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名优绿茶加工品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名优绿茶筛网式制法及品质改善技术措施

名优绿茶筛网式制法及品质改善技术措施祁门县溶口乡农技站许寿松(245606)摘要:阐述筛网制茶的加工工艺,并针对大生产中存在问题提出改善品质的技术意见。
关键词: 茶叶筛网式制茶工艺技术措施历产功夫红茶的祁门县茶农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明了名优绿茶筛网式制法。
由于在杀青整形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小,成茶外形肥嫩,形似兰花,色泽翠绿,香气嫩香持久,略带花香,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
以其产地和外形取名黄山翠兰。
1.筛网茶的加工技术1.1制茶工具:用丝网和杉木制成长方形木框,木框边高10厘米左右,规格为40×70厘米,木框底部钉上铜丝或铁丝,丝网网孔一般以制茶时芽尖或茎梗不会插入网孔为限,但网孔也不宜过密,以免影响热空气穿透网孔。
1.2制造工艺:杀青整形——初烘——足烘杀青整形:升温用炭火。
用火盆、铁锅均可,待明炭火无烟时进行杀青。
丝网框内投入鲜叶100-150g,在离碳火近处,左右轻轻抖摆,幅度不要过大,以免擦伤鲜叶,影响外形和色泽。
杀青整形到有刺手感,约4成干时结束。
初烘:先将木炭火烧红压实,撒一层薄炭灰待烘顶温度达到70-80˚C时,将杀青整形叶在筛框内颠簸数次起理条作,再将杀青整形叶簸入烘顶,摊放均匀,用手轻轻压几下,使芽叶平伏。
烘到九成干倒入匾中摊凉20-30分钟后进行足烘。
足烘:烘顶温度60˚C左右,每笼摊初烘叶1-1.5kg,每隔10分钟翻叶一次,直到足干。
2.制作过程中存问题及改进技术2.1 生产中筛网茶存在缺陷目前市场上的筛网茶,存在品质总是较多,有一味追求外形的翠绿、挺直而简化制作工艺,在筛网上将杀青与干燥一次完成,制出的筛网茶香低味淡,缺乏名优茶特有的香高味醇的品质特点;有的为了赶时间或提高制茶率,制茶干度不够,干茶色泽和内质难以保持;也有的图省事,杀青工序以恒温到底,干燥工序以低温长烘一次成功,造成茶色或黄或暗,香气低闷。
2.2 改善品质技术措施这种制茶方法操作简单易学,但对鲜叶的新鲜度和制茶温度要求较高,要想改进筛网茶品质除了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外,关键还应掌握好以下几点:一、贮运好鲜叶,严格按标准采,分级制作。
桃源绿茶品质问题及对策

色泽不绿 、 香气不高 、 滋味偏苦涩等 。 品在市场上 产 缺乏竞 争力 , 销售价格 低 , 影响 了全县茶 叶行业 的
种植达 0 9 h 2 . 万 m, 1 其它 良种 1 3 m , 3h 其余全部是 本地群体品种。 群体品种嫩芽颜色和芽头个头差别
大, 特别 是 紫芽多 , 加工 的绿 茶 色泽不绿 , 叶底 花 杂, 苦涩味重 。
效益 , 严重挫伤 了茶农 和茶企的生产 积极性 , 毁茶 植树 、 毁茶种粮情况时有发生 , 2 0 年在漆河镇 仅 08
收 稿 日期 :0 9 0 — 7 20 — 9 2 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0 9 1 - 1 2 0 — 1 1
作 者 简 介 : 艮平 ( 93 周 16 - ) 男 , 南桃 源人 , 源县 农 业局 副局 长 , 要 从 事 茶 叶 技 术 推 广 工 作 。 , 湖 桃 主
Ab t a t: r u h n e t a in, fun t a lw g o c hia c v r g S n l c lia ,a k f l k ng s r c Th o g i v si to we o d h t o g o d u v r o e a e, i ge u t rl c o p uc i v sa d r i a r p i t ly-u o r s l a n r ug pr c s i g r t fv fc o s fe tn Ta y a t a t n a d,n pp o rae a p f fe h e f a d o h o e sn a e he i e a t r ef c i g ou n e qu lt .n t sp e r po e s v rlme s r s t mpr v he q lt . aiy I hi a rwe p o s e e a a u e o i o e t uaiy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欢迎,也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
然而,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质量安全问题,如杂质、农药残留、霉菌污染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茶叶的品质和口感,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的对策,保证茶叶的安全和品质。
一、杂质问题杂质是茶叶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常见的杂质有树枝、虫卵、石头等。
这些杂质不仅会影响茶叶的口感和品质,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对策:1、采摘:在采摘过程中,要注意不要采集带有杂质的茶叶。
2、筛选: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要进行筛选,将杂质筛除。
采用筛子进行筛选,筛选出的茶叶不仅去除了杂质,而且茶叶的松软质地也得到了改善。
3、手工挑选: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挑选的方式,将杂质挑出。
这种方式虽然效率低,但可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二、农药残留问题茶叶的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止病虫害,常使用农药。
如果农药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会导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1、科学使用农药:在使用农药时,要根据茶叶的生长周期、气候、病虫害种类等条件,科学使用农药。
2、严格管理:对农药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管和管理,确保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农药残留标准。
3、环保型农药:鼓励和推广使用环保型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三、霉菌污染问题茶叶在加工和存放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
霉菌不仅会影响茶叶的品质,还会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控制湿度:茶叶在存放过程中,要控制湿度,保持茶叶的干燥状态,以防止霉菌繁殖。
3、卫生管理:茶叶加工和储存场所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霉菌的繁殖。
总之,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采取科学的对策措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茶叶的品质。
试论名优绿茶加工的标准化问题

莠不分。 因此 , 推进名优绿茶标准化加工 , 根治名优绿茶市场
乱 象迫 在 眉 睫 。
一
名优 绿 茶 的个 性 化 对 加 工和 消 费 的影 响
、
笔 者认 为 , 从 茶 叶加 工技 术 着 手 , 据 产 品 的外 形特 应 依 点 , 现 有绿 茶 产 品划 分 为条 形 、 平 形 、 和 颗粒 形 四种 将 扁 针形 ( 1 , 括 名 优 绿 茶 和 大 宗 炒 青 、 青 和 珠 茶 , 大 力气 表 )包 蒸 花
二、名优绿茶品质与J - j r的标准化策略  ̄
我 国名 优 绿 茶产 品 种类 繁 多 , 形各 异 。要 实现 茶 叶加 外 工 和 品 质 的标 准化 , 首先 必 须 规范 名 优绿 茶 的 分类 。按 照陈 椽 先 生 六大 茶 类 的分 类 方法 , 名优 绿 茶充 其 量 只是 绿 茶 大类 中的 一小 类 , 区别 于 加: 原 料 相对 粗 老 的炒 青 和珠 茶 等 。然 I
基 金 项 目: 徽 省 茶 叶产 业 技术 体 系 资 助 。 安
・
1 - 7
豫南茶园柿广翅蜡蝉生物学特性
赵 丰 华 吕立 哲 任 红 楼 龚 凤 萍 蒋 双 丰 党永 超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 阳分院 河 南省茶叶工程技 术研 究中心 ,44 0 60 0)
柿广 翅 蜡蝉 ( / n u l bt ao i , 同翅 目广 翅 Rc / sb m a Jcb )属 aa i a 蜡 蝉科 。其 寄 主很 广 , 为 害 茶树 外 , 为 害柑 桔 、 果 、 、 除 还 苹 桃 柿 、 、 树 、 花 等几 十种 果 木 园 林花 卉植 物 。笔 者 在 对豫 椿 构 桂
种 、 品 外形 、 味 品 质特 点 、 摘 时期 、 产 色香 采 加工 技术 、 甚 产地 至 销 售地 区的 不 同而 命 名 的茶 叶 产 品和 品牌 琳 琅满 目, 下 不 数 干 种 。几 乎 是 每个 茶 叶加 工 企业 都 拥 有一 个 或 多个 产 品 , 每 个 营 销企 业都 有 自己的 品牌 。 现有 的茶 叶产 品质量 标 准 而 只是 针对 某 一 种茶 叶 产 品 , 大多 数产 品质 量 基本 是 无标 可 绝 依 。 由 于缺 乏统 一 的 产 品质 量 和 加工 技 术标 准 , 然产 品的 虽 工 艺 和 品质 的独 特 性 得 到无 节 制 的张 扬 和 发挥 , 实 际效 果 但 并 不 理 想 , 成 名 优绿 茶市 场 评 判 体 系 混 乱 , 造 消费 者 无 所 适 从 , 头雾 水 。 满 要 改 变 名优 绿 茶 品 质与 加 工标 准 缺位 的状 况 , 就必 须 对 绿 茶产 品进 行 归 类 , 汀 品质 和加 工 技 术 标 准 , 此 基 础 上 制 在 研 究推 广 标 准化 的加 工技 术 装 备 和技 术规 程 , 现 标准 化 加 实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的问题及对策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的问题及对策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而茶叶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消费者的健康。
茶叶加工企业需要重视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障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1. 农药残留:茶叶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常常喷洒农药,如果不合理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茶叶上残留有害物质,从而影响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2. 加工工艺不当:茶叶加工需要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过程,如果这些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控制不当,就会导致茶叶的品质下降,甚至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
3. 加工设备卫生问题:如果茶叶加工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不到位,就会导致茶叶被污染,从而影响到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4. 外来物质: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如果茶园附近存在化工厂、废水处理厂等,就有可能导致污染物进入茶园,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1. 合理使用农药:茶叶生长过程中需要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但是要合理使用农药,选择对茶叶安全无害的农药品种,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使用,做到科学施药。
2. 严格控制加工工艺:茶叶加工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都符合标准,避免因为加工工艺不当导致茶叶质量不达标。
3. 加强设备卫生管理:加工设备要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的卫生状况符合卫生标准,避免设备污染茶叶。
4. 保护茶园周边环境:避免在茶园周边设置化工厂、废水处理厂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确保茶叶的生长环境清洁、安全。
5. 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茶叶加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茶叶的生长、加工、流通等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追溯,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追溯和解决。
6.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的监管,对茶叶加工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检,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的问题及对策

茶叶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在茶叶的原料采收和初步加工阶段,可能存在采摘不当、杂质混入、贮存条件不佳等问题,影响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在中间加工阶段,加工工艺不合理、加工设备不达标等问题可能导致茶叶质量下降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而在最终加工和包装阶段,如果操作不规范、包装不严密等问题都可能对茶叶的质量安全造成影响。
加工设备和环境卫生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不良的设备和卫生条件会直接影响到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全程监控和规范操作能够有效地减少质量安全隐患,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只有重视并监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才能确保消费者饮用到安全、健康的茶叶产品。
2. 正文2.1 原料采收和初步加工阶段的问题及对策原料采收和初步加工阶段是茶叶加工过程中影响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原料采收阶段,采摘工人可能因为工作疲劳或者不专心导致采摘不及时或者采摘方法不当,这样会导致采摘下来的茶叶叶片出现破损或者挤压变形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提高采摘工人的工作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和监督,确保采摘质量。
在初步加工阶段,茶叶的萎凋、杀青等过程中,控制温度和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对加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加工温度和时间的准确控制。
在原料采收和初步加工阶段的问题解决对策主要包括提高采摘工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和监督,保证采摘质量;对加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控制加工温度和时间。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茶叶质量安全。
2.2 中间加工阶段的问题及对策中间加工阶段是茶叶加工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也是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阶段。
浅谈名优绿茶加工品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3 香气欠高纯 . 名 优绿茶 作 为 名 茶 , 在香 气 上 应具 有 自己 的特 色 , 品种香 、 域 香 、 如 地 兰花 香 或 类似 其 他 花 香 。 以
清香 、 香 、 香持 久 为 好 , 嫩 栗 然而 市 场上 不 少茶 叶有 青 气 、 闷气 以及 其它 异 味 。 熟
时 , 筒 内温 度高 、 机 湿度 大 , 如投 叶量 过多 , 通 气性 则
名 优绿 茶要 求 滋 味鲜 爽 、 回甘 、 和 , 醇 现实 中往
21 0 2年第 4期
蚕 桑{ 安叶通讯
・ 9・ 3
差, 水分 蒸发 慢 , 叶 易受水 闷 , 鲜 叶色就 会变 暗 , 出 或
片 细胞 内 , 经 氧 化 和转 变 , 难 形 成 新 的香 气 成 未 很
有 问题 主 要 是 色 泽 暗 褐 , 给人 以 陈茶 感 ; 色 泽 泛 或
黄、 杂 ; 花 再是茶 叶 焦边 、 焦斑 、 爆点 多 。
12 造 型无特 点 . 名 优茶 的外 形 不 仅 要匀 整 、 致 , 精 给人 以美 感 , 而且不 同的茶产 品应 具有 不 同的特色 和风格 。创 制 名优绿 茶如 将外 形塑 造成类 似一 般烘青 或炒 青茶 的 形 态 , 显得 做工 不够 精细 , 就 缺乏 名茶应具 形 美 的特 点和风 格 , 给消费 者们 大路 货 的印象 , 价也 不高 。 身
往 由于 杀青 时投 叶量 过多 、 闷炒 时间长 、 形 温度 过 做 低, 导致 成 品茶 滋 味青 涩 , 不少 产 品存 在水 闷 味 、 熟
闷昧 , 的 还带有 发酵 味 。 有
俱佳 的茶 叶产 品 。其 中 , 绿茶 作 为 我 国产 量 最 大 的
浅谈如何提高夏秋名优绿茶品质

学农药防治不可的茶园应严格参照茶树适用农药使 用标准 , 并把握采摘 间隔期 , 茶叶产 品的安全 。 确保
1 抗旱 、 . 4 遮荫 夏秋季节 少雨 干旱, 仅严重 影 响茶叶 的产量 不
量 每次为 尿素 3 k/6 m 或茶 叶专 用肥 5 ~ O k 。 0g 7 6 0 lO g
1 提 高采 摘水 平 . 5
要 按名优 茶生 产原料 的标准 来采 鲜叶 ,因此必
下 ,适 当提 高杀青 温度 和延长杀青 时 间有利 于氨基 酸和可溶性糖 的积 累 ,对 提高茶 叶香气 和改善 夏秋 茶 叶品质有利 。
须改革 采摘技 术 , 高采摘水平 。 是在夏秋 两季也 提 就
茶 的品质 。
夏秋季是病虫危害茶园最猖狂的时期,虫 口 基 数大, 发生蔓延快 , 主要害虫有: 小绿叶蝉 、 介壳虫 、 黑刺粉虱等 , 给茶叶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茶树病虫 害防治主要采取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和化 学防治等方法。 随着对食品质量要求的 日 益提高 , 茶 叶 中的农药残 留也越来 越引起 国 内外 的关 注 ,因此
种、 自然 条件 、 叶原料 等多方 面 因素 的 限制 , 多 鲜 很
为了增加夏秋茶产量 , 提高夏秋茶品质, 茶树需 要进行合理的修剪,修剪时间在春茶采摘结束后立 即进行 , 宜早不宜迟。 茶树经适当修剪提高茶芽的持 救眭, 同时还可减少病虫为害。 一般采用轻修剪的办 法, 以剪 青梗 留红梗 , 即剪去 树冠 面 3 5 m,  ̄ c 以少 损
有一定 的效 果。炎热 夏天茶 园铺 草是减少土壤水分
散发最好 的措施 之一 , 有保持土壤疏 松 , 还 抑制杂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可改善茶叶 的色泽和香气 ,为制作好茶打下 良好的 高,揉捻过程中茶汁易被挤 出而使成茶色泽暗黑,失去
基础。
名优绿茶的风格。茶叶在炒制过程中, 当在制品的含水
鲜叶 从基地到加 工厂的运输 ,一定要用竹 制专用 率降至4 %左右时,再逐步做形收紧茶身,这样茶汁不 0 ] 。 筐或无毒、无污染的 网眼袋,不 能厚堆、紧压,要通风 会外溢,可制得 色泽嫩绿的成茶 透气.避免 日光照晒,以免鲜叶发热氧化,产生红尖、 黑头。鲜叶进厂后,及时薄摊在篾制簸箕内,搁在专用 25应有做形工序 。 制名优绿 茶如没有做形 工序,只单纯 地去除鲜叶
水分蒸发慢,鲜叶易受水 闷,叶色就会变暗,或出现杀 喜 爱的嫩香、清香或栗香,使干茶色似翡翠,还具有一
青不匀不透,产生红叶、红边现象,就难以达到色泽翠 定光泽度。但干燥过程中烘温也不宜太高,以前期1 0 0- 绿 的效果 ; 三是杀青后茶叶应快速冷却、摊凉。 1 度,后期7 -0 0 1 08 度效果最佳 ; 也不能一次干燥到位,
27茶叶干燥度不足会影响茶 叶色泽和香气 .
制名优绿茶应以烘干至茶叶含水率低于6 %,手捻
过调节滚简的倾 斜角度,控制出叶时间。用电作为能源 茶叶呈粉末状为足干。 若水分含量高于此标准,茶叶在 加热的机器 杀青温度较均匀,杀青叶质量较好。 23合理选择原料 . 有 的 名茶 片 面追 求 名茶 细 嫩 全 部采 用单 芽 制 参考文献 : 作, 由于单芽生长发育不完全 ,主要 内含化学物含量不 【 】 培 和 . 善 名 优 绿 茶 色 香 味 的 措 施 [ 】 中 国 茶 叶 1沈 改 J. 高,特别是叶绿素和茶多酚的含量很低,制成 的茶叶色 2 0 () . 0 12:5 1
凋状态,有利于鲜叶中显青草气的化学成分的挥发 与转 氧气进入,从而促使内含成分轻度氧化与转化,产生新
化,可改善茶叶香气的纯度。
的香气。
22适 当增加杀青程度 ,可改善茶叶香气 .
杀青技术对 名优绿茶 色泽 影响很大。首 先要选好
26适当提高干燥 温度 ,有利于茶叶品质 . 制名优绿 茶在干燥 工序 中切忌 低 温长烤” .这
目前,名优绿茶 杀青工序 中普遍使 用3 型滚筒杀 而要分23 0 — 次逐步进行,烘温逐次降低,每次干燥后还 青机,杀青时间短、程度轻,杀青叶的含水率高达6 % 要及时散热、摊凉、回潮 : 8 堆叶不能过厚,否则色泽将
一
7 %,所制成茶带有生青气味。制高档名优绿茶 ,最 由绿变黄。当茶叶含水量在7 0 %以内时,可用9 度温度提 0
,
贮藏时会继续发生氧化,进而影响到茶叶色泽和香气。
泽往往发灰.汤色浅,滋味淡薄,香气低。要获得造型
30广 茶 娩 东
的多层摊凉架上,采取 自然摊放或 用电风扇吹风。鲜叶 中的水分,叶组织没有破碎, 内含成分仍保留在叶片细 摊放厚度在3 m以下,萎凋6 左右,待鲜叶叶质柔软, c h 胞 内,未经氧化和转变,很难形成新的香气成分%一5 1 %即可付制。鲜 名优茶大多具有嫩栗香或清香浓郁,滋味鲜醇, 口感柔 0 叶经适 当摊放,失去部分水分,叶片萎缩,可增加茶叶 和协调,其总体品质比未做形的茶叶要好。对于非常细 的韧性 ,在杀青 ( 炒制)过程 中茶汁不 易被挤出,有利 嫩 的芽茶,可采用锅式杀青,在锅 内炒至芽叶有一定硬 于制出色泽嫩绿的茶 叶。 同时,鲜 叶经摊放后呈轻微萎 度感时,轻轻把芽压至微扁,使叶组织略有破损,以使
杀青机机 型.选择 名优茶专 用机械 :二是杀青程 度适 种 制法常造成 茶叶色泽 暗、 汤 色黄、香味钝 熟,低温
当,不能有红梗红叶、 生青气、烟焦气, 由于杀青时, 长烘只适用于制作黄茶和砖茶。制名优绿茶 时,干燥工
机 简内温度高、湿度 大,如投叶量过 多,则通气性差,
序时间不宜过长,火力要足, 以去除青草气,产生使人
好使用龙井茶电炒锅杀青,以杀青叶的含水率达S %一 香,在确保 色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茶叶香气,直至成 8
6 %、梗折不断为适度。为弥补滚筒杀青机杀青程度之 品茶叶含水量在6 0 %以内。
不足,可将杀青叶再次经滚简杀青, 以降低杀青叶 的含
水率,有利于改善品质。现在 的3 型滚筒杀青机,可通 0
2提高名优绿茶品质 的主要技术措施 21做好鲜叶运输 ,鲜 叶须经适度摊放后付制 .
鲜叶采摘 时要有合 适的采茶、 装茶用具,采 下的 鲜 叶应及 时进厂,创 造合适 的摊放条件 ,鲜叶适 度摊
美,各类名优绿茶都有 自己选用的原料标准,但如果单 纯采用单芽制作则对名茶的品质和产量都不利。 24杀青后不可立即进行揉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