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如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等

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CD抗原、受体等

概念: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和器官称为免疫器官,它们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根据功能不同,免疫器官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骨髓基质细胞在B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A.粘附性接触 --- 粘附分子;

B.提供生长因子 --- SCF和IL-7等

胸腺结构

T细胞在胸线内的发育

骨髓(bone marrow):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造血器官,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骨髓具有造血和免疫双重功能: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首先分化为髓样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分化、发育为各种血细胞

淋巴样干细胞:分化为淋巴细胞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记忆性B细胞)

骨髓的结构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由造血组织和血窦组成,是各类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

A.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可分化成为各种血细胞。

B.骨髓基质细胞(stromal cell):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 IL-3、IL-4、IL-6、IL-7、GM-CSF等),促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骨髓微环境)

淋巴结结构最外层为结缔组织被膜

内部实质皮质浅皮质区非胸腺依赖区深皮质区(副皮质区)胸腺依赖区

髓质髓窦:巨噬细胞髓索:B细胞、浆细胞

淋巴结免疫功能成熟T细胞和B细胞的主要定居部位;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捕获体外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抗原,诱导免疫应答);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淋巴液

淋巴结功能1)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场所:T、B细胞定居的场所(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

脾脏体内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外包被膜,实质分白髓和红髓。

红髓脾索 B细胞、浆细胞

脾窦巨噬细胞

白髓淋巴鞘主要为T细胞为胸腺依赖区

脾小结和生发中心含大量B细胞为胸腺非依赖区

脾脏免疫功能各种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造血功能;过滤血液。

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扁桃体阑尾肠道粘膜集合淋巴结

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下层的弥散淋巴组织

T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发育阳性选择指只有表达与自身MHC分子有中等亲合力的TCR的胸腺细胞才能进一步发育。通过阳性选择使T 细胞获得抗原识别的MHC限制性。

阴性选择指清除胸腺内自身抗原应答性胸腺细胞,使之发生凋亡的过程。

其生物学意义在于使T细胞获得自身免疫耐受

T、B细胞的表面标志

表面标志: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大量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包括表面受体、表面抗原。

表面受体:淋巴细胞表面上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相应配体(特异性抗原、绵羊红细胞、补体等)的分子结构。

表面抗原:淋巴细胞或其亚群细胞表面上能被特异性抗体(如单抗)所识别的表面分子

T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1.T细胞抗原受体(TCR): 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结构。TCR由两条不同肽链构成的异二聚体 CD3,仅存在于T细胞表面,为跨膜蛋白,与TCR紧密结合成一个复合体。是TCR表达和信号传导所必需的,把TCR 与外来结合的抗原信息传递到细胞内,引起免疫应答

2.CD4和CD8 分别称为MHC II类和MHC I类分子的受体。

CD4和CD8分别出现在具有不同功能亚群的T细胞表面,不同时出现,由此分为

CD4+ T细胞:具有辅助性T细胞(TH)功能。

CD8+ T细胞:具有抑制性T细胞(TS)和细胞毒性T细胞(TC/CTL)功能。

3.CD2,即红细胞(erythrocyte,E)受体,该受体可使T细胞在体外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红细胞花环(红细胞玫瑰花环实验,E 玫瑰花环实验),B细胞无此抗原,所以可用于鉴别T、B淋巴细胞

T细胞有丝分裂原受体淋巴细胞表面能与有丝分裂原结合的结构。

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A 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

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1.B细胞抗原受体(BCR):镶嵌在B细胞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SmIg),是B细胞的特征性标志。BCR具有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功能2.Fc受体(FcR)大多数B细胞表面存在的能与IgG的Fc段结合的受体;Fc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Fc片断结合,有利于B细胞捕捉和结合抗原,激活B细胞和抗体产生。

3.补体受体(CR)大多数B细胞表面存在的能与补体结合的受体。

NK细胞来源:骨髓

分布:外周血和淋巴组织标志:CD56 功能:非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在早期抗病毒感染、清除突变细胞的免疫监视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作用。其杀伤作用无需抗原致敏,不受MHC限制。

单核-巨噬细胞来源: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

功能:吞噬和杀伤作用(抗感染、抗肿瘤)提呈抗原作用免疫调节作用

抗原(Antigen, Ag)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应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答(答是指相应抗原与免疫应答产物结合并将其排除体外)的物质。

变应原(allergen)引发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抗原。

耐受原(tolerogen)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

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1. 免疫原性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是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性质2. 抗原性抗原性(antigenicity)又称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分子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 incomplete antigen )无免疫原性,只有抗原性的物质。

载体(carrier)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半抗原 + 蛋白质(载体)=完全抗原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异物性是指来源于体外的抗原,绝大多数抗原属于异物,但也存在自身抗原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亦称表位(epitope)。

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存在的能与TCR/BCR或抗体Fab片段特异性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抗原结合价: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是指能够与抗体分子结合的决定簇数目

构象决定簇(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序列上不连续。

顺序决定簇,,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肽片段构成的决定簇。

共同表位(common epitope)指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均具有的反应

天然抗原表面常带有多种抗原表位,每一种B细胞表位都可引起一种特异性抗体产生。因此复杂抗原能使机体产生多种抗体。因而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一、抗原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1. 分子量: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2. 化学组成及结构(1)蛋白质(2)多糖:具有免疫原性, 较蛋白质弱。(3)核酸:多无免疫原性。

3. 可降解性: L-氨基酸易降解;D-氨基酸不易降解。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 1.遗传因素同种动物不同品系及不同个体对同种抗原产生不同强度的免疫应答。 2.其他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三、免疫原的剂量及进入途径

剂量 1)剂量不足或过多均不引起免疫应答。

2)重复进入引起强免疫应答。

2)途径:皮内、皮下、肌肉、静脉、腹腔、呼吸道和口服,免疫应答水平依次降低。

抗原的分类一、根据抗原性能1. 完全抗原 2. 半抗原

二、根据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是否需要Th细胞辅助胸腺依赖抗原胸腺非依赖抗原

三、根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分类内源性抗原在APC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抗原、肿瘤抗原等,由MHC-I类分子提呈给CD8+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