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五节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康复
中医规培考试题库针灸推拿学难度10

D、胸胁部E、四肢部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B4、大腿外侧正中,膝中上7寸是A、伏兔B、风市C、梁丘D、髀关E、承扶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B5、心包经的原穴是A、神门B、问使C、大陵D、内关E、中冲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C6、可以测量脊柱活动范围的方法是A、长臂量角器测量B、短臂量角器测量C、半圆形量角器测量D、测量指尖与地面距离E、圆规测量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D7、患者,男,50岁。
肩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抬举困难,夜间痛甚,劳累加剧。
治疗应首选A、手太阳经穴B、近部取穴为主C、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结合D、循经取穴E、手少阳经穴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C8、下列各组,具有和胃止呕作用的是A、脾俞、脘B、胃俞、合谷C、中脘、内关D、公孙、建里E、下脘、阴陵泉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C9、男,22岁。
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应首选A、手太阴、手阳明经穴B、手少阴、手太阳经穴C、手太阴、足太阴经穴D、手太阴、手少阳经穴E、手阳明、足阳明经穴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A10、主治虚脱、肠鸣腹痛、泄泻等症的腧穴是A、天枢B、神阙C、中极D、中脘E、百会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B11、乳癌根治术后患侧肩何时可以从事个人卫生如洗脸、刷牙活动A、术后1天B、术后3天C、术后1周D、拔除引流管后E、伤口拆线后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D12、十二井穴是A、十二经的起始穴B、都位于指(趾)端C、五行属木D、多数位于指(趾)端,为经气初出E、五行属金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D13、患者,女,40岁。
日前曾与人争吵。
今早突发泄泻来诊。
症见腹痛泄泻,嗳气食少,伴有胸胁胀闷,舌淡红,脉弦,经辨证属何种证型A、寒湿阻滞B、湿热壅盛C、肝气犯胃D、脾虚泄泻E、肾虚泄泻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C14、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内联系的是A、皮部B、别络C、正经D、奇经E、经别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E15、委阳穴位于胭横纹外端与何肌腱内缘的交点处A、股二头肌腱B、股四头肌腱C、缝匠肌肌腱D、半腱肌肌腱E、半膜肌肌腱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A16、在下列经脉中,起于中焦的是A、任脉B、督脉C、冲脉D、肺经E、心经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D17、以下哪种不属于拔罐方法A、闪罐法B、走罐法C、刺血拔罐法D、闪火法E、留罐法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D18、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A、目外眦B、目内眦C、目中D、目内眦下E、目外眦上学员得分:0分参考答案:B19、女,31岁。
白玉兰主任医师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经验

①肺肾阴虚者以滋阴清热、 宣通经络为法,用 三 才 汤 加 味 :人 参 、地 黄 、天 冬 、 山 药 各 10 g, 薏 苡 仁、木瓜、伸筋草各 6 g。 ②肝肾亏损者以滋养肝肾、 填精益髓为法,用独活寄生汤加味:独活 9 g,桑寄 生、桂枝、茯苓、秦艽、防风、杜仲等各 6 g,并增加强 筋健骨、收弛之品,如:川续断、桑寄生、骨碎补、怀 牛膝各 6 g。 3 穴位外敷用药
1 取穴施针原则 一般以瘫痪部位穴位为主,配以调节全身各系
统功能的穴位及强壮穴。 开始治疗时用强刺激,显 效后用中刺激,巩固治疗时用弱刺激。 辨证选穴原 则如下:①遵照中医“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取足 阳明胃经足三里、冲阳等穴。 ②重视通调人体阳脉 之海与阴脉之海,多取任脉和督脉及夹脊穴。 督脉 穴位以大椎、身柱、命门、腰阳关等为主;任脉穴位 以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等为主;取华佗夹脊穴。 ③ 强调通过强刺激激发经脉及神经功能。 患处取穴按 经络走行进行,沿神经干及瘫痪部位的始端穴位依 次针刺。 上肢取肩三针(肩髃、肩贞、臂臑)、曲池(透 少 海 )、 内 关 ( 透 外 关 )、 手 三 里 、 合 谷 ; 下 肢 取 髀 关 、 委中、风市上 2 寸、阳陵泉(透阴陵泉)、足三里、昆 仑(透太溪)、绝骨(透三阴交)。 ④随症用穴:双腰肌 无力取命门、肾俞穴;颈肌无力取大椎、天柱穴;马 蹄足取承山、落地点(跟腱中点)、承筋点(承山和跟 腱中点);足内外翻选用特定经验穴内翻穴、外翻穴 (内翻穴:内踝上 1.5 寸,外翻穴:外踝上 1.5 寸);膝 后弓取鹤顶穴。
白主任医师治疗本病针灸取穴配方从整体考 虑,把健侧与患侧穴位、远端与近端穴位结合起来, 以全身带动局部,健侧带动病侧,远端带动近端,故 达到了治愈疾病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疗效。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下肢畸形矫治围手术期护理

【 摘 要 】脊 髓 灰 质 炎 又 称 4 , J L 麻痹 症 ( 下 文 简称 4 , J L 麻痹 ) , 4 , J L 麻 痹 后 遗 症 会 对 患者 的 日常生 活造 成 巨大 影 响 , 对 此 必 然 给患
者造成严重 的经济和精神损害, 在经济上增加负担的同时, 精神层面也受 到损害。 在当下对此进 行治疗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也就
院接受护理 人员的照料。
2护 理 措 施
2 . 1术前护 理
2 . 2 . 5康复指导 医护人员做好康复指导是 重要的职责之一, 有较
多 的患 者 拆 线之 后 就 要 求 出院 , 对此, 医护 人 员要 想 患 者及 其 家 属
讲 明手 术情 况 、 近 期 注 意事 项等 , 要求 家 属 配 合 做 好 患 者 的工 作 , 2 . 1 _ 1 心理 护 理 由于患 有该 类 疾 病 的患 者 大 多来 自偏 远 山 区 , 身 督 促 患 者 进 行 功 能锻 炼 。 体 上 与 同龄 人 之 间 的 差 异 使 得 他 们 的性 格 都 比较 孤 僻 , 不 愿 意 与 3体 会
【 中图分 类号】R 4 7 3 . 6 【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 编号】1 6 7 2 — 5 6 5 4 ( 2 0 1 3 ) 0 3【 b l 一 0 0 3 6 — 0 1
脊髓灰 质炎 ( 4 " , J L 麻痹症 ) 是 一 种 急性 传 染 病 , 该 病 传 染 性 强 皮 肤 出现 发 冷 、 肿胀 、 发紫、 发青 、 麻 木 和 主诉 疼 痛 等 问题 , 以及 感 觉 且 隐 匿性 好 , 发 病 时 以隐 匿 感 染 和 无 瘫 痪 病 为 主 要 表 现 , 大 多 数 不 良的状况 , 那 就说 明其血液 循环产 生了障碍 , 须及 时进 行处理 。 患 者 都 是儿 童 , 普 种疫 苗 前婴 幼儿 为主 要 的发 病 人 群 。 小 儿 麻 痹后 2 . 2 . 3 切口 及 血 运 的观 察 和 护 理 医 护人 员 要 密 切 关 注 行 管 型 石 遗 症 患 者 多 会 出现 肌 无力 而身 体 不 平 稳 、 机体 负 重 能 力较 差 、 骨关 膏 外 固 定 的 患 肢 末 梢 血 运 , 如 果 发 现 患 者 出现 异 常 现 象 要 立 即 向 节 畸 形 发 展 等 不 良症 状 。 该 文 结 合 临 床 案 例 分 析 了小儿 麻 痹 后 遗 医 生 汇 报 。 症 矫 形 手 术 围手 术 期 护理 方 法 。 2 . 2 . 4 功 能锻 炼 的指导 对 于 接 受 骨 矫 形术 的病 人 , 在3 d 后 可 以进 1临 床 资料 行 关 节 的功 能 锻 炼 , 锻 炼 的频 率 和强 度 可 以根 据 患 者 的 情况 逐 渐 回顾 分 析 2 I b O 8 —2 o l 2 年该院收 治的3 2 例 脊 灰 后 遗 症 矫 形 手 增 加 。 一 般 是 白天 每 隔 2 ~ 3 h进行一次, 每 次2 0 mi n 左 右。 早 期 矫 术作为观察对 象 , 其 中男性 1 5 例, 女性 l 7 例, 年 龄 最 小 的4 岁, 年 龄 形 手 术 后 的 固定 期 之 内 , 有 软 组 织 损伤 后 的反 应 , 因此 须 保 持 矫 形 最 大的3 8 岁, 其 中2 O 岁以下的2 O 例, 2 O 岁以上的1 2 例, 平均年龄 l 8 后位置以促 进肿胀及 时得到消退, 避免软组织的粘连, 医护人员要 岁。 下 肢 畸 形 包 括 跟 行 足5 例, 马 蹄 内 翻足 8 例, 高 弓足 3 例, 爪形趾3 认 真 指 导 好 患 者 正常 进 行 肌 肉 主动 收缩 以 及 关 节 的活 动 。 每 天 可 例, 股 四头 肌 麻 痹 2 例, 屈髋 屈 膝 畸 形 3 例, 屈膝畸形4 例, 髋 关节 脱 做 踝 关 节 的 屈伸 活 动 3 ~ 5 次, 或 者 做 其 他 的 一 些 收 缩 运动 等 , 每 次 位4 例。 手术共计3 2 例。 其 中骨 性 手 术 1 5 例, 包 括 股 骨 转 子 下 截 骨 运 动 的时 间 大 约在 3 0 ai r n 为宜。 早 期 矫 形 手 术后 期 之 内, 因为 术 后 内固 定 , 股 骨 髁 上截 骨 外 固定 , 跖 跗 骨截 骨, 三关 节 融 合 术 、 髋 人字 畸 形 已 经得 到 了矫正 , 软 组 织 的 损 伤已 经 得 到 了修 复 , 此 时 主 要 是 石 膏 固定 等 , 肌腱 转移术1 0 例, S o u t t e r -Y o u n t 手术3 例, Ob e r — 要 恢 复 肌 肉 和关 节活 动 的 范 围 , 医 护人 员 须 指 导 患 者 进 行 肌 肉的 Y o u n t 手术 2 例, 跟腱延长术2 例。 3 2 例 患 者在 接 受 手 术 前后 都 在 医 主动 收 缩 , 比如, 内收 肌 、 小 腿 三头肌 的收 缩 等 。
第八章 脊髓炎康复

根据横贯性脊髓炎侵犯不同神经 平面的康复训练
C8~T2横贯性脊髓炎:
上肢功能完全正常,不能控制躯干,下肢完全瘫痪, 呼吸功能差
日常生活完全自理,可借助长支具在平衡杠内站立。 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 坐位注意练习撑起减压练习 轮椅技巧练习 转移训练 职业训练
根据横贯性脊髓炎侵犯不同神经 平面的康复训练
C7横贯性脊髓炎:
上肢功能基本正常,手抓握、释放、灵活度差。 床上翻身、坐起和在床上移动训练 进食、穿、脱衣服和做个人卫生训练 上肢残存肌力增强训练 坐在轮椅上,进行双手撑在扶手上进行减压训练 用滑板进行床-轮椅及轮椅-浴盆转移训练 关节活动范围、呼吸功能训练、站立训练同C4。
颈6横贯性脊髓炎:
部分自理生活,需中等量帮助(无伸肘、屈腕能力, 手功能丧失,余上肢功能正常)
驱动轮椅的训练 单侧交替地给臀部减压训练 利用床脚的绳梯从床上坐起训练 站立、呼吸、关节活动训练同C4 增强肱二头肌(屈肘)和桡侧伸腕肌(伸腕)的肌力
根据横贯性脊髓炎侵犯不同神经 平面的康复训练
首先从双手支撑开始,然后过渡到不用手支撑保持坐 位,逐步过渡到能在抵抗一定外力条件下保持平衡, 即坐位平衡从一级到三级的训练;
感染性脊髓炎
病因分类
感染后和接种后脊髓炎
脊髓炎分类
病情分类
原因不明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数天内) 亚急性脊髓炎(2~6 周慢)性脊髓炎(6周以上)
病因与流行病学
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的病因不明,绝大多数在病前有感染 史,可能为病毒感染后诱发自身免疫反应
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小RNA病毒)、HTLV-1病毒等; 受凉、过劳、外伤等可能为常见的诱发因素; 各年龄组均可罹患本病,但好发于青壮年; 无性别差异; 一年四季中以冬末春初或秋末冬初多发。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跌倒的预防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跌倒的预防王玉明;宫慧明;张爱民;黄莹【摘要】跌倒和跌倒有关的伤害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患者常见且重要的问题.患者存在一般老年人跌倒的相同危险因素,同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PPS引起的疲劳、肌肉和关节疼痛、不能耐受寒冷等也可能导致跌倒发生.跌倒经常导致这些患者出现身体损伤、进一步残疾以及跌倒恐惧心理,继而避免活动.为了降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PPS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应认真综合评价跌倒的发生,纠正并消除患者的错误观念,分析跌倒的原因及机制,减少风险因素,采取多学科综合性跌倒管理计划及干预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跌倒,避免进一步致残.%Falls and fall-related injuries are common and important issues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poliomyelitis sequelae and post-poliosyndrome(PPS).They have the same risk factors of falls as general elderly;in addition,fatigue,muscle and joint pain caused by poliomyelitis sequelae and PPS,and the inability to tolerate the cold can also lead to falls.Falls of-ten result in physical injury,further disability,fear of falling,and then avoidance of activity.In order to reduce falls of the patients with poliomyelitis sequela and PPS,we should evaluate the fall carefully,correct and eliminate the patient's misconceptions,analyze the cause and the mechanism,and reduce the risk factors,give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la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in order to maintain a healthy lifestyle,and prevent falls and avoid further disability.【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24)004【总页数】5页(P422-426)【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跌倒;风险因素;预防;综述【作者】王玉明;宫慧明;张爱民;黄莹【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北京市100068;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101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4跌倒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1-11]。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简介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Polio)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为主,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神经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
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
病原学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病毒呈球形,直径约20~30nm,核衣壳为立体对称20面体,有60个壳微粒,无包膜。
根据抗原不同可分为Ⅰ、Ⅱ、Ⅲ型,Ⅰ型易引起瘫痪,也最容易引起流行,各型间很少交叉免疫。
脊髓灰质炎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但加热至56℃以上、甲醛、2%碘酊、各种氧化剂如双氧水、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均能使其灭活。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
隐性感染(占99%以上)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瘫痪型因症状明显而在传播上意义不大。
隐性感染(最主要的传染源)在无免疫力的人群中常见,而明显发病者少见;即使在流行时,隐性感染与临床病例的比例仍然超过100:1。
一般认为,瘫痪性病变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热带)少见,但近来对跛行残疾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发病率达到美国接种疫苗以前的高峰发病年份。
(二)传播途径:本病以粪-口感染为主要传播方式,发病前3~5天至发病后1周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及粪便内排出病毒,少数病倒粪便带毒时间可长达3~4月;密切生活接触,不良卫生习惯均可使之播散。
这些地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都很差,病毒传播广泛,终年发病,因而小儿在生后几年内就获得感染和免疫,而不发生大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感染后获持久免疫力并具有型的特异性。
<4个月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故很少发病,以后发病率逐渐增高,至5岁以后又降低。
脊髓灰质炎ppt课件

病例:任何15岁以下,出现急性软瘫的儿 童
编辑版ppt
4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编辑版ppt
5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肠道病毒
按抗原性分Ⅰ、Ⅱ、Ⅲ型,各型 间很少交叉免疫,以Ⅰ型病毒最 易致瘫
编辑版ppt
33
无特殊治疗,所有措施均是对症处理 处理原则:
减轻恐惧 减少骨骼畸形 预防及处理合并症 康复治疗
编辑版ppt
34
前驱期及瘫痪前期的治疗
卧床休息(重要治疗方法):
持续至热退1周,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 可减少瘫痪的病发数或减轻其程度
对症治疗:
①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 和疼痛
编辑版ppt
24
呼吸麻痹者 易继发支气管炎、肺炎、
肺不张 尿潴留者 易并发泌尿系感染 长期卧床者 易发生褥疮、骨质脱钙、
肌萎缩等
编辑版ppt
25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编辑版ppt
26
脑脊液检查 瘫痪前期:细胞-蛋白分离 瘫 痪 期:前蛋白-细胞分离期 呈细胞蛋白分离。
编辑版ppt
37
瘫痪期的治疗
延髓型瘫痪: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用低头位(双脚抬高成20°~25°) 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 ② 每日测血压,防治高血压脑病 ③ 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者,行气管切开; 呼吸受损行人工辅助呼吸
编辑版ppt
17
脊髓型
最常见 弛缓性瘫痪(flaccid paralysis):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一、引言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通常由外伤、炎症或肿瘤引起。
这种损伤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康复治疗在脊髓损伤的恢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康复治疗的目标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脊髓损伤后的功能,包括运动、感觉、平衡和自理能力。
此外,康复治疗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交适应能力,以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
三、康复治疗的阶段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急性阶段、康复阶段和长期维护阶段。
1. 急性阶段急性阶段是指脊髓损伤发生后的最初数天至数周。
在这个阶段,主要目标是稳定患者的病情并预防进一步的损伤。
康复治疗师会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支持和适当的康复护理。
2. 康复阶段康复阶段是指脊髓损伤初始稳定后的几个月,甚至是数年。
在这个阶段,康复治疗师将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恢复生活中的各项功能。
这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3. 长期维护阶段长期维护阶段是指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持续阶段。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康复护理和支持,以维持他们在康复阶段获得的功能。
康复治疗师会与患者和家庭密切合作,提供必要的康复咨询和支持。
四、康复治疗的方法康复治疗的方法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并提供步行和移动的技巧训练。
物理治疗师通常会利用各种设备和技术,如理疗、电刺激和康复器械等。
2.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改进各项日常生活技能,如自理、穿衣、饮食和洗漱等。
职业治疗师还会提供辅助工具和适配装置,以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独立。
3. 言语治疗脊髓损伤可能会导致语言和吞咽障碍。
言语治疗师会通过各种言语和语言练习,帮助患者改善沟通能力和吞咽功能。
4. 心理支持脊髓损伤常常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负面影响,如抑郁、焦虑和自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遗症期
发病后2年以上 瘫痪肌肉仍不能恢复即进 入后遗症期: 肌肉挛缩 各部位畸形 可出现膝反张 足下垂和足内翻或外翻畸形等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脊灰神经系统检查要点
❖ 运动检查:神经系统疾病常出现运动障碍,运动检查是一重 要项目之一 脊灰患儿重点检查下列各项: 肌力,肌张力,肌萎缩
瘫痪期表现
❖ 脑干或延髓型(2%) 受累肌群:颅神经支配的肌肉 咽肌、咽腭肌、喉肌、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舌肌、面肌、眼肌及内脏 (心脏、肺、肠)等 表现: 吞咽困难、进食呛咳、发声困难 构音困难、颈肩无力、咀嚼障碍、 表情肌无力、复视 呼吸节律异常、呼吸衰竭 肺水肿 休克
❖ 混合型(19%) 脊髓和延髓均受累 C3-C5段 膈肌麻痹 四肢麻痹 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 心脏受累
少数12-16
天
机制 症状
表现
鼻咽部、 肠上皮细 胞和淋巴 结内增殖 无症状
隐性感染 90-95%
第一次病毒血症 第二次病毒血症 通过BBB进入CNS
上呼吸道感染症 再次发热(双峰 状:发热 咽痛 热) 头痛 呕吐 胃肠道症状:恶 颈背肌痛 颈强 心 呕吐 腹痛 直 嗜睡 易激惹 腹泻或便秘 流 皮肤感觉过敏 感样症状:头痛 拒抱 动之即哭 疲倦 肌肉酸痛 脑膜刺激征
WHO规定: 与Sabin株相比VP1区核苷酸变异率≥15%的脊 灰病毒定义为脊灰野病毒
脊灰实验室检查
❖ 脑脊液检查:
麻痹前期及麻痹的早期 CSF可见细胞增高(50300个),蛋白含量正常 (细胞-蛋白分离)
恢复期出现蛋白增高,细 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 离)
❖ 肌电图检查:
适用于弛缓性麻痹患者 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和 受损程度 并可用于鉴别肌肉病和周 围神经病
流行病学
人是脊灰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及病毒携带者
脊灰潜伏期的末期和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大 热退后传染性减少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发病早期咽部排毒可 经飞沫传播
易感性: 人对脊灰普遍易感,主要是隐性感染,麻痹型 患者少,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
流行病学
❖ 脊灰呈全世界分布,温带多见 ❖ 终年散发,以夏秋季为主,可呈小流行或酿成大的流行 ❖ 在疫苗接种率高的地区发病减少,或无发病 ❖ 主要是5岁以下发病 ❖ 3%的感染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肌张力
是指在安静情况下,肌 肉的紧张度,对确定病变 的存在和部位有非常重 要的提示意义
检查时可触肌肉的硬度 及作被动运动,体会其 肌紧张度,了解其阻力
❖ 肌张力减低时 肌肉弛缓松软,被动运动 时阻力减退,关节运动的 范围增大
❖ 肌张力增强时 触摸肌肉较坚硬,被动运 动时阻力增大,运动范围 减小
反射检查
1960年 Albert Sabin 研制OPV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灰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肠道病毒属 直径为20-30nm,内含单股正链 的核糖核酸,无包膜,呈小圆 球形颗粒状
VP1-VP4组成病毒蛋白,其中VP1在病毒表面暴露最充分,是 引起中和反应的最主要的抗原,根据其抗原性不同,病毒分 为Ⅰ、Ⅱ、Ⅲ型 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国内外引起瘫痪型脊灰的多为I型病毒
我国1955-56年报道的580例脊灰年龄分布
2~6个月 7~12个月 1~3岁 5岁以下
8.9% 26.4% 46.5% 91.6%
100 50 0 2-6个月百 1-3岁 <5岁来自脊灰临床表现前驱期
瘫痪前期
瘫痪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时间 3-35天 5-14天
前驱期症状消失 5-10天 数月
后1-6天
顿挫型
非瘫痪型
4-8%
通过BBB进 入CNS
发热,瘫 痪并进行 性加重, 热退后瘫 痪不进展
体温正 常,瘫 痪停止 发展
瘫痪型 1-2%
瘫痪 萎缩
瘫痪期表现
❖ 脊髓型(最常见)
受累肌群:四肢肌群 呼吸肌 颈肌 腹肌 腰背肌 膀胱 肠等
表现: 单肢或多肢瘫痪(下肢多见,偏瘫少见) 不对称性弛缓性麻痹 近端重于远端 不能竖头 不能坐 腹肌麻痹 无感觉障碍 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 哭声沙哑无力 尿便障碍
❖ 感觉检查:比较困难,需高度配合,重要性略次之 ❖ 反射检查:另一重要项目之一 ❖ 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
肌力分级
5 = 正常肌力 4+ = 抗阻力,但较最大运动稍差 4 = 中等程度运动抵抗阻力 4- = 微弱运动抵抗阻力 3 = 抗重力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2 = 活动,但除去重力 1 = 肌肉颤动 0 = 无收缩
第二章 神经系统伤病的康复
第五节 脊髓灰质炎后遗 症的康复
杨丽珊
概念
❖ 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
❖ 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 染病
❖ 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前角 细胞的运动神经元
❖ 部分病人留有永久的肢体瘫 痪后遗症,是致残的主要疾 病之一
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建立全国小儿麻痹基金会
对发病两周之内病后未再服苗的病人,间隔24-48小时 采集两份足量的粪便,冷藏(4℃以下)运送合格实验室
脊灰实验室检查
病毒抗体检测
但不能区别疫苗株和野毒株
感染10-15天内应用ELISA法,检 测出病毒IgM 抗体;尤其从脑脊 液标本中,是早期快速特异诊断 方法
或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或特异性 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期≥4倍升 高
脊髓灰质炎病毒
耐受潮湿和寒冷 低温下(-70℃)活力可保存8年
在4℃冰箱可保存数周 在水、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
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 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 耐酸、耐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
不耐热,加热56℃30min可使 之灭活
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 其杀死
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 白粉等敏感,可将其杀死
对感觉刺激引起的不随意运动反应称反射 反射的分级:消失、存在但减弱、正常、活跃、亢进 反射减弱或不能引出时,应重复,加强法反复多次
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深反射: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桡骨膜反射
下肢:膝反射、踝反射、踝震挛
脊灰实验室检查
粪便、咽分泌物、 脑脊液、脑或脊髓
脊灰病毒分离
自潜伏期开始到瘫痪后1-2 周排毒率最高(69-100%) 约70%患儿粪便中带有病毒 1-2周,少数患儿带病毒38周 发病2周内采集的标本进行 病毒分离阳性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