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合集下载

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免疫荧光

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免疫荧光

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免疫荧光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外界环境与内部环境接触的部位,它既需要充分吸收养分,又需要有效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

肠屏障是肠道内的保护屏障,它由肠上皮细胞和相关蛋白结合而成,起着防止有害物质侵入体内、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作用。

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是一类位于肠上皮细胞之间的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连接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屏障,防止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通过间隙进入体内。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揭示其在肠道健康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本文将介绍肠屏障的功能及重要性,以及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的研究进展。

还将探讨免疫荧光技术在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研究中的应用,并展示相关研究结果。

通过深入分析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的分子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机制,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进行深入探讨,了解其在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

通过分析这些紧密连接蛋白在肠道屏障维持和破坏过程中的表达和功能变化,可以揭示肠道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还旨在探索免疫荧光技术在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肠屏障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为肠道健康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研究方向。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在进行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免疫荧光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标本采集:我们将从实验动物或人体肠道组织中采集样本进行研究。

在进行标本采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伦理要求,确保样本的来源合法和道德。

2.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荧光技术是本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特异性的抗体标记肠屏障相关紧密连接蛋白,我们可以在细胞或组织中准确地识别和定位这些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作者:杨慧敏, 李文刚, 吴高锋, 魏娟, 王鑫作者单位:杨慧敏,吴高锋,魏娟,王鑫(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 李文刚(郑州牧专,郑州,450011)刊名:中国畜牧兽医英文刊名: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年,卷(期):2008,35(8)引用次数:1次1.方六荣.陈焕春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及转移特性[期刊论文]-中国兽医学报 20012.李夏.陈素文.喻达辉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转基因动物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南方水产 20053.范伟兴.宋建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伪狂犬病病毒Bartha-K61株TK突变株的构建[期刊论文]-畜牧兽医学报2003(05)4.林爱星.刘小军.陈永福绿色萤光蛋白及其在转基因表达检测中的应用 1997(03)5.岳莉莉.齐义鹏.社会胜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B Ve抗原[期刊论文]-病毒学报 1998(03)6.Chafee I.Too Y.Euskirchen 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rker for gene expiree 19947.Fleckenstein J M.Holland J T.Hasty D L Interaction of an outer membrane p rotein of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with cell surface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 2002(03)8.Galipeau J.Li H.Paquin A Vesicular stamatitis delivery in experimental brain cancer 1999(12)9.Grignani F.Kinsella T.Mencarelli A High-efficiency gene transfer and selection of human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with a hybrid EBV/retroviral vector expressing the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1998(01)10.Heim R.Cubitt A B.Tsien R Y Improved green fluorescence 1995(6516)11.Heim S.Freeman R B J.Eulitz C Auditory temporal processing deficit in dyslexia i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in the visual modality 2001(03)12.Ikawa M.Kominami K.Yoshimura Y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ker in transgenic mice 1995bas Y A.Gurskaya N G.Yanushevich Y G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family 200214.Loimas S.Toppinen M R.Visakorpi T Human prostate carcinoma cells as targets for 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mediated suicide gene therapy 2001(02)15.Ogawa H.Inouye S.Tsuji F Localization,trafficking,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Aequorea GFP in culture dvertebratet 199516.Rasher D C.Eckerd S W W Primary structure of The Aquaria Victoria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1992(02)17.Valdivia R H.Alexander E H Applications for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in the study of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s 199618.Wang S.Hazelrigg T Implications for bed mRNA localization from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xuprotein in Drosophila genesis 1994(6479)1.期刊论文罗文新.陈敏.程通.管宝全.李少伟.李少菁.张军.夏宁邵橙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GFPxm的改造-生物工程学报2003,19(1)最近报道了从大型多管水母中分离出新的gfp基因.经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xm)具有476nm的激发峰和496nm的发射峰,但是只能在低温下成熟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这里进一步报道GFPxm的12种突变型.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果表明,有7种突变型在37℃条件下产生高的荧光强度.在25、32和37℃条件下表达6 h,GFPxm16、GFPxm18和GFPxm19的相对荧光强度均高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而GFPxm16和GFPxm163在42℃高温表达时仍能保持高的荧光强度.这7种突变型中的4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获得良好表达.此外,有6种突变型的荧光光谱红移,目前所达到的最长激发峰为514nm、最长发射峰为525nm.另外有3种突变型具有包括紫外在内的两个激发峰,1种突变型只有单一的紫外激发峰.首次报道具有橙色荧光的突变型OFPxm,它的激发峰为509nm、发射峰为523nm.523nm属于黄绿色,但肉眼看到的蛋白为橙色.OFPxm在高温下可得到高水平表达且很好地成熟,但是因为低的量子产率而荧光强度相对较低.2.学位论文左妍四环素-绿色荧光蛋白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活性测定2004将来源于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来源于E.coli转座子Tn10的四环素阻遏蛋白基因(tetR)共同构建到E.coli表达载体pET-30a+上,使融合蛋白两部分蛋白间插入不同长度肽联,获得TetR C-端与GFP N-端融合蛋白:TR∷GFP和TR∷GFPs.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并纯化了两种形式的融合蛋白.TR∷GFP(蛋白间间隔19aa)保留了GFP的荧光特性,即在395nm激发,可以510nm附近有最大发射峰.在四环素存在时,TR∷GFP在400nm-700nm范围内的荧光强度普遍增强,在510nm处增幅最大,由原来1.132增至2.214,增幅为95.6﹪,而四环素对相同浓度的GFP与TetR荧光影响不大,表明TR∷GFP,能感受外界四环素.TR∷GFPs(蛋白间间隔5aa)具备GFP荧光性质,但不具备感受四环素能力.对其中GFP部分定点突变(T203Y),获得发射荧光红移的突变融合蛋白(TR∷GFPsm).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并纯化了TR∷GFPs和TR∷GFPsm,TR∷GFPsm经395nm激发,在526nm处出现最大发射峰;在四环素存在时,TR∷GFPsm在400nm-700nm范围内荧光强度普遍增强,以526nm处增幅最大,由原来20.33增至41.6,增幅为104.6﹪;而四环素对相同浓度的GFP与TetR荧光影响幅度较小,表明TR∷GFPsm,能感受外界四环素.用不同浓度的tc滴定TR∷GFPsm,显示4.1218μM的TR∷GFPsm随着tc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相应呈指数增长,最终达到饱和.初步说明TR∷GFPsm具有tc生物传感器性质.为了使TetR与四环素结合所产生的构象变化能更好地传递给GFP,将TetR插入到GFP171aa-172aa,构建了GFP与TetR中间融和蛋白GFP()TR,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该融合蛋白失去荧光性质.为了获得对四环素更为敏感的传感器,用易错PCR构建了TR∷GFP和TR∷GFPsm突变体库,初步摸索了平板筛选荧光突变体的方法.3.期刊论文左妍.杨克迁四环素-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活性测定-生物工程学报2005,21(1)将来源于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来源于E.coli转座子Tn10的四环素阻遏蛋白基因(tetR)共同构建到E.coli表达载体pET-30a+上,获得TetR C-端与GFP N-端融合蛋白.对经诱导表达并纯化后的融合蛋白(TR::GFP)进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保留了GFP的荧光特性,即在395 nm激发下,可在510 nn附近有特征发射峰.在加入四环素后,融合蛋白在395 nm激发下,在400 nm~700nm范围内的发射光谱发生明显变化,荧光强度普遍增加,且以510 nm处最大发射峰增幅最大,由原来1.132增至2.214,而四环素对相同浓度的GFP与TetR荧光影响不大,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能感受外界四环素,并产生一定的荧光变化.4.学位论文邹奇大鼠肝卵圆细胞移植对暴发性肝衰的治疗作用及示踪研究2007目的:建立成年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进一步进行卵圆细胞的分离、纯化、鉴定和培养;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和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染色两种方法进行标记,比较两种方法标记细胞的可行性;随后选择较优标记方法标记的卵圆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探索卵圆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绿色荧光蛋白——结构及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结构及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结构及应用孙艺佩【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FP)有稳定、灵敏度高、无毒害、载体便于构建等优点,因此在各个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在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基因常被用作一个报导基因作为生物探针,拿来映证某些假设的实验方法;在医学领域,常用利用绿色荧光蛋白观测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等过程.本文就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与应用背景、结构、生色机理、相对于其他荧光分子的优点和在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2页(P124-125)【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生色机理;生色团;技术应用【作者】孙艺佩【作者单位】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 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类能被蓝紫光激发而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1962年,下村修等人于维多利亚管状水母中第一次发现并提取出了绿色荧光蛋白。

1994年,马丁·查尔菲首次在实验中成功表达GFP基因,向人们展示了绿色荧光蛋白作为遗传标签的价值。

同年,钱永健与其同事提出GFP生色团发光机理并改造GFP,使其更易作为标记物应用于各类试验。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健、马丁·查尔菲和下修村,以表彰他们发现和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

这一发现成果为生命科学的进步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

从维多利亚多管水母中分离出来的野生型GFP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27kDa。

它具有β-桶的结构,几乎是个直径2.4nm,长4.2nm的完美圆柱。

11个β-折叠链形成β-筒的外周,筒两端分别被一些分子量较小的短α-螺旋覆盖,组成生色团的三个残基(Ser65-Tyr66-Gly67)与α-螺旋共价相连,位于圆筒中央螺旋中部。

β-圆筒与短α-螺旋形成致密的结构域,使配体不能扩散进入,生色团被严格保护在筒内,因此其性质稳定,不易被淬灭。

gcamp荧光蛋白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gcamp荧光蛋白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一、gcamp荧光蛋白的概念gcamp是一种常用的荧光探针,用于监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它由荧光蛋白和钙结合蛋白组成,当靶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时,gcamp荧光蛋白会发生构象改变,从而产生荧光信号。

gcamp荧光蛋白的激发和发射光谱是评价其性能和应用的重要指标。

二、gcamp荧光蛋白的激发光谱激发光谱是指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荧光蛋白所发出的荧光光谱。

gcamp荧光蛋白的激发光谱范围通常在450nm至500nm之间,具体波峰位置和相对强度取决于该种gcamp的具体构型和化学结构。

通过对gcamp荧光蛋白进行激发光谱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激发波长,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激发其荧光信号。

三、gcamp荧光蛋白的发射光谱发射光谱是指在激发光的照射下,荧光蛋白所产生的荧光光谱。

gcamp荧光蛋白的发射光谱范围通常在510nm至550nm之间,具体波峰位置和相对强度也取决于其构型和化学结构。

发射光谱的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检测波长范围,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四、gcamp荧光蛋白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特点gcamp荧光蛋白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具有以下特点:1. 宽波长范围:gcamp荧光蛋白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覆盖了较宽的波长范围,这使得它可以适用于不同波长激发光源的激活和检测。

2. 高荧光强度:gcamp荧光蛋白在适当的激发光波长下,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可以在低浓度下进行高灵敏度的检测。

3. 稳定性:gcamp荧光蛋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在细胞内部稳定地发出荧光信号,对于长时间持续监测具有优势。

五、gcamp荧光蛋白的应用由于gcamp荧光蛋白具有优良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如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1. 神经元活动成像:gcamp荧光蛋白可以被用来标记神经元,并通过检测钙离子在神经元内的动态变化来研究神经元的活动情况。

2. 药物筛选:gcamp荧光蛋白可以被用来研究药物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进行药物筛选和药理学研究。

生物荧光探针的原理及应用综述

生物荧光探针的原理及应用综述

生物荧光探针的原理及应用综述1 生物荧光探针的基本原理荧光探针是指能够通过荧光发射产生信号的分子或化合物。

荧光分子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以较长波长的荧光形式发射出来。

在生物研究中,荧光探针可用作分子标记,以跟踪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动态变化等。

荧光探针可分为非共价和共价两种类型。

非共价荧光探针一般应用于无细胞或无机物中。

共价探针则是通过共价键与目标分子结合并发出荧光信号。

生物荧光探针的共价基本原理包括:探针与目标分子产生共价结合,导致荧光氧化还原反应、光致断裂产生荧光等过程。

2 常见的生物荧光探针类型2.1 荧光染料荧光染料是指能够特异性地与目标分子结合从而发出荧光信号的化合物。

荧光染料可以自然地、共价地或靶向结合到特定的细胞结构或生物分子中。

常见且热门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FITC、罗丹明、乙烯基荧光染料等。

2.2 荧光蛋白荧光蛋白原是从发光细菌中发现的蛋白质,是一种能发出强光的天然荧光染料。

在细胞或组织研究中,人工合成的荧光蛋白(如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被广泛应用于荧光显微镜分析、蛋白质标记、酶观察等方面。

2.3 量子点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独特光学特性的新型探针,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颗粒。

量子点利用电子从价带到导带的跃迁,通过吸收和发射光来产生荧光。

由于其非常小的粒径和荧光能量可调性,量子点在分子标记、细胞成像、癌症诊断、药物递送等领域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3 生物荧光探针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生物荧光探针在生物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 细胞成像在生物领域,荧光探针广泛应用于细胞成像。

它们能够用来对细胞结构、蛋白质位置、细胞凋亡等进行标记,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

荧光探针能够让研究者追踪分子的位置和行为,显示环境的变化以及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如何工作。

3.2 蛋白质标记生物荧光探针可以连接到蛋白质上,使得研究者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特定蛋白质在细胞中的运动和位置。

生物发光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物发光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物发光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生物发光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光来进行研究、检测和治疗等方面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的生物体(如荧光蛋白)发射特定波长的光,通过仪器检测从而达到特定的目的。

近年来,生物发光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

一、生物发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生物发光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检测和治疗手段。

比如,利用荧光蛋白标记特定组织或细胞,可以在体内进行实时观测和影像记录,有助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以及监测疾病的治疗进展情况。

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生物发光技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利用荧光蛋白标记肿瘤细胞,可以实现对肿瘤的精准定位,从而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避免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二、生物发光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生物发光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比如,利用荧光蛋白标记特定的蛋白质,可以实现对其在细胞中的位置和数量的监测,从而研究其功能和调控机理。

同时,利用荧光蛋白标记DNA,可以在细胞内实时观测DNA复制和修复等过程,为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

还可以利用荧光蛋白进行分子诊断,如利用与荧光蛋白结合的分子探针检测细胞内某个基因的表达情况。

三、生物发光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除了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生物发光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

比如,在水体污染监测中,可以利用变色菌和荧光细菌对水中毒性物质进行检测。

对于土壤污染的监测,可以利用土壤中特殊的微生物群落发射荧光来检测残留的污染物。

此外,生物发光技术还可以用于空气检测、食品安全监测等方面。

四、生物发光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生物发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研究深入,其发展趋势也日益清晰。

一方面,生物发光技术在基础研究领域中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范围将更广泛、更精准、更高效。

另一方面,生物发光技术的应用将逐渐扩展到更多的领域,如农业、水产养殖、食品安全等。

同时,开发更高效、更稳定的荧光蛋白及相关分子探针,将成为生物发光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原理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原理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原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它的原理并不复杂,就像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能发光一样,比如那些闪闪发光的小水母。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叫做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东西,这种蛋白质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出绿色的光,简直像是给细胞穿上了炫酷的衣服,让它们闪闪发亮。

想象一下,细胞们聚在一起,争相展示自己的“荧光衣”,那画面得多好看啊!好啦,咱们先来聊聊这项技术的基础。

绿色荧光蛋白最初是从一种叫水母的生物中提取出来的。

科学家们就像小侦探一样,四处寻找那些能发光的生物,最终在水母的身上找到了这个神奇的蛋白。

这种蛋白质不仅能发光,还特别稳定,几乎不容易被破坏。

这就让科学家们兴奋得像得了彩票一样,因为它可以用来标记细胞、观察细胞的活动,简直是生物研究中的一把“瑞士军刀”。

科学家们开始想办法把绿色荧光蛋白引入其他生物中。

这就像给细胞做手术,把这个发光的小家伙植入它们的基因里。

经过一番操作后,细胞就能发光了,仿佛在说:“看!我也能发光!”这让研究人员能够实时观察细胞的行为,了解它们是怎么工作的。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广泛了,不光是基础研究,在药物开发、疾病诊断方面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就好像在厨房里,厨师用不同的调料做出各种美味,绿色荧光蛋白也为科学研究增添了无限可能。

再来聊聊这个技术的实际应用。

科学家们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不同类型的细胞,比如肿瘤细胞、神经细胞等等。

比如说,研究肿瘤的时候,科学家可以将肿瘤细胞标记上绿色荧光蛋白,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它们的生长和扩散,简直就像是在看一场细胞的“真人秀”。

通过观察细胞的行为,研究人员能够发现肿瘤是如何发展的,甚至能找出一些新药物的靶点。

再比如,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利用这个技术可以标记神经元,观察神经元之间是如何传递信号的。

想象一下,神经元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邮递员,负责送信,绿色荧光蛋白就好比是邮递员的制服,让它们在复杂的网络中一目了然。

研究人员能清楚地看到哪些神经元在工作,哪些在休息,这对了解大脑功能、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至关重要。

蛋白质工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进展

蛋白质工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进展

蛋白质工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进展李 强 施碧红* 罗晓蕾 左祖祯 邢佩佩 刘 璐(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摘 要:蛋白质工程是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蛋白质进行分子改造的技术。

介绍了蛋白质工程的几种常用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蛋白质工程;定点诱变;定向进化中图分类号 Q8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9)05-47-02Advances in The Techni q ues of P rotein EngineeringL i Q iang et al (Co llege o f L ife Sc iences,Fu jian N or m a lU n i versity,Fuzhou350108,Chi na)Ab strac t:P ro tein eng ineer i ng is a techn i que used to i m prove prote i n m o l ecular In th i s paper,seve ra l m ethods and t he ir pr i nci p les and their advantag es f o r m olecu lar m odifica ti on have been rev ie w edK ey words:P rote i n eng i neer i ng;site-d i rected m utag enesis;d irected evoluti on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蛋白质的分子改造渐渐进入研究领域,通过对蛋白质分子进行突变,得到具有新的表型和功能或者得到比原始蛋白相对活力更高的突变体,对蛋白质的分子改造技术逐渐纯熟。

蛋白质工程的主要技术分为理性进化和非理性进化,已经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理性进化理性进化主要是利用定点诱变技术,通过在已知D NA序列中取代、插入或缺失一定长度的核苷酸片段达到定点突变氨基酸残基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相 关领域 的研 究和 应 用 。 关 键词 :绿 色 荧光蛋 白 ; 作 用机 理 ; 研 究应 用
中图分 类 号 : ¥ 8 5 2 .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2 6 7 X( 2 0 1 3 ) 0 2 - 0 2 6 8 - 0 7 成, 第6 5、 6 6、 6 7位 氨基 酸 ( S e r — T y r — G l y ) 形 成 发 光 团, 经 共 价键 连 接而 形 成 对 羟 苯 甲基 咪 唑 烷 酮 , 可 被 光 激发 产 生 荧 光 J 。许 多 科 学 家 利 用 荧 光 蛋 白的发光 机 理 , 将 水母 中荧 光 蛋 白基 因提 取 出来 , 转入其他 生物 体 内, 使 得 生物 变幻 的 多姿 多彩 。 2 0 0 0年 , 荧光 兔 ( 图2 ) 在 法 国诞 生 , 随后 荧 光 猫
1 荧 光 蛋 白 的发 现 及 其 作 用 机 理
1 9 6 2 年, 下村修在一种生 活在北冰洋寒冰水
域 的 水 母 —— 维 多 利 亚 多 管 水 母 ( A e q u o r e a v i c —
2 . 1 显像 技 术
由于 荧 光 蛋 白有 多 种 颜 色 , 且 稳定 、 无毒 , 所
( 图3 ) 、 荧 光鼠( 图4 ) 。 。 相 继 问世 。2 0 0 6年 1 2 月2 4 日, 东 北 农业 大 学 的 刘 忠华 教授 主 持 的 转 基 因克 隆 猪课 题 获得 学 领 域 被 广 泛 利 用 , 成
为 了当今生物学研究者强有力 的帮手 。科学 家们 利 用 这一 先 进 的工 具 , 在 整 个 生 物 学 界 掀 起 了 生
物技 术 革命 , 比如利用 三磷酸 鸟苷 ( G T P ) 标 记 脑 组织 , 可 以监控 脑 神 经 细胞 的生 长等 , 这 无 疑 是 生
物学 史 上 的奇 迹 。本 文 阐 述 了荧 光 蛋 白 的发 现 、
胞 间 的相互 作 用 。 图 6中五 彩 缤 纷 的色 彩 形 象 地 展 现 了 复 杂 的神 经 网 络 。 另 外 , 荧 光 蛋 白还 可 用
t o r i a , 图1 ) 体 内 发 现 了绿 色荧 光 蛋 白 ( g r e e n l f u o — r e s c e n t p r o t e i n , G F P ) , 并 纯化 了 GF P 。马 丁 ・ 沙 尔 菲 发 现 了 GF P的价 值 , 并 第 1次 运 用 GF P这 个 神 奇工具 投 入 试 验 研 究。1 9 9 4年 钱 永 健 改 造 了 G F P , 使得 G F P的荧 光 变 强 、 变 色 。这 3位 科 学 家 由此 获得 了 2 0 0 8年 诺 贝 尔 化 学 奖 J 。从 此 , 荧 光蛋 白带 来 了生物 技术 的新革 命 。
发展 及 利 用 , 展 示 了荧 光 蛋 白空 前 的 显 像 技 术 及 其他 一 系 列 强 大 的 功 能 , 概 括 了在 动 物 营 养 相 关 领域 的研 究 进 展 , 以期 为 我 国 的 生 物 学 以及 动 物 营养 学 研 究者 提供 新 的思路 和方 法 。
2 GF P在 生物领域 的最 新应用进展
荧 光 蛋 白 的 研 究 进 展 与 应 用
高权 新 , 王进波 尹 飞 马 向明。 施兆鸿
( 1 . 中国水产科学 院东 海水产研究所 , 农业部东 海与远洋渔业资源 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 上海 2 0 0 0 9 0 ; 2 . 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 院 , 分子设计 与营养工程重点 实验室 , 宁波 3 1 5 1 0 0 ; 3 . 中国石油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 园管理委员会 , 东营 2 5 7 0 9 1 )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 支撑项 目( 2 0 1 1 B A D 1 3 B 0 1 )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3 1 1 0 1 9 3 2 )

要 :绿 色荧光 蛋 白 ( g r e e n f u o r e s c e n t p r o t e i n, G F P ) 于1 9 6 2年被 发 现 , 由于 它 可 以发 出稳 定
的 荧光 , 不 具 有物 种 专一 性 , 且 易 于在 细胞 内表 达 , 已作 为标 记 物 广 泛 地 应 用 于生 命 科 学 领 域 。 本 文对 荧光 蛋 白的发 现 、 作 用机 理及 其 应 用 进展 进 行 了综 述 。最 后 , 本 文 阐述 了 GF P在 动 物 营
以荧 光 蛋 白可 使得 动物 体 内复 杂 的系 统 结 构 可视 化 。L i v e t 等 用 多种 不 同颜 色 的荧 光蛋 白对神 经 系 统进 行 了基 因 标 记 , 使 得 我 们 能 够 观 察 到 大 脑 的集成 线 路 图 , 可 以 直 观 地 看 到神 经 细 胞 以 及 细
动物 营养学报 2 0 1 3 , 2 5 ( 2 ) : 2 6 8 — 2 7 4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n i m a l N u t r i t i o n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2 6 7 x . 2 0 1 3 . 0 2 . 0 0 6
于生 物发 育 领 域 , 能 够 形 象 的 观 察 生 物 体 的器 官 组 织 结构 的变化 , 随 着发 育 学 研 究 的深 入 , 荧 光 蛋 白必 将成 为 强 有 力 的工 具 。Wa n等 发 现 用
从水母体内发现的 G F P 是由2 3 8 个 氨基酸构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8一l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