分 为脱脂 大豆 粉 、 大豆 蛋 白粉 、 大豆 分 离 蛋 白、 酵 母 蛋 白粉 、 桑 叶粉 、 玉 米粉 、
维 生素 、 桑绿 枝粉 、 防腐剂 和无机 盐 。其 中 , 桑 叶粉 ( 春
收 稿 日期 :2 0 1 7 — 0 1 — 2 0 ; 接 受 日期 :2 0 1 7 — 0 2 — 2 2
第一作者信息 :辛磊 ( 1 9 8 2 一) , 男, 硕士 , 主要从事环境微 生物及蚕桑综合利用方面 的研究 工作。
推广 人 工 饲料 育 蚕 技 术 , 将对 我 国的蚕 桑 业 发展 和 进
种 两 广 二 号 作 为饲 育对 象 , 采 用 全 因素 实 验 设 计 , 调 查 各 因素 的不 同组 合 和配 比对饲 养 成 绩 的影 响 , 找 出
适 合 该蚕 品种 的最 优 人工 饲 料 配方 , 为进 一 步推 广 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