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识读相关历史材料,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隋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二、难点:科举制度的开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示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一、导入新课: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

二、内容学习: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多媒体展示隋炀帝的画像,出示问题:隋文帝的创举)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固统治

(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基本概况: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大运河的示意图)

(2)提出问题: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师生一起回答:涿郡,洛阳,余杭。

(3)提出问题: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

师生一起回答: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 ) 提出问题:联系所学,说说大运河联通了哪几大流域?

师生一起回答: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提出问题:大运河的修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师生一起回答: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科举制的创立

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材料二: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来看,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为它不利于皇权加强和中央集权,又不利于笼络和控制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应运而生。

2.(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产生前,古代中国的举人制度)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

(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3.(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出现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4.(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回归课本知识: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①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5.(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创立的影响)总结历史认识: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答案提示: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

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在位期间,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②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2、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三、合作探究:

1.如何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隋朝的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但由于隋炀帝的保证致使隋朝灭亡,所以后人对大运河这一巨大工程褒贬不一。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①从主观原因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动机首先是:加强南北交通,有效巩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控制,进而便于江南财物向洛阳和长安运输。

②从历史背景来看,大运河的开凿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自三国以来,南方不断得到开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赶上北方,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仍在北方,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南地区供应。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无法满足需要,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路运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③从历史影响来看,开凿大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所以人们将它归结为隋炀帝的暴政之一。但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2.科举制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①进步性:选拔官员的标准是才学,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打破了世袭制和地位低下者进入仕途的限制,有利于他们登上政治舞台,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推动文化的繁荣。

②局限性: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一旦科考成功,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把读书、应考、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知识分子的思想。

3.秦朝与隋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①都是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统一的王朝;都实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改革,如秦朝建立的郡县制、隋朝开创的科举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都有举世闻名的大型工程,如秦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

③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隋末山东农民起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