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饲料现状
桑树资源利用现状

桑树资源利用现状摘要:桑树属桑科植物桑,我国最早栽培,河池市宜州区是全国最大的桑蚕基地,桑树资源丰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使桑树资源的利用方式也有了重大的突破,本文结合河池市宜州区介绍了桑枝、桑叶、桑葚、桑白皮四种资源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桑树资源多元化利用的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桑树资源多元化利用科学研究引言桑树是落叶行多年生木本植物,桑树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它的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养蚕。
中国是世界蚕业的起源地。
最初可能是采集野生桑叶喂蚕,后来随着蚕业的发展而过渡到人工种桑。
河池市宜州区是全国最大的桑蚕基地,桑树资源丰富,《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桑叶、桑枝、桑白皮可止消渴,桑树资源中的桑叶,桑枝,桑果和桑白皮均为我国传统的重要中药材,桑树资源自古就有药食两用,通过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多元化的药用成份。
种桑养蚕是传统的利用方式,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使桑树资源的研究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取得瞩目的成绩,利用方式出现多元化的格局。
1、多元化利用桑树资源的意义1.1 打破传统的单一格局在传统蚕桑产业中种桑是为了养蚕,目标产物是白产丝生丝品,产品单一,经济价值较低,抗风险能力差,如对桑树资源进行深加工后,可以利用桑叶开发桑叶茶,利用科技手段提取桑枝生物碱,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和进行发电,利用桑葚开发桑果汁和桑葚酒等等,产品形式多样化。
1.2 提高经济效益力争多学科融汇,融入农学、中药学、化工食品学等学科,利用现代科技对桑叶,桑枝,桑葚、桑白皮等资源进行食用及药用价值的开发,将促进桑树资源实现经济最大化。
对地方经济收入、就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将是巨大的发展。
一方面可为农民增收,桑蚕业增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实现蚕桑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3有广泛的社会效益随着科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桑叶,桑枝在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方面已显示出了显著疗效,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正掀起开发桑叶,桑枝系列保健品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桑叶菜,喝桑叶茶和桑葚酒。
解读沙蚕的养殖方式及其应用开发现状

解读沙蚕的养殖方式及其应用开发现状
沙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又称为黄金蚕,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缅甸等地。
它不同于常见的家蚕,沙蚕在荒漠、绿洲、沙漠边缘等地生长,适应性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家蚕强。
下面将介绍沙蚕的养殖方式以及其应用开发现状。
一、沙蚕的养殖方式
沙蚕的养殖过程与家蚕类似,但是在运营中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环境要求:
1.温度控制:沙蚕适宜温度为24-28℃,让它们躲避阳光,确保水分和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
2.饲料供应:沙蚕喜欢野生的葛根、柽柳、矾草等野草作为食物,需要用野草饲料替代人造食料,饲料的质量对于沙蚕的生长繁殖有着很大的影响。
3.病虫害防治:沙蚕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常见的有突破口病、白粉病、霉菌病等,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
1.丝绸原料开发:沙蚕的丝绸纤维细密而且柔软,可与家蚕的丝绸相媲美。
沙蚕的丝绸具有天然染色的特点,可以直接梳理出色彩丰富、具有纺织艺术感的纱线,适用于高档服装设计、珠宝饰品定制等。
2.化妆品开发:沙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湿、抗衰老、修复肌肤等功效。
因此,沙蚕的营养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原料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市场。
3.治疗用途开发:沙蚕的丝线具有良好的自溶性,被应用于医疗领域。
沙蚕丝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支架性,已经成功应用于皮肤重建技术、脊柱融合技术、神经管修复等意外急救方面。
此外,沙蚕还被应用于中药配方的研究中,制成沙蚕素粉末,具有改善肺部疾病的药效。
总的来说,沙蚕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经济作物,对于我国发展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关于养蚕的知识

关于养蚕的知识养蚕是指人工饲养蚕蛹(家蚕)的活动,旨在获取蚕丝和其他蚕产品。
以下是与养蚕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1.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蚕蛹)、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蚕卵经过一定的孵化期后孵化成幼虫,幼虫在一定条件下蜕皮多次,最终形成蚕蛹。
蚕蛹在茧中进行蛹化,最后成虫从茧中破蚕而出。
2.饲养环境:养蚕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因素对蚕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蚕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80%之间。
3.饲料:蚕的主要饲料是桑叶,特别是白桑叶。
桑叶应新鲜、嫩绿、无病虫害,最好在蚕食用前进行晾晒和处理。
在蚕的不同生长阶段,饲料的供应量和质量需进行调整。
4.蚕室:蚕室是蚕的饲养场所,它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蚕室应保持干净、卫生,并具备良好的通风和保温能力。
蚕室内通常设置蚕床或竹网作为蚕蛹茧的固定和收集工具。
5.疾病防控:在养蚕过程中,常常需要注意蚕的健康状况。
一些常见的蚕病包括蚕霉病、蚕核病等,可以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如保持蚕室卫生、隔离病虫害蚕等。
6.蚕茧的处理:当蚕蛹完成蛹化并形成茧后,茧可用于获取蚕丝。
一般情况下,茧需要经过煮茧、脱丝、洗丝等工艺步骤,以获得优质的蚕丝产品。
7.蚕种选择:不同地区和用途的养蚕,可以选择适合的蚕种。
常见的蚕种包括白蚕、黄蚕、绿蚕等。
不同的蚕种在生长速度、产茧质1/ 2量和适应环境等方面可能有差异。
8.养蚕管理:养蚕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和观察,包括监测蚕的生长情况、饲料供应、疫病防治等。
合理的养蚕管理可以提高蚕的产茧率和蚕丝的质量。
2/ 2。
优食一号蚕品种精准高效养蚕与全龄配合饲料饲育试验报告

2020年第1期丝绸科技317优食一号蚕品种精准高效养蚕与全龄配合饲料饲育试验报告韩益飞一”李长铭▽孔旭东八2陈名蔚"2王玲玉"2郑小芹3(1.如东县蚕桑指导站,江苏如东226400 2.如东县园艺技术推广站,江苏如东2264003.如东县梯茶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如东226406)摘要:文章报告了2019年晚春蚕期优食一号蚕品种精准高效养蚕与全龄配合饲料饲育情况结果表明.优食一号蚕品种精准高效养蚕与全龄配合饲料饲育相比,5龄期经过略短;公斤茧粒数增加.张种产茧量、良蛹率低;茧层量增加、茧层率提高、茧丝纤度增粗作者认为,因1~4龄配合饲料养蚕导致蚕体抵抗力变差,改喂桑叶后,病菌容易感染,建议推广精准高效养蚕技术时,加强5龄期的饲养管理.关键词:优食一号;1~4龄;全龄;配合饲料(人工饲料);饲育;试验中图分类号:S88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9910(2020)01-17-04如东县自2013年制订《家蚕1~4龄人T饲料饲育规程》以后'.开始引导科技示范户推广应用精准高效养蚕技术.包括1~4龄配合饲料(俗称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省力化饲养、蚕室物联网环境控制技术等…。
2017年起,我们在生产上推广饲养优食一号蚕品种,现将2019年晚春蚕期优食一号蚕品种精准高效养蚕和全龄配合饲料饲育的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的材料供试蚕品种:优食一号.反交.由山东农业大学选育、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繁育提供,散卵种.盒种卵粒数约28000粒蚕配合饲料:粉体饲料.由如东县蚕桑指导站配制.桑叶粉含量40%(收蚁用桑叶粉由山东农业大学提供,2~4龄用桑叶粉由广西河池市宜州区龙安桑蚕合作社采用2018年秋季果桑桑叶晒干法加工而成.5龄用桑叶粉为本地农户2018年春季养蚕生产剩余的桑叶采用烘干法加T.而成);复合维生素B. 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提供:1.2养蚕方法1.2.1设施条件全龄配合饲料养蚕在梯茶镇陈湾村季彬蚕室进行.蚕室四周及顶部采用保温材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农业(特粮持经)产业技术体系蚕桑创新团队(编号JATS12019J35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18)项n资助: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冃(rdkj2019011);作者简介:韩益飞(1964—).男.江苏如东.硕士.推广研究员Tel:0513-********,E-mail:**************2020年第1期丝绸科技318料进行改造,通过蚕室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进行 控制、采用电加温补湿措施;5龄饷食后次日改普通蚕室饲育.蚕室为砖墙草顶结构.水泥地面.自 然温湿度条件.采用芦簾蚕台育;簇室与5龄期蚕 室为同一蚕室 精准高效养蚕1 ~4龄配合饲料饲 育由季彬完成,与季彬户全龄配合饲料饲育的蚕儿同室同步实施,大眠饷食前改为在擀茶镇陈湾 村陆德义家普通蚕室进行.蚕室为砖瓦结构,水泥 地面.自然温湿度条件,采用芦簾平台育;簇室与5龄期蚕室为同一蚕室。
家蚕的营养摄食特性及蚕沙的饲用价值

RFV = ( DDM × DMI) / 1.29
DDM = 88.9 - 0.779 × ADF
DMI = 120 / NDF
上式中: DDM ( digestibility of dry matter) 为可
的营养动态变化特性。 家蚕饲养,从 3 龄饷食开始
降,至生长 盛 期 达 到 最 低 水 平, 然 后 又 逐 渐 升 高;
NDF 和 ADF 含量先缓慢升高,然后大幅降低,至生
长盛期达 到 最 低, 然 后 又 大 幅 升 高; EE 和 灰 分 含
量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图 1) 。
图 1 桑叶含水率及营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93
4 期 杜周和等:家蚕的营养摄食特性及蚕沙的饲用价值
Key words: Silkworm; Mulberry; Ingestion property; Silkworm litter; Feeding value
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蛋白质含 量 高,氨 基 酸 比 例 平 衡, 动 物 适 口 性 好;
数量需求 [1,2] 。 当 前,优 质 蛋 白 饲 料 短 缺、 冬 春 季
家蚕对桑叶 取 食 不 完 全,对 桑 叶 养 分 消 化 吸 收 不
充分,因此蚕沙( 蚕粪和蚕采食后剩余桑叶残渣的
混合物) 中尚存大量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饲用价
值 [12] 。 本文深入研究了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家蚕
对桑叶养分 的 消 化 吸 收 特 性,旨 在 为 蚕 沙 的 饲 用
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杜周和 1,2 ,严 旭 1 ,张智勇 2 ,粟思源 2 ,左艳春 1 ,
浅谈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与防治

浅谈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与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是家蚕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会给养蚕户带来一定的损失。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原因、症状特点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养殖家蚕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原因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粒子病病毒引起。
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侵染力,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下易发生并传播。
通常在春、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病毒的传播速度会加快,家蚕养殖的密度较大、通风不良也会加重病毒的传播和发生。
家蚕微粒子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家蚕的行为和外观上。
家蚕感染了微粒子病病毒后,会出现食欲减退、活动力减弱的情况。
家蚕的身体会逐渐出现异常的现象,例如体色发黑、变软、局部出现白色颗粒状物质,严重时还会出现死亡现象。
感染微粒子病病毒的家蚕还会出现羽化不全、羽翅发育不良等现象,导致其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1. 加强对饲料的管理为了减少家蚕感染微粒子病病毒的可能,养殖户需要加强对家蚕饲料的管理,确保饲料的新鲜和干燥。
在添加饲料时,要注意饲料的来源和卫生情况,避免添加污染的饲料进入饲养环境。
2. 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养殖环境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家蚕的健康状况,因此养殖户需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包括清理养殖场的粪便、残渣和病虫害等,保持养殖环境的干燥和通风。
3. 控制养殖密度和加强通风合理控制家蚕的养殖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病毒的传播和发生。
加强养殖场的通风,保持养殖环境的湿度适宜,有利于减少微粒子病病毒的传播和发生。
4. 采取隔离措施一旦发现家蚕出现微粒子病的症状,需要及时将患病家蚕进行隔离,避免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对患病家蚕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以减轻家蚕的痛苦,并减少病毒的传播。
5. 加强疫病防治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养殖户需要加强对家蚕疫病的防治,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减少病毒的传播和发生。
定期对家蚕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家蚕,是预防微粒子病病毒的有效手段。
桑蚕营养饲料添食试验及分析报告

合成 , 也是 在 5龄期 … 。业界 人士从来 就 没有停 止过 追求 以更少 的投 入( 叶) 桑 获得更 多 的产 出( 丝) 增 的 探索 脚步 , 雨青 (94 等进行 植 物激 素 (B 张 19 ) IA或 G ,的添 食 , 明在 4龄第 3天 或 5龄第 1 A) 表 天添食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材 料 : . 试验 于 20 春季进 行 , 验用 家蚕 品种 为 8 18 2试 验用桑 蚕 营养饲 料 为我所 研 09年 试 7 x7 ;
究 配制 。
12 试 验设 区及 饲育 方 法 :试 验 桑蚕 在 l4龄期 饲 养条 件及 技术 相 同 , . ~ 5龄饷 食 即分设 饱 食 添食 区 与饱 食对 照 区 、 吊食 I添食 区与 吊食 I 照 区 、 对 吊食 Ⅱ添 食 区 与 吊食 Ⅱ对 照 区 6个处 理 区 , 处 理 每
[ 要】 摘 设饱食添食 区与饱食对照 区 、 吊食 I 添食 区与吊食 I对照 区, 吊食 Ⅱ添食 区与 吊食 Ⅱ对照 区共 6个 处理 , 5龄蚕起蚕添食 营养饲 料 , 为 每处理 区再设一个重复区 , 每处理 区蚕头数 2 0头 。添食区添食营养饲 0 料 , 5龄饷食 开始到见熟蚕 为止 , 自 每天 3次 , 每次 给桑前将营养饲料与冷开水按 I: 0配兑 的稀 释液用喷 i 雾器喷于桑叶上混匀后再稍晾干喂蚕 ; 对照 区则饲 喂用清水进行 同样处理 的桑叶 。试验结果 表明添食桑蚕 营养 饲料 可以增 强蚕儿体质 、 高其 抗病 能力 , 提 且能强化蚕的各种生理功 能 , 促进蚕儿对桑 叶的消化吸收 ,
蚕用营养饲料“养蚕欢”试验初报

关 键 词 家蚕
蚕 用 营 养 饲 料 养蚕 欢
蚕 茧质 量 饲 料 效 率
目前 饲 养 的家蚕所 需 的营 养物质 主要 来源 于
桑 叶 , 叶质 量 的好坏 直 接影 响到蚕 的生 长发育 、 桑
1 1 1 蚕用 营养饲 料 “ 蚕 欢” . . 养 由四 J 省农 业 科 I f
・
试验研究 ・
青 学刚 蚕用营养饲料“ 等: 养蚕欢” 试验初报
2 3
1 1 2 供 试蚕 品种 :8 ×7 3 , .. 7 1 5 2 由四川 省农 业 科 剩 叶 、 不饿 蚕 为 标 准 。每 区 组 每 次 给 桑 时 称 重 并 学 院 蚕业研 究所 育种 研究 室提供 。 记 录用叶量 , 同时 留样 测定 其含 水 率 , 以便 计 算 食 1 1 3 试 验地 点及 桑 品种 : 四川 省农 业 科学 院 下 干 物 量 。 .. 在 蚕业 研究 所蚕 病蚕 药 室 进行 , 3年 生 油桑 品 种 , 低 12 4 食 下 干 物 量 的测 定 试 验 区 每 天保 留残 . . 干养 成 , 0 5 0株/ 6 。同时 在 南充 市 顺 庆 区华 叶 , 干 称 重 , 根 据 给 桑 干 物 量 计 算 食 下 干 物 6 7m。 烘 再
化 合 物 、 生 素 、 等 多种 营 养成 分 组成 , 添 加 维 酶 并
有 生 理活性 物 质 , 用线 性规 划法 优选配 方 , 用 利 采
先 进 的工 艺加 工而 成 。具有显 著 的省 叶 、 增产 、 抗
病 和 提高 茧质 之功 效 。现将试 验 结果报告 如下 。
1 材 料与 方 法
一
些对 家蚕 作 用不 大 的物 质 , 仅造 成 人 力 物 力 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钳蝎的饲养技术及其经济价值》学院:植物科技学院班级:植保12-2学号:***********名:***任课教师:***《家蚕饲料现状》学院:植物科技学院班级:植保12-2学号:***********名:***任课教师:***家蚕饲料现状摘要本文针对近些年来家蚕饲料饲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人工饲料做了介绍及各科研单位和个人的的一些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利用人工饲料养蚕提供帮助。
关键词家蚕人工饲料我国是蚕桑生产的发源地,已经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蚕丝业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国的桑蚕养殖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开始植桑养蚕;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衍生出多种养殖方式,其中家蚕饲料的改变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桑蚕饲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传统饲料和人工饲料,根据材料人工饲料又可以分为半人工饲料和纯人工饲料。
1传统饲料传统饲料即为桑叶,这是我国古代就有并流传至今;桑叶中含量对家蚕生长均极丰富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等。
蛋白质不但是蚕体各器官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是丝腺细胞合成丝物质和卵巢生成蚕卵的基本原料。
碳水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脂类中的甾醇是蜕皮激素的前躯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是调节物质代谢不可缺少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多数为酶的辅基。
无机盐是细胞成分之一,并对细胞内外液体的渗透压和酸碱度起调节作用。
水分约占蚕体重的85%,是蚕体主要组成成分,对体内物质的溶解、运输以及调节并保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等具有重要作用;血液含水率低时渗透压升高,有碍代谢的正常进行;血液含水率过高则渗透压下降,pH降低,也导致蚕体生理障碍。
水分来自食料,因而食料水分的含量与蚕体水分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除此以外,桑叶中还含有:①诱食因素,如柠檬醛、青叶醇、青叶醛以及里那醇等挥发性萜烯类物质;②咬食因素,如β-谷甾醇、异槲皮苷和桑色素等;③吞咽因素,如纤维素、磷酸盐、硅酸盐、肌醇和维生素C等,能刺激幼虫产生趋食、咬食和吞咽的要求和动作,因此桑叶是最好的天然饲料。
2 人工饲料人工饲料养蚕是蚕业生产上的一项技术革新,它打破了家蚕自然饲养的限制,能使家蚕饲养摆脱季节或地域等自然条件的束缚,实现蚕茧生产的全年化和工厂化,为增产蚕丝开拓新途径。
人工饲料比起传统的桑叶育养蚕省劳力、耕地,蚕作又安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日本是最先发明了家蚕人工饲料;经过不断的技术更新,稚蚕的人工饲料育在日本已走上了产业化道路。
人工的饲料的诞生是为了解决产丝家蚕的蜕化、病虫害防治、提高蚕丝的品质、效率以及对蚕丝的特别要求比如改变蚕丝的颜色、发银光等。
人工饲料的配方主要有三种:一种与桑叶搭配使用人工饲料;第二不用桑叶用其他填充物的所谓准合成物饲料;第三种是纯净人工饲料,以含有桑叶粉末的人工饲料最理想。
从家蚕对营养要求,以使用纯净的人工饲料为好。
2.1人工饲料的配方家蚕人工饲料主要由桑叶粉、脱脂大豆粉、玉米粉、桑绿枝粉、纤维素、成型剂、维生素类、防腐剂、无机盐等几十种成份按不同比例组成,根据不同用途可分为稚蚕饲料、壮蚕饲料和原蚕饲料等,成品人工饲料有粉体饲料、湿体饲料、颗粒饲料等,其中以粉体饲料使用最为广泛,运输及保存十分方便。
目前已基本明确了人工饲料中各种营养元素的配比,现在的研究主要针对不同蚕期的营养需要、廉价原料等进行改良。
缪云根等就不同饲料配方成本、饲养效果、霉变情况以及不同豆饼粉处理方法对小蚕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发现桑叶粉大致占饲料组分的30%,以卡拉胶和玉米粉为定型剂,成型性好,且成本低。
在去除豆粉中含有影响蚕摄食和生长的阻碍物质时,以甲醇浸渍的效果较好‘引。
胡增娟等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小蚕人工饲料配方进行设计。
在保证蚕的食性、饲料防腐性和满足蚕的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得到以豆粕粉、玉米粉等为原料的低成本人工饲料。
且饲育成绩优于普通配方,更具实用性。
此外,还发现玉米粉除使饲料保持良好的物理性状外,其本身就含有较多蚕必需的营养物质,这是其他成型剂所不具备的优点。
刘伟强等探讨了桑嫩芽叶粉在人工饲料配方中的含量组成对饲养家蚕的效果影响。
研究发现在人工饲料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桑叶粉和桑嫩芽叶粉,可提高人工饲料的养蚕效果.比单纯桑叶粉或单纯桑嫩芽叶粉对提高蚕的摄食性好。
为进一步改进人工饲料配方的组成,又进行了春桑嫩芽叶粉和秋桑嫩芽叶粉、豆粕粉和绿豆粉对家蚕饲养的效果的对比,发现用含春桑嫩芽叶粉配方比含秋桑嫩芽叶粉配方养蚕效果更好;用含绿豆粉配方比含豆粕粉的配方养蚕效果更好。
2.2人工饲料的防腐剂用人工饲料养蚕温度在25~30℃,湿度70%~100%,如此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养蚕,再加上人工饲料本身含水率高约75%左右,且营养丰富,这就为细菌、酵母菌以及霉菌等病原菌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极易造成饲料腐败变质,严重影响养蚕饲育成绩。
为防止人工饲料变质,适量加入合适的防腐剂是有效的途径。
防腐剂的种类繁多,目前比较常用的有山梨酸、丙酸、苯甲酸、苹果酸、氯霉素、富马酸酯等。
缪云根等在对防腐剂的筛选实验中发现在对蚕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小蚕人工饲料采用丙酸作为防腐剂效果良好,且价格低廉。
仅为山梨酸的10%。
而大蚕期由于消耗的饲料多,更换周期短,发霉机会少,因此,可使用价格更为低廉的苯甲酸钠。
低成本的防腐剂有利于农村人工饲料实用化。
黄健辉等发现了一种新型防腐剂ADA,其特点是在低浓度下防腐时间长,受pH变化的影响小,且价格低廉,其防腐效果明显优于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丙酸等。
在人工饲料中只需添加0.2%的ADA能使人工饲料在高温多湿的养蚕环境下保持一个月不发霉变质[10]。
朱金娥等用富马酸酯、山梨酸、丙酸等进行了比较试验。
发现山梨酸与丙酸按一定比例复合添加。
不仅防腐效果好.而且蚕儿摄食良好、发育整齐。
王叶元等分别用山梨酸、苯甲酸、丙酸、山梨酸+丙酸共4种组合的防腐剂添加到小蚕人工饲料中,调查其对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0.25%~0.3%的浓度范围内,山梨酸的防腐效果较好。
但其缺点是价格昂贵,为此将山梨酸与丙酸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复合防腐剂,发现家蚕不仅生长发育良好,防腐效果甚至比单一使用山梨酸还要好。
2. 3人工饲料的添加剂家蚕常规饲养的基础上,通过在人工饲料或桑叶中添加经过姊选和处理的各种生物有机色素的方击,使蚤食后改变其盐廉着色性能.鲒出呈现各种色彩的蚕茧。
研究证明.家蚕通过色素莽食技术生产彩色茧是可行的,并已研制出了多种彩色茁。
对石油酵母进行分离鉴定发现从中提出一种组分加入饲料中饲养家蚕,有增加全茧量和茧层量约10%、五龄经过不延长、饲料转化效率提高。
还有沸石粉、碳酸氢钠、大豆分离蛋白粉、蛋壳粉、海带粉原料混合而成,各原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沸石粉8-15、碳酸氢钠2-5、大豆分离蛋白粉60-77、蛋壳粉8-15、海带粉5-8,沸石粉、蛋壳粉、海带粉的粒径分别为40-300纳米等。
还有维生素C、多维素、谷甾醇、柠檬酸、α-生育酚、磷酸氢二钾、微量元素、诱食剂、复合氨基酸或含氯杀菌剂、复合维生素。
2. 4人工饲料配方简单介绍几组配方:第一组,10种原料及配比为(10%)桑叶粉20,大豆蛋白粉40,蔗糖5,纤维素8,淀粉8,酵母8,柠檬酸2.5,抗菌素0.5,甾醇0.5,无机盐少许;第二组,原料及配比为(10%)桑叶粉50,脱脂豆饼粉25,甘薯粉15,柠檬酸1,维生素C 2,无机盐混合物1,没食子酸0.2,山梨酸0.3,氯霉素0.04,琼脂10;第三组,原料及配比为(10%)桑叶粉30,豆柏粉35,玉米粉20,蔗糖5,卡拉胶6,无机盐2.5,维生素B混合物0.75,维生素C 1,防腐剂;家蚕饲料大体上也就这几种类型,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情况选择应用。
随着人们对家蚕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家蚕的饲料会有更大的科技改变,继续大力的推进我国的丝蚕产业健康稳定的。
【1】笠木久雄.日本稚蚕人工饲料育普及现状FJ].国外农学(蚕业),1994,60(4):55—56.【2】K·V·拉米·雷迪.印度家蚕生理病理研究概况[J].国外农学(蚕业),1994,60(4):56—59.【3】刘伟强,林健荣.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进展l-j].广东蚕业.2007,41(1):45—48.胡增娟,崔为正,牟志美,等.线性规划法设计普通蚕品种人工饲料配方的研究EJ3.蚕桑通报.2000.31(3):21—23.【4】缪云根,吴春霞,徐俊良.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研究[J].浙江农业土学学报.1999,25(3):315—317.【5】刘伟强,林健荣,谢特新,等.桑嫩芽叶粉对提高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效果l-J-I.广东蚕业.2007,41(4):35—37.【6】刘伟强,严会超,林健荣,等.不同人工饲料配方组成对家蚕摄食性的分析[JJ.广东蚕业.2008,42(2);ll一13.【7】缪云根.徐俊良.杨远晶.人工饲料防腐剂和形状的研究[J].蚕桑通报.1994,25(4):29—30.【8】黄健辉,徐俊良.张学明.新型的人工饲料防腐剂ADAF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5):515—518.【9】朱金娥,金振玉.家蚕人工饲料防腐剂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9.(1):38—39.【10】王叶元,霍永康,刘时椿.家蚕人工饲料防腐剂的效果试验[J3.广东蚕业.2005,39(2):3l一35.【11】张弧平.娄齐年,顾寅钰,等.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技术rj].江苏蚕业.2006.28(2):128—30.【12】王叶元.刘伟强.陈芳艳.等.不同蚕品种的全龄人工饲料育对比试验D].广东蚕业.2008,42(2):7一11.【13】王叶元,陈芳艳.钟杨生。
等.家蚕全龄人工饲育与桑叶育的比较试验[J].广东蚕业.2009.43(2):29—32.【14】龚竞,王阿蓉.侯勇.等.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进展及实验室使用现状[J] . 蚕学通讯, 2010.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